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岔:[转载]王志远:太极拳心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42:16

[转载]王志远:太极拳心经---从一则谜语所想到的太极拳境界

(2011-07-06 21:50:23) 原文地址:王志远:太极拳心经---从一则谜语所想到的太极拳境界作者:林健

    我的家乡宁波慈谿(慈城)流传着这样一则打寺庙用品的谜语:一念不起(一作“一貌堂堂”),二目无光(一作“两眼无光”),三餐不食(一作“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一作“四 体不勤”),五管不用(一作“五毛不齐”,又作“五谷不分”),六神无主(一作“六亲无靠”),七窍不通(一作“七窍无通”),八方通融(一作“八面威 风”),九九(久久)成非(一作“九九归原”),十足神通(一作“实在无用”)。乡贤,将“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的我国著名地理学家, 王鞠侯先生[王鞠侯(1902-1951),名勤堉。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署根据王鞠侯深入研究后所撰写的《大小高低》一文,发出联合通报,正式把“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曾把这一则谜语收录于其著作的《宁波谜语》中,1929年12月作为广州中山大学民俗丛书第20辑 印行。该谜语的谜底是“神像”。然而细细想来,该谜底实在也是“数十年来练太级,日间挥运夜间思,去尽刚硬留松柔,劲到熟时是生时(附注:太极拳由着熟而 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至此神明之境界,则太极拳阴阳变化,莫测端倪,不可思议,斯“生”之谓,而非生疏生涩之生也。)”历尽辛苦,终跻浑然,“自见道之大端”时的状态,也是太极拳修炼者,一志凝神,一意冲和;洗心滌虑,平心静气,消息盈虚,包裹混沌;阴阳会通,摄末归本;形显神守,虚静归定;精气 盈满于内,形骸浑圆于外;外忘于身,内忘于心;妙至身心俱忘,天人合一,心灵回到精神的故乡时的境界。也是太极修炼的十全心经。

 

    一念不起。就是“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静无尘。”澄神静虑,收心离境,外想不入,内想不出,终日混沌,入于虚合于道也。

    太极拳艺术,乃是虚静之心的必然结果。其鼓之舞之,惟“性心与意静”,用心不杂,方为入神要路,此即所谓“修性”“炼心”。 凝神深皈寂天而不外散越,心不牵世昧炼去俗心以复其本心。使心不为外物所挠,不为人事所迁,不为物欲所蔽,不为外境所移,不为外魔所惑。存中道之想,绝诺念之纷,收拾得此心情,洁洁净净,以澄明愚昧之心,纠正偏颇之心,收敛云游之心,静谧浮动之心,安定攀缘之心,清除蒙蔽,了得其心,纯正本心,见性觉悟,灵府杳冥。概而言之,无非是清虚静定四字。心怀无垢为清,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内心不乱为定。清为清其心源,虚为虚其心斋,静为静其气海,定为定其内心。心源清,则“心澄于无何有之乡”,于红尘大冶之所在,坚定我道心清幽之致远,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才能情定生慧,慧通而深达;心斋虚,则虚旷为怀,明通公溥,方可容纳万物;气海静,则身心融会于杳冥之中,就会精全命固;内心定,则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难已出,种种境界,无所粘着,就能融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清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无内外,无将迎。

    心乃一身之主宰,贤哲有论:天地间人为万物之灵,而心又为人之灵。心能清虚静定,一念不起,则能以静制动,以清制浊,专心致一以守吾真而有真宰。就能内于天性有利,外与仁义相合,依事理而行,将潜意识中的心灵创伤和隐藏在潜意识中的不正不良之心疵清除。此即所谓“丧我”或“忘我”。我者,己也,私也。太极之所以不能成就神明,豁然贯通者,皆因私有己为我也。一有己我,私心满怀,则真心蒙尘,元神蔽塞,命有身累,性受心役,以至不能至命尽性。故太极须克己无私以丧我亡我也。“丧我”的深度越深,“忘我”的程度愈甚,则心境愈澄明,观念愈高尚。若能一念不起,忘物以养心,忘情以养性,忘境以养神,忘色以养精,忘欲以养形,忘形以养气,忘我以养虚,忘世以养道,无所不忘,万境皆空,心法双泯,物我皆遗,则身心虚无;虚以任天,心游物外,定静深行,直入无为。“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神至圣。”从而消解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及与欲望相勾连的知解,打开了个人生命的屏蔽,因以得与天地万物的生命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而超越自我。使心灵摆脱世俗的物欲、私利、势利及实用的桎梏,而获得“胸中脱去尘浊”的精神自由。即进入内心世界的自由,使身心的潜力得以开发和突破,心灵得以释放(此即所谓内丹的修炼)。从而心光透脱、灵慧如炬,拳法垂象而无为,法法无法而神妙,使太极拳术达至阴阳莫测,如幻如影的至高境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用拳在心,杂念顿匿,邪念杳无,便能净化身心,方寸不乱而湛然洞澈。这是因为心不外受而虚,心不外逐而安,心不外驰而静,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定则虚灵,虚灵寂照,神明朗然,明性见心。明性则公,见心则平,公者平,平者中,中者正。至公至平者,天道之原性;至平至中者,人道之至理;至中至正者,拳道之诀窍。所以修炼太极拳道之人,惟从心上用功,一念不起,公之以德性,平之以浩然气,中之以心神,正之以身心,维修真正的自我,净化人心,修持形神,完善人格,健全心理,实践功夫,“修持真无以养太和”,形成完整的人。如此便可见性觉悟,早得功境觉受。此即谓之“修真”,“修真就是要修‘穷 理之真’、‘尽性之真’、‘至命之真’。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性命俱了,浑然天理而后见本来面目。”“修真乃登顶行圣步霄之举”。“真”者,心境澄明,心中无物,念头不起,去掉遮蔽之真心也。以真心对拳道,放旷随缘,时时保持中和恬淡的心神,恬淡养神以安于内,清虚栖心而不诱于外,正是这种本心清净,恬淡虚无的心境,能够使太极修炼者做到渐修的持之以恒,并在这“无念为宗”的渐修中淡化诸欲,脱去尘浊,修正人心,以心返本,神入无我,达到静省顿悟。悟者何?神以传之,拳与道合耳。拳与道合,则天心月圆,闲云出岫,恬澹苍茫,凝然平淡,平淡之中的绚丽,从容油然而生,从大处从容而来,从大处从容而去。太极拳的从容,是沿路缠绵运无慌,疾迟圆转意自深。如果有一天你练拳时,“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能一念不起而自得于善,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则豁然贯通而合于拳道了。自此,煜煜心光回自然,绵绵踵息浩无声,浑融的劲内感通灵,深沉的意返朴归真,功夫自然而修,功力自然而长,功法自然而生,功境自然而得。则武殆有天授,意气感发,随心应拳,挥洒一片天机。

 

    二目无光。此太极拳眼光之“回光返照”也。

    眼为七窍之一,光明视见。纳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细,悉云霄之高,尽清泉之深,皆光明之所及也。故眼为见性,能察万物,现心灵之性,有不可思议之妙。故修炼太极不可不注意眼法。

    由于太极拳是储蓄而不是消耗,是积累收入而不是无妄支出的拳学,行拳走架要求神定自若,守中气,绝杂念,蓄眼神,凝耳韵,也就是精神内敛。所以练拳行功须以养性定心,聚气敛神为主。若心不安,则性扰之;气不聚,则神散之。心性不相衔,则四体百骸无不尽乱;神气不相接,则千经百脉莫不尽闭,虽依势作法而法无效焉。这正是内家与外家的根本区别之处。所以太极拳行功时绝不强行聚神于目,无端的、强制的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威光烁烁、精光四射,只能伤神、耗血、劳肝,于养神、养气、养生不利。所以太极拳主张慎守而内,周闭而外,内以安心,外以安目,纯白天性,抱神以静,目勿虎视而常微内含,常内七而外三,七内藏以颐养神气,矫养气质使不俗,三以外用,余光所及能顾盼左右前后已足矣,莫使有多余之耗损。吴筠《心目论》亦曰:“人之所生者神,所托者形”又曰:“动神者心,乱心者目,失真离本,莫甚于兹。”故太极拳运使有“抑之于眼以留目,含其光明使归于心”的以眼制心的行功心法。即“回光返照”定(静)心法。“回光返 照”又名“内照返观”,或称“观自在”。光即目光,含光默默,敛光向内,即是回光。绝诺念之纷,存中道之想,渐至入静,是名曰守;一志凝神,专主于敬,洗心滌虑,平心静气,以神守中,谓之返照。《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曰:“故回光,即所以炼魂,即所以得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也。只守此法,自然精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也。”太极之圣胎即“专气致柔能婴儿”之婴儿。功至此境界,本心清静,气质已变,质变同神,炼神入微,天心同启(天心从幽冥之中开启),天目已开,肉眼内视,神光内莹,自然“二目无光”。此无光指在外,而内晶莹也。所以太极功高之人,由于徜徉于中和之道的人生境界之中,所以大多会古通今,书剑襟怀,儒雅清秀,清雄绝俗,鼓翮清尘,风驷云轩,锐气内敛,刚猛尽收,似有仙风道骨;眉目间绝无凶暴游离浮露之相,目光决不威猛狞厉,而是天性纯白,“方瞳正碧”(神仙家传说,有仙风道骨之人,双瞳成方,目光清澈,碧光隐隐),柔静澄明,“一点灵光吊在眉”,隐隐若有红光,神光内莹,犹如明月清潭。

 

    三餐不食。此系资熏日久,太极功深,变质同神,练神入微,与道冥一,能辟谷食气之谓也。

    人体是物质的活人,也就决定了活性质体代谢和衰老的两面性。人体所需要的经五谷等“凡食”即“阴食”所得到的物质不断补充,就意味着物质的不断代谢与功能的不断老化。从而走上生、长、老、病、死的人生发展之必然规律,即人道。太极拳修炼者希望通过用意不用力,以松柔为体,柔圆为用,“专气致柔”,使自身整个身心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太极拳修炼方式,逆其人道,回过头来往初生的方向逆转,使之返朴归真,成就《老子》所谓“能婴儿”的境界。这种逆修的方式似乎是一种理想的设定,然却是“顺应天道”的大道。并由此引申了一整套太极拳论与修为。依凭着顺应天道逆其人道的太极修为,逐步走上由节能、储能,以至最终能“食气”(阳食)、“辟谷”,不需补充“凡食”,即“三餐不食”而就“仙食”的境地。

    太极拳虽为动架,然其主旨却在于宁定松静自然,以虚为本,以静为体。心体虚静不昧,其用鉴照不遗。使太极拳修炼者在松静稳匀缓合连,不用后天拙力的太极动律中,屈伸开合,舒展全体,开启经络,畅通血脉,心意率行,气血流注,日日贯输,进行用意不用力的锻炼。所谓用意不用力,是基于太极拳纯以神行,不尚力气,全身意思,皆用精神,行功练拳,皆心意率行,意识领先,能不用力,尽量不用力;能少用力,尽量少用力;用力而去掉多余的力。力有度,意无尽,无过不及,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于不即不离中求玄妙,时时处处用力恰到好处。这个“恰到好处”的力,就是经太极心法历炼后的,寓阴阳、刚柔、虚实变化属性的力,即其性中庸,其能中和的太极劲。正如孙禄堂所说,“所以用劲者,非用后天之拙力,皆是规矩中用力耳。”陈鑫曰:“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轻重也。”而拳可权者在于劲力,太极拳之高明就在于权衡中掌握“火候”,控制“分寸”,劲力之大小、刚柔、虚实、动静、开合之变化,皆把握得厘毫不差,恰到好处。“用意 不用力”“规矩中用力”“恰到好处”都充分说明太极拳是节能的拳术。

    太极拳之运动,直接以太极图及其学识为指导,性本浑圆,圆融为妙,大乘大圆成,小乘小圆成。圆是太极拳运动的最佳方式和体能与心智谐和的最佳境界。圆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心灵神韵,劲力精气,及外在运动的姿态和形式,极小的转关,内外不见的折叠,心意的帅率,劲力的潜行,真气的鼓荡,无不体现圆(包括弧形曲线)的意味;出入运行,无论内外、上下、左右、阴阳贯串,环连环错,环起环落,环内环外,连环套绕,曲曲相通,如环无端,在圆的范围内包含无数的走与黏的变化,处处都是太极图的形象化;所以太极拳用一个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圆”将其概括。圆之所以在太极拳方面的重要,无外乎圆是最柔润而灵活;它没有棱角,无凹凸,无缺陷,无阻滞,无迟涩,无断续;它在显示其强劲的势的一面的同时,为太极拳“全身意思皆用精神,用意不用力。”及节能储能,提供了最好的运动模式和保证。所以圆是太极拳运动的内涵和灵魂。

