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三通有几种:[【帮助】考研常见问题大全及考研全攻略(更新中)] – [考研] – [人人网 校内 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5:55:12
  1. 研究生的种类

  2. 尽管"研究生"这个词绝对是耳熟能详,但到底有哪些种类,十分清楚的人却大概不多。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可以从以下角度划分。

  3.   按学习方法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4.   按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和自费研究生。国家计划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又分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简称定向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的自由就业制度;定向生则在录取时就必须签订合同,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自费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自己提供,有时候也可以从导师科研经费中开支,或获取社会赞助。国家计划非定向研究生,通常就是我们所说?quot;公费"研究生,目前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中占据较大份额,但随着连年扩招,自费研究生的名额也在不断扩大。
  5.  
      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种类研究生。其中普通研究生占绝大部分。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特殊研究生主要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和法律硕士(一般简称"法硕")。近来又出现了行政管理硕士(MPA)。特殊研究生和普通研究生在报考资格、学制要求、学习内容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
  6. 研究生的学制与奖学金
  7. 硕士生的学制因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为2到3年,多数都是3年,也有2年半的。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与本科一样,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一般来讲,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实习和求职。许多学校都规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按照规定,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硕士生实行导师制,即都有一名导师(职称为副教授以上)进行指导,这与本科学习很不同。一名导师一般负责一个到数个研究生,指导日常学习和学术研究,带领从事课题研究,指导毕业论文等等。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教财〔1996〕85号文件规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享受国家津贴补助,称为普通奖学金。各校具体发放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在200元以上。入学前有工作经历的人要高一些,按照一定标准随工作年限递增,但不会超过300元。此外,研究生通过从事课题研究或助教等工作,也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 哪些途径可以上研究生
  8.  
  9. 上大学必须经过全国统一高考,而就读硕士研究生的途径相对而言要多一些,也更灵活一些。
      已经工作的人,除了放弃工作报考研究生以外,还可以不脱产申请攻读学位,或申请单独考试。
      不脱产申请攻读学位,通俗的讲,就是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学位,也称为"在职学位生"。学位生采取旁听等形式随正式研究生一起学习,并参加同样的考试,通过后可以申请学位。学习、考试、答辩均需交纳一定费用,一般全部下来在数万元左右。目前只有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少数重点大学招收学位生,机会不多,而且必须征得工作单位的同意。随着学位管理的加强,通过这条途径来获取学位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一般最终能够通过答辩、取得学位的比例并不高。
      单独考试是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业务骨干而设置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本科毕业在申请的专业或相关专业连续工作四年、已经发表过论文或成为业务骨干的,才可以申请单独考试。单独考试的科目设置与全国统考一致,公共课试题难易程度也与统考水平相当。
      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就读研究生可以考虑的路主要是两条:一是保研,二是考研。
      保研,即"免试推荐硕士研究?quot;,一般每年秋学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学生中进行筛选,规则制订和操作权由各学校掌握,因此学校不同,保研情况也各有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

  10.   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这在保研名额中占据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学校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例如学分绩几点几以上),按照一定名额比例下发到各系院所,由系院所结合其他方面情况,上报名单,学校审批。一般情况下只有班级前几名才可能保研。
  11.  
      特长生免试直推。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予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非常少,要求很严,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此类政策。

  12.   校际间免试直推。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近几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由于各学校保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有时候在本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其它学校反而可能如愿以偿。因此,如果你成绩很好,排名也比较靠前,但估计本校保研希望不大的,可以试一试跨校保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多数学校对于推荐自己的学生去外校保研并不积极,也没有义务给你做好事,因此时候一到,自己应该去寻求有关信息,并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
  13.  
      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这类保送生不是马上就去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先按照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此类保送的条件相对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一般只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才有入选资格。同时,这也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毕竟要耽误一、两年的大好青春。
      免试推荐并不代表不参加考试。许多学校为了确保推荐质量,还会加试一些科目,例如英语、专业课等。另外,复试也是必须参加的。
      如果你的成绩估计难以直推保研,又没有什么突出的体育或文艺特长,也不是老师心目中的重?quot;干部",而你又非常想上研究生,这时候就只剩下自古华山一条路--考研了。
  14. 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15. 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缩写MBA,是源自美国的硕士学位。比较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重视能力培养,培养的是高质量的、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传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而不是侧重理论研究的"管理学"--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与普通的管理学硕士区别开来。

  16.   国外MBA教育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90年代才开办这个学位。1997年实行MBA联考时,全国试办工商管理专业的共有26所高校。1998年扩大到了56所,因1999年大学合并,到2000年,试办MBA专业学位的学校为55所。开办时间短,国内又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客观地讲,这55所学校的MBA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质量比较好的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等。
  17.  
      报考。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MBA。国家规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大专毕业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者;有研究生毕业学历并有一年或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年龄不超过40岁。此外,各校还可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报考条件。通常,从事过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对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有所了解的人比较适合攻读MBA。考生一次可以填报55所试点学校中的两个招生单位。

  18.   教学。MBA学制两年,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管理、经济学、金融、财务、法律等等。案例教学是一大特色,即通过一个个具体企业案例的研讨来进行学习。
  19.  
      考试。1997年开始实行MBA联考。联考分初试和复试。初试科目五门:政治理论、外语、数学、管理、语文与逻辑。除"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外,其余四门(外语选考英语、日语或俄语)的命题工作均由教育部委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英语、日语或俄语外其他语种的试题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各科满分均为100分。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并每年下发至各试办院校。

  20.   录取。每年国家统一划定MBA最低录取分数线。MBA与其它普通研究生录取不能互相调剂,也就是说,MBA考试上线但未被录取的考生不能转至其它学科、专业录取,其它学科、专业的单考生和上线统考生也不能转至MBA录取。
  21. 法律硕士简介
  22. 随着国家的法制化进程,政法部门及社会其他部门都急需大批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法律硕士专业(简称"法硕")学位教育应运而生。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8所高校首批试点招收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1998年,又允许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经批准的培养单位共有22所。

  23.   法律硕士不同于法学硕士。前者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主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以及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后者则是法学学位系列的一个层次。我们通常所说的"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指报考法学硕士。

  24.         ●教学。法律硕士学制2年。教学内容与法学硕士有很大不同,侧重于实务方面。根据1999年修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覆盖法律二级学科的主要内容,课程结构要体现应用型和复合型的要求,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任务和内容。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方式和能力、法律职业行动方式和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为:(1)对各种社会现象(包括案例)能够自觉地运用职业思维和法律原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较熟练地进行法律推理。(3)熟练地把握各类诉讼程序,进行事实调查与取证。(4)熟练地从事代理与辩护业务,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如法律咨询、谈判、起草合同)以及法律事务的组织与管理。(5)有起草法规的一般经验。

  25.   报考。2000年起,不再允许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报考,而只招收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对于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鼓励报考法学硕士研究生。这项措施大大降低了考试的竞争压力。

