建三江离哈尔滨多远:海外收购:中国企业屡败屡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5:20:03
● 刘旭明(2011-04-08)
美国当地时间4月4日,市场上传出消息,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宣布以65亿美元(81亿新元)收购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与此同时,新加坡时间4月5日,中国五矿资源首席执行员米安德(Andrew Michelmore)在新加坡表示,五矿资源与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地上市的矿业企业Equinox Minerals进行了沟通,要以65亿美元收购后者的股份。
在这两个购并案中,中美两国企业均以65亿美元出手,这似乎暗示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市场上正追逐着西方企业,逐渐地成为了购并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八大海外并购失败案例
事实上,除了五矿资源之外,仅这个月,市场上传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消息就有:中国蓝星集团获欧盟监管部门批准,以20亿美元收购挪威综合企业奥克拉集团(Orkla)旗下硅业务部门埃肯公司(Elkem);曾经屡屡受挫的上海光明食品计划筹集近10亿美元收购法国酸奶公司Yoplait;紫金矿业表示正关注在菲律宾和印尼的收购机会等。
但这些年来,中国至少有八大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其中包括中国投资公司投资百仕通和摩根士丹利;中铝收购力拓;中海油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等等,而根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达12%;虽然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然远超过美国和英国的2%和1%。据德勤2010并购报告统计,超过50%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
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企业还要频频高调出征海外市场并购市场呢?
从前面提到的那些激动人心的并购案,加上日前世界几大交易所竞逐并购硝烟未散,在人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幅世界企业加速并购的图画。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美国经济开始好转,中国经济继续以比较高的速度增长,不仅是中国企业,全球企业如今都面对一个新的投资的时间窗口。世界资本市场上,充斥着价格不算太昂贵的企业资产,那些积极进取的企业,正盘算着如何通过海外并购迅速地扩大自己的实力。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上中东局势不稳,以及日本大地震等等重大事件,造成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有实力的企业,此时纷纷在国际市场上狩猎战略性的商品,包括能源、矿业资产,中国企业自然也不例外。
举例来说,上个月,“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就以97亿美元现金收购化工巨头美国路博润公司。
2011年带给人们的一种感觉是,世界正出现新一波的并购浪潮,各国经济,各个企业的强弱正在加速洗牌,企业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也因此出现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一改过去的柔和姿态凶狠出击。
遭到外国政府和政客抵制
在新的全球经济环境当中,从失败中得到教训的中国企业,无论是海外并购的目的、对象,与过去都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中国国有企业巨头挟巨资在海外收购战略性资产,当即遭到外国政府和政客的抵制,而另一些企业在海外收购,是为了获取国外企业拥有的技术,他们除了能够拿出比竞购者高一些的报价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博弈的优势。所以,以前中国企业海外购并屡屡失败,并不足以为奇。
现在,中国企业似乎避开了动辄上百亿美元的海外购并,而将眼光放在了中等规模的海外资产上,同时也更多地顾及被收购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
从收购活动的技术上也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在复杂和曲折的并购活动中逐渐变得成熟和老道起来。例如,最近万华实业集团收购负债累累的匈牙利化工集团BorsodChem,万华使出了巧妙的,但也是咄咄逼人的并购战术来控制BorsodChem。
无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会有多少,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并购,将是一个挡不住的趋势,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产物。根据普华古柏的数据,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达到创纪录的188宗,高于2009的的144宗,交易数量增长超过30%。有分析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将以30%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企业吸取的教训越来越多,加入并购行列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率预期会继续呈现下滑的趋势。
中国矿企从澳洲打开世界地图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02月05日
