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丰县旅游景点:太极杂说71-72-73-74-75-76-77-78-79-8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50:50
太极杂说712009-04-06 14:12

l         长寿是修炼出来的吗?佛家似不讲究长寿的。我的一个朋友是研究医学的,按照现代的观点,人的寿命取决于五大因素,遗传基因、环境、医疗水平、心态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其中遗传基因是最有影响的因素。锻炼方法在五要素中排在最后一位。锻炼有素者,应是活的潇洒、死的快捷。活就要活得精神十足,死不要死的拖泥带水,要一下就去了。这才是修为有素者的成就。

    杨澄甫是打人消耗过度累死的吗?不是。杨澄甫是得了急性黄胆性肝炎病死的。杨澄甫推手有功夫,但并不影响健身。

    吴图南是少有的文化泰斗吗?这是某先生御批的。吴图南为老不尊在武术界是有名的。他给其师吴鉴泉编顺口溜:“吴鉴泉一身死肉,不会推手,只会挨揍。”晚年时,一年长三岁,已是一个公开的笑话了。

杨禹亭倒是口碑颇佳,人缘一向较好。

l         我在学习孙氏太极拳之前练过许多种拳术,我15岁开始学太极拳,练的是陈式(洪派)太极拳,练了5年。以后又学过杨式(汪派〕太极拳,期间还曾得到过崔派名师吉良辰的指导,约有7年余。在上海进修期间又学了吴式太极拳近3年。以后又专修武式太极拳近8年。去年开始学习孙氏太极拳。从我的体会上讲,各派太极各有所长和特点。但从内外合一、动静合一的要求上,孙氏太极拳的结构和内意最为合理。我的体会是,陈式太极拳在技法上与摔跤和少林洪拳结合紧密,在劲法上与形意拳也有相通之处。但陈式太极拳把作为形意拳内意的里裹外翻放大了,显于外,成为缠丝劲。这样做的优点是突出了该劲是练拳的重点,便于初学者认识、体会、掌握该劲。但同时带来的不足是,如何使人将缠丝劲由显回到隐,由外而及内,则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练习、摸索和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在陈式太极拳架中没有体现,需要自己逐渐体认。缠丝劲的特点在于化打合一。化与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初学者入手时总要有所侧重。一开始很难做到化打合一的。陈式太极拳和形意拳是由打、由发力的效果入手,逐渐求于化、求于化打合一的。而杨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是由化的效果入手,逐渐求于发力整、打的冷。其中杨吴二式把作为化的基础的松沉劲表向化,以利于诱导初学者体会松沉劲。但其不足是由能化到能打还要有一个较长的摸索过程,同样由松沉到劲整,也需要习者自身反复摸索,逐渐求得。在杨吴二式的拳架中对发与整体现的并不充分。而武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则是严格按照化打合一的法度构成其拳架,可以说一开始就将缠丝劲和松沉劲完全隐于内,以完全不偏不倚的形式够成其拳架。因此其拳架本身就是功夫已然成就的形式,尤其是孙氏太极拳更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其不足是,由于其形式简约,一般的初学者很难体悟其拳架中的深意。因此,我的体会是孙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是适合于少数在拳术上有特殊悟性的人练的拳,或适合于在拳术上已有较深的功夫或较高造诣的人为了进一步提高而练的拳。尤其是孙氏太极拳可以说其形式至简、内意至深,其艺之精微尤在武式太极拳之上。但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掌握起来确实是太难了。亚武联技术委员会主任吴彬先生也持这个观点。陈式太极拳较适合年轻人练,尤其陈式与摔跤结合紧密,一般有明师的正确指导,练习数年即可用。入手较易,产生效果也相对要快一些,年轻人容易产生兴趣。而杨式吴式则更适合中老年人练习,通过健身逐渐产生技击的意味而兴趣。总之各派太极拳各有所长和侧重点。若单就技击而言,则孙氏太极拳更合乎内家拳的技击原理。

l         “知不知道,认没认识,学没学过,用没用过,用得巧不巧。”。称为学习的进步过程为”知认学用巧”。

l         关于意拿,关键在于能听出对方的“意”,然后管制它就是了。如果气功水平很高,却不能听意,实在是养内和用外之间协调关系不当造成的。

l         学拳练气功算卦占卜的共性,是学到一定阶段,很兴奋或者很寂寞,什么都想说,见什么人都说。这时往往是读了大量的书,腹内胀满,消化不良,不吐不快。结果是:太极拳不是太极拳,气功不是气功,占卜不是占卜。常说的“四不象”就是这个样子。我在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常常是这样,很理解!太极文化几千年沉淀,牵连甚广,比读研究生难多了。

    脑内一团乱麻的时候,正是念头纷杂而起的时候,你会见到满眼的蝴蝶,追逐一个,那一边又飞起了一个。哪一个看上去都是真的,很想描绘一下,以期求得同志分享喜悦,是好事。但也可能沉浸在追逐的喜悦中了,可能令同志真正看见了,自己还在庄周梦碟,痴人说梦呢。追逐自己的蝴蝶是危险的,也是必须的,这是该走的过程,非有明师,无法回避。追逐别人的蝴蝶却是更危险的,能看到追逐有乐趣,却不真实,常是一无所获。

    周易、参同契、占卜等传统文字多用比喻,是蝴蝶。能用浅显的当代文字表达出来的,才是利人利己的,是真正理解消化之后表达出来的,读了更真实。这样太极拳就简单化,简单化不是低级化,简单之后更加贴近真正太极拳了。这样的文字能操作,不会误导别人。我们的文字是要负责任的,不能用尚未扑获的蝴蝶,就高高打起广告“我有蝴蝶了”。即使你有了蝴蝶,也要踏踏实实修炼上一个时期后,才能证实,甚至是暂时的假证明,这之后拿出来也是好的。

我的办法是回到太极拳上来,打简单至简单的太极拳,甚至不是完整的太极拳。我不懂陈式太极拳,对杨式太极拳知道一点皮毛,尚不能称认识了杨式太极拳。学过一些不完整的内容,用过,也有个别巧的地方,这就是我的所谓“修为”了,实在是极不高明。路漫漫其修远兮!

l         1、看来各家所论都差不多;但本门并不执于柔软,而是求柔韧,强调韧。这是在刚而后柔,柔中有刚,似乎更适于拳学,也是对刚否定之否定后的柔。对于童心等,本门也执中,对同道较技,求德,对生死相博,求狠,因人而异。王选杰先生曾用《金刚经》中:无我相、无寿者相.......等等所论进行阐述,所论颇详。

    2、关于炼精化气与养生等问题,其实中国所谓内功等并无科学证明,内功大师平均寿命比起普通人也并不长寿,王重阳等顶级大师(仙)甚至还比平常人短寿,拳界也是如此。所以中国所谓内功养生我是怀疑的。另中国内功在拳术中应用有损功力的说法,许多内功大师也说打的多了会影响练功境界而损寿等,由于这是一些大师练功后期一般不与人交手,不上擂台的托词,看来也恐怕不是空穴来风。相反外家武道更是自然,不管内不内,气不气,打就是了,打法科学就是了。反而不伤元气。只要不被打坏,长寿者也多。如中国王子平前辈等、近期看了中国打虎老英雄何广位拳照、打了一辈子虎豹野兽的96岁老人更颇有仙风道骨之气魄,让人叹服(武魂11期),而同期所谓太极中青年名师,所谓精通气功者,看起来就差的太多了。

    4、西方有人士认为,在赛前有性事不仅不会影响体力还会促进比赛成绩,从历次奥运会报道分析,看来也不是瞎说。但中国人受多年老观念影响,是肯定不行的。性事本是人类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内家反而更执,所说害命伤身,是自己吓自己的心理作用?没见老和尚平均寿命长于普通人。一方面求阴阳,一方面又禁欲,阴阳不调,何必?当然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但经过科学的验证了吗。对此我的观点也是守中,只要不过即可。

    5、从哲学上讲,欲空也是不空,不求也求,先生练功所述境界、所求境界功夫更是执于求;反而是许多普通人更实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无拘束,正所谓享受人生。世上本无所谓执与不执的,就像有与无的关系。我是执中的。

    6、芗斋说:如求养生,每天放松身心,在好的环境下,好的心情中,随意缓慢运动身体,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则拳随意生,气随意行,以形会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则不知好过世面所谓太极拳架多少倍,自己实践,认为诚不虚言。此时是形意?太极?意拳?随意太极?我不知!自得而已。