  26.         ●考试。2000年开始试行全国联考。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文)、外语、民法学、刑法学、综合考试(含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其中,政治理论(文)和外语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民法学、刑法学和综合考试等业务考试科目为全国联考科目。联考科目的考试范围和要求依据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法规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研究生报考要求
  27. 报考研究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精神,研究生报考要符合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类。教育部同时授权招生单位制定高于上述要求的报考条件。
  28.  
      政治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9.  
      学历条件(符合以下一条即可报考):
  30.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31.      获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学历,毕业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32.   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但只能报考高等学校,且只能报考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硕士生。

  33.   年龄条件。不超过40周岁;委培、自费可适当放宽。
      
    健康条件。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34.  
      人事条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有所在学校的推荐信和学生证;在职人员须持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介绍信和工作证;其他人员须持有本人档案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如果该单位无人事调配权,则须持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的介绍信。
  35.  
      学历证明。在职人员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等学历者,须持所在单位出具的达到本科毕业程度的证明材料。应届毕业生因尚未拿到学历、学位证书,持学校介绍信即可。

  36.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12:38 修改此文]
  37.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17:16 修改此文]
    1. 2楼 蒙春 2007-04-20 10:5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考研资料的种类

    2. 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复习也越来越专,因此离开考研资料,复习几乎是寸步难行了。不过考研资料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到底怎样选择才有效呢?要准确的选择,首先要深入的了解。考研复习资料根据内容、用途和针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3.   ● 全真试题。包括历年考研政治、英语、数学试题和所报考专业的专业试题。这些试题对于考生体会出题思路、强化答题技巧、了解命题重点等意义重大。
    4.  
        ●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科目考查知识点及考试题型等重要信息的纲领性文件,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4、5月份组织专家会议进行修订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政治大纲每年变动较大;英语、数学大纲则相对稳定。
    5.  
        ● 统编教材和专业教材。统编教材是考研公共科目复习的基础,一般参照教育部统编教材。专业教材一般需要招生院系和刚刚考取的学长进行咨询。
    6.  
        ● 考研辅导书。此类辅导资料是指考研政治、英语、数学、日语、俄语、中医、西医等全国统考科目的复习指导书,品种多,数量大,每年市面上大概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不乏精品,也有一批东拼西凑、挂名出书的误人之作。具体鉴别方法下文将详细介绍。

    7.   ● 内部资料。比较权威的专业考研辅导机构一般都会拥有配合授课辅导、课后练习、模拟冲刺训练的全套内部资料。

    8.   ● 信息资料。形式多样,包括散见于各类媒体上的、权威辅导机构定期整理汇编的考研信息等。
        全真试题、考试大纲、统编教材和专业教材质量都有保证,比较乱的是考研辅导书和内部资料。
        考研复习辅导书是针对考研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中西医综合科目等全国统考科目的复习而编写的正式出版物,是考研资料中最重要也最庞杂的一个体系。现在北京市面上仅公开出版的考研公共课程(政治、英语、数学、西医综合等)考研用书就不下200种,再加上专业课程辅导资料和其他一些用书,总计可能在300种左右。这些辅导书籍给了广大考生更多的选择和帮助,但不可否认,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草草编撰、逻辑混乱的毛病。至于内部资料就更加混乱,尽管几乎每家辅导机构多少都有几册,但从编写质量到印刷包装质量,却有天壤之别。
    9. 鉴别资料优劣的四大标准
    10. 如何鉴别、选择自己需要而且确实有效的辅导书呢?建议您按照以下四条标准判断进行判断。
    11.  
        ■是否按最新大纲编写。每年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都要作一些变动,有时变动大,有时变动小,有些科目变动大,有些科目变动小。通常考研政治大纲变动较大,例如1999年变动考点120多处,2000年更变动192处(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替换《中国革命史》),2001年也变动数百处。如此剧烈变动使得大纲出台前出版的政治资料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强烈建议大纲修订完成后(6、7月左右)过一、两个月再选购政治资料,因为资料相应的修订、出版也还需要一个周期。凡此前市面上出现的政治资料,往往是根据前一年旧大纲编写的,根本不用管它。

    12.   ■是否符合复习规律。每一科的复习都具有明显的轮次,一般是三轮,每一轮又各有特点,资料也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因此,第一轮复习不要轻易购买什么"冲刺"、"模拟"之类的辅导书;最后一轮复习也不要回头去买什么"大全"。最好是能按照复习进度选购相应的一套资料,效果会比较好。

    13.   ■时效性。最典型的就是时事政治。每年要到9月份等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结束以后,时政内容才能大体确定,再花上一段时间整理编纂,再快也要到10月才成熟。9、10月份就迫不及待摆上市场的往往内容不全、重点混乱或粗制滥造,唯一目的就是拔个头筹先挣钱。
    14.  
        ■编写质量。这是判断的核心。鉴别方法之一是考生根据自己最为熟悉的内容对同类书进行比较,方法之二是对当年考研试题和当年的复习资料进行比较,看资料对重点的把握程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看出版社。权威出版社因为要顾及长期效益和招牌,对所出的书籍把关严格,质量较高;而一些"野鸡"型的出版商,则抱着"捞一把就跑"的心理,质量自然上不去。
    15. 选购资料应避免的四个误区
    16. 多数考生由于对考研辅导资料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在选购时容易有以下一些疏忽,希望您今后能注意避免。
    17.  
        ▲追求数量。不管质量如何,是否适合自己,见资料就买,买来就做,把复习等同于做资料。这样做,不仅使复习没有条理,而且白白浪费银子。

    18.   ▲过于性急。许多同学惟恐资料买晚了来不及复习,特别是看到别人有了几本以后,心里更不踏实,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匆匆忙忙买一本再说。这种方式往往很难买到真正有用的辅导资料,因此要沉得住气,根据自身情况和具体需求,按部就班,有条不紊,选好复习辅导资料。
    19.  
        ▲过于轻信。同学们对于一些如雷贯耳的大名往往崇拜得五体投地,只要资料上出现,买断不误。虽然一些名师主编的资料非常出色,但也不排除许多冲着钱去的粗劣之作。比如有些老师一年之内能编出3本以上、几百万字的资料,平均一天写数万字--这怎么可能?其实,那些经常是由一些研究生、甚至本科生攒完后该老师挂名出版的。

    20.   ▲忽视印刷质量。印刷质量其实是全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重要。例如数学辅导资料印错一个数字或字母,都可能让你白费半天劲而毫无结果;政治多项选择题?quot;标准答案"要是印错了,问题可就更大了(大家都知道,政治历来是任何答案都能讲出道理来的);另外印刷清晰程度和纸张质量也会对你视力有影响,毕竟备考复习阶段,平均每天要花6个小时以上和这些资料打交道。
    21.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20:36 修改此文]
    1. 3楼 蒙春 2007-04-20 10:5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考研辅导班有哪几种