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智利、非洲国家、蒙古,到处都有中国矿业企业的身影。中国矿业企业的对外投资,已经成为金融危机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由于对中国企业的偏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也屡次受阻。
中国有远见的企业正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努力找矿,但是,在国防、航天、新能源工业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的中国非金属矿行业,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国多种非金属储量、产量世界第一,但却低价出口,“人参”卖了个“萝卜”价,令人心痛。正因为此,业内呼吁国家加大政策管理与扶持力度。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近日正式批准四川汉龙集团收购澳大利亚钼矿方案。根据中澳双方企业之前签署的协议,由汉龙集团旗下在澳大利亚的汉龙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钼矿有限公司51%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最大收购项目。
打开世界地图,让我们将目光从澳大利亚延伸,可以看到,从非洲到加拿大,再到巴西、智利,到处都有中国企业海外找矿的身影。
澳大利亚仍是中国矿企理想投资国
尽管受到力拓间谍案影响,中澳关系曾一度遇冷,双边经贸关系也出现波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澳方开始采取淡化措施,希望善了此事。澳大利亚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有63%的人认为澳大利亚应该接受其他国家的法律,即使这些国家的法律与澳大利亚不同。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将关注点转向改善双边经贸关系。西澳大利亚州一位高级官员此前曾表示,西澳大利亚州欢迎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并表示中国企业可以持有当地大型项目少数股权,而对小型项目可持有多数股权。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澳经贸关系一直是由中国企业的矿业投资唱主角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报告表明,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矿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中澳大利亚占了六成。
由中国五矿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全球投资并购总额减少了30%,但国际矿业领域的投资与并购却异常活跃。2008年,中国对外矿业投资达到58.2亿美元,同比增长43%。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矿业投资超过百亿美元,澳方因此称“几乎每周就要审核一个中国投资项目”。
2009年,中国企业的几项大手笔,主导了该年度的对澳投资:2009年6月份,中国五矿集团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墨尔本铜矿及矿商OZ矿业公司的大部分资产;8月份,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约32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煤炭生产商菲力克斯资源有限公司,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完成的最大一宗收购案。
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就表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从矿业资本输入国,转变为矿业资本输出国。新兴经济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将改变国际矿业市场的原有格局。
中国企业在加拿大埋头开矿
与在澳大利亚的高调投资不同,中国企业在加拿大矿业投资一直是保持着低调。
根据加拿大有关方面的统计,截至2007年,外国在能源和金属矿业领域对加拿大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517.76亿加元,其中美国投资额为690.7亿加元,位居第一。而中国的投资仅为6.16亿加元,在外国直接投资中排名第24位。
然而,根据中国贸促会驻加拿大代表处的调研,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或收购加拿大企业的协议投资额要远高于加拿大方面的统计数据。并且,随着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发展,中国对加拿大矿业领域的投资还会增加。
从目前已经公开披露的信息看,近几年,中国企业在加拿大的主要投资案例有:2005年5月,中海油支付1.5亿加元收购加拿大MEG能源公司16.69%的股权;2005年5月,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加石油公司与加拿大西年科能源公司合作开发北极之光油砂项目,中方出资1.5亿加元获得40%的合伙企业股份;2005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出资14.2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的加拿大能源公司在厄瓜多尔的全部油气及管线资产;2006年12月,中信集团出资19.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内森斯能源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全部油气资产;2007年6月,中国铝业出资8.6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91%的股份。
在对待中国企业的投资问题上,加拿大政府曾经疑虑重重。然而,金融危机改变了加拿大政府的立场。现在,加拿大政府和矿业界都对中国企业伸出了“橄榄枝”。
