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消防应急预案演练:吴氏起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3:47:12
吴氏起源(一)2010-03-17 14:44 吴姓寻根
1、说文解字——“吴”
吴字的原始象形

     吴姓之吴,繁体汉字作“吳”,   日本简化汉字写成“吳”。《说文解字》作*,甲骨文和金文写作*   (《殷墟书契前编》四•二九•四)、   * (吴方彝)、   * (墙盘)、*《(战国印、陈 )、   * (吴季子之逞剑)等形。
     此外,吴国之吴金文又写作*   (宜侯矢)、*   (攻渔太子姑发剑)、.毓   (吴主夫差剑)、 *(吴王夫差剑)。此四个字形,前者是吴字的派生字,后三者是同音通假字。
     吴,上古音是疑母鱼部,读习*a;,中古音五乎切卜属疑母模部,合口,一等韵;平声,遇摄;现代汉语读无(wú)。
     文字学家说,上古“吴”字,是后世“吴”“虞”两字的初文(即最原始的本字)。在先秦以前,吴、虞两字是相通的。甲骨文中,没有“虞”,吴字即代表“虞”。《集韵》说:“虞,古作‘吴’。”甚至秦汉文献中,仍有虞、吴不分的现象,如《诗经•周颂》“不吴不敖”,《史记•孝武本纪》引作“不虞不骜”;《左传》僖公五年的“虞仲”,《吴越春秋》引作“吴仲”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姓氏是家族的图腾和一个人血缘出身的标志。虽然作为姓氏的“吴”字在今天岂看不出丝毫特殊的意义,但在上古时代,“吴”字本身包含的意义却令人惊奇。从文字到姓,仅有一小步,可就是这一小步,跨过了浩瀚的苍海与桑田,写就了绵绵不绝的历史。
吴——奔跑、回头、高声喊叫

     “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已开始改成“天”。东汉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平,他和袁康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越绝书》,他在书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隐语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书中说.:“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
《说文解字》:“吴,:大言也。从矢口。”《诗经•丝衣》“不吴不敖”,汉毛亨《传》和郑玄《笺》都解释说:“吴,哗也”。从经典语言学看。“吴”的本义是大声喊叫。那么,远古先人把它作为自己的姓氏i又说明了什么呢?如果我们对吴字进行更深层的解剖和透视,就会恍然大悟。
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象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入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浒》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狩猎者。所以,古代“吴”字又常加“(此字为虎去几部)”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原始狩猎者的召唤

     那么,后来自,称“吴”(或“虞”)的这一狩猎民族为何会把自己的生存形式的图画作为自己族人的姓氏——一种表明血缘关系、亲属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社会学标志的呢?
     让我们在想象的山林中,掘好陷阱,装好弩箭,等待着剑齿虎的来临。而当凶猛的野兽出现时,与这个部落一起跑吧、叫吧,难道你感受不到纯粹的人类力量的觉醒和朦胧的畅快的美好感觉吗?此时。你一定会认定,作为这个狭小天地里的一族,确是没有什么比这一时刻更激动人心的了;于是,选择“吴”之作为自己氏族的称号自然再合适不过了。这一族就是吴(或虞)氏族。
     此外,从读音上看,吴字的读音与“呜”、“哇”、“喔”、“喂”等象声词相近,它极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猎时喊叫的声音。到这里,我们仿佛听到了原始狩猎者那大声的喊叫,是因突然发现大野兽时的喜悦或惊恐,是招呼同伴作好准备的信号,还是期望以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唬凶猛的动物?不管怎样,“吴”字除了会意外,还是一个表声的文字。
   “吴”字作为语言的符号,虽然可与“虞”、“敌”、“敔”等字通就假,伹作为人们血缘出身标志即姓氏的“吴”,却从来不与“竺”、“敔”等混用;西周以上,“吴”“虞”不分。自秦汉以后,“吴”、“虞”二姓始已分清楚,除极个别的如《隋书》中“吴卓”也写作“虞绰”外,唐宋以来至今,“吴”、“虞”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泾渭分明,绝无混淆。
话说“天吴”

     我国古代有一本记录神仙、鬼住的奇书,叫《山海经》,其中的《海外东经》记载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大荒东经》中也有近似的记载。据书中描绘,这是一个有八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我们从上面转录自古本《山海经》的插图可——一睹其神秘、怪异的风采。
     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就是伟大的吴。
     “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兽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是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吴字解字中,我们曾指出,猎人常身披虎皮作为一种狩猎时伪装和欢庆收获猎物时的摸拟动物动作的舞蹈装扮。所以,像吴常加“虞之上部”作“虞”一样,“天吴”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称在《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又称作“天虞”。
   “天吴”或“天虞”,就是先秦和秦汉文献中常可见到的“虞”,也叫“驺虞”。《山海经•海内北经》这样记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可见,远古的吴人,也是q崇拜一种叫“虞”或“驺虞”的动物得名。这种动物原名“虞”,被吴人尊为图腾和族神后,就成为了“天吴”——伟大神圣的吴了。
     “驺虞”的特点是跑得极快,这与“吴”字下从“矢”密切相关,也与吴人狩猎生活的善于奔跑的特点相同。
     但“天吴”又是人的面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兽与人的结合,也可以看到从人到神的转化。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天吴”也是人,而且就是吴人的祖神。
     但是,敏锐的读者也许会发出一个疑问.既然“天吴”作为吴人的祖神图腾是原始狩猎民族崇拜虎的结果,为什么《山海经》中又说“天吴”是“水伯”——水神呢?这中间正隐藏着重大的历史变迁,就是远古吴人向东南海滨的大规模迁徙。
吴人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吴人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吴”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吴山、虞山、虞城等。大约在炎黄之世,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这样,吴人告别了茂林的原始森林和剑齿虎,而开始征服波滔滚滚的大海。那原来保佑子孙狩猎时多有所获的族神“天吴”,这个时候当然就又得变成保护吴人子孙在与江湖大海打交道时平安、丰收的“水伯”了。也正因这一微妙的变化,中国文字的那些聪明透顶的创造者们,有时又将吴族的吴字,与鱼挂起钩来。在金文里,吴国的“吴”,就可通作“*”了。其至吴字有时也写成“*”,括脱脱的就象一条鱼。难怪卫聚贤先生在《吴越文化论丛》中,会误把“吴”字解释成象鱼之形,把鱼当作吴人的图腾了,实在是事出有因。
3.洪荒时代吴姓先祖的足迹
吴权:最早见于史籍的吴氏

     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拓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他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妁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三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这样看来,后世齐、姜等姓与吴人属于同一母系祖先,甚至可以说齐、姜等姓还是吴权之妻的风流种子。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
     陈明远《中国姓氏大全》说:吴权的后裔以矣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吴枢:黄帝之母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而据《路史•国名纪》的记载:这位伟大的始祖黄帝的母亲,正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呆枢。可见吴人与黄帝族系关系之密切了。
吴回:祝融火神

     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死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神秘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吴将军:西方犬戎部落首领

     吴人在高辛氏时,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为图腾。吴族中的一位杰出者,以英勇善战成为犬戎部落的首领,史称为“吴将军”。吴将军能征善战,与中原高辛氏领导的华夏部落集团为敌。帝喾高辛氏克敌无方,只好以重赏求才:谁能砍下吴将军的人头来见,就许诺将自己两位美丽倾城的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这时,高辛氏身边养的一条狗却走了出来。大概犬戎以狗为图腾,视狗为神,不敢打杀,可悲那位百战百胜的吴大将军,竟被这一条狗咬下了颈上人头。后来高辛氏的两位美貌公主,果然下嫁这条有功的狗,传说还繁衍下众多的子孙,为今天苗、瑶等族的始祖神。
昆吾氏:吴姓的回归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鬼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姨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忙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说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与丫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路氏后纪》:“昆吾”下注:“氏书又有吴氏”。如果说吴回从吴氏族同化于重黎祝融氏并分为祝融八姓是古代吴人的一次离异的话,那么昆吾氏之后一支改从吴氏就是吴族的一次小小回归。但这是《路史》的说法,至今尚未见到说吴氏自称为昆吾氏之后。
吴贺:吴姓的又一位祖先

     《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家》,他曾与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就叫做“吴”。他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 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吴贺的后裔,本是吴人中的一支,只是正史不计罢了。
     远古蒙昧时代、野蛮时代的吴氏族、吴人一直在艰难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竞争中卒强地生存着,他们的足迹,时时在这一幽暗的历史长河中闪现出短暂的光芒,他们的后裔子孙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个来源。但是,吴人因以狩猎生活为生存手段,不善于农耕,商周以后,随着农业社会的日益发展,吴人因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在中原大地逐渐衰落下去,它的子孙事迹也不见于史书记载。这一大支吴氏,其中大多数已绝迹,剩下极少数也附属到姬姓吴氏中去了。
4.舜的后裔一一姚姓吴氏
关于有虞氏

     吴姓有四个不同的来源,其中之一说是有虞氏舜帝之后,这一支尽管没有最终延续下来,但仍可简略提及。中国古代第二圣人孟子曾指出:“舜,东夷人也。”这是因为帝舜来自有虞氏,而有虞氏是东夷集团中著名的一支。
     有虞氏其实就是遥远的野蛮时代那支自西北、中原东迁到中国大地东南海滨的吴人的后裔。有虞氏即“虞”,就像周人称有周,夏称有夏氏一样,虞称有虞氏,带有一种神圣吉祥之意。虞,就是吴人,上古吴、虞不分,前面已经多次说过,在《山海经》中,帝俊(即舜)的氏族成员如《大荒东经》中所记的司幽、白民、黑齿等族,正分布在前面讲的水神天吴所凭依的朝阳谷周围,这一有趣的历史巧合正说明了帝舜的有虞氏也是天吴神的后裔。
商均之后,以国为氏

     舜的三位夫人,嫡妃娥皇无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两女八子,但子女都为不肖子孙。只有商均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中原形势发生巨大变故,夏禹争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代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在夏初虞国有虞思,曾帮助亡国的少康,并将两个美丽贤淑的女儿嫁给少康为妻,终于帮少康复兴了夏朝。商代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白商均开始,舜雊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元和姓纂》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臭”;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这样舜的嫡传后裔才分为二:一部分以“虞”、一部分以“吴”为氏,这就是所谓姚姓吴氏来源的真相。
5.姬姓吴氏的创世纪
黄帝是姬姓吴氏的初祖

     权威性的姓氏学著作如《潜夫论•姓氏篇》,《元和姓纂》等都认为吴姓出白姬姓,是太伯、仲雍之后。而太伯、仲雍,正是那位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祖神的“蛔”之正宗嫡传后裔。因此,许多吴姓的族谱都强调自己这一高贵而纯正的血统,如《丹阳吴氏族谱》里所列吴氏远祖世系,就赫然以黄帝轩辕氏为第一世始祖。
     黄帝传说是有熊国君’(上古的国实指一个氏族部落)少典和有娇氏的女子吴枢所生的儿子。因曾居住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所以又名轩辕,号轩辕氏。黄帝有一个同胞兄弟(实为双胞族中另一氏族首领)名叫炎帝,兄弟俩均成为庞大的原始部落集团的大酋长。虽有手足之情、同胞之亲,素何其时正由原单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亲情变为仇敌,各提女数白万,互相厮杀。黄帝还训练了大批熊、罴、貔、豹、虎等凶猛的野兽参战。版泉决战,血流漂杵,三次惨烈的战斗后终于打败举帝,黄帝便成为整个中原和黄河流域数万个氏族部落联盟的大统帅、大酋长。
     黄帝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最著名的创造是车。《太平御贤》引古本《释名》记载说:“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今天,、当我们享受着现代化的火车、飞机、飞船时,是否还会想铲匡第一个发明用牛、马等牲畜拉的车子的轩辕氏呢?黄帝的另一个伟大功德是发明并教化天下百姓使用火来煮熟食物,以及发明加工熟食的釜、甑等器具。
     传说黄帝又是一个得道上天的神仙。汉代的纬书,都说黄帝本是雷精。-传说黄帝在位时,曾东到青丘,学道于风山紫府先生,又到四川峨眉山见天真皇人,学真一之道。而黄帝西至空桐山与广‘成子学道论道,则最为著名,在浪漫主义大师庄子的《在宥》.篇中,就记灵了一篇很长的广成字教黄帝的道学玄文。黄帝去世后,被尊为三皇之二,又被尊为五方帝中中央之帝、黄龙之神。黄龙,象征着中华黄土地,和民族神——龙的结合。传说黄帝活了111岁才去世,葬在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自汉代在此建立黄帝陵后,历代帝王和学人都前往祭祀,朝拜不绝。在今天,当海外的华人子孙回到故土时,往往不会忘记去拜谒这位伟大祖先的陵墓。
姬姓吴氏源于少昊一支

