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方评价管控:“高中生心理发展与学习策略研究”系列培训专题课程(二):学习策略研究与学习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49:45

“高中生心理发展与学习策略研究”系列培训专题课程

二、高中生学习策略辅导学习动机的心理辅导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及其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学习动机: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促使该学习活动朝向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紧密而复杂:

在智力等条件基本无差别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除去学习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几乎成为学习成绩决定性的因素。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是辩证关系。一方面,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又反过来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学习本身就是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

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划分为四大理论流派:

  • 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 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 认知学派的学习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Atkinson, 1957; McClelland, Atkinson, Clark& Lowell, 1953)、归因理论 (Weiner & Kukla, 1970)、自我价值理论( Covington & Beery, 1976)和成就目标理论 (Dweck, 1986; Nicholls, 1984)。
  • 社会学习论的学习动机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由于动机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因此我国学者也编制或修订过一些用于评价和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工具。常用的工具包括:

学习动机诊断测验( MAAT):周步成等( 1991)修订,该测验包含成功动机(其中包括知识学习、技能、运动和社会生活方面)、考试焦虑(其中包括促进的紧张和回避失败)、自我责任性和期待水平等 4个分量表。

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周国韬等( 1993)编制,该量表包括外部行为表现(其中包括主动性、行为策略和坚持性)和内部心理因素(其中包括能力感、兴趣、目的和知识价值感)两个分量表。

国内学者所编制的学习动机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种心理学研究和实际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对于了解我国学生对学习动机、帮助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开展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些研究者出于研究的需要也自行编制了一些学习动机问卷,但这类问卷大多不具备良好的测量学指标,难以为其他研究所用。

综合各种理论,结合我国文化,根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用理论框架清晰、维度意义明确、结构稳定完整;且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的测量工具(问卷),研究 :

1.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 ;

2. 学习动机随年龄的变化特点 ;

3. 学习动机性别差异情况。

追求成功的六个维度:

  • 目标设置
  • 自信程度
  • 努力
  • 冒险倾向
  • 积极情绪
  • 主动性

回避失败???个维度:

  • 失败恐惧
  • 能力怀疑
  • 回避目标
  • 任务回避
  • 自我设阻
  • 防御性悲观
  • 回避求助

三、学生 学习动机的类型:

第一象限:

—— 高趋低避 ( HL) 乐观主义型

第二象限:

—— 高趋高避( HH)过度努力型

第三象限:

—— 低趋高避( LH)失败回避型

第四象限:

—— 低趋低避( LL)失败接受型

( 1)第一象限:高趋低避(HL)

—— 成功定向者( success-oriented)

或乐观主义者( optimists)

成功定向的学生往往会为自己设置一个现实的学习目标,即稍稍高于个体现有的能力,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他们的学习完全出于自身的原因,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这是成就动机当中最理想的一类。

这是一种最适宜的学习动机类型,也是教育培养的目标。

( 2)第二象限:高趋高避( HH)

——过度努力者( overstrivers)

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极力回避失败,是通过获得成功来使自己远离失败。他们经历着典型的趋避冲突,常常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状态之中。

他们对能力的自我评价不敢确定,害怕别人说自己是假聪明,尤其是面对失败时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在失败面前非常脆弱。高趋高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着高水平的成就焦虑。

( 3)第三象限:低趋高避( LH)

——失败回避者( failure avoiders)

受到回避失败倾向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倾向所激励,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是通过极力使自己远离失败而避开他人的负性评价。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较低。在任务实施之前或结果出现之后,会设置各种客观障碍和外在理由来解释失败这一事实。 Eg.自我设阻、防御性悲观和回避求助等。

(自我设阻通过将失败的原因从能力因素转移到其他因素而改变失败的含义。)(防御性悲观则通过对失败的预期或设置安全低成就目标来改变失败的含义。)

( 4)第四象限:低趋低避( LL)

——失败接受者( failure acceptors)

接受 “失败代表着能力不足 ”的含义,并对自己的低能力坚信不疑。

较低地评价自己在学业竞争中的能力,并且坚信能力无法得到提高;缺少深层的学习策略;在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上也不见成效。

他们对消极的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并不理会。他们坚信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并花费极少的精力和努力投入学习。这些个体通常对待学习非常冷漠并且显示出动机的 “习得无助模式 ”

男生比女生更注重

—— 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

男生比女生更注重追求成功,也更倾向于回避失败。在追求成功动机中,冒险倾向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回避失败动机中,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任务回避、自我设阻和回避求助各维度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女 1、 3;男 2、 4)

四、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

( 1)提高学习动机,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的配合,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类型学习动机的学生。

( 2)不同类型学习动机的学生会为同样的情境和信息提供不同的解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也有所不同。

 

---- 对于成功定向型和过度努力型

教师只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尽量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强化。

教师不需要过多督促他们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技能。

过度努力型的学生

  • 经历着高强度的焦虑。
  • 不能一味鼓励其不断追求进步和完美 ——只会成为这些学生的焦虑源。
  • 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正确归因,让学生自己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放下包袱,降低焦虑水平,在竞争中展示自己的实力,享受学习过程。

----- 回避失败型

他们自身的能力可能并不低;

由于害怕评价和竞争,使他们失去了很多能提高能力的机会。他们是脆弱的,尽量逃避对能力评价的情境,因此他们就会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如考试焦虑等。

同时由于他们对结果的逃避,他们会预先为失败结果准备好 “借口 ”;可能会有一些自我设阻的行为。如:( 1)在客观上为自己设置一些学习的障碍;( 2)减少努力;( 3)夸大考试焦虑对自己的影响作用;( 4)设置较低的自我期望。

