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灿烂:粤教版思想品德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 日志 - 如是一尘 温都博客 - 温州博客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46:26
七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考点一:克服闭锁心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识记)
1、闭锁心理有什么影响?
答:闭锁心理现象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闭锁心理如果处理不当,则容易发展为自闭心理,把朋友拒之门外,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不利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如何做到克服闭锁心理呢?
答:①要克服闭锁心理,就应该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献出自己的信任,以获得别人的理解。②克服闭锁心理,应该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克服害羞心理。
③要克服闭锁心理,就应该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我们可以尝试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一点,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考点二:增强集体凝聚力,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理解)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①个人与集体是密不可分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②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但两者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2、如何做到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答:(1)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牢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决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2)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①在生活中要懂得关爱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维护集体的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②要尽职尽责地完成集体分配的每一项任务。③要张扬自己的个性,积极发挥个人的特长,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成绩为集体增光添彩。(3)要敢于和善于与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不良现象作斗争,这是集体成员的道德义务和法律责任。
考点三:认识自己,悦纳和完善自己(理解)
1、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观察和认识自己?
答:①外表和体质状况,包括外貌、体能、健康状况等。②精神世界,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③社会地位,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答:(1)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把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
(3)还要掌握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如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来认识和评价自己,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等。
3、怎么做到悦纳自己呢?
答:①我们应该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工。②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情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③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4、怎样做到完善自己呢?
答:①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把握住自己。②适当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③不断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补充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④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体现自己的价值。⑤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考点四:男生女生,自然快乐地交往(识记)
1、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有何意义?
答:①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②男女生的正常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③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使我们在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展示,有利于自己个性的充分发展。④男女生的正常交往可以消除两性间的神秘感,有利于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所以,男生女生应当有不超出同学友谊的正常交往,在交往中学会欣赏别人,同时也积极展现自己的才智与风彩。
2、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有哪些?
答:①自然、大方地进行交往,建立纯洁的友情。②学会尊重对方,包括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意愿。③学会自爱、自重。
考点五:回报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运用)
1、为什么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①父母在我们一生中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他们不但赋予我们生命,还要关爱我们健康成长,把无私的爱都奉献给我们。②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份。
2、怎样做到孝敬父母?
答:①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和期待。②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③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3、为什么和父母会有冲突?
答:①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渴望独立做人,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但父母依旧认为我们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不相信我们,还要严加管教。②子女与父母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和误解,而导致对抗与冲突。
4、“爱的冲突”有什么危害?
答:①“爱的冲突”出现是正常的、自然的,但经常的冲突和对立会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②“爱的冲突”既会使子女平添许多烦恼,也会使父母忧心忡忡,从而影响家庭的团结和睦。③因此,我们不能以“正常”为理由任其发展,应主动化解。
5、怎样化解“爱的冲突”?
答:①化解冲突需要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②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难处。③经常与父母谈心、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校生活。④有事多与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考点6:尊敬老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理解P57-58)
1.为什么要尊敬热爱老师?P57
答:①对于我们的成长进步来说,老师的工作太重要了。②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是我们心灵的保健医生,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③老师的劳动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更有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尊敬热爱老师。
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P58
答: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的。我们应主动走近老师,善于与老师沟通,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与老师一道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P58
答:①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和老师分享快乐与烦恼。②积极协助、配合老师的工作。③有问题、困难、建议,主动与老师沟通,取得老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获得表扬不自满,受了批评不气馁、不抱怨。⑤体谅和宽容老师,对老师工作中的疏忽、缺点,应善意提出。
考点7:学会交往,掌握文明交往的艺术(识记P64-65)
1.交往有何重要性?P64
答: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活动。②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知识、友谊、信任、肯定,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③交往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学习和调适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交往的前提是什么?交往的“名片”是什么?P64-65
答: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
3.为什么尊重是交往的前提?P64
答:①人们之间,无论是职业、财产、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关系、智能、生理等方面有多大差异,彼此在人格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②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③希望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因此,学会交往,首先要懂得尊重,学会尊重。
4.为什么礼貌是交往的“名片”?
答:①礼貌是人们在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美德的外观形式,是文明的体现。②礼貌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③礼貌能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④礼貌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5.怎样做到文明交往?P65
答:①文明交往是一门艺术。在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真诚坦率、正直勇敢、谦逊宽容、善于聆听、热情开朗、乐观幽默、细心体贴、彬彬有礼、坚持原则等。②同时,对于虚伪、欺诈和不怀好意的人,我们要懂得拒绝和远离。
考点8: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理解P72-73)
1.我们要树立怎样的学习观念?