2009年4月,在中国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跨国投资研讨会上,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萨斯喀彻温省的投资代表都用了较长时间向中国企业介绍加拿大的矿业、能源投资机会,并开出了优惠的政策条件。加拿大驻华使馆高级贸易专员、商务参赞卞世仁说:“我们期待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
中国贸促会驻加拿大代表处董远表示,加拿大是一个矿业大国,也是全球矿业能源资本市场的中心,应该受到关注。加拿大一些主要资源的储量居世界前茅。石油、钾盐、铀、铜、铜、铁、金刚石、镍等矿产正是中国所紧缺的。加拿大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大的出口量,正好与中国巨大的矿产资源缺口形成互补。
到非洲去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的报告认为,尽管现在采矿和金属市场环境已经较2009年初发生变化,但目前仍是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矿山的较好时机。
国外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也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于无法获得充足的现金,西方在非洲的矿业投资深受打击,而中国企业却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正在对非洲矿业和相关项目进行第二波大规模投资。
“中国国有企业怀揣巨额支票簿和廉价贷款可以进退自如,但西方企业就无从获得这样廉价的贷款。”南非莱利银行矿产资源专家尼瓦什•星赫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加快了在非洲开发矿产资源的步伐,重点选择的国家是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中国急需矿种)、政局稳定、投资环境好、与中国关系友好和外国企业控制程度不强的国家,重点开发的矿种主要有铁矿、铜矿、黄金、铬矿、锰矿、金刚石和磷酸盐等。
但总体来看,中国矿业企业在非洲蓬勃发展的矿业开发市场中还不能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国内很多矿业企业均有到非洲国家考察矿产资源的经历,但具体洽谈的项目有限,实际投资的项目也不同,成效不太显着。
与欧美国家在非洲大陆百余年的矿业开发历史相比,中国企业涉足非洲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时间很短。而且非洲的矿产资源开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强手如林。中国矿业企业由于规模小,严重缺乏竞争力,对国际矿业经营惯例不熟悉,无法与西方矿业企业竞争。
中国加快全球矿产收购步伐
根据数据追踪机构Dealogic的数据,总部位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公司去年共计参与了130亿美元的海外矿产收购和投资,是2005年的100倍。
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公司以相似的速度进行并购。上周山东钢铁集团宣布,向非洲矿业公司(African Minerals Ltd.)位于塞拉利昂的铁矿石项目投资15亿美元,这是今年迄今中国买家宣布的76宗海外矿产交易中的最新一宗,根据Dealogic数据,这76宗海外矿产交易共计价值83亿美元。
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研究员塞瑟斯(Derek Scissors)预测,中国对金属和矿产的狂热需求将是2014年中国海外整体投资将超过1000亿美元的主要推动力。塞瑟斯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来追踪这些交易。
中国成功收购铁矿石、镍、钼和其他矿产品的生产企业是在世界多数国家正在受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之际。根据Dealogic数据,2009年中国在所有跨国矿业并购案价值中占三分之一,高于2007年的7.4%,而2004年为不到1%。
澳大利亚传统上是中国矿业投资的重地。根据咨询公司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矿业并购案的年度回顾,中国收购方占去年澳大利亚所有国内矿业交易的近40%。在加拿大,这一数据约为25%,该国是中国买家的最新市场。
最新交易引入了一批新的买家。
过去数年,海外石油和矿石资产的中国买家通常是大型国企,它们喜欢直接收购,因而获得了生意头脑太笨的口碑,遭到一系列公开反对,比如中国五矿集团公司2005年企图收购加拿大矿产企业Noranda Inc.,但最终铩羽而归。
而目前潜在投资者范围很广,从民间生产企业到香港投资者再到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不一而足。中国交易追踪机构表示,这些投资者见多识广,比几年前更灵活,他们是通过合资企业和持有少量股权的方式进行投资。
仅仅一年前,总部位于香港的中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还是中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只有15人,在香港公开上市,主要投资于地产行业。今年稍早,它以3.8亿美元买入两家铜矿,一家位于加拿大,一家位于澳大利亚,聘用西方经验丰富的矿业人士来运营,通过非公开募股筹资6亿美元,并将名称改为中科矿业。
中银国际矿业组主管兼负责中科矿业的银行家程雁(Amy Cheng)说,中国投资者正从全世界找到越来越多的生意渠道。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的投资银行分支。
程雁估计,去年中国矿业投资者约有四分之三的交易如愿完成。她说,数年前,他们的交易尝试几乎一律碰壁。而金融危机的发生,为他们打开了口子。
她说,每一个需要钱的项目都找中资公司。
中国政府没有公开推动这些并购活动,但交易数量在近几年呈爆发式增长,而很多收购主体又是国有企业,说明此类并购活动受到了政府的重视。