1. 多给予鼓励。让学生正确处理好

能力和努力的关系。

2. 提供适当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在失败的时候不要一味将原因归于能力低。

3. 及时正强化。敏锐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及时给予反馈。 ——防止强化过滥的倾向。否则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更为怀疑这就产生了强化的反效果。三种强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

4. 教师还要不断挖掘学习本身的意义性。

------ 失败接受型:

这是最让教师头疼,对这些学生放任自由、冷嘲热讽或者高压政策只会促使他们更加我行我素、无动于衷。

深入了解形成这些学生现有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学习活动对他们确实缺少足够的吸引力,还是自我价值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设计具有更丰富刺激的学习活动以吸引学生;

关注此类学生,为其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小组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以集体活动的一分子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增加其学习的责任性;(同伴教育)

同时提供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方面的辅助和指导,创设成功的情境,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

教师有效地甄别出不同学习动机类型的学生;

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

 

学习方法辅导

 

1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所谓“善学”,就是善于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技术系统,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实现科学学习的必要条件。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学得快、学得活、学得好,事半功倍。

2 、学习类型的基本分类

人们在接受信息,进行学习时,要借助于不同的感觉器官,把信息带给大脑。大部分人会在许多感觉器官中更多地使用某种器官,有人善于通过观察来学习知识,通过阅读或者图表会把知识掌握得更好,被称为“视觉学习者”;一些人学得最好的方法是听,他们能够很好地记住听到的知识,他们属于“听觉学习者”;还有一部分人喜欢通过触摸、写、画等动手参与来学习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比较轻松高效。他们被称为“动觉学习者”。

对于个人来讲,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类型,然后按照这个类型最佳的渠道去学习,也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类型,指导孩子用适合自己学习类型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可以说每一种类型的学习者各有长处,关键是要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 、各种学习类型的基本特点

( 1)视觉学习型:视觉型学习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善于通过视觉刺激而学习。眼睛好使,他们的眼睛捕捉信息的能力很强。喜欢通过图片、图表、录像、影片等各种视觉手段接受信息,表达信息。他们喜欢看书,喜欢阅读,不喜欢听别人说,看书的效率比听课的效率高。

因此,这类学生一般都很自信,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做作业和考试都比较细心,学习比较有自主性和计划性。因而在书面测试中容易取得好成绩。

但由于过于认真而缺乏一定的表现力,举止呆板,书呆子气较重。由于过于自信,也表现出一种自负的倾向。

同时视觉型的孩子一般来讲很乖巧,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认真复习、认真写作业的大多是这类孩子,这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学校是非常守规矩的,是今天我们学校教育里老师最喜欢的一类学生。

对于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建议

由于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好,因此往往容易产生过于自信的思想,而且有时会沉溺于自我中心的范围中而看不到其它外界的事物。他们应当设法扩大自己的视野,放下架子,多向别人学习和请教,并多找一些课外读物和习题集以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要让他们多跟人接触,拓展他们的勇气。

视觉型的孩子喜欢在一个安全的体系内学习和生活,创新精神不强。由于他们大多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了,因而有些人会对其它活动不太感兴趣,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这个学习类型的人一定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对于这一类孩子,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要让他们在成功中增强自信。

( 2)听觉学习型:听觉型的学习者需要声音作为载体 ,这样他们才能对知识感兴趣 ,才能牢牢记住所学的东西。喜欢通过讲授、讨论、听录音带等口头语言的方式接受信息。这种类型的学生听课一般都能认真听讲,能够按 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不喜欢看书,看书时注意力不集中,耐不下心看书看题目,容易看错数字和符号,甚至漏看漏做题等,在背课文、记单词方面也比较弱。

听觉型的孩子的孩子在传统教育中是不占偏宜的,由于说的速度远低于看,所以听觉型的学习效率不如视觉型高。有一些听觉型的孩子以听为主,他们主要的特点是不爱说话,而且说话的时候不看对方的脸,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不愉快,怎么我跟你说了这么半天,你怎么不说话呢,这是他的行为模式。对于他们来说,内心世界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孩子不合群,所以在 老师的互动中,他们往往是靠后的。也有一些听觉型的孩子他们喜欢跟人交谈、收集信息。

对于听觉型的孩子,我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发挥他们耳朵的特长,让他多听。听觉型学习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加强学习能力

☆ 通过听录音进行学习,如果要学英语 ,那就从学唱英文歌开始吧 ;

. 把要学的东西录在 Mp4里 ,坐在公交车上也可以听。

. 在家里或者座位上贴一些便利贴 ,上面写上问题和答案 ,以便随时读给自己听 ;

. 组团学习 ,经常跟朋友交流 ,让知识多从他们嘴里说出来 ;

对于听觉型学习者的建议

多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不会或者不懂的问题不要急于向他人请教,应该自己多动脑筋想办法借助查字典、查有关参考资料去寻找答案,只有当实在无法解答时再去请教别人。

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既开阔了自己的思路,又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

( 3)动觉学习型者一般喜欢通过双手和整个身体运动进行学习, 在学习时喜欢配上一些动作,如摇头晃脑地读书背书、边走边看书、做笔记、在课本上划线、做作业考试时喜欢转笔等。喜欢东摸摸西摸摸,什么都想用手去感知,亲自动手操作,喜欢做实验,做过、摸过的就特别容易理解,容易记住。他们不喜欢老师整堂课的讲解,也不擅长语言表达。他们往往在体育、自然、课外活动等需要他们动手操作、实验的学科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这类学生是什么孩子呢,就是我们现在幼儿园、小学里的淘气孩子,总是坐不住,让 家长老师头疼,但这类孩子其实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力特别强。这一类型的人多半肢体比较发达,运动员中,往往都是触觉型,还有很多企业经理也是触觉型学习的人。

