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团党建工作:初二历史(下)复习提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43:56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08,LYS,复习)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平并改为北京;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此,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5、整顿经济秩序:通过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来实现的

6、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的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7月战争以美国失败而告终。出现的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意义: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一胜利。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7、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目的:变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8、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一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一五”计划(1953—1957):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0、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3、两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14、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5年完成。

15、(1)被誉为“铁人”的是王进喜  (2)、“两弹元勋”邓稼先(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月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959年,大庆油田钻探成功。1960年,石油会战成功,打破“中国贫油”的悲观论战。

16、“文革”全面爆发的标志:1966年《五•••••••一六通知••》

17、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失败。周恩来、邓小平开始对各项工作作全面调整。

18、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标志着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结束。

19、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月12月)

思想基础: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内容: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意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20、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21、中共十三大(1987年):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注意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还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2、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强调基本路线不能动摇,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3、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2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试点”,1978年开始,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全面展开”1984年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第三阶段:新阶段,1993年开始,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7、1980年首批经济特区成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开放。

    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取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8、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9、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如何评价中国加入WTO: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各种机遇,还有各种挑战,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0、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31、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历史新时期。1997年重新修订《刑法》。

32、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逐步创建的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则的民法系统,终于有了体系性的总体构架,为制订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村民自治的法律依据是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核心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4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3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具体措施有(1)政治上: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习俗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3)文化教育上: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4)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植民族经济

36、中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3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有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实。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课本P70):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38、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制定和采取的措施有:安排重点工程调整经济结构国家帮助扶持

39、“一国两制”是 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40、“一国两制” 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41、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时间在1984年12月 ,中葡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时间在1987年4月 

42收回香港、澳门时间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43、香港、澳门回归有何重要意义?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过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44、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两岸关系缓和、两岸经济合作交流、大陆“一国两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     不利因素有 :“台独”势力猖獗、美国干涉。            

46、中国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时间是1949年4月,海军领导机关成立时间1950        

47、中国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成立时间:1949年8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时间是1949年11月

48、中国海军、空军成立重要意义: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49、新中国导弹部队建立时间1966年7月1日,目的是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战争需要。

50、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背景是:海湾战争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的挑战,中央军委提出,要把战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上.

重要意义: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同意铸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20世纪50年代初 提出的, 具体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2、万隆会议召开时间是1955年4月 ,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万隆会议召开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和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5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时间1971年月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重要意义是: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外交翻开了新的一页。        

54、中美建交的背景是:由于美苏争霸,美国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借重中国牵制苏联。             

55、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中美建交的三原则是“断交、废约、撤军”

56、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签定分别在1972年、1978年、1982年。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57、亚太经合组织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中国积极参与双力与多边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该组织成立时间1989年 ,中国加入该组织时间1991年。

58、2001年,中国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背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国遭受恐怖袭击                              

此次会议圆满成功有何重要意义?为亚太经合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59、上海合作组织六个成员国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意义:课本P103

世纪交替之际,世界局势呈现什么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中国为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作出哪些贡献?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60、.两弹一星”: 核弹:(1).目的:打破核讹诈,加强国防建设. (2).成果:1964.10.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6.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3).意义:标志我国跨入核先进国家行列.

人造地球卫星:1970.4成功发射第一颗(东方红一号) 意义: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

61、1965.9.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62、1973.10.袁隆平成功培植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63、“863”计划:1986.3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建议, 意义:为中国高科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增强综合国力

64、计算机网络技术: 1986开始建网,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通,2000年信息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计算机网络成为”第四媒体

65、             基础教育: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战略方针.1986年4月,通过《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义务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奠定基础.1989年,发起“希望工程”。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66、             高等教育:1977年,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正轨。

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成果:办学形式多、学科门类全、多层次培养、办学目标明、教学设施好。

67、             文艺繁荣:建国初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改革后,出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

68、             体育:1973年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重返奥委会1984年,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7届奥运会,我国金牌总数排第三,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重点青少年和儿童

69、             劳动就业制度:成果:建国初,初步解决严重失业问题;改革以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渐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敬意的就业管理体制正在形成。改革趋势:统包统配——劳动合同制——市场调节。新模式: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劳动法》保障。

70、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建国初,成果:制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法律法规。意义: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71、             发展:改革以来,目的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成果:建立起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72、变迁:建国初--贫困。原因: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束缚。

改革以来--迈向小康。标志 :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恩格尔系数)。

73、消费观念:出现提前消费,休闲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