    太极拳崇尚无为,以松静为体,柔圆为用,以有形之外形,以有为之动作,而返无为之内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脉脉相因,式式相应,势势相承,轻柔缓匀,浑元无间,于静绵幽微中去体验、去激动内气,以内动导外动,以修为无为自然之境界;一切自然而然,无为而为。要求修炼者在无为无不为的进取思想指导下,既向外部世界大宇宙求知,研其生长发展,变化消亡,宏观微观之物理。又向人类自我内部世界小宇宙探索,穷其阴阳转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返婴儿,参赞天地之化育。成就练养结合,内外双修,神气合一,感而遂通,天人合一之养炼之道。由此可见,学习太极拳,是一个改造弱化后天,脱胎换骨,化力换劲,炼劲积精,开发强化先天,虚空心灵,澄心自滤,美化身心,回掘潜能,重新认识世界,认识人体,调整自我,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道大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神附于形,相恋于气,使神有所依而凝,气有所归而聚。久久凝炼,神气相抱,如是则神因气的吸引而不外驰,气因神的主宰而不外逸,从而清虚静定,内修醇厚,道有深力,徐易形神,而调得神形永固。及此时,作为小宇宙的人,能与天地信息沟通,直接吸收宇宙能量。能量聚积到一定水平,则“腹心松净气腾然”,自然而然地实现人体的自然净化,浩然之气充沛,则精足神旺不思食,自能辟谷食气,以至最终能三餐不食,成为“俯仰百世,奄忽万里”的神仙。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的仙人,就是“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 这是属于调整自身机能的真气炼升过程。然而据神仙家和养生家研究,所谓辟谷是古代修炼者认为某一修炼过程中应少食或不食粮食,而以意念配合呼吸来维持生活,当这一过程完成,修炼的功力就可达到较高的层次,而非永久不食。所谓不食也仅指间断不食稻(米)、禾(粟)、稷(高粱)、麦、菽(豆)五谷等主食,而亦须随时补充茯苓、黄精、大棗、胡麻、灵芝之类仙食。正如《孙不二元君法语·辟谷》曰:“既得餐灵气,清冷肺腑奇。忘神无相著,合极有空离。朝食寻山芋,昏饥采泽芝。若将烟火混,体不履瑶池。”如果认为不食五谷就可以祛病强身,开发智能,挖掘潜能,提高功夫,而一味追求,或潜意识诱导强行“辟谷”,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不可不慎。

 

四肢无力。太极拳蛇手猫步,四肢松舒,酥软如绵,空空灵灵,浑雄如醉,以柔用事,毫不托力,谓之无力。

太极拳发老子道德之意,法无为自然之德,畅自然柔弱之用,在松柔顺舒,不用后天拙力的太极动式中,逐渐感知动式中的静力,复从静力中觉知内劲,再由劲路而得悟内运之气脉,而进入意念力的全面运用。一旦豁然贯通,由懂劲而階及神明,则其念力强盛,灵力大振,意之所至,气即至也,意到气到,气到劲至,“心想事成”,何须霸气乖戾、依赖拙劲拙力,自然“四肢无力”。此即太极拳之所谓“高手不动手,动手非高手。”动手者,动手动脚也,用拙力也。然虽无力而柔弱,柔弱之施于缠绵旋绕,先天之劲力所以滋生;柔弱之施于依随松长,后天之技巧所以契神。决远者原须柔弱之松长为要妙之技,破近者当凭柔弱之旋绕而作环化之资。知缠绵而进取,知依随而退守,缱绻卷舒,旋绕环化,皆成自然,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极柔软而然后极坚刚,无坚不摧。

太极拳之所以崇尚收敛凝聚,之所以归于柔弱之教,正是本于“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之宇宙自然规律。宇宙之自然规律虽谓,刚强者死之徒,然未尝禁止人由刚强而返柔弱。宇宙自然之规律虽谓,万物之功能发用放散之极将不复存在,亦未尝禁止万物处处以收敛凝聚为事,抱其阴而负其阳,知其雄而守其雌。所以“四肢无力”之意义大矣。又岂止“四肢无力”,太极拳乃“懦弱谦下为本”之道。四体百骸,身心内外皆当求柔弱以免于刚强,性心常体太和,知其雄而守其雌,而达其长生久视之道。

 

五管不用。此处之五管者,“心”、眼、耳、鼻、口也。

“心”是生理、精神合一的代名词,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灵明一窍。“心”、眼、耳、鼻、口对应之脏腑分别为心、肝、肾、脾、胆。心之神发于目,则谓之视;肾之精发于耳,则谓之听;脾之魂发于鼻,则谓之嗅;胆之魄发于口,则谓之言。五管是人体的物质性感观,是适应物质世界交流的,人类的感知学识往往来自五管。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失误就在于低水平的感知器官,耳目等五管对人的制约束缚和封闭。从而使感觉水平局限停留在这种只知有物,不知有气的愚昧状态。只知用“心”去求静,一有用心,则“君心正闹着”,早已不静了。只知用眼去观察,见真是真,见假是假,则真假难辨。只知用耳去察听,听是皆是,听非皆非,则是非难分。只知用鼻去嗅闻,闻香是香,闻臭是臭,则香臭难分。只知用口去说道,说道是道,说理是理,则道理难明。缘因其所知,所能、所有皆是实相,则心必为见色闻声的实相所动而牵将去,若一向去则心便坏了。诸事缘于心,心一乱,甚么都乱。方寸既乱,自然做不到一尘不染,万境皆空,心法双泯,物我两忘,则不能修身以正其心。所以太极拳练拳行功要求含其光明,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驰,一意冥心,静想中处,抱元守一,渐至泊然不动,精神附于守而不外驰气,维蕴于中而不旁溢。以求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涌泉、劳宫)漏。直至真续力久,日月已足,效验既形,然后引达,以至于无漏。此即《老子》所谓:“塞其兑,闭其户,终身不勤。”亦即“五管不用”。太极拳采用内感、内想、内视、内听、内息的五内心法,进行内部环境的净化、平衡、改造和锻炼,为的是让五管渐渐少外用,以至不外用。眼不视(视而不见)而魂在肝,耳不闻(听而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经过多年的炼养升华,一旦用不着耳目等器官,就开启了大道之门,超五管的功能,超五管的全息感知,超级的“天人感应”现象就出来了。此即所谓“闭住五管天地通”。通则灵,“灵”这一先天的自然之能,包含了灵通、灵察、灵知等灵感和机灵。正是这超越了五管感知的灵感灵应,体证了太极拳“真空化妙有”的灵机妙用,应验了太极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灵应之能。此皆“五管不用”虚灵不昧之精神象征。

 

六神无主。神的含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具有多种意义的。这里的神是指人的机能活动和功能状态。而不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人格神”或造化主。

道家认为人之五脏、六腑、骨骸都有神。这里的“六神”是心神、肺神、肝神、肾神、脾神、胆神。心神名丹元,字守灵,主理血脉,调和荣卫,调适寒热,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肺神名皓华,字虚成,主皮毛,主气之敷布,肃降和通调水道,其华在毛,开窍于鼻。肝神名龙烟,字含明,主筋膜,主荣卫,主司疏泄,降浊升清,调和阴阳,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肾神名玄冥,字育婴,主骨主髓,主藏纳脏腑津液,为津液之源,补益脑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后阴。脾神名常在,字魂停,主肌肉、四肢,主司水谷的运化和津液的传输。其华在唇四白,开窍于口。胆神名龙曜,字威明,主诸气力,主决断,受纳六腑之精汁,其华在面。所谓“华” 者,《东坡全集·大还丹》解释说:“凡作而有声,发而为光,流而为味,蓄而为力,浮而为色,沉而为膏者,皆其华也。”

太凡拳家均主张 “六神有主”,此有主是指六神各守其职。然而不得承传的太极拳家总是不适当的强调“六神有主”,认为只有五脏六腑的强劲,才能功臻上乘。从而一味的强化后天,陷入了“妄动”有为的苦练,忽略甚至忘了弱化后天,强化先天而无为的“静修”,违背了太极拳“专气致柔能婴儿”唯一正确的修炼之道。须知“六神有主”,从而使和“六神”与之对应的识神(六识),各自为政,独霸一方,不遵朝纲,不尊朝令。就会象势力强大的诸侯和专横拔扈的军阀,欺负势单力薄的君子“元神”(附注:所谓识神,是思虑之神,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具有后天推理、判断的常意识,与元神相对。所谓元神即先天遗传的无意识,一种净而不染、极清醒而无思维的精神状态)。长此以往,就会朝政倾颓,君臣易位,而乾坤颠倒,天下大乱。太极修炼也就无法“抱元守一”。一者,道之根,德之蒂,气之始,劲之宗,命之所系,众心之主也;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太极也。太极一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一,劲一之妙,自顶至足,内之脏腑,筋骨膜络;外之肌肤,四肢百骸;内外相联,前后相需,破之不开,撞之不散。上下相随,阴阳相连,一以贯之,其斯之谓。而其为也,一心一意,当时而静,静无不静,寂然湛然,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聚精会神,伺机而动,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均无犹疑抽扯之形。方能动静浑然,而劲归于一。劲一之功,积日有益,久练而成,功惟自进,不可躐等,按步就序,循序前进,然后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散而统之,分而合之,总归于一劲,亦总归于一气。如若劲不能整统,气不能浑一,则太极拳也就练有势而法无效也。所以有学养的太极拳家总是主张“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即认为五脏六腑均为精气神形的统一体,其所有的功能活动均应以心(元神)为主宰。即拳论之所谓“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气君来骨肉臣”。正如《讲义》所说:“人身脏腑所以能有功者,皆神为主宰也。心与神共为物,其静谓之心,其动谓之神。”所以只有当六神(有意识)让位元神(无意识),六神无主(去意识),元神自主,才能总统五脏,协调六腑。操拳练心才能合于自然天道,养气柔体,养气存真,进入虚无生妙有。可与元始相比肩之境。太极拳家不可不识不悟耳。

 

         七窍不通。所谓七窍是指头面部眼、耳、鼻、口七个孔窍。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肺气达于鼻;心气达于舌;肝气达于目;脾气达于口; 肾气达于耳。人身除上述七窍外,尚有下二窍,分别为前阴和后阴。清刘一明《阴符经注》曰:“九窍者,人身上七窍下二窍也。三要者,耳目口也,人身九窍皆受 邪之处,而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听声则精摇,目视色则神驰,口多言则气散。精气神一伤,则全身衰败,性命未有不丧者。“为使七窍不致妄 用,精气神潜藏不致外漏外泄,历来太极拳家主张含目光而目不妄视;凝耳韵而耳不妄听;缄口气而气不妄散,匀鼻息而息不妄喘。即所谓“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 通”,亦即“七窍不通”。这是因为耳不外听,目不外视,口不开言,鼻不闻嗅,则七窍之神光闭而不用,潜而入混沌之渊而返黄庭之室,方可炼精化气,炼气化 神,炼神还虚,使太极内功功臻虚灵神明之境。然所谓“七窍不通”,是指不通于外也,而内则应相通,即与脏腑内气相互通达。即所谓“七窍相通,窍窍光明” “七窍相通不知老。”而要做到这一点,正是要闭塞四门(耳、目、鼻、口谓之四门)七窍,不为色香声味所干扰。其意义与“五管不用”是完全一致的。

 

    八方通融。八方者,方位也,四正、四隅之谓也。又指宇宙六合之时空。古往今来谓之宇,四方上下谓之宙。古往今来即时间,四方上下即空间。古人以宇宙作为天地万物的总称。通者,贯也,达也,往来不绝谓之通;融者,会也,化也,和也,以他平他谓之和,浑然混合谓之融;融会贯通谓通融。非通融,太极不能浑然。

    太极拳观物取象,因象会意,意与象融,气象尽意,无法而法,体用统一,以通神明之德,以融万物之情。其拳学的本质是调谐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运行的关系。当其调谐自身小宇宙本体的运行,使之处于“一念不起”“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管不用”“六神无主”“七窍不通”最佳清虚静定之境 界,则其心寂然不动而无欲。这种调谐就是“人道自己”。周敦颐《通书·圣学》曰:“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其气外通“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充满“九洲”,内连“九窍、五脏、十二节”,内外一气化成,浑融一体,一旦与道大同,太极修炼者,与宇宙就没有彼此的概念了,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天人合一,时间、空间融为一体。

    天人合则“感而遂通”。感是气柔,通是劲畅,此极言太极拳功至极虚至静之神明。惟心一念不起,才能寂然;惟心之寂然,才能虚静,才能敬静。心主乎敬,又主乎静,能敬而静,自葆虚灵,天君有宰,百骸听命,才能感而遂通。一旦用时感知,便能湛然洞澈,稍触即知,有感即应,以至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的功夫,这种功夫就叫做“神”。这种如神的感知,正来源于感知前的一念不起,寂然不动。故“寂然不动而致感而遂通”。寂然不动者一心也,感而遂通者,通八方,通宇宙也。当极虚静时,恍然觉吾此心中无物,旁通无穷,有如长空云气流行,无有止极;有如大海鱼龙变化,无有间隔,无内外可指,无动静可分,上下四方,古往今来浑成一片,所谓无在无不在,外不知有身,内不知有心,吾一身乃其发窍,灵明天理,神通无机,融通致化,觉悟灵明,由感而通,则太极拳与造化相通而尽自然之变化,从而昭感灵敏,运化柔润,依随自由,应化广阔,融会贯通矣。太极若能一心寂然无欲而静,以至二仪起伏,四象可控,八方通融;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慧通而深达,玄妙而莫测,则可以酬酢事物之变而应天下之动矣。

 