    2. 对应于考研复习的三阶段,辅导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   基础辅导班。主要针对复习期较长的基础公共科目,如英语、数学等开办,主要目的在于把基础打牢,及早指导考生在上强化班之前进行自我复习,掌握复习方法,避免第一轮复习走弯路,使后续复习更有效果。这些班开班较早(4、5月份就应开始),班期比较长。
    4.  
        强化辅导班。这是传统班种,主要是在强化期进行辅导。重点集中在7、8月份暑假期间和秋季,班期一般在20天左右。

    5.    冲刺辅导班。用于考生最后阶段冲刺复习的班种,一般11、12月份授课,班期不长,一般几次课,但辅导内容密集,其中政治时事综合讲评是重头戏,不应该错过。

    6.    模考班。模考班是某些辅导班独有的班种,其重要意义在于进行复习阶段检阅,查漏补缺,并增加实战临场经验。需要强调的是,随便发几张卷子做做并不是严格的模考。严格的模考应该专场考试,严格监考,约束时间,认真阅卷,总之一切高度仿真,而且事后应该仔细讲评,才会有效果。
    7. 如何判断辅导班的优劣
    8. 只要留心过高校里的海报栏,大家就会发现目前的考研辅导班何其之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地区就有数十家开设考研辅导班的机构,全国则更多。这些辅导班不仅海报色彩、图案、广告内容大同小异,有的甚至连机构名称都挺近似。事实上,这里面既有信誉好、服务好的正规机构,也有不少尚未注册备案的野台子。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机构和辅导班呢?这里是一些基本的判断标准。

    9.    规模大不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过去的辅导成绩,代表了公众的认可程度。
    10.  
        ● 资料全不全。全面、系统的好教材代表着雄厚的辅导力量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11.    师资强不强。判断师资不在于是否有一、两个"名师",而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而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了解师资,不要单纯看辅导机构的广告,有条件的最好深入了解一下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12.   ● 服务好不好。权威的辅导机构,不应该仅仅办班,同时还应提供资料、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服务项目越齐全,服务周期越长,考生花同样的钱,获得的帮助却更多。
    13. 准备一副好身体
    14. 考研是一个很强的脑力和体力消耗过程,看似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实际上消耗的卡路里不比剧烈运动少多少。因此,为了把将近一年的高强度复习支撑下来,就需要一副强健的体魄,而加强营养和每天坚持适量锻炼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同时,在复习备考期间,人体免疫力通常会有所下降,容易生病,因此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否则小感冒可以干扰一周的学习,一场大病则可以断送整个考研。
    15. 做好心理准备与调节
    16. 考研复习过程非常枯燥,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些书,持续时间又太长,越到后来又越多地受到毕业分配之类的冲击,心理压力大,信心很容易崩溃。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中途放弃,越到后期越密集,几乎每天都不断有人退出竞争,甚至在考场上还有当场打退堂鼓的。据调查,每年在6月份宣称准备考研的同学中大约只有30%左右坚持到底,这需要超强的毅力和定力。
        实现这种超强毅力和定力一是凭借各人的自制力;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心理暗示来强化信心;三是尽量远离干扰源,如尽量不要在宿舍学习;四是周期性的适当放松、甚至发泄,以维持心理平衡。
    17. 准备一些银子
    18. 虽然考研的开销比起出国的数万花费来不值一提,但也仍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事到临头捉襟见肘,影响复习。
      考研开支主要有以下几项:
        
      书籍资料费;

    19.   辅导费;

    20.   考试报名费;

    21.   信息咨询费(一般表现为向别人打探消息的电话费、请客开支等);

    22.   营养费。

    23.   报考外地的还要加上来往的交通食宿费,出去租房的加上房租水电费。一般而言,大概在一千元到数千元之间。这当中有些费用可以节省,例如基础教材可以借,本校本专业报考的信息费基本上就不用了。
    24.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24:03 修改此文]
    1. 4楼 蒙春 2007-04-20 10:5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专业的冷与热

    2. 国家教育部1996年公布的研究生专业共有近400个,可谓名目繁多。近年来各高校改革热火朝天,院系调整频繁,专业名称和目录也有不小的变化。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报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可以将这些专业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3.   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因而显得就业前景灿烂的专业,例如建筑、土木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财政金融、贸易、会计、民法、经济法、新闻等等。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实际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例如一些名牌高校的法学院,分数线往往比全国最低线高出好几十分。
    4.  
        传统专业。传统专业主要指那些由于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或者从事的研究比较"冷",跟社会热点不合拍,因而似乎"钱"景暗淡的专业。常见的如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冶金、地质等等。与经济、法律、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相比,传统学科显得有些冷落。但由于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学科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无可替代的。同时,传统专业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们的竞争不太激烈,考取的把握相对大一些。

    5.   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默默无闻或者没有设立,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 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仅是一种粗线条的分类,主要依据的特定时间内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往往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有些专业今天是热门,但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填补空缺,几年后人才饱和,于是就不再那么热了。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畸形增长,导?quot;泡沫需求",几年过去,泡沫破灭,重归冷静,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还有些专业现在很冷,是因为社会需求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可能将来某个时候就会热起来,比如心理学,一旦国内心理咨询业务广泛开展,无疑将会十分火爆。
    6. 正确判断专业的冷热
    7. 说到底,多数人考研还是为了一个文凭,为了两、三年毕业后找个更好的工作,因此,还是想选一个比?quot;热门"的专业。然而问题在于"热门"这东西变的很快,往往让人大跌眼镜。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正确的判断一个专业呢?关键还得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判断人才供求关系,以及看专业本身的教学情况。
        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微观需求。例如,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因此象计算机这样的人才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都是走俏的。再比如,中国目前第三产业急需发展,又面临WTO,那么象金融、贸易这类人才短期内也难吃饱。

    8.   了解行业情况,分析需求总量。有些行业伸缩性很大,向其它行业渗透也很厉害,因此很难"饱和"。例如法律专业,除了司法部门,其它各行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大,社会对法律人才的总需求极大。而其它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分界明显的专业,就总会有饱和的时候,例如外贸人才。这时,你就需要大致了解这些专业目前缺口多少,每年毕业生量又有多大,会不会几年后就出现人才过剩。
    9.  
        参照国外情况。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近似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相似性。因此,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国的明天,那么看看他们的专业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可能会有借鉴意义。例如,西方心理咨询业务如日中天,而据有关报道,中国目前心理有问题的人一点不比美国少,只不过暂时还没有闲钱和意识。等再过十数年,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因此心理学专业应该是大有前途的。

    10.   看专业办学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校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师资、经费和条件,仅仅为了赶时髦就开张了。例如有些地方性的师范学院开办什么金融专业等等。这种专业,考进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耽误时间;等几年后毕业,它的名声已经臭了,反而会连累你。
    11. 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
    12. 如何选择专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很可能涉及到你未来的职业和前途。我们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以下自己的几方面,就是"兴趣第一、扬长避短、考虑需要"。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要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日子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较高效率。调查表明,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最后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13.  
        考虑未来就业。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本科毕业生中,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毕业生的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总的情况也仍然如此。