这类学习者往往比其他学习者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这种学习类型学生做事一般都比较守信,而且一旦集中于某事,就会做出比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虽精力旺盛,但由于热衷于太多的事项,最后往往是一无所成。

在学习时宜采用分散法进行学习。这是因为这类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通常是边玩边学,比如边看书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注意力往往是不集中的。因此分段学习法很适合他们,否则学习效率就会很低。分段学习法是先集中学习 30分钟,然后休息 10分钟左右,再改换其它学科学习,慢慢地再把 30分钟延长到 45分钟、 60分钟,一个半小时等,逐渐培养自己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为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时可以先学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等情绪调动起来之后再改为学习较难的或者自己不大感兴趣的学科。这样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不至于感到太疲劳,并可以逐渐地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这种类型的学习者主要是要让他们提高注意力,集中精力。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书籍来帮助培养“坐得住”的习惯,并让自己坚信自己是坐得住的,需要改进的只是自己对学习科目的兴趣和思维方法。

当然对这类学习者来说,周围的学习环境安静一些对他们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应当尽可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因为这样可以最小限度地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

4 、常规的学习方法指导

(1) 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2) 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3) 指导学生学会课堂学习

(4) 指导学生学会复习

(5) 指导学生学会课外学习

5 、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

A 渗透式

B 点拨式

C 总结式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并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韧性,付出不懈的努力。

高效课堂的心理策略

( 一 )什么是高效课堂及其意义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

“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时间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 二 )如何建设高效课堂

1 、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孔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缆众山小”的感受,而不象是走进了一片大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晕头转向,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任何知识,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或者单纯的线,它应该是网络式的,主体式的,十分丰富。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因材而施教,所以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

2 、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A 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要改变成为现代启发式,鼓励和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B.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C.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 三 )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

  师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 1977)“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实际上是生命体之间的交往,教师不是在用空洞的知识教学生,而是用自己的智慧、情感、精神等整个生命做成‘材料’,唤醒、激励、期待学生。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一,教师本身的心理状态

---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

A.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B.用欣赏、鼓励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C.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教育的过程就是塑造生命的过程,每一个生命都有着极大的塑造空间,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营造温暖的氛围,搭建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平台。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平台,我们必须为构建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堂不懈努力。

案例评析一

1

家长咨询:我女儿玲玲(化名) 13 岁,上高一,聪明伶俐,懂事听话,从小学习努力认真,但学习成绩不稳定。听到过的东西一遍就能记住,比如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一般都能记住。可她背语文或背英语课文很慢,背英语单词也不容易记住。我们家长觉得很奇怪。这是什么原因?该怎么解决?

玲玲属于典型的听觉学习型,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记忆力很强,听过就能记住。但视觉注意力和视觉记忆力较弱,看过的东西不容易记住。

2

在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的课堂上,一位学生三次举手都没被老师点中。第一次举手老师没发现,第二次举手老师也没有发现,因为举手的学生太多,第三次举手老师发现了,我本以为这次老师该叫他了,可是没有,老师看了他一眼后说,同学们集体回答。这位学生的手只好又放下了。我并不认为这位老师有什么错,因为老师不知道他已经举了三次手。但是我们不难想象这位学生当时的心情。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更好地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反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师生的交流就会充满人文关怀,课堂就会和谐温暖,学生的心中就会愉悦。

3

 这是一堂数学课。老师十分投入地讲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突然,天空飘起了雪花,而且越下越大,这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学生的眼神牵到了窗外,心也随着雪花在一同飞舞,老师讲什么,已全然不知了。老师发脾气了:都给我看黑板,听课!你们是来听课的还是来看雪的!虽然有些学生的眼光收回来了,但心依然在与雪共舞,而有的学生根本就没理会老师的话。

在这位老师的心目中,学生就是来接受知识的,在他的思想认识里,学生在课堂上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该静心听课。可是他这时忘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同样会兴奋和惊叹。老师这时更没有意识到,这难得一遇的雪同样是一种教学资源,若能巧妙地利用它,既可以让学生们领略雪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又能让他们的思维早点回到课堂。这比简单的限制要好得多。

4

下课铃响了,老师还在喋喋不休,有几个学生显然是坐不住了,老师并没理会。这时,有个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下课了。老师:我知道下课了。学生说:我们马上要参加篮球赛。这时,老师有点火了:打球就那么重要!这应该是一位很有责 任心的老师,可他同样只认识到学生是认知体,而对学生的生命协调发展并没有关注。拖堂并不是一件大的教育失误,但它却反映出了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

列举这样两个课例,当然不是说知识教学不重要,因为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样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要素,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只是在关注知识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什么样的课堂学生喜欢,关注了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有着浓浓人文气息的课堂,学生必然喜欢,也必然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将更有兴趣参与到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去,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学生的生命的活力。

5

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坐在最后一排,和一个学生同桌。我一眼发现这个学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差生。大概是因为我坐在他身边,刚上课时他还能坐得住,可是十分钟不到,他就动起来了。老师提的问题,他根本就没听见。于是我就提醒他把课本拿出来认真听讲。这 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我悄悄地鼓励他仔细看书,把老师的问题想出来。过了一会儿,老师要请学生上黑板把一段课文中的某些词语标出来,我又鼓励他上。想不到他真的举手了,老师也会意地叫了他,谁知,就在老师叫他名字的同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可是他勇敢地在同学的笑声中站了起来,勇敢地走上了讲台,拿起粉笔。

随着他的粉笔在黑板上的划动,学生的笑声渐渐平息了,教室里出奇的静,所有的学生都睁大眼睛静静地看着他答题,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把问题解决了。当他再返回身将要离开讲台时,教室里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兴高采烈地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回到自己的座位,我也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我真为他高兴。我们不难想象,这一堂课他将永生难忘。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他最高的奖赏,他从这掌声中,找回了丢失已久的自信,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做人的尊严,他的生命得到了一次升华。

 思考与活动

1 、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哪些常见的不同类型?

