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开车注意事项:如何管理教师队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1:54:51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根本 , 因此 , 提高校长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是提高校长管理学校水平的最重要的方面。
    作为一名校长 , 既处于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地位 , 集职、 责、权于一身 , 又处在社会、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种矛盾关系的汇合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 , 首先应综合影响教师发展的各种因素 : 从学校外部因素看 , 诸如教育的地位、作用 ,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教育的投入 , 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等都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 从学校内部因素看 , 主要有人、财、 物、时、空、事、信息等七大因素 , 其中直接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因素 , 因为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实践证明 , 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 , 提高教师素质 , 培养教师能力 , 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 , 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 发展的源泉。
    怎样才能提高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 ? 根据本人的实践与思 考 ,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一、行政管理与率先垂范相结合
    学校行政管理千头万绪 , 包罗万象。国外学者普汉姆认为 , 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的工作所涉及的常规行为。在学校中具体表现为规划目标、制订计划、编制课程、评定成绩 , 提供教育资源 , 创建积极的心理氛围 , 解决教师矛盾 , 处理学生问题 , 协调家长关系等 , 以确保学校的有效运作 , 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美国的格里芬认为 ,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对下属人员指明干事的方向和指令他们去干事情 , 下属人员必须要遵循管理者指明的方向和指令要求去干事情。从国外学者对行政管理的观点看 , 我认为学校行政管理是指对学校各种管理资源进行协调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校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学校。首先是领导 , 其次才是管理 , 领导比管理更重要。所谓领导 , 一是 " 领 ", 领要领先、领路、指引、 率领 ; 二是 " 导 ", 指导、引导、倡导、辅导等等 , 这就是说 , 领导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 , 领导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 , 领导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领导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 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 , 群众才会与 你同心同德 , 共同战斗 , 出色地完成任务。例如 , 我们中学面临困难很多 : 生源差、学额多 , 教师工作量大。校长带头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 , 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 " 同甘共苦 ", 每位领导 都超量兼课 , 扎扎实实教学 , 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处无声胜有声 , 领导身教重于言教 , 广大教师不计时间、不讲条件、不论报酬 , 一心扑在教学中 , 这已蔚然成风。
    领导主动承担责任 , 是获得教职工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有一次安排一位教师去区里开会 , 但课却没有安排好 , 造成教学失误领导主动要求扣除自己的奖金。校办厂工作出现一些失误 , 校长在教代会上主动宣布扣除自己 1000 元奖金……这些做法在教师中产生很好的口碑 , 认为领导对自己动真格 , 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 , 劲往一处使 , 积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 , 所谓 " 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 ", 但光靠制度管理 , 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 , 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发生影响 , 唤起管理对象的主人翁意识 , 因此 , 教师管理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求共性 , 又要因人而异 , 创造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的艺术 , 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 , 更要用心去做 , 使教师真正把学校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
    台湾心理学家曾文星认为 ," 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被情感所操纵 ", 情感相通 , 心理相融 , 和谐奋进 , 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最佳氛围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 , 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当然 , 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 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 赫兹伯格提出的 " 双因素理论 ", 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 " 双因素 " 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 的积极情感 ; 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 , 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 , 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 , 另一方面 , 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 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 , 相互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要达此目的 ,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
       第一、对每个教职工给予同样的关心爱护。儿童在健康成长中需要爱 , 教师在辛勤工作付出爱的同时 , 他 ( 她 ) 同样也需要得到爱。作为校长 , 以爱教师为先 , 以关心教职工为己任 , 只有把教师放在心上 , 教师才会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 , 校长平时应注意深入组室 , 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疾苦 , 搭准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脉膊 , 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当教师生病或生育时 , 领导主动带着补品、补助金探望 ; 当教师家庭出现意外或困难时 , 更是风尘仆仆及时赶到他们面前……教师感到组织关怀的温暖 , 生病尚未痊愈就急忙赶来上课 , 哺乳期未过就匆忙到校任教……他们已把学校工作真正当做自己的事业。
    第二、心理位移 , 角色转换。校长是领导角色 , 但作为教育工 者 , 又是教师角色。因此校长应时时心理位移 , 以 " 教师 " 的角色出现在教师之中 , 与教师心理与感情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 , 才能与教师知心 , 成为教师 " 知音 "; 只有甘当 " 后勤部长 " 才能激励教师出色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三、把握教师情绪的两极变化。从生理学角度来看 , 积极的情感产生时 , 它能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积极性 , 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 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 随之工作效率也处在最佳态势。因此 , 校长要努力探究教师心情的最佳期 , 适度激励 , 反之必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物以系心 , 情以聚人口在学校注意制定必要、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同时 , 但更要注重做关心人的工作 , 方方面面体现 " 人情味 ", 表现关心人的情感 , 烘托团结、和谐、强馨的氛围 , 才能真正调 动教师的积极性 , 共同把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顺利完成。
三、权力因素管理与人格影响相结合
    权力是一种控制力 , 也是一种强制力。校长应当运用权力控制全校师生围绕学校目标进行有序活动 , 必要时也可用强制手段要求师生服从学校的意志 , 但一味追求权威、程式化、统一化 , 要求教师无条件服从 , 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师自主性 , 久而久之 , 就 造成教师被动工作的习惯 , 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在社会主义学校里 , 学校领导需要十分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 它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 , 往往能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敬 , 满怀激情地去执行管理者的决策 , 追随学校去实现管理目标 ,怎样才能发挥出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 ,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第一、校长要具有优秀的品格 , 高尚的情操 , 较高的理论水平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这样才会使教职工产生敬佩感和吸引力。
    第二、有较强的领导才能 , 一位德才兼备的校长必然能使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 自然在群众中产生极大影响力。如果一位校长连当一名班主任的能力都不具备 , 怎么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呢 ? 所以学校领导才干、能力是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第三、还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经验 , 不仅精通 一二门学科知识 , 还应具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 掌握教育学、 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 , 勤于学习 , 善于学习 ,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影响力。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教师队伍的管理,又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在新的时期,在教师队伍管理提倡“无为而治”的今天,“务实”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在“务实”管理中,我们坚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相结合,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那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原理“务实”来管理教师队伍呢?
  
