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太古可口可乐官网: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56:57
皖农计〔2011〕114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农机局),委属各单位: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农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各级农业部门和委属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规划》,增强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对《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年度分解,编制好年度实施意见;对《规划》提出的重大工程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要按照职能,各司其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监测和评估,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大《规划》实施力度,确保“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各级农业部门和委属各单位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迎难而上,为实现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5)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5)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和压力……(8)
三、“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10)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11)
一、发展思路…………………………………………………(11)
二、基本原则…………………………………………………(12)
三、发展目标…………………………………………………(13)
第三章  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 ………………………………(16)
第四章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24)
一、区域发展…………………………………………………(24)
二、产业布局…………………………………………………(26)
第五章  重大工程 ……………………………………………(32)
第六章  保障措施 ……………………………………………(35)
一、深化农村改革……………………………………………(35)
二、加大农业投入……………………………………………(36)
三、强化科技人才支撑………………………………………(36)
四、强化法制保障…………………………….………………(37)
五、强化组织保障……………………………………………(37)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是我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机遇期,是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了洪涝、干旱、冰冻、动植物疫病等多重自然灾害,克服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启动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连年丰收,总产跨过600亿斤台阶,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616.1亿斤,比2005年净增95亿斤;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0年总产分别达到514.9万吨和193.3万吨。特色农产品较快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蚕桑、中药材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效益明显。
2、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和“532”提升行动,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15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32个,省级龙头企业685个;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3687亿元,比2005年增加2787亿元,年均递增32.6%。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0.54:1提高到2010年的1.2:1。
3、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到1930个和202个,覆盖面分别占全省村镇的12%和15%。示范村镇农民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00多元,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生产水平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4、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服务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范围扩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8%。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7331个。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开展农村“三资”清理和委托代理,实施阳光村务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深入推进,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顺利开展。种子管理体制、兽医管理体制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5、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5元,比2005年增加2644元,年均增幅14.9%,比“十五”期间提高了8.5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快速增长期。
专栏1 “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05年
“十一五”
计划目标
2010年
预计
“十一五”年均
递增率(%)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按可比价格)
4
4.5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641
3800
5285
14.88
粮食总产量(亿斤)
521.07
550
616.1
3.41
棉花总产量(万吨)
31.1
40
31.6
0.32
油料总产量(万吨)
270.67
330
227.6
-3.41
蔬菜总产量(万吨)
2195
2700
2750
4.61
水果总产量(万吨)
151.72
200
216
7.32
茶叶总产量(万吨)
5.96
>7.5
8.3
6.84
蚕茧总产量(万吨)
3.13
3.1
-0.2
肉蛋奶总产量(万吨)
515.99
620
514.9
-0.04,农普数据调整影响。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177.57
210
193.3
1.71,农普数据调整影响。
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万元)
900
3687
32.58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0.54
1.2:1
17.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万个)
<0.4
0.8
1.7331
34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44.3
60.5
60.8
6.54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难点和压力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水平不高,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拉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1、加快发展的压力。“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加快发展、实现翻番目标和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双重压力。目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宏观经济面临形势复杂,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市场风险增加,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较大。同时,连续多年的丰产丰收,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面临的各种深层次困难和问题较多,在这种形势下,奋力赶超,实现翻番压力较大。
2、转型发展的压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需要夯实农业基础,提升农业装备,强化科技支撑。而我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抗灾能力较弱、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经营机制体制不活,一方面面临农业投入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人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困难较多,难度较大。
3、持续发展的压力。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供给压力越来越大。而当前,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公益性服务体系比较薄弱,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投入不足,农村金融瓶颈加剧,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且在短期内又难以根本解决,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资源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资源日趋紧张。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天气频率增加,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业资源保护亟待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三、“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困难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
1、重大战略和政策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连续发出的七个中央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省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推进技术创新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经济圈建设和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转变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机遇。我国经济发展已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扩大内需作为主要动力。政府公共资源将更多投向农村,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将更多向农业集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将惠及更多农民。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最大的内需产业。转方式,扩内需,为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经济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平台,统筹城乡、以工补农的能力大大增强。2010年我省GDP超过1.22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063.8亿元,工业化、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安徽,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
4、农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十一五”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粮食增产、产业提升、农业组织化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粮食生产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产增效”的新路子;产业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扶持龙头、做大规模、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新途径;农业组织化探索了“信息化引路、示范带动、规范发展”的新模式;养殖业步入“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的新轨道;农村管理和科技服务逐步完善。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总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主要任务,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按照上述思路,“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立足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双轮驱动、互动发展,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方针,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和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坚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切实把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机制创新上来。