    7、先生如求技击,先求刚劲是对的,再由刚入柔而得韧才好,只柔为软,不管用,只刚不柔也不好。所以过去先练外家,后练内家成功较多,只炼太极成功不多,难上擂台。这也是我常说不能把吃饱原因只归于最后一个包子的原因。柔、慢等是手段不是目的。

8、作为中青年人,技艺熟练程度逊于老一辈拳家是正常的,但中青年人功力上不如老人,对顶时不能将老人送出,则一定是走错路了。否则,上擂台上称雄的也都是老人了。








太极杂说722009-04-06 14:13

l         关于李道子传给俞莲舟的几句真言:“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我依稀记得老师说过是八项太极基本功练法。我本人倾向于是四项。其中,西山悬磬是站无极桩;虎吼猿鸣是一种练习法;翻江倒海是一种杨式太极拳的基本功。

l         陈照奎所传的陈式83式太极拳,我们可以对比顾留馨的《陈式太极拳》和马虹的《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两书;顾的拳据说是陈照奎代父所传,而其书又经陈照奎审看过,而马称其书是跟陈学拳时的笔记;两书一比,可以看到并无多大区别。而我们再看看陈发科几个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拳架:冯志强,肖庆林,黄康辉__洪均生所传,马虹,及陈家沟几位;除了冯氏的演练的风格很是独特外--冯氏是否杂些胡耀贞的东西?--,其余皆很相象,略略有一些差别。人们喜欢争正宗,像陈式新旧之争更是厉害。其实,两架内含劲别劲路几乎相同,只是新架一些式子重复了几下,所谓加了些“圈”;而大多数人视而不见,本来,人们都知道太极拳重内不重外,以内引外,反而在这些不关大局的细节上争吵,可见心态还不中正,不自然。

马虹老师的拳架,很规矩,每一式每一动作都很清楚,所讲的基本拳理也让人明白。他可以是一个武术教练,他的架子也符合当代竞技武术的趣味,但是,他的架子有些硬,僵。有人可能误解,百把气功桩,是一种他所说的练内功的辅助功,主要大概是练发劲;对于内功,他有《丹田内转》一文--录于上书,大致是说,所谓内功,即行拳要以腰带动,不是很清楚。而内气运行之法,他并无提及,有人说他学谁的,可能是误解。

l         《形论》

    何为形

    形,顾名思义是指形状,是外在的可视的物的状态。但太极拳‘形’的概念却不是这么简单,而应扩大会为身体所处的内在和外在的状态。包括身体的姿势,骨骼间架的摆放,肌肉皮毛的状态等等,在拳的初级阶段,‘形’主要是指外形,可以独立于‘意’;但一至中级乃至高级阶段,‘形’转而向体内追求,那么,‘形’与‘意’就再难割舍了。

    形神合一

    上面说过,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并且可能会‘昨是今非’,但有些大前提是不变的,如‘中正’。当然到了高级阶段,会出现以身形的不中正求内里中正之类的要求,但依然是不脱离中正二字。这里的‘身形的不中正求内里之类中正’可能一时难以解释和理解,要求拳者有较高的‘意’的功夫,也许就是为什么说‘高功贵悟’吧!至于《身法八要》,《十大要领》都不脱’中正’等的要求,前人今人对此已有够多的说解,我们就不再就此展开讨论。我们想说的是,如何将‘形’和‘意’统一起来而加以训练。在行拳站桩时,加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站就体会自己的体态,我的各个部位是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合要领,是否‘中正、安舒’;一动就体会自己是否动的‘通顺、匀整’。如此慢慢练习,才可逐渐形神合一,周身一家。

    如何指导形的正确

陆老认为检验形是否中正,初级阶段的看他是否得力,即在主要的方向上都能用得出力来,也能受得起各个方向上的来力,并且不能有不平衡的问题,如我身体正面很得力,侧面和后面差些,又如我能应前面向下的来力,却难以应付前面向上的力,都可认为形上有问题。当然,高手的您告诉我是‘意’上有问题,很对!因为我们在这单纯的说‘形’,即初级阶段的‘形’。而在高手身上,‘形’、‘意’是可以互换的,‘形’即是‘意’,‘意’即是‘形’。中高级阶段则看他打出一个力或接受一个力时,是否依然保持自身的独立平衡,即出力时突然落空,受力时来力突然消失时,他是否有失衡,如有则有问题。至于‘安舒、通顺、匀整’是中高级的要求,看打拳盘架是否神舒体静,神情平和,骨架匀称,每一动全身每一关节,肌肉,皮毛协同动作,打完后全身沒有特别疲劳之处,专练某处时除外。

l         ‘先在心,后在身……’,‘松柔,不用力,慢慢的走架……’,‘由着熟渐悟懂劲’,‘拳打千遍其理自明’等等。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拳是一个体系,拳的训练同样是一个体系,我们上学分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时期学生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样不同。我们太极拳的学习同样如此。任何沒有前提条件的、孤立的理论都是沒有意义的。对于同一句拳论,在不同拳术水平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同样会有不同的打法,而且随着拳艺的进步会出现‘昨是今非’的现象,或者‘昨非今是’。以上篇的练‘意’来说,学拳架时意在动作的准确,而当动作熟练后,意在身体的工整,再后,意在劲路,……。拳论早有‘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之说。要知道这里的‘口授’是指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法,劲法,用意,非得摸着骨架肌肤,进行感性交流不可。因此在文字里,即使文章讲的再透彻,要想据此就练成高深功夫也是很困难的。当然话也不能绝对,也许您是天才,您能成,这不是没有可能,但我们説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人会学习,会主观思考,能将经验教训互相交流,现在我们太极拳的成熟,就是源于一代代拳师的积累。

l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恩师---刘长江老师。刘老师姓刘名长江,今年67了,是中科院动物所的高级工程师,已退休多年了。刘老师的练拳经历挺有传奇色彩的,50年代他在科学院组织员工健身,请王培生王先生来教拳,自己也跟着学了,有大半年时间。后来运动一个接一个来,就搁下了。70年代刘老师干校回来,得了很严重的胃病,年年犯,最后一次住院输错血,差点死掉。(死亡通知书都已发到单位了)。那个医生告诉他治是治不好了,不如练太极试试。所以他又把太极拳捡了起来,没想到半年就练好了。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当然练的是真下工夫,试举两个例子为证。一是他当年练一趟架子下来,汗水蒸腾,全身湿透,跟水里捞上来似的。二是他当年在院子里练拳的地方碾出一条沟来。(他自己原来不在意,一天一个拉板车的师傅忍不住跟他说的,说刘师傅您练拳真下工夫,都碾出沟来了(当然是浅沟)。(因为他经常经过时车都要颠两下))。这期间(70年代中期)刘老师亦师从于董奕臣董老师,经常去董老师那里听董老师说手,(董老师是刘老师的老爷子的至交好友,董老师的手很柔。)所以从师承上讲是这样的:全佑---郭芬(郭松亭)---董奕臣。因为刘老师的工夫架子都是王培生王老师的37式里得来了,所以在《杨禹庭式太极拳剑集锦》的书中也把刘老师列在王培生王老师的一支里。他老人家的老爷子是当年燕京大学教授,所以他从小长在燕园,学在燕园,跟北大感情很深,所以退休后从91年开始,受北大教师工会之聘在北大俄文楼那块儿教北大师生吴式拳(37式)教了有8年,与学期同步,一周两次。教学同长,其乐融融。

l         冯志强先生一生所学甚多,近十几年来主要以推广自创的48式和混元24式为主,侧重于养生和内功方面的修炼。马来旺老师似乎没有学过混元太极,因为从未见他提及。而他所传的陈式拳架却的确是冯先生所受。架子极低,练起来非常吃力。

    马来旺老师是一个真正的武术家,他对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大刀、长枪等器械无不精通。马老师的拳也是气势磅礴,身法中正,给人感觉内劲浑厚之极。我也见过不少武术名人的拳架,自觉还有一点鉴赏力,马老师练起拳械的气势决非武术运动员或普通习武者可比拟。或许马老师不是个修道之人,还未到太极拳的至高境界,但那的的确确是真功夫。马老师家里常练的单刀重17公斤,我一手拿起都费劲。多年前有次在团结湖遇上十几个流氓调戏妇女,他出手将他们都摔进湖里,未伤一人,由此也可见马老师武德之高尚。在这方面确不知网上诸位谁敢说自己能够轻松对付一、两个持刀歹徒?就算随手练一套表演套路,马老师也让人感到就是不一样,使我想起萧峰将一套最简单的太祖长拳打的威力无穷的故事。马老师曾讲过过去他学拳时每天一摔就是五、六百下,第二天早晨都不知自己胳膊和腿在哪里了。也曾讲过学剑时练空中劈剑用萝卜代替木头糊弄林青山师父的趣事。有时马老师也讲讲夜深人静之时独自练拳时进入虚无状态的感觉,但给我们教授的确实实实在在的入门功夫,没有任何虚的东西。