九九成非。“九”者,久也。“九”虚指多数。汪中《述学·内篇·释三九》曰:“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三之所不能及者,则约 之以九,以见其极多”。“九”又为阳数之极,至九则复归于一,故“九”含有包罗之义。因而古人尚九,如九天、九地、九州、九野、九郡。又“九”者,究也, 穷也,尽也;物为至丹,功力极矣。“非”者,非人而成仙也。“仙”者山人也。《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说文解字》曰:“僊 (仙异写),长生僊去,从人,从僊。”仙就是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其久远的人。过去的修仙者,性爱幽栖,林谷是托,都要隐入山中云深不知处,做最后的了手工 夫而成仙。因时代的变迁,虽大多不能隐入山中,不知所踪而修炼,然而真正的太极拳修炼者,仍应择静处而居,守清贫而自足,清心源,静气海,一念俱忘,万缘 放下,伴日出操拳运会后天,随月色参玄追摄先天,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真气,独立守神,舍光藏辉,修炼不休。守定宗家,功归正源,困知而勉行,任运而 渐进,步步回头,时时顾祖,行行重行行,深入复深入。如果真续力久,由登堂而入室,登堂犹浅,入室为深。功夫既深,与道大同,视通万里,接及神明,恍然悟 门大启,洞见清微,迸出天机,使太极修炼者逐渐感受到自然的微妙变化,身心产生质的飞跃,专气致柔“复”成“婴儿”而入境。一旦入境,炼形至精,炼神入 微,智照无边,形超有际,秉山川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达至与自然融洽,天人合一,而调得形神永固,随心应物,通天彻地,从而升华修炼者的气质、品格、修 养,而入高雅。即使不能成仙,亦离道不远矣。

 

    十足神通。神,《周易·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周敦颐说:“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周濂溪集》卷五,《通 书·顺化第二十一》)。又说:“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通书·诚几德第三》)。周子对诚、神的定义是:“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 也”(《通书·圣第四》)。由此可见,神是人在心境保持一种与宇宙本体相一致的寂然不动的虚静状态时,与事物相感相通而阴阳不测的状态。是生养变化、资始之道。所谓“相感”就是阴阳的相互对应与补充。所谓“相通”是就阴阳的和谐和融通。而所谓神通,就是通与神也。《管子》曰:“思之、思之、思之而不得,鬼 神将之通之”。“神通”是指物质世界中越出常人人力范畴的种种非一般人所具有的能力。“神通”可以因修为激发人体的潜能而生发,不仅能知常人之所不能知, 也能为常人之所不能为。

    太极拳修为,在内不外神气,在外不过身心,其旨不离返本。返本还原之修即“逆修”,亦即“专气致柔能婴儿”,复返“婴儿”时所固有的自然纯朴之境界。所以太极修炼必须“一念不起,寂然不动”“二目无光,内敛精神”“三餐不食,辟谷养气”“四肢无力,负阴抱阳”“五管不用,灵通天地”“六神无主,元神自主” “七窍不通,窍窍光明”“八方通融,四象可控”“九九成非,仙风已成”在人欲横流的环境中,心灵自我纯化,使之回归到圣洁的精神家园,精神上有了家园,从而可“知法忘形入化境,到处浑元太极成。”太极拳方可臻于阴阳莫测之神通境界。及此境界,身心交感,内劲发微,留藏金息,饮纳玉液,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乎五内,荣气荡涤,酥团融流注心,欢畅周身四肢。足蹑清风,若白云之在天舒卷,身浮太虚,如明月之印水动荡,载沉载浮,履虚如实,就下而上,冉冉与祥风遨游,飘飘随闲云出没,看沧海以逝波,提阴阳而舒啸,砥柱崇崇镇中流,撑住天地分刚柔。精气合神,忽然轻运动,淋漓尽走龙蛇迹;逐末返本,一气自流通,只见太极写灵性;正气浩然,俯仰于天地间,虽天地犹不能约束,阴阳犹不能陶铸,则太极自然脱化,十足神通,出世度已可以资其本原,入世度人可以尽其妙用矣。

 


《太极拳谱歌诀》校注诠释

 

[正文]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校勘]

    ⑴ 正文依姚本《太极拳讲义》

    ⑵ [炎本]、[寿本]题作《太极拳经歌诀》

    ⑶ [赵本]“胃音开劲”作“威音开劲”

    ⑷ “五指”系“五趾”之讹

[诠释]

此为身法歌诀。所谓身法,乃身体主导权衡拳势动态之组织法则。其关键为端正、自然、顺舒、灵动。为符合此四原则,武禹襄提出了《身法八要》。即“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而李亦畬传抄的《各势白话歌》一开场就是四句歌咏:“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简洁明了地注释了武之《身法八要》。而杨澄甫《身法十要》则为:“提起精神,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气沉丹田,手与肩平,膝与胯平,尻道上提,尾闾中正,内外相合。”提法略有不同,而实质则一,法门不二。而本歌诀是为身法之大要。

所谓“贯顶”是虚领顶劲,即提顶或称“顶头悬”。太极拳要求“四平”,即“心平、眼平、顶平、肩平。”心平则气正,眼平则意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顶劲的要求,就是通过“心、眼、顶、肩”的顺序,在其四平的基础上,头顶百会穴虚虚领起,若有若无,如临虚空而神贯于顶,处于勿忘勿助的虚领状态。

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藏脑髓,为清虚之地,乃元神之府,周身之主,全身之纲领,五官百骸莫不本此为向背。百会朝天,天门洞开,此方寸之地的虚领,可提纲挈领竖路线,提举一身阳气,而致元神“天根月窟常来往”,机气通畅,浩气流行,达到炼气化神之成功。陈鑫所说:“周身精神全系于顶,故顶劲起来,是在似有似无之间。”自可免除太极拳板滞之病,而带来一片灵动,一派生机。正如诗之歌咏“一片灵机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和。”

所谓“顺项”就是颈项松竖,寓意向上,顺势随转,以应各方。与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等要领相配合,合在一起集中体现向上的力量,顶劲虚领,颈项顺竖,含胸拔背,形成纲举目张之势,从而提挈全身。从生理上讲,这是非常正确的姿势,可使颈椎中的神经中枢延髓及脊椎中的脊髓不受压迫,保证通道不受挤压,畅通无阻。

“两膀松”之膀字,《说文解字》析为胁也,即腋下肋骨所在部分。而《辞海》注为:“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所以“两膀松”者,除沉肩垂肘,松开两臂外,尚须约束调整舒松胁部,顺背、顺肋、顺肩、顺项松开,乃可蓄势待发。这比单纯的沉肩垂肘要全面得多,在内涵上也更确切一些。正如陈鑫所言:“肩膊头骨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开时,心说已开,究意未开。必攻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曲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由上可知,“顺项贯顶两膀松”句即寓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松膀(肩)沉肘等义,这是十分明显的。虚领顶劲为上,能领则顶头悬,神贯顶而维系于天;尾闾中正为下,能吊裆则尾舵稳,气注海底而联接于地。头顶与尾椎(骶)骨互逆相撑,伸展贯注,则上下一气,有如冲天接地之意。通体准直,以竖其路线,纲举目张,而提挈全身,如此周身皆活,而致“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束烈”“胃音”二词之义,拳家注释纷杂。孟乃昌注“‘束烈’略费解,聚集收束之意,‘烈’火盛或浓烈之意。合二字为聚集温热之意,应指气之汇聚于丹田。‘束烈下气’为气沉丹田。”又认为:“‘胃音’即胃部周围,指心胸部,并及于腹部。” 沈寿老师注曰:“‘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胃音’肯定因辗转传抄而产生的讹错。”而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更有拳家认为:“‘束烈下气’是收束暴烈意气,使得心安体舒,气沉丹田,松腰坐胯,撑裆以取其势。而‘胃音开劲两捶争’的意义是丹田哼哈二气发劲,以助两手出拳的猛锐。”由此可见“束烈下气”为气沉丹田是其共识,而“胃音开劲”则因各自表述而混乱。

笔者支持沈寿老师“‘束烈’‘胃音’可能因辗转传抄而生产讹错”的说法。窃疑“烈”为 “肋”之讹,“束烈”是为“束肋”,即是含(涵)胸拔背。《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使人联想到哺乳动物背朝天,腹朝地的形象,当人一直立,人身阴阳之划分增加了多维阴阳的交叉,此时胸背为胸腔之前后,由前肋和后肋构护。胸在前,为阳为实,实宜虚之,故“束前肋”,使胸含而吞,而致虚胸虚心。背在后,为阴为虚,虚则实之,故“束后肋”,使背拔而吐,而致“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可见“束”为约束调整之义,“束肋”的结果,致使“涵胸拔背落自然”,内气则自然而下而气沉丹田。此谓“束肋下气”。故所谓“束肋下气”是“含胸拔背而致气沉丹田”,并且着重指“含胸拔背”,而非仅仅指“气沉丹田”。须防止孤立片面理解。所谓“把裆撑”,就是敛臀裹裆。即在气沉丹田的前提下,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轻轻使臀肌向外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就象把骨盆包起来,骶骨根亦同时向前托起丹田,由下而前而上“裹裆舁腹”,而致“裆间撑开半月圆”。故曰:“束肋下气把裆撑”。

而“胃音”之“胃”,窃疑系胸字古异写“胷”之误,“胃音”即为“胸音”,则可解也。“音”《左传·文公十七年》注:“音,所休荫之处,古字同音,皆相假借。”如“鹿死不择音”。可见“音”即“荫”之假借,作处、部位等解。故“胃音”即“胸音”,即“胸荫”,亦即胸部。细分,胸部之前腔为“胸”,后腔为“背”,所以胸本身包含了胸背之义。

有拳家以为“音”字系背字之讹,这是讲不通的。“胸音”是胸部而不是“胸背”,不能把胸与背隔离开来。又传统认为:神为理为光,心为机为音,意为法为色。所以“音”可指代“心”,“音”即是“心”。如“知音”即是“知心”,又如“听话要听音”这个“音”即是指“心声”。所以“胸音”即是“胸心”,就是“心胸”,此解亦通。

“开劲”,陈公炎林解为:“见人则开,即见人劲来即化开之谓也。开劲乃方劲,而有开展之意,用以达入人之内门。……开敌适当程度,恰到好处时,当即发之。……艺高者,往往故意自开其门,任敌进入,待彼深入,即乘机反攻……开劲非仅化人,亦可发人,其发人含有掤意,故开后须即发,不发则失其机矣。”“胸音”与“开劲”之义的两者结合,则“胸音开劲”之义自明。简单直白地说,就是“心胸开阔”,从拳技上说即是:拔背开己胸门,以诱敌深入,拔背开敌胸门,化其来劲使引进落空。

“束烈(肋)下气”和“胃(胸)音开劲”皆指胸背而言上。即通过两锁骨松沉,约束调整肋骨,致含胸舒胸,而使劲力利于在胸中运化;通过背肌向下舒松,及两肩间脊骨的微提并略带往后上方拉起,致拔背顺背,而使劲力利于在脊背卷放。与下之两足足心涵虚,掌缘贴地,五趾微微抓地,足踩涌泉相配合,形成上下一股完整劲。两臂如弓,双捶争势,“含胸拔背落自然”;以足为根,以腰为枢纽,“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抖发而出,犹如猛虎下山,锐不可挡。故曰:“胃音开劲两捶争,五趾抓地上弯弓。”“上弯弓”即“两捶争”,前后两句互相呼应,形势神气呼之欲出。《太极拳体用全诀》之“弯弓射虎如发矢,沉劲蓄气双拳使。”及《各势白话歌》之“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句,可作此诀之备注。

关于“弓”,陈武两氏太极有“一身备五弓”之说,两臂、两腿、脊椎,形成五弓。沉肩、垂肘,坐腕,则两臂形成两弓;两腿的伸缩形成两弓,裹裆、护肫而拔背含胸则脊椎形成一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之整体劲,能蓄能发,触之则旋转灵活,发劲则有根源,源动腰脊,劲起足根,通过脊背,形于手指,贯通一气,滔滔不绝。而杨、吴、孙氏太极则不持此说。如身躯则要立身中正,体之栋柱,厥唯脊椎,其自然准直,节节松沉,自上贯穿其下,“立如平准”“上下一条线”,何弓之有?非要说弓,则似弓非弓弓非弓。

 

[正文]歌诀二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校勘]

[寿本]“左宜右有”作“左右宜有”

 

[诠释]

    此诀仍是发扬古典拳论之精神。[姚本]及[鑫本]之《太极拳图说》附录:“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即歌诀二。就是以歌诀为“经”,歌诀之释文为 “论”,对应适配成一体的。刘勰著《文心雕龙·论说》曰:“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其大意是:永久性的圣哲训示谓之经,阐明经义,申述事理谓之论。论即伦次。申述事理伦次(条理、次序丝毫不差,则与圣哲之原训不相违背。)故有拳家认为,“经”“论”不能分割, “经”无“论”则不明,“论”无“经”则不通,“经”“论”适配,其义分明。

    举动轻灵神内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举动”,举手动足也。太极拳以动为用,而动之要旨在轻灵。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太极平准腰顶解》曰:“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吴鉴泉说:“轻是轻虚,灵是灵敏。由轻灵而松沉,而粘黏连随,而后能灵敏,能不丢顶,故盘架时动作要求轻灵和缓,往复自如,自生松活之劲,粘黏之劲,故轻灵是太极下手处。”可见轻灵是太极拳的特点,也是入门的主要途径。

    “神内敛”,即“精神极欲静,弥密葆藏精神”之谓。太极拳以修心养性,聚气敛神为主,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能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体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故太极拳鼓之舞之,放心之意,外驰之神,宜收敛于内,心神专一,聚气敛神,而不外散越。只有心性与意静,才能无处不轻灵。所以凝神注意,亦是轻灵的先决。故曰:“举动轻灵神内敛”。