2 、针对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教师如何给予有效教育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常见的学习类型有哪几种?各类型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4 、针对各种不同学习类型,应当怎样更有效地方法?

5 、各种不同学习类型共同应当借鉴遵循的共同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6 、什么是高效课堂?为什么要建设高效课堂?

7 、请联系实际工作谈一谈你怎样建设高效课堂

8 、联系实际谈一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资料

 关于高中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

组长:孙俊夫

组员:李颖、张进、朱旭、王洋、米阳、刘莎莎

学校、班级:大连市第八中学 高二·一班

指导教师: 赵宏伟

一、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人才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增强,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学习方法就显得犹为重要。我们的问卷调查可以说明当前高中生对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较为清醒。(对应问卷问题见附录问题 1 )

另一方面,当前高中生的学习方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他们对自己学习方法的满意程度普遍偏低,对科学学习方法的追求普遍强烈。(对应问卷问题见附录问题 9 )

这样,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同当前高中生不能得到科学学习方法的现实性之间矛盾的激化促使我小组开展了对高中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过程

1.活动计划

o        讨论课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

o        查阅大量书籍、报刊,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收集信息,充实感性材料。

o        讨论制定“关于高中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

o        发放“关于高中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并根据反馈情况,总结分析当前高中生学习方法现状,指出问题之所在。

o        请教指导老师和专家,在他们的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o        分工合作,针对问卷反映出的问题,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提出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学习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2.活动记录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始于 2002 年 9 月,终于 2003 年 3 月,现将部分活动记录摘要如下:

日期: 2002.9.7

活动内容:选题

我小组成员积极思考,各抒己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本着求同存异、民主集中的原则,最后确定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为:《关于高中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

日期: 2002.9.21

活动内容:确定活动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经过讨论,确定了初步的活动方案。而且我们下决心一定要排除万难实现预期目标。

日期: 2002.10 至 2002.12

活动内容:查阅资料

我们通过网络和书籍,找到了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这就为我们以下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期: 2003.2.15

活动内容;设计问卷

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将所有搜集到的资料和我们现有的一些观点以书面的形式打印出来,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做好准备。

我们深知设计问卷难度之大。 1 、要贴近学生实际。 2 、题目的答案要全面。 3 、题目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出题。

我们结合手中的资料和自己的观点,反复斟酌,经过几次修改,终于得到了这份问卷(见附录)。

日期: 2003.2.26

活动内容:打印问卷

为了节省开支,我们采用 B5 纸来打印。共打印问卷 120 份。

日期: 2003.3.8

活动内容:发放问卷

我们拿出 80 份问卷在本校发放,其它问卷由外校同学帮助填写。我们一共收回 117 份,组员们拿着厚厚的一沓问卷,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在此,我们对填写问卷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日期: 2003.3.15

活动内容:统计问卷

这是一项庞大的 “ 工程 ” 。问卷共有 9 个问题,每个问题又有多选,但组员们克服困难,分工合作,用了半个小时,完成了统计工作!

日期: 2003.3.22

活动内容:完成结题报告

有了前期的准备,这项工作就很轻松了。我们用了四个小时,一份手稿便诞生了,组员们拿着它兴奋地奔向了打印社!

三、研究成果

  ()研究概述

我们 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实地调查所得数据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集集体智慧的结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全文结构图: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过程

    1. 活动计划
    2. 活动记录

三、研究成果

(一)研究概述

(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决定因素

    1. 方法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科学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学习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1 、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2 、各种学习方法的受重视程度

3 、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4 、学会预习

      • 预习的定义
      • 预习的重要作用

① 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索取——预习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 变课上的大吃大喝为课前的细嚼慢咽——预习能提高听课效率

③ 变迷惘为自信——预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 3 )预习的步骤

5 、学会听课

6 、学会记笔记

7 、学会复习

(四) 结束语

四、收获与体会

五、指导教师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高中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

(一)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决定因素

1 、方法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何谓“方法”?方法是指关于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人类对科学方法的孜孜以求从来没有也不可能间断。若实践符合科学方法,就为其成功埋下种子;若实践违背科学方法,就为其失败埋下隐患。著名的爱因斯坦成功方程式:成功 = 艰苦的劳动 + 正确的方法 + 少说空话。这是爱因斯坦对其一生治学和科学探索的总结。达尔文一语道破方法的重要性,他说:“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马克思说得更为科学、更有高度,他把所有方法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将其升华为方法论。指出: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可见,科学的方法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2 、科学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科学的方法如此重要,科学的学习方法也不例外。它既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又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它从根本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学习不得法,则事倍功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发奋图强,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间的区别已不在于前者学习、后者不学习,而在于前者善于学习、后者不善于学习。其实,从来没有差生,有的只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学生。

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总结、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其成为学习成功强有力的武器!从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普遍不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总结。(问卷问题见附录问题 8 )