    14.   实力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孟尝君养士三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甚至包括鸡鸣狗盗之术。大到人生能否成功,小到考研是否顺利,都要看能不能很好的扬长避短。首先是看现有基础。如果你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学得又不好,现在却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那个险。其次,还要看客观学习能力。如果自己的逻辑思维确实不够发达,那么复习起理工科专业来确实会非常吃力,效果不见得好。如果记忆力不强,报考历史专业恐怕也成问题。

    15.   是否志在必得。前途宽广,本科毕业后工作无忧,今后深造机会也还有,那么建议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要是你指望通过考研来改变一生命运,志在必得,那么建议专业目标定得别太高,这样稳妥一些。

    16.   个人的客观需要。这一点很现实,也很无奈。比如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即使你对文学情有独钟,也可能不得不考虑现实情况。

    17.   选择专业,除了对自己的综合情况要有一个大概的科学估算外,还应该避免常见的几种毛病。

    18.   一是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胜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起码要大概地看到5年以后(研究生毕业)专业的发展趋势。

    19.   二是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要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蜂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热闹。

    20.   三是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那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21.   四是对专业选择要有正确认识。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人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去什么岗位,都是很死板的,而且往往一辈子不动窝。今天,所学专业和就业去向已不再死板地对接,学语言的去了公司,学哲学的去了企业,都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且,职业生涯早也不再从一而终,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据对北京地区高级白领的调查表明,95%的人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原先的专业无关。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并非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倒有不少哲学、中文的毕业生。因此,选专业不要抱着"一辈子跟定它了"的想法,看开一些。其实,不论哪个专业,关键是要搞出点名堂来。只要有成就,其他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回报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东西。
    22. 选择满意的报考单位
    23. 确定报考专业之后,就需要确定报考单位。
        目前,全国开列在招生计划目录上的招生单位有近700个,主要集中在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北京地区有招生单位217个,上海有59个,其它一般在一省数十个到十数个左右。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招生单位要多一些,而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招生单位也要少得多。例如江苏、广东,分别有53个、33个招生单位,而贵州省只有8个招生单位。
        招生单位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24.   ●高等教育单位。平时一提到研究生招生单位,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XX大学、XX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单位,因为开办本科教育而为学生所熟知。这些单位本科、研究生教育是连贯的。

    25.   专业研究单位。常常为人所忽视的另一类报考单位是各类研究院、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各研究所、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等。其实,这类招生单位数量很多,例如北京市的招生单位中,研究院、研究所就占二分之一强,达135个,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由于许多人不太了解此类招生单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可能会小一些,值得试试。

    26.   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

    27.   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时间不会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28.   名气大小。名气其实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而且,响当当的单位,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29.   竞争态势。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30.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28:44 修改此文]
    31. 5楼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1. 6楼 蒙春 2007-04-20 10:5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需要重点收集的四类信息

    2.        招生专业目录。这是报考的依据,近几年高校改革,专业调整频繁,更要格外注意,免得你早就瞅准的专业突然改名更姓,不知去向了。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索购目录,确定报考方向。

    3.   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这是由每年6、7月份出版的各科《大纲》详细规定的,因此要保持高度关注。
    4.  
        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有大纲,或早或晚总还能明确复习范围,但专业课却需要自己去多方打听,因为教育部禁止招生单位划定复习范围。是否清楚专业课考试内容,对复习影响极大。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多年来中国新闻史方面49年以后的不考,许多不了解信息的同学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背诵这数百页内容。

    5.   ●录取调剂信息。虽然多数人用不上,但对于那些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如果提前一天知晓某个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一生命运或许就此改观。
    6. 搜集信息的渠道
    7.         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政策一般都要通过以上媒介正式公布。例如《光明日报》每年第四季度都会刊登招生广告。现在网络盛行,也出现了一些专业机构和个人爱好者开办的专门网站,虽说许多质量并不高,但有条件上去转转还是有用的。

    8.   招生单位。包括研招办、准备报考的院系以及导师。他们往往会给你一些关于考试范围、录取情况等方面的更为权威、切实的信息。

    9.   人际网络。例如刚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前辈师兄师姐,专业导师等。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命题范围、考试特点等方面的翔实信息。为了确保信息准确,可以多咨询几位。几乎是出于胜利后的炫耀本能,即便素昧平生,这些师兄师姐们也会一派古道热肠,鼎力相助的。

    10.   ■有关文字资料。例如研究一下最近5年的专业试题,就能粗略地发现考试范围、命题思路和兴奋点。
    11.  
        ■权威的考研辅导班。规模较大、开办时间较长的辅导班,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信息来源,比如关于命题等等。这些只在辅导班内部传递的信息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12. 不同时期搜集不同的信息
    13. 收集信息要注意阶段性,在考研过程的不同时期重点收集不同的信息。下表是建议您在今后一年内收集信息的阶段性重点。
    14. 月份 信 息 收集渠道及方式

    15. 12-2 了解专业和招生单位基本情况,初步确定报考意向;了解考研复习的基本情况,初步制订整体规划 媒体、报刊、专业网站;向同学、高年级同学打听;征求老师意见

    16. 3-4 辅导班情况;专业考试科目;辅导资料情况;基本政策 向辅导机构咨询;向报考单位咨询;留心大众媒体

    17. 5-6 考试大纲调整公布 去辅导机构咨询;购买大纲及相关最新资料

    18. 7-9 专业目录调整;招生简章出台;专业试题范围、重点 去报考单位咨询、索购或向辅导机构咨询;向前辈学长咨询

    19. 10-11 时事政治信息 参加串讲冲刺辅导;去辅导机构咨询;购买最新时政资料

    20. 12-1 冲刺模拟、命题预测 参加串讲、冲刺辅导等

    21. 3-4 招生、录取、自费、调剂等 与招生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2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33:11 修改此文]
    1. 7楼 蒙春 2007-04-20 10:5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研者必备的六种素质

             一、体力。大多数最后成功的考研者都有过披星戴月上辅导班,挑灯夜战做模拟题的体验。没有强健的体魄最好不要轻易尝试考研,否则
          可能得不偿失。

     

       二、毅力。考研是打一场持久战,备考时间至少也需要半年。也就是说,至少半年需要远离一切娱乐,抵抗住所有舒适生活的诱惑。这对
          于一个人的毅力来说绝对是一次严酷的考验。

     

       三、定力。对于应届考生来说,当一场接一场的校园招聘会举行的时候,当周围的同学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心里最容易荡起涟漪。
          这时候,定力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靠它来平息浮躁的心情,决胜的关键也就在此一刻。

     

       四、财力。报名、买资料、上辅导班、走访导师都要花销大把银子。假如考中了,还得忍受3年清贫的书生生活,而在这期间,从前的同
          学、同事也许就"发"了。

     

       五、魄力。僧多粥少的现实注定了许多人到最后难免伤心。你能保证在付出了那么多以后不会后悔吗?背水一战的魄力你有吗?

