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交房:先告诉大学生学语文有什么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27:09
先告诉大学生学语文有什么用

 

                                                            来源:新华网

 

      “我们的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招生说明会上,北航副校长郑志明说。而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5月10日《北京晨报》)

    功利时代的“阑尾”

    当“作家财富榜”成为衡量作家的地位和贡献的时候,大学语文被逼退到角落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功利时代,实用至上。一边是雅思、托福的一“号”难求,一边却是大学语文的“少人关心少人问”。教育部的一纸公文能否拯救大学语文于水火,尚属一个未知数。

    除了以后要指望这个吃饭的,大学生视语文为“鸡肋”甚至“阑尾”,已然是历史悠久。以前是奉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则是“外语,计算机,一个都不能少”。想想也是,如今的用人单位哪有看“语文等级证”的,似乎只要是个中国人,语文就一定能够过关。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在少数

    尽管学校祭出了“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的法宝,但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也不过是类似于春晚赵本山的“忽悠”,当不得真。虽然有不少的“老外”争先恐后学汉语,那他们也是冲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去的,和咱们一门心思考“托福”一样,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和喜欢和热爱基本没什么关系。

    学语文有什么用?这大概是倡导者和实践者首先最应该回答的问题。不然,即便用行政命令约束大学生学语文,恐怕也是“强按牛头不喝水”。毕竟,在实用主义者看来,语文和外语的“含金量”差别还是相当大,前者不但称不上是“敲门砖”,也许连“垫脚石”都谈不上。

    放在一个更广大的视野来看,大学语文的“疲软”似乎更像是一个“用进废退”的结果。在阅读量节节后退的年代里,谁能指望一个“国家阅读节”就能完成我们的精神救赎?更别想着拿“不过就不能毕业”来毕其功于一役,从而完成大学语文的华丽转身。(叶志军 吉林公务员)

    文化意义的语文教育

    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大学生们不会陌生,在他们受教育的过程中,至少已经接受了12年的语文教育。现在,高校语文课再次成为必修必选课,其意义何在呢?

    概括地说,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双重的。对于一个学习语文的人来说,语文提供的作用有两重:一重是交际工具的作用,包括正规与非正规的交际;一重是文化工具的作用,它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应有的文化素养,成为有先进文化理念的现代人。 那么,对于强调专业教育、强调自由包容的大学来说,有必要规定学生学习语文课吗?

    如果,所谓的语文课还是作为交际的工具来定位的话,我觉得其强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无聊的形式。因为,对那些并不靠口语和文字表达谋求职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将有限的时间放在专业化的语文学习上,他们之前12年甚至更长的语文学习水平已基本够用。而即使此前他们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失败,他们的表达和交际能力很差,短暂的大学强制学习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产生效果。

    如果,所谓的语文课是作为文化工具来定位的话,那规定大学生进行学习就很有必要了。因为,文化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作为全面培养人的教育场合,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教育。而这种文化意义上的教育是不分专业的,它强调的是文化价值的传递,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首先是人才是学生。所以,文化层面的语文课作为必修必选课是合适的。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考虑其内容和考核是否合适。惟有如此,才能使大学语文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而不至于成为新的负担。在文化的视野中,如果关怀是一种负担,它就很难说是一种真正的关怀。(李劭强 江苏高校教师)

  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

    大学语文落寞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门课程冷和热的背后是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竞争。在当前的环境下,英语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扩张,汉语言的空间及其地位处于弱势。因此,国学的渐去,母语的尴尬,乃至大学语文的沉寂都是不难理解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各高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课,强行把学生拉回到课堂,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教育缺失。可笔者担心的是,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恐怕难以吸引大学生,满足不了他们真正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长期以来,高校里大学语文课程由于延续了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被不少大学生戏称为“高四”语文,缺乏趣味性,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或许有感于此,著名学者钱理群等人明确地对沿用多年的“大学语文”概念提出质疑,并提出一个“取乎其上”的新概念——“大学文学”,强调让大学生直接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的优秀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种思路无疑警示了大学语文必须明确自己的课程目标。

 

    的确,文学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经历和感情积淀,一个没有名著诞生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不读名著,不读本民族文学的人,他的文化素质肯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不能仅把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格在技术层面上,而应该站在“大语文”的角度,从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知识视野、审美情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唯此,才能对正处于“灵魂”发育季节的大学生,提供一份可贵的精神营养。(张效诚 北京大学生)

 

  原载《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