(二)学习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1 、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虽然从理论上讲,学习目的不在学习方法的范畴之内,但是它却与学习方法和学习成功密切联系。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成功的学习必然要以正确的学习目的为前提,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必须以正确的学习目的为方向。就像我们不能去欣赏扒手的敏捷和杀手的枪法一样,我们也不能去欣赏以反人类、反社会等不良动机为目的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为学习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内趋力。否则,我们今天所谈的一切都将成为空话,甚至起到负面作用。

怎样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呢?应当树立作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类造福的历史使命感。我们应该以高尚的追求去迎接学习,以端正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在学习中并用学习所得的知识去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要以高度的自信心、好奇心去追求真、善、美;以高度的责任心、自强心去创造真、善、美;以高度的自尊心、同情心去维护真、善、美。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有所得,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最终成为一个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2 、各种学习方法的受重视程度

为探究当前高中生对各种学习方法的重视程度,我们设计了问题 2 、 3 、 5 、 7 (见附录),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表四说明,听课在当前高中生的心目中是极其神圣而重要的,复习和制定学习计划也有较多同学选择,而重视预习的同学只占 10.2% ,这与本文所强调的预习为核心的观点有所差距。

表五从频率的侧面反映了当前高中生对制定学习计划、预习、复习的重视程度。在“每天”和“每周周末”这两个大频率选项上,预习仍不占优势。另外,表五还说明当前高中生制定学习计划、预习、复习的频率都偏低,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偶尔”和“从不”,极大地忽视了制定学习计划、复习,特别是预习的重要作用。

3 、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方哲学家西塞罗也说过:“任何事情开始前都要有个充分准备。”雨果则说的更为具体;“有些人每天早上预定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正像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成功有效地学习也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首先,计划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同学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只有在思想、学习和身心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才符合教育方针的要求。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要把几个方面放在一起,统筹考虑。不仅要规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且要安排锻炼身体、娱乐休息、为班集体服务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

第二,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矛盾,但却有主次之分,学习是主要矛盾,其它方面为次要矛盾。而在学习中,主科、较弱科目为主要矛盾。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发现主次间的差异,这才是科学合理的计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定计划,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出翘起脚能够得着的计划。

第四,要张弛有度,留有余地。计划只是一种设想,并不等于现实。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面对突如其来的偶然事件,制定计划要留有适度灵活机动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

同学们在制定学习计划方面表现不够好。由表五可知,有 75.8% 的同学偶尔或从不制定学习计划。所以应该加强对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视。

4 、学会预习

1)预习的定义

什么是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的过程就是预习。” 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就是凭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的过程。预习是学习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的特点是先人一步,它的本质是独立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预习就是学习的第一核心。

2)预习的重要作用

预习在学习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索取——预习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不一定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它与是否进行预习以及预习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预习增强了求学者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和听讲的“饥饿感”,调动了一个人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渴求欲的驱使下自发地排除万难,取得成功。

变课上的大吃大喝为课前的细嚼慢咽——预习能提高听课效率

高中的课程内容多、难度大、细节繁、任务重。预习就显得格外必要,也格外重要。在课前把大部分知识细嚼慢咽,逐渐消化,上课的任务就是把那些预习时难理解的知识理解了、记住了,就可以了。整堂课下来,该节的内容便可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因此,课下根本不用花很大力气去复习。学习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学习变得更有效率了。

变迷惘为自信——预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预习的学生积极联想、积极思考,能把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较快地悟到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这不仅锻炼了思维,而且增强了自信。

预习的学生积极发言,正确率高,成就感强,激励多,因而增强了自信。

预习的学生面对知识从容不迫,有的放矢,先人一步,高人一尺,因而增强了自信

预习的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觉得越学越易学,越学越想学,从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3)预习的步骤

首先,课前预习教材。把将要学的内容细读一遍,把每字每句的含义吃透。将整课知识的脉落弄清楚,了解本课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知识与已学知识有联系,有哪些知识基本是陌生的,做到前后贯通。

其次,是自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拦路虎”。多问几个“为什么?”查查参考书,或翻翻字典,争取弄明白。其它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在书上做好记号,以备老师提问。

再次,关于预习的时间安排。在课前预习,当然有效。更重要的是,预习要抓好平时的积累。利用周末、寒暑假或平时的零碎时间,随时随地的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

最后,检测预习效果。主要的方法是动手解题。“实践出真知”,从解题过程中可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通常先做课本上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针对性最强,而且最基本。当然,也可以选择参考书上的习题做。但难易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答案要有分析,这样便于理解。

5 、学会听课

由于听课的重要性已家喻户晓(由表四可以证明),在此就简单谈一下听课的一些基本方法。

听课也是学习的有机组成,它占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学习的主体活动之一,是对预习的辅导、延伸和升华。

听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并积极记忆、思维、联想。要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调动全身各个器官,将百分之百的激情贯注于课堂。特别要注意教师提到的重点、难点和课外拓展的内容,也要注意教师对整个知识脉落的把握和理解。真正做到“向 45 分钟要效率”。

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令人担忧:(问卷问题见附录问题 6 )

这反映了当前高中生听课的精神状态不好和片面独立性过强等问题。

6 、学会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那些在学习中,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材料、知识,必须迅速及时地记下来,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对巩固知识、积累材料、提高完善学习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笔记可分为预习笔记、课堂笔记、课后笔记和总结性笔记等。

1 )预习笔记

应该养成“读书时笔不离手”的习惯,预习时也要这样。因此要学会做预习笔记。一般来说,预习笔记的内容包括:

① 记录预习时自己掌握得不太好或已忘记了的旧知识。

② 记录教材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内容等。

③ 记录预习时的体会以及不理解的问题。

2 )课堂笔记

做好课堂笔记是认真听讲的表现。应尽可能快地去记录尽可能多的内容。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来突出重点、难点。总之,通过课堂笔记应把一节课精练地再现,这就是课堂笔记的最高境界。课堂笔记的内容应包括:

  • 知识框架
  • 需要注意的细节
  • 课堂上老师所强调的重点
  • 课堂知识检测题

3 )课后笔记

由于课堂时间紧,知识讲授量大,课堂笔记难免有所疏漏,所以在课堂笔记中应留有一定的空白处,以便在课后对笔记进行充实。课后笔记是课堂笔记的补充和丰满,对于完善知识结构,强化记忆有重要作用。

4 )总结性笔记

每一节或某一章内容,教师都可能总结相应的知识点或归纳或找异同或总结知识系统或总结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涉及这些内容的课时,笔记一定要记概要及题目,再补充知识系统、解题方法。使笔记发挥其总结完善的功能,学习成绩才能稳步提高。

7 、学会复习

复习是在原有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一种再学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重要学习方法。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复述法

像老师讲课一样把整节课内容按顺序复述出来,如有遗漏,可通过查阅笔记找出来,补充到你的复述中去。

2 过电影

像看电影一样争取使老师讲课的内容在你的大脑中重现,使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

3 表格式复习法

所谓“表格式”复习,就是将原计划复习的内容,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编排成系列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4 自我提问复习法

向自己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积极思考,把问题的答案整理好,过一段时间再温故一下,这些难点就可被记住。

5 题海复习法

此方法要谨慎使用,请注意使用条件。

依据一定条件下,矛盾着的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好坏。“题海”公认不可取,但是当某科的某个章节学得非常差时,可以集中精力专攻这一部分的习题,在习题中摸索、总结、巩固、提高,以对题型的熟悉程度取胜。

6 )综合复习法

这种复习方法,本质是建立树状知识结构图。遵循以点到线,从线到面,把知识由点发展到立体结构,使你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框图,使知识体系完善而有序。

(四)结束语

上文,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计划、预习、听课、笔记、复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这些过程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学习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学习目的与计划、预习、听课、笔记、复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比如说,学习的目的和计划为预习、听课、复习指明了方向;预习提高了听课效率,听课又是预习的升华;复习又是对预习和听课效果的巩固等等。因此对这些环节不能偏废其一。

上文介绍的学习方法具有规律性、基础性和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真正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适合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方法。每一个学生都应以规律性的方法为基础,作指导,再去寻求符合自己个性发展要求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四、收获与体会

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我们终生难忘的。

它使我们获得了种种心灵体验。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失败过,但我们更成功过,我们徘徊过,但我们更坚定过。在波波折折中,我们体会到了顽强拼搏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成功的艰辛与快乐。此时此刻,我们小组每个成员心中都有一种不可磨灭的沧桑感和成就感。

它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研究课题,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共同拟订、发放、统计调查问卷,共同商讨研究思路,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有机配合,分工合作,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将团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它使师生关系的内涵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发展。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代表者,而是与我们一起探究知识的参与者;不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依赖者,而是这项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尊师爱生、师生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得以实现和升华。

它升华了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精神境界。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与课堂教学相比的研究性学习整个处于开放状态,它给我们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大舞台,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分析问题,顽强地解决问题。在亲身实践中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精神境界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升华。钢铁般的意志,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永不满足的质疑精神,永不衰竭的合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都是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这一切都将成为陪伴我们的终身财富。

五、指导教师评价

课题的选择本身就很具有实用价值,贴近高中生的实际。课题研究的思路清晰,问卷的设计以及对反馈的分析总结都很有见地,在研究过程中能够自觉运用高二哲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论作指导,阐发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这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对学习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具体方法的阐释也很有价值和针对性。研究过程中能够分工协作,体现了团队精神,初步学会了合作。报告的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具有可读性。

参考文献:

《快乐学习法》,志鹏 编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月

《中国孩子学习法》,日新 编著,新世界出版社, 1999年 2月

附录:

关于高中生学习方法的调查问卷

1 、你认为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有多重要?( )

A 是学习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 B 很重要
C 较重要 D 不重要

2 、你认为在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

A 制定学习计划 B 预习 C 听讲

D 做笔记 E 复习 F 其它

3 、你( )制定学习计划?

A 每天 B 每周周末 C 偶尔

D 从不 E 其它

4 、你在一天中非学习时间平均有( )小时?

A 0 B 0 — 0.5 C 0 .5 — 1

D 1 — 2 E 2 — 3 F 超过 3

5 、你( )进行预习?

A 每天 B 每周周末 C 偶尔 D 从不 E 其它

6 、当你听讲时,( )

A 总是全神贯注 B 偶尔溜号

C 当认为所讲内容简单时,自己做练习

7 、你( )进行复习?

A 每天 B 每周周末 C 偶尔 D 从不 E 其它

8 、你( )总结你的学习方法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9 、你对你的学习方法满意吗?( )

A 很满意 B 较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高中生厌学心理调查及克服策略

内容提要:在近几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与一些暂差生交谈,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厌学心理,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对此,我展开调查、分析,得出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社会、家庭、学校、自身。根据这些原因,我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关于厌学心理的一些理论,肤浅地提出四条对策:爱心、端正学习态度、常抓不懈、营造良好氛围。

近两年来,随着全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和社会办学力量的兴起,高中的办学规模也逐渐变大,暂差生的数量也在增多。与此同时,高中生厌学现象日趋严重。笔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 10 个班的 514 名男女学生进行调查,其结果为:对学习感兴趣的占 35.02% ,较感兴趣的占 40.85% ,兴趣不浓的占 15.57% ,厌学的占 8.56% 。调查材料表明,大部分高中生对学习是感兴趣的,但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心理学认为厌学是由于对事物的我向性原因,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对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考试或作业的错误率很高。