    莫教断续一气研(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此句之精义即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轻灵贯串,总须完整一气之谓。太极之贯串,即出入运行,关节顺合,气血通畅,意无间断,劲无滞涩,虚实相涵,阴阳渗透,处处融通,着着连贯,“太极随处见圆光”。拳式开始,由一举动以至无穷式法,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而无丝毫重滞,迟涩,间断参于式间,时时虚灵内合,运化柔润,依随自由;处处松净顺舒,变易自然,圆活机变;式式联络呼应,意气相连,绵绵不断。轻灵而至“自忘其身,飘然为凌云之游”;贯串而至“妙手一着一太极”。其内之与外,心意之统帅,劲力之潜行,真气之鼓荡,极小之转关,内外不见之折迭,都体现圆(包括弧)的意味。不可有丝毫缺陷、凸凹、断续,而有违太极拳轻灵贯串,浑厚圆融之义。

    太极拳性本浑圆,以圆为体。形神劲气,非圆满不灵。能圆满则活,圆而不满则凹,满而不圆则凸。凹生匾丢,凸生顶抗,终生断续,是为缺陷,即是病手,其病在过与不及。过与不及,皆非真圆,即非圆满。太极拳不圆满,则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惟绵绵不断,环而无间,周而复始,轻灵贯串,浑融圆满,方能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故曰:“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太极拳“命意源头在腰隙”,“腰脊为第一主宰”。所以太极拳源动腰脊,以腰为枢纽,以手足为形相,四体百骸九节无不随腰眼(肾)虚实变换而转换虚实。在内为两腰(肾)(右肾者,玉堂也;左肾者,命门也)。在外为动作,以腰肾之左右虚实变换为主,转换自然,而左右两手、两足,或左手右足,或右足左手,皆随腰虚实变转,圆转自如,处处总腰一虚实。倘若腰之虚实分析合乎气机,则手足之虚实变易,随曲就伸,相吸相系,无不相宜。故曰:“左宜右有虚实处。”

    意上寓下后天还(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太极拳“八门五步”,概举其要,尽在“上下、前后、左右”之空间。六合之间,仰俯相倾,前后相撑,左顾右盼,相反相成,其太极辩证主义,虚实转换,阴阳变化之理,皆涵括于“仰之弥高,俯之弥低;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后撑;上下左右相吸相系”之太极拳体用法则中。

太极拳之体用,无非是阴阳虚实相对待之法。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有虚必有实,有实必有虚。阴阳变无定,虚实化无穷。“意上寓下”仅是其中一对待。太极拳掷人之时已有掀上之意,而挫下之意已在其中。犹“若将物掀起”,须要顾及“其 根”,引之向上,然后用往返折迭之劲挫之,“斯其根自断”,从而达到拔根之效果,彼无根“乃坏之速”,易跌出而无疑矣。若彼意欲攻我上,我顺应以上而留意于下,下有根,自然坚如磐陀,稳如泰岱。“意上寓下”即“有上即有下”,其理明,则“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之理自明,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太极有先天后天之说。先天,是指人体在母腹一段而言,就是在胎胞里,未见天之先的意思。人在母腹,一点真息和灵性,绵绵柔柔,混混沌沌的境界,易曰无极,道曰先天。出生以后就为后天,动静已分,神气分离各得其用而日遭损耗。太极拳为练后天补先天之术,使精神合一,重返先天,即“专气致柔能婴儿”。故曰: “后天还。”

 

[正文]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静分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校勘]

      抄本《太极拳真诠》“内功”作“内丹”。

[诠释]丹田者,乃调整呼吸,固精健肾,培养精气,调理精气神之处,是精气神三妙品聚凝伏结成丹之舍,赤子之府,五气之源,人之灵根,即性命之根。亦为太极拳和合阴阳之门户,内功之源泉。

   丹田之形态学定位,诸家说法不一。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里提出丹田有上中下之分,眉间为上丹田,心下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后代之根据精气神谁为主导,其具体定位更见纷纭。如两眉间印堂,祖窍穴,及头顶百会为上丹田。亦有指脑中泥丸内,鼻准至额颅间为上丹田。称其为“乾顶”“天谷”“内院” “玄关”等,为炼神还虚之舍,故亦称神舍。两乳之间膻中为中丹田,亦有指膻中至脐间为中丹田。为炼气化神之舍,故亦称气府。脐神厥穴,脐下一寸五分(同身寸)气海穴,脐下三寸关元穴,甚至中极穴,会阴穴均曾被认为下丹田,亦有指脐下小腹至会阴之间为下丹田。为炼精化气之舍,故亦称精室。上中下三丹田中,精气神各有所主,而又可以相互转化。究其本源,无非是真一之气的不同转化形式而已。此外尚有空间丹田说,即把人之空间,分成前、后、顶、底四丹田。脐下关元内部及其周围为前丹田,系后天精气归藏之处;腰间命门之域为后丹田,系先天精气寓寄之处;头顶百会之穴为顶丹田,系人气天气相交之处;海底会阴之域为底丹田,系真气生化,人气地气相接之处。

    而太极拳学通常的见解,多以关元穴内部及其周围为丹田。如顾留馨说:“丹田即是腹部”。此亦为前丹田,而腰间命门穴为后丹田。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命门据 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又说:“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统二,二以包一,是命门总主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水火之府,阴阳之宅,为动气所居。”而虞搏著《医学正传》说:“命门一穴,在脊中行第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夫两肾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藏而实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当以两肾总号命门。”此皆太极拳“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之依据。太极拳以腰为轴,命门之在腰,寓寄全身之重心,亦寓寄肾间动气,其劲源动于腰,其真气亦由腰肾而发。故腰间命门为后丹田。向愷然说:“太极求丹田在两腰,绝无疑义。”前之丹田,为元气所注之处,为气总机关;后之丹田,为精气之源,亦为劲发动之处,前后成贯注之势,而其鼓荡谐振之处在前后丹田之中,脐下三寸处,方圆四寸左右,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法五行,故有五色。因是先后天精气生化归藏之处,故又名藏精宫。被太极视为丹田而珍重之。

    丹田又名藏精宫。顾名思义,太极拳练功就有负阴抱阳,“拿住丹田练内功”之要求。即拳论所谓“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何为“拿住丹 田”?就是宽胸虚心,上则“无留横气于上”,“束肋下气”由上而下,气沉丹田而“护肫”,是谓“天覆”;下则“裆间撑开半月圆”,尻道上提,龟尾升起,托 起丹田,由下向前向上,“裹裆舁腹”,是谓“地载”;“天覆地载”则“拿住丹田”了。

    何为“内功”?姜容樵先生说,即道家所谓童子功者也。其注重内在呼吸、内在劲力及内在精气神的训练,就是那种以意领气的意气运动。何为“练内功”?重辑《内功经》篇可作参考。

    内功之传,脉络存真,循以用之,有益无损。

    顶领而平,肩平而顺,胸含而虚,背拔而正。

    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撑而圆,肘垂而沉。

    舒胸顺背,敛臀坚膝,圆裆壮胯,活腰固肾。

    上提玉楼,下收尻道,龟尾升起,丹田炼神。

    气调而匀,劲松而紧,井池双穴,发劲循循。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丹田吐纳,潜转鼓腾。

    光聚天心,气下于海,内收丹田,气息归根。

    升有升路,肋骨齐撑,降有降所,俞口气吞。

    松焕悍萃,合劲钻坚,穿贴通透,虚实互渗。

    五气朝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力乃无垠。

    千变万化,不离阴阳,得其奥秘,收心离尘。

    然而太极拳内功之练另有其奥。《三十七心会论》曰:“腰脊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以后丹田腰脊命门为主宰,其着眼处在劲,以前丹田关元为宾辅,其着眼处在气。前后丹田成贯注之势,劲与气合,主与宾合,提挈全身。以劲为主,突显太极拳的武术功能及以动为用的运动形式,是动中求静的动功。以气为辅,决定太极拳动中必须求静,以静为体,根于虚静“练内功”,方可阶及“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神明境界。而太极拳是以老子“虚其心,实其腹”为炼养原则的,“虚心”即须“束肋”含胸,“实腹”则须气沉丹田。其模式如陈鑫所注: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归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气能沉丹田,则腹心松净,而后气能腾然;气能腾然则鼓荡,而后意气换得灵。气之鼓荡,即为自然之深呼吸,吸气蓄为合,呼气开为放,一呼而气沉丹田,一吸而气贴脊背。开合鼓荡,活泼变化,气动身随,载沉载浮,忽隐忽现。此即所谓“拿住丹田练内功”。

    “哼哈”之谓,近世民间俗称佛寺门卫二金刚为哼哈二将。此即佛经所谓金刚力士,又称金神,金刚夜叉,密迹金刚等,扏金杵以护卫佛法。据《封神演义》,哼哈二将即郑伦、陈奇,学有奇术,兵战能分别以哼鼻,哈气取胜,武王伐纣战争中曾一哼一哈,彼此相拒,不分胜负。迨周灭商,姜子牙敕封郑伦、陈奇二人,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之神。而太极拳用来喻丹田之阴阳二气。“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随丹田之动而无有不动,随丹田静而无有不静,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绵绵密密,幽幽微微,柔顺定聚,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调之不废,真气丛生。内动导外动,外动合内动,内气潜转,劲由内换,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功深,精气神三妙品凝合伏结成丹,此即太极浑元之劲也,亦即浑元气也,脐下,肾间动气也。其如长江大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至用之时,气沉丹田,敛入脊骨,含蓄其劲,待之而动,力由脊发,哼哈作声,喷薄而出,则沛然而莫能御也。哼内气为吸,多用于引化,亦可为发;哈内气为呼,多用于拿发,逢敌则气凝聚于内,击敌则气勃发于外。于推手或散手间无意猝发。可使内气抒发,当有气畅之益,体内脏腑则无屏压受伤之虞。且可使敌惊恐,神态受扰。“惊则气散,恐则肾伤”彼心气散乱,肾气乖戾,闻“声”丧胆,自必进退失据而难以攻守。同时发声有助于气沉丹田,可使内劲全部透出,无稍滞留,又使所发之劲更大,威力倍增。而彼心气既散于内,劲力又削弱于外,自当闻声披靡。此即拳论之所谓“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至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班侯、少侯当年凭此丹田哼哈二气,“比手时,一哼一哈,即时分输赢。”故曰:“哼哈二气妙无穷”。

    稽太极修为之动与静,本是因果显象而生分别只相对概念。以静为体,以动为用。静则一气,潜如无极,静如山岳;静极生动,动若江河,气势如虹。此即所谓“静生光芒,动则飞腾”阳动以浑,阴静以成,动静浑然,太极象成。练拳行功,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尝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尝无动。动静互根,动静相应,动静浑然,此太极之所以妙也。功至广深,合乎自然,功劲中和。内则一心,外则一身,动静在心,分合在形。动之则分,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静之则合,合太极矣。动静浑沌,冲漠无朕,阴阳变化,无不自如。虚实开合之义,动静分合之理,悉在其中。

   “屈伸就”即“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也。

    太极拳之贵重,全在中和。中和者,屈伸开合,神意相照,心肾相交,身体中定,手步规矩,劲气和顺,上下相随,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诚于中,形于外”也。中以正其内,和以应其外。过与不及,皆为失中,失中则阳亢阴睽,精神不能团聚,内外不能如一。拳之屈伸开合,过劲为满而不圆则凸,病在顶抗;不及为圆而不满则凹,患在瘪丢。顶抗则生断续,瘪丢则失依随,皆失粘连黏随之意。欲求不顶不丢,不即不离,则应随之而屈,就之而伸,屈伸有势,伸可成屈,屈如伏虎,伸比腾龙,行止无迹,屈伸潜踪,随机应变,屈伸相继,毋过毋不及。即李亦畬《五字诀》之所谓“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如敌来攻,我依顺引化而屈,屈者,弯曲也,合也,收也;如敌来攻不逞欲退,我随势拿发为伸,伸者,抻直也,展开也,放也。“劲以曲蓄,直以发放”屈是规律,伸是变化,合乎规律,通晓变化,是太极拳法之精义。伸而不能随屈,谓之顶抗;屈而不能就伸,谓之瘪丢。谨记顶抗瘪丢四病而去之,功到屈伸相连,不即不丢,粘连黏随,依归中和,太极方能“屈伸开合听自由”。

    太极拳功擅驰张,用在屈伸。动分静合之机,屈蓄伸展之势,动静难分,机势相连。若能悟得“动分静合屈伸就”的道理,自能早得功境觉受而阶及神明。

    “缓应急随理贯通”即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之谓。敌急我以急应,敌缓我以缓随,以敌之缓急为缓急,不自作主张,自为缓急,自能舍己从人,粘连黏随,以资运化应随。然欲求运化得当,应随相宜,则须先察敌之动静机势。动分而静合,机微而势幽,若非松灵而功深,难以察之把握。敌我争锋,劲之阴阳,刚柔、虚实、急缓,类别瞬息万变,而我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粘连黏随,舍己从人”应对之理则一,以此不变之理,以应敌之万 变,一以贯之,是谓“理惟一贯”即“理贯通于一”故曰:“缓应急随理贯通”。

 

[正文]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校勘]

   诸本均同。

 