答:①学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②学习是指个体行为改变的历程,即个体经由练习,由不会而会,由不能而能的历程。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③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学习已经发展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④通过学习活动,可以:摆脱愚昧、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己的素质;升华自己的品德;吸纳人类积累的智慧和思想;获得造福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力量。⑤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学习使我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个性,最终促使我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学习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⑥学习是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家需要大批掌握最新科学文化知识的建设者。因此,学习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考点9: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识记P80-81)
1、闭锁心理有什么影响?
答: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2.我们应掌握哪些学习方法和策略?P80-81
答:①做好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②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③掌握培养记忆力的方法。④提高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⑤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而应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考点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识记P86-87)
1.什么是学习习惯?P86
答: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
2.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何重要性?P86
答: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人受益终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表现?P86
答: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有钻研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87
答: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开始。②通过以下方式努力纠正已经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交一些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用暗示法提醒自己、用写日记的方法管束自己。
七年级下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考点十一: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理解)
1、为什么生命需要彼此尊重?(P4)
①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②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依为命。③生命需要彼此尊重,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2、我们为什么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①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②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享有受教育、劳动、休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
3、我们应当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P5)
①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习惯。②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当生理和心理出现病患时,要顽强战胜它,决不屈服,决不放弃。面对人生的挑战,要满怀斗志,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光辉)③善待其他生命。
考点十二: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理解)
1、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来体现出来的?(P13)
答: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2、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14)
答: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来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劳动创造而对社会有所贡献,从不同方面促进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劳动创造有什么重要性?(P14)
答:①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②劳动创造,不但能使我们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同时也是改进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但赋予生命的实际内容并发展生命,则只有靠自己的劳动创造。
4、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14)
答:①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我们当然应该通过劳动创造来实现人生价值,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实就是一种劳动创造。②人生的价值必须一点一滴地创造,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考点十三:把握青春节拍,珍惜美好青春(识记)
1、为什么要把握好青春时光?(P21)
①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②青春期是人生的朝阳期,是人生的转折期,也是人生事业的奠基期。③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青春,把握住青春的美好时光,让自己的青春更加鲜艳美丽。
2、我们应怎样去珍惜青春时光?(P22)
①树立奉献意识,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②努力充实自己,勤奋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人生的价值。③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辜负青春的期待。④从生活小事做起,善于发现,敢于实践,从平凡之中感受伟大。
考点十四: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运用)
1、挫折是怎么产生的?(P21)
答: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指引的,如果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
2、为什么说挫折是难以避免的?(P21)
答: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它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3、挫折和逆境对人会有什么影响呢?(P21)
答:影响具有两重性,①消极影响,会给我们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②积极影响,也能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4、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挫折,人们会有哪两种不同的态度?结果会有什么不同?(P21)
答:当挫折和逆境出现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因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这是一种向挫折屈服的消极态度。另一种是勇敢地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面对挫折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关键是看采取什么的态度来对待。
5、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挫折?(P22)
答:①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②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关键是看我们采取什么态度去应对。③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提高我们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挫折并不或怕。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自觉、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应对能力,勇敢地面对挫折。
6、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挫折?(应对挫折的方法有哪些?)(P22)
答:①冷静对待,使自己重树信心。②自我疏导,使情绪得到合理发泄、调节和控制。③请求帮助,主动把失败的痛苦向亲人、好友等倾诉。④心理换位,尝试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多角度看问题。⑤精神升华,奋发图强去取得成功,将痛苦、烦恼等不良情绪化为学习上、工作的动力。
考点十五:磨砺坚强的意志(理解)
1、坚强的意志有何重要性?(P38)
答:①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②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它能让我们在艰难条件下,甚至在逆境中做出优异成绩。③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克服弱点,成就人生。
2、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P39)
答:①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④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考点十六:克服依赖,自立自强(运用)
1.什么是自立?什么是自强?P44
答: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我们要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呵护,独立生活;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退,顽强拼搏。
2.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P44
答:(1)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2)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自己才能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够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围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3)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发展,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髓。
3.怎样学会自立?P45
答:(1)克服依赖心理。(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3)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能否独立地做出决定,是一个人是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独立地做决定,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相反,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自主决定的重要参考。(3)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就是积极实践和锻炼。
4.怎样培养自强的精神?P45-46
答: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作出努力。(1)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2)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4)战胜自我,超越自我。(5)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锻炼自己。
考点十七:什么是法律(识记P53-54)
1.法律的有哪些特征?P53-54