一、高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平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习毫无兴趣而言。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家庭关系不和是造成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如某校有位高三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这些学生对学习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例如当今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如果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处,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大增的。但是,研究性学习仅仅停留在入户这个层面,还谈不上到扎根这个层面,更谈不上到开花结果这个层面。有些学校在管理学生时还是大于,对学生管理太死。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思考如何尽快地把教育管理跟上去。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以上所述的都是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外因。

(四)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他们本身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没有人生奋斗的理想,这是产生厌学心理的内因。这些学生当中,可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班的暂差生占的比例较大,这些暂差生不是自愿来读书的,是父母自费择校硬逼着来的。第二种是在文化学习方面智商不太高。第三种是家庭溺爱的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子女。第四种是来自教育落后地区的转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习信心不足,而借故迟到、旷课,在课堂上打闹,做恶作剧,他们往往不思悔改,与教师顶撞,更有甚者弃学出走。

二、对策

高中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出现的厌学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也势必败坏校纪校风,给学校形象造成伤害。纠正和克服高中生厌学现象,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面很广。在此,本人谨提出四条对策与大家探讨。

(一)社会、家庭、学校要用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社会、家庭、学校都要行动起来,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找回学习兴趣,从内心唤醒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1 、社会的有关行政部门要整治学校周围的环境,凡是对学生身心有毒害的娱乐场所要整治,甚至要取缔。社会真正关怀学生,这种爱心能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使他们能更好地回报社会。这可以说是社会重视人才的重大举措。因此,对学生有爱心是社会的一种责任。

2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是一种无私、真诚、目光远大的爱护,不可用溺爱来代替,要让子女能吃苦,肯拼搏,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对子女更有责任感,要用爱心慢慢温暖子女那颗受伤的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有直接承担对子女的教育的责任,要讲究爱的方式,要使爱恰到好处。

3 、学校要创设爱的氛围。主要途径有三方面:首先,学校要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身心受到教育,激发内在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说,教师只有亲近学生,真心爱学生,学生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教师还要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这样,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第三,班主任要积极营造一种好生带差生的和谐环境,让厌学的学生感到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之中。好生对他们不是白眼、冷嘲热讽,而是真心帮助,耐心辅导,这是爱满班级的体现。

爱的力量可以使厌学变得好学,它的成功在于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和水滴石穿的持久。让社会、学校、家庭一起行动起来,用爱心唤醒我们那些暂时迷惘的厌学学生吧!

(二)改进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纠正和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除了有爱心外,还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到以下三个环节:

1 )我们要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思想教育工作就要紧紧抓住这点,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随着中国加入 WTO 后,社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今后的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今后就很难适应这个社会。

2 )我们要给这些学生鼓足信心。让他们认识到新的高考模式已经出台, 2003 年是“ 3+1+ 1 ” 2004 年是江苏省单独命题,高考制度总是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有利于选拔各类人才。他们可以避开一些薄弱学科,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实践证明,今年江苏省高考单独命题,具有江苏地方特色,有利于学生发挥水平,高考结束后,考生的反响很好。另外根据国家形势,各类高等院校都在扩招,社会团体办学规模也在扩大,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学习,大学总可以上的。另一方面,要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形势,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认识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仍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一定要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三)正确引导和帮助高中生克服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一刻也放松不得。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由于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也会出现波动和反复。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除了每年在工作计划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措施外,还应该分阶段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并随时进行检查和督促落实。

改进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体现了德育为首的党的教育方针,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耐心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自觉地向前迈出一大步。

(四)齐抓共管,从严治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 )学校与家长齐抓共管。纠正和克服学生厌学现象,学校领导、政教处和班主任要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和班干部的作用,鼓励他们主动作好有厌学心理同学的工作。这样做,既能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使有厌学心理的同学消除孤独感,同时也可防止有厌学心理的同学在班上形成的小气候。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与有厌学心理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通过齐抓共管,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再顽皮的厌学学生也会感到有压力,从不自觉的阶段上升到自觉的阶段。当然对学生施压要注意方法,把握分寸,要多疏导,少堵塞。

2 )坚持从严治校,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环境。这是纠正和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又一重大途径。首先,要对那些严重扰乱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但对他们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博大的人文关怀宽容他们;其次,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如被评为镇江市园林式单位的省丹阳五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常看到在参天的香樟树下,在阵阵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中,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学生开展各项校园活动。这样的确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和感染下,能逐步走上恋学、勤学的阶梯。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除了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社会、家庭、学校这个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用爱心去春风化雨地感化;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那么,高中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扼止。

成熟者的心理特征

阿尔波特是人格的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曾花了不少精力投入成熟者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使阿尔波特列入人本主义的阵营。阿尔波特强烈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残缺心理学,认为健康者的人格不能通过对动物、儿童、精神变态者的研究引申出来,而只能通过对身心机能成熟的成人的研究引申出来。

在积累了大量的机能成熟的健康成年人的研究资料之后,阿尔波特总结出以下一些结论性的意见:健康人的人格是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支配的,也不为童年的心灵创伤和冲突所左右。恰恰相反,心理健康者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志的水平上进行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主要是那些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变化和起作用的因素。

阿尔波特归纳出机能成熟者六种心理特征:

l)自我扩展的能力。

这就是说机能成熟者可以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广泛的活动。一个人对其实际活动(如工作与交往)和精神活动(包括理想、目标等)的参与性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与他人关系融洽。