     据史书记载,黄帝本从少典姓公孙。他的氏族长期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氏族强大独立后改以姬为姓。黄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姓姬的人,因而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分衍出的姓氏如吴氏等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即西陵氏的累祖、方雷氏的女节、彤鱼女之女以及嫫母。传说嫫母是世界上外貌最丑陋的姑娘,但却生了一颗非常仁爱、善良的心。黄帝与四妃生了二十五个儿子,他们大都又独立成新的氏族首领。在野蛮时代末期开始,那些刚独立出来的氏族的姓氏由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封赐。传说,黄帝吹律定姓,《国语•晋语》这样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是也。”其中,只有黄帝与正妃累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即从玄嚣这一支发派递传而来,《丹阳吴氏族谱》正是以少吴(即玄嚣)为第二世远祖。
巨人足印:一个动人的故事
     黄帝的第五代孙是赫赫有名的上古五帝之一高辛氏帝喾。传说帝喾也象他的始祖黄帝一样,分别从四个示同的氏族中挑选了四位美丽娴淑的姑娘为妻,生下了四个极有出息的儿子。二妃是屈原在《楚辞》中所赞美的有娀氏美女简狄,生子名契,是商王族的始祖;三妃陈丰氏美女庆都,生帝尧放勋;四妃鲰訾氏美女常仪,生帝挚。帝喾的元配妻子是有邰氏的姜螈。
     姜螈是——位极娴淑而美丽的伟大女性,《诗经》中有两篇专为她的美德而咏的。一是《鲁颂•闷宫》,曰:“赫赫姜螈,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二是《大雅•生民》,曰:“厥初生民,时维姜螈。生民如何,克里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传说有一日,姜螈趋郊信步而游,碰见一个巨人足印,其大小远胜常人,正惊疑问,顿觉一股暖流在气海泉涌,冲击遍身穴位,竟有说不出的畅快和舒坦,并莫名地产生了一种踩踏这个大足迹的强烈欲望。她将她的脚套在巨人足印的大拇指上,俄顷,就感到腹中微动,好似胎儿动作一般。她又惊又怕,却毫无办法,十月后产下一子,姜螈以为儿子是妖,就把他抛入隘巷;可一连串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起先是隘巷中过往牛马都自觉避开,绝不踩到婴儿身上。后来姜螈又派人把他丢到山林中去,可正巧碰上山中人多没丢成。最后将婴』L抛到河冰上,又忽然飞来一只大鸟,用自己丰满的羽翼把婴儿盖住,以防婴儿冻僵。姜螈得知后,以为这是神的指示,便将婴儿抱回精心抚养。因最初本是要抛弃他;所以给他起名叫“弃”。
     弃少时就喜好种植各种庄稼。稍长,谙熟农耕之事,被舜任命为掌管农事的稷官,封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因而史称弃为“后稷”,去世后被中华民族尊为农神。弃生子不宙,继承父业,作夏朝的农官。夏太康时政治腐败,不重农业;废农官。不帘逃亡到西北游牧民族戎狄部落,致力农桑,自食其力。
从公刘到周王国

     不帘一族从此世居戎狄之地,一晃数十年。不宙的孙子公刘执掌该族,他摒除慵懒,力倡勤勉,更加注重农桑耕织,《诗经,•大雅•公刘》赞道:“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场乃疆,
乃积乃仓,乃裹乃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伐戚扬。”《史记•周本纪》描绘的情景是可信的:“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于是,公刘带领自己的族人自鄙远的邰地迁居到豳地(又作邻,今陕西旬邑西南)。车辚辚,马萧萧,兵精粮足,其时的敌人是断不至于小觑的了。
     公刘生子庆节。庆节继承父权时,以豳为都,开始营建原始部落国家。庆节生子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毁逾,毁逾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亚圉生公叔祖,公叔祖生古公直父。九代以来,世居豳地,守住了公刘的事业,可也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拓展。古公宜父则不但继承而且光大了后稷、公刘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积善行德,颇有口碑。其时中原已值商殷之世,西北戎狄游牧民族也强大起来,豳地时常遭受到戎狄游牧民族的骚扰、威胁和侵犯。古公宜父决定进行一次大迁徙。他率领人民渡过烟波浩渺的漆河和沮河,翻越巍峨的梁山,南迁岐山曲麓下的周原地区(今陕山歧山县)。
     古公定居歧山后,改革原来戎狄游牧民族风俗,营造城廓都市和村邑,同时在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开始建立各种国家统治管理机构。古公建立的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武乙六年,那迁歧周。命周公卖父,赐以歧邑。”因为地处周原,故姬族从此称周人,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古公称周太王。在吴姓族谱中,尊古公为最近先祖。
     古公会父生子三:长子太伯(亦作泰伯),为姬姓吴氏的开氏始祖;次子仲雍,为姬姓吴氏的传代始祖;•少子季历,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的父亲。 ---------------------------------------------------------------------------------------------------------------------------------------------------------------------------------------------------------------------------------------------------------------------- 吴氏起源(三)2010-03-17 14:48 秦汉时期吴姓的迁徙
1、大流亡
巨变前伪零星迁徙
     吴姓子孙在亡国之前,有过一些零星的外迁活动。如与邻国争霸时,有少数吴姓子孙在战争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国,远离家园。公元前537年,吴楚交战,厥由(吴王寿梦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敌营犒劳楚师,侦察敌情。——至楚营,便被抓住。楚人本拟杀他祭鼓,厥•由大义凛然,严辞斥敌,使楚人折服,•结果不辱使命。楚国撤兵,但厥由也被带回楚国。此后,他流亡楚国,娶妻生子。后代以名为姓,形成吴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儿子吴姑蔑,在与越人作战中被俘;吴亡前数年,夫差的太子吴友和王孙弥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国。
     又有许多在政权争夺中失败的王室成员,因为避难,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异国;我们在第一章提到过吴王余昧的两个儿子盖余和烛庸,逃难至楚,家族迁居河南沈丘一带;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国和楚国;阖庐之弟夫概迁居棠溪。这几支吴姓家族,后来都另立门户,开创新的姓氏。更多的吴姓成员,流落异国后,还牢牢地守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姓。,《左传》上有个吴句车,与第17代吴君有同名之雅,是阖庐时期人。他是楚左司马戌的亲信。司马戌曾在阖庐王朝做过官,后避难到楚。吴句卑也一同逃亡来此,遂定居在楚。
背井离乡的亡国大流亡

     公元前473年那场可怕的战争灾难,使吴姓厂孙绝大部分被赶出家园,有的成为越国的奴隶,有的成为任越人驱使的属—F臣民,被强迫南迁越国腹地。《越绝书•记地传》中记载:越王勾践灭吴后,强迁大批吴人到越国做苦役。越王曾遣吴人修筑吴塘。该塘原名辟首,东西长达千步,后世改名吴塘,以纪念吴姓祖先流亡异国的艰辛。
     越灭吴后,将王室成员大批发配到边远偏僻之地。罗泌《路史•后纪》记载:越灭吴,勾践流放了夫差仅存的三个几十。(太子友、姑蔑、王子地等三子,早被越人俘虏至越,传闻已被杀。)夫差的新太子叫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如今,竟繁街发展成今日江西吴姓中最古老的一支。秦汉以来的鄱阳吴氏,就是吴鸿的后裔。吴鸿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诸樊嫡长孙,,可见鄱阳吴氏与季札后裔延陵吴氏同宗异支。鄱阳臭氏传到北宋,出了个进士叫吴伸;官至提点刑狱。吴伸后裔传到吴得政肘,又迁居执礼桥。元代有裔孙叫吴仲常,中进士。传到明清,人才辈出,明代见于史书记载的有进士吴镛、举人吴霖等24人,清代名见经传的有进士吴焯、举人吴邦宁等14人。吴鸿在江西的后裔,还有鄣阳山下吴氏、浮梁吴民、余干还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大学者吴正道。吴鸿后裔之兴旺昌荣,可见一斑。
     夫差的家室又有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中的重要一支一一歙州吴氏,他们也以吴王诸樊为始祖。歙州吴氏后来又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楼下)吴氏等分支。
     许多吴姓:f孙为了逃难,被迫流亡:到周围各国。咸丰十年雍睦堂《(长沙)吴氏支谱叙》中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吴姓子孙纷纷逃难;“散处吴楚;闽越间,。可惜典籍记载阙如,当时具体的流散情况,无法详知。
季札长房改姓避祸

     吴来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吴国灭亡之后,季札家族成员,有的离开吴国,逃到异国,他乡谋生,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则坚守乡土故园。
     吴季札五子,长子早逝,葬于山东。季札长孙叫吴濮婪,吴国灭亡之际,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何姓人家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 (也叫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从此,吴濮婪—支,世世代代隐居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不与外界通消息。濮何二家,隐居世外桃源中,渔樵耕读,不为外人知晓。吴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吴何二家,世代结为婚姻。吴家虽改姓濮氏,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族祖先,当初吴何二家逃来太湖,便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叫濮公庵,供奉先祖季札神主。南宋时改为延陵季子祠,吴濮婪一支,千年来绵绵不绝,后至南宋时又恢复吴姓。

季札次房的迁徙流散

     吴季札五子中,以次子吴征生一支最发达。国破家亡后,子征生孤身一人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接纳,并娶公子姜氏为妻,生一子,取名启蕃。启蕃之意,当是立志复兴吴国,只可惜吴征生一生复兴无望,最后客死他乡,葬在齐国葵丘(即今山东淄博市)。
     吴征生去世后,其子吴启蕃投奔鲁国,官任鲁相国,娶鲁国贵族叔孙氏女为妻,因而家室又迁到山东曲阜。他死后也葬在此。吴蕃的儿子叫吴诩,弃政学文,在孔子弟子颜高的门下学习儒家学说,颇有名于当时。吴诩去世后葬在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吴诩娶田氏为妻、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代散居齐鲁之间。吴售娶石作氏,生三子:垆、庸、裔。吴庸因卷入鲁国政争,后失败逃亡到晋国,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这样,吴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东迁到山西。
     吴庸在山西生了两个儿子:吴勾余和吴禅。吴勾余生子叫厥由,与先祖辈季札的五弟同名。吴勾余葬在绛邑(今山西翼城东)。
     吴厥由的一个儿子叫吴申。到吴申这一代,家族又南迁到楚国。吴申还颇有出息。在楚国官任大司马的高职。当时战国诸侯争霸已接近尾声,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见楚国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携带妻儿老母,自楚国南渡长江,隐居在江西庐山。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吴申在这里调教抚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次子吴莛。吴芮不负祖先,重振宗族的家声,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沙王。

先秦时期吴季札次子后裔繁衍世系(略)

季札四房留守延陵

     在季札当时尚有的四位公子中,独有四子吴子玉一支,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哭子玉生了两个儿子,吴忠和吴恕。后代绵远悠长,子孙昌盛发达,世世代代族居延陵,到宋元以后,构成延陵吴氏的主干。
2、长沙王吴芮家族

吴芮封王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江西通志稿》说吴芮是夫差6世孙,应是攀附盛书的结果),父亲自楚迁居庐山。秦朝时,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县令。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人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3千户。自此,吴姓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可惜好人命不长,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就于当年6月过早地去世,葬在临湘,谥号为“文王”。传见班固《后汉书》卷三十四。
     吴芮去世后400余年,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孙坚庙的材料。打开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鲜艳如新,掘墓者大为奇怪。后来发墓人在寿春见到南蛮校卫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异。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16代孙。这一奇事,《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都有记载。
     据顺治五年手抄本《蓝湖吴氏家谱》记载,长沙文王吴芮生了6子: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女一,嫁黥布为妻。
吴芮长房5代为王