     

       六、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上面的5种力量恐怕难以维持。必须有一个能够说服你自己的考研动机,才会有排除万难的勇气。 




    1.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35:05 修改此文]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35:17 修改此文]
    1. 8楼 蒙春 2007-04-20 10:5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研究生报考要求

    2. 报考研究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精神,研究生报考要符合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类。教育部同时授权招生单位制定高于上述要求的报考条件。
    3.  
        政治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4.   学历条件(符合以下一条即可报考):

    5.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6.   ◎获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专科学历,毕业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7.   ◎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但只能报考高等学校,且只能报考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硕士生。

    8.   年龄条件。不超过40周岁;委培、自费可适当放宽。

    9.   健康条件。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10.   人事条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有所在学校的推荐信和学生证;在职人员须持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介绍信和工作证;其他人员须持有本人档案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如果该单位无人事调配权,则须持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的介绍信。

    11.   学历证明。在职人员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等学历者,须持所在单位出具的达到本科毕业程度的证明材料。应届毕业生因尚未拿到学历、学位证书,持学校介绍信即可。
    12. 报名程序
    13. 考生正式报名日期一般为每年11月10日至14日。近年来由于报考人数的猛增,部分学校为了减轻报名压力,同时也为了争抢优秀生源,往往提前报名。
    14.  
        报名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地市级以上城市或有关高等学校设报名点。每年的具体报名地点都会提前公布,一般变化不大。

    15.   报名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顺利的也要花去一、两个钟头。具体程序每年都有所调整,因此报名前一定要仔细看要求。下面列举参加2001年考研考生的报名程序,大家从中可以看个大概。

    16.   交验报考的有关证明材料,缴纳报考费,领取机读信息卡和《填涂手册》等;

    17.   填涂信息卡完毕,到读卡处进行系统检测,确认无误后系统打印《考生报名情况登记卡》一式两份,由考生核对、补填有关栏目后签名确认;

    18.   考生凭《考生报名情况登记卡》换取《报考登记表》、《准考证》;

    19.   考生填写《报名登记表》并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连同所有报考材料及空白《准考证》,在规定日期前直接寄送所填报的第一志愿招生单位;

    20.   招生单位审核通过后,再将《准考证》寄发考生。考生收到《准考证》,即已获得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初试资格。

    21.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37:22 修改此文]
    1. 9楼 蒙春 2007-04-20 10:5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教你如何报考公共卫生硕士(MPH)

    2. 继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之后,我国又将试办一个新的专业学位———公共卫生硕士(MPH),首次公共卫生硕士入学考试将于今年10月举行。22所高校首批获准招生。
    3.  
    4.   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其任务是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机构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卫生项目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和医院管理等卫生事业管理的高级人才。
    5.  
    6.   设置和试办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现有的高层次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相当缺乏,MPH专业学位的设置,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在职人员开辟了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渠道。“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教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
    7.  
    8.   据了解,公共卫生硕士招生对象为大学本科(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毕业后工作满三年(截至2002年7月31日),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在职人员。除从事公共卫生及相关工作的人外,非医学背景的人也可以报考,比如具有数学、法律、经济等专业背景的人士。   在报考前,招生单位要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者领取并填写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表(可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页下载),并附上身份证、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复印件交至所报考学校研招办。通过资格审查者方可报名。
    9.  
    10.   考生报名后,参加MPH的全国联考,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考试时间为2002年10月19、20日。考试科目有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卫生事业管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政治理论4门。其中外语、卫生事业管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3门参加全国联考,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和阅卷。考试语种为日语、俄语的考生,只限报考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政治理论考试由各校自行组织,大多数学校安排在面试时考核。
    11.  
    12.   在复习迎考中,考生主要可以参考以下资料:《公共卫生硕士(MPH)联考考试大纲与考试指南(卫生事业管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此外,考试语种为英语的考生还可参考《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复习指导》。考生所需的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联考考试大纲,也可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下载。
    13.  
    14.   据悉,公共卫生硕士(MPH)学制一般为2 4年,实行学分制,采取在职培养方式,攻读学位期间在校学习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为突出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才能,实行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理论学习采取定期集中授课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期间至少安排一个月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结合公共卫生的实际需要选题。攻读学位者按照培养计划要求,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完成公共卫生现场实践、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将被授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15.  
    16.   〔小资料〕首批招收MPH的高等院校名单
    17.   北京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军事医学科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18.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38:17 修改此文]
    1. 10楼 蒙春 2007-04-20 10:5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硕士研究生初试和复试的有关规定

    1.考生应当遵守的考场规则有哪些?

      (1)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有关注意事项。


      (2)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籍(包括外语词典等工具书)、报纸和稿纸。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绘图仪器、计算尺和电子计算器,或根据招生单位的通知携带所需要的用具。


      (3)考生在每科考前10分钟,凭准考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准考证放在桌面右上角,以便检查。考生须随身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工作证、学生证,以备查对。


      (4)除在试卷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外,不得作其他任何标记,否则试卷作废。


      (5)考生答题一律用蓝色、黑色钢笔或蓝色、黑色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答题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6)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难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题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问题,可举手询问。
      (7)迟到30分钟不得入场。考试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8)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9)考生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偷看、夹带、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答题内容,不准接传答案或者交换答卷等。


      (10)考试终了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并将试题和试卷纸装入原信封内经监考人员核查无误后,离开考场,试题、试卷纸和草稿纸不准带走。

    2.有关补考有哪些具体规定?

      因非考生本人原因(如试题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情况)而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各考点应将初步审查同意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审核,经批准后方可安排补考。同时函告考生报考单位,请他们寄来补考试题。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应与统考相一致。


      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统考结束的一个月以后进行,具体时间由国家教委另行通知。

     

    3.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何时公布?

      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是否公布,何时公布,由招生单位自行确定。公布入学考试成绩的招生单位,一般是在确定初选名单时才将考试成绩通知考生本人。

     

    4.考生对自己入学考试成绩有怀疑,可否查阅成绩或试卷?

      招生单位对考生成绩的评定、统分、登记是严肃认真的,一般是准确无误的。如考生对某个科目的考试成绩有怀疑,可向招生单位提出申请,经招生单位办公室审查同意,由专人负责复查,并将结果通知考生本人。考生本人不得直接查阅试卷的成绩,更不得查阅试卷。

     

    5.什么是复试?具备什么资格才能参加复试?有哪些具体规定?

      硕士研究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有关复试资格的确定及有关的具体规定如下:

      (1)招生单位对考生初试成绩进行登记、统计和测算分析后,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复试基本要求和录取原则,结合本校(院、所)情况拟定复试标准。复试标准须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院、所)长组织有关人员审定,并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和主管部门备案。

     

      招生单位根据拟定的复试标准,将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的有关情况,以及接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考生的情况,提供给系(研究室),由系(研究室)在征求有关指导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后,提出复试名单。最后由校(院、所)长召开有关会议审批确定复试名单。

     

      对于初试成绩符合国家教委复试基本要求,招生单位拟不复试录取的考生,应及时将其全部材料转寄第二志愿单位。对于不符合国家教委复试要求的考生材料不得转寄其他招生单位。

     

      对于个别初试成绩未达到国家教委制定的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招生单位拟对其进行复试的,需上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审批。少数招生单位经国家教委批准,可自行审批。

     

      个别考生(不含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突出,同时招生单位对其课程学习、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情况比较了解,认为确有培养前途的,经指导教师提出,系、校(院、所)批准,可以不复试。

     

      对于同等学力考生须全面、严格复试。应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2)复试名单确定后,招生单位应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情况。

     

      (3)根据复试名单通知考生进行复试。复试前由招生单位组织有指导教师参加的复试小组,根据专业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确定复试内容、复试试题和复试形式(口试、笔试或实践环节的考核等,一般以口试为主)

     

    6.什么是破格复试?

