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七牌两图:刘谦:在大学教育中体现文化自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2:18
刘谦:在大学教育中体现文化自觉

2011-02-17 08: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当今时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关系深刻调整,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在大学教育中体现文化自觉,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自觉的内涵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文化自觉实际上是对自身承载的文化的一种觉悟、一种科学认识。

  文化自觉中的“文化”,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文化的具体特性主要体现在特定文化所承载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上,历史观、价值观的取向决定着文化的性质。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有力地回答了“谁的文化”和“什么文化”的问题,从而规定了“新的文化”的性质。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才是“中国的革命力量”。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我们的文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道路,自觉地以之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文化自觉中的“自觉”,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自己所属的文化谱系及其源流发展的科学理解;二是对世界文化地图的辨识及对所属文化谱系在世界文化地图中的地位和位置的科学认识;三是对文化对于人类、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文化对于个体自身的意义与功能的认知。文化的内涵结构可以区分为器物、制度和理念(精神)三个基本层次。文化自觉主要是在理念(精神)的层次,是对所属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意识与觉悟。

  培养文化自觉的意义

  加强青年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加强青年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文化自觉培养是文化自身发展传承的基本要求。文化只有在传承中才能够得以继承与发展。只有有了人的继承和发展、生产和消费、学习和创造,文化的繁荣进步才是可以预期的,文化意义的实现也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教育是连结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 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连结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实与可能的未来。 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文化精神的培育和提升。 教育活动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接续文化薪火的重要环节。 同时,文化自身的发展传承要求文化主体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明确这份使命的时代内涵与历史责任。唯有如此自觉,文化的传承才能够更好地回应时代要求、承担民族复兴使命。

  加强文化自觉培养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武器。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正呈现信息飞速发展、商品全球流动、文化传播急剧加速的状态;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仍然是多元纷呈、不可相互替代的文化形貌。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种经济社会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这昭示我们,越是能够坚持文化自觉,就越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加强文化自觉培养是应对当前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必然要求。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伴随着我国社会变迁,始终以生动、鲜明的方式体现着时代的脉搏。同时,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样性发展的趋势。 他们正处于“准成人”的人生阶段,其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一些现实问题有着相当的敏感和体察,但同时因尚缺乏人生历练,在多样化社会思潮特别是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会出现去“中心化”等倾向。对此,更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加强青年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诸多选择面前,反观文化渊源,进行理性选择,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文化自觉的路径

  加强文化自觉培养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它既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古,也不是全盘西化。文化自觉,强调作为具有文化属性的社会人应当对自身所接触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弘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坚定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具备相当的自主能力。

  具体地讲,加强青年学生文化自觉培养,至少需要从丰富的知识传播、突出的主体性体验和全面的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加以考虑。所谓丰富的知识传播,主要是指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具备自身文明的知识,为形成文化自觉提供必要的历史文化根基与跨文化比较基础;以博学引领青年学生开阔心胸,博采众长;以知识为载体,帮助青年学生体验各门学问所蕴涵的意境之美和把握世界的不同方法。所谓突出的主体性体验,是指在实践中强化文化自觉培养,进一步发挥青年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青年学生从自身经验与知识结构出发进行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所谓全面的制度保障,是指建立健全一套青年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机制,从制度上对青年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活动给予保障和鼓励。通过制度建设,保障青年学生在多部门合作中、在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中有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以更好地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正确面对多样文化的存在与碰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