     吴芮嫡长子吴臣,于公元前201年其父吴芮去世后嗣袭为第2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去世,葬在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吴臣生4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
     吴回于公元前193年其父吴臣去世后继嗣第3代长沙王位,居临湘,在位7年后卒,葬在临湘,谥为“哀王”。吴回生两子:吴右、吴陟。
吴右,见<<汉书‘吴芮传》。但.《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又作“吴若”,为一人。吴若在公元前186年其父吴周死后,继嗣为第4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后去世,葬在临湘,谥号“共王”。吴若二子吴差、吴传。
     吴差,《异姓诸侯王表》写作“吴产”,即—人。公元前178年,长沙共王吴若去世后,昊差继位为第5代长办王,居临湘。吴差做长沙王22年后,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葬临湘。谥号为“靖王”。长沙靖王吴差没有儿子,因而长沙国被废除。
     长沙靖王三年(公元前176年)时,当时闻名全国的年轻诗人、政治家贾谊被派到长沙;给靖王当太傅,因被后世称贾太傅。长沙古有贾太傅祠。贾该当长沙王太傅时,做了一首千古传诵的《鹏鸟赋》。
王室后人不旺

     吴芮的次子吴郢,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高祖;丘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被封力义陵侯,食邑1500户。义陵.即今湖南省溆浦县。吴郢做义陵侯两年,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吴郢之子吴重嗣封为第2代义陵侯,在职10年,于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义陵侯吴重无子,绝嗣。
     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九月因为其父长沙王的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2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吴浅做便侯37年后,于公元前157年去世,谥为“顷侯”。便顷侯生子吴信,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嗣封为第2代便侯,在位6年后去世,谥为“共侯”。便共侯吴信生子吴广志,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袭封为第3代便侯。便侯吴广志生吴千秋,承嗣第4代便侯。汉武帝元鼎』(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之吴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除。吴千秋迁居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至此,长沙王吴芮第三子吴浅这一支后裔从湖南永兴—带向北远迁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长沙王吴芮第四子吴阳,(《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作“吴汤”,应以《汉书》为准。)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被封方沅陵侯。沅陵侯国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南。吴阳做沅陵侯25年,于公元前177年去世,溢号“顷侯”。沅陵顷侯吴阳生的一个儿子叫吴福,于公元前162年袭封第2代沅陵侯,在位17年去世,也谥号“顷侯”。吴福的儿子叫吴周,于公元前145年嗣封成为第3代沅陵侯,去世后谥为“哀侯”。沅陵哀侯吴周也无子,他去世后侯国被废除。
     长沙王吴芮家族,5人封王,9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但家族虽尊荣显贵,   )l孙人丁却不大兴旺。在吴芮6子中,其他几支均传至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第3子吴浅家族一支,绵绵不绝,但到第5代以后,也离开湖南,北迁中原。
长沙王吴芮家族世系(略)

大司马吴汉家族
吴千秋官衰嗣旺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长沙王吴芮的第6代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坂(今山丙永济县西蒲州)。吴千秋的儿子见于族谱记载有两个。大概是忧虑吴芮后裔人了不旺,祈祷上天保佑家族繁昌之意,吴千秋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叫吴衍陵.吴胤陵。一个“衍”字,一个“胤”字,寄与了无限的希氲上天终于没有事负这一支吴氏家族,白北迁中原后,吴芮后代子孙果然逐渐人丁兴旺起来。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衍陵娶妻刘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全,。次子吴介。吴全一支,又自山西东迁到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吴全娶冉参之女为妻,生的儿子叫吴隆。吴隆与妻端木氏生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吴复兴,次子吴复奇。复兴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希望家族复兴。果然,他的这一支后裔,不久便又复兴起整个吴姓的声威。吴复兴自亳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市),去世后葬在宛(在南阳)。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吴章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宫拜大司马

     吴汉,字于颜,是吴章的次子、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王莽末年,父亲吴章被王莽杀害,吴汉逃难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穷困潦倒,初以贩马谋生。但险恶的生存环境,掩盖不住英雄的本色,吴汉贩马每到一地,总喜欢结交地方豪杰,因而深受人们的赏识。更始政权时,被任命为安乐县(今北京义顺县)瓴—刘秀起兵后,吴汉慕名率兵投奔,被封为偏将军。邯郸战役中,吴汉建立奇功,又加封建策侯。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刘秀任命立下汗马功劳的吴汉为人司马,改封舞阳侯(舞阳侯国在今河南舞阳县)。第二年,又改封为广平侯(在今河』匕省鸡泽县),收食广平(鸡泽),斥漳(今河北曲周县)、曲周(今曲周)、广年(今河北永年)四个县的租税。吴汉为人质朴纯厚少文,但却勇猛机智。刘秀曾说:“吴公差强人意,威重勇猛如一敌国。”吴汉为人又极忠孝,带兵过宛时,上奏回家扫墓,以尽孝心。公元44年5月,•吴汉去世,享年88岁,葬在枣阳(今湖北枣阳县),诏赐谥号“忠侯”,因此史书称为“广平忠侯”。下葬时,光武帝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送葬,葬礼规格之高与大将军霍光相同,可谓皇恩浩荡,荣宠至极。
     吴汉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
吴汉族人发达

     吴成在广平忠侯吴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刘珍《东观汉记》:说“汉无后,国除”,显然有误。)不久为家奴杀害,谥为“哀侯”。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吴成死后,广平侯国被—分为三。
广平哀侯吴成生了4个儿子:长子吴旦,次子吴旴,三吴宣、四子吴昕。
     吴旦,《水经:濯水注》写作“吴且”,系字形相近至误。建武二十八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吴旦为灌阳侯(濯阳在今河南遂平县),以奉吴汉之+祀。灌阳侯吴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吴旴是吴成次子,《水经•沔水注》写作“吴财”,与《汉书》异。建武二十八年,吴旴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谷城县)。建初八年(公元83年),因长兄吴旦死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吴旴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奉吴汉之祀。
     平春侯吴旴生子名叫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旴去世后,吴胜嗣封为第2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姓族道-是吴姓族史上的一大盛举。
     谱载吴胜生有2子:长子吴允佐,次子吴允承。
     吴汉的次子叫吴国,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后裔繁衍不详。
     此外,吴汉的哥哥吴尉,也是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在跟随刘秀打天下时英勇战死。刘秀对他也格外关照,封吴尉的儿子吴彤为安阳侯(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子孙也兴旺发达。
     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吴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余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姓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
回归吴郡

     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苏州)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吴胜以声传《世系》进呈,汉桓帝审阅确认后,拍案称好,命太尉黄琼等议以吴胜次子吴允承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这在吴姓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吴姓宗族受翔最高朝政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姓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束,经过600年的转辗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到吴姓的故土——江苏吴郡。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苏州市),诏谥“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惴,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蚪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为“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惴(此字右应为单人旁,下同。)”。吴惴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吴汉家族后裔世系(略)

4、其他著名吴氏家族
廷尉吴公家族

     据《汉书•贾谊传》记载,吴公是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氏。汉文帝初即位(公元前179年),闻吴公政绩,征他为帝因召贾谊为博士。吴公则也因推荐贾谊之功力飞传千古。
     据《海盐吴氏宗谱》(光绪22年版)记载,廷尉吴公晚年定居石门语溪洲钱(今浙江桐乡县西石门),故后至清末尚存。谱称语溪洲钱吴氏,家族非常兴荣。大约在宋代中期,吴氏子孙,恃贵犯法。给语溪洲钱吴氏带来厄运。谱称因为这认犯事.至使语溪吴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窜毙殆尽”,仅有一胤,侥幸逃过了这场劫难。
     大难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分居三处:长子吴德昭,留居石门洲钱祖居;次子吴德彰,赘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勾垒;三子吴德辉,赘居海宁县治前。留居语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为吴绳翁后裔,分居马头村;—派分居海盐;一派分居石硅村,为吴申孙的后裔。
     峥盐吴氏一派,以吴馨为一世始祖。据《海盐吴氏宗谱》记载:海盐吴氏一世祖吴馨,字世芳,明末处士,世代居住在石门语溪洲钱。吴馨生子吴贤济,,字北皋,排行第四。吴贤济是石门县的岁贡生,即秀才,当明朝末年,为避兵灾战乱,他将家室迁居海盐冈图画桥,成为海盐吴氏的始迁祖。
     吴贤济迁居海盐画桥后,娶妻李氏,生育两子:长子吴相,次子吴宰。这两个儿子,以后又分为海盐吴氏的两个支派:吴相一支为海盐吴氏东支,吴宰——支为西支。海盐吴氏东西两录,后裔人丁兴旺,以书香传家。
陈留吴恢家族

     陈留吴氏,属季札一支的后裔。传到吴恢这一-代,家族始兴。吴恢官任南海郡(今广东广州市)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吴佑是吴恢的小儿子,自幼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稍大便颇有主见卓识。12岁时,吴佑随父亲到广州。当时,吴恢准备制作大批竹简用来写经书,吴佑劝阻说:“此书写成,势必动用车辆搬运回中原。别人不知内情,还会以为你在广州搜刮了大批珍奇异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极为慎重。”吴恢听后,感慨地说:“吴姓宗族,真是世代不乏优秀的‘季子’呀!”。
     父亲去世后,吴佑回到长垣县牧养读书,自得其乐。后举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升任胶东侯相(胶东侯国在今山东平度县)。任职9年,为政宽仁,深得人心。—杀人犯在被处死前断指血书:“妻若生子,取名‘吴生’。告诉他我临死吞指发誓,希望儿子报答吴公的大恩人德。”可见他得民心之深。后又改任齐侯国相(今山东淄博市),   因刚直不阿,得罪大将军梁冀,被降为河间侯相(河间侯国在今河北河间、献县一带)。不久,辞官回乡,以教授经书为业,成为当时著名学者。活到98岁时,寿终正寝,葬在长垣。
     吴佑生了两子:长子吴凤,少子吴恺。吴凤,字君氟官任汉乐浪郡(今朝鲜人民共和国平壤市)太守。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最早到达今朝鲜国的吴姓成员:吴凤生的——个儿子吴冯,字子高,官任鲷阳侯国(今安徽临泉县鲷城)相。吴风的弟弟吴恺,任新息(今河南息县)令。
     陈留吴氏吴恢祖孙4代为官,知名于当时。吴佑后代繁衍发达,因而陈留一地,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吴姓的——大郡望。
河南吴雄家族

     东汉时,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吴雄家族,为当时著名的法律世家。
吴雄,字季高,河南入,少时丧母,家贫。初官任廷尉,汉顺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任大司徒。
     吴雄生子名叫吴沂、吴沂生子吴恭。白吴雄至吴恭,三世都官任廷尉之职,为当时法律名家。吴雄后裔发达,明杨继盛作《吴氏叙宗》,分天下吴姓为十二木宗;吴雄为“忠”字宗始祖。文又称,吴雄的后裔,从河南迁至安徽歙州(今休宁一带)。又有——支,迁至勃海,成为勃海吴氏的一支。
岭南吴霸家族

