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海军陆战队的一次经典防守战斗——卡森前哨争夺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31:00
海军陆战队的一次经典防守战斗——卡森前哨争夺战
文章提交者:liucescs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联合国军朝鲜战场的防御特点

朝鲜是一个极度多山的地形,各种断层,悬岩遍布。

韩战的最初阶段是1950年的6月到8月之间,联合国军一路撤退,一直被打到釜山防线,在釜山防线艰苦的防守后,到了9月,终于突破了北韩的防御,然后又一直把北韩军队追到北朝鲜。中国人在11月份发动了突然袭击,联合国军再次被打到南方。到了1951年夏,联合国军恢复了元气,能够将战线在38线附近稳步前推,收复失地。到了1951年11月12号,联合国命令停止一切反击,因为正在进行的停火谈判。从那时候一直到1953年7月停火,主要战事一般都是静止防守和局部的进攻,为的是收复一些有利的地形。

   这一阶段的战事,看起来好像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壕堑战,在155英里的横跨大陆的战线上,一座山峰,一条小河的逐个争夺。机动战仅仅发生在突破敌军的时候和反击敌军渗透的时候。一个师的前线有时奇迹般的达到了60,000码宽,大大超过了正常情况。一个团有可能负责3500-5000码宽的正面,有时候甚至达到10000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营的三个团都被部署到防线上,没有哪个团作预备队。


点开看大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卡森前哨(Carson (Hill 27))位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主防线MLR北方820码。按照一般的战术,这个前哨由陆战队一个排,38人驻守,一共装备了4挺M1919A4 轻机枪,两具3.5寸巴祖卡火箭筒,两具火焰喷射器,9挺勃朗宁自动步枪。这个前哨由350码的战壕包围起来,战壕2英尺宽,5英尺深。如图所示。
来自海军陆战队5团C连的一部份部队于1953年5月26日在卡森前哨驻防。当天晚上,两个中国排(红箭头)发动了攻击,他们已经攻下了东北方的两个小前哨。卡森阵地激烈抵抗,但是中国人还是穿越了卡森阵地的环形战壕,但是陆战队依靠肉搏击退了敌人,并且收复了另外两个哨所。

此战属于中国方面所称的“朝鲜战争马踏里西山之战”

部分参战队员的回忆:

卡森前哨是美军防线中的一个脆弱的多米诺骨牌栈
卡森是最西边的前哨,距离主防线800米的。它阻断了两个中国军队的阵地。 53年三月二十六日晚,在中国第三百五十八团冲进前哨“像鞑靼人从蒙古草原横扫过来一样 ”。一营C连连长约翰肯尼迪英格尔,第5海军陆战队员,回忆说: “敌人的炮弹越来越猛烈,我命令士兵撤回到掩体。弹药短缺是一个大问题,我命令他们上刺刀。 ”
与此同时,陆战队员雷诺,则没有那么幸运。中国士兵迅速的攻进了据点,幸存的他很快退入堡垒。然而,敌人很快开始密封的洞穴,该步枪兵窒息而死
陆战五团第一营的一部接到命令,被派往增援,但他们在一个陡峭的斜坡附近也遭到伏击伤亡甚重。Bill Janzen 回忆说: “一个士兵名叫亨利A法菲尔德。他被一枚迫击炮弹击伤,把他的布朗宁自动步枪的枪管都打弯了 。他不知道是否还
Billy Rivers Penn,发现两名中国士兵从他身上跳过去了。  “一个手持的刺刀刺向我的左腿踝关节以上, ”他后来写道。  “他开始拉枪栓的时候,我用我的.45手枪把他爆了头。”
刘易斯上校,外号“寂静的刘”沃尔特,海军陆战队第5团的指挥员,感觉到了他正面临困难,需要增援来协助他的部下守住前哨。。
"约翰上尉梅尔文, D连,第2营。 ,海军陆战队5团,后来说: “噪音是震耳欲聋。他们的迫击炮火力在我们的空隙中爆炸。你只能希望下一轮射击,自己不要成为目标。