答: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什么是法律?P54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考点十八: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理解P54-55)
1.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P54
答:(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2)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什么?起着什么作用?P55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两部法律相辅相成,互相配套,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考点十九: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应负的责任(理解)
1.家庭保护的作用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61
答:(1)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2)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一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法律也对家长在家庭保护中提出了禁止性的要求: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订婚等。
2.学校保护的作用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61-62
答:(1)学校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中举足轻重,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2)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是: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出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3.什么是社会保护?社会保护有哪些基本内容?P62
答:(1)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2)法律规定的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4.什么是司法保护?司法保护有哪些基本内容?P62
答:(1)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执法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保护措施。(2)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考点二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运用)
1.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自我保护?P68
答:防火、防水、防气、防盗。(具体保护方法看课本P68)
2.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的自我保护有哪些?P69
答:(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2)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3)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4)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5)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3.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答: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饭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根据合法权益受到不同侵害的情况,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诉讼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当打官司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法律援助。
4.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
(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首先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民事侵害,侵害的程度又较轻,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等方法来解决。还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害的,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求得他人帮助;“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求机会,及时脱身,寻求警方救助等。
考点二十一:勿以恶小而为之(理解)
1.什么是违法行为?P76
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P76
答: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3.什么是犯罪?P77
答:所谓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事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4.怎样区别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答:首先,看这种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次要看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刑事法律。最后,看这种行为时候应受刑罚处罚。
5.为什么要预防违法犯罪,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或青少年为什么要杜绝不良行为?)
答:(1)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2)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6.未成年中学生怎样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P77-78
答:(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考点二十二: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理解)
1.怎样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1)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取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例如,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事后报案等。(2)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应该主动协助调查,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情况并敢于指证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等。(3)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应该对他们讲清危害,劝其及时报案;保护犯罪嫌疑人作案现场,保留证物等。
考点二十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运用)
1.生活中有哪些不良诱惑?不良诱惑有什么危害?P92-93
答:(1)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等是一种精神鸦片。赌博是一种恶习,也是社会公害之一,吸毒、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也属于不良诱惑。
(2)“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会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怎样抵制不良诱惑?P93-94
答:对不良诱惑,我们要用科学的观点,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摆脱其干扰,避免上当受害。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主要有:(1)避开诱因法。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就是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筑起心理抵御的堤坝。(2)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3)专时专用法。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安排,学习时间、锻炼时间、娱乐时间、休息时间各占多少有严格规定,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4)联想后果法。就是遭遇不良有诱惑时,想象抵抗住不良诱惑可能拥有的美好未来,联想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从而降低对不良诱惑的兴趣。(5)请人监督法。请同学、好友或父母监督自己的行动,并做记录,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八年级上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考点一:培养自尊自信的心理品德(理解)
1.什么是自尊?
答: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想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具体包括两层含义: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也表现为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心理。
2.自尊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②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③自尊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④自尊的人才能知荣辱、讲自爱。⑤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3.如何理解“自尊始于知耻”?
答:①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②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③知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④拒绝卑下,洁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尊。⑤因为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着。一个人的尊严是依赖自尊的行为树立的。
4.自卑有何危害?
答:自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①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②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③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事业成功,甚至会导致轻生。
5.自负有何危害?
答:自负是过度的肯定自己。①自负的人夸大自己的优点,制造虚幻的自我满足,常常在过高的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别人。②自负的人希望得到超越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6.虚荣有何危害?
答:虚荣追求的是表面和荣耀。①虚荣心使人浅薄,使人忘记真正的价值。②追求修通使人忙于收集光环,却丢弃了钻石。③虚荣不仅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反而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7.自尊与自负、虚荣有什么区别?
答:①自尊是恰如其分的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的自我肯定。②自尊是对自己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考点二:明辨是非善恶,铸造良知标尺(理解)
1.做人的基本品质和良知是什么?
答: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良知。
2.怎样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答:①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②选择好的榜样。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歧途。③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④树立美好的理想。
3.怎样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答:①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无所不包。吸收怎样的社会影响,对于我们成长为怎样的人至关重要。②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都要在我们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③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4.怎样正确对待长辈的影响?