[诠释]

    太极拳“拿住丹田练内功”丹田潜转,内气氤氲,劲力鼓荡,自尔腾虚,载沉载浮,轻灵贯串,圆融通透,灵活变幻,虚实无定,变化无穷,神明莫测,此即所谓 “忽隐忽现”。功至“忽隐忽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境界,则其行动方可虚灵不昧,清明在躬,屈伸开合自由,转关自然灵动,虚实转换,无不如意。而符合 “轻则伶(灵),伶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之太极约言也。

    “进则长”者,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之节略也。“进”者,前进也;“长”者,抻舒也;“退”者,退却也;“促”者,逼迫也,局促困厄也。敌进我退,敌退我进,黏走相生,我顺人背,神活机变,粘连黏随。彼近手足进而袭我,我不顶不抗渐引之以入,则其愈进愈觉我幽远难及,虽劲力至尽头,犹不得逞,必愈见深入而陷恐慌。此为“进之则愈长”即“进则长”。彼欲退却,我不离不弃,随势黏逼跟进,使彼觉如魍魉缠身,愈退愈不能走化,越退形势越加严重,局促而困厄。此谓“退之则愈促”即“退则促”。

    “进则长,退则促”之理明,细揣论理,推辩分明,“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之理自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之境地,充分显示了太极拳因势利导,粘连黏随之高妙。

    “一羽不加”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至道”即至为深奥之道理,及规律、方法等。“藏”者,蕴藏之所。羽与蝇虫皆为至细微之物,“不能加”“不能 落”者,喻太极至诚之道,功入至静至虚之化境,皆有不听不闻之感觉,极之灵敏,稍触即知,稍纵即逝。至轻如一羽,极微如蝇虫,均能不暇思索,不烦拟议,即松化虚净,而不能粘着其身而加着也,诚不期然而已然。故曰:“一羽不加至道藏”。

    太极拳技旁门甚多,其拳架姿势虽各有异,大体上不外乎以强凌弱,以快制慢或以慢让快罢了。有力的打败无力的,手脚慢的输给手脚快的,皆无非是凭借人之天赋自然之拙能拙力而已,而非因为学了松沉柔化,分虚实,别阴阳,舍己从人,粘连黏随,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太极拳至诚之道,而“随手奏效”有所作为的关系。这一类凭借“手快手慢”的拳术,“皆非似”太极之正宗。其修为难离凡境,必无着落,难成正果。故曰:“手慢手快皆非似”。

    太极拳若能因势利导,粘连黏随,则有引进落空之妙,而千斤无所施用,此所谓“四两拨千斤”也。以“四两”轻微之力量,而“拨千斤”之巨劲,是非良(善)于乘机随势,粘连黏随,心牵意运,引进落空之运化而不为功。故曰:“四两拨千运化良”。

 

[正文]歌诀五

   掤捋挤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校勘]

  (1)[唐本](唐豪著《太极拳与内家拳》)“採挒肘靠斜角成”作“探……”当系误植。

  (2)[赵本]作“歌诀六”。

 

[诠释]

    王宗岳《太极拳释名》曰:“太极拳,……,又名十三势。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正四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也。”由此可知“十三势”的提法,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门手法,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八五之和的总称。

    在太极拳的理论体系中,八门手法及五种步法,往往与我国哲学中的阴阳、四象、五行、八卦相类比,而每一门手法,每一种步法又比附联系一种卦象,一个方位。故太极拳有怀藏(抱)八卦,足跐(跴)五行之说。手步八五,故名之曰:“八门五步”。八门之手法,掤捋挤按系四正之手,採挒肘靠成四隅之手。故曰:“掤捋 挤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角成。”合隅正之手,得门位八卦。故曰:“乾坤震兑乃八卦”。须知是作七言之诗,“乾坤震兑”乃“乾坤坎离巽震兑艮”之节略也。以身分步,步应五行,五行在意。故曰:“进退顾盼定五行”。

    太极拳八门五步比附对应八卦五行,主要有三种形式,简单列表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的类比都无法体现出太极拳手法、步法的阴阳、虚实、动静等的丰富、多样和千变万化。全体大杂烩的类比既没有意义,也是错的。所以在以易经为理论基础,以八卦五行比附太极拳八门五步时,极不可拘泥不化。

详释参见《十三势》校注诠释。

[正文]歌诀六

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校勘]

      (1)本篇采自[微本]。杨氏家藏古抄本题作《十三式歌》,[李本]题作《十三势行功歌》,[郝本]题作《十三势行工歌》,[图本]题作《太极十三势歌》,[孙本]题作《十三势歌诀》。

   (2)“十三总势”[澄本]作“十三势来”,[徐本]作“十三势势”,杨氏家藏本作“十三总式”。

   (3)“莫轻视”[郝本]、[卞本]、[祖本](姚继祖著《武氏太极拳全书》1999年2月山西科学出版社)作“莫轻识”。

   (4)“腰隙” [澄本]、[徐本]、[王本]、[董本]做“腰际”。

 

[诠释]

    十三势者,即类比八卦、五行之拳势合称。八卦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手法,是谓“八门”。五行即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是谓“五步”。八门五步其数十三,故曰:十三势。

八门手法,“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即手法不仅在手亦在心,心之一动,动则分阴阳,静则合太极,故八卦在胸中,即太极在心中,谓之怀抱八卦。心有太极,捶自心出,拳随意发,起落有方,动转有位,则临阵用手,着变手变,神活机先,犹如常山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此手法之奥妙也。

     而太极之步法,乃太极拳术之中流砥柱,言其重要,身步无分,步法熟而身法自明,乃进于得机得势之域。步法虽繁博,然由博返约,无非是进退顾盼定也。进者前进,殚其力而勇往直前;退者后退,速其气而廻转扶势;顾者体察,盼者照应,流连顾盼,相随呼应;定者中定,圆满浑元,凝重中正,轻灵圆活,稳固厚重。此步法之神奇也。

    手步八五,其理奥妙,其义深邃,练一手一步之中,将伊之性能,格物至善处,用之于敌,得之于心,虽一手一步亦能生生不已,何况八门五步乎。其阴阳、五行、刚柔、虚实、灵妙变通,循环无端,往复不已,变化无穷。故八门五步,实即千手百步,又岂止千手百步耶!故此虽言狭义之十三势,并不可以以轻微细末之技艺视之,是谓“莫轻视”。

     王宗岳《太极拳释名》曰:“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可见“十三势”不仅是指手步八五狭义之十三势,而是代指三十七势全盘整套之太极拳及其衍生之系列,为广义之十三势。故曰:“十三总势”。其道博大而精深,一举一动,均合科学化,精神化,小则强身祛病,御敌防侮,大则养气凝神。其功理常以道、儒、理、易哲学理论为支柱,以养身、气功、武术领域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基础,与军事学、兵法相关联,与人文科学相涵通,可说是肇始乎古哲,融贯乎三教,横涉乎九流,浸淫乎百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沟通世界文化之桥梁。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民,和谐人类,此乃人类之共同语言,世界之珍宝。故曰:“十三总势莫轻视”。

     “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者,空也,穴也,眼也。腰隙即腰眼、即腰肾、即命门穴也,人之灵根也。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命门居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又说:“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统二,二以包一,是命门总主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水火之府,阴阳之长,为动气所居。”而虞抟著《医学正传》说:“命门一穴,在脊中第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夫两肾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藏而实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当以两肾总号命门。”此皆“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根据。太极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以心行气,务令沉着,而敛入脊骨,周流于六虚,深沉于丹田,倾注于腰隙。太极拳以腰为轴,命门之在腰,寓寄全身之重心,亦寓寄肾间先天精气,后天劲气。劲气源动鼓荡于腰,其真气亦由腰肾而发。为意气总机关,亦为劲力之源头。朱熹《观书有感》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腰肾精气乃劲之源头活水。活水常沏,精劲汨汨,渊涵长清,日有新知,腰为精气劲力之源泉。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

 

[正文]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校勘]

    (1)“变转”[万本]作“变换”。

    (2)“留意”[李本]作“留神”。

    (3)“少滞”[李本]作“稍滞”。[郝本]、[卞本]、[万本]、[图本]、[祖本]作“稍痴”,[王本]作“少痴”。

 

[诠释]

       虚实者,变化之消息,转换之机枢,谋略之法则,胜负之拳权,太极之本然。杨公澄甫说: “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董公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练拳与对敌,总不离一虚一实,虚能实,实又能虚,人不知我,妙在其中矣。全部太极之精华奥妙,尽在虚实二字之运用。”爰有“虚实刚柔之谓拳”之说。由此可见虚实范畴的体现是太极拳术的基本点。不谙虚实,就等于不懂太极拳。

    太极拳着着势势皆循圆运动,故动静不同时,阴阳无定位,虚实常变换。虚实变换,在外为动作,有重心之变换,以腰隙之虚实变换为主;在内为心意,作意转换自然,而周身圆转自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阴阳相贯,虚实相涵,如环无端。其屈伸开合,内之与外,究之周身,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五脏六腑九窍三百六十节,无一处不分虚实,虚实中可再分虚实。功夫越深,能分之虚实部位越多,能分之虚实越细,无穷无尽。此即拳论所谓“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拳运动就是虚实运动。故曰:“变转虚实须留意”。

    太极拳是使自身整个身心与宇宙融为一体的修炼方式,其旨在宁定松静自然。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于人体,心静则天机活泼,身静则浩气流行。天机活泼则神灵现,浩气流行则真阳生,太极功夫方可阶及神明。功臻神明,则内外明调,气脉通畅,和气周匝一身,溶溶然,若山云之腾太虚;霏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水之满四泽;液液然,如冰河之解释。往来六虚,百脉通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拍拍满怀都是春,而其像如微醉也,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宇宙,天人合矣。此即是无痴缓,亦是无阻滞。故曰:“气遍身躯不少滞”。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是为注。

[正文]静中触动动犹静,应敌变化示神奇。

[校勘]“示神奇”[李本]、[郝本]、[卞本]作“是神奇”。

 

[诠释]

      触者,触发也,静触而动发,斯为静中寓动机也。“静水流深”,定静似静而非静(寂静),其中气势腾挪,时刻准备着转为由外而内,由假而真的更高级的动,此谓“静之萌化”,是谓真动,即所谓“静中动是谓真动”。动极而静,由动归静,此谓“动之复归”,是谓真静,即所谓“动中静是谓真静”。

    太极拳以静为旨,以静为贵,由静而起,生动而炼,归静而养,修炼在其中,此为太极修炼之不二法门。静之与动,主静慎动之体,主动慎静之用,静中以求得动之机变,动中以求得静之应随,动中处静,静中寓动,相连不断,循环不息。练拳行功,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尝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尚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一源,体用一道,静则为心,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功夫既深,心地明彻,泰然自适,不特杂念无由而生,即自己之躯壳,亦可置之度外,而臻物我俱忘之境,则静至极矣,静极生动,是为真动。真动则真气磅礴,行气如虹,如是阶及神明,庶可称为大成矣。其时,辩证动静,运化刚柔,调和神气,任意所之,无往不可,静则浑然一气,潜如无极,动则灵活敏捷,变幻莫测,如天矫神龙,有见首不见尾之妙。猝然临敌,能视敌之形势而应随变化,敌虽顽强,亦不能御也。故曰:“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应敌变化示神奇’也。”是为注。

[正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校勘]

(1)“存心揆用意”[微本]作“揆心须用意”。[万本]作“存心须用意”。[李本]作“存心拨用意”,系误植。[图本]作“留心揆用意”。

(2)“不觉”[孟本]、[邹本]作“全不”。

 

[诠释]

    “势”即行拳应敌之招式,有虚实之变化,有动静之分合。动静开合,虚实转换,相连不断,生生不息,是谓“势势”。势以应敌,瞬息万变,不容须臾分心,故须存专一不杂之心,聚精会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致用。“揆”者,审势察度之谓。审敌之势,度己之为,逐势逐动,一手一式,无不“每着全在心胸”,是谓 “用意”。用意在身,动静分合摩荡,虚实变转神会,真积力久,功夫既深,阶及神明,则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捶自心出,拳随意发,心气一动,屈伸开合,无不从心所欲听自由,太极功夫自臻豁然贯通之神明境界。此皆“势势存心揆用意”之妙处也。然此豁然贯通之境界,非持之以恒,勤学苦练而不能 得,即所谓“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故曰:“得来不觉费功夫”。有别本作“得来全不费功夫”,似反其意,实则一致。朝悟心内,夕会身中,积累之久,总有融会贯通之时。一旦豁然,自然得悟,随手凑巧,从容中道,“得来”自可“全不费功夫”。

    沈子认为,若据古诗格律韵脚分析,“得来不觉费功夫”句,应置“势势存心揆用意”句之前。再据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句,证明这两句上下是紧接相连的,故“得来……”句无疑在“势势……”句之上。是为注。

[正文]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校勘]

(1)“在腰间”杨氏家藏本作“存腰间”。

(2)“腹内”[孟本]作“腹心”。

(3)“松净”[微本]、[董本]、[李本]、[少本]、[图本]作“松静”。

 

[诠释]

    腰间,此处指腰脊。拳谚云:“腰如干,肢如枝,腰微动,枝自动;腰不动,枝乱动,无用功,一场空。”《十三势行功心解》:“气若车轮,腰如车轴”,“气为 旗,腰为纛”。《心会论》说:“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由此可见人体之枢纽,厥唯腰脊,为全体之主宰。故须“刻刻留心”,即意注也,非意守也。意注则活,意守则滞。如何意注?陈鑫说:“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不悖行。”