至于太极拳本身,我想原先也是技击的拳术,习练者许多要靠它吃饭,而不是用来求道。因此各种克敌制胜的招数是必备的。太极拳也并非是纯柔的拳术,杨式太极拳里班候架发劲的动作就很多,很刚猛(不知发不发声,陈式太极是讲究发声的,可参见杨露禅学拳的逸事),并非只是杨澄甫所改的85式拳架,光靠这套架子在过去恐怕撑不住门面。







太极杂说732009-04-06 14:14

l         五百年前练武术,小可为勇,大可为将。也许能成就番事业。二百年前练武术,保镖护院也算是个行市。一百年前练武术,强族强种修养身性。现而今练武术,大体也就剩下修养身心了。虽说修养身性者更有棋琴书画,然而武术却有其独到之处,既武道精神。所谓:危而不惧,难而不畏,百折不挠,敢为敢当,坦荡心性,达观向上。练习武术就是从挨打和打人的实践中获得信心和韧劲,逐渐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不是通过说和想,而是通过打和练。

l         松功很重要,吴式门老师强调最多的大约就是这个东西了。我这些年也一直是在松功上下功夫的,我如今虽然不走吴式架了,可吴式门对我的熏陶却潜在地影响着我的拳功。太极拳的根本说到底是在脚上的,要尽可能地用脚来指挥全身的运行;人们也许会有所误解,这么做是不是丢了腰胯了呢?其实不是的,待到腰胯真正松空下来之后,全身上下就像圆柱体似的;脚底与地面建立起了通畅的气场联络之后,在全身真正松沉下来的基础上,脚底就能指挥全身螺旋缠丝了。所以说松功非常重要,当然,松不是懈,松的时候,身体的筋骨关节是舒松开张的,而懈的时候全身的筋骨关节却是处于闭合状态的。

l         通读武禹襄《十三式说略》,应分三段。从“一举动中周身俱要轻灵”至“上下前後皆然。”讲的是气,是第一段。第二段从“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断句为“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至“无令丝毫间断耳。”讲的是意,是说明“意”是达到第一段气的境界的关键和如何用“意”。这两段一气呵成,令人“意气”风发。而后面讲十三势,表面看来全不衔接。其实,恰恰说出了按照五行八卦运转意气后得到的主要着和劲。整篇“意、气、着、劲”,自然顺畅。其关键,正是“主宰于腰”,中一段的“意”使得全文上下贯通、沛然天成,是全文理解的核心。该段又分三节。第一节“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是承上启下。第二节“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後,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讲的是“意”的折叠,是用法。“折叠”,叠什么?是折叠阴阳。去意为阳,回意为阴,两意互相包含渗透。是太极图上白中的一点黑,黑中的一点白。可比喻为:阳的意是外显的,是有一定方向的速度,正在起作用;阴的意是内含的,是该速度反方向的加速度,暂不起作用,准备起作用就是说,我正在往左打时,却一直时刻准备往右打。反之亦然。亦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了。第三节“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呼应第一节和第一段,是用“意”的“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呼应“气”的“总须完整一气”。解读太极拳论,着眼点不同,理解自不相同神意打人的事,我在89年就被打过了。是我的恩师在3-5米远打的。感觉是在老师前面出现一片白色光,就不自觉中往后急倒。那是老师说让我体会一下的。在北京北航我的黄师叔是沾手打人,我的感觉是后脑一片白,即被发出,好不舒服!由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用脊听劲”都是我们门中讲的(当然,不知别人讲不讲),所以我感觉我们是一个门派的。顺便说一下,本门对“气沉丹田”讲法外,还讲“气散丹田,气从丹田散,浑身处处皆丹田,无处不丹田”四个阶段。意,一般,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指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环境熏陶造就的认识基础上自己的主观想法。而我们追求的意,可称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导激励产生能量的意识流。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论你想不想,它都在运作。我们学习修炼的目的是:求得后天与先天得沟通,最终达到用后天意指挥先天真意。意为外在,属于阳,真意为内有,归于阴。相互沟通,阴阳相合,才能用于太极拳。意安家在后脑,练意在脑后。神,意的凝结、专注似乎可称之为神。神色、神情、神态,平时信手拈来,但是“神”本身,却只需意会,难以言传。意分阴阳,神亦分阴阳。阳神能够沟通阴神,使用阴神,合于阴神,是太极拳追求的一个顶峰。神安家在眉间天目穴往里,练神需先能使意,从脑后到眉间之间,可以用神。

l         据我所知陈发科传授陈照奎的家传秘传低架一二路,与在外所传拳法不大一样.陈照奎在文革期间又秘传与马虹张志俊等几人,马虹交了两份学费,晚上学完,白天再单独同陈照奎拆拳学技击法,他现在所著的书也是注明陈照奎讲授他只是整编(体用全书).十分谦虚.陈照奎传拳方法最好是有口皆碑的,马虹的这套拳法就是模仿当年陈照奎传拳时的神情绘制的光盘,但他说远远比不上师傅陈照奎讲的神形兼备.马虹是快五十学的这套拳.

l         神是意的凝结、专注。

l         应该老老实实打简单至简单的太极拳!

l         神紧不好。意紧不好。形紧不好。

l         提神用神不是紧神。

l         ----马虹老师打的拳架很好。我看过他的vcd。而且拳理很明了,这对于一个半路出家的老人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对于太极真意的理解,每个人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与每个人的经历和机遇有关系。马老师的拳架紧凑之间不失宏大的气势,抑扬之间包含了阴阳的韵味。我想这是他认认真真练拳的结果。对比马老师和陈正雷。其拳架都是很正。内在的东西也很正。妄自菲薄,我想是不对的。昔日的陈鑫、顾留馨均对太极拳的普及和拳理的归纳总结上做出了很多贡献。我想马虹老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隐而不露的高人。我们的功夫如果只是停留在嘴上,只是停留在某人和某人的比较上。则,是否,失之偏颇了吧!

----对于场的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有。只要我们可以尽量的把身松下,把心放下,所谓“场”的感觉会越来越明显的。言而有形的场不是真正的场。我想,场也只是路边之景而已,切不可执著于场这个字眼上。








太极杂说742009-04-06 14:14

l         《意论》

    什么是意?

    何为意,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说:‘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在杨式老谱《固有分明法》中又提到了‘知’与‘觉’,‘夫运而觉,动而知,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于身,自能知人;……夫而后懂劲然也。’而李谱《敷字诀解》中的‘意’(‘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囊脈外之间’)显然有知’与‘觉’的意思。另外我们不妨将‘神’也归入‘意’的范畴,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虽将‘神’解为‘精气发生于外而无难涩之灵气也’,但紧接着说‘大约心手眼具到则为有神。’‘神之在人不止于眼,而要于眼则易见……不可它视,眼注于此,则满身精神皆注于此,如此则懒擦衣全着皆有精神,神聚故也。’而现代生物学证实人体存在以下反射机制:人眼看向哪侧,人的主观注意随着转向哪侧,同时那侧的肌张力增加,神经反应能力增强。李谱认为‘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可见所谓‘神聚’可理解为注意力集中,那么将‘神’归于‘意’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上列举的是前人对‘意’的理解,那么我们怎么去定义呢?如果说是‘意识’,(人脑的机能,)显然是不全面的,无论生物学、心理学、哲学,‘意识’都只是主观感知的意思。而拳的‘意’包括机体感受器的感应,神经的信息沟通,大脑皮层的兴奋,机体效应器的反应等一系列的内容。我们将拳的‘意’定义为人体一切感知器官(感受器、神经系统、效应器等)的机能。

    知、觉、应

    我们分别定义:引起人的主观感知为‘知’,机体感受器产生反应为‘觉’,机体效应器的反应为‘应’。之所以要这么分,因为这在拳中很重要。我们知道生物感受器分别对某一特定物理或化学的刺激敏感,并将这外来刺激的能量转换成神经电脉冲向上传递。此即为‘觉’。但通常感受器发出的冲动只能到达中枢神经的低级部位,只能引起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当刺激较强可经由低级中枢神经向高级中枢神经上传,经多次神经转换,投射到大脑皮层该感受器相应的部位。并向其他中枢扩散,以至引起主观感受,此时才为‘知’。可见,‘觉’不一定‘知’。但盘架推手时一‘觉’即‘知’尤其重要,这也就是‘听劲’好,而事实上,‘知’‘觉’的统一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来达到的。‘应’为‘知’与‘觉’后的机体反应,在《力论》里我们已知道很多习惯性的‘应’是拳所竭力避免的,因而我们要求‘知’而后‘应’,先求‘应’的正确。并通过強化,达到一‘知’即‘应’,直至一‘觉’即‘应’。