      对初试成绩未达到参加复试的基本要求,但业务能力强、专业成绩相对突出,只是总分或某一单科成绩略低于复试要求的考生,如招生单位拟破格参加复试,应填写《破格复试申请表》,签署导师和招生单位的意见,并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审批。

      一般情况,填报第二志愿的考生不允许破格;总分和单科成绩都低于复试要求的考生不允许破格复试。

     

    7.国家教委确定的复试要求是什么?

      从确定统考后,国家教委近几年确定的考生参加复试的要求基本稳定。1994年硕士生参加复试要求为应届生单科最低成绩不低于55分,总分不低于320分;在职人员考生单科最低成绩不低于50分,总分不低于310分;来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总分不低于280分。另外,对报考特殊学科以及报考内蒙、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八省区所属地方院校的考生,还有定向、委托回原单位的考生,在参加复试基本要求方面适当放宽一些。




    1.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41:16 修改此文]
    1. 11楼 蒙春 2007-04-20 10:5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同等学历报考的相关问题

    2. 看到很多TX问同等学力的问题,以下是转帖:
        由于专升本考试在难度上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差无几。越来越多的专科学历的考生开始瞄准考试科目相对比较少且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有几点还是要值得广大专科学历的考生注意:
    3.   1、有的学校(可以说是大部分)根本不会招收专科学历层次的考生。虽然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都有同等学历的报考条件。但非常多的学校并不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面子问题。甚至招不满的情况下也不考虑)。而且由于导师的抵制,基本上只有极少数学校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部分考生还必须要自带科研项目才能被录取,如果专科学历的考生想报考某所高校的研究生,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打听一下有无同等条件的考生在以往被录取过,当然。某些特殊的考生除外。
    4.  
    5.   2、比较准确的同等学历的定义共有三点:
    6.   1)专科毕业两年以上;
    7.  
    8.   2)自考本科段若干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已经通过;
    9.  
    10.   3)两篇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11.  
    12.   这三个条件里面唯一可能比较含糊的是第三点,部分学校可能不会要求、其余两点在一般情况下是必须的。
    13.  
    14.   3、只要有本科学历证书。即可不考虑以上任何因素。放心报考、但部分学校只承认正规全日制本科学历和自学考试的学历。对部分持非正规本科文凭的考生可能会在复试中提高。
    15.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49:47 修改此文]
    16.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50:02 修改此文]
    1. 12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阅卷有误如何查询?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复试的具体规定 等等

    2. 11、我怀疑阅卷有误,如何查询呢?

    3.   招生单位对考生成绩的评定、统分、登记是严肃认真的,一般是准确无误的。如考生对某个科目的考试成绩有怀疑,可向招生单位提出申请,经招生单位办公室审查同意,由专人负责复查,并将结果通知考生本人。考生本人不得直接查阅试卷的成绩,更不得查阅试卷。这种查询一般仅限于检查各题分数加和,不能更改已经判定的任何单题分数。

    4. 12、关于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书和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通知书的寄发时间由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确定。这几年一般是在当年的4月中旬发出复试通知书;4月底前后进行复试;7月上旬发出录取通知书。
    5.  
      13、复试的具体规定
        硕士研究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有关复试资格的确定及有关的具体规定如下:

    6.   (1)招生单位对考生初试成绩进行登记、统计和测算分析后,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复试基本要求和录取原则,结合本校(院、所)情况拟定复试标准。复试标准须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院、所)长组织有关人员审定,并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和主管部门备案。
    7.  
        招生单位根据拟定的复试标准,将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的有关情况,以及接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考生的情况,提供给系(研究室),由系(研究室)在征求有关指导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后,提出复试名单。最后由校(院、所)长召开有关会议审批确定复试名单。

    8.   对于初试成绩符合国家教委复试基本要求,招生单位拟不复试录取的考生,应及时将其全部材料转寄第二志愿单位。对于不符合国家教委复试要求的考生材料不得转寄其他招生单位。

    9.   对于个别初试成绩未达到国家教委制定的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招生单位拟对其进行复试的,需上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审批。少数招生单位经国家教委批准,可自行审批。

    10.   个别考生(不含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突出,同时招生单位对其课程学习、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情况比较了解,认为确有培养前途的,经指导教师提出,系、校(院、所)批准,可以不复试。

    11.   对于同等学力考生须全面、严格复试。应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12.   (2)复试名单确定后,招生单位应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情况。

    13.   (3)根据复试名单通知考生进行复试。复试前由招生单位组织有指导教师参加的复试小组,根据专业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确定复试内容、复试试题和复试形式(口试、笔试或实践环节的考核等,一般以口试为主)。

    14. 14、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后,对保留入学资格,先到合适的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学习有何规定?

    15.   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保留入学资格,一般可以先分配到需要毕业研究生的单位去工作一段时间后,按照有关规定分别作为定向生或委托生回校学习,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16.   志愿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也可在自愿的原则下分配到那些不需要毕业研究生,但愿接受保留入学资格学生的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校学习,毕业后另行分配工作。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硕士生入学前工作期间的身份和待遇与同届参加毕业分配的本科应届毕业生相同。
    17.  
      15、为什么硕士研究生要逐步扩大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比重?

    18.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一定生产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一般说来,科研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思想政治方面也较为成熟,多从这部分生源中招收研究生,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入学素质和培养质量,同时这也有利于加强教育部门和其他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为此,国家教委规定今后研究生招生要进一步扩大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尤其是应用学科主要招收在职人员。国家招生计划内定向培养的研究生和委托培养的研究生,应尽量从要求定向和委托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中招收。
    19.  
        为有利于在职人员应试,要改进入学考试的命题工作,重视能力的考核,认真进行复试,录取时要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制定优先录取优秀在职人员的政策。

    20.   对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四年,思想政治表现好,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在职人员考生,实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由国家教委授权的高等学校经过对考生的资格审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组织单独入学考试。

    21. 16、普通高等学校从现役军人中录取研究生有何规定?

