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家用新风系统:当今男人,三十难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47:10




当今男人,三十难立?  

 

 

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显示 男性宜婚年龄推迟至31

 

据《北京晨报》报道现实中一成已婚人士目前的伴侣是“网恋”而来,2/3的人接受姐弟恋,婚前同居观念得到普遍理解和接受……由北师大心理学院、计世资讯和百合婚恋研究院联合撰写发布的《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结婚年龄推迟至31岁,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逐年递减。

 

 

30岁左右男性最适宜结婚

 

这份《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自去年8月起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例调查,通过街头访问、深度面谈和互联网调查的方式,共计受访人群超过200万人。

 

2006年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女性认为,23到26岁的男性是理想的结婚对象,而30岁左右的男士,则仅被一半女性“看好”为结婚对象。

 

而到了2007年,30岁、31岁的男士的好感度竟骤增至80%,也就是说,8成左右的女性认为而立之年的男人最适宜结婚。

 

 

女性结婚机会25岁起递减

 

相比之下,理想的结婚年龄对女性比较残酷。大多数(65%)男士认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25岁的女性,从30岁起,她们的结婚机会就直线下降:30岁的时候,有25.5%的男士认为娶她还OK;35岁的时候,仅有12.5%的男士能够接受。

 

而男性就要轻松很多了,即使到35岁仍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愿意嫁给他,甚至40岁的“不惑男士”还有15.2%的女子来选择他。

 

 

相关数据

 

适龄男女择偶更宽容

 

择偶最重要的前三条:人品性格、身心健康、经济实力。

 

对恋爱史持宽容态度:61%认为有过几次恋爱无所谓,5%的人干脆没有谈过恋爱。

 

对性经验也相对宽容:32%的人认为无所谓,29%的人选择“有一定经验”,18%的人表示“经验很少”,6%的人自称“经验比较丰富”,没有任何经验的仅占14%。

 

“三十难立”,板子不能打在年轻人身上

 

零点研究咨询公司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深圳、天津三市的1553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结果显示,稳定、自我实现和成熟,是现在年轻人心目中“长大成人”的主要标准。若以此衡量,现在的年轻人可以被定义为“三十难立”的一代了。(4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圣人的话被当作标尺在中国通行了几千年,至今仍在潜意识里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尽管对老夫子“三十而立”的本意各有见解,但成家立业是大众心里的普遍认同。一个人到了30岁,既没结婚(成家)又没工作(立业),实在是让父母着急的一件事情。可仔细想想,未能“三十而立”的年轻人,社会也有推托不掉的责任。

 

首先,根据调查,55.3%的人认为稳定的工作是“长大成人”最为重要的标准,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可能提供“稳定”的工作。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来自中新社的报道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十分有限,仅占新增岗位的22%。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了22%,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降低了22%。“三个22%”不仅使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且波及影响到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试想这样的就业背景,“稳定”从何而来?

 

其次、“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是紧随“稳定工作”之后的“而立”标准,可现在飞涨的房价,让工作了几十年的人都望而却步,遑论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任何积蓄的年青人。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啃老一族”?除掉极少数有寄生思想的个别人外,他不啃老,又能啃谁?

 

最后,“婚姻美满幸福”、“有稳定的收入”也是判别“而立”的标准之一,但这两项都与前者密切相关。没有工作、没有房子,除非你碰上《魂断蓝桥》里的玛拉,否则就别怪现在女性的实际与现实。

 

由上说来,一个人能不能“三十而立”,不仅取决于“十有五而志于学”,还取决于社会能否提供适当的条件。有学者指出,社会的断裂与高度失衡导致机会与资源的不均衡,缩小了人们的选择空间。发展的机会集中,必然导致竞争的加剧。在社会整体结构不稳定、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而立”的成本无法估量。但是,安居乐业毕竟是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和社会和谐的前提。恰在这一点上,政府有着天然的责任和作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