3、坚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作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积极推进农户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建立有利于双层经营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4、坚持夯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把夯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作为推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农业装备、农村流通、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5、坚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十二五”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保持农产品总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以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6、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严格耕地保护和管理,重点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综合利用,大力推广以节肥、节水、节药、节能为主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保障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1、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总产达到640亿斤;棉花、油料总产量分别达到37万吨和260万吨;蔬菜、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3500万吨和220万吨;茶叶、蚕茧总产量分别达到11万吨和3.25万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3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20万吨。
2、农产品加工能力。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7000亿元,年递增13.7%。
3、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农产品“三品”认证总量超过4800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600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00万亩。
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0000个,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比例达到50%;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0亿美元。
5、农业支撑条件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设施栽培蔬菜比重达到32%;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到9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6、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年均增幅10%以上;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0570元。
7、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氮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37.5%和40%,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3亿尾,农村户用沼气达到103万户,农业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5%,重点领域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15%。
专栏2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       标
2010年
预计
2015年
目标
年均递增率
(%)
指标属性
农产品生产能力
粮食总产量(亿斤)
616.1
640
0.77
预期性
棉花总产量(万吨)
31.6
37
3.2
预期性
油料总产量(万吨)
227.6
260
2.7
预期性
蔬菜总产量(万吨)
2750
3500
4.94
预期性
水果总产量(万吨)
216
220
0.37
预期性
茶叶总产量(万吨)
8.3
11
5.8
预期性
蚕茧总产量(万吨)
3.10
3.25
1
预期性
肉蛋奶总产量(万吨)
514.9
630
4.12
预期性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193.3
220
2.63
预期性
农产品加工能力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亿元)
3687
7000
13.68
预期性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
1.2:1
1.5:1
4.6
预期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
>96
>97
0.22
约束性
农业“三品”认证总量(个)
2864
4814
10.95
预期性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万亩)
1880
2600
6.7
预期性
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万亩)
80
100
4.5
预期性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万个)
1.7331
3
11.6
预期性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户数(万户)
200
700
28.5
预期性
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比例(%)
15
50
27.3
预期性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
55
70
4.95
预期性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12.38
20
10.1
预期性
农业支撑条件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2
58
2.2
预期性
设施栽培蔬菜比重(%)
18
32
12.2
预期性
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
60
90
8.5
预期性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60.8
70
2.86
预期性
农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285
>8512
>10
预期性
10570
14.87
预期性
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氮肥利用率(%)
35
37.5
1.4
预期性
农药利用率(%)
30
40
6
预期性
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亿尾)
1.5
3
14.87
预期性
农村户用沼气(万户)
78
103
5.73
预期性
农业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
1
5
38
约束性
重点领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率达到(%)
5
15
24.6
约束性
第三章  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生产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提升能力、优化结构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耕地质量提升、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发展设施农业和可控农业转变;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1、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要进一步转到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上来。
——主攻粮食单产水平。以主产区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加快种业发展,综合推进植保和耕地质量建设,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加快耕作和栽培模式创新。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开展小麦、玉米千斤县和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打造粮食生产的示范区。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构建小麦、水稻和玉米优势产业带。大力发展玉米、粳稻生产,促进玉米、粳稻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提升粮食作物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和高蛋白大豆,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扶持发展粮食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粗粮加工、精细加工和饲料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辐射带动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切实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推广土壤改良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防灾减灾和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加强渔政渔港和渔船安全装备建设。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研制、示范和推广,增加农机总动力,推进农机新工艺,提高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综合水平。加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农机维修配套服务,强化农机装备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机械作业安全水平。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畜禽、渔业等生产设施化发展,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户投资设施农业建设,促进节能环保高效农业发展。
3、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时期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主导产业明确、区域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稳定发展棉花、油料生产。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做大做强畜牧、水产、蔬菜等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一村一品”,支持发展茶叶、水果、蚕茧、中药材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板块经济。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区位、人文、生态等优势,建设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片、示范点。
4、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保障供给的关键。“十二五”的重点是: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和乡镇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的力度。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网络,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高毒农药监管。深入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二五”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是促进转型升级,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传统粗加工向现代精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扶持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聚集发展,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大宗农产品产后初加工为重点,提升产后贮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技术研发和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产地加工业新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开展强强联合,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集群。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引企,积极承接以长三角为主的国内外产业转移。以“三大农展”为载体,围绕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关联企业、配套产业,提高农业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
