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开的直播间:杨岫岩:拥有过万“博粉”的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4:08:22
杨岫岩:拥有过万“博粉”的医生
金羊网 2007-09-01 15:17:22

文/本报记者 张小磊 实习生 翟文君 图/本报记者 阙道华

开设博客16个月,点击率超过百万。他在自己的博客里,给同行传经送宝,为病人释疑解惑。他强调“贵药≠好药”,批斥游医坑害百姓。他不是歌星、影星,也不是体坛名人,但他拥有成千过万的“铁杆粉丝”:杨粉。近日,在中山一院附近的一间咖啡厅

,记者见到了“杨氏书屋”博客的主人:一位举止间温文尔雅的中年医生,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岫岩教授。

博客新手点击迅速超百万

约好了中午12时见面,但直到下午1时,杨教授才匆匆赶来。“没办法,虽然今天不出诊,但很多病人从外地赶来,站在办公室门口等我呢!”

杨教授现在除了每周出三次门诊外,与病人交流最多的就是在自己的“杨氏书屋”博客中。每天,他要进入博客,回答“杨粉”们的各类问题。

记者了解到,杨教授的门诊一直是中山一院最热门的教授门诊,多年来的单元门诊量一直名列前茅,平均每个下午要看60多个病人,有一次竟达到106个。

“开博前,我根本不知道博客是个什么东东。”杨岫岩介绍说。两年多前,学生们把他的一些专业文章整理成册,印了200份,但很快就被同行拿光了。由于向他索要书册的人实在太多,他的研究生就建议他开一个博客,把文章挂上去。去年3月底,“杨氏书屋”开张了。

让杨岫岩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当初他仅是为了在同行业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博客,后来竟成为他与病人直接交流的一个平台。病人有什么问题,只要是有一定的普遍性,他都一一解答。有时候由于工作等原因,不能按常出诊,他都会提前发布停诊告知。

“从没做过‘广告’,没想到这么快就超过100万的点击率。”杨岫岩说。

“杨粉”中病友多同行也多

“敬爱的杨教授,我1995年发病时,是你们救了我,真是非常感谢你们!我11岁时被确诊为红斑狼疮,现在病情稳定。”

“有印象,2003年一位茂名的红斑狼疮小女孩发热,诊断肺结核,但是不严重,我建议她到胸科医院先治疗结核,肺结核治好了再继续治疗红斑狼疮。是不是就是你啊?”

这是杨岫岩在博客中与一位病人的交流。

杨岫岩教授从事的是风湿免疫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在他的博客里,聚集了大批的包括红斑狼疮在内的风湿免疫病病人。他们向杨教授讨教各种疑难问题,相互间也经常交流治病经验和感受。

一位网名叫做“赤子之心”的病人说:“我几乎天天去‘杨氏书屋’看看,不懂的问题就留言咨询,偷了不少师呢。这里是我们千百万病友的心灵之家。”

“零极限”是四川女孩,病情一直不稳定,在多家医院治疗后仍不理想,情绪一度低落。后经过惠州病友介绍,走进“杨氏书屋”向杨教授咨询,前后相互留言20多次,杨教授都一一认真作答,并提出一些用药建议,指导她到当地风湿免疫科较好的医院治疗。在杨教授的指导和鼓励下,她的心情与病情渐渐好转。今年她考取了香港科技大学后,特意转机来广州看望杨教授。

除了病友,一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同行们,也常常会到“杨氏书屋”作客,帮忙回复患者的问题或互相讨论一些学术问题。马丽教授是“杨氏书屋”的常客,她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一名教授,国内知名风湿病专家。

除了马丽教授,热心医生还有很多,杨教授随口便举出了几个:江苏的“寻梦”医生、四川的“小小”医生、湖北的“linzi”医生、中山一院的草草医生等等,都常常为“杨氏书屋”的粉丝们无私地服务。

“每次出诊,由于病人太多,与每位病人的交流时间平均只有几分钟,说不了几句话。正是这个博客,为我和病人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只要有空,我就会上来与网友见面,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杨岫岩说,医患和谐在于沟通。

治病口号:贵药不等于好药

杨教授的口号是:寻求最合理最恰当最便宜的治疗方法。

在博客中,有一篇名叫“治疗红斑狼疮,贵药≠好药”的文章,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共鸣。他在这篇文章里写道:”治疗红斑狼疮最有效的药物,强的松1分多钱一片,环磷酰胺1个月十几元,甲氨蝶呤1个月不足5元。而那些非常昂贵的药物,疗效并不优于非常便宜的药。“

一位少女去年底得了红斑狼疮,现在病情得到控制并停了激素,今年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她母亲以qwer2006的网名向杨教授报喜。qwer2006在另一个回帖中回忆道:杨教授就是用1分多钱一片的强的松和1个月不足5元的甲氨蝶呤把女儿的病情给控制住了,“在当今钱字当头的社会,能够真正为咱们老百姓,尤其是患者着想的医生又有几个?”

杨教授的回答是:“你女儿是好运的,每一位医生都是在努力医治每一位自己经手的病人,我只是其中一员。医生是人不是神,每一位医生都经历过治好病人所获得的喜悦,也感受过治不好病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