     吴霸,宇子公,西汉后期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人。阳山吴氏,应是越灭吴后迁越国,后又随着越人南迁的吴姓中的一支。据清代《广东通志》记载,吴霸年轻时就猛勇过人。曾带兵驻扎浈阳(今广东英德)。吴霸在浈阳招徕流民,进行拓荒垦殖。人们感激他的功德,将他驻守的山名取名叫吴山,以纪念他的开拓之功。后吴霸官任广郁(今广西巴马、凌云县)都尉,威震夜郎,因功又升任烊柯郡(今贵州)太守。汉昭帝元风五年(公元前76年)废除象郡,‘分为郁林,烊坷两郡。吴霸在桂阳的家族,希望迁往吴霸任职的广郁肥腴地带。吴霸给予制止,只允他们就近开垦。老百姓昕了这事,都深深敬佩吴霸的为人。吴霸的后裔非常兴旺繁昌,《广东通志》又说:后世岭南,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吴氏,大都是吴霸的后裔。
  吴氏起源(四)2010-03-17 14:49 1.吴氏的郡望与分布
各朝吴氏郡望一览
     唐代,自太宗李世民下令撰修《贞观氏族志》,—时之间,姓氏、谱牒书籍成批涌现,其中最著名的是林宝所修《元和姓纂九千余年来被尊为权威经典。本世纪初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和《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等书。我们以这两份珍贵资料为基础,参考《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记》等书,可以窥知魏晋至隋唐700年吴姓的郡望的发展
和变化。
     《元和姓纂》所记吴姓郡望有3个:濮阳鄄城,渤海郡和陈留郡,这是汉魏以来吴姓的旧有郡望。
     大约完成于贞观年间的《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记载了吴姓的两个郡望:冀州渤海郡,吴姓为4大姓(吴、欧阳、高、刁),之首;濮州濮阳郡,吴姓是6大姓(吴、徐、袁、扶、黄、庆)之首。
     成书于唐德宗时的《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记载的唐中晚期吴姓郡望有5个之多:冀州渤海郡,吴姓为28大姓之首; 楼州濮阳郡,吴姓为6大姓之首;湖州吴兴郡,吴姓是16大姓之三一;潭州长沙郡,吴姓在6大姓中排在第二;豫州汝南郡,吴姓为当地26大姓之一。
     此外,成书于唐晚年的《太平寰宇记》记载了吴姓的3个郡望:濮州濮阳郡,吴姓是7大姓之首;冀州渤海郡,吴姓为3大姓之首;荆州武昌郡,吴姓是6大姓之首。
     总汁隋唐时期吴姓的郡望有七个: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邵、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和武昌郡。

大趋势:北衰南兴


     从上面各书所记郡望可以看出,一是到隋唐时陈留郡的吴氏已衰落,所以在《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中陈留郡4大姓(阮、谢、卫、虞)中没有吴姓,在《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陈留郡15大姓中也没有吴姓。此外,渤海吴氏,据《隋卞》和新、旧《唐;扫》记载,整个唐代没有什么见于正史的人物,因此,渤海吴氏虽在地方上仍是大族,但是已远不如汉魏南北朝时期兴旺厂。从后面的小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渤海吴氏家族已有很多人南迁到河南洛阳等地。与北方吴氏的衰落相反,南方的吴兴、长沙、武昌等郡的吴氏家族却开始崛起,到唐代中后期已成为当地的望族大姓。这反映了唐代吴姓家族北衰南兴的局面。

2、吴氏正宗的几度兴衰
孙权的母亲是吴家长女


     吴郡吴氏家族迁回苏州后不久,使出了一个皇后,她是孙坚的结发妻子,三国东吴创立者孙策、孙权兄弟的生身母亲。据《江阴吴统宗源流考》,吴皇后是吴允承的孙女,吴惴的长女。而《太平寰宇记》卷九一说:吴惴又叫吴辉,字光修。吴惴夫妻过早去世,遗下两子两女,长子吴熊庆继承家业,主持吴太伯庙祀,次子吴景携带两个妹妹白苏州南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谋生。吴家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如花似玉,才貌双全,是杭州一带远近闻名的大美人。豫州刺史孙坚慕名前来求婚。起先,吴家认为孙坚为人粗鲁。狡诈、想要拒绝。孙坚感到极为羞辱和愤恨。大女儿却说:“不要为了一个女儿而招惹大祸。”于是,吴家才答应了这门婚事,将大女儿嫁给孙坚为妻(史称吴皇后)。后来,他的妹妹也嫁给孙坚为妾。大女儿生了4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她的妹妹则生了孙朗、孙仁两兄妹。《搜神记》记载:吴皇后初次怀孙策时,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轮明月,钻人自己腹中;后来怀孙权时,又梦见那红红的太阳钻进腹中。她感到奇怪,便告诉了丈夫。孙坚一听,高兴万分,说:“日月是阴阳之精,极尊极贵之象。看来我们的儿子将大富大贵。”后来,吴皇后的二儿子孙权果然称帝,建立三国鼎立中的东吴。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吴皇后去世,与丈夫孙坚合葬高陵(在江苏丹阳县西)。后母以子贵,被迫尊为武烈皇后。
     吴皇后的二哥吴景,年轻时以兄代父,与妹妹相依为命,所以深受吴皇后和孙策、孙权兄弟敬爱。,吴景曾官任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公元203年去世。吴景生两子:早奋.吴祺。吴奋被孙权任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在今江苏南京市)。吴奋生的儿子叫吴安,吴安本来嗣袭新亭侯,没想到他恩将仇报,竟与人谋起姑表叔孙权的反来,结果被杀绝传。吴景的二儿子吴祺;被孙权封为都亭侯。吴祺的儿子叫吴纂,吴纂娶滕胤的女儿为妻。后来岳父滕胤谋反被杀,吴纂也受株连遇害。这样,吴皇后娘家,只剩下大哥吴熊庆一支。
     吴熊庆,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他自幼聪明过人,8岁能通经史,’时人誉为神童。父亲早逝后,他以长子身份仍留居苏州,主持太伯庙祀。公元252年。孙权尊封这位大舅为“太傅吴郡公”。吴熊庆去世后,谥号“靖”,葬在吴郡五城、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此后,这一支吴姓子孙,借外戚的恩荫,封侯进爵,尊荣一时。

两朝外戚世家


     吴熊庆生子吴康年。吴康年,字永龄,任孙氏吴国丞相中书令、太子太傅之职,后封为“奉祖侯”。吴康年去世后也葬五城山,谥号“恭敏。”
     吴康年生子叫吴延英。吴延英,字邦俊,在吴国官任丞相中书令兼领太子太师,改封为“嗣贤侯”。去世后葬在吴郡道山,谥号“穆”。
       吴延英生的儿子名叫吴之则。吴之则,字廷法,仍在孙吴政权任丞相中书令,嗣封“嗣贤侯”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遇害去世,葬在道山先君墓侧。
     吴之则生吴式,吴式生子名叫吴皋益。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追尊上古圣贤后裔,封皋益为“昭衍公”。吴皋益去世后,谥为“宣懿”,葬在吴郡树里山。
     吴皋益生两子:长子吴佶,二子吴儇。吴佶世袭昭衔公的爵位,娶晋成帝母亲明穆皇后的妹妹庾氏。吴佶又成为晋国皇亲,于是官运亨通,被任命为中书令。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封为“渤国公”,去世后赠为太师,谥号“显肃”。吴佶之后,人丁非常兴旺。他与夫人庾氏一共生了7个儿子:吴始泰,吴始华,’吴始衡、吴始恒、吴始嵩,吴始淮,吴始济。分别以五岳山和淮、济二水取名。
     吴始泰以单子身位世袭父亲爵位。这吴始泰才德出众,被简文帝看重,任御史中丞,赠“延陵开国公”。吴始泰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吴符隽,二子吴符佑。
     吴符隽,字国瑞,晋孝武帝时封为燕国公任尚书左仆射,去世后葬在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市)。
     吴符隽生的儿子叫吴豫,宇德章,任镇北将军,有将才,勇猛善战;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在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战争中战亡,死后赠号“宁国公”,谥号“烈”。
     吴豫娶妻广刘氏,生子名叫吴戢。吴戢6岁时,正值宋武帝起兵,母亲刘夫人于是携带他徙迁贤阳(今江苏省江阴县)。
     吴戢生有两个儿:长子叫吴荟,二子叫吴荃。吴荟居在吴郡横山,去世后也葬在横山(今江苏省武进县东芳茂山)。
     吴荟生两子:长子吴琨,二子吴踌。吴琨也见于《晋书》卷20。吴琨去世后葬在横山先君墓侧。
     吴琨也生两子:长子吴襄,字世南;二子吴广。吴广生子名吴洵武。吴襄的儿子叫吴洵文,字天宇,任刘宋朝阳郡守。
     齐高帝起兵灭宋,吴洵文阵亡,葬在龙冈山,赠封开国侯,谥“贞忠”。吴洵文生:吴鬴(此字应为左边为“融”左边,右边分三——上“凶”、中“八”、下为“处”字去“卜”,下同)。

武昌吴氏是主宗的分支


     吴洵文的儿子吴鬴应为季札的第41代孙。他于南齐时迁居汉阳山(湖北武昌),隐居不仕,耕读自愉。吴缎的后裔人丁兴旺,子孙发达,成为当地望族。所以,武昌也成为晚唐吴氏7大郡望之一。吴鬴生了两子:长子吴盾,二子吴厚。
     吴盾于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宁朔将军,历任大司马、侍中、左长史等职。陈霸先灭梁时战死。死后追赠左翊将军,诏令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建祠祭祀,谥号“义烈”。光禄大夫孔范为他撰写墓志铭。吴盾家室,又从武昌迁居江陵。
     吴盾的一个儿子叫吴奎,字文耀,隋文帝时任中都令。吴奎生两子:长子吴承休,次子吴承烈。吴承休生两子:吴若远、吴若征。•吴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进士及第,任中书舍人,升户部侍郎驸,举青光禄大夫,封赞皇县(河北赞皇县)开国男,谥‘文惠,。吴若远在先祖吴如胜的基础土,新撰完整的正宗吴姓族谱。至此,吴姓主宗的历史,完整清晰,历历可考。
     《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若远的儿子吴世伟,娶唐太宗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赠晋国公,谥号“恭敏”,葬在永宁县(今湖北广济县)考新、旧《唐书》,唐本本李世民的女儿无干乐公主,吴氏族谱的记载,却补充了正史的遗漏,这也是—件趣事。
     吴世伟生两子:吴佐,吴竞。吴竞后迁居汴州浚仪。吴佐也生了两子:长子吴可博,次子吴令璇。吴可博中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赐封“渤海郡公”,谥号“文哲”。吴可博生两子:长子吴舜咨,次子吴舜翊。

山阴吴氏是武昌吴氏的分支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中;有一位吴姓成员,那就是山阴吴氏家的吴融。
据民国八年《山阴州山吴氏族坛》记载:山阴吴氏从吴氏正宗分支而成。公元8世纪,吴季札的第49代孙、吴可博的长子吴舜咨凭借父亲的荫庇当上了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县)令。他的家室也随之迁往山阴,后代遂繁衍成山阴吴氏。吴舜咨娶妻王氏,生一子吴翥,•宇明举。他生性淡泊功名,隐居山阴,不.乐仕进,潜心著书立说,著作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等,唐武宗人中年间(公元847-859年)。当地观察府屡次召他做官,都被拒绝。地方官吏敬佩他的气节,将他的事迹上报朝庭。唐武宗听了也很钦佩,于是赐给吴翥“文简先生”之号,一时之间,被传为美谈。
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翥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吴融(新、旧《唐书》将吴融说成吴翥之孙,误。族谱补正史,这是又—例)、次子吴翮。吴融字子华,是唐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史称吴融白幼读书很勤奋,文章写得华丽洒脱。后中进士,曾做过韦昭度的书记官。《谈薮》记载;某次,吴融大骂韦昭度讥笑他作的:G(章不好,说:“此白是吴家文字,非老夫改之乃意”。从此,“吴家文字”的美号便传遍文坛。后来,吴融累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
     吴融生三于:长子吴元三,,次子吴元睿,三子吴少郑;吴融之后,山阴吴氏的这三个分支,又分别迁往各地。二子吴元睿,迁回祖籍江陵(湖北江陵),三子吴少部二支,迁徙到诸暨(今浙江诸暨县)。长子吴元三,字若虚,,官任翰林院修撰。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吴元三娶唐宗室惠昭太子李宁的曾孙女李氏为妻,生三子:长子吴彬,次子吴彪。三子吴伊。吴彬,字文郁,封骠骑将军,他的家室先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今江苏省常熟县)居住。
     吴氏正宗、季札的二子吴征生一支,几百年间转辗迁移流徙,到公元10世纪(即唐末、五代初年,由季札第五十三代孙吴彬由迁回江苏常熟古延陵之地。