6、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业。把农业农村服务业作为农村新兴产业,扩大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业产值比重,使服务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和农村生活性服务。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实行种子统供、肥料统配、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生产资料供应服务,推进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经营企业和实体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服务,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同时,要学习推广城镇社区管理模式和经验,积极开展垃圾收集、厨房餐饮、饮水、供气以及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倡导健康文明快乐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积极推动农产品流通服务。发展电子商务,完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开展农超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直接与大中型商贸企业合作,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发展会展经济,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提高我省农产品在境内外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7、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为重点,以解决科技最后一公里难题为突破口,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优化布局、充实一线、明确职能、创新机制等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体系的队伍建设、条件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延伸农技推广服务链条。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种业建设,加强良种培育和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支持种子研发机构开展生物育种和商业化育种,扶持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品种审定,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种业建设新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机具的推广力度,加快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高产创建、畜禽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8、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增收是“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深挖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目标。
——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稳定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拓宽农民务工渠道。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稳得住,返乡创业能发展,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扩大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进一步做好承包地、宅基地的确权、发证工作,完善土地征、占用制度和农业补贴政策,培育农村要素市场,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9、创新农业农村经营体制机制。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农户联合与合作,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方向转变。
——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流转政策指导和服务,建立流转双方利益保护机制,推进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土地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和示范社建设,引导和带动规范化发展。引导农民开展资金合作,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培育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农村现代产权关系。加强农村要素市场流动平台建设,推进资金、人才、技术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
10、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社区化为基本方向,以“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抓手,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完善新农村建设布局。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体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编制市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镇布点规划,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服务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通过规划引领村镇布局、村庄合并、旧村改造和集中居住区建设。
——以农村社区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稳妥推进土地整治,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要求,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统筹教育、医疗、商业、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农村社区。
——深入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扩大范围、丰富内容”的总体要求,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为切入点,加快村镇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示范村镇示范带动作用。
——创新新农村建设机制。深入开展“千企联千村”活动,积极引导鼓励各类工商企业参与村企共建,深入推进部门联系帮扶工作,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点帮扶,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第四章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十二五”时期,立足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经济优势互补、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区域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区域互动发展、加快发展。
1、加快皖北地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符合皖北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工基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有序做好劳力输出和人口流动工作,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使皖北地区尽快赶上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2、加快皖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根据国家规划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全方位开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综合开发利用长江沿线农业资源,加快与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一体化进程。大力引进农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大企业,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十二五”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使之成为引领和带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3、加快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环境和资源可承载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安全区域,做好特色富民的大文章。引导库区和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走特色突破之路,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4、加快发展都市型高效农业。依托中心城市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建立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相协调,具有明显特色的多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农业品牌。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业体系,构筑优质农产品融入长三角的绿色通道。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探索农民进城的有效途径,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
5、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坚持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文明为目标,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步伐。
二、产业布局
深入实施《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重点发展我省区域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强、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18个优势农产品,建设3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构建全省现代农业区域产业基础。
(一)粮食主产区
在沿淮、江淮丘陵单季稻区和沿江双单季稻兼作区48个县(市、区),建设沿淮江淮水稻和沿江江南水稻优势产业带;在淮北沿淮35个重点县(市、区)建设淮北中强筋小麦和江淮中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在沿淮、淮北28个重点县(市、区),建设淮北玉米和江淮玉米优势产业带;在沿淮、淮北15个重点县(区),建设淮北沿淮大豆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产量分别占全省比重达到93%、92%、94%和75%。
(二)棉油主产区
在沿江、淮北28个重点县(市、区),建设沿江棉花和淮北棉花优势产业带;在沿江江淮34个重点县(市、区),建设“双低”油菜优势产业带;在江淮丘陵和淮北11个重点县(市、区),建设花生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棉花、油菜、花生产量分别占全省比重达到80%、81%和73%。
(三)蔬菜主产区
在城市郊区保供蔬菜、皖北和沿江沿淮棚室蔬菜、皖南和大别山区高山蔬菜、沿江沿淮沿巢湖水生蔬菜、黄山和九华山旅游区蔬菜五大产区的30个重点县(市、区),建设名特蔬菜和大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蔬菜产量占全省比重达到90%。
(四)畜禽产品主产区
在有条件的20个重点县(市、区),建设奶牛优势产业带;在淮北20个重点县(市、区),建设肉牛和肉羊优势产业带;在江淮和沿江21个重点县(市、区),建设肉禽优势产业带;在淮北和江淮23个重点县(市、区),建设生猪优势产业带;在皖南9个重点县(市、区)建设蜂产品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牛奶、牛肉、羊肉、肉禽、肉猪和蜂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省比重达到90%、58%、79%、53%、60%和65%。
(五)水产品主产区
在沿江、沿淮、环巢湖地区30个重点县(市、区),建设沿淮水产品和沿江水产品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水产品产量占全省比重达到70%。
(六)茶叶主产区
在皖南和大别山区26个重点县(市、区),建设皖南茶叶和大别山茶叶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茶叶产量占全省比重达到80%。
(七)水果
在皖北、江淮、皖南地区11个县(市、区)建设黄河故道水果、沿淮水果和皖南山区水果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水果产量占全省比重达到80%。
(八)蚕茧
在皖南和皖西南地区的12个县(市、区)建设蚕茧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优势带蚕茧产量占全省比重达到90%。
专栏3  安徽省十二五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布局一览表
序号
优势区
县数
市  名
县       名
1