    如何练意

    训练‘知’‘觉’的统一,要领为神紧体舒,神紧,为注意力集中于感应器,如手指皮纹的触觉感应细胞,关节囊、肌腱、肌梭等处的本体感受器等。实验表明主观注意能显著提高感知能力。比如在不注意时,清风拂过,你沒有感知,但当你稍加以注意后,就要不感知都难了。在生理机制上,可能是一方面降低了主观感知的阀值,另一方面加強了主观感知皮层反射区和感受器皮层反射区的有效连通。体舒,即身体放松,主要是可以降低感受器对刺激产生反应的阀值,同时有利于神经系统对信息的传递,有利于肢体作各种动作,有利于注意力集中于全身的整体,也有利于全身气血的通畅。通过一定強度和较长时间的训练,基本上都可达到‘听’觉灵敏。

如何训练‘应’的准确和敏捷?关于‘应’的准确,主要是去求得动作的合理性,关于这些内容我们将在《形论》中展开讨论。而求‘应’的敏捷则同样要求神紧意松。这里要谈一下‘应’的指令来源和传递问题,有人认为可不‘知’而‘应’,可直接将感受器传出的信号在中枢神经的低级系统处理,并由其直接发出反射指令,这样可提高‘应’的速度。这里,我们不谈论其是否可能,只是要明确一点,要形成正确的‘应’,必须‘知’而后‘应’。至于形成正确的‘应’的机制后,随着功夫的加深,如何改善,这就要‘功夫无息法自修’了。另外是关于‘条件反射’的问题,所谓条件反射是指大脑皮层中某一感应器反射区和效应器反射区出现有效连通,于是在感应器‘感’的几乎同时会出现效应器的‘应’,这是可以不‘知’的,但该条件反射形成时的训练过程(学习)则是每个健康人都‘知’的。

l         到后来就只留下“意”了。为什么是“意”,而不是“神”?因为太极道以养为主,养神!太极技击为用,用意。实际上,精气神身是以养培为主,其他才是用。前面什么四个方向四个时,实际上无非是七种分别的分分合合罢了。化时分,发时合,打人时有力出力,有气出气,占机得势。切不可牢记练时的“用意不用力”,成了柏拉图式的幻想狂。当然,能以最小的力,甚至不用力打人是终身目标,这却是每天打拳耍拳时要用意修行的。打人到了能自己感觉只是用了意时,才是“用意不用力”的效果。到那个时候,用不用力已经不重要了。

    太极拳不是道,只是他的修炼方向与道一致,都是从有到无,从刚到柔(站无极桩),趋于婴儿态。所以练习太极拳到一定境界,就实际上追求道了。什么是道,修道是想当神仙,长生不老。太极拳本身近于道,不是道,有可能归于道,所以是道的一个小法门而已。太极拳能求小道,什么是小道?小道就是死时无病无疼,含笑而去,不给亲人和朋友留下拖累和痛苦。如果死前几个小时能感觉预见到自己的去留,沐浴更衣,正座含笑,交代一下就走,就是不辜负自己的追求了。太极拳技击却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因为太极要舍己从人,就要相应生阳生阴。切不可守个无极态,就认为无往不利了,那只是个气功态而已。气功不是太极,气功有助于太极,气功符合了太极理念后是太极内功,有内功的才是好太极拳。

    气功上可以讲上千万法门,不融合太极理念,都还是气功,不是太极。

常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说:万卷书都是真的,只是读书人不是写书人。真传的也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感觉。这就是明师喂手的作用,喂什么?喂感觉!这在别的地方叫“印证”。所以,太极拳传播不了,是能印证喂手的明师太少!

l         其实拳术的本质在于修炼。关键在“练”,当然要练法对头。记得有某武术杂志讲到孙禄堂临终前有徒弟在他身边要孙讲他的秘诀。孙老只给他个“练”字。

l         祝先生好象不太强调推手,但很重视走架中的松。记得祝先生的文章中曾提到太极练得好的人站在那就象衣架上挂的衣服,腰以上肩以下的部分是空的,推上去象一个深不见底的洞。这样的功夫真令人神往。









太极杂说752009-04-06 14:15

l         《力论》

    太极拳用不用力

    如果此处的‘力’的概念是功夫,那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由招熟渐悟懂劲,……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就回答了。如果此处‘力’为生物学上肌肉、骨骼运动产生的力,答案也是肯定的,武禹襄的《十三式说略》中‘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始而意动,既而勁动,转接要一线串成。’《太极拳解》中虽然说‘机由己发,力由人借’但如何‘力由人借’?‘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又说:‘彼有力,我也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也无力,我意仍在先。’(李谱《五字诀》)如果此‘力’为物理学意义上的力,那么答案更是肯定的,任何有形的物体产生变速运动都是由于力的作用。但是既然太极拳是要用力的,为何师傅们又強調不用力?这里一方面‘不用力’是指不用僵力,不靠天然本能的力气大去取胜。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为了区别,先人们使用了‘劲’这个概念,于是‘力’和‘劲’就有了打不完的文字官司,其实在这里,劲只是加了一些定义和注脚的力,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另一方面,‘不用力’是打拳盘架中求‘松’的一种手段,是太极拳训练初级阶段所必须经历的,但决不是终极目的,不是追求的目标。学太极拳,是‘学用意、学用力’,学用力即求得力,用巧力,寻找时机、创造时机并合理的用力,四两拨千斤。

    不用僵力

    何为僵力?有人说是全身憋紧产生的死力气,有人说不知变化、不能变化的用力,有人说是不能周身一家的局部用力,有人说是不能得机得势、专注一方的盲目用力,有人总结为一些后天养成的习惯性用力方式和一些先天的保护式生理反射,如一碰就用力,一用力就紧张,一失空就慌张,等等。这些説法都有道理,理解有区别是因为拳艺水平不同的原因。我们比较认同的是最后一种,相对全面些,拳论上说的化开僵力,就是此种力,而盘架时强调不用力就是为了化开此力。其实这些生理反射和习惯性用力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因为他是无意识的,无需意识指挥就能完成,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眨眼是不受意念指挥,一物突然向眼前飛來,不用大脑反映,眼皮自然合上,但这种反应是任何拳术都在竭力避免的,实践证明这也是可以克服的。另外我们可以作个试验:找个人告诉他,你一个指头就可推动他,让他站好,然后你伸出一个指头慢慢向其胸口点去,你会发现,在你指头贴近他时,他的胸口会自动向你的手指凑来,很有趣,于是你可能会稍为理解一点为何太极拳高手能将人‘用一个指头粘起’。

    小力胜大力

    从物理学上讲,同等条件下对抗的两力,肯定大力胜小力,但为何会出现事实上,确切说是现象上的小力胜大力。其实不难理解,条件不平等而已,同一时段,同一作用点,同一作用线上,方向相反的两力还是大力胜小力的。学拳就是学习如何寻找和创造这些不平等条件。首先,打铁先得自身硬,学会中正安舒,周身一家。然后可利用以下原理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利用力学中的省力原理:斜面原理,杠杆原理,合力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利用生物学中的反射和条件反射机制;利用生物力学中的运动链效应形成我顺势人別扭的状态。于是就有了意在人前,抢夺先机的‘堵’;你直线、我斜线,你平圆、我立圈的‘截’;拨开你枪头,使我让开你力,并在你力后顺水推舟的‘化’等等,还有点、线、敷、碰等各种手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如何用力

此处之‘用力’只是如何求得用于打铁的自身硬,使自己用得出力(还不是用得上力),这是太极拳知己的入门功夫。李谱的《五字诀》说:‘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又説:‘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这是要求用力通顺。武谱《太极拳解》有‘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勁如张弓,发勁如放箭。’其他的如‘不使有缺陷处,不使有凹凸处,不使有断续处。’(武谱《十三势说略》),‘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尤静,视静尤动。’(武谱《太极拳论要解》)这是要求劲整。王宗岳《十三势歌》‘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武禹襄解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这是要求意为先。于是可总结出太极拳用力的要领为:意念引领为先,立身中正为纲,周身匀整通顺为用。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何不強調松柔,我们认为能立身中正和周身匀整通顺时,松柔已能作到,而能松柔却不一定能立身中正和周身匀整通顺。?