3.鄱阳、休宁吴氏世系
吴氏“祯”字派始祖吴猛


     据顺治五年手抄本《蓝湖吴氏家谱》和清抄本《吴氏正宗谱》,魏晋之际著名的吴猛家族是从吴氏正宗分离出来的。吴猛是长沙王吴芮和广平侯吴汉的直系后代,他是翠太伯的第53代孙,吴汉的第.14代孙。吴猛先祖世系是:吴汉、吴成、吴叮、吴如胜、吴珪、吴文质,吴应之,吴康年、翠寻英、吴正己、吴定、吴之则、吴延、吴猛。
     吴猛,字世云。《江西通志稿;氏族志力说他祖籍本是河南濮阳人,三国东吴时,以孝闻名,任为西安(在江西)令,家族于是南迁至江西分宁。吴猛时,家族衰落,贫困不堪。吴猛虽家境贫寒,但他是一大孝子,孝顺到夏天蚊子咬他也不敢驱打,因为他怕蚊子不咬自己就会去咬他母亲。传说吴猛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神仙,一位神奇的老人传授给他许多神秘的仙方法术,他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大神医和神算。一次,他回豫章,到江边时竟不假舟楫,以一把羽扇划水而渡。又与许旌阳同乘铁鹤上庐山,后驾鹿乘云,升仙上天而去。成为中国道家中的神仙人物,宋朝时追封他为神烈真人。吴猛入晋后,官至散骑常侍。他的后代兴旺昌荣,光绪十二年至德堂《吴氏世谱•吴氏叙宗》,列吴猛为天下吴姓十;二大宗之一的“祯”字一派始祖。
     吴猛的后裔,又分迁他处。如吴猛的孙子吴柳,迁居休宁,第6代孙吴玄得,迁居旌州。吴猛的第7代孙,唐初人吴良,也迁居歙州(今安徽休宁)。吴良后裔,非常繁昌,形成唐代以来吴姓的著名大宗—一歙州吴氏,又称休宁吴氏、新安吴氏。

蓝湖吴氏和休宁吴氏同出一源


     吴良迁歙后,生两子:吴义永,吴义方。吴义方生3子:吴太微、吴少微、吴保微。次子吴少微,名倾当世,使家族声威大振。吴太微兄弟又支分两派:吴太微一支,据《蓝湖吴氏家谱》:传至吴太微第6世孙吴逸小,偕夫人程氏由鄱阳浮梁迁居海阳龙江(今山东海阳县)。吴逸小又5传至吴亮六(名吴祚),生5子:吴立、吴昭、吴彬、吴朗、吴益.形成后世蓝湖吴氏5大派。
     安徽休宁吴氏,因吴少+微而显赫于世。吴少微,字仲芳,是吴太伯第六十一代孙。史称吴少微白幼聪颖好学,以经术登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703年)进士,初授晋阳尉,后官至左台监察御史。吴少微以文学著名,史称少微才华横溢,与武功人富嘉谟、太原主簿谷倚并富文辞,号称“北京三杰”。吴少微等人的文学创作,—改当时浮俚不兢、气调单卑的文风,而返朴归真,文本经术,风格雄迈高雅,为当时文人所推重,号称“吴富体”。吴少微又重视本宗族历史研究,负责主持修编《吴氏正宗谱》,今后谱序传世。他死后,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舌山(今称凤凰山)。
     吴少微的后裔,篡为繁昌。少微生三子:吴隆术、吴巩、吴云:其中,吴云一支,迁居四川;吴巩一支则留居休宁。
     吴巩,字定国。开元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吴巩以也文学知名于世,颇能继承乃父之风。他曾将故乡吴里改为凤湖街,石舌山为凤凰山、莲池为凤凰池,这些地名都沿用至今。
     吴巩之后,肖子贤孙,为官为宦者,不乏其人。如吴巩第十—世、吴太伯第七十二世孙吴景安,字子静者,中元和三年进土,仕至紫光禄大夫,子孙居垄田。后代有吴天骥,宋隆兴闾进土,官至户部员外郎。又吴巩第—卜四代、吴太伯第七十五世孙吴用清,字渭滨,居富饶,宋仁宗时儒士。一生积善行德,子孙备极蕃盛,至曾玄孙辈人丁达1500余人。分迁金陵、德兴、庐严、光蜀、宣城、太平、婺源、安丰、池阳等处,都能光大宗族。吴少微的后裔,蕃昌——至如此。

4.衰落的巨族;陈留吴氏
西迁入蜀的吴壹家族


     进人汉末,陈留吴氏本支在当地已呈衰龈势,独有远迁四川的吴壹兄妹一支发达显贵。《三国志•蜀书》记载:吴壹父母早逝, 白幼孤苦零丁,与妹妹吴苋相依为命。后听说父亲生前与益州牧刘表私交甚笃,于是吴壹兄妹便前去投奔,被刘表接护,家族遂翠到今四川成都。吴苋美丽、贤淑,,某日—善相者给她看过相后,说“此女日后必大贵。”刘表听了,于是将吴苋嫁给自己的儿子刘瑁。不幸刘瑁婚后不久亡故,吴苋刚从孤儿出来,如今又成了凄惨的寡妇?后来刘备入蜀,取代刘表,并娶吴苋为夫人。刘备称帝,册封吴苋为瘟皇后;吴苋为刘筹生了两子:长刘永,字公寿;次刘理,字奉节。继子刘禅嗣后,尊吴苋为皇太后,又称“长乐宫尸。延熙八年(公元245年)吴苋去世,与刘备合葬于惠陵,(在今四川)。
       吴苋的哥哥吴壹,字子远,就是《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的蜀将吴懿。吴壹投奔刘表后,受到重用,加上他本人又英勇善战,:不久便成为刘奉手下—员虎将,官任中郎将。刘备取代刘璋政权时,吴卓曾带兵从北方前线撤回攻打刘备,后被赵云,张飞捉住,押见刘备。刘备问他:“降不降?”。这吴壹是个识时务的英雄,倒很爽快。“我既被捉,,如何不降?”于是,吴壹支成为刘备的一员战将。•后与刘备联亲,成为刘蜀政权的国舅,吴壹地位罕一跃而尊至显贵,从左将军升督汉中车骑将军,封高阳侯。互公元前252年去世。《三国志注》引孙盛《蜀世谱》说:吴壹的后代,有一个孙叫吴乔,被李雄中迫害。但他坚强地生活,结果比李雄中晚死.30年,史称他“不为雄屈也”。
     当时、陈留吴氏家族还有一个吴班,孛元雄,是吴壹的近支族弟,使在刘氏蜀政权中官任离职,任后将军、骠骑将军、封安乐侯、绵竹侯,也是刘备手下一员猛将。
     陈留吴氏这——支,兴盛一时后,到晋代南北朝时期,便忽淹没无闻了。

唐代吴兢家族


     陈留吴氏在六朝时期虽人才凋零,但仍为当地——大族,所以在《元和姓纂》这——权威氏学著作中,仍记录了陈留吴氏。经过近400年的沉寂以后,到唐前期,陈留吴氏家族又出规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吴兢。据《元和姓纂》记载:隋代有—个名叫吴响的吴佑后裔。吴响生子叫吴臧,见于刘氏《行年记》。吴臧的曾孙便是著名史学家吴兢。‘据《吴氏正宗谱》,吴臧,字承休。吴承休生吴若准,吴若远生吴世伟,吴世伟生吴佐、女兢。吴兢是吴季札第47世孙。史称吴兢少有大志,勤奋好学,学贯经史。后被少年时朋友魏元忠,朱敬则等推*人史馆,撰修国史。唐玄宗时位至右拾遗、起居郎。曾多次上奏,屡陈朝政得失,常被玄宗采纳,遂见重用,升为谏议大夫、太事左庶子,封为长垣县男。吴兢任职虽多,但以修史为主要职事,与刘知几等同为唐一代良史。吴兢著作,叙事简核,秉笔直书,时人誉为“当世董狐”。因与刘知几撰立《武后实录》,不为当朝宰相张说隐讳其恶,被贬为荆州司马,后升洪州刺史。天宝年间回朝,任恒王傅。晚年仍念念不忘修史,请求还职史馆。去世时年80岁。他的著名传世代表作有《贞观政要》。
     此后陈留吴氏家族便在历史上消声匿迹、淹没无闻,至今日,只剩下《元和姓纂》上那空洞的郡望给后人凭吊了。

5.长盛不衰的濮阳吴氏
吴质家族的崛起


     濮阳鄄城郡,大体包括今河南濮阳及山东鄄城一带。据《元和姓纂》,濮阳吴氏属季札一宗,是长沙王吴芮和广乎侯吴汉的后裔分支。汉恒帝时(公元2世纪中期),吴汉裔孙吴遵,是最早见于记载的濮阳吴氏成员。在汉魏之际,濮阳吴氏还只是——支默默无闻的普通家族。在当时属于所谓单家。直到曹魏时,这个家族出了个名倾海内的大文豪、魏晋重臣吴质,从此宗族名重一时,兴旺不衰。
     吴质,字季重。生于汉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是吴遵的孙子。《三国志注》记载,吴质虽出身贫寒之家,但从小游遨贵戚间。年轻的吴质,便因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而名闻遐迩。并深得魏文帝曹丕兄弟的喜爱。当时曹丕还是五官中郎将。吴质与曹丕、曹植、曹真、曹休等人周游于渤诲南皮县,曾耻筑台宴友,名叫醮奉台。《魏略》说吴质颇能善处于曹氏兄弟之间,曹氏兄弟有隙,,但却都与吴质要好。特别是曹丕与吴质的关系非常亲密,有过于兄弟。无论是当太子时出征在外,还是即位后贵为帝王,曹丕与吴质的私交友谊都一如少时。《昭明文选》中就收录了曹丕与吴质之间的数十封往来书信。
     当年吴质出身单家,虽官任朝歌、元城县令,但当地贵族“不与士名”。吴质深以为耻,后来曹丕即位,征吴质;与他车驾同会洛阻,拜为振威将军,封列侯,使持节都督幽、并诸军事。黄初五年,吴质朝京师见曹丕。曹丕下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都到吴质居所集会。此时的吴质与当年不为乡里所齿的吴质相比,身价何止百倍。某日上朝,吴质因对同乡亩徒董昭说:“我当年不为乡里所饶,今日我欲溺乡里耳。董昭听了说:“君且止,我已80岁,倘大年纪,不能再被你溺了。”可见吴氏家族,当时真是势倾诸侯,蔑视天下了。
     当时,吴质与司马氏关系也很密切。当年吴质与司马懿、陈群、朱铄同为芦丕的亲信,号称‘四友”。公元230年,吴质54岁时去世,因吴质生前怙威肆行,被谥为“丑侯”,直到公元254年改谥“威侯”。
     吴质的子女,见于《三国志》的有两个:儿子吴应、女儿吴氏。《晋书•后妃传》记载:晋景帝景怀皇后去世后,吴质的女儿嫁给司马昭为妻。后来西晋建立,吴氏成为晋武帝司马炎的继母,被尊为吴太妃。濮阳吴氏又成为晋皇室的外戚,宗族继续显赫于当时。吴质的儿子吴应,字温舒,西晋时官做到尚书;曾上奏改父谥号。吴应生子吴康,字子仲,也官居要职,显贵于世。
清官吴隐之家族

     两晋之际“永嘉之乱”,中原残破不堪,北方人户纷纷南迁避难,濮阳吴氏的许多成员,就自鄄城一带南迁至江南丹阳(今江苏镇江市)原吴国故地。到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南迁的濮阳吴氏出了著名的孝子和清官吴隐之
     吴隐之,字处默。《晋书•良吏传》说他是魏侍中吴质的第6代孙。吴隐之有一个胞兄叫吴坦之。他的父母早逝,家境贫寒,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据说母亲去世后,隐之兄弟二人常半夜啼哭伤心。他们的哭声感动了上天,在葬母和祥祭之时,都有人群仙鸟为之哀鸣不绝。吴隐之兄弟的孝名,从此传遍天下,后来竟以孝名而被任命为参征虏军事等要职,不久升任晋陵太守、中书侍郎、著作郎等职。吴隐之为官清俭廉洁,为当时著名的清官廉吏,任广州刺史后。一改岭南往日贪赃枉法之风,深受朝廷的嘉奖,百姓的尊敬。回朝后官任度支尚书。中领军等职,公元412年造老还乡,次年即在家病逝。
     吴隐之不但孝,而‘臣与兄吴坦之非常友爱。当年袁真反叛桓温失败,吴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牵连,必须处死。吴隐之闻信面见桓温,请求代兄偿命。最后感动桓温,将其兄吴坦之赦免。
     史翠吴隐之娶妻刘氏,生子聿数人,乒子吴旷之,次子吴延之。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家室也随迁至此。当卢循起义军攻打广州城时,长子吴旷之保城力战,最后阵亡。次子吴延之,后官任鄱阳(今江西鄱阳县)太守。吴延之的弟弟和儿子,都官任郡守、县令等职。濮阳吴氐吴隐之一支,因此兴旺症来。
学者吴苞家系