    此“刻刻留心在腰间”句,与前之“命意源头在腰隙”句密切关联,内外相合。因为“命意源头在腰隙”,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间”,既是因果,又是呼应,一再强调,益增其苦口婆心,又突显太极腰之重要。

   “腹内”一作“腹心”,系润改,指丹田而非指“腹和心”。但又一语双关,与心神有联系。“腹松净”一作“腹松静”,以“腹松净”为是。松者,涵虚柔顺而舒展也;净者,透空而纯粹也。太极拳“涵胸拔背落自然”,腹松则气沉丹田,而致蓄气充盈而腾然;腹净则内气纯粹而鼓荡。气能腾然鼓荡,则意气换得灵,则气遍身躯不少滞而敛入脊骨。气敛入骨以通神而精神焕发。故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也。”

[正文]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校勘]

(1)“中正”[李本]、[郝本]作“正中”。

(2)“神贯顶”杨氏家藏本作“神冠顶”。

 

[诠释]

    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有众水流归大海之义,寓意甚深。《庄子·秋水》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稽康《养生论》曰:“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尾闾位于躯骶骨端,故又名尾骶骨,与脊椎骨有联带关系,为转动元气升降之要道。督脉之长强穴正在尾闾部,为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系足少阴、少阳之会。在太极行功中,形体上尾闾如舵,又如推进器。身欲向何方,尾闾即从后对向何方,尾闾中正,则立身中正,故须“尾闾中正”。如何做到中正?郝少如说:“尾闾正中须两股有力,臀部前 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所谓尾闾正中即脊骨根向前也。”而孟乃昌先生则解释得更为具体:“首先要尾尖前移二寸但用意可远至尺丈,尾闾骨向前,从而起到由 曲至‘直’的拉长效果,起到向上托的作用。”从广义整体看,此即太极拳“裹裆”、“敛臀”或叫“护臀”的技术规范。从狭义局部看,此即“吊裆”,谓“尻道 上提”或“提肛、缩股道”,为会阴处虚虚向上吸提,适度地收缩会阴底肌和肛门括约肌。配合顶劲、松腰、落胯、圆裆等要义,就能使尾闾的舵向作用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尾闾中正”和“立身中正”。亦因此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背脊的弹性,同时也相对降低了身体的重心,促进下盘稳固,从而有利动作的平衡和蓄、引、拿、化、发的稳健。

    向愷然极言尾闾中正之义:“无论练拳与推手,皆须注意尾闾和脊梁,所有动作胥发源于此。脊梁须中正,不偏不倚。因动作必须从尾闾发端,方足以令身体运动四肢,不是四肢运动身体。尾闾有圆圈,则各部的圆圈能黏能走。如尾闾不起作用,各部的圆圈也都失了黏走之效。练太极不久的人,骤闻此语,必生疑惑,但依此练习若干年,自有恍然之时。倘教授之人,不令学者于此等处注意,在天资聪颖又能下苦功的人,或有自行领悟之一日,否则将终生不知其所以然。”

    “顶头悬”即“提顶”,或称“虚领顶劲”。太极拳要求“心平、眼平、顶平、肩平”。心平则气正,眼平则意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顶头悬的要求,就是 通过“心、眼、顶、肩”的顺序,在其四平的基础上,头顶百会穴虚虚领起,若有若无,如临虚空而神贯于顶,处于勿忘勿助之虚悬状态。

头为百脉之宗,诸阳之首,位居至高清虚之地,内藏脑髓,乃系元神之府,周身之主,全身之纲领,五官百骸莫不本此为向背。百会朝天,天门洞开,此方寸之地的虚领,可提纲挈领竖路线,而致元神“天根月窟常来往”,机气通畅,浩气流行,达到炼气化神之成功。正如陈鑫所说:“周身精神全系于顶,故顶劲起来,是在似有似无之间。”自可免除太极拳板滞之病,而带来一片灵动,一派生机。正如诗之歌詠 “一片灵机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和。”

    “顶头悬”为上,能悬则顶劲虚领,神贯顶而维系于天;尾闾中正为下,能吊裆则尾舵稳,气注海底而联接于地。头顶与尾骶骨互逆相撑,伸展贯注,则上下一气,有如冲天接地之意。通体准直,以竖其路线,纲举目张,而提挈全身。如此,上下一线,轻灵贯串,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通三关,自然得路,而周身皆活。故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是为注。

[正文]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校勘]

   (1)杨氏家藏本“屈伸”作“屈身”。

   (2)别本“听自由”作“任自由”。

 

[诠释]

    “仔细”,周密、细致、详切之谓。“留心”,留意、关心之谓。“向推求”,向,面对,指对前所阐述之十三势之基本要求、法则及原理。太极十三势之体用,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屈伸、开合,灵妙变通,循环无端,往复不已,变化无穷,其理奥妙,其义深邃,博大而精深,应“莫轻视”而须周密考究,仔细推敲,详切求学之。故曰:“仔细留心向推求”。

    而太极拳求学之终极目标,乃“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屈者,弯曲也,合也,收也;伸者,舒抻也,开也,放也;开者,阳刚以化人也,合者,阴柔以自守也。屈伸者外也,开合者内外兼具也,外尽屈伸之象,内尽开合之理,指劲气运用和走向。陈鑫说:“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屈伸往来,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合与 一虚一实已耳。”李亦畬《五字诀》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又说:“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收则存于方寸(丹田)之中,放则弥于六合 之内。听自由者,听凭自然也,即“拳法贵天生”之谓,“天生”即天然,自然。此处作“自由”,皆因诗之押韵关系。

   《老子》云:“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太极拳无为之修,顺应天道,其功擅开合,用在屈伸,修为在自然。自然既立,则阴阳生,变化出,形势具,神气备矣。形势练之成拳,神气练之得道,屈伸之有动作,开合之有运会,屈伸开合,神意相照,随曲就伸,开合相连,屈伸潜踪,开合无迹,功夫自然而修,功力自然而长,功法自然而生,功境自然而得。故曰:“屈伸开合听自由”。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以气运身,务顺逐,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是为注。

[正文]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校勘]

    (1)“引路”[万本]作“道路”。

    (2)“功夫”[姚本]、[微本]、[炎本]、[图本]作“工夫”。[李本]作“工用”。[郝本]、[祖本]作“功用。”

    (3)“法自修” [姚本]、[微本]、[微本]、[董本]、[李本]、[少本]、[祖本]作“法自休”。

 

[诠释]

    溯流达源,太极拳乃出于无为而出乎自然之修为,故第一个修炼之人“大道全凭静中得”,绝无师之承传可言。然其毕竟是偏于实践性的学科,是积累式的功能性修为。无数前辈为走通这条崎岖曲折的道路,在漫长的岁月中,付出了沉重的,甚至无可弥补的代价,时至今日,再无必要披荆斩棘,重蹈荒原,重复前人的教训。同时由于太极拳的实践性、积累性和功能性,故决定了其承传上不可避免地需要传法之具体灵活及阶段之有效保密。为此历代传法,不得已而崇尚师徒授受,而以读书为辅,尤其是初学。若以书为师,书难尽言,言难尽意,法难尽陈,难以达变,若遇疑难,多致延误。何况伪书遍地,杂说林立,牵强附会,支离驶说,讹言误人,因此还是得求得道之明师。“师父领进门”,以端正功行,加持劲力,开窍导脉,融通精神,以免误入岐偏,防患于未然。故曰:“入门引路须口授”。

    炼修太极拳,是一个改造弱化后天,脱胎换骨,化力换劲,炼劲积劲;开发强化先天,虚空心灵,澄心自滤,美化身心,挖掘潜能,重新认识世界,认识人体,认识调整自我,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过程。其中玄奥深藏,学无止境,它需要绝顶聪颖的领悟力与极其敏锐的理解力,更需要累月长年浸淫拳经,默识拳法,揣摩拳功,坚持勤恒礼诚,努力进取,自修无间,方能“真积力久”,由入门而登堂入室,登堂犹浅,入室为深,才能对拳理、拳论、拳法、拳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认识,掌握和继承,了解它的渊源、理论、特长和弱点,掌握它的练法、技法及运用和改造的能力,才能达到通晓拳理、见解通达,触类旁通,通权达变的“神明通会”境界。故曰:“功夫无息法自修”。

    陈鑫说:“每一势,往往数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经现身说法,甚觉容易。所难者功夫,所尤难者,长久工夫。谚有曰:拳打万遍,神理自现,信然。”适可为此二句之注。

[正文]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校勘]

“意气君来骨肉臣”[刘本](《太极拳架与推手》刘晚苍、刘石樵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作“意气均来骨肉沉”。

 

[诠释]

   “体用”,“体”即本质、本体,基础;“用”即运用、应用、使用。原指事物的性质与作用。这里借指支配与被支配的主从关系。“君、臣”与“体、用”只是同一意思之两种比喻。若问体用两者那一样起主导作用而作为准则呢?自当以内在之精神“意气”为主宰(君),而以外在之形体“骨肉”为辅佐(臣)。前后二句一问一答。沈寿老师指出,或许为了反封建,有拳家将“意气君来骨肉臣”改为“意气均来骨肉沉”,一改之下,答非所问,且词义牵强。若连古籍上以“君、臣”作比喻的都要改掉,那真是改不胜改了。这种改法显然是不足为训的。

    孟乃昌先生指出,此处之“意气用事”绝非贬义,“意气为君”之说,应是太极拳理论早期的提法,太极拳等内家拳一向强调“意气”,以有别于外家拳。清初薄松龄《聊斋誌异·武技》有:“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作为与少林较量一方,在此“意气”已作贬义而用。而后又曷可以为君?故必先此有“意气为君”之说,而不在此后。适至清中叶以后,提出“心为令,气为旗”,“心在先”,以取代“意气君来”之说。由此可以断言,持“意气君来”之十三势歌,及其歌中后文 “益寿延年不老春”之提法,并非是近代武器或火器引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日益式微之后提出来的,而较此要早数百年。故近人张士一等认为此歌作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前。而唐豪则认为“十三势之后学于黄河之南,复得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打手歌,益以已作十三势功歌,此舞阳盐店谱之内容也。”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即是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为注。

[正文]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校勘]

“详推”[澄本]、[姚本]、[孙本]、[微本]、[徐本]、[董本]、[炎本]作“想推”。

 

[诠释]

   “详推”,详细地推敲。

    黄帝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明代著名医家章潢认为:人身与天地同重,除却此生,圣人所说之修身立命,存心养性以至参赞天地之化育,一切无从谈起。所以太极“详推用意”,必究养生。因为养生是大道,是“体”,即内在因素,技击是小道,是“用”,即外在因素;“体”是本质,是潜在的条件, “用”是发挥,是机缘际会;“有体而无用”或“有用而无体”都不能成事。所以太极拳家,必须注重“体用”结合,“体用”一致。也就是练养结合,技击观和养生观的高度一致。然而“小道”必须服从“大道”,技击必须服从养生,这是因为太极技击源于养生,仅仅是养生的延续和延伸,又最终归结为养生,所以养生是技击的发源和归宿,是太极的基础、本质和生命,此歌反复发问,步步深入,由“须留意”,而“存心揆用意”,而“刻刻留心”,而“意气君来”,在肯定了以内炼精神意气为主的基础上,进而设问“详推用意终何在?”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终极目标。此非苟延残喘,而是体魄健壮,神气充沛之“不老 春”。使文章结语与开篇相互呼应,全篇理法一脉贯通。文章至此结束,嘎然而止,七言二十句,计一百四十字。故有下文“歌兮歌兮百卌字”之赞美诗。

    查《太极拳论》篇末有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句。这段注文可能是后人根据此歌之最后两句歌诀精神,加以润饰所加的。一百多年来,太极拳循着这个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

[正文]歌兮歌兮百卌字,字字真切义无遗。

[校勘]

   (1)“百卌字”[澄本]、[孙本]、[董本]、[图本]、[王本]作“百四十”。

   (2)“义无遗”[郝本]、[李本]、[祖本]作“义无疑”,[澄本]、[万本]、[孙本]作“意无遗”。

 

[诠释]

    歌诀此二句以上恰好为二十句一百四十字,故曰:“歌兮歌兮百  卌字”。卌,音细(xi),《说文》:“数名,亦直为‘四十’字。”《字汇补》:“四十并也”。即四十之合体字。

“百卌字”,今本多改作“百四十”,皆为免破格而删“字”字。

    如此模棱顿生,此歌究竟是百四十首、百四十句、抑或百四十字呢?“字”字是断不可省的。

《十三势歌》字字切实,“并无一字敷衍陪衬”;知无不尽言,言无不尽义,句句切中要窍;大法悉备,大义要略,无一遗漏。故曰:“字字真切义无遗”。

[正文]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校勘]

   “贻叹息”[李本]、[郝本]作“遗叹惜”,[祖本]作“遗叹息”,一作“贻太息”。

 

[诠释]