中国已经消耗着世界三分之一的铜和40%的贱金属,并生产着世界一半的钢铁。虽然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放慢,让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所减弱,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需求预计会继续保持强劲。
中国曾抱怨说,国外企业对铁矿石和其他大宗商品制定了过高的价格。2007年世界第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准备收购力拓(Rio Tinto)时,这种担心变得尤为严重。收购如果成功,则很有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矿产供应商,拥有巨大的定价权。
这起收购失败了,但过后不久,中国铝业公司(Chinalco)斥资140亿美元,收购了力拓9%的股权。迄今为止,这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海外矿业收购行动。数据提供商Dealogic数据显示,受中铝这笔投资的鼓舞,香港和中国内地公司在2008年进行了175亿美元的海外矿业并购活动,规模创下纪录。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驻澳大利亚全球矿业部门负责人戈德史密斯(Tim Goldsmith)说,他目前的工作要求他每个月在中国呆上一个星期。他说,中国的大规模收购最终有可能提高很多矿产的全球供给,如果中国的需求保持旺盛,印度等其他经济体也快速增长,那么供给的增加或许有助于缓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势。
如果全球需求减弱,则价格有可能下跌,但戈德史密斯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小。他说,不管发生哪种情形,大型全球化矿商的日子应该都会过得很好,因为比起很多中国公司正在投资的那些矿山,大矿商矿山的盈利能力往往更强,预期回报率往往更高。
一些中国投资者所收购的公司,其矿山还处在开发或勘探的较早阶段。这种收购风险更高,但也可能更加赚钱。
曾任加拿大驻华大使、2001年在北京创办小型专业投资银行贝祥投资集团(Balloch Group)的贝祥(Howard Balloch)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就是不投资任何还没生产的公司,而现在,中国人愿意在投资当中更有创造性,并且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水平。
由于这个原因,中国越来越多的潜在投资者都在前往多伦多和温哥华。世界矿业勘探的很大一部分融资活动都在这两个地方发生。
Goodmans LLC驻温哥华专攻矿业的律师雷德福德(David Redford)说,在中国这边,就好像是有人在几年前扳动了开关,对加拿大公司的兴趣从零一下子变为大手笔投资。
这种兴趣也是相互的。雷德福德估计,他目前的矿业客户当中,大约80%都是在寻找来自中国的投资。他说,三年前的这个比例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美媒:中国控制世界矿产说“毫无根据”
2011年03月09日 09:00:32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合众国际社德国法兰克福3月7日电,许多专家就中国对自然资源的疯狂采购发出警告,但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北美企业达成的采矿协议远远多于亚洲的竞争对手。
普华永道在上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说,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公司在全球矿业并购活动中占大约52%,中国的买主只设法获得了6%的市场。
报告说:“中国领导的并购活动无疑会十分引入注目,因为仅在5 年前,中国买主在矿业并购中还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哪家中国公司已成功控制了世界主要的矿业公司……中国通过并购来控制全球矿产品供应的说法毫无根据。”
的确,采矿业总体上正在飞速发展。
普华永道说,2010年达成了将近2700项采矿协议,价值1130 亿美元,这比前一年的总额提高了 80%。这些交易绝大多数围绕普华永道列出的5种关键资源:黄金、铜、煤、肥料矿物和铁矿石。
普华永道说:“全球没有哪个行业能堪比采矿业的增长速度或增长量。”它预计2011年的矿产交易额还会更高。到今年2月中旬为止,各公司公布的交易就已价值270亿美元。
它说,5种关键资源还将主导交易,而其他交易目标很可能还将包括稀土矿和铀矿,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依靠核能源。
该公司还说,各个企业将转向所谓的边缘市场掘金,在这些交易中,认识到并控制好政治风险对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世界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83亿,普华永道警告说,届时所有的资源可能将不够供全部人口消费。
普华永道的分析人士预计,中国将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向外扩张,同时也将开发和整合其国内矿业资源”。
70亿美元收购案失败 中海油索赔不易
www.eastmoney.com2011年11月08日 07:33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一年之后,中海油(00883.HK)参与收购BP阿根廷资产的行动被正式宣告取消。
2011年11月1日是中海油持股50%的Bridas公司与BP持有的阿根廷泛美能源完成收购交易的最后时限。根据合约,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买卖双方必须完成所有相关手续,否则协议就将作废。
然而,Bridas对泛美能源的收购案并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政府审批手续,唯一的变数是,买卖双方都同意延期,交易才有可能继续。
而中海油周日晚公布,已接到通知, Bridas于2011年11月5日向卖方BP发出了一封终止建议收购的信函。
这意味着,这桩交易继续推进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