  一、以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正确对待教师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原理说明,在培养教师过程中,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以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来看待教师的成长。
  1.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渴求是教师成长的内因。教师的成长,不但要看其自身的素质,还要看其自身的努力。在相同条件下,个人自身素质固然重要,但教师其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就有很大的差别。一所学校里的教师,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目的、动机、态度、方式、方法等内因不同,导致不同教师进步程度也不同。有的教师在班级管理或是在课堂教学上出现不尽如人意时,他们往往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首先抱怨客观条件不好,怨天尤人,灰心丧气。殊不知,离开了自己的主观努力,条件再好也不会成功。因此,学校必须充分调动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促使教师顺利成长。比如这几年学校开展的“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古代教育思想精粹解读》等文章,组织阅读《忠诚敬业没借口》等书籍,开辟网上“教坛新光”专栏、党员“七个一”活动等就是为了通过主题师德教育,让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从而达到主观上要求进步发展的目的。
  2.良好的学校管理措施是教师良性发展的外因。事物之间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是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如家庭、住地、生活年代等不可自由选择的条件的限制,也会受到一些如业务的发展方向、学习的理论书籍、生活交往的朋友、工作上的学习榜样等可以自由选择的条件的限制。这些可选或不可选的条件,往往会造成部分教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彷徨。学校应尽可能多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因素,并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师成长中的促进作用。如年轻教师普遍渴求进步,在工作中往往加班加点,或忙于钻研教材,或忙于辅导学生,或忙于学习先进理论经验充电,因而牺牲了许多“法定”假日,容易导致亲属的误解。这时学校必须当好年轻教师“贤内助”的角色,适时地召开青年教师亲属座谈会向其亲属阐明新时期的教师只有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取得亲属理解,配合学校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减轻青年教师的思想包袱,使他们轻装前进。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进步,主要是由他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但良好的社会风气、学习环境、家庭氛围等外部条件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学校在为教师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同时,还应该尽量抵制各种不利于教师成长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的影响削弱到最低限度。
  
  二、以联系和发展关系原理看待教师的成长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世界的最一般状态,也是自然界、社会、思维所共有的最一般的规律。”这个原理要求学校在教师队伍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按客观规律办事。
  1.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每一位教师。学校要尽可能准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位教师,要意识到教师学科理论知识的增长、业务素质的提高是与诸多因素相联系的,这些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绝不可避免的。因此,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必须把学校的工作环境、教师的整体教风、社会继续教育的机制、教师的家庭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给教师一个中肯的评价,从而激发他们渴求进步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他们进步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2.在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教师的同时,还必须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每位教师。作为学校考察分析一位教师的表现,就要把他的成长看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他本身的素质、原来的基础,又要客观地评价他现实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更要看到他继续努力将会取得的成绩。否则,就不能准确地了解每一位教师,不可能对他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在工作安排上就不能人尽其才,更谈不上最大限度去调动和发挥教师的潜能,准确地指出他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才能准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位教师,才能真正了解、熟悉自己的教师,在教师队伍的管理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用。
  
  三、以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原理引导教师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但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迂回曲折的过程。”把握这一原理,对于培养教师理解当今社会的现状、认识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他们立志成才的信心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为此,学校经常举办有关挫折教育的知识讲座,增强教师战胜人生道路上曲折困难的信心。在人生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也不例外,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学校就要很好地运用这一关系原理做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