     魏晋隋唐时的濮阳吴氏,必须提到南朝宋齐之际的著名学者吴苞。吴苞,字天意又作怀德,祖籍濮阳鄄城。宋泰始年间(公元465—471年),吴苞家族从濮阳南迁至江南。吴苞博逼三礼。又深通老庄道家之学,是当时著名的大学者。南迁后,他与另一著名学者刘谳二起,借褚彦回住宅为校舍,广招弟子,聚徒讲学。一时之间,前往听讲求学的入络绎不绝,甚至许多达官贵人也以听吴苞讲学为时尚。齐王朝曾几次征用吴苞,但都被拒绝。吴苞一生举泊功名,无意仕途,始终以授徒讲学为业,直至寿终去世。吴苞虽非达官:显贵,但桃李天下,功在后世,又不亚于那些出将入相的家族。因此,后世吴姓族人,常传颂他的事迹。
唐敬章皇后家系

     濮阳吴氏吴隐之的后裔,到唐代更加兴旺。据《元和姓纂》,吴隐之的第7代孙吴景达,唐初官任尚药奉御、就是皇帝的专门医生。吴景达的孙子叫吴神泉,唐代宗时追赠他司徒的虚衔。吴神泉生3子:长子吴令珪,次子吴令瑶,三子吴令瑜。兄弟三人都高居要职。其中,吴令瑶被封为太子家令、濮阳郡公,吴令瑜被封为太子谕德、济阳郡公。长子吴令珪,本在朝庭中做官,后因故受牵连不幸被杀头。但也许是吴氏祖宗有灵,吴令珪虽身遭杀戮,但后代却反昌荣。史载吴令珪生了一女三子,女即章敬皇后,三子是吴溆、吴澄和吴凑。
     吴令珪惨遭杀害时,女儿章敬皇后还是个七八岁的小丫头。幼年丧父、孤苦零丁的章敬皇后流落宫中,成为一名小宫女。但她小小年纪,却出落得月貌花容,楚楚动人,竟被当时尚为太子的唐肃宗看上,即加宠幸,十多岁便怀上了圣胎。当吴氏怀胎之日,曾梦见金甲神用剑刺其胁,醒来看时,胁下尚隐隐有痕。不久生下了唐代宗李豫。生产之日,唐玄宗李隆基闻信得了嫡皇孙,高兴得亲自给婴儿洗澡穿衣。但李豫生下时身体极为羸弱,保姆怕皇上不喜欢,私下偷梁换柱。另抱了别的一个儿子呈进,谁知唐玄宗一见反倒很不高兴。保姆只得叩头陈说实情。玄宗命“快取我孙儿来”。及见到李豫,欣喜万分。说:“你等以为体弱,但我看他的福气还超过乃父哩”。又立即召见太子肃宗,一同欢宴庆贺。玄宗高兴地对高力士说:“你一日见到三代天子,也可为乐事了。”只可惜吴氏有德无寿,还未来得及看到儿子登基便过早地去世,当时年仅18岁。但母以子贵,她生前多难多苦,死后却备享荣华,李豫即位,追尊她为章敬皇后,与唐肃宗合葬于西安西北的建陵。她那被杀的父亲也被追封为太尉尊衔。
     章敬皇后的3个兄弟也都高居要职,整个家族显赫当时。关淑,百至鸿胪少卿、太子詹事、金吾太将军,又封为鄄城五公、濮阳郡公。后朱批反叛唐朝,吴溆受命前往劝降时被朱纰杀害。后来谥为“忠”,葬在西安。吴溆生的儿子见于《元和姓纂》的有4个:长子吴士则,官至伊阙(今河南省伊川县)令;二子吴士明;三子吴士邻;四子吴士矩。吴士矩,《新唐书》又作叹士规”,唐武宗开成初(公元836年)官任江西观察使。但吴氏家族的这个儿子,官虽做得很大,但却没有一点父辈的品性。为政期间,穷奢极欲。《新唐书》上说他“宴侈纵,一日费十数万钱”,百姓怨声载道。后来果然受到惩罚,被朝翠流放到偏远的端州(今广东高要县)。
章敬皇后的另一个弟弟吴澄,《新唐书》上写作“吴澄江”。他娶唐玄宗李隆基的第16个女儿寿春公主(后改封楚国公主)为妻。这样濮阳吴氏与当朝皇室亲上加亲,地位更加稳固。吴澄官封驸马殿中监、濮阳县公。但吴澄和他那位出身皇家的妻子感情上却合不来,公元784年,公主竟出家当起道姑来,皇帝也拿她没法,只好正式赐她“上善”的法名。吴澄和公主生的一个儿子叫吴士彦,《新唐书》卷八十三写作“吴士广”。他再一次与李唐皇室亲上加亲,娶唐代宗的第12女儿普宁公主为妻。官封为驸马卫尉卿士。吴士彦的儿子叫吴同正,见于《元和姓纂》。
     吴凑也是章敬皇后的弟弟.因章敬皇后之故,与兄弟同由布衣而一日之间封官进爵。但吴凑为人终生谨慎,为政清廉,官任京兆尹、右金吾大将军、兵部尚书,封临濮县公、濮阳郡公。在整个濮阳吴氏家族中,以他官职最高,地位最为显赫。吴凑一生谦让知足常乐,年71时病逝。当他得病后,白认寿数已尽,坏吃药,不求神,家人哭着请求。他说:“我以布衣身份,位至三品,显仕40年,寿达70,尚有何求?自古外戚善终者为数极少,我能享其天年,很满足了。”因此,《新唐书》本传称他为有唐一代外戚的典范。吴凑生有二子名叫吴及,见于《元和姓纂》。
南迁贵溪的吴勔家族

     唐代濮阳吴氏中有一支南迁至江西贵溪。《江西通志稿吴氏族志》说,濮阳吴氏本是延陵人,后自运陵迁往濮阳,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02年),濮阳吴勔由水曹入翰林。但他淡泊官场生涯,年仅40余辞官不做,悠游于名山大川。当他经过江西贵溪时,见这里山清水秀,便爱上了这块宝地,于是将家室迁居于此。后裔非常发达,成为贵溪的名门望族"今江西贵溪、翰林桥、仰潭吴氏,都是吴励的后裔。
     吴勔的子孙辈又有——部分西迁到川、湘交界一带。其中吴武陵与他的一个哥哥迁到湖南澧州,这里地属古代武陵郡,所以他取名吴武阵。吴武陵在元和初年考中进士。官至韶州刺史。他与韩愈、柳宗元为诗文之友,又力荐过杜牧,为当时的知名人物。
     吴武陵有两个侄子:吴汝纳、吴湘,都有功名。吴湘曾做过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县尉;。娶妻颜氏。公元844年被当地权贵诬陷而死。吴汝纳也是进士出身,唐武宗会昌年间做过河南府永宁县(今河南洛宁县)县尉。他为弟弟冤案不平;上诉朝廷,终于使冤案得到昭雪。吴湘平反后,其妻才带着子女自江苏扬州回到澧州居住,后裔便在此繁衍生息。吴汝纳上诉的状文被收录在《全唐文》中。
6、勃海吴氏的南迁

     在今天的吴氏族姓中,勃海吴氏是与延陵吴氏同样著名的一宗。勃海郡大体包括今河北海河以南静海、青县、沧州、南皮以东,山东东陵、宁津、无棣以北趵地区。勃海吴氐来源延陵吴氏。清顺治十二年《(长沙)八甲湾吴氏谱序》说:吴王寿梦曾派季札北守勃海,因封为勃海王,勃海之名自此开始。《元和姓纂》也认为勃海吴氏是汉长沙王吴芮后裔,《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内司吴光墓志》又说勃海吴氏是汉司徒公吴雄的后裔。总之,勃海吴氏可能有很多支,但都属吴季札后裔。这一支吴氏宗族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没有产生出极显赫的大人物,但人丁兴旺,支裔繁衍众多,成为今日吴姓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内司吴光墓志》,汉司徒公吴雄的后裔有吴双,北魏初官任中书侍郎、雍州别驾。吴双的儿子吴安生,官任勃海郡太守,封安远将军。吴安生的长女吴光,字兴贵,是北魏皇室的宫女,任内司之职。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去世后,葬于西陵。
     《吴严暨妻睦氏墓志铭》记载,墓主吴严祖先本是勃海安陵人,七世祖吴顽,在北魏时官任赵郡(今河北赵县)太守,封为宋子侯,因此家族从勃海外迁到赵县一带开拓基业。吴顽的第5代孙吴僧,北魏时官任并州西河郡丞,封镇远将军。吴僧之子吴业,官任幽州蓟县,(今北京密云县)令。吴业生子吴严,字长威,进人隋朝后官任主簿。隋大业二年(公元607年)在家去世,葬在赵县建干乡。
     《元和姓纂》记载:长沙王吴芮后裔。传到北齐时有一个吴安诞,居住在业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仿过道州(今河南许昌市)别驾。吴安诞的第5世孙吴道师,唐朝吏部侍郎。吴道师之孙吴纳,官做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
     北朝时期,勃海吴氏蒙族还出了一个料事如神的术数家吴遵世。吴遵世,声季绪,勃海人。少学《周易》,曾入恒山从一隐居道人学道。处数年,忽从一老道处受“开心符”吞之,遂得道术,精占候卜筮术数,常为北魏道武帝和女室占卜,往往非常灵验,,因而深受皇室宠幸,官至中书舍人。
     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中原残破,勃海吴氏家族成员纷纷南迁避乱。到隋唐时期,勃海吴氏宗族在本郡已大大衰落,整个唐代也不见有什么著名人物见于典籍记载,这正是因渤海吴氏成员纷纷外迁的结果;但这些外迁的勃海吴姓支族,却兴旺发达,超过了主宗。
     《唐故吴府君墓志铭》记载;唐代吴扬吾,他的祖籍便是勃海郡。他的曾祖父吴寻符,北魏时做到司徒、尚山郎那样显要的大官。吴寻符之子吴始敬,官任北齐抚军府谘议。 吴始敬之子吴子彻,隋王朝时任奉信员外郎。但他“学瞻经史,志劲松筠”,淡泊官场,不求权势,而至他的儿子吴*(字贞白)也就是墓主一代,更加以道家为思想之本,无意仕途,平诗书自乐。大约在隋唐时,他的家族迁居于当时的大城市河南洛阳,他于公元657年n去世后,被安葬在洛阳县清风乡崇德里。吴贞白生的长子叫吴扬吾。《新唐书》卷一九九上又写作“吴扬善”。他在武则天时官任成均博士。
     又据《大唐游击将军吴君。(孝)墓志铭》,隋唐时有—个吴孝,他的祖籍本是勃海郡人,大约在南北朝时已迁居河南洛阳市嘉善里。吴孝的祖父吴柱,北齐时任阳平郡(今河北省大名县)郡守。.父亲吴和,隋朝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录事参军。墓丰吴孝,字政,隋代官封游击将牢,人唐后官任原职。后来辞官回家;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在落阳去世。
勃海吴氏的子孙,在后世人材辈出,如宋代大学者吴淑,今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吴伯雄等,都是勃海吴氏的后裔。
     魏晋至隋唐七百年,是吴姓的初步繁荣阶段,各地吴姓宗族的勃兴,奠定了后中国大陆吴姓的大体格局。
  吴氏起源(五)2010-03-17 14:51

宋代延陵吴氏舶堀起


1.延陵:季札四房的中兴
       作为天下吴姓正宗的延陵吴氏两大主系之一的季札第4子吴子五宗,于唐宋之际开始崛起。据公元1012年吴遵路《丹阳吴氏宗支录初次编订叙》,-吴子玉的后裔有一部分自吴国灭亡后,一直坚守家园,世代族居延陵,人称延陵吴氏。延陵吴氏传54代,出了个吴*(上才下鼎)。谱称吴*潜处山林,隐居不仕,但他却对吴姓宗族历史很感兴趣,首次编成《丹阳吴氏家谱》20余卷。为了表明自己是延陵正宗,他自号“延陵散人。自此,延陵之名开始再度为世人所知。
吴文家族六代显宦