答:①长辈、亲朋常常是我们生活的向导,但对长辈的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的一概服从。②如果长辈有错,我们也应该帮助纠正。
5.怎样正确对待公共传媒的影响?
答:①公共传媒是社会的镜子,反映着光明,也暴露着黑暗。②当我们上网浏览、看电视、读书看报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
6.怎样正确看待“社会流行”?
答:①“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②流行事物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③对待流行的事物,我们需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盲目从众、效仿和追随。
7.面对周围的种种诱惑,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答:①在诱惑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但需要意志和勇气,还需要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②首先要战胜自己,坚定自己的意志,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准,才能抵御诱惑。③必须打破情面,要坚持原则,不做错事。④坚守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且身体力行,做一个高尚的人。
考点三:自我负责,做有责任感的人(理解)
1.如何正确理解责任(责任感)?
答:①随着我们成长、成熟,我们应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多。②人们的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③有责任感就意味着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调节和自我引导。④有责任感的人,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认识,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不推诿,不逃避,能够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错事。
2.作为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有哪些?
答:①我们应对自己负责:完成学习任务,努力塑造自我。②我们应对他人负责:要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情。③我们应对集体负责: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一员,为集体增添荣誉和力量。④我们应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社会。
3.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考点二十四第5题
答:①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主动承担责任。②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③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④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避免重蹈覆辙。
考点四:诚实守信(运用)
1.什么是诚实?
答: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词,不文过饰非。
2.诚实的表现(或要求)是什么?
答:①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②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3.诚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①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德的基础。②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培养善良、正直、勇敢、谦逊的品质;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③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4.青少年应怎样做到诚信?
答:①增强诚信意识,坚持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说实话,做实事,不说谎,考试不作弊等,做到对自己诚实,也要对他人诚实。②信守承诺。对别人许诺要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承诺一旦做出,就应该努力去兑现。③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信的人,诚恳地待人,诚实地学习、生活。
5.怎样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坚守诚信的绿洲?
答:①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些现象只是社会前进大潮中的逆流漩涡。②中国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文明的进步是逐渐实现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道德行为改善社会。③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信的人,诚恳地待人,诚实地学习、生活。
考点五:消除歧视,平等待人(识记)
1.如何理解“平等”?
答:①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作为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②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③平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法律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如何理解“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答:①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②平等的观念在社会进步中日益普及。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多方面促进社会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如何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答:①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是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②民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但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平均分配。③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现象便可能成为歧视态度的根源。
4.平等待人有哪些表现?
答:平等待人表现为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5.怎样做到平等待人?
答:①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②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③要拼除陈腐观念。④要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视,共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⑤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树立平等的观念,追求和尊重平等的权利。
考点六: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识记)
1.什么是“与人为善”?
答: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2.为什么要“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有何意义?)
答:①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自古以来,善良被人们歌颂、赞美、闪光。②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③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
3.怎样做到“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有哪些要求?)
答:①善良是无私的,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②要是非分明,坚持原则。③善良之心是博大的,对所有人都要充满真诚的善意和爱心。④善良要见诸行动,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⑤还要将心比心,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
4.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答:①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②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给予”的活动。③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④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因此是快乐的。
5.如何理解“将心比心”?
答:将心比心就是换位思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①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②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助人不求回报。③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
考点七:学会理解与宽容(识记)
1.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
答:因为: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的性格、习惯、需求等各不相同。②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有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2.什么是“理解他人”?(“理解他人”的含义是什么?)
答: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3.怎样做到“理解他人”?(“理解他人”的要求是什么?)
答:理解他人就要做到:①尊重是理解的前提,必须尊重别人的个性、意愿和选择。②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要设身处地体谅别人。③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4.什么是宽容?
答: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
5.怎样正确理解“宽容”?
答:①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②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才有创造,才能成就事业。③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并不意味着为了一团和气,一味迎合别人。④既维护个人创造性又保持集体合作,是和谐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常出现的错误观点:①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②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别人。③宽容是懦弱的表现。④宽容等于放纵。⑤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⑥对缺乏宽容心的人是无法讲宽容的。⑦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⑧宽容就是要能容忍他人的任何过失。
6.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答:①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②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③培养宽容精神需要良好的修养和高贵的气质。④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社会的美好和谐只有在人们彼此的宽容中才能实现。
考点八:学会欣赏与赞美(识记)
1.什么是欣赏他人(欣赏)?
答:欣赏他人,就是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2.欣赏他人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要欣赏他人?)
