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航空订票:【分享】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27:49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病因与遗传,感染,内分泌。环境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主要是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以及免疫调节障碍。诊断参照美国风湿协会的诊断标准。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等。而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也有较好的前景,但是就现在而言仍缺乏特别有效的治愈方法。

重所周知,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涉及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其诊断治疗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我将在下文中做一些探讨。

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
红斑狼疮的病因尚不清楚,现在发现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遗传因素
遗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引发本病。据调查,黑人、亚洲人患红斑狼疮高于白人,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发生率可高达5%-12%,同卵生中发病率高达69%,而异卵生与同家族群相差不大。
2、感染因素
SLE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皮损中找到包涵体及类包涵体物质,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滴度增高,SLE动物模型NZB/NZW小鼠组织中可分离出C型病毒(慢病毒),并在肾小球沉积物中测得C型病毒相关抗原的抗体。故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是慢病毒)持续而缓慢的感染有关。
3、内分泌因素
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妇女,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几乎无性别差异。男性的睾丸发育不全患者常发生红斑狼疮,在红斑狼疮患者中无论男女均有雌酮羟基化产物增高。SLE动物模型NZB/NZW鼠中雌性鼠病情较雄性重,用雄激素治疗可使病情缓解,而用雌激素治疗可使病情恶化,提示雌激素在发病中有影响。[1]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直接诱发红斑狼疮的因素,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化学因素如药物,有一些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狼疮和加重红斑狼疮。

二.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红斑狼疮是一种在各种致病因素(遗传、感染、药物、紫外线等)作用下激发机体自身抗体细胞增多,产生的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反应,进而引起组织及器官的损害。
1、红斑狼疮病人体内 有多种自身抗体,抗细胞核成份抗体如抗核抗体(D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单链DNA抗体(ssDNA)和抗SM抗体,抗胞浆成份抗体如抗核糖体抗体、抗SSA抗体,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如抗淋巴细胞抗体、抗SSA抗体,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如抗淋巴细胞抗体、抗红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尤其抗核抗体(DNA)是引起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直接因素。
2、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靶组织,激活补体,引起一系列炎症性介质释放而损伤组织。免疫复合物是引起组织和器官损害的主要机制。有报道显示:贫血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C3降低,与HLA-II基因呈相关的关系[2]
3、免疫调节障碍是指内外因素造成免疫系统异常,表现为T细胞数减少,尤其抑制性T细胞数减少,抑制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下降导致B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和抗DNA的能力显着增强,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引发红斑狼疮。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关于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国际上公认的是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拟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
1、颧部红斑 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2、盘状红斑 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3、光过敏 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4、口腔溃疡 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5、关节炎 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6、浆膜炎 胸膜炎: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包炎,心电图异 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7、肾脏病变 蛋白尿>0.5g/dl或3+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 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神经系统异常 抽搐: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 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9、血液学异常 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4×103/L,至少2次;淋巴细胞<1.5×109/L,至少2次4、血小板减少<100×109/L(除 外药物的影响)
10、免疫学异常 狼疮细胞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核霉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 免疫荧光抗核抗体滴度异常或相当于该法的其他试验滴度异常, 排除药物性狼疮。
上述11类标准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为了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学会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和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制订出我国的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3]
1、 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2、 光敏感
3、 口腔溃疡
4、 非畸型性关节或关节痛
5、 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6、 肾炎(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
7、 神经系统损伤(抽搐或精神症状)
8、 血象异常(白细胞<4×109/L或血小板<80×109/L,或溶血性贫血)
9、 狼疮细胞或抗双链DNA抗体阳性
10、 抗SM抗体阳性
11、 抗核抗体阳性
12、 狼疮带试验阳性
13、 补体低于正常水平
符合上述4项即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1、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较快抑制免疫反应和较强的抗炎作用。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近年采用的激素冲击疗法提高了危重症的缓解率,但是激素也有不少副作用,导致肥胖、多毛、各种感染、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出血、精神症状、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
2、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反应使自身抗体生成减少,用于大剂量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激素减量,病情复发或有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受损的重症患者。近年,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或与甲基强的松龙配合的双冲击疗法、氨甲喋呤鞘内注射以及环胞霉素A、霉酚酸酯等药物的应用,使顽重症疗效有所提高,但毒副作用较多,可导致脱发、胃肠道反应、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月经紊乱或闭经、并发各种感染等。另外环胞霉素A、霉酚酸酯价格昂贵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球蛋白静脉注射通过抗体封闭作用治疗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能控制的难治性患者、国内外均有成功经验。但此法对不同的病人疗效差异很大,也有一定副作用。价格昂贵应用受限。
4、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吸附:能迅速减少血液中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较快改善病情,但仍属短期缓解病情的权宜疗法,需和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配合应用。也有并发感染、凝血障碍、水和电解质失平衡等副作用。而且价格昂贵。
5、骨髓移植、基因疗法:尚在初步研究中。
下面谈一谈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优点[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可以伤害皮肤、粘膜、浆膜、血管、关节、心、肾、肝、脾、肺、胃肠、血液、淋巴等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病情复杂而凶险,治疗困难。目前认为该病是因遗传、内分泌和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而发病。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西医药在于抑制亢进的免疫反应,而中药则侧重于通过整体性调节重建免疫功能自稳状态。因此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标重于治本,在缓解病情方面有较强优势,对于发病初期和活动期特别是单用中药短期难以阻断病情发展的急危重症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但是,红斑狼疮又是一种慢性而且容易复发的疑难病症,从长远观点看,中药治疗的整体调节和辩证论治,治本多于治标,在增强疗效减少激素的副作用,预防感染减撤激素稳定病情防止复发,保持长期缓解纠正易患体质,实现整体康复等多方面具有优势。是目前使狼疮患者康复比较好的疗法。
常用的一些中药制剂有[4]:
五痹胶囊:
[主要成份]:土茯苓、威灵仙、蜈蚣、三七粉等。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益气活血搜络。
五痹解毒胶囊:
[主要成份]:黄芪、地黄、灵芝、珍珠粉、羚羊角粉等。
[功能]:清血解毒、凉血通络。
五痹扶正胶囊:
[主要成份]:黄芪、地黄、灵芝、冬虫夏草等。
[功能]:健脾益肾、活血通络。
通络胶囊:
[主要成份]:土茯苓、威灵仙、水蛭、三七粉等。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益气活血搜络。
通痹丸:
[主要成份]:土茯苓、丹参、清风藤、秦艽等。
[功能]:解毒利湿、通络祛痛。
清痹丸:
[主要成份]:生地、丹参、白花蛇舌草,水牛角粉等。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五.讨论与分析:
虽然现代医学对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缺乏非常有效的,可以完全治愈的疗法。比如说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累及的病变,SLE的预后与肾脏受累的程度和并发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LN免疫功能紊乱,大量丢失蛋白及肾功能恶化,加之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其感染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SLE的预后。有医院报道:LN医院感染部位常见于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LN医院感染率为60.6%,病情恶化的13例中12例并发感染,其中6例直接死于严重感染;LN临床活动、病理类型呈Ⅲ、Ⅳ型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尿蛋白、血白蛋白和肾功能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LN激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亦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感染率较单用激素明显增高(P<0.01),而常规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间歇冲击治疗,较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5]这说明LN医院感染率与狼疮临床、病理活动,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长期住院密切相关。也就说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