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拒绝接入怎么解决:苏北振兴树欠发达地区崛起范本 改变思维系主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59:08

    决策杂志封面:苏北,苏北!

  苏北,苏北!

  苏北振兴是一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洼地崛起”的试验,一个活力迸发的新苏北,正在撞击着每一位关注苏北板块的人。不仅是江苏,包括广东、山东、安徽等很多省在内,都面临如何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隆起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担。苏北振兴10年实践,恰好提供了一个可学、可资借鉴的范本。

  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苏北振兴正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搅动起一场新的区域竞赛。作为同一个区域的不同板块,苏北、鲁南、豫东南、皖北具有经济禀赋上的相似性,因此,每一个参与或未参与的市县都在观察和注视着这里的改变。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苏北?苏北振兴又昭示着什么?所有这些,都在吸引着本刊把目光投向苏北。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关注苏北的最新动态,更是为了跳出苏北看苏北。尤其是苏北10年实践,是否蕴涵着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赶超的新方向?包括皖北在内的欠发达地区,将从苏北获得哪些借鉴与启示?

  黑马苏北

  ■本刊记者 王运宝

  数据也能“说话”。

  47.6亿元:24.7亿元:2.3亿元,这是铜山、微山、砀山3县2009年的财政收入;

  71.2%:29.2%:17.9%,这是沛县、单县、萧县2009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

  同样是苏鲁皖三省交界地区相互毗邻的县域,虽然县名只有一字之差,但经济差距却不仅仅只是一倍。

  显而易见,苏北领先。尤其是进入2006年以来的5年里,邳州现象、灌云速度、沭阳起跳、突破睢宁、徐州振兴、淮安复兴、盐城崛起……当这些充满激情的词语叠加在一起时,就是苏北振兴10年来一串长长的脚印。其背后真正的实质,是苏北振兴“在状态”。

  那么,其表现是怎样的?让我们从东陇海经济带上的一组城市说起。

  争先进位“群马图”

  不因小惧大,敢与高马比肩;不因小怠慢,敢与骏马比快;不因小示弱,敢与壮马比强。

  不同城市之间的相互赶超,是经济变迁的一块“晴雨表”。

  在苏鲁皖交界地区的区域经济竞争中,徐州与济宁是经常被拿来作对比的两座城市。从地区经济总量来看,2004年济宁以1102亿元首次超越徐州,此后,从2005年一直到2008年,济宁一直领先徐州。2008年,济宁经济总量超过徐州115亿元。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徐州的落后,曾经引来外界无数的争论,更是在网络论坛上引发出火药味浓烈的帖子大战。

  转变在2009年发生,徐州地区经济总量反超济宁110亿元。同年,另一对“双城记”的主角连云港反超日照81亿元。这就是说,作为东陇海经济带上的双核,已经重新站在区域竞争的前列。对此,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信心十足,连云港表达信心和决心只有四个字,就是“后发先至”。从2007年开始的3年里,连云港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做到了“三年翻一番半”。这是其反超日照的支撑所在。

  相对于不同区域之间的起落升降来说,同一区域内部的竞赛,更能折射出苏北的状态,同样还是在东陇海经济带,邳州、新沂、东海三县之间的赶超,更值得回味。

  点燃这场竞赛导火索的是新沂。2005年前后,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两年内4次视察新沂,要求新沂建设成为“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随即,新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招商、大工业、大城建。就在此时,新沂的近邻邳州已全面发力。早在2003年8月,邳州就提出“徐州率先、苏北领先、江北争先”的战略目标,到2005年,作为苏北发展典型样本的“邳州现象”开始频频见诸媒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使邳州与新沂对“东陇海第三城”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就在此时,新沂的东边近邻东海县同样不服气,毅然提出了“赶超邳州、洼地崛起”。而邳州则把眼光瞄准更高,提出“全面超东台、苏北争第一”。

  东陇海线上3座县城的相互赶超,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连云港市内,尤其是灌云用3年时间实现锅底起跳,“灌云速度”一度成为媒体热议话题。

  在苏北,与灌云同样“洼地崛起”的还有沭阳。作为曾经的全省末尾、苏北末尾县,沭阳从倒数第一到竞争三甲,仅仅用了4年时间。一组数据就能印证沭阳的改变:2005年,沭阳县财政收入跨过5亿元,到2007年一举突破15亿元,仅用了2年时间;从15亿元到2008年突破25亿元仅用了1年时间;2009年,沭阳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2.7亿元。

  实际上,沭阳的财政收入在苏北地区还不是第一方阵,铜山、邳州、东台、大丰都已经突破40亿元。

  由此可见,整个苏北,已经呈现出一种争先进位的“群马奔腾图”,江苏省委研究室通过调研洪泽县得出一个结论:“不因小惧大,敢与高马比肩;不因小怠慢,敢与骏马比快;不因小示弱,敢与壮马比强。”你追我赶的状态,已在苏北全面形成。对此,对苏北县域经济进行过深度研究的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储东涛概括为“见强思超”,这四个字可谓精妙恰当。

  经过10年磨砺,苏北的发展竞赛已是“大风起兮云飞扬”。谁曾料想到,2200年前,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汉高祖刘邦吟唱的《大风歌》,竟然成为形容今日苏北发展状态最契合的一句话。

  状态的改变,首先从改变思维开始。

  “三个跳出”

  长期以来,苏北发展眼光向南,紧盯苏南对接帮扶,缺乏全国视野、全球视野,一旦跳出苏北看苏北、跳出苏南看苏北、跳出江苏看苏北,才开始出现涛走云飞气象。

  在《西游记》神话故事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扮演“龙头”角色的连云港,如同踏上了经济腾飞的“筋斗云”,王建华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要把连云港建成令人怦然心动的海滨城市。”