    22.   (1)各招收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录取现役军人考生,应与其他考生一样,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

    23.   (2)对符合录取条件,并能够在计划内录取的现役军人考生,不论其毕业后是否转业,均应在计划内录取,招生学校不要按委托培养办理。
    24.  
        (3)现役军人被录取为研究生,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其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按总政治部规定办理,书籍费等其他待遇与国家计划内其他脱产研究生相同。

    25.   (4)现役军人被录取为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安排,按总政治部规定办理。培养学校或其他用人单位如需选留或录用,可经有关主管部门征得总政治部同意后,为其办理转业手续。
    26.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52:49 修改此文]
    1. 13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一)考研的整个程序有哪些

    2. 1.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3.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要及时把握最新的学校里的动态。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
    4.  
    5.   
      2.先期准备

    6.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就该踏实看书复习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旦确定了目标,便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复习中。复习中,一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

    7. 3.报名

    8.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也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考生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9.  
      4.初试

    10.   初试一般在1、2月份的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11. 5.调剂

    12.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联系,实在不行就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13.  
    14. 6.复试

    15.   复试一般在5.1前后,过去一般是等额面试,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中折戟,因此竞争非常残酷。这就要求考生朋友们要精心准备面试,在面试中要有一个自信,从容的心态,这样才能果决、流畅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6.  
    17. 7.录取

    18.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19.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55:18 修改此文]
    1. 14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二)如何填报志愿
    2.   有人说,选好考研的第一志愿就是成功的一半。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一志愿作用重要,如果选不准,那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专家认为,选择志愿者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考生要把自身的意愿和条件结合起来,考虑好第一志愿。  要做到准确填报志愿,考生还要全面了解真实的信息,权衡利弊,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尤其是那些竞争实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助于信息的收集,选择录取可能性最大的专业和招生单位。

    3.   招生简章是集中反映该单位的招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所以每个考生都应尽早得到一份报考单位的招生简章。有时,为了便于比较选择,还希望全面了解有关单位的招生情况,得到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但是,各单位的招生简章一般都要到十月份左右才出,索要颇费周折。这样,如果等到招生简章拿到手,比较确定后才开始复习备考的话,恐怕为时已晚,错失良机,遗憾终生。那么,怎么办呢?

    4.   你可以提前到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图书馆去查阅历年全国各单位的招生简章。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包括各高校的招生办公室)、图书馆(包括各高校的图书馆)一般都有历年的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招生简章(本书的第二部分中详细附有全国研究生招生详细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据此先初步确定报考意向,如意欲报考什么专业,哪个研究方向,哪些科研机构等。而后你不妨先按意向着手复习,同时与意向单位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或你与在意向单位的亲友、同学等及早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新的招生简章,以便及时调整复习。

    5.   招生工作有一定连续性和类同性,即就同一院校、科研单位而言,基本情况如招生专业方向设置,招生名额,竞争激烈程度,考试科目等与上年相似;就各单位之间比较而言,同一专业方向考试科目类同。这就为复习备考提供了可行性。当然,区别还是有的,有些情况还可能出现较大变动。这就又要求你必须尽快拿到新简章,根据新简章迅速调整。
    6.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56:11 修改此文]
    1. 15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三)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尽快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却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


        2.系办印发的说明。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57:27 修改此文]
    1. 16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四)如何选择学校及专业

       

        虽然近年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但仍有一些专业报考量不足,个别甚至出现招不满或无人报的现象。在个别学校的热门专业,即便是总分超过350分(四门课总分为500分,一般最低线为325分),也未必能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据了解,目前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上,文史类、经济类专业报考者一般较多。如在北京,理工类专业的报考与录比例一般在2:1~4:1之间,但文科专业的报考与录取的比例则高达6:1~9:1。具体专业与学校之间,这种不平衡则更为突出。在专业上,工科的计算机、自动化等一直是热门,文科的法律、财经则一直是热门。在这些专业中,报考与录取的比例往往高达20:1以上,甚至更高。北大、人大等名校则是众多考生集中的地方。在这类学校,个别系的考生就可能超过1000人,没有绝对高的成绩,基本上难以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建议同学可避开这类学校及这类专业。当然,一些热门专业或热门学校中仍存在一些相对的冷门方向及专业,同学不妨有选择地报考。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57:56 修改此文]
    1. 17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五)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研

       

        “没有考不了的,只有想不到的”,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众所周知,“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剑走偏锋”,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


        那么,对跨专业专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

      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

      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欢迎鼓励跨专业报考。


        从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跨专业考研的所跨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对于理工科学生选择该类专业要考虑以下两点:

       一、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可能对理科生有利,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系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等要考数学

       

      二、考的专业课科目比较少,这样理改文考生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一些。


        社会学是一门领域广阔的学科,根据历年的招生情况看,应届考生居多,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比例也较大,带着其他学科背景进入社会学,都有其独具的优势。社会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学科而言,比较容易入门,只要准备充分,复习得法,考取希望还是很大的。


        法学院在读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非科班出身,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专业的鸿沟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往往能融专业素质于法律学习中,他们视野广阔,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而独特,要是再加上复习得更加充分,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理科之间跨专业报考,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的专业,隔行如隔山,文科、社会科学之间还稍好一点,理工科之间差别更大,报考其他专业就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学习,自然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当然,这座山也不是翻不过去的。


        总之,决定是否跨专业报考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慎重选择,不可追逐一时的热门、潮流,要尽可能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1:59:43 修改此文]
    1. 18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六)报考不同类别的硕士研究生应注意哪些事项

        目前硕士层次的研究生除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外,近年又增加了许多注重应用的新型“专业硕士”。它们分别是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MPA)、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建筑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程硕士等。与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在培养方向上更注重实践与应用,培养时间也短(两年)。


        一般来说,因为培养方向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因此,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水平要求较浅,更多的是考一些主要课程的基础知识。另外,专业硕士招生学校数目虽少,但一般招生量较大。鉴于此,对于一些换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似乎报考专业硕士更合适一些,至少可以在专业课上不被“科班出身”的考生拉下太大差距;对于“科班”出身的考生而言,则不妨扬长避短,报考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生。


        特别要提醒的是,近年许多学校都增加了计划外名额,有自筹经费、委培等多种形式,最后的实际招生名额往往远远高于所公布的数字(计划内)。如果你想上个好学校,上个好专业,超过最低分数线的把握也较大,你也可以考虑计划外名额,但要自己准备学费。招生简章上公布的数字往往含有保送生在内,如果以此为据来考虑竞争程度及把握大小,显然就不准确了。因此报考前,最好与学校取得联系,弄清实际数字。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2:00:15 修改此文]
    1. 19楼 蒙春 2007-04-20 10: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七)如何与研招办打交道

        每年十月份起,各研招办收到大量考生来信来款,询问有关信息,索要简章等资料,有时每天收到近百件来函来款。但是,研招办所处理的只占极少部分,大量来函积压在研招办的橱柜里,这里的原因是:研招办的人手有限,工作非常繁忙,招生简章要买,工作人员无法免费寄给你,也不大可能去信说明价钱,许多研招办没有专门机构为考生资料服务,不可能为你跑邮局去取款,购买所需资料和办理邮寄。所以,你与研招办打交道时须注意:


      1.索要招生简章的同时寄5元左右人民币;

      2.所提问题要具体,将回信的信封填好,寄给招生办。

      这样你才能及时迅速地得到所需简章等资料和所提问题的答案。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2:00:56 修改此文]
    1. 20楼 蒙春 2007-04-20 10:5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八)怎样了解专业课命题情况及参考书目