由于中海油的主力油田之一渤海蓬莱19-3油田已经因溢油事件而被勒令停产,对于中海油来说,此次收购失败将使其完成原定产量的任务变得十分困难。
10月26日,中海油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实现净产量80.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下跌9.1%。
高盛的报告称,该行原来预期Bridas与BP的交易可以令中海油的探明储量以及日均产量分别提高4.29亿桶及6.8万桶油当量,并大大增强其在拉丁美洲的资产组合。但由于交易失败,“扣掉泛美能源的贡献,中海油于2012及2013年每股盈利预测将分别下调2%及4%。”
BP乐见交易失败
“虽然收购没有最终达成,但Bridas仍然是泛美能源的第二大股东。”中海油人士对记者说,“对于收购的细节,现在不方便做更详细的披露。”
对于此次并购失败,交易双方虽然都不愿多做解释,但其简短的公告或发言却颇耐人寻味。
Bridas 公司在公告中称,之所以决定终止谈判,一方面是出于“法律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英国石油公司在交易中的一些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Bridas的发言人着重强调,阿根廷和中国政府都一直在积极推进这项收购,这桩交易失败并非受到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并没有收到来自阿根廷政府的干涉压力。
“BP在交易和签字过程中存在疑问,这使交易面临法律障碍。”Bridas 公司发言人说。
而BP则在声明中称,“在交易关闭前我们的进程就已经被屡次拖延,Bridas一直没有获得阿根廷反垄断部门和中国监管层的批复。而按照条款应该是由Bridas负责获得有关方面批准。”
尽管BP方面把交易落空的责任都推给了Bridas,但BP CEO达德利(Bob Dudley)
却对海外证券分析师们表示,并不担心阿根廷资产出售交易被终止,鉴于公司财务状况和外部交易环境都得到了明显改善,BP十分高兴能够重新成为这些有价值的资产的长期持有者。
达德利称,去年达成收购协议时,正处于油价上涨阶段,这些资产较一年前已增值不少。很明显,这桩交易被拖黄,对 BP来说更多的是庆幸,而不是沮丧。
BP的心态也许并不难以理解。
总价70.6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意味着Bridas收购泛美能源的价格仅为9.1美元/桶油当量,较去年3月中海油与BEH合资成立Bridas,从而间接持有泛美能源20%股份时10.6美元/桶油当量的交易价要低14%,更是远远低于亚洲油气勘探开发上市公司储量估价的中值——15.6美元/桶油当量。
“虽然阿根廷市场不确定性很大,但中海油得到了一个不错的价格。”在去年交易公布时,高盛的分析报告曾如此评价。
BP之所以如此“贱卖”泛美能源,与当时的大背景不无关系。一方面是其墨西哥湾赔偿基金急需输血,另一方面原油市场持续不振,有能力购买其资产的潜在买家屈指可数。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随着BP 元气逐步恢复,加之国际原油市场也结束动荡,这桩70亿美元的交易对BP来说已不是救命稻草。
索赔不易
“对于BP这种跨国交易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中海油还是稚嫩了一些。”一位熟悉跨国并购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说,在这种大宗跨国并购交易过程中,需要出具和签署大量文件,所要走的程序是一环扣一环。即使只是对某个小细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交易就无法向下一步推进。
“如果买卖双方有任何一方对交易有犹豫,只需要抓住某些细节大做文章,便可以合法地将交易困住。”
尽管BP方面已经表示,将尽快返还Bridas于去年底支付的35.3亿美元定金。但对于已经提前支付高额定金近一年的Bridas来说,能否获得后续的赔偿也许才是更为实际的问题。
由于谈判是通过Bridas与BP之间进行,所以现在我们没有更具体的信息。我只能说,对于交易取消后的善后问题,
买卖双方会在合约的法律框架内进行谈判。中海油人士说。
“能不能得到赔偿,关键一是看合约的条款,二是看责任的认定。”上述投行说,现在BP指责是
Bridas没有按时完成审批手续,而Bridas也暗指是BP设置了阻力。
在该人士看来,获赔的结果并不乐观,因为BP这样的公司具有丰富的跨国交易经验,有着大批专业并购律师精研条款,这将使买方难以从法律角度找到其行为漏洞。
“这几年国内企业在海外并购的道路上已经国际化了很多,但与老牌跨国公司相比,在许多细节上仍有不小差距,比如对于法律细节的认识和利用就是一例。”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说。
不过,该桩收购不成功对中海油来说也不尽然是坏事。
在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岳来群看来,“阿根廷的能源市场被政府高度管制,即便中海油成功获得泛美能源50%的股权,后续的管理难度也很大,另外利益分配也是问题。”
“现在中海油间接持有泛美能源20%的股份,以这个身份继续了解当地市场和公司的运作,谋定而后动也许更为合适。”岳来群说。
被暗算的收购 中钢澳洲铁矿暂停
www.eastmoney.com2011年11月21日 04:50邓瑶21世纪经济报道

耗资13.6亿澳元、被称为中国第一宗成功的海外敌意收购的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西部铁矿石项目,由于基础设施问题被迫叫停。
2011年6月23日,中钢宣布,暂停在西澳洲的Weld Range铁矿项目,停止与之相关的所有工作,并对在建项目收尾。此外,中钢也将终止Koolanooka和Blue Hills项目以外的所有勘探工作,关闭在杰拉尔顿的办事处。
上述资产均为中钢2009年收购的澳大利亚铁矿商中西部公司所有。当时,中钢凭借这桩收购声名鹊起,如今看来,中西部公司由于资产大幅缩水、投产计划落空而得不偿失。
对于中钢来说,中西部项目不仅要承受资产减值的风险,更关键的是,即使项目得以正常运营,但由于西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并不在中钢手中,而是由澳大利亚铁矿商默奇森公司和日本三菱商事合资的Oakajee Port &; Rail公司主导,中钢依然无法掌握中西部项目的命运。因为,没有铁路和港口,矿产品就无法运到目标市场。