       吴*的儿子吴文;字文正,仕南唐主李升,官任太子中允。延陵吴氏自吴文开始,六代显宦,勋名灿然,赫赫如日中天。吴文生子吴淑;字正义,是南唐至宋初最著名的一代大学者、大文人。早在南唐时,吴淑便以超常的才华被时人器重,官任校书郎直内史。宋平江南后,授大理评事、起居舍人等重要职务,预修北宋三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又注《事类赋》一书流传于世。
       吴淑生3子:吴安节、吴让夷、吴遵路,个个都是进士出身,不但地位显赫,人丁也兴旺发达。其中第3子吴遵路,字安道,历任殿中丞秘阁校理、工部郎中、陕西都转运使等要职,封荣禄大夫、柱国少保。龙图阁大学土,入《宋史•循吏传》。吴遵路后又封为“延陵侯”,延陵吴氏之名,更加荣显。
       吴遵路生3子,也都身居要职。长子吴璞,官至比部员外郎。次子吴瑛,官任虞部员外郎,通判池、黄二州,知郴州。但他不乐仕叙,年仅46岁,便辞官回家,种花酿坛,消遥自乐。三子吴琚,也官任中书舍人。他还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曾题字甘露寺‘天下第一江山’,至今碑刻仍在。吴遵路3子又分3支。
       次子吴瑛一支,传儿子吴中起,也是进土出身。吴中起生两子:长子吴交如,次子吴班如。吴交如中宋高宗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进土,官任飞部郎中、大理寺正卿等职。延陵吴氏自吴文至吴交如,六代显宦;自吴遵路至吴交如,祖孙4代都是进土,宗族繁荣兴旺至此臻于极盛。吴交如以后,宗族又开始衰落,但人丁却很兴旺。吴交如生3子:长子吴尧卿,后裔居住在江苏丹阳县高庄;二子吴万卿,居丹阳沛村;三子吴禹卿二支,居丹阳东流。
丹徒吴氏世系

       吴遵路长子吴璞一支,传吴中迪、吴纯如.吴显、吴致尧、吴棠、吴质6代,家族远不如二房吴瑛一支兴旺。直到吴质的长子、季札第65世孙吴椿,元初官任太子中丸,家族开始中兴。据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吴椿第15世孙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吴椿于元初自丹阳迁居江苏丹徒。子孙世居于此,发展成今日丹徒吴氏。丹徒也是古延陵属地,这里也有吴季子庙,吴椿一支,即奉祀这里的季札庙祀。丹徒吴氏以吴椿为一世祖。谱载,吴椿生了9个儿子,子孙人丁非常兴旺。自吴椿以下15世,也就是吴季札第80世起,丹徒吴氏派语行字如下:“土、正、益、文、学,绍、述、启、宏、昌、积、善、传,家、远,居、仁、衍、世、昌”。
2、季札次房回归延陵
回归:吴元三做领头雁

       季札次子吴征生宗,经吴芮。吴汉到唐末呆翥、吴融父子,形成山阴吴氏。据民国八年《山阴州山吴氏族谱》,吴太伯的第69代孙吴融娶妻李氏,生了三位公子:长子元三、厂元睿、季子少邓。吴融之后,山阴吴氏分成三支,次子吴元睿—支,迁到湖北江陵;三子吴少邽一支,迁居浙江渚暨。而山阴吴氏正宗,长子吴元三一支,几经繁衍变迁,至五代赵宋时期,宗族成员大批回归到吴姓故国姑苏、无锡等地,家族随之兴盛起来。
       谱载吴元三娶唐宗室惠昭太子李宁的曾孙女为妻,也生了三子:吴彬、吴彪、吴伊。宗族又一分为二:次于吴彪。为季札的第71代孙,他迁回江苏无锡;主持那里的吴姓始祖吴太伯庙祀,成为无锡吴氏主宗。据明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吴氏叙宗》-无锡吴氏宗派后来又衍生出闾江、六合、高邮、河南、晋陵、邗里、玉带桥、研塘、毛村、历下等众多的吴氏分支。长子吴彬,则迁居咸阳。
吴彬家族讲究死后“落叶归根”

       吴彬,字文郁,官封骠骑将军,家族因此迁居咸阳。据谱载,他是后世姑苏吴氏和山阴吴氏的共同始祖。自吴彬开始,吴季札次子这一宗形成了股强烈的回归故国意识。吴彬死后,遗嘱认祖归宗,转辗数千里也要妇葬吴国故地旧乡吴郡虞山(今江苏常熟虞山);这里是吴姓的传始祖吴仲雍的墓庐所在,吴彬归葬于此,可真的是叶落归根了。吴彬娶妻支氏;生二子:吴顺、吴颐,部没有什么功名。吴顺,字公孝,娶上官氏,生子吴兆尽。吴兆辰,字南应,后唐天成年间(公元926—927午),吴越王钱元瓘召他做司马的高官,他却避而不就。吴兆辰娶妻言氏,生二子:吴穆、吴彰。吴彰,字泽着,颇富文才,于周世宗广顺二年(公元952年)专中运士,吴征生一支吴氏家族至此又开始中兴,但这时其家族迁居在开封。吴彰娶妻苗氏生子吴旻,字丽章。吴旻之时,已当北宋;家族进一步兴旺。吴旻博学多千,中宋太祖干德间(公元963—967年)进土,官任刑部尚书、知制诰翰林学士加左谏议大夫。他又娶广西提督黄育之女为妻,从而与显宦家族联姻,使宗族地位更加牢固。吴曼去世后,谥“文靖”,葬在襄邑(今河南雎县)西。吴曼独子吴感,字应之,宋仁宗天圣年问(公元1023—1031)官任殿中丞。这位吴感先生,也象乃祖吴彬一样,去世后叶落归根,被葬回吴国故地姑苏(今江苏苏州)。
       吴感妻李氏,生三子:吴万钊、吴万镒、吴万钟。次子吴万镒字居厚,官任曲阜县令,后升力京东转运副使。吴万镒的家族又随着他的任职而迁到山东,他去世后也没能回到吴国故地,只好葬在鲁城(曲阜)西。吴万镒与妻何氏生一子吴顦。吴瓯字永和,他虽没有做什么官,但由父亲作主,娶孔圣人的第48代孙封衍圣公孔瑞友之女为妻。与孔子家族的联系,又给吴氏正宗增添了一层神圣的荣光。吴颐的独子吴原,字叔本;任浙江青田县尉,虽是一个七晶小官,但他却与妻祝氏生了两个了不起的儿子:吴相、吴梓。吴原之后,分为两支,吴相成为苏州:山阴吴氏基同始祖,吴梓则成力江阴吴氏始祖。
显赫的吴相家族

       季札的第80代孙吴相,字世翊,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2)高中状元。这是吴姓宗族史土第二个状元。随后,任著作。郎;夫章阁侍制、翰林大学士等——系列高职,死后谥“忠简”。地位比乃祖乃父大为显赫。吴相的高中状元,标志着吴氏主宗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吴相之后,其家族人材辈出,在宋明时期产生了大批重要人物。
       吴相与妻王氏的独子吴造,字文立。官任乌伤(今浙江义第五章   宋代延陵吴氏的崛起乌县)主簿。至此,山阴吴氏一支又迁居到浙江义乌。吴造妻孙氏,生二子:吴让、吴尧。亲族又一分为二,吴让留居义乌,后裔繁衍成浙江义乌吴氏。吴尧之后先居义乌,后迁苏州。
       吴尧之后,不但人丁兴旺,而且4代显宦,宗族备极尊荣。吴尧,字师圣,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官做到礼部尚书。吴尧娶妻葛氏,生4子:吴禄、吴实、吴袍、吴湛。长子吴禄,字无秩,号默斋,宣和三年进士,官任左丞相之职。这是吴氏宗族为数极少的几个丞相之一。吴禄夫人郑氏,生3子:吴占、吴瑜、吴晟。长子吴占,字美成,官任集贤院侍制,而且娶宋代皇室宋太宗8世孙赵汝述之女为妻。吴占与赵氏共生5子:吴欢、吴滂、吴大猷、吴修;吴随。长子吴欢,字廷悦,也是一个进士,官任江西转运使,他娶钱端仲女为妻,生4子:吴亮;吴乔、吴宜、吴亦。吴欢的后裔也非常发达,人丁兴旺,并分衍出众多分支。吴欢的第3子,吴太伯第86世孙吴直,于南宋中期迂回吴国故地苏州吴县至德庙;奉祀这里的吴太伯(至德)庙祀。
吴亦繁衍出萧山吴氏和州山吴氏

       吴欢的第4子吴亦一支.先迁到浙江萧山。吴亦妻卞氏,生二子:次子吴铨,留居萧山,成为萧山吴氏。19珪2年人口普查表明,萧山吴氏在全县502个姓中是第22位的大姓,人口已达14617人,主要集中在城厢镇、城南乡、闻堰乡等地。
       吴亦的长子吴钮,娶妻张氏,生—子吴兹。吴兹由萧山入赘山阴县壶觞月潭,从此,他的这一支家族便又回归到唐代吴翥先生族居地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吴兹生二子吴涧、吴润。长子吴涧,世居月潭。次子吴润,元初官授观察使司。他娶本地朱氏为妻,生两子:吴德一、吴德二。德——支后绝传。德二娶华家岭华曾七之女为妻,家族因徙居山阴州山,成为州山吴氏。吴德二生两子:长字吴慎一绝嗣;次子吴慎,名均礼,字慎直,排行慎二,生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在《山阴州山吴氏族谱》中,以他为州山吴氏的第—世祖。吴均礼的后裔山阴州山吴氏宗族人丁极为兴旺。据谱载,吴均礼生了4个儿子、16个孙子、6个孙女,55个曾孙。传到今日,州山吴氏已到第30代,也就是季札的第121代。州山吴氏后裔,也产生过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州山吴氏的第8代吴兑最为著名。吴兑,宇君泽,号环洲,生于1526年,卒于1596年。他是吴均礼长子的后裔。吴均礼之后传吴渊、吴晖、吴璇、吴源、吴便、吴竟,一直都是长子长孙。吴兑是吴竟的次子,他另有一兄吴悦,—弟吴兖。吴兑是嘉靖时进士,初任乒部主事。史称他善于治军,为明代中期的杰出将领。曾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宣府(今河北声化县)当时宣府是与蒙古接壤的地区。吴兑因治边有方,于万历二年1574年)加兵部右侍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他与张居正为政界之友。张任丞相后,吴兑又升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弃巡坏顺天。吴兑为—代边将,多次打败了北方蒙古人的骚扰侵犯;确保边境安宁。后来,他又升职,当上了兵部尚书。州山吴氏,主此备极尊荣,显赫—时。
江阴吴氏始祖吴梓

       季札的第80代孙吴梓,字世材。据《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记载;吴梓一支,于公元十一世纪中期迁回吴姓的发源地、古延陵郡的江阴县,主奉延陵季子庙祀。吴梓成为回归江阴的始祖。吴梓传吴思贤、吴盛、吴永龄、吴仲基。吴仲基生两子:长子史铎,次子吴右。传到吴太伯的第85代吴铎、吴石两兄弟,宗族复又兴旺发达起来。长子吴铎,字伯聪,官任修職郎。吴铎的儿子吴博古,字敏求,宋仁宗绍兴二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进士,官至侍郎。吴博古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居住在江阴夏港,这里有—座延凌季子庙,且有孔子所题“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另一支居住在江阴县大桥北七房庄。
       吴石,字季明,公元152年进土,官任浙江绍兴府知录。吴石生吴继祖,吴继祖生吴威,吴威生两子;吴浚、吴愈。其中,长子吴浚一支,又迁居吴姓的发源地无锡县梅里村(今梅村镇)。次子吴源,字茂深,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3年)进士。吴源生二子:吴坦、吴埙。其中,长子吴坦居于江阴东城后底泾,成为后底泾吴氏十派的始祖。
季札长房复姓归宗