    贻,音遗(yí),遗留,此处音义皆同。

    歌诀以恳切之语言,剀切之劝导,殷切希望后学,获得真诀好用功,向此仔细推敲,详切求学,俾免“枉费工夫”,而为日后遗留下无穷之叹息呀。

    自“歌兮歌兮百卌字”至“枉费工夫贻叹息”最后四句,“分明是一首赞美诗”。缘古代太极拳巨擘皆深明大义,自知之明之人,绝无可能自吹自擂“字字真切义无 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若果真如此,则真该让人“贻叹息”了。故可断言,二十四句本是两篇诗文,而不是一篇,后篇四句绝非王宗岳原著,应为歌诀在传抄中后贤补写之夹注,而串入正文。如此方可体现“三切”(恳切、剀切、殷切)而避狂妄。

[正文]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校勘]

   (1)“歌诀七”[寿本]、[邹本]作“歌诀六”,[赵本]作“歌诀五”。

   (2)“开展”[唐本](唐豪、顾留馨编著《太极拳研究》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作“门展”,系误植。

 

[诠释]

    太极拳之运动,惟刚与柔,其为用无非气与势而已。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势之柔者,善随机而变,随势而化,随形而体,随神而应;势之刚者,善随机而催,随势而乘,随心而用,随神而谋,各擅所长,故刚柔不可偏用。此处之气势实太极之内劲也。拳诀有云:“有意放松,无意成刚”。劲之成就,由静入手,由松入柔,以至着熟,是为初阶。积柔成刚,刚柔互运,以至既济和合,渐悟懂劲,是为中阶。刚复归柔,刚柔浑然,知缠绵而进取,知依随而退守,缱绻卷舒,旋绕环化,皆成自然,“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蓄发相变,奇正相生,阴阳合德,神气因应,神而明之而阶及神明,是为高阶。功臻上乘,内神虚灵不昧,外气清明在躬;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宇宙,天人合矣。故曰:“极柔即刚极虚灵。”

    五灵沉着,气归丹田,以气运身,以意使劲,是谓运劲。运劲须松、静、稳、匀、缓、合、连,其状如抽丝,故谓“运若抽丝”,即“运劲如抽丝。”

   “查抽丝两字,非仅指缓缓直拉而出,乃指旋转出入,如来福线之螺旋形也。”故亦称“缠丝劲”。运劲如抽丝,或作缠丝劲。诸家见解不同,其实抽之与缠绕螺旋相连相成,君见过江南缫丝,即可见证。太极拳用来喻劲之曲使之道,力之直出之门,是何等的确切精妙。一喻其五灵沉着,用意不用力,绵细不断,不顶不丢,无过不及;劲之大小、刚柔、虚实、动静、开合之变化,皆把握得毫厘不差,恰到好处。一喻其圆满无亏,轻灵贯串,环而无间,动作走螺旋。陈鑫曰:“运劲如抽丝”“运劲如缠丝”“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皆用螺丝缠劲,断不可直来直去,一直则无缠绵曲折之意。无缠绵意,不惟屈伸无势,即与人交手,亦不能随机应变,妙于旋转。转关不灵,在我先觉输人一筹,何以制胜?”惟运劲如抽丝,动作走螺旋,环而无间,周而复始,方能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此即是由懂劲阶及神明而豁然贯通也,即“处处明”也。得其环中应无穷而“处处明”,“处处明”则应无穷,此辩证也。故曰“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缜密乃太极自初发悟至于有成递次之三层次。“开展”者,放大也,开张展舒之谓。初学练拳,柔软为道,用意不用力,先求姿势开大,各部顺畅,动作适意,即所谓舒筋活血、起衰振赢。强壮以后,研究筋骨劲气合一,练气入骨,练劲归根;动分静合,开合有致,动转有位,太极有宰;劲骨宣合,百脉流真,劲气贯串,劲意不断,气势相连,聚精会神,此谓之“紧凑”也。自此而后,舒散怀抱,自忘其身,虚静为上,内外兼修,鸿濛一气不散,精神圆满无亏,悟透希微之机,练成化劲,拳心合一,拳无拳,意无意,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太极随处见圆光,妙手一着一太极;有丝丝入扣,斗榫入壳之恰当,乃臻形神合一,体用合一之缜密之境。而后有太极拳“放之则拳弥六合,收之则存于方寸之中”之妙。故曰:“开展紧凑乃缜密”。

    顾氏留馨《咏太极拳》句:“初练转圈要宽大,功久转圈渐收拢,收小小到没圈时,紧小脱化妙用洪。”可作备注。

    “待机而动如猫行”,其精髓在神似而不尽在形,警示太极学者宜与猫性通灵,举止虚灵若惕,临阵不乱,量敌而进,俟机而动;动必有由,驱身动步,屏心静气,涌开两肾,串连(尾)闾脊,精神贯满全身;步起步落,骨沉脉和,缓中见雄,笃中含灵,虚实分明,沉稳轻灵;一俟有隙,突发而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掣万钧,灵活矫健而富有变化,一如搏鼠之猫。故曰:“待机而动如猫行”。

《二十字诀》校注诠释

[正文]

披闪担搓歉,黏随拘拏扳,软掤搂摧掩,撮坠续挤摊。

[校勘]

    (1)正文依[姚本]  《太极拳讲义》。

    (2)诸本均同。

[诠释]

    《太极拳谱歌诀》原题《乾隆旧抄本太极拳谱(经)歌诀》,共有七首。[姚本]在歌诀六和歌诀七之间插入《二十字诀》。姜容樵在[姚本]第十章《太极拳谱释义》篇首写道:“拳谱为清初王宗岳所著,惟递嬗至今,其中不无讹错,故市井所传之太极拳论,多有令人不解之语。余与姚君馥春得抄本于汤君士林,并得汤君详细解说,其原文较世所传者,多三分之一,皆太极之要诀。兹特笔述于后,以公同好,并加注释。”又在歌诀五末言:“并披闪担搓之皆论指此长拳而言也。”其篇末又云:“以上原文,相传为王宗岳著。余与姚君馥春,得乾隆时之抄本,复得光绪初年之木板(版)书,与近世所传者,大同小异,其理与法则一耳”。

     武术史学家唐豪在《王宗岳考》中直斥姜、姚“扯谎”。而徐震(哲东)对所谓“乾隆旧抄本及光绪木版本书”一说,曾在其1937年《太极拳谱》中评说:“右文见于姜容樵、姚馥春合编之太极拳讲义,谓据乾隆时旧抄本及光绪木版本也。今按姜容樵本既有十三势行功心解之文,即为出于武禹襄以后之证。乃云乾隆时旧本,已堪大噱。至太极拳谱,清代从未有刻本,何来光绪木版本乎?此实诬妄之尤者矣。至于二十字诀后之文显为出于习形意者之手笔,按姜氏之太极出于许占鳌,许氏为形意拳师郭云深之徒,则此等窜入之文,大抵出于许氏也。”后亦未见姜、姚有辨驳之论,《二十字诀》也未见之于当时太极拳诸家之拳谱,由此看来,二十字诀可能为形意窜入之文。然既于武术之一脉相承,且又同为内家之拳术,仍不失其对于太极拳的指导意义,故在[姚本]的基础上加以诠释。

    披:《说文解字》:从旁持曰披。从手,皮声。

    1、分,分散,分解。吴均《共赋韵咏庭中桐》:“华晖实掩映,细叶能披离。”《三国志·魏志·张辽传》:“权(孙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2、开,裂,劈开,劈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汉书》:“披心腹见情素。”又《范睢蔡泽列传》:“木实繁者披其枝。”

    3、服,复盖。《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以身躯为准,人体两侧称为侧翼,如两侧肩、两腋、两胁、两侧腰及两髋皆是。太极拳中,由敌侧方分进,以我之竖线找准对方之横线,侧翼抢攻,是谓披。即《五字经诀》所谓:“披从侧方入”。拳谚说:“侧翼抢攻,一臂双功。”“跟身到腋是良方。”都说明经过对方的侧翼进势进着的“披”,是克敌制胜的奇招。

    闪:《说文解字》:窥头门中也。从人在门中。

    1、亮光突然显现,或忽隐忽现。也指倏忽一现的光。《三国演义》第一回,“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2、闪开,躲避,侧身急避。《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赶将去,那里赶得上!那汉子闪过山坡去了。”

    3、闪赚。《拳经捷要篇》:“而其柔也,知当斜闪。”又如崔彭年撰之《螳螂拳谱》对“闪赚腾挪”之专门解释:“闪者,如炸目瞬,见像而化,杳无可寻。掌拳肘膝,俱宜用之。若只是作闪躲,则辜负此字矣。赚者哄也;腾者搁也;挪者移也。俱有闪字在内。”(转引自马明达教授《从‘闪赚腾挪’说起》一文。)可见闪作“闪躲”解外,“闪赚腾挪”四字里“俱有闪字在内”。即有闪闪、闪赚、闪腾、闪挪,其含义广矣。太极拳中不顶而粘连,不丢而黏随,倏忽之间而知当斜闪,闪赚腾挪而后有接应,非为全空而无后继。即《五字经诀》所谓:“闪展无全空。”闪还具有“蓄发卷放如迅雷”,迅猛闪击敌人之义。

    担:承当,负荷。引申为承担、担任、担负,如勇挑重担。《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左传》:“驰于负担”。在太极拳中,任敌袭击,待其将着身时,即以我之粘掤之劲,承当其攻势。负荷以下松,沉化其劲,曰“担”。即《五字经诀》所谓:“担化对方力”。既非以顶抗担当敌人之击或担出敌人之手足,亦非以瘪丢脱离与敌接触之谓。顶抗则生断续,瘪丢则失依随,皆失粘连黏随,即失“担”意。行拳时,心中有敌情,无人作有人,有假想敌,是谓“担着打”。

    搓:用手掌揉擦。韩偓《大庆堂赐宴》诗:“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干。”《红楼梦》第十八回:“(黛玉)却自己吟成一律,写在纸上,搓成个团子。”在太极拳中,以我之手腕臂肘与敌之手腕臂肘相抵,两膊相系,含合抱圆滚提搓之意,接入彼劲,息心体认,以探彼之虚实,以试其劲之去向,因敌变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粘黏不脱,伺机搓发,是谓“搓”。即《五字经诀》所谓:“搓磨试其功。”

    歉:《说文解字》:歉食不满。从欠,兼声。

    1、年岁欠收。《广雅·释天》:“一谷不升曰歉。”

    2、吃不饱。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

    3、心觉不安。如抱歉;歉仄。引申为不足。

在太极拳中,劲不外露,功蕴于内,懦弱谦下,能仄不盈。以劲试敌,总须留有余地,把握分寸。劲以曲蓄,直以发放,知缠绵而进取,知依随而退守,是谓歉。即《五字经诀》所谓:“歉含力蓄使。”

     黏:《说文解字》:相着也。从黍,占声。

     1、沾也,染也,相着也,胶附曰黏。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黏接纸缝法》:“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芨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黏接纸缝,永不脱解。”

     2、具有黏性。如发黏,黏逼。白居易《朱藤谣》:“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在太极拳中,黏为黏贴、黏逼。人施以刚直之劲,惟顺应其势,柔以承之。劲之柔者,随形而体,随神而应,随机而变,随势而化,使彼之劲落空,陷被动而至背势,而我之势得其中,得主动而至顺势,人背我顺,以顺黏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进退相随而丢之不开,投之不脱,如胶着物,是谓黏。能黏能走,走即是黏,黏即是走,黏走相生, 走黏相乘,则应化无穷矣。此即《五字经诀》所谓:“黏粘不离宗。”

     随:跟从,顺从,顺便,沿着,循。《仪礼·聘礼》:“使者入,及众介随入。”《易》:“随时之义大矣哉。”刘长卿《题灵祐和尚故居》诗:“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在太极拳中,敌为主动,我为被动,即舍己从人。舍己从人者,随人而动,循其后而行,黏则相随,走则引化,进退相依,屈伸相随,循彼之劲,随彼之势,亦步亦趋。是谓“随”。即《五字经诀》所谓:“随进随退走。”

    拘:

    1、捕捉,拘留,拘禁,不变通。《国策·赵策三》:“故拘之于牖里之车百日,而欲舍之死。”

    2、拘束之谓也。《汉书·司马迁传》:“使人拘而多畏。”

    3、限制。例:不拘多少。

在太极拳中,拘就是执拿的意思,即与敌进退周旋,实施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时,始终要保持似执非执和似拿非拿的拘拿之意,此即《五字经诀》所谓:“拘意莫放松。”拳谚说:“拘意一松,必露破绽。”说明拘意莫松是太极技法用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做到拘拿意气占先,神如水银泻地,随曲就伸,敌我一体,我顺彼背,就能拘拿引衡顺势借力拔其根。

    拏:《说文解字》:牵引也。从手,奴声。

    1、又同挐。纷乱。《淮南子·览冥训》:“美人拏首墨面而不容。”

    2、“拿”的异体字。①为握持。王之道《春雪和袁望回》诗:“老夫僵不扫,稚子走争拏。”②取,例:拿过来。③擒捉,逮捕。《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操连夜点起甲兵三千,围住伏完私宅,老幼并拏下。”