答:①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②学会欣赏别人,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能减少自私和抱怨,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③能欣赏他人的美好,就是在自己心中播下快乐的种子。
3.如何在别人身上发现美?
答:①人的不同体态有不同的美。②人的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美。③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愿意欣赏的心,学会欣赏,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都有动人的光彩,这种美会超越我们感官的喜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
4.真诚的赞美有什么意义?
答:①真诚的赞美能使别人快乐,把快乐的种子播向四方。②真诚的赞美是一种促使人不断完善的美好的途径。③真诚的赞美是一种改变别人过失的巧妙迂回的方法。④赞美别人必须是真心实意的。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
考点九:学会竞争与合作(运用)
1.为什么说竞争是前进的动力?(竞争有什么作用、意义?)
答:①竞争是激发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的活动。②竞争能够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掘和施展。③对于国家和社会团体而言,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
2.竞争有什么消极影响?
答:①竞争使胜利者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使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②竞争的压力使心情紧张或焦虑,产生嫉妒心理,甚至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做出有损人格的事情。
3.如何面对竞争的压力?
答:①要把压力变为动力,需要锻炼顽强的毅力,树立坚定的信心。②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不胆怯,不逃避,勇敢地迎接挑战。③还必须采取正当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人格,不能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
4.中学生应怎样面对学习中竞争的压力?
答:①对自己既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学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②既要争取好的成绩,对分数、名次又不能过分患得患失。③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发挥了能力,只要每一次有所长进,就是胜者。
5.为什么社会生活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答:①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进步。②古往今来的伟大事业无不成就于团结合作,重视团结合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只要我们在竞争中团结合作,就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又共赢共享的美好世界。
6.如何培养合作精神并提高合作能力?
答:①合作是一种能力,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并同心协力,才能共同提高。②要主动理解沟通,相互友爱宽容。③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体育竞赛、社会生活都是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锻炼集体合作技巧的过程。
7.怎样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
答:①竞争与合作相伴相随,构成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②竞争能够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创造力,是个人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掘和施展,加快社会的进步。③社会生活既需要竞争,也离不开团结合作。古往今来的伟大事业无不成就于团结合作,重视团结合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④只要我们在竞争中团结合作,就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又共赢的美好社会。
考点十:服务社会,培养回报社会意识与亲社会行为(运用)
1.亲社会行为有哪些主要表现?
答:①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够给予同情和关心,②对处于困难和危难的人能够伸出援手,③在共同的事业中能够与他人合作,④在利益面前乐于与他人分享等。
2.培养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
答:①有利于培养回报社会的意识,锻炼社会实践能力。②有利于我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服务社会的现代公民必备素质。③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答: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助人、分享,培养合作意识。②积极参与为什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③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④从现在做起,从服务社区做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4.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答: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我们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5.我们为什么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
答:①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②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正在全社会广为传播,日益深入人心。③我们要志愿者精神,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社会的小志愿者。
考点十一:传承文化,推进创新(理解)
1.青少年如何传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答:①传承民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培养民族文化素养是青少年的必修课。②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参观古迹、访问民俗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文化素养要靠主动学习和自觉汲取。③我们需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取传统文化恒久之精华,去旧文化陈腐之糟粕,既坚持自己独特的根基,有博采世界各民族之众长,不断吐故纳新。
2.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答:①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要平等交流、相互包容、相互学习。②无论对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我们都只能吸取精华的部分,抛弃糟粕部分。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考点十二:放眼世界,维护和平(理解)
1.世界文化有哪些特点?
答:①世界各国和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世界文明的宝库奉献了自己的独特财富。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彼此又息息相通。③不同文化有相同的合理内核,即真诚、善良、友爱、和平等人类的共同价值。
2.如何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答:①文明的差异不应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平等交流、相互包容是彼此沟通的桥梁。②只要人们对彼此的差异抱着理解宽容的态度,就能存疑求同,达到和谐共处。③我们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学会尊重别人的习俗和信仰,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
答:①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学会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友好交往的艺术。②学会尊重别人的习俗和信仰。③包容别人与我们的差异。④表现出友好热情、不卑不亢、自尊、自信的态度。
4.在当今世界上,发生局部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答:①国家利益的争夺。②民族文化的差异。③不同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隔阂。
5.我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答:①当今世界,矛盾、对抗、冲突、战争依然在许多地方发生着,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②世界各国、各民族唯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协商、加强合作,以和平而不是战争的手段解决争端,世界才能和平稳定,人类文明才能繁荣进步。③全球化也使人类共同面临着诸如环境污染、安全威胁等问题的困扰,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也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6.青少年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答:①作为青少年,为了人类的和平,我们应勇于承担起自己的历史重任。②树立全球意识,珍惜和平环境,反对分裂与战争。③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热情和理想,为人类和平做贡献。
八年级下册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考点十三: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识记)
1、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的公民?