沿江江南水稻优势产业带
25
安庆、巢湖、芜湖、宣城、池州、铜陵、黄山、马鞍山
宿松县*、望江县*、怀宁县*、潜山县*、桐城市*、枞阳县*、太湖县*、庐江县*、无为县*、和县*、居巢区*、含山县*、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当涂县*、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泾县*、东至县*、贵池区*、青阳县*、休宁县*、铜陵县*
沿淮江淮水稻优势产业带
23
六安、淮南、合肥、阜阳、蚌埠、滁州
舒城县*、寿县*、霍邱县*、潘集区*、凤台县*、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颍上县*、阜南县*、五河县*、怀远县*、天长市*、全椒县*、南谯区*、来安县*、定远县*、金安区*、凤阳县*、裕安区*、明光市*、金寨县*、霍山县*
2


淮北中强筋小麦优势产业带
22
亳州、淮北、阜阳、宿州、淮南、蚌埠
濉溪县*、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太和县*、临泉县*、界首市*、颍泉区*、颍东区*、颍州区*、埇桥区*、灵璧县*、泗县*、萧县*、砀山县*、颍上县*、阜南县*、五河县*、固镇县*、潘集区*、凤台县*
江淮中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
13
蚌埠、六安、合肥、滁州
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寿县*、霍邱县*、天长市*、裕安区*、长丰县、怀远县、肥东县、全椒县、金安区、来安县
3