        业务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评卷,这是研究生招生中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对你了解所报考单位命题特点和复习参考书目十分重要。一般说来,多看看你所报考的招生单位的历年试题,尽量用它们的教材,是一个诀窍。  最便捷最可靠的做法是向上一年刚考上该校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咨询,即使素昧平生,也不妨冒昧地登门拜访。上届研究生一般都会热心相助的。


        除了向上届研究生请教外,你还可以根据招生简章给意向中的导师去信,向老师请教。向导师请教的好处是能使导师有机会了解你,这对录取也有影响。给导师去信介绍自身情况既要实事求是,让导师觉得你诚实,又扬长避短,让导师觉得你潜力大,有培养前途,请教问题要谦逊,给导师留下一个你是虚心进取、勤奋好学的印象。总之,你的目的是要让导师赏识你,愿意收你为****,并愿意帮助你,为此应该利用什么手段,你完全可以运用你的智慧去闯。登门拜访导师也是常有的事。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2:01:23 修改此文]
    1. 21楼 蒙春 2007-04-20 10:5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九)应否参加考前辅导班
    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由各学校自己命题,由于各学校的教材不同,学术流派不同,教师的研究方向各异,因此,即便是同一专业的考题,各个学校的差异也较大。为此,在注意收集所报考学校推荐的复习用书及历年考试外,还应尽量参加报考学校的专业课辅导班,尤其是各系自己举办的辅导班。近年研究生考试中的“近亲繁殖”现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学校的研究生往往集中地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学校,如北京一所学校招收的研究生很多来自山东和几所师范院校,其原因就在于有师哥师妹及时地为师弟师妹传递有关信息。曾有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参加某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前,因工作关系未能参加其自信最有把握的一门专业课的考前辅导,结果该门课仅得了50分。虽然该考生外语考了全校最高分,总分也是该专业最高的,但据有关规定,仍被拒之门外。针对这一情况,考生在报考时,如没有时间到报考学校参加辅导,同时专业课也没有较大把握,不妨把目标定得现实一些,报考就近比较熟悉的学校,以保证“命中率”。

    3.   参加考研辅导班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研辅导班的任课教师一般为多年从事本科教学和考研辅导员的资深教师,对于辅导的课程有精深的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参加辅导班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系统的复习,而且可以回避考生常见的误区,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4.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2:01:46 修改此文]
    1. 22楼 蒙春 2007-04-20 10:5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十)是否一定要与导师联系

        很多学生都关心是否需要与导师提前联系这个问题。


        能有机会获得导师的指导固然好,但如果没有机会与导师取得联系,也不要有思想顾虑,导师在录取中并不起关键作用。因为,出题导师不确定,阅卷导师更是随机,录取时由院(系)与研究生院双层把关,所以一般情况下,导师不起决定作用。但是,与导师的学生联系还是有必要的,他们对导师的研究领域、近期主要成果、该学科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甚至导师的出题方式都十分清楚,所以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许多宝贵的信息。

       

       
        如果你已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话,不妨写一封信给导师,在信中写明你的科研成果,导师也许有兴趣见你,实在联系不上就努力学习吧。再者,即使与导师联系,如果考试分数不够,也不能被录取。


        但必须注意的是,个别学校对有些专业要求填报导师名,所以这些专业的考生要提前和导师联系。

    2. [ 寂寞的自由 于 2007年04月20日12:02:12 修改此文]
    1. 23楼 季天 2007-04-20 14:3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谢谢啊
    1. 24楼 yanzi 2007-04-20 16:0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通信工程专业的数学主要考什么?我们学了好多内容,有高树,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
    2. 不可能全考吧?
    1. 25楼 鐜嬫稕 2007-04-20 21:55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顶,真是好东西。
    1. 26楼 兰兴 2007-04-21 11:1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呵呵!很不错
    1. 27楼 许湘琴 2007-04-22 18:32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e恩,是很不错的东西
    2.  
    1. 28楼 刘伟英 2007-04-24 13:41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29楼 王振明 2007-04-24 19:20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30楼 ←孙旭↓孤单↑ 2007-04-28 04:4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kan le
    1. 31楼 朱烨 2007-04-28 18:4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32楼 伊方龙 2007-04-29 16:15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顶!好帖!谢谢!
    1. 33楼 陈晓华 2007-04-29 23:22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34楼 王红云 2007-08-03 21:2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呵呵...很不错,谢谢你!为我们准备考研的提供了方便。
    1. 35楼 杨健 2007-08-03 22:02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36楼 高昌 2007-08-04 10:5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谢谢楼主的帖子,让我知道了许多东西,顶一下,哈哈
    1. 37楼 王雷 2007-08-04 11:4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这个帖子堪称为考研扫盲第一贴啊
    1. 38楼 武娟 2007-08-04 21:45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39楼 龍 hui 2007-08-05 08:3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谢谢啊,懂很多了,谢谢
    2.  
    1. 40楼 许延东 2007-08-05 13:1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不錯····
    2. 一个懒惰的人!看帖子基本不回!除非是非常经典的帖子!!
    1. 41楼 刘立现 2007-08-05 14:0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不错,谢谢了!
    1. 42楼 胡晓安 2007-08-05 14:42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谢谢啊!
    1. 43楼 刘正勇 2007-08-06 14:54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2. 永不言弃!
    1. 44楼 宋叶涵 2007-08-07 09:2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你真厉害
    1. 45楼 程茜 2007-08-07 10:45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我没有看到帖子,也没有看到你想给那些要考研却不知道要怎么准备的人所以提供的建议或者什么东西
    2. 请问你有写了什么东西吗
    3. 我很想了解
    4.  
    1. 46楼 白振霄 2007-08-07 12:5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好啊!看此一贴,犹如醍醐灌顶!不胜感激!
    1. 47楼 苑静娜 2007-08-07 13:05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48楼 王小丹 2007-08-07 13:59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真乃达人也~~
    1. 49楼 刘科 2007-08-07 19:13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受益非浅,谢谢
    1. 50楼 王婧博 2007-08-07 19:13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非常感谢!
    1. 51楼 纳兰丝雨 2007-08-07 21:53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确实不错,考研扫盲第一帖,当之无愧
    1. 52楼 陈月萍 2007-08-07 22:07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我顶,好长啊!
    1. 53楼 刘小文 2007-08-07 22:45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这么好的帖子 ~`
    1. 54楼 陈丽 2007-08-07 22:53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与大家一样 佩服你 谢谢 真的非常好啊
    1. 55楼 杨庆锦 2007-08-08 00:06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内容真的非常充实,有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感觉呀!
    2. 多谢各位了!
    1. 56楼 Y 2007-08-08 01:58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超赞!
    1. 57楼 张永明 2007-08-08 10:22 回复
    1. 投诉
    • 发站内信
    1. 【 回复51楼 纳兰丝雨 】
    2. 确实只是扫盲··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