答:①要树立国家观念,忠于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家的重大事务和决策。②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考点十四: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理解)
1.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答:①依法享有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②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③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2.公民如何自觉履行义务?
答: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公民懂法守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
3.公民有哪几大类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基本权利:①第一类: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第三类,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④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如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
基本义务:①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②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等。③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现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瞻仰父母等。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考点十五: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理解)
1. 如何做到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答:①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③宣传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表现,也是我们公民责任所在。
2.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方法和途径?
答:①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但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当面反映、打电话、发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放映、通过媒体反映等,而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法;②发现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举报等,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考点十六:维护人身权利(理解)
1.为什么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答:①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②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2.我们应如何维护生命健康权?
答:①掌握有关法律,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②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当遇到伤害时,要学会报警或求救。③一旦受到伤害,我们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④不伤害别人的生命健康。
考点十七:维护人格尊严(理解)
1.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答:①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根据受伤害的程度,我们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②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考点十八:保护个人隐私(理解)
1.尊重他人隐私权的重要意义(理解)
答:①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②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③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考点十九:维护受教育权(运用)
1.为什么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答:①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所以,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②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所以,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2.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
答:①依法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行为时为有发生,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尊师守纪,努力学习,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3.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答:①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②自觉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当父母侵犯自己的受教育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答:①与父母沟通,向其宣传法律知识,要求父母送自己上学接受义务教育。②求助于学校老师或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③求助法律,如直接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考点二十:维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识记)
1.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答:①宪法对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②刑法运用处罚有关犯罪行为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刑事法律手段保护是最严厉、最有效的;③行政法规利用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方法,与破坏、侵吞公民财产的行为作斗争;④而民法对公民的财产的保护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来实现的,这是最普遍的保护。
我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但不能认为我国公民的一切私有财产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的非法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有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
考点二十一: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运用)
1.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哪些权利?
答:①安全保障权,又称为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②知悉真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维护尊严权。
2.作为消费者应该具有哪些权利意识?
答:①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伤害。不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产品、变质食品、劣质产品都极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损害,我们应该尤其注意。购买商品时,要注意 到强卖行为,要坚决拒绝。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取、保留发票或其他有效票据。
3.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答: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出法律诉讼。
考点二十二:对社会负责(运用)
1.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合作?(合作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我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物品,都来自于从事不同劳动和职业的人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品和服务。②社会生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③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为人们的社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保证社会合作能够稳定、健康地运行和发展。
2.什么是公平?
答:公平就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3.为什么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答:①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危害社会稳定。②公平的社会是一个追求人民共同幸福的社会。③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④实现社会公平可以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
4.怎样实现社会公平?
答:①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②遵循公平的原则,实现互惠互利。③帮助与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④不断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5.青少年从小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有何重要性?
答:从小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有利于我们个人素质、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个人前途的发展,也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加稳定、繁荣的社会。所以,只有从小做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人。
6.青少年应怎样增强自己的公平合作意识?
答:①在家庭、学校的生活中,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承担自己的责任。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我们也要公平的对待他人。③关注、思考和批评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
7.如何理智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答:⑴明白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但是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应该给予关注、思考和批评。⑵面对不公平现象,应该理智地对待。具体表现为:①用合法的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取最大限度的公平。②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③与破坏不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考点二十三:社会规则与正义(理解)
1.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是什么?)
答:①要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最严重的不正义。②要尊重规则。③要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④要承担责任。
考点二十四: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运用)
1.负责任需要承担哪些代价?
答:①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②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是的代价。③负责任还需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2.为什么说负责任能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答:①负责任能改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②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③负责任需要我们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为什么说负责任能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
答:①负责任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②负责任能赢得自尊自信,③负责任能增长才干,④负责任能获得实际的利益。
4.为什么要负责任?(负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负责任能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负责任能改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②负责任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负责任使人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赢得自尊自信,增长才干,获得实际的利益。③只有做负责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同考点三第3题
答:①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主动承担责任。②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③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④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避免重蹈覆辙。
九年级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
考点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
1、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2、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里?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特点?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地说,包括: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社会主义初级阶包括哪两层含义?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意义: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考点二: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识记)
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3、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三个有利于” 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考点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运用)
1、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4、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哪些重要性?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5、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7、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事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8、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2)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9、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学生该怎么做?