淮北玉米优势产业带
21
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
临泉县*、蒙城县*、灵璧县*、萧县*、濉溪县*、阜南县*、利辛县*、谯城区*、泗县*、涡阳县*、太和县*、埇桥区、颍上县、界首市、颍州区、砀山县、颍东区、颍泉区、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
江淮玉米优势产业带
7
滁州、合肥、六安
定远县、明光市、凤阳县、肥东县、裕安区、长丰县、金安区
4


淮北沿淮大豆优势产业带
15
淮北、亳州、阜阳、宿州、蚌埠
濉溪县*、颍泉区*、阜南县*、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谯城区*、利辛县*、涡阳县*、蒙城县*、埇桥区*、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
5


淮北棉花优势产业带
14
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
谯城区*、蒙城县*、埇桥区*、萧县*、濉溪县*、泗县*、灵璧县*、砀山县*、临泉县*、涡阳县*、怀远县*、固镇县*、利辛县、界首市
沿江棉花优势产业带
14
安庆、巢湖、池州、合肥、滁州、宣城、铜陵、芜湖
无为县*、宿松县*、望江县*、东至县*、宣州区*、肥西县*、全椒县*、枞阳县、怀宁县、含山县、居巢区、贵池区、铜陵县、繁昌县
6


江淮“双低”油菜优势产业带
13
六安、合肥、滁州
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寿县*、舒城县*、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全椒县*、定远县*、南谯区*、来安县*、天长市*
沿江“双低”油菜优势带
21
巢湖、安庆、池州、宣城、芜湖、铜陵、马鞍山
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居巢区*、含山县*、宿松县*、望江县*、怀宁县*、枞阳县*、桐城市*、东至县*、贵池区*、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太湖县*、宁国市*、铜陵县
7


皖南茶叶优势带
17
黄山、宣城、池州
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黄山区、黟县、徽州区、宁国市、泾县、旌德县、绩溪县、宣州区、广德县、郎溪县、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贵池区
大别山茶叶优势产业带
9
六安、安庆
金寨县、霍山县、裕安区、金安区、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桐城县、舒城县
8


淮北花生优势产业带
7
亳州、宿州、蚌埠
蒙城县、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
江淮花生优势产业带
4
滁州、合肥
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肥东县
9


名特瓜菜和出口蔬菜优势产业带
14
亳州、宿州、阜阳、宣城、六安、芜湖、黄山、安庆、滁州、池州
临泉县、砀山县、蒙城县、萧县、金寨县、涡阳县、界首市、南陵县、宣州区、祁门县、岳西县、来安县、东至县、宁国市
大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优势产业带
16
亳州、宿州、蚌埠、淮北、安庆、合肥、阜阳、巢湖、六安、芜湖
肥东县、长丰县、舒城县、怀远县、阜南县、埇桥区、谯城区、濉溪县、怀宁县、和县、无为县、固镇县、裕安区、繁昌县、金安区、庐江县
10


奶牛优势产业带
20
合肥、淮南、滁州、六安、蚌埠、淮北、亳州、芜湖、巢湖、马鞍山
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当涂县、大通区、金安区、裕安区、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南谯区、全椒县、三山区、弋江区、蚌山区、芜湖县、南陵县、谯城区、无为县、含山县
11


淮北肉牛优势产业带
20
亳州、阜阳、宿州、蚌埠、淮北、淮南
临泉县*、颍上县*、怀远县*、五河县*、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利辛县、太和县、阜南县、界首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灵璧县、泗县、埇桥区、固镇县、凤台县、濉溪县
12


淮北肉羊优势产业带
20
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
萧县*、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利辛县、太和县、临泉县、界首市、阜南县、颍上县、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濉溪县、怀远县、固镇县
13


江淮肉禽优势产业带
8
六安、合肥
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肥西县、寿县、霍邱县、肥东、长丰
沿江肉禽优势产业带
14
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安庆
居巢区、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县、郎溪县、当涂县、全椒县、怀宁县、望江县、泾县
14


淮北生猪优势产产业带
16
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
利辛县*、临泉县*、太和县*、埇桥区*、泗县*、灵璧县*、蒙城县*、涡阳县*、阜南县*、谯城区*、颍上县*、濉溪县*、萧县*、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
江淮生猪优势产产业带
7
合肥、滁州、六安
长丰县*、肥东县*、明光市*、霍邱县*、寿县*、定远县、凤阳县
15



皖南蜂产品优势产业带
9
黄山、宣城
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宁国市
16



沿淮水产品优势产带
12
六安、阜阳、滁州、蚌埠、淮南、合肥
肥东县*、五河县*、凤台县*、明光市*、天长市*、定远县*、寿县*、舒城县*、金寨县*、霍邱县、颍上县、怀远县
沿江水产品优势产业带
18
安庆、巢湖、池州、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
宿松县*、黄山区*、居巢区*、庐江县*、无为县*、和县*、宣州区*、当涂县*、望江县、怀宁县、枞阳县、东至县、贵池区、芜湖县、太湖县、繁昌县、宜秀区、桐城市
17