l         太极拳的道理不外乎是“刚柔虚实阴阳开合之理”而已。

l         我知道一点祝大彤先生的“空腰”与“无腰”。而且本人也与祝大彤先生接触过。我记得:祝先生先座在沙发上,然后让我用双手全力推住其胸部,祝先生面带微笑轻松站起。祝先生躺在地上,然后让我用双手按住他,他也是面带微笑轻松站起来。祝先生背靠在墙上,然后让我用双手挤住他,他依然面带微笑轻松走出。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空腰”吧。吴氏太极拳奥妙无穷,我原来接触的太极拳人化人都是讲转腰,而且动作很明显,但吴氏太极拳的化人从来不讲转腰,转腰已经是主动的挪腰了。

l         散手中的四种手法:1.同方向又同时。指在对方发劲的同时,顺对方劲力的同方向履劲。2.同方向不同时。指在对方向我发劲时,先截住对方劲,趁对方本能加力时再顺势履劲。3.不同方向同时。指在对方发劲的同时,施以侧向的力使对方失去平衡,或突然施以相反。方向的力,使对方遭受二力合一的重创。4.不同方向不同时。即先惊后打,在对方发劲时,先以突然的履劲使对方一楞一惊,或向回收劲,此时趁势将对方发出。

l         最近读了吴氏太极祝大彤先生的一篇文章,感觉写得很好,但其中有谈到“太极腰”的问题,祝先生提出练太极要“空腰”、“没有腰”,并且强调走架中转身时,不能以腰带动身体转,而要松脚、松全身,再转身。这种说法以前我没听说过,以前练拳时,一直是保持以腰带身、以身运手,感觉很自然,并且这样走架时手本身的动作很小,手的运动基本是在身体运动的带动下完成的。

l         其实,你真明白“养”了,拳功的核心东西差不多就到你手了。佛家讲的“善护”也有“养”的意思。“养”的反面是“耗”,人的身心其实是很脆弱的,所以我们理应多“养”少“耗”!“精气神”的孕育壮大有个“养”的问题,“童心”“善心”“慈悲心”也有个“养”的问题;总之,向上的东西都得“养”。

l         养从字面意思是养生的意思。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把自己上身但很弱的好东西给养大。








太极杂说762009-04-06 14:16

l         口诀:“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偶尔面对面,及时松开变!”。主要是对待“相持”状态的。从太极圆上不难理解。

l         老师名声大,你的名声不一定大;老师水平高,你的水平不一定高。如果每日沉湎于历史,你可能会是个历史家,或者是个太极记者。你拥有更多的是嘴巴上的功夫。希望每位朋友多探讨太极拳理,太极应用。不纠缠于历史,书写自己的历史。很多故事,是说历史的编出来的。站在不同的环境,编不同的说法,被炒来卖去,离太极拳本身越来越远了。当然,我不反对借历史来印证,历史确实有可以借鉴的。但不应该是自抬身价的裹脚布。

l         孙禄堂说“有若无、实若虚”。

l         江苏常州有位武术名家叫杨奎山,已经去世多年了。他在世时常常讲他去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有特殊工夫的人。他说他这辈子见过的武术家不下几百个,让他最佩服的就是孙禄堂先生和李景林先生。他说:孙禄堂先生到了七十多岁时在技击上还是没有对手。当年国术馆中有那么多的高手,没有任何人能接得孙老师一拳的。他还说李景林老师的剑能粘人,无论你使用什么器械,李先生的剑都能粘住你,使你跑不掉又进不来。他的劲能通过器械使你两臂酸麻,工夫真好。

l         太极拳最怕应激反应,越是在被动时越要冷静,越要松。

l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被拿

    被拿住后,急于挣脱是最要不得的。愈是争竞,愈是困惑。被拿住本身无可争议是背势,此时任何主动的反应,都会招致更严格的管制,因为对手也不会不理不睬的。

    正确的方法是先求得平衡,敌我之间的平衡。保持住当前的状态后,开始分析被拿的程度。这里又要用上分别,对手是形拿、力拿、招拿,还是气拿、劲拿、意拿、神拿。拿脉、拿筋、拿骨、拿皮,自己到底有多少自由,要分析清楚,这是知己功夫;还要知人,对方如果是形拿,则对方的力的根在哪里呢?对方如果是招拿,那么他的气的根在哪里呢?逆推而上,就可以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来反击了。

    概括而言,用更高的分别来反击。

    被拿在形,用力足矣;被拿在力,用招足矣;被拿在招,用气足矣;------等等而上,用更高级的当然更有效。

    武器有了,就要选择时机。太极拳讲究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对方一旦有所动作,立即用自己的武器,去攻击对方的根。攻击不等于直击,依然依据太极原理,圆圆相用,化发兼有,必然解脱。

如果分辨不了对方的状态,那就跺脚认负,一样可以解脱了。最后这种解脱,是大解脱,正是什么也不用的无,胜了有。

l         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变;偶尔面对面,及时松开变!

l         内功(桩功)象在发面,行拳走架象在醒面,发出来的面不醒不能用。

l         原来杨露禅、郑曼青、黄性贤这些大师级的高手,都是先学外家拳,再学太极的。而且一练上手,就是数十年寒暑。也就是说,他们原来的拳是很刚的了,在接触太极拳之后,才由刚化柔。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均有一共通点和学拳步骤,那就是先学外家拳,再学太极拳,也均经历了拳架由纯刚而练柔,最后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l         习拳参考。

    1、立身中正,神宜内敛。2、架子分大.中、小,因人而教,而难度不同,形式各异。3、动作有快有慢,能化,能拿,能发。有刚有柔、亦刚亦柔,如此方是太极。4、太极本是一“杀人之技”,至於“健身”,只是其附属功能。5、太极拳,攻守兼备,可主动,亦可被动。6、发劲时有哼哈之声,且周身上下,无处不发。7、发劲时,外形如颤抖,一抖便发,且行住坐皆可练。8、行拳架时肚腹是“鼓荡”的。9、手上的劲不可丢,不可软,更不可散。10、练拳的过程是先刚後柔,由刚炼柔,由柔转刚,再练刚化柔,以至刚柔并济,始可称之为太极。

l         太极拳是7分养,3分练,以养为主。就是说,练拳不能以非要在短时间内练出名堂来要求自己,越这么想越是自己提高的障碍。如果你不这么想了,思想上就放松了,从思想和精神上放松很重要,只有这样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很快提高。

l         站桩到快要收功时,内气充盈,会发现手若要抬起,一点劲都不用就可起来。这时不用抬手,只用意来静静打拳,身体外形不动,但里面确是在动的,这可以说是静止打拳。真打拳时要体会桩功中的状态,每一动不用意,没有劲,就是快收功时,手可抬起但一点劲都不用那种状态。所有动作都让他自己出自己走,没有力,没有意,细细体会。这是在桩态中打拳。

l         太极拳常谈其境界是周身练成一个大气囊,这点就和一指禅不同——前者是练、养、惜其内气,后者讲内外气交接融合。我练习的时候,常感觉身体融化在空气之中,而举手投足都有人行水中的阻力感。例如,我在静屋中练功,慢慢地自己就和整个房屋合而为一,如果此刻有人在我背后远处稍一举动,都会有力牵动我的身体,我都能准确判断他的位置,这也是我说的“双盲法”含义之一。

从金钢一指禅到陈式太极拳,其实真是个由禅入道的过程,有很多杂糅纠缠的地方。我现在也在研究练习道家的“丹法”,其实我对道家的兴趣是从“还精补脑”的实践开始的。道家功法如太极拳,虽然强调“意”,但我认为这种“意”要和实体挂上钩,不能凭空想像。

l         螺旋其实更多的是指螺旋的神意,也就是气之出入时加上圆转和螺旋,必然更强更专一。意在螺旋倒是练陈式太极拳的一个捷径,可以视为一个总纲。

l         孙剑云女士说她自己家的拳时,她总是自己先要打上很大的折扣,然后谈的尽可能平平淡淡,庸庸碌碌。过去在武协开会时就是如此,武德不离口,武功说没有,提及前人,是你好我好他也好,各有千秋差不多。这几乎就是剑云女士处事的逻辑。

l         关于孙先生事,姜容樵写过一些,说郭云深认为孙禄堂先生的功夫超过了所有的人,是终南派(指形意、八卦、太极三派)未来的领袖。又见陈微明写过一点儿,说孙先生闻有艺者,必访至,不服与较,未尝负之。又见许禹生也写过点东西,记不甚祥,大意是说孙先生武功绝伦,南北拳家未见其匹等。此外,在“国术名人录”中也有一些孙先生战胜其他名家的事。