(1)我们应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2)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10、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因此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1、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2)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关键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考点四: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
考点五: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识记)
1、我国的经济形式:
经济成分
内涵
地位
作用
公有制经济
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国有经济
它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它在公有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累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
它是指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非公有制
经济
它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2、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内涵
原因
意义
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为公民施展才干提供了极大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
我国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状况相适应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识记)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特别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2)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不可能直接在一起讨论决定国家大事。(3)因此,需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1)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择和间接选举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它产生行政(政府)、审判(法院)、检察(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哪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重要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考点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识记)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它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它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5、我国建立了哪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建立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
6、我国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考点八:实践中的“一国两制”(识记)
1、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提出的意义是什么?
它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一国两制”,反对“台独”?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台独”的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3)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4)只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同奋斗,足够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5、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1)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2)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3)自觉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4)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等。
考点九: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理解)
1、“四个尊重”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
②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增强综合国力,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旺盛的生机和持久的活力。
考点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运用)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什么是共同富裕?
答: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我国目前的小康是怎样的?
答: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最为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答:(1)“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最为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5、我国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6、你心目中2020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壮丽景象是怎样的?
答: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社会更加充满活力和亲和力。
7、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需要怎么做?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落实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
③贯彻落实“尊重老弟哦那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⑤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8、青少年应如何为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志成才,肩负历史使命。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本领。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养成社会行为。
④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关爱他人、社会和自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点十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答:①从党的性质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从党的宗旨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看,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中国共产党有先进思想作指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考点十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识记)
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答: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择、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考点十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解)
1、什么是依法治国?
答: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①有法可依②有法必依③执法必严④违法必究
3、依法治国有什么意义?
答: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考点十四:政府依法行政,人民有序参与(理解)
1、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答: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②我国政府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我国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答:①批评和建议②申诉、控告和检举③向有关部门反映等等。
考点十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解)
1、文化有什么作用?
答: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它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2、什么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答:①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十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解)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其中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育和科学;第二,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2)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①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考点十七: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运用)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①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②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③这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④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⑤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3、当前,我国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②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③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④坚持依法治国,提高人民的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⑤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①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②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③要树立社会公平意识,敢于并善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从自己身边做起,为和谐社会建设出一份力,添一份彩。
考点十八: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识记)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
2、什么是和平问题?
答: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影响和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要根源)②国际恐怖主义 ③贫困加剧、环境恶化、毒品泛滥等
4、什么是发展问题?
答: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5、影响发展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②落后、贫困、债务的影响
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考点十九: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识记)
1、 什么叫经济全球化?
答: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 经济全球化有何表现?
答:表现在: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住和文化教育交住越来越多。
3、 经济全球化有何影响?
答:是把双刃剑,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积极影响: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住,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消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资金、科技、专利和管理等优势处于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考点二十: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理解)
1、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答: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④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⑤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考点二十一: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理解)
1、 我国面临的机遇的哪些?
答:①当今世界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④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2、 当今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原料的争夺 ②科技的创新 ③文化的较量  ④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3、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以?
答: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 我国面临着哪些挑战?
答:①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②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等。③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的渗透。④我国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自身建设也存在不少的困难。
5、 我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②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③全面落实科学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⑤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考点二十二:培养和弘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运用)
1、 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 不同时代的民族精神有哪些?
革命战争时期:①长征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③延安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①雷锋精神   ②抗洪精神   ③两弹一星精神
新世纪:①奥运精神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抗非典精神
3、 时代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进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得世界的时代精神。
4、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如何?
答:民放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与渊源,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5、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或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民族精神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④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力强弱的重要尺度。⑤当前,国际竞争中剧,国内外的风险增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更需要我们弘扬民族精神。
6、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要以积极的态度,在学校各学科学习中感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②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强不息、团结合作、勤劳勇敢的思想品质。④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二十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运用)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答: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如何?它的地位体现在哪里?
