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管员一般工资多少:再评中国教育界的十大谎言【评述谎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7:29:48
再评中国教育界的十大谎言  文源 网络  编辑 晚秋

今天看到了一篇有关“中国教育界的十大谎言”的文章。我就是搞教育的。所以看了这个很有些感触。没搞过教育对“教育界的谎言”是说不客观的。于是我就在这“十大谎言”后面各加了一个破折号,说说我的想法。
1、社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一半是谎言。社会对待教师仍然很不公平,但是中国多数家长还是在表面上尊敬老师的,虽然内心里很不服气——落后的社会心理。
2、政府:我们实施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如果确实实施完善了就不需要希望工程了。
3、教委:我们正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
——这是实话,只不过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的那批人很是缺乏对社会对经济对国际政治的了解,他们本身就是一批观念思想最落后学历很低杂念很多的人,甚至自己都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他们只会强迫基层教育单位保证不许补课不许乱收费不许应试教育,却不能高效率地真正有实效地推行素质教育。他们还误导了媒体。要推行素质教育,先要教育教育他们。
4、法律:公民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并不是谎言。但是这句话应该再完善一下。有人说有的学生被罚不许上课有的学生被学校开除之类是犯法的:问题是你当初想上学没人拦着你,这便是法律的效应了。但是法律绝对不支持你不尽到学生的义务,义务没尽到,你被暂时轻微或者永久严重剥夺受教育权利也无可厚非。
5、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句话从家长角度来说,还是很实在的,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了。至于教育仍旧很穷,孩子依然很苦,那应该还和经济欠发达有关。
6、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这个最有了解了。首先,教育界从上到下的多数行为至少从客观上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比如教育部制订的政策,学校制订的校规,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至少从职业角度,都是对学生有利的。但是把从事教育的人想的太崇高那就不公平了,谁没有杂念?凭什么搞教育的只能“一切为了学生”?只要有一点没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社会就常常群起而攻之。并且还殃及其他搞教育的,这也是一种落后的社会心理。“一切为了学生”更客观地说实际上是一种行业约俗,以教师为例,教师们,正常的规范的教师们,都会认真备课,都会好好讲课,都会严抓作业,都会下班后补课。他们这么做更多是因为教师这一行就是这么干的,此外才会谈到对学生的感情和责任感,才会谈到其他杂乱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教师还受到了“荣誉感”的驱使,他们认为自己的学生成绩不行脸上会很挂不住。这也是一个强大的约束力量,促使教师们“一切为了学生”。
7、专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Hsin)
——窃以为这是最愚蠢的谎言。如果中国还是这么一个教育形势:不考大学就别想摆脱体力劳动下岗威胁低收入低素质的噩梦的话,这句话就完全是最最最恶心的谎言。什么时候“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了,什么时候这句话才能变成真理。因为这句话本来就是针对人的不同潜力资质提出来的,学习好考高分仅仅是人的潜能的一个发展方向。在基层做过教师,才会真正理解:不承认不行,就是有那种怎么学都不能考高分的学生。有些人从未下过基层就非常浪漫地认为只要老师负责任会讲课学生一定能学好……屁话。实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些人考试不行但是也许能练翔龙十八掌打遍天下无敌手也许能练满汉全席炒遍天下无敌手这倒是真的。还有一些校长们也拿这句话说事,这更加可恶。很多校长们自己都知道这句话虚伪的要命,但是他们还是反复强调这句话,为的仅仅是让手下的老师们更卖命,学生的“出口”超过“入口”,学校在区里市里排名上升,名气上扬,直接结果:“集资”金额要价攀升,或者校长从“塾监”调入“有司”,当大官去。
8、校长: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阿夫)
——实际上这句话不算谎言,因为这是无数校长们的心声,是他们的美好的理想。可惜——不太好实现。实际的情况是,特好的要不来,来的很多都是蹦跳板的,老老实实干的很多都是四五十岁不懂电脑不懂外语不懂心理学还特多事的“下乡知青”。而且很多学校还是以事业的逼迫赶人,以感情的冷漠赶人,以待遇的低劣赶人。
9、老师: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阳离子)
——这句话就看怎么看了。教师中确实有那么一大批只看分不看其他的老师,如果学生成绩好这个老师就对她喜欢的要命,如果学生成绩不好老师就对她百般歧视——说实话具有这种想法的老师自己当初在中学一定是个蠢学生,要么就是因为太蠢所以文体活动都特差,要么就是因为太蠢所以只知道傻学,学的一定缺乏灵气。真正灵光四溢的老师绝对不会光看分不看其他。所以这句话只能算一半谎言。
10、家长:我的孩子将来是忘不了你的。(disagree)
——这是谎话么?学生确实不是很容易就能忘记老师的,当然我指的是那些稳定的长期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问题是这个“忘不了”分两种,有“念念不忘”,也有“耿耿于怀”,两种都不是很轻易就能从大脑灰质层抹煞掉的。关键就看这个老师自己对学生怎么样。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感情是真的是感性化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哪怕校长侵犯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会和校长拍桌子;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感情是真的是非常理性化的,学生是他的义务所系是他的阶段任务,这些老师们会非常科学非常认真地把学生带好;这两类老师学生都是“念念不忘”的。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感情是假的是非常理性化的,学生对他们就像过眼烟云,甚至是他们人生的一个个累赘,他们会努力让自己少付出甚至牺牲学生的利益为自己牟利益,这样的老师,学生早晚会对之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且一辈子都“耿耿于怀”。还有些人对学生的感情是假的切非常感性化——这样的人怎么能做老师?他们可能连常人的心理测试都会fail。
总之,社会对教育界的认识严重不足,但是又特别爱超越性地给他们下定义,实在是……
尤其是很多给教育界写评论做报道搞测评的人本身做学生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是个叛逆性质的学生,把学校当炼狱,对所有管过他的人都(心胸狭窄且蛮不讲理地)记仇,这样的人能客观地对教育提出有用的意见吗?
您已欣赏本作品 分
感谢光临晚秋的图书馆 
闲情逸致           晚秋欢迎您      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