目前,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上涨,以及Oakajee公司股东默奇森自身财务陷入困境,中钢依然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11月6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对本报记者透露,为了使中西部项目尽快投产,有关政府部门正在与西澳方面就基础设施问题进行商谈。
被要挟提价
中钢最初只计划收购中西部公司的赤铁矿项目,随着交易进展,中钢内部决策层发生分歧——一部分管理人士认为,收购中西部公司的赤铁矿资产就足够了,磁铁矿开采成本和风险都很大;而另一部分管理人士则支持干脆全盘收购中西部公司,然后令其退市,纳入集团公司整体上市计划。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当时中西部公司故意找来日本和澳洲的买家,并放出这些买家计划全盘收购的消息。“中钢出的价格非常好,没有人会愿意出更高价格了,中西部想借机将磁铁矿也打包卖给中钢。”
在这些“假消息”的刺激下,中钢担心错过收购机会,最终决定全盘收购中西部公司。
2008年3月14日,中钢向中西部发起全现金敌意要约,计划以每股5.6澳元收购中西部公司全部普通股,较收购发起前一日有34.9%的溢价。
但中西部公司董事会认为这一报价低估了公司的价值和前景,并以参与基建投标要挟中钢提价。
据参与交易的人士回忆,当时以中钢为首的五家中国企业控股了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公司Yilgarn,Yilgarn准备竞标西澳Oakajee深水港和铁路基础设施开发项目,这些基础设施将决定中西部公司今后生产的产品能否顺利运出。
2008年5月9日是Oakajee深水港和铁路建设项目的截标日,而中西部却迟迟不将Yilgarn作为基础设施供应商提名,声称还需召开股东会批准。于是,提名Yilgarn成为中西部公司迫使中钢提高收购报价的砝码。果然,4月29日,中钢集团把收购中西部公司的报价从5.6澳元/股提高到6.38澳元/股,总金额升至13.67亿澳元。
最终,中钢艰难地将中西部公司98.52%的股份收入囊中,并不得不对剩余股份进行强制性收购,中西部公司就此退市。
一位中钢高管回忆道,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华裔马来西亚人刘天成起了关键作用,刘天成持有中西部公司13.4%的股份,但他却能影响中西部公司40%的表决权,并控制董事会。“敌意收购本来就不知对方的底线,但中钢的底牌似乎被对手环环抓住,刘在这个过程中‘功不可没’。”
挟基建以令矿山
尽管中西部公司利用提名Yilgarn竞标基建的砝码达到了迫使中钢提价的目的,但中钢最终并未获得Oakajee港口项目及铁路的建设权,而被默奇森和三菱商事抢夺。
基建权旁落他人,成为目前中钢开发中西部铁矿项目的最大枷锁。
采矿业有一句名言,“控制基础设施可以控制别人的一切”。因此,尽管当时中钢如愿全盘收购中西部公司,但由于Yilgarn竞标西澳基础设施失败,业内担心中西部公司的投产进度将受到影响,如今,这一担心成为现实。
目前,因Oakajee港口和铁路项目一再拖延,中西部铁矿项目已宣布暂停,鞍钢参股的卡拉拉铁矿项目也因此面临投产延迟的风险。
在默奇森和三菱商事中标基建权后,形势突变。此前默奇森一直对外宣称其拥有的是赤铁矿,但经过两年多的勘探发现,默奇森和三菱各持股50%的Crossland矿山大部分是磁铁矿,品位低且开采成本极高。
受此影响,默奇森和三菱商事在获得基建权后,一再推迟基础设施的投资。2010年11月,默奇森向西澳政府提出延期申请。根据原有协议,默奇森应该在2010年底完成基建项目的银行可行性报告研究。
最终,西澳政府同意了默奇森的延期申请,但表示延期后如果还不能完成,不排除将基础设施交给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其他企业的可能性。
一位中钢熟悉中西部项目进展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铁物资等几家中国基建企业正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西澳政府谈判,希望中国企业能参与西澳基建项目,确保中西部铁矿项目尽快投产。
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强境外投资风险管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15:14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任峰) 欧美债务危机、中东动荡,2011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趋复杂。面对明年境外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国务院国资委提前给央企打了“预防针”。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发布了《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央企警惕地缘政治变动等风险,加强对未来风险总体形势的研判。专家认为,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央企境外投资正进入风险高峰期。央企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时,风险防范应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今年以来,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地缘政治更趋复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并不平坦。包括央企在内的国内企业在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问题日益凸显。
不可否认,央企近年来“走出去”有很多成功案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一些企业也交了不少“学费”。审计署今年5月发布的一组公告显示,多家央企境外投资出现亏损。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风险防范势在必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说。
高危风险期二次到来