机能成熟者需具备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同别人起到真正的相互作用,对任何人都能表现出温暖、理解和亲近。这种能力可以使他们容忍别人的不足与缺陷。

3)情绪上存在安全感和自我认可。

机能成熟者在内心可以接纳自己的一切方面,不受个人的消极情绪支配,能耐受挫折、恐惧和不安全的情绪冲击。

4)具有现实的知觉。

机能成熟者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并且能实事求是地接受现实。如果知觉现实时予以歪曲,有时,甚至失去同现实的接触,那么,这就是心理变态的一种表现。

5)良好的自我意识。

机能成熟者对自己的所有优缺点都十分清楚,能准确把握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并能调整其相互关系。他们也知道自己心目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自己之间的差异。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机能成熟者都形成了个人专有的技能和能力,他们着眼于未来,有长期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计划,对工作有使命感,而且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努力使自己在某项工作中做出突出的成绩。他们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自己的人生信念或人生哲学,以确保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十二种常见的心理缺陷

1.自恋狂妄自尊大、过于自负、自视过高的人,通常会一头撞入自毁之门。

2.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实在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障碍。

3.虚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测,对自己要求过高,只会自取灭亡。

4.自卑过重自卑感严重的人在自卑心作祟下,有时会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自取其败。

5.报复心理这种人易意气用事,心中常怀怨怒。

7.追求刺激有些人爱走偏峰,只有在将生活的步调赶得很快,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但只顾追求刺激常使人失去了正确判断。

8.欺世情结有些人总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好,总担心有一天会被人揭穿真相,从而内疚深重,以至于以自毁来惩罚自己。

9.执拗多疑心胸狭隘,整日疑神疑鬼,总在揣测别人的动机,导致周围的人对其疏远.反感和冷落。

10.中年危机感到中年危机者,对工作事业都不满意,变得死气沉沉,喜怒无常,破罐破摔,消沉颓废。

11.求败的性格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倾向于自取其败,他们一再地自陷于受欺压.被打击的绝境,而且一筹莫展,就是眼前有退路、出口,他们还是视而不见,拒绝利用。

12.求败的认知缺乏自信、划地为限,总认为自己会失败,内心有错误的预期心理。

自我暗示的三个层次

科学家对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做过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在关键时刻都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都能自己给自己增强信心,因此他们战胜了无数的困难,获得成功。

暗示的力量

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

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暗示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

暗示的作用还影响人的情绪和意志,经历中出现的不良暗示信息,只有通过暗示才能替换掉。不良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对于导致失败都有直接关系。

我们应该每天给自己成功的暗示。要实现梦想,达成目标,需要反复给予自己正面暗示。在此基础上全力拼搏,不达成目标绝不罢休。

语言不仅对他人有暗示作用,还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除了语言,还能使用 70万种以上的信号来互相交流意识。这些语言外的信号,实际上就是暗示,足被人们的潜意识所接受的。

暗示是一种语言的或感觉性的提示,它可以唤起一系列的观念或动作。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暗示就是对认识作用不加批判地接受。

直接谈话可以产生观念的联想,不断重复的暗示,可以使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变化,造成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功能变化,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谓暗示是指通过人体的语言、行为、心理或者是环境的特殊语言,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按照形式来分,暗示可分为环境暗示和自我暗示。所谓环境暗示是指暗示的发生有较强烈的外界诱发因素,而自我暗示是来源于人体自身,即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

按照性质来分,暗示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积极暗示就是在对待任何事物都能找到其积极的一面,并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消极暗示则与之相反,不管事物的状况如何,总是从消极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它,并坚信事物的结果是不好的、消极的。

暗示的三个层次

按照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分类,这些暗示和自我暗示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日常所说的狭义的语言文字系统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当十个人都非常真实地重复一句话你有病,不正常,很厉害,需要去检查。结果会是什么呢?你真的得自己已经有病。然后,真的去医院检查了,而且很可能就检查出疾病。

语言不仅对他人有暗示作用,还有自我暗示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故意对他人说心情不好,他见一个人就说我心情不好,别碰我,说得多了,他真的就心情不好了,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语言有着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力量。当我们讲自信积极时,要在前面加一个字,我勇敢,我成功,这就是语言上的自我暗示。

第二个层次是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人们交流不光通过语言,还通过我们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动作和表情也是语言,叫做动作语言和表情语言。

如果我对你挥拳头,这个动作表明威胁。如果我对你鼓掌,表明对你欢迎和鼓励。如果你在台上演唱,大家不断地鼓掌,这是大家给你肯定赞扬的暗示,这会使你信心倍增。

这些表情动作都是语言,叫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动作和表情语言对人有非常强烈的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微笑的表情给我们带来好的心情。让我们每天多一点微笑,那么你每天就会快乐一点。因为,微笑是一个良好的暗示。

第三个层次是环境语言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我们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语言、暗示包围之中。展开来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自然每天都在暗示我们。

当我们见到大海,我们受到大海的暗示,心胸不由得开阔;我们见到高山,受到高山的暗示,不由得感到庄严而宁静。

环境暗示是不可抗拒的,不仅在自然环境中是这样,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同样对我们有暗示作用。当你在黄土高原上生活,你的心态也是跟黄土高原一个调子。

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大自然和社会文化融为一体,于是,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暗示。暗示无所不在。暗示就像人类的影子,只要有思维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暗示的存在。

教师简介

白玉萍,女, 1970 1 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劳动部心理咨询师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注册心理师

擅长领域:青少年心理、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教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咨询师个人成长、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工作与生活平衡、健康自我形象、灾后心理调适。

李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学教师、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首位心理学骨干教师,海淀区首位心理学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