       初,季札长孙吴濮婪于春秋末年越灭吴之际,逃隐于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隐姓埋名,改为濮氏。此后,一隐就是1800年,延续数十代。濮氏一族,世代在此“度地开垦树艺,自食湖波浩荡”,“不识世间理乱”而各朝政府也“未识其有民人焉”(元范寅《(洞庭吴氏)世谱通考》)。
       唐宋以来,濮氏宗族日益繁衍蕃昌;开始重视自身历史。唐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季札第.40世孙濮孟初始创修家谱。到宋代又有濮本,复修家谱。随着家谱的兴修,宗族发达,对本身历史的追根溯源,濮氏宗族开始产生一种日见强烈的回归意识。,这时,正值宋室南迁之际,濮氏宗族也渐渐地开始为外界所知。早在北宋崇宁年間(公元1102—1106年),濮氏宗族便以族长濮肇出面,向政府输粟赈荒。宋朝廷曾下召征用为官,但濮肇辞绝不赴任,仍归隐太湖。二十余年启,宋高宗迁国渡肛之际,中原残破一北方人民纷纷南遷,许多移民到濮氏世代隐居妁太湖周围湖山之间开垦谋生。至此,千余年屏迹于世的季札长子濮氏宗族才暴光于世。濮氏宗族,久屏迹于世,却一直保持吴姓先祖纯朴仁厚之风、乐善好施之德。南迁移民,闻名后纷纷前来投奔。依附,太湖周围七十二峰之间,移翠无处不在。移民间尊称濮氏族长濮页为“仁义山长”。移民的增加,需要政府的管理,而濮氏宗族此时也希望恢复本来面目,得到车府和外界的承认。到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濮百上京朝见赵宋皇帝,奏闻本族家世和移民事宜,宋宁宗皇帝圣旨批道:‘这濮首既是季札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冬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见元范寅《(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至此,吴季札长子一支,在历尽艰辛,变姓隐居千百年后,正式认祖归宗,又回归到吴氏大家族中来。
       在濮氏复姓为吴的同时,朝廷为了表彰吴氏世代祖先并拓之功,将其地取名吴巷,归属平江路版籍。又划出乘凉山地四,亩六分,永远免税,供吴氏祭祖之费。此后,吴氏家族便以季札翠吴氏嫡宗标世,世称“延陵吴氏”,又称“洞庭吴氏”。到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吴宣教公新修吴氏族谱,阐明世系,始立昭穆。稍后,吴宣教娶荆氏,生4子,属‘寿”字辈:吴寿安、吴寿宁、吴寿昌、吴寿盛。宗族一分为四。皇庆年间(1312年),吴寿宁又在濮公庵故墟改建延陵季子庙,庙旁有范仲淹之孙范寅题名“延陵祠堂•石碑一块。吴寿宁5世孙吴友丘,再修吴姓族谱,统一四派。再传3世到吴友丘之孙,吴季札的第69世孙吴漠(字子嘉)增修族谱:至此,洞庭吴氏家族举谱始至完备。自第66世起至第82世,洞庭吴氏的排序是:“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禮、承、宗。”   吴氏起源(六)2010-03-17 14:52

宋明以来吴氏家族鼎盛东南


浦城吴氏人才辈出
浦城吴氏源于海州吴氏
     据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湖山秀聚堂《(儒林八角亭)曹吴合谱》记载,浦城吴氏是唐代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吴氏吴廷珪(《新唐书》作吴道罐)的后裔。廷珪是吴季札裔孙,唐时官任奉政大夫。
     吴廷珪之子吴通玄,《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有传。吴通玄自幼聪颖过人,举为神童。擢文词清丽科,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土,掌制诰。但结局却很惨,因结党营私,事败后;先贬为福建泉州司马,后被赐死。吴通玄有一个弟弟叫昊通微,官任职方郎中,知制诰。以文才知名于当世。他与哥哥吴通玄为人大异其趣,通玄被杀后,他身穿白衣,待罪于门,被德宗皇帝宽宥。
   吴通玄贬为泉州司马,家族即迁居福建。通玄娶妻赵氏,生二子,长子吴睿,次子吴少微。(与安徽新安吴氏、著名文学家吴少微同名)吴睿官任福建浦城县尉,家族迁居于此。后裔子孙兴旺,繁衍成浦城吴氏。。
   吴睿妻方氏,生—子,名吴公养,官任御史大夫。但浦城吴氏到吴睿的儿子辈,家族开始衰落。吴睿传吴阁、吴世忠、吴谅三代,,都没有什么功名,直到吴廷珪的第8代孙吴待问时,浦城吴氏才又迅速堀起,丽且远远超乎其他各宗之上。

吴待问父子五进士

     吴待问,宋真宗咸平时进土,仁宗时㈦L部侍郎。吴待问生了4个儿子:吴育(字春卿)、吴京、吴方、吴充。吴育、吴京、吴方兄弟3人同时登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一一1031年)进士,而吴育接着试礼部第一,高居魁首,在当时,传为美谈。浦城吴氏家族至此声名大振。吴育官仕资政殿大学士、礼部郎中,后升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尚书左丞、权倾一时。吴育与欧阳修在诗文和政治上都是朋友。吴育去世后,谥“正肃”,欧阳修为他撰写墓志铭。
     吴待问的第四子吴充,字咿,生于1019年,也是进士出身。吴充也是宋真宗时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他的家族,与当时著名人物欧阳修、王安石都是儿女亲家?但吴充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去职后,吴充继他任同中书门下乎章事。他上台后,上书乞召司马光等十余人复职。直到元丰三年(1080年)’因病辞去丞相之职,不久病逝,谥“正宪”。吴充娶李氏为妻,生三子:安诗、安持、安时。又生4女,其中,长女嫁欧阳修长子欧阳发为妻。
     吴充的长子吴安诗,娶王安石之女为妻,生三子;吴仰、吴雇、吴僎。其中,吴仰官任枢密直学士;后被降职,出知平江。吴仰传吴琦,吴琦传吴自成。谱载吴白成迁居浙江梅堰开基立业,成为今日梅堰吴氏始祖。

吴玠、吴璘家族及其东迁
吴玠、吴璘系忠良之后

     据光绪三十年(1905年),仁德堂《嵊城吴氏宗谱》,吴玠、吴璘兄弟,为吴中复之孙。查《宋史》,吴中复又是南唐人吴仲举之子。
     吴仲举,字太仲,五代南唐兴国咏兴十今湖北阳新县)人。《宋史•吴中复传》记载。吴仲举任南唐池阳县(今陕西泾阳县)县令、这吴仲举是个不串二主的大忠臣,当北宋大将
曹彬平定江南肘,吴仲举曾杀掉曹彬派来的招降使者。后宋军翠克南京,南唐灭亡,吴仲举被俘将杀,他临短不惧,说:“世禄李氏,今国亡而死,职也。”曹彬为他赤愈感动,义而不杀。
     吴仲举之子吴中复,字仲庶,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7年)进士,初任四川峨眉县令,后铋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吴中复为官清廉刚直,风节峻厉,曾弹劾当朝宰相梁适、甲沆等权贵,宋仁宗帛书“铁御史”三字赐之。女中复因自永兴迁居武昌;成为后世武早吴氏的开基始祖。在杨继盛《吴氏叙宗》中,吴中复开派的武昌吴氏在全国吴氏12大宗中属义字宗。而在《嵊城吴氏宗谱》中,也以吴中复为第一世始祖,届“天”字辈,排行‘天一”。
     吴中复生两子,后裔分为两支。次子吴立本,字仁和;行地二,他的后代子孙世居武昌,繁衍成后世武昌吴氏。
     吴中复长子吴立礼,字节和,行地二。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7年)官任御史。户受命至甘肃守边抗击西夏,因迁居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吴立礼去世,,葬在水洛县(今甘肃庄浪),他的家族后人又因此迁居水洛。
英雄兄弟名垂千古

     吴立礼生了两位英雄儿子:吴玠和吴璘。史称吴氏兄弟二人自幼刚毅,大志有节操,喜骑射,知兵事。吴玠、字晋卿,行君一,从军后,英勇善战,屡立战功。靖康之难,吴玢带百余骑兵追击西夏军队,斩首百四十级,提升为第二副将。此后、他镇守甘肃,抗金保边,累官至明州观察使、川陕宣抚使。吴玠之弟吴璘,字唐卿,行君二,跟随兄吴玠南征北讨,官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康州团练使。兄弟镇守西北要地,多次打退金人的人侵。吴玠、吴璘之名,金人闻之丧胆。113年,吴瑜迁四川宣抚使,不久病逝。金人久觊觎四川,因有吴玠身当其冲,金人终没如愿。因此,四川一带人民,至今思念吴玢的功德。吴蚧去世后,谥号“思烈”,又谥“武安”,追封涪王,时人在仙都关为他建庙祭祀。吴璘在其兄吴玢病逝后,继续镇守西北,阻挡金兵入侵内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完颜亮南侵,吴璘以60高龄,任四川宣抚使兼陕西河东桓讨使,亲l临前线督战,激战大散关,多次大败金兵。可惜朝庭腐败无能,后竟屈辱求和。吴璘罢兵后,曾上书辞官,没被批准。后人京上朝,深受高宗赵构奖赏,赵构亲解随身佩剑为赐。后封新安郡王。吴璘于公元1167年去世,临终前遗书,不言家事,只写道:“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时人闻之,莫不称赞他的一片忠君爱国赤诚。吴璘死后,赠太師荣衔,追封为信王,谥“武顺”。蜀人建立《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纪念他的不朽功德。
吴玠的后裔

     吴氏两位英雄的后裔,都颇为兴旺发达,家门鼎盛至4世不衰。吴玠的后裔,据明庭杰《吴武安功绩记》,他与夫人张氏生了共3男4女。3子是:吴拱、吴扶、吴伪。其中,次子吴扶,历任忠翊郎、阁门祗侯、承奉郎等职;少子吴伪。历任承奉郎、承议郎。右朝散郎等官职。吴玢长子吴拱,字伯烈,行亲一,颇能承继父业,执掌兵权,先在京任御前中军统制,兼知成州,后升为枢密使,再后以安远军承宣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等身份奉兵镇守四川。淳熙四年(正177年)去世后,赠太尉,谥“襄烈”,妻许氏封信安郡夫人。吴拱一支后裔,不久向东南江浙一带迁徙。据《嵊城吴氏宗族》记载,吴拱生二子:吴珊、吴墦。后又分为两支:长子吴珊,行师一,封御史,后迁居浙江嘉禾县,吴珊因成为嘉禾吴氏始祖;次子吴墦,封太师,其后迁居浙江湖州,成为湖州吴氏的开基始祖。吴墦后裔湖州吴氏,经宋元至明清,子孙人口众多,绵延不绝,并产生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清朝著名史学家吴兰庭,与同乡经学家丁杰,被时人合称为“丁经吴史”;近代美术大师吴昌硕,书画无一不精,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民国高官吴鼎昌,曾任国民党贵州省主席、总统府秘书长,成为蔣介石的重要謀士之一。
吴璘的後裔

     吴璘一支子孙,要远比其兄吴玢那一支兴旺繁昌。王俨《吴武顺王璘安良保蜀定功同德之碑》记载:吴蚧“子孙凡二十余人,持麾典兵,出入禁闼,克绍前修,是以似之,近者言盛者鲜俪也。”该碑又记载,吴璘去世时有9孙吹子,12于是:吴援、吴掖、吴扩、吴搀、吴挺、吴拭、吴拯、吴按、吴抦、吴扬、吴揆、吴撙。.其中,长子吴援,官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知蜀州、知金州;次子吴掖,官授左武大夫、兴州驻扎御前中军统制知成州;三子吴扩,娶宋宗室女赵氏为妻,官任右宣议郎、集英殿修撰;四子吴惚,官任右朝请郎。英州刺史、工部侍郎;通奉大夫等职;六子吴拭:右朝奉郎知阆州。吴璘的第五子吴挺,为吴蚧、吴璘子侄辈中最杰出的代表,因此《宋史》有传。史载,吴挺,字仲烈,颇具父风,自幼随父亲,在军营,熟知兵阵战法?真所谓将门虎子。吴挺很早便成为父亲手下的——员猛将,累建奇功,升团练使。二十五岁时,便被宋孝宗授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熙和路经略安抚使中军统制。后又任金、房、开、达安抚使,特加检少保、太尉,成为孝宗、光宗时期朝廷依重的著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