新装备
文章提交者:liucescs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各位看官,能发现这张照片中的士兵采用了什么新式装备吗? 这种装备将对以后的步兵武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在今天大规模装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50年的美军一个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53年的美军一个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到,2连的战争让美军的作战单位配置也发生了变化。
每个排的人数从41增加到45人。最显著增加的就是排指挥部(HQ)的人数,可以看到,1953年的HQ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9人步兵班。
每个班的BAR勃朗宁自动步枪从一支增加到两支,减少了排内的火箭筒数量,同时轻机枪也从一挺增加到两支。

相对于大部队防守的主防线来说,前哨线的建立就显得简单而随意了。在主防线之外建立前哨,是为了监视共军的动向,并向大部队提供敌人攻击前的预警。这些前哨阵地往往建立在那些小山包上,和那些插入敌军阵线的山脊余脉上,一般前哨由加强班或者加强排来防守,通常这些部队从团级预备队中抽调。前哨和主防线间由几百码的深深的交通壕连接,用来提供补给和必要时刻的撤退。一般来说前哨在主防线前延伸个2500码的样子,更远的前哨在1952年都被抛弃了,从1951年到停火为止,多数的战斗都是在前哨阵线发生的。
主防线由连级和排级单位组成的“强点strongpoint”构成,强点之间往往有交通壕连接,有很多强点也没有与其他的阵线连接。所有的强点和前哨都被射击成环形防御阵地,可以抵御360度方向的攻击。而且随时可以呼叫炮兵支援。

韩国服务队在帮美军构筑工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50年的一个美军指挥所,就是一个帐篷,只有在部队频繁调动的时候才会建立这样简陋的指挥所


美军一个连的山地防守
文章提交者:liucescs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对于一个步枪连强点的研究并不是描述一场战斗行动,而是来详细介绍1953年一个典型的步兵防御阵地。来自25步兵师,35团,3营,I连的一个防御阵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个阵地位于38线以北的中部前线,这里是多山地形,山脊和山丘像迷宫一样。所有的树木都被部队砍伐了,用来构筑攻势。这一个山脊的平均坡度大概20度,但是有的地方坡度达到40度,山脊高度海拔320-350米。
该连的防线达到1500码宽,而一个标准的连级防线是600-1200码宽。该连人数220人,包含48名韩国补充兵。
由于防线过宽,没有保留预备队,三个排全部沿线防守。排指挥部在山脊后的战壕中。而连指挥部,迫击炮阵地和,补给点和厨房在钩子形的防线的东端。
由于没有后备排,连部和迫击炮部队甚至在紧急时充当了反击部队。在防线钩子区域的前方布置了两个前哨,前一个前哨在排长巡逻时充当观察点和炮兵观察点,后一个前哨由一个大碉堡构成,这些工事都是由以前在这里驻扎过的联合国部队构筑的。
一共有38个地堡,80%的部分在地下。侧面有沙袋筑防护墙,顶部加盖了5-10英寸粗的圆木,上面覆盖两到三层的沙包,还覆盖有2-4英寸的沙土岩石层。绝大多数地堡都分为两个部分,战斗室和生活室,能够容纳4-6人生活与战斗。所有地堡都装备自动武器,并且由野战电话线与排指挥所联络。
一到晚上,所有自动武器都准备射击,岗哨沿战壕布置,警卫在战壕间巡逻。
全部38个地堡中有34个配备了自动武器:一支.50重机枪,六支.30重机枪,十二支.30轻机枪,15支BAR。另外还有巴祖卡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部署在战壕中的专用射击点。
该连的3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在战壕后方的西端,布置在敞开掩体中,掩护整个山谷。3辆76炮的M4A3E8 谢尔曼坦克在二排阵地的战壕后的掩体中,但是坦克有射击死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