太极杂说772009-04-06 14:17

l         孙剑云女士真会做人,她宁可把她父亲的成就说的低一些,这样便可以平衡一下武林同道们的心态,换来他们对剑云女士本人的认同。据说,当着孙剑云女士的面,你尽可以说孙氏拳如何不好,如何不中用。孙剑云女士绝不会生气,而是全盘承受。但如果你说孙先生或孙家拳如何了得,剑云女士马上会打断你,强调各有所长。我不知这是否算是一种美德,也许这样做人还可以,但要研究问题也是这个态度,恐怕就麻烦了。

l         孙先生是武极而文,故而他的文,不是作样子,是造诣的使然,而他的谦逊也才值得钦佩。

l         孙先生本来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如果把孙先生写的和其他人一样,那就不成为历史上真实的孙先生了。据我所知,孙剑云女士是非常愿意把孙先生平淡化的,其因有二,第一有利于门派间的团结,也有利于维护目前孙剑云女士本身在武林中的声誉。第二有利于她教拳时的简单化。免得别人提出较为深入的问题,尤其是技击方面的问题,据说孙剑云女士是最不愿意回答有关技击和推手方面的问题。孙剑云女士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武德。

l         据我所知孙剑云女士还是会推手的,92年她在体育大学表演过推手,记得他分别与吴彬、门慧丰、马长勋等人推了手。众人气喘嘘嘘,而她泰然自若。在场的还有冯志强和于志钧等。她的推手确实与众不同,小马下来后对我讲:“孙老师的劲道真是浑厚。”大门曾对我说:“孙老师的功夫很好,但她保守,就是不教人真东西。”我想,从善意里去想,也许孙剑云女士属于那种会练不会说的人吧,所以她一辈子没教出什么人来。

l         古时侯人们的名气是靠打出来的,不是靠炒出来的。孙先生到处和人比试,是否和郭云深先生的风格相同,郭先生人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据记载郭先生“和南北两派同道之人交接甚广”,如果不是经常与人交手并取胜,怎么会有这个绰号!《拳意述真》里还记了一点郭先生随李能然学拳的情形,但他自己学拳的情形就没人知道了,只知道郭先生骑着大马在前面跑,孙先生揪着马尾在后面跟,不知这算什么,是练功还是虐待徒弟。据说李能然先生是骑大青驴,郭云深先生打着崩拳跟在后面。

l         李雅轩书中的那个说法是3分实7分虚。所谓3分实是李雅轩确实考入过中央国术馆。所谓7分虚,第一,杨澄甫从未做过中央国术馆的教务长,也不可能被张之江请去做教务长,因为那时中央国术馆还没有教务长这么的职称。中央国术馆成立时设有少林门和武当门,没有设教务处也没有教务长。后来馆内闹起了门派冲突,而且愈演愈烈。于是在1928年底取消少林、武当两门,设立教务处,教务处处长是朱国福。第二,杨澄甫在世时很少与门外人比武。杨澄甫教人多强调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当时杨澄甫吃的不是技击这碗饭,而是健身这碗饭。说杨澄甫是技击名家,这种说法当时很少听到。杨澄甫曾先后在江苏国术馆担任一等教习和浙江国术馆担任过教务长,时间都很短。原因就是杨澄甫基本不与外人比手,而在国术馆与人比手是天天都少不了的。杨很不适应。杨澄甫在江南的名声主要靠两个人的宣传和抬举,一个是陈微明,陈微明为杨澄甫著书,使杨家太极拳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另一个是黄元秀,黄元秀通过练杨家太极拳治愈了他的肺结核,黄元秀在军政界颇有些影响,杨澄甫能去浙江国术馆当教务长便是黄元秀力荐的,黄元秀是浙江国术馆的董事,在浙江影响很大。

l         练拳的一般说来比不练拳的多少要灵便些。但要称什么技击名家、什么精技击,恐怕就有个标准问题了。据我所知,杨澄甫、吴鉴泉、陈发科等可以称为武术名家,但很难称得上是什么技击名家。技击名家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硬条件是在擂台比赛中名列过前茅。软条件是在擂台下赢过不少有名的练家子,但不是自吹出来的而是历史上确有所载。就杨澄甫、吴鉴泉、陈发科来说都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至于精技击,则更是说明其技击造诣非一般同道所能及的。堪称精技击的,一般是指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技击高手。以吴公仪的技击水平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什么精技击的。吴公仪至多可以算是略懂技击而已。太极拳是个好东西,但它的好处主要是在明理、健身与修身上。硬要说它有什么技击特效,那就只有去吹肥皂泡了。

l         把后天之意念在出来后马上把它丢掉。这只是我现在能理解的,不见得对。我的一位老师老说别用脑子推,也就是别想。我有感受,一想我就做不出来了,出来的全是劲;闪念一想马上就做,反倒能出来。源源不断,绝不是靠脑子想出来的。

l         后人之所以达不到孙先生的武学成就是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1900年程廷华先生死于八国联军的火器之下是给了人们很大的震动的。孙先生后来教学也更注重拳术的教化功用。

孙先生能达到这样的成就是和他勤学善悟分不开的,打开《拳意述真》,就可以看到他受过多少前辈的教诲,陈曾则的序中说:述真就是述而不做的意思。除了前辈的指导,他还得到过许多朋友的帮助。他一直研究不懈,精通了形意、八卦后,他还想研究太极拳,与杨澄甫换艺,但杨保守,说还是各守其道。后来机会凑巧,才向郝为真学了太极。可以说具备了这种精神,就算是入了别的行业,也会大有成就。孙存周曾受同门怂恿,问孙先生有什么决窍,孙先生说我以为你懂拳了,看来还是不懂。言下之意就是拳术没什么决窍,就是一个练字。孙先生处事是很谨慎的,认为僧、道、女子、小儿气纯,不轻易招惹。前人之中,隐侠、高手甚多,董海川之师是谁?他的功夫当不低吧。杜心武不出山,谁又知道徐矮子?

l         但据我所知,孙先生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善打和用毒。孙先生年轻时到处踢别人的场子,只要听说谁有功夫,不管对方辈份大小,孙先生就一定要找到对方比试,一见高低。仅在保定、北京、天津一带被他踢倒的场子就有五六十间,加上冀南燕北约有数百间。以后,孙先生名气超过了所有的人,于是又变的非常谦逊了。由于孙先生成名很早,人们往往仅知道孙先生成名后待人接物的情况。而对于孙先生早年的情况,反而有意无意地淡忘了。我所说的孙先生用毒,不是指实用毒药,而是指对拳术的用法毒。特此解释,以免误见。

l         技击的成就七分在人三分在艺。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技艺的品位在于其是否能合于理。术合于理近于道则不分优劣。从这点上讲形意八卦太极皆为上品之选。若单就技击而言,形意考究发力之道,发力乃技击之基础,故用于技击似更直接。所以近百年来善技击者多出自形意一门。但太极、八卦于技击上也各有独到之处,只因其特点不是技击术之基础,故纯修太极、八卦而不及其他者,欲成就技击难矣。人言马贵只练八卦不及其他,其实马贵兼练少林罗汉拳,其拳路不仅有转圈,更有直趟,出手甚硬。真正的技击大家非博采众长不可。民17之国术国考、民18浙省、上海两次国术大赛其名列前茅者多为内外家兼修。其中尤以练少林、形意、查拳、通背、摔跤者为众。他们所兼修之太极、八卦,也只是孙氏太极、孙氏八卦,也就是经过孙先生改善了的太极、八卦,与老谱的太极、八卦已有出入了。傅钟文先生讲:孙先生在世的时候,就被世人视为神一样的人物。傅先生说,当时有名的技击家大多拜在孙先生门下。但到底孙氏拳好在哪里,我没练过,所以也说不出来。而我所认识的一些孙先生的弟子,都是原来就有其他拳术的基础,后来又得到过孙先生一些指点而有成者,如李玉琳先生等。他们的拳大多很杂,很难说哪一手是谁的,哪一手又不是谁的。任何一门艺术都有绝顶天才,孙先生就是技击艺术的绝顶天才。但天才的弟子不一定还是天才。不是天才的师尊也不一定就教不出天才。没有当过状元的师傅有可能教出当状元的徒弟,同样,得过状元的师傅不一定就有当状元的徒弟。彼一时,此一时。不能由彼及此,也不能因此非彼。还是就事论事的好。







