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无德之人真可怕:2.海南迷局中的第一宝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44:06

对文昌地势的判断,前人有着精到的把握。咸丰八年重修的《文昌县志》描述道:“邑境处琼东北,地势自五指山历乌、土来、鸠坡,蜿蜒百十里,至北山而南,邑治建焉。”

五指山龙脉气势磅礴,自西南起始,居高临下,向东北一路奔腾而去。地势亦逐级递降,龙脉此起彼伏,至文昌境,过宝芳水库,越文教河,沉入茫茫水网平原之中,似无踪迹可寻,实则洗尽高山嵯峨石煞,脱卸干净后,至古路园村天然大结。其间大挫小断,逾 150公里。

   
                           宋氏祖居地形图

龙脉行止中有两种情况可称“磅礴”,一是高、中山行度起伏顿挫,连绵不断;二是崇山忽起沉于平洋一路牵连而至。祖山合而为一,并无太祖、少祖、父母山严格区分的宋氏祖居,显然属于后者。

风水典籍里,风水名师几乎众口一词,曰大地必有百里行度,中地有十数里驻跸,即便是小地,也有三、五里范围。宋氏祖居数百里来龙,方圆覆盖逾千里之遥,背靠海南,志在南海,绝不局限于一方山水,光明堂上的海湾正面就宽达16公里,龙虎布控40多公里。如此大的堂局,是历代风水师千呼万唤之“大地”的最好诠释,是堪舆理论的又一实证。

坐西南朝东北的宋氏祖居,如同孝子般日夜翘首远望宋氏先祖所在的大陆方向。它的前面,隐含着什么样的风水玄机呢?

七星排斗  女山高贵  五指山巍峨高峻起祖,却落于平洋之中仅剩蛛丝马迹可寻,必有其不寻常的目的,事实正是如此。

在龙脉往东北,即将倾入南海之际,奇迹出现了。形若三峰笔架的笔架岭,绵亘20余里、被誉为“天下奇峰翠此中”的铜鼓岭于陆地至海洋的将尽未尽间突然耸起。龙行偶尔露峥嵘,这肯定不是毫无意义的做作!

文昌境内山岭稀少,地势为西南内陆向东北沿海倾斜。隆耸滨海的铜鼓岭、七星岭、抱虎岭等三个孤峰地区,海拔不高,最高点为铜鼓岭顶峰338米。

笔架岭,位于龙楼圩北面,海拔63米,三峰并峙,形若笔架。铜鼓岭,质地为石,星体属金,样貌似鼓。妙的是,铜鼓非一山独立,而是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尾部山丘相连,呈连珠状。尤为奇特的是,铜鼓尾部连一山,状如牛角勾月,劲插大海。从宋氏祖居的角度看,又为白虎砂开二指,有力前勾。

              
                          铜鼓岭卫星摄像图

笔架岭、铜鼓岭的位置及状貌,透露出龙气聚钟和龙脉尽结的清晰信息。其中,铜鼓岭的特殊表现,又与宋氏家族特别是女性姐妹的作为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水常识告诉人们,真龙大结离此不远了。

问题是,笔架与金星连珠分别作为贵耀的风水象征,这究竟是龙脉正结之所,还是龙穴的前砂?

对于这一问题,只要我们把目光移向北面、西北,深入探究,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铜鼓岭往北,先是月亮湾、淡水湾等海湾,从内陆向大海凹陷;再北上,鹿马岭、白坪坡相继隆起向东前出,抱虎岭更是独立起星,山腿伸入南海,形成自铜鼓岭北上的第三道向海砂首。经过铜鼓岭与鹿马岭、白坪坡、抱虎岭的4次勾环后,其间形成大小不等,由南海向陆地探入的海湾,最大的海湾就位于铜鼓岭与鹿马岭之间。

这种地势,给人们提供了一条思路:突然耸起、向海前伸的山地,是龙穴的砂首;海湾,则是明堂所在,龙穴之正向。

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有没有进一步的证据呢?

再看西北。自抱虎岭插向东北后,北面就是抱虎湾,西北继续一个回环,出七星岭有力向北兜收。七星岭,位于铺前圩的东部,濒临琼州海峡,海拔117.4米,大小山峰10余座,唯七星独高,连缀如星,故名七星岭,古文昌八景有“七星排斗”。

于是,背靠五指山,以笔架岭、铜鼓岭连为白虎,鹿马岭、白坪坡、抱虎岭、七星岭复为青龙,月亮湾、淡水湾、赤水湾一线出海口为内明堂,南海为外明堂,总的风水态势成立了。这是何等大的一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