    太极拳的拿,是拿准控制管住敌劲的意思。故拳谚说:“拿人如入榫,一对准,二落实,三吃牢。”这是拿的三项基本原则。其由擒拿法的节拿抓闭发展而来,而又不完全等同于通常所谓的擒拿法。即不再采用反骨背筋,抓筋,抓把,闭穴等毒手,而仅仅只采用无伤害性的节、拿两种。节,节制,俗称“节拿。”就是在粘黏的基础上,以我肢体的击发部位,掌控管制对方肢体易着力的发落点。拿,拿节,一般拿活节,就是拿住对方活动的关节部位。这是因为太极拳是以采拿为主体,采拿以拇、食、中指三指为主,其余二指为辅,钳制对方腕、肘、肩、踝、膝等活节向旁牵而引之,如选物者,先择而后取,转置他方之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从而演绎形成为独具太极特色的拿法。但一旦脱离了四正推手,形成散手或对方来势阴毒时,则不再局限于节拿,就可用抓闭的手法,也可以在对方身体的任何要害部位落手,箝制对方,或者叫他窒息,暂时失去攻击能力。此即《五字经诀》所谓:“拿闭敌血脉”。

    扳:《广韵·二十七删》:“扳,挽也。”

    1、拉,拨动。如:扳开关,扳网,扳枪机。

    2、扭转,挽救。如:扳回一局。

    3、援引,挽引,牵引。《公羊传·隐公元年》:“诸大夫扳隐(隐公)而立之。”何休注:“扳,引也。”

    4、抓住。冯梦龙《山歌》:“双手扳窗看日光。”

在太极拳中,以挽住敌人各部,顺势牵引反转以制敌为扳。如倒撵猴诀:“退步稳匀求 轻灵,倒卷肱臂无滞病;若得坠身挽扳劲,闪赚腾挪退即进。”就充分显示了挽扳劲的特点。其要妙在于身桩稳定,坠身沉劲,挽扳才能得力。《五字经诀》:“扳挽顺势封”。则表示如我遭遇敌方扳挽手法时,要顺其来势,以封闭其来手,使不得逞之谓。

 

     软:柔也。张耒《春日遣兴》诗:“日烘烟柳软于丝。”

太极拳尚松静,崇柔弱,全身意思,皆用精神。所谓柔者乃娴静松柔之柔,自然柔弱之柔,软和柔润之柔,运化轻柔之柔,气血柔和之柔。“柔弱之施于旋绕,先天之劲力所以滋生;柔弱之施于松长,后天之技巧所以契神,决远者原须柔弱之松长为要妙之技,破远者当靠柔弱之旋转而作环化之资。”

    太极拳尚崇松静柔软,正如《五字经诀》所谓:“软非用拙力。”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内要含蓄坚刚而不外施,外终柔软而迎敌,柔软在前,坚刚紧随于后,而听其天然之粘黏力以探敌之劲力。太极势分刚柔,势之柔者,善随机而变,随势而化,随形而体,随神而应;势之刚者,善随机而催,随势而乘,随形而用,随神而谋,各擅所长,故刚柔不可偏用,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黏连随,极尽其能;刚柔浑然,则敷盖对吞,无不尽得其自然矣。所以所谓柔软并非消极之一味虚弱无力也。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

    掤:《说文解字》:所以覆矢也。从手,朋声。

    架也,烘托也。《诗》曰:“抑释掤忌。”杜预注:“箭筒也。”

    在太极拳中,掤为相承架托之意,膨也;逆敌之势承而向上,使敌之力不得降也。掤劲是由肢体放长撑开的弹性劲。沉肩垂肘,坐腕舒指,本身就是掤,全身松开就有掤劲,没有掤劲,也就没有太极拳。掤劲就是内劲,即太极劲。为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刚柔相济、如棉裹铁膨向各方向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劲;具有粘黏连随,笼环逼化作用的劲。掤劲的特点是“掤撑圆而沉,”意气鼓荡,既圆且满,全身无使有凹凸处。即《五字经诀》所谓:“掤臂要圆撑。” 掤手是太极拳的总手,故曰:“掤劲不可丢,八法掤为首。”

   《八手歌》曰:“掤手义何解?相承架托膨。柔软以迎敌,内中蓄刚强。周身弹簧力,曲伸似弓张。笼环逼化劲,圆撑似围墙。”完整地演绎了掤的含义。

    搂:“《说文解字》:曳,聚也。从手,娄声。

   《广韵》:“搂,探取。”

    1、牵引,拉拢。《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朱熹注:“搂,牵也。”

    2、抱持。《红楼梦》第三回:“(黛玉)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

    3、聚集。如:搂柴火。引申为搜括。如:搂钱。

    4、撩起。如:搂起衣服。

在太极拳中,以握持或曳抱敌人之手腕臂膀,足踝膝脚,使不得脱曰“搂”。搂有正搂反搂之分。《五字经诀》曰:“搂进圆活力。”圆活力就是浑元劲,也就是横竖上下,前后左右,整个空间都有一种隐性的潜在的力,即内劲。此劲丰满、曲接、含蓄和隐蔽,刚柔不现端倪,如环无端,生生不已。在搂劲的运用上要牵曳圆活,相连不断,无过不及。

    摧:《说文解字》:挤也。从手,崔声。一曰挏也,一曰折也。挏,拥引也,从手,同声。拥,抱也,从手,雍声。

    1、折断、破坏,毁坏。《史记·孔子世家》:“泰山坏乎,梁柱摧乎。”《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司马光诗》:“空使寸心摧。”

    2、挫败。《楚辞·九叹·优苦》:“折锐摧矜。”王逸注:“摧,挫也;矜,严也。”

太极拳炼劲入骨,炼劲归根,功入化境,劲贯周身,内劲潜涌,天然逸出,奕矣奇能,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猝然临敌,有触乃发,空灵纵放,勃然焕然。若雷霆之所击,能摧刚折柔,摧坚陷阵,摧枯拉朽。故《五字经诀》曰:“摧坚戳敌锋”。

    掩:《说文解字》:敛也,小上曰掩。从手,奄声。

    1、遮蔽,遮盖。《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聊斋志异·嬰宁》:“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急以他词掩之。”

    2、隐匿。《左传·文公十八年》:“毁则为贼,掩则为藏。”杜预注:“掩,匿也。”

    3、关闭。苏轼《和子由首夏官舍即事》诗:“垂柳阳阴昼掩扉。”

    4、停止,消止。班昭《女诫和叔妹第七》:“是故室人和则谤掩。”

    5、乘人不备而袭取。《宋史·赵善俊传》:“岁饥,民群趋富家发其廪,监司议调兵掩捕。”

    太极拳“浑身是手手非手,但须方寸随时守所守。”因其主守,必然主虚。虚者空也,空始能容,应物虚己,忘怀随顺;虚者无也,无而责有,寂寞求音,往复始终;虚者伪也,伪能隐藏,虚笼诈诱,机关转矣。此即谓之“掩”。掩乃双向,横掌遮障敌双眼,使其迷乱,惊慌失措,乘此遮蔽势以击敌;或闭封箝制敌锋。实施掩护,以求自保,再寻机进袭。此为掩彼。暗藏我之攻手,出其不意,隐蔽以击敌;或守我之中,遮避要害,覆护以柔化彼劲。此谓掩己。无论掩彼或掩己,其所为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即控制人而不被人所控制。《五字经诀》云:“掩护敌猛入”,则不免有所偏废。

    撮:《说文解字》:四圭也。一曰两指撮也。

    1、用两三个指头取物。如:撮药。亦指用两三个指头撮取的分量。又借以形容极少的坏人。

    2、古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按六十四黍为圭,四圭为撮。

    3、摘取,摄取。《汉书·艺文志》:“撮其旨要。”

    4、聚合。《后汉书·袁绍传》:“拥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

    5、抓。元曲《赵氏孤儿》三折:“元帅,小人是草泽医生,撮药尚然腕弱,怎生的行杖?”

    太极拳中以手指取敌各部或戳点其要穴,谓之“撮”。《五字经诀》曰:“撮点致命攻。”即当敌施以毒手攻击,而我又不及掩护时,就应用撮的手法,以毒攻毒,攻其要害,以避其凶。如“海底针”,以针喻指,四骈指像钢针似的插点敌方的裆部要穴。又如“单鞭”之吊手,以拇、食、中三指撮拢,无名指及小指自然附着成 “鹰嘴钩”。防守时以钩尖钩开敌手,进攻时以钩背击人,或以钩尖啄人要害。是皆撮法应用之范例,撮法属于指法。

    坠:

    1、落下。《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列子》:“杞人有忧天坠者。”

    2、失去。《国语·晋语二》:“敬不坠命。”

    3、下垂,沉垂。如把绳子坠下,亦指下垂的东西。如扇坠。

    4、陨越。陨越者,颠坠也。《左传·僖公九年》:“小白(齐恒公)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后以比喻失败、失职,如:幸免陨越。

    太极拳锻炼要求沉肩坠肘,坐腕舒指,含胸拔背,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松腰落胯敛臀,收正尾闾,提肛吊裆等。这些要求除虚领顶劲,提肛吊裆向上虚虚领劲外,其他百骸均要求向下沉坠,可谓一领百沉(坠)。“一领”而神贯顶,提挈全身,使轻清上升,升发一身阳气而满身轻利。百骸沉坠,则浩然之气直沉丹田,常存而沛然,劲涌绵绵而众莫能御也。顶劲虚领,百骸沉坠,互逆相撑,竖其线路,贯通上下。此处一通,全体之气脉胥通,自无倾倒之弊。又因肢体放松柔顺,而自然舒适,意定桩稳,不惟支撑八面;因肢体引长舒展,而虚领含拔,知觉灵敏,岂独见微知著。

    《全体大用诀》曰:“退行三把倒转肱,坠身退走扳挽劲。”此诀言倒撵猴式之奥妙在于“坠身扳挽”。敌受沉劲顿挫,必失其势,再乘隙以袭之,无不应手奏效。此势可作太极拳退走之典范,故《五字经诀》曰:“坠走牵挽势。”

    续:《说文解字》:连也。从系,卖声。

    1、连接起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

    2、继,连接下去。《史记·夏本纪》:“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史记》:“此亡秦之续耳。”

    太极拳之途乃懂劲之途,由着熟而渐捂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王宗岳《太极拳论》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能懂劲始可言形之环起环落,曲曲相通,如环无端;言劲之粘黏连随,舍己从人,不顶不丢;言气之穿珠九曲,圆转自如,无微不到;神意相衔,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故《五字经诀》曰:“继续勿失空”。

    挤:《说文解字》:排也,推也,以手向外挤物前进也。

    1、榨,用力压使排出。《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挤挤眼,僧官就不言语了。”

    2、拥挤,挨挤。《红楼梦》第七回:“贾母说孙女们太多,一处挤着倒不方便。”

    3、排挤。《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在太极拳中,用后手的掌根,合于前手小臂内侧自肘凹至脉门的任何一处,以前手为垫衬,劲点在后手着力处,以两手合拢之劲,将对方排放出去,此即谓之挤。所以挤时要略成横形,即“挤要横”,就是“挤要横排。”横排易借助肘劲,得势得力,气势沉雄,劲力浑厚。反之,如两手太出,呈锐角之势前挤,由于可着力的作用面积太小,易被对方化解,以致被对方乘势引跌。虽说挤要横排,而动作仍须中正圆满。前挤要沉肩坠肘,即肩关节松沉,锁骨平准微下沉,肘关节略低于腕,始终保持适当的弯曲和沉垂,从而做到“三垂”,即气垂、肩垂、和肘垂。气垂则气沉丹田,身稳如山;肩垂则臂松劲活,肩催肘前;肘垂则臂膊自圆,能固两肋。同时注意做到肘不离肋和肘不贴肋,以肘不过膝为度,既不可过于靠拢胸部,又不可过于挺伸。过于靠拢就“瘪”,“瘪”了就容易落实,造成被动;过于挺伸既不得力,又易为对方化解或乘势引进空放。两手合而前挤,须稍向上起,方能起拔人根基之效,然既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正确的方法应沉肩屈臂,齐胸挤出,平直向前,方向要正,劲力要整,落点要准。然如要做到这几点,则要做好“挤打提前量”,“挤前一化”及“假手轻挤”。正如《五字经诀》所言:“挤他虚实现”,才能使挤手上下随合妙无穷、发落点对即成功。

    《八手歌》曰:“挤手义何解?推排单纯意。横排莫扬肘,虚贴神合连。合手须近身,挤他虚实现。攻前若寓化,发落即成功。”完整地演绎了挤的意义。

    摊:

    1、铺开,摆开,展开,平铺。杜甫《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引申为揭示,明白表示。如,把问题摊到桌面上来谈。

    2、分担,分配。如:分摊,摊派。

    3、量词,凝聚的一片。如一摊泥。

摊者,开也,展也。太极拳功擅弛张,用在开合。开合之劲,开则俱开,开中有合;合则俱合,合中有开。合而不开,其劲究窄,放手亦嫩。“开劲”,陈公炎林解为:“见人则开,即见人劲来时化开之谓也。开劲乃方劲,而有开展之意,用以达人之 内门。……开敌到适当程度,恰到好处时,当即发之。……艺高者,往往故意自开其门,任敌进入,待彼深入,即乘机反攻……开劲非仅化人,亦可发人,其发人含 有掤意,故开后须即发,不发则失其机矣。”太极功至广深,开己胸门,开之以利,示之以虚,以诱敌深入;开敌胸门,化其来劲,使引进落空,而合以击出,一举成功。

    太极拳道,本灵通之道,开放之道,意超物表,高韵深情,坚质浩气,武之大也,大武者也。若能摊开肺腑,坦荡心怀,舒散怀抱,虚怀若谷,接纳自然,融入宇宙,则天人合矣。故《五字经诀》曰:“摊开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