  在苏北,让人怦然心动的绝不仅仅只有连云港。作为苏北腹地的淮安,其变化让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感觉“非常震撼”。在参加“淮安建设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高层论坛时,洪银兴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这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外资少,大企业不多,但是到了淮安发现这里的发展很快,外资企业纷至沓来。让我吃惊的是这里台资企业云集,确实给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感觉。”

  同样是来自南京,今年2月,南京市六合区党政代表团到沭阳考察学习,一路走来,考察人员真的震撼了:一个昔日的苏北穷县不见了,一个开放的沭阳正在崛起,而且是大气魄、大手笔、大作为的领军式发展。六合区党政干部发出了这番感慨。

  从这些感慨中,读出的是苏北变化对外界的冲击。然而,“真正改变的核心是苏北的思维和观念。”江苏省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告诉《决策》。

  变化,还要从数据说起。统计显示,2004年—2009年,苏北累计吸纳国内外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超过一万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苏南对口市(县、区)向苏北各地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400多个,项目总投资500多亿元。如果将上述两个数字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苏南产业转移仅仅占到苏北承接总量的1/10。

  那么,另外的9/10,是从哪里来的?

  事实胜于雄辩。以邳州为例,2001年,邳州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亿元,2004年攀升到50多亿元。2003年,邳州把招商引资的区域重点转向浙江,邳州市党政主要领导率队跑遍了浙江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2005年,全国第一家县级浙江商会在邳州成立。同样,沭阳与睢宁,这两个曾经在江苏省排名倒数第一的县,都把招商引资的重点瞄准浙江,其成效也都是有目共睹。

  因此,对苏北有着22年深入研究的顾为东,概括为“三个跳出”:跳出苏北看苏北、跳出苏南看苏北、跳出江苏看苏北,就是“东向发展、拥抱海洋,融入全球”。从本质上说,东向发展、拥抱海洋是苏北人思维观念根本改变的标志,更是对外界传统认识的冲击。

  东向发展直接带来了眼界上的改变,让苏北尽显涛走云飞的气象。长期以来,苏北发展眼光向南,紧盯苏南对接帮扶,缺乏全国视野、全球视野。实际上,在长期紧盯苏南的过程中,苏北经济不仅没有提速,反而丧失了主动抢抓机遇的主动性,“更关键的问题是思维观念放不开,在发展思路和方法上没有创新性。”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对《决策》分析说。但要改变传统思维观念并不是一件易事。采访中,顾为东举例说,他有一次去苏北做了一场关于经济国际化的专题报告,苏北一个大市的副市长就对顾为东说,讲经济国际化要到苏南去讲,苏北还是本本分分地发展,讲国际化太超前了。对此,顾为东感触很深:“苏北开发思路是关键,思路错了,永远发展不起来。因此,经济大发展必须先有思想大解放。”

  改变是在苏北振兴政策密集出台的2005年,一场专题报告会引发的大讨论,席卷了整个苏北。

  是年2月20日,顾为东在宿迁市宿豫区做了题为“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要走出七大误区”的报告。主讲人顾为东用问题导引的方式,将苏北发展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度剖析。两天后,专题报告的内容要点在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上刊登,“一文激起千层浪”,苏北各地纷纷打电话到《新华日报》询问这篇文章,同时,如何才能走出七大误区成为苏北各市县讨论的焦点。两个月后的4月21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专门针对此文做出批示:“这篇文章不错,可发给苏北的市县领导看一看。”在这场大讨论中,苏北以及省直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苏北如何加快发展的观点发生了巨大改变,进而为苏北开发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必然需要经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顾为东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沭阳当年冲破禁区卖掉的不是企业和医院,卖掉的是落后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

  比真金白银更宝贵的是什么

  洼地崛起、跨越赶超,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是持续不断地提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精、气、神。

  “邳州的干部群众一扫多年不如人的窝囊气。”江苏省委研究室调研报告中的一句话,虽然很朴素,却蕴含着邳州乃至整个苏北人的最大改变。

  如今的邳州,早已是跳出苏北看邳州。2008年,被外界称为“欠发达地区洼地崛起的示范模板”邳州,在全市开展“工业经济学江阴、外向型经济学昆山、城市建设学扬州、旅游业发展学无锡”活动。前两个是江苏省乃至是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后两个则是明星地级市。2009年,邳州又提出确保实现“八个全省领先”,包括主要指标增幅全省领先,开发区环境和承载力全省领先,工业投入增长全省领先等。如果只是简单列举“八个全省领先”没有实际意义,其背后的核心是,一个原本落后的苏北县级市,敢于把自己放在江苏全省,与经济发达的苏南县域同台竞争,其底气显而易见。

  从邳州扩大到徐州市,徐州的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业,正成为千亿级产业版图上的“四大名旦”。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大项目强力拉动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徐州从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打造成商家必顾之地。再从徐州扩展到整个苏北5市,盐城的汽车、风电,淮安的盐化工、IT、特钢,连云港的装备制造、新医药、港口等,近20个千亿级产业势头迅猛,拉开了苏北未来的经济布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千亿级产业是公认的“经济火车头”,就是动车组的牵引车,是一个区域经济最大的支撑力。现在的苏北敢于提出发展近20个千亿产业,表明苏北工业经济发展的状态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在5年前,这样的大手笔在苏北是绝少看到的。

  因此,江苏省委研究室、江苏省经济学会联合调研报告总结认为:苏北的实践,可以引申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洼地崛起、跨越赶超,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是持续不断地提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精、气、神。这才是比真金白银更宝贵的东西。对此,储东涛对《决策》总结说:“苏北人在思想和行动上打了一个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