太极杂说782009-04-06 14:21

l         近代太极名家中,杨澄甫先生应当算是技击名家了吧。杨澄甫先生出山以来与人较技似乎从未败过。李雅轩、陈龙骥合写的《杨式太极拳精解》一书中,记载如下一段故事:1928年,杨澄甫受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之聘赴南京任教务长。李由于家事羁绊未能随行。是年冬天,李雅轩变卖家产,凑足路费,决心南下寻师。谁知到南京后才知澄甫师已于一月前去了他方。李盘缠将尽,举目无亲。此时适逢南京国术馆招考教授班学员。全国各地高手都汇聚于此。于是李报名投考,表演的项目为一套太极拳,一套太极大枪。李的表演气魄雄壮,舒展优美,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赢得全场阵阵喝彩。当时张之江也在场,他对李的表演大为惊叹,亲自下场和李握手。考试结果,李本该名列第一,但另一位报考者是张之江的学生,李只好屈居第二。李与不少外家拳好手较技,似乎也从未败过。李自言功夫仅及杨澄甫的十之二、三,可见杨澄甫先生功力之深了。当然这些也只是一家之言,历史的真相如何还需要前辈们多加讲述,方不至于埋没于地下。

l         如果您真想了解事实,就请您看过录影带后再说。其实,整个比赛过程无任何精彩之处,原定规则是不准打面部,不准用腿。然而比赛一开始,吴公仪的肩部先被击中一拳,这一击使吴倒退之圈绳处,随之吴公仪恼羞成怒,首先犯规,吴向陈的头部一连猛劈数掌,打中陈的面部,使陈鼻血直流。以后陈也犯规,又起脚踢中了吴。以后双方游斗,谁也没再打中谁,这时裁判见陈的鼻血流的较多遂叫双方停手。最后判双方打平。这是这场比赛的真实情况。从吴公仪的身手步法来看,其功夫平平。当然现在的人硬要去吹,也就只好由他们吹去吧。好在有个录影在,真正搞研究的人自会得出正确结论的。还有杨禹亭先生,也是我的朋友,杨先生在世时从来都说自己不会推手,我也从没见过他跟谁推过手。他说当年他的老师就没教他推手。而今他一死,功夫倒长了,按祝大彤的说法,杨先生成了推手大师了。谁愿意信谁信吧,也许这就是某些太极拳惯有的特长吧。

l         据“国术名人录”中金警钟的说法:李瑞东先生民国二年曾为袁世凯担任护卫军总管,后去天津创立中华武士会。金先生的这个说法本身是有毛病的:民国2年是1913年,而中华武士会是1912年成立的。因此李瑞东先生不可能在担任袁世凯的护卫总管后才去创立中华武士会。因此,袁世凯是否当过袁大总统的护卫总管似尚需作进一步的考证。但有一点,我与你的看法一致,就是王芗斋不可能与李瑞东比过武。王芗斋的父亲是个烟土贩子,家里有些钱,与军界也有些来往。王芗斋的一个夫人姓吴,其家庭有北洋军界的背景。王最早是在县衙门里做过一段儿刀笔,后来又在北洋军中做过一段儿文书。以后随着军队的调动去了南方。那时在北京武术界里是根本没有他的地位的,可以说他那时还是个无名鼠辈。民国13年回到北京一次,他去找到尚云祥,结果没几天他就让尚云祥打跑了。后来就去了天津。跟张兆东搞到了一起。张占魁那时身边没有得力的人,他见王芗斋能说会写,也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功夫还算过得去,就把王芗斋留了下来,并把他带进了武术圈。王的品性很差,是个下流低俗之辈,在上海嫖*女,又和他的徒弟争抢女人。过去武术界老一点儿的没人看得起他。

l         有人说太极拳就是个基础,是个研究道理、引人明白道理的方法,这个提法确实很有意思。

l         对于我谈的武林旧事是否属实,你自可再行考证。但我还是要根据我所知道的来谈,尽管这些事实与你的想象有出入。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吴公仪与陈克夫那场比武的录影带,这场被今天的吴式太极的某些后人吹的面目皆非的比赛,其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广东武术队的马志斌教练复制了这盘录影带,你如能看一下,就知道我谈的是否是真的了。如果你一定要听有人夸吴式话,我也可以哄哄你,比如我的老友刘晚苍先生还是能真打二下子的,但刘先生打人用的功夫并非都是吴式太极的功夫其中有形意也有擒拿。现在的冯志强也是一样,与人动手,主要靠的还是摔跤的功底。

l         禅宗里我喜欢的一句话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禅宗的随遇而安、自由浩荡尽在其中。

l         内气的流向问题,我查了一下医书,离心为手三阴和足三阳,向心为手三阳和足三阴。

l         意是一个不容易处理好的东西。当你有推人之意时,你推了,这时必须马上把这个意丢掉,让里面的东西自己走。就是说意一有必须马上丢掉,否则就是意重,自己马上就紧。

l         真工夫还没失传!只不过这个时代使它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练工夫是要严肃的,是要付很多辛苦的,更是不能没有老师的,要怎么说“嫡传”呢!请各位实修吧!很多境界是不入三昧难以心知的。而到了那一层时,让你说你都不说了。其中的玄妙不多言矣!

l         过去保定人也是睡热炕,烟筒是用泥和芦苇做成筒壁(也有用砖坯的),烟同一般是方形的约有尺来宽是从炕角一直穿过屋顶。当年刘伟祥把王芗斋打到烟筒里,是由于王芗斋被击出后撞破了烟筒的侧壁,于是王掉进烟筒里。此事马礼堂先生曾讲得很详细。

l         “龙形柔身术”存意舒气之法是地地道道的内功修炼法门!

l         内功法门真正变换了我的身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生活是内功化的,而我的内功是生活化的;……

l         孙长芙是牛保贵的徒弟。吴子珍先师的内功不是靠打坐坐出来的,而是完全通过行拳走出来的。形意拳是以形来调息,得真息后注意行止坐卧和顺自然,不悖于此息,遂能产生行止坐卧皆在拳中之效。而胡耀真先生在练气上则是方法颇多。胡师晚年研究炼气多于练拳。在内修上似有所得、似有所求,故而终惑于功能而未得正果。在《水浒传》中五台山的智真长老预言惟鲁智深能得正果,看来施耐安还是懂得些佛学的。我认为一部《水浒传》,真正能称得上英雄豪杰的只有一个鲁智深。内修者要坦荡心性、积德行善,但需出于率行天性而非有意强为,方有得正果的可能。

l         马来旺老师近来可好,马老师是冯老师的得意弟子,曾在国家-警-卫-局教授搏击,工夫甚是了得……

l         说王芗斋曾被北洋政府陆军部聘为陆军武技教练所的教务长,但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的档案资料表明:不仅陆军武技教练所的两届教务长都不是王芗斋,而且在其所有职员录中根本就没有王芗斋或王宇僧或王尼宝这些王芗斋曾经使用过的名字。所以说王芗斋担任教练所教务长一说纯属伪造历史。可谓子无虚有。再有他们说1913年王芗斋进京与李瑞东比武,可事实是,李瑞东早在1912年就已告老还乡了。李除了有时参加一下天津中华武士会的活动外,基本已处于隐居状态。怎么可能跑到北京,去与王芗斋比武呢?至于说王芗斋与刘伟祥比武之事,马礼堂曾亲口讲过是刘伟祥把王打进烟筒里。其实王芗斋与人比武输过许多次。即使关于谢铁夫方恰庄衡林的事不计在内,在1925年他就曾先后负于刘伟祥和尚云祥。1929年他又负于胡凤山,而且输得很惨。以至浙江国术馆的苏景由打消了聘请王芗斋来馆中担任教习的念头。以后王又先后负于黄伯年、胡耀真。解放后他又负于孙存周。所以何福生讲当年王芗斋在上海根本就站不住脚。而几十年后却被演义成威震上海滩。这难道还不够滑稽可笑吗?王芗斋的得势完全是靠日伪时期在日伪汉奸的帮助,他是在日伪时期发迹起来的。按他在拳术上的实际造诣,其实他仅得到了形意拳的初级功夫--整体发力的一些要领而已。