皖北水果优势产业带
6
宿州、淮北、蚌埠
砀山县、萧县、烈山区、湘山区、杜集区、怀远县
江淮水果优势产业带
2
合肥、巢湖
长丰县、庐江县
皖南水果优势产业带
3
宣城、黄山
广德县、宣州区、歙县
18


皖南皖西南蚕茧优势产业带
12
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
歙县、黟县、泾县、绩溪县、青阳县、岳西县、潜山县、太和县、金寨县、霍山县、金安区、裕安区
备注:“*”为列入《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重点县。
第五章  重大工程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强化农业基础,着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支撑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
1、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以加强基础设施、提高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培育新型农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重点,在全省建设8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每个农业县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各市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2、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公益性农业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完成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3、农民组织化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兴办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0000个,农户入户率达50%以上。示范社发展到4000个,其中省级示范社500个。
4、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分别建设小麦、玉米、水稻高产攻关核心区2000万亩、500万亩和1000万亩。实施“吨粮田示范县”和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5、畜牧业升级计划。以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集约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建设3万个标准化规模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和家禽养殖场(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6、水产跨越工程。以水产大县、生态健康养殖为重点,以加强水产良种、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渔政执法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建设30个水产大县、20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改造修复精养鱼塘100万亩。
7、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以蔬菜产业提升行动为抓手,在蔬菜优势产区,每年新增50万亩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十二五”末设施蔬菜发展到500万亩,蔬菜总产达到3500万吨。
8、茶产业振兴工程。以品种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为方向,在26个县(市、区)建设国家级、省级茶叶生产标准园30个,带动辐射1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全省茶园比重提高到40%,茶园三项认证面积达到95%。
9、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推进农业产业化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重点建设60个年产值50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700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10、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以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为重点,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十二五”累计培训300万人,平均每年培训60万人,力争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一个示范带头人。
11、农业信息化工程。以农作物苗情、墒情、动植物疫病和农产品安全质量为重点,健全覆盖市、县的农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向基层延伸至100%的乡镇、50%以上的行政村、100%的规模龙头企业、6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种养大户,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12、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支持新型农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主攻玉米、油菜机收和水稻机栽秧农机化,扶持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建设80个农机化示范区,建立3000个农机化服务组织,提升农机化水平。
13、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在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14、农村新能源工程。重点建设农村户用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和养殖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太阳能、小水电、风能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技术。
15、耕地质量提升工程。采取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改良培肥土壤等综合措施,使全省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个等级,氮肥利用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节约资源,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16、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程。实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大中塘3000口以上、饮水井300眼、小型农水工程100处,新增蓄水能力2亿方。改造中低产田30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建设结构调整示范片100个,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特色农业项目250个。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基本载体,强化统一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农业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扩大区域、品种覆盖范围,探索开展农村住房保险、小额保险、农机具保险、渔业保险,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提高“引进来”的质量水平,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强新时期农村改革试验研究,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二、加大农业投入。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依法落实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总量、增量不断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落实好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农业四补贴政策。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三、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以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推动产学研联合,推进自主创新,健全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创新步伐。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全面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培养一批农技推广骨干人才。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依托,凝聚一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以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有效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着力打造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创造优惠条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服务。
四、强化法制保障。围绕农业支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等,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以综合执法为重点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农民负担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打造阳光政务。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健全各类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切实担负起领导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上要摆上重要位置,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抓好“三农”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农村和谐稳定列入考核指标。加强考核,提高执行落实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大力培养农村创业人才。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乡镇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规划引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典型示范、部门服务的工作思路,明确任务,强化责任。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开展为农服务。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和跟踪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实行分类指导,强化政策落实。加强目标考核,根据规划的主要指标,设定考核任务,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主题词:农业  农村  规划  通知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
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发展计划司及相关司局,省直有
关部门。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1年4月13日印发
打字:侯勤廉         校对:袁  伟          共印4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