据袁钢明分析,上一次央企面临较大的境外投资风险是在2008年。当年,不少企业境外投资出现了决策失误或亏损。今年以来,随着欧美债务危机的加重以及中东、非洲等地区政治形势的动荡,央企境外投资再次进入风险高峰期。此次风险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并且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以往被认为很安全的投资项目可能变得“危机四伏”。
鉴于此,国务院国资委在《通知》中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健全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强化“企业体检”制度。董事会(经理办公会议)负责督导本企业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重大海外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应建立专项风险评估制度,在提交决策机构审议的重要事项议案中必须附有充分揭示风险和应对措施的专项风险评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要坚持对上述重要事项的风险评估进行程序性合规审核。
国务院国资委还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风险信息沟通顺畅、共享及时,提高风险管理报告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国资委将逐步建立完善中央企业重大风险动态监控和报告制度。
这并不是国务院国资委今年第一次对央企规避投资风险提出要求。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并于7月1日实施。两个《办法》明确了境外国有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并在具体规范中予以体现。“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发布说明规避央企投资风险的体系正在完善。央企既要全球化、实现‘走出去’,又要重视制度建设和改革,二者缺一不可。”袁钢明说。
加强“自我诊断”
对于2012年央企投资面临的形势,国务院国资委在《通知》中称“仍将十分复杂”。这对央企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说,央企境外投资亏损既有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客观原因,也有经营决策失误等主观原因。在难以左右客观环境的情况下,央企应加强“自我诊断”,多从自身找原因。企业应该总结近期发生的各类重大亏损事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风险?
王志乐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合规经营是企业投资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合规意味着企业不但要遵守境外总部和经营地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遵守当地社会的风俗习惯,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主张和动态,重视社会责任、环保责任,赢得所在国政府和居民、合作方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尊重。如果做到合规经营,即使发生政局动荡等突发事件,也能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表示,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较弱,国际化的人才短缺。企业对国外法律环境、经营环境、文化背景往往不熟悉,缺乏对所面临风险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评估。而一些评估机构往往根据委托人利益倾向进行评估,夸大资产价值或预期收益。因此,应鼓励第三方中介服务咨询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及中立的风险评估报告。
袁钢明则建议,针对央企境外投资,今后要制定更严密的制度和规则,建立系统的关于投资决策的制定、上报、审批、回馈、落实、问责等一系列程序。
石油三巨头被曝海外项目大量亏损 引发国资流失
www.eastmoney.com2012年01月01日 08:37王冰凝中国证券报

 
“三桶油”海外历险记海外项目大量亏损,引发国有资产流失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起油气领域的海外业务,国资委一中层官员做出了如此的评价,收获了一定的油气资源和经验教训,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财力 ,还有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市场垄断地位带来的暴利以及不断走高的油价,早使得“三桶油”成为众矢之的,而随着国资委对央企海外资产的排查,“三桶油”最津津乐道的海外业务暗存的风险也逐一暴露。
海外项目大量亏损
当一央企石油公司员工陈先生(化名)从之前的国内业务部门被调到海外公司,呆在这个因“走出去”政策而显得很风光的子公司却让他很失落。
“海外公司很难做出来实质的业绩,因为石油公司很多海外项目都是亏损的。”陈先生对记者坦白说。
据中国石油(9.74,-0.05,-0.51%) 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投资海外的油田及工程项目总计144个,投资金额累计高达近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480亿元。 而根据国资委的最新统计,2011年1-11月,央企海外原油权益产量6604.3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176.3亿立方米,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 27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19.8%和9.7%。
尽管“三桶油”海外项目和海外油气产量增幅都很快,但盈利率却并不高。除了一位石油公司中层和国资委内部人士均称油企海外项目损失不小外,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更是达到2/3.