答: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我国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①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且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它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这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④这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要求,只有立足科学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风险能力,把中国特色事业推向前进。
5、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请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②统筹区域发展,做好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湛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湛江。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6、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答:①从小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积极向公众宣传科学发展观,增强科学发展意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在生活中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如不浪费水电,不破坏身边的花草树木等。
考点二十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运用)
1、科教兴国的含义是什么?
答: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我国科技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但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③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我国应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①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的思想,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②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使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①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②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想像,勇于质疑,善于创新,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因为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考点二十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
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状况如何?
人口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
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环境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哪些?
答:①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③计划生育④对外开放⑤依法治国
4、我国的发展战略有哪些?
答:①科教兴国②人才强国③可持续发展
5、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答: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是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6、我国为什么要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①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应该怎么做?
答:①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②实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良,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要求。④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对破坏环境与浪费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依靠群众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学生提出什么要求?
答: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积极向民众宣传国家的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②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为我国的技术创新作出贡献,以便更好地节能减排。③在生活中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如不浪费水电,不破坏身边的花草树木等。
考点二十七:立报效祖国之志,做坚定的爱国者(理解)
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是怎样的?P95
答:(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只有国家兴旺、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人民群众才会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才会安定祥和、井然有序,个人才能自由、充分发展。(2)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3)当一个人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时,他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也是公民应具备的高尚品质。
2、立报效祖国之志有何重要意义?P95
答:(1)每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抱负与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2)当一个人下决心为了祖国的独立、尊严、荣誉、富强而贡献自己的一切时,就会产生无私无畏的巨大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从小立下报国之志?P96
答:报效祖国是大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从小就要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能发展自己长处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4、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P96
答: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5、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坚定的爱国者?P96     《互动中考》P38
答:(1)立志报国,就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2)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同分裂祖国和一切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做斗争。(3)落实在行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个人特长,使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争做有用之才,为祖国、为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考点二十八: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识记)
1、中学生如何做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P96-97
答:(1)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我们每个人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特长各不相同,各有侧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闪光之处,发挥这些不同的优点和长处,将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只要发挥所长,每个人都能焕发出光彩。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发展和发挥个人的特长,使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祖国、为社会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考点二十九: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识记)
1、什么是理想?P103
答:人生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我们称之为理想。
2、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103
答:崇高的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3、我国的最高理想是什么?P103
答: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持续努力。
4、我国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P104
答: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5、坚持共同理想有何重要意义?P104
答: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6、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P104
答: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考点三十: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运用)
1、艰苦奋斗的含义是什么?它的集中表现是什么?P104
答:(1)艰苦奋斗就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畏困苦,坚持不懈地奋斗。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P104—105
答:(1)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人类社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艰苦奋斗的结果。艰苦奋斗具有永恒的价值。
(2)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所有炎黄子孙都懂得崇尚艰苦奋斗,鄙视骄奢淫逸。
(3)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4)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战胜各种各样困难的过程中成长的,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3、青少年怎样培养艰苦奋斗精神?P105
答: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要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考点三十一:新时代新要求(理解)
1、21世纪有哪些典型的特点?P113
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2、为什么说新世纪是青少年施展才华的极好机会?P113
答:(1)新世纪,人才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2)现阶段,国家需要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队伍和农业科技队伍。(3)国家也正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给我们青少年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3、青少年应该怎样适应新时代的要求?P113
答: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考点三十二:正确选择升学与就业之路(运用)
1、选择就业应注意哪些问题?P115
答:(1)首先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2)其次在就业选择上要考虑几个因素: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需要等。(3)再次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你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但招聘单位也有是否选择你的权利。因此,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4)最后,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就业之后,再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同时,增长知识,以便日后选择新的职业。
2、选择就业时应克服哪些错误的就业观念?P116
答:要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等错误的就业观念。
考点三十三:在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理解)
1、什么是爱岗敬业? P116
答: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2、爱岗与敬业的关系怎样P116
答: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的人,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
3、爱岗敬业的重要性是什么?P116
答:(1)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也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2)一个人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获得社会的肯定。(3)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爱岗敬业的人,才能创造出今天如此丰硕的文明成果。
4、怎样做到爱岗敬业?P116
答:首先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专心致志的做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5、什么是奉献社会?P116
答: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的为社会做贡献。
6、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的关系如何?P116
答:爱岗敬业是奉献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奉献社会是爱岗敬业的最终目的。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7、弘扬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什么?P117
答:我们作为青少年,参加志愿者行动,是弘扬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粤教版思想品德中考考点及复习提纲(目录)
下一篇:思想品德专题复习一: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