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消防支队地址电话:跳出惯性思维采写优秀新闻的路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25:15
■文连元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获得最新最优解决方案的思维方法。由于这种思维方式和新闻求新的要求相一致,所以长期被一些记者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可以说,大部分优秀新闻都是记者发散思维的产物。
但是,过去很少有人从发散思维角度去探讨这些优秀新闻的形成过程,一些报社在招聘记者时也很少考察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造成了许多记者在新闻采写中“一条道跑到黑”,只有苦劳,没有功劳。而记者恰恰是个“只承认功劳,不承认苦劳”的职业,读者只要看新闻的结果,记者背后付出再多艰辛最后新闻质量一般,读者也不会认可这张报纸。由于思维限制,许多记者终其一生,也只能写些大家都常见的“大路货”,难以实现自身的超越。
在一次招聘记者考试中,笔者出过一道发散思维考察题:“如果你当上了记者,部主任派你到外县采写一个普通人物新闻,可是你走到半路,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公路被洪水冲断了,你应该怎么办?”结果很多人回答“我就是趟河也要到达县城完成采访任务”“我去找条船过去继续采访”,只有少数考生写出正确答案:“洪水冲断公路,说明这是个比人物新闻更重要的突发新闻,向报社汇报,立即投入抗洪救灾的采访”。正是缺乏发散思维,让许多考生眼中没有新闻。其实,就是在正式记者中,不会发散思维的人也不少。有的记者在奔向采访目标时遭遇几个小时的大堵车,只知道抱怨今天的稿件泡了汤,却意识不到眼前的堵车事件和为什么堵车就是一条很好的新闻。
那么,如何进行发散思维,才能跳出思维的怪圈,写出获奖优秀新闻作品呢?有三种方法值得借鉴。
一、跳出惯性思维的自我设限,靠观察事实发散思考
1990年9月,中国内地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国许多记者前去采访。大多报纸记者都是写的建设成就报道,标题如《飘落在辽东半岛上的一条彩带》《驮起中国的脊梁》等,只有《中国青年报》记者马役军用《中国第一路》为题,写了路与人的反差——牛车、马车、拖拉机上路,让高速路变成了低速路;写路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反差——国产车经受不住高速,轮胎冒烟,油箱起火,屡屡抛锚;写中国人的观念和产业怎样适应高速……一篇优秀新闻由此产生了。
这个著名案例被许多新闻论著采用过,但还没有人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去剖析过:应该说,许多记者接到沈大高速的采访任务,脑袋中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一篇重大建设成就的报道”。这是一种习惯思维,其实没有一个人要求记者必须这样写。记者这种判断,源于以前自己或其他记者同类报道的写作方向,是一种经验总结,因而也就落人俗套。也正是这种自我设限,让许多记者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所有材料全是围绕证明成就而采访的,自动在心中屏蔽了那些与成就看起来无关的内容,因而难以出新。马役军则跳出了这种思维怪圈,不对新闻主观定位,把那些看起来与成就不合拍的事实全都采访到手,再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发散思维,在写建设成就的同时,写出了深度的思考,因而在众多面孔相似的文章中显得独树一帜。因此,记者要想写得和别人不一样,就不要对思维设限,全盘掌握事实后再发散思维。
二、跳出报社安排的任务思维,在任务之外发散思考
1995年,在八届全国人大的一次会议上,记者们围住邓小平的女儿邓楠采访。第二天,大多记者发出的报道都是邓楠谈科技等内容,而新华社记者却发出了一条独家消息《邓楠说,小平同志身体很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来这篇报道获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为什么这篇报道反响大?因为它回答了海内外关注的这样一个问题:小平同志身体到底怎么样?通过邓小平女儿的口透出这样的信息,对稳定人心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是新华社记者刘思扬讲到了一个案例,意在说明“记者要善于回答时代命题”。从发散思维角度考察,也许对记者采访更有意义。据说,第二天报纸出来时,有个大报老总拍了桌子,批评自己的跑会记者脑袋“一根筋”,好不容易见一次邓楠却没抓住这么重大的新闻。那么,跑人大会议的记者思维出了什么问题呢?一般情况下,报社领导安排记者采访什么会议时,他并不可能预见会场会发生哪些具体的新闻,只是笼统地让记者去采访这个会议。而有些记者往往把报社安排的任务理解为“只是采访这次会议”,这样就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个单纯的任务里,对在会场可能采到的其他新闻视而不见。新华社的记者则跳出了这个思维局限,去采访一个会议,就把会议当成一个“新闻场”,凡是可能在这里获得的一切新闻,无论与会议主题内容有关还是无关,全都是新闻,甚至会外的可能是更重要的新闻。这样,他的视角中邓楠就不只是与会代表的身份了,也是邓小平的女儿这一特定身份,由她身上挖出“小平同志身体状况”这一万众瞩目的重大新闻,是理所当然的采访内容。因此,记者想写标新立异的新闻,必须把身边的一切当成新闻发生场,切不可只奔主题。
三、跳出记者身份的采访思维,以普通身份发散思考
2001年11月10日晚,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加入WTO终于一槌定音。那一刻,许多记者涌向龙永图,涌向中国代表团,请他们谈人世的艰辛。《北京晚报》的特派记者郭强、侯振威并未满足于这些,这样采访只能写一个和新华社差不多的消息。第二天凌晨会议结束时,工作人员正在清场。“何不拿点纪念品回去呢?”郭强在一堆凌乱的椅套中扒拉着,找出了印有“CHINA”字号的椅套,征得工作人员同意后收入包中。郭强突然看到主席台上的“入世槌”,灵机一动就问:“这个能让我们带回去吗?它对中国意义非同一般,见证了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工作人员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他赶紧把“入世槌”装进了包里带回了北京。之后,《北京晚报》连续一个多月热炒:本报记者将“入世槌”带回国,请各界人士为其保存提建议。最终“入世槌”收藏在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北京晚报》靠这一策划性新闻,成为中国入世报道的最大的赢家。
这一经典新闻案例,许多人从新闻差异化角度分析过它。但是,差异化是结果,记者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发散思维才能做到差异化。可以想象,面对众多中央级媒体同行,许多记者在这场中国入世的新闻大战中为了写出独家角度,疲于奔命地采访,却难以一鸣惊人。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他们的思维一直都把自己限定为一个记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为记者只能采访别人,记录别人的言行。而郭强则不是,他跳出了记者行业思维,把自己还原成一个普通人,一个收藏爱好者,一个历史见证者,不仅记录历史,而且可以参与到历史进程中,影响历史,因而轻轻松松地拿回了“入世槌”,成为足足够报纸报道一个多月的独家“猛料”。身份一变,思考的角度就变了,他不只是新闻记录者,而且成为被记者采访的被记录者,成为创造新闻的人,反过来影响了新闻进程。因此,如果记者要采写独家新闻又没有思路,不妨换个角色,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来发散思考,就会写出百姓关心和关注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