除了海外项目的亏损外,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并购中也一直困难重重。
2011年10月,中海油在海湾地区总额160亿美元的天然气田开发协议被伊朗帕尔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叫停。此前的2006年9月,双方签署了总额150亿美元的合同,开发北帕尔斯气田,但中海油迟迟未开始运作,而此协议被叫停则是为了推动中海油履行其开发义务。
被叫停的远不止中海油一家,因为资金以及开采利润等问题,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项目目前已多次遭所在国警告、叫停。
2011年8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宣称,如果中石油对南帕尔斯气田第11期项目的开发继续拖延,将肯定对其发出最后通牒,有可能会把整个项目转让给实力雄厚的国内承包商。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开采进度只完成了10%,而非计划的17%。此前中石油称,由于面临“资金问题”,无法为南帕尔斯气田项目投资提供所需资金。
不补给国内市场
虽然“三桶油”的海外并购行为总是被上升到保障国际能源安全的高度上,但实际上,“三桶油”花费巨大代价换来的连年上涨的海外原油权益产量中,真正输往中国的份额却很少。
“石油公司在海外业务中的盈利项目就不多,海外开采的油气资源如果大量销往国内,国内炼油业务不景气,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多损失,所以大部分都是以现货价销往国际市场。”上述石油公司中层告诉记者。
实际上,“三桶油”目前正因为炼油亏损的问题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1年10月28日,中石油、中石化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达到1600亿,相当于日赚6亿。但中石油与中石化财报中显示的炼油亏损数据却相当严重: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分别达到了415亿元和230.9亿元,总计645亿元。
令人玩味的是,近日国家发改委披露的炼油行业数据却显示,前9个月整个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1.7亿元,其中7月份单月亏损48亿元,8月份单月的亏损额42.4亿元。
相互打架的数据令业界质疑,前9个月两大石油公司炼油巨亏645亿元,而全行业仅亏了11.7亿元,照此计算,其他夹缝中生存的小型炼油企业前9个月盈利应该达到633.3亿元。
抛开炼油亏损悬疑不说,“三桶油”在政府“走出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在海外连续攻城略地,项目亏损和国有资产流失尚且不谈,却也未能将相应的海外油气产量最大可能地带给资源紧缺的国内市场,而为了利润最大化将其直接按照现货价销往国际市场。
国资委出手排查
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央企“走出去”存在的问题都开始逐渐走向规范。
2011年12月19日,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国资委将加强对央企境外投融资、产权、资金、合同、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的管理,开展境外业务与管理状况定期审计,加强境外业务法律风险防范。
国资委自2009年开始,对央企的境外资产进行了一系列排查工作,最早一次排查涉及近6000家中央驻外企业和中央企业驻外子企业的境外国有资产。
2011年6月27日,国资委对外公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央企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规定,明确了央企是其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中对于境外企业管理失控、越权投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存在严重缺陷、未建立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和产权监管制度,并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情况,国资委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经过几年的反复排查,目前国资委对央企海外资产的情况大致掌握,但是因为企业在海外发展多年,境外企业已经成为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之一,完全规范还需要时间。”上述国资委中层官员告诉记者。
国资委还披露,2011年1到11月,央企在境外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利润总额1280亿元,同比均增长三成左右。这也意味着央企在海外的利润增幅超过境内,海外成为央企利润增幅的新增长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指出,主要因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纷纷将业务重心向海外转移。
国资委内部专家同时告诉记者,从具体的分析看,石油行业海外业务虽然总量上升较快,但盈利情况改善并不是很大。
不过石油企业本身在海外发展的多年中也在不断自我反省。
中海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油企对海外项目的评估会更加理智和严谨,也会适当淘汰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海外资产。近来中海油作价2.12亿美元将其在爪哇近海的一处油气项目中的权益出售给印尼一家族企业下属公司。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认为,有关交易符合公司价值驱动的并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