太极杂说792009-04-06 14:22

l               形与劲是统一的。有什么形就有什么劲。

l               李存义先生除了授徒很多外,还著书立说,广为传播形意拳,如《五行、连环拳谱合璧》《八字功谱》《形意真诠》等。但都未正式出版,是以木刻版或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李先生本人文化不高,但也并非不能文。除了指导本门弟子,孙禄堂、姜容樵等先生也都受益于李,有他们自陈的文字为证。董秀生也师从李先生,后来又拜宋虎臣为师,所以他所传的形意拳是:“形同河北,劲乃宋门”,别具一格,在太原影响较大,其徒李桂昌现年近九旬,仍苦修不已。郭汉之入门较晚,后来又从武林大隐梁兴华先生习形意拳,梁的师承可能连郭汉之也说不清楚,但郭汉之很推崇他,郭之子郭益三、徒杨立德、杨润田仍在天津。李存义先生义气过人,他之能服人,许多人给他面子,不单是冲着他的武功,人格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他对学生循循善诱,不但会练,而且会教,这是很难得的。我也听说他后来栽过跟头,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一次并不表示一世英名付诸东流,前辈们可能比我们这些后人更看得开。1921年李先生以74岁之龄去世。

l               我的“陈式太极拳重螺旋劲,杨式太极拳重意气”的结论,是有些根据的。首先,各家太极拳都源于陈式太极拳,而都以太极阴阳之理发展技艺。但必须看到,陈杨吴武孙在后来的发展中,对于太极诸要素是各有侧重的。其次,在陈式太极拳的练习中,是以螺旋劲为总纲。太极拳有神、意、气、劲、眼、身、步和招等诸多要领,陈式太极拳并非不讲意气,而是以“意在螺旋”为统领各要素的总纲,重在练出以丹田为核心的八面螺旋劲。第三,杨式太极拳是“重意不重形”和“松、通、透、空”的很纯粹的内功拳,其练拳的总纲肯定是意气。第四,陈杨两家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陈式要求的“腰胸折叠、旋踝转膝、旋腕转肘”在杨式中没有体现,杨式不称“缠丝”而称“抽丝”是喻其匀,杨式的抽丝旋转好多是在做圈时自然产生的,很少见到杨式拳手“一动无有不动”的缠丝练法,比如有几位杨式拳手的双腿是在不停绞缠的。陈式内功的核心是丹田这个球体,以旋转开合为主;杨式内功的核心是身中垂直线这条中定线,以松沉鼓荡为主。

l               有了内气后,对于太极拳松软、中定和刚柔的认识会水到渠成般的开朗。我开始练的是佛教气功,有些道家的要领虽然知道但却做不好,比如督脉上的命门穴我就不敢意守,否则很容易滞气。我现在的内功水平,可以说全身各处都能发放外气,但要说真正通的经脉,恐怕只有任、督两脉,而且任脉不能说通得很好,四肢大的走向没有多大问题。我现在内功的征象,一是涌泉穴和五趾在冬天也永远是热的,劳宫穴更似两团火,腹中经常火烫似的发热,而且很多穴窍常常不由自主地如泉眼般的簌簌内鸣,也不知自己的内功水平如何。

l               说开胯时可以用“火攻”,……这倒是个好的方法,我立马可以试一下。可惜我在任、督两脉上,除了会阴穴处,别的地方都不敢用火攻,否则很容易滞气。

l               中华武士会刚成立的时候,风云人物比较多如太极李瑞东,八极李书文、霍殿阁、马凤图,通背张策,形意李存义、郝恩光、李玉琳,八卦张占魁、韩慕侠等都是一时之选。以后派性渐起,武士会就成了形意八卦的天下,这是有李存义领着,武士会内部人心还算齐,又由于有李存义在社会上的影响,其生源和资金都还过得去。以后李存义被马良邀请到了山东,因上了年纪,在山东与人交手,栽了。回到天津就病了,这时李存义把武士会交给了定兴三李,不久就去世了。三李的功夫是好的,但人性不行,浮不起众望。加上张占魁也另有想法,武士会就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了。以后国术馆一兴起,原来武士会的一些人都去了国术馆如黄柏年、马玉堂、姜容樵等。李存义是全国闻名的武术家,影响力很大,栽培的人才也多,是武士会里的其他人代替不了的。三李中的老二李文亭以及傅剑秋、黄柏年、马玉堂的功夫都很出众。其他人象郭汉之、李云表、李云山、姜玉和等虽然名气稍逊,但功夫还是有的。

l               尚云祥的形意功夫是够硬的。从未听说过尚云祥与欧洲拳击手比划过。人称尚云祥半步崩拳打天下,足见他功夫之深了。据吴图南讲,王芗斋在北京混不下去就是栽在了尚云祥的手里。那时王芗斋充大辈,自称是郭云深的徒弟,跑到尚云祥家充大,被尚云祥捏住了他的胳膊,使王芗斋痛的受不了,于是跪在尚云祥面前,反叫了尚云祥三声师叔。这是吴图南亲口说的。为此姚宗勋很生气,说吴图南没有口德。还不是因为揭了他师傅的老底。

l               陈式拳重螺旋劲,杨式拳重意气,相较之下,杨式拳是更纯粹的内家拳。

l               杨式拳是绚烂至极后的质朴。但似乎可以下个不成熟的结论,练杨式拳的人中100个人有1个练成就很难得了,陈式拳易入手是肯定的事。陈式拳招多圈多,练到极处时自然会向着杨式拳那样质朴的拳式去发展,但又有几人能在杨式拳架中以意气劲驭拳的。反过来说,练陈式拳绝不会比练杨式拳的成就低,因为动作是形式问题,内劲内功是核心,陈式拳是古典原版的练法,何况陈式拳还有个螺旋劲的优势呢。

l               李存义的徒弟中,定兴三李、黄柏年、傅剑秋、郭汉芝、李云山、姜玉和、马玉堂、李文、李彬堂(子)等又如何呢?李存义先生以前办过镖局,但他为人太过豪爽,在求必应,不善经营,最后关了门。中华武士会后来解散是否和他不善经营有关?

l               开胯练法要领为:松开了打架子拳(小腿肚尽量贴地走),中定时气下沉合住,肩松则胯松,反之亦然。

l               曾国藩说,"以前种种,比如昨日死,以后种种,比如今日生".毛泽东老师说,"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可恃者唯己;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可据唯目前".

l               其实打康泰尔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其起因与郝恩光还是有关系的.民国3年,郝恩光代表武士会去日本,教授在日华人主要是留学生练武.主要内容是形意拳.郝恩光是李存义精心培养的弟子,被李许为继承自己衣钵者.尚云祥虽是李存义的弟子,但李存义始终不喜欢尚云祥,更兼尚的打法与拳术风格皆与李不同,更近于郭云深,所以真正李存义派形意拳的代表是郝恩光.郝恩光的形意拳功夫也确实是好,丝毫不在尚云祥之下.天津武士会成立时,三李聚会,太极李瑞东,八极李书文,形意李存义.盛极一时.李书文把大枪视为神物,加上他以大枪名世,一般人是不敢在他面前抖大枪的.而郝恩光却偏要在李书文面前耍大枪,李先是侧目睥睨,后是目不转睛.郝练毕特意走到李书文前施礼,李书文连忙站起来还礼并赞叹到:"使得好,够绝!"所以郝恩光是武士会中功夫顶尖的人物.郝刚到日本时,与日本名武士屡次交手,占尽上风,深得日本皇族的敬重.后有日本浪人冒充在日华裔,投郝门下,探得郝纯阳剑法之要,后与郝较量,郝不能胜,缘此浪人本是剑道高手,郝绝得有辱师门,栽了武士会的名头,由日本回国后就去了东北.至于郝恩光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郝因有辱师门抑郁而死.另一种说郝是被人害死.总之,郝恩光东败日本的事是天津武士会的一块心病.因此当白俄艺人康泰尔登广告在中山公园献艺时,给了武士会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所以明知康泰尔不过是个白俄落魄的杂耍艺人,武士会的人也要跑到他的住处去揍他.并大肆宣扬.在今天看来,其实这不是什么值得宣传的事.至于张占魁打康泰尔更是子无虚有.








太极杂说802009-04-06 14:23

l               张占魁晚年只是左踝骨有些运动障碍,但不太碍事。有一次,他与弟子裘稚和拍摄拳照,他要动真格的,裘知道师父腿脚不便,于是直取他的下盘,刚一接触,张占魁立占优势。赵道新抓住机会,拍下这个精彩的瞬间。张占魁在授徒时曾将门人左振英腾然抖起,凌空旋转。这一式被裘稚和编入了他所创的螺旋拳,名为“顺风扯旗”。据说打康泰尔时由张事先拜访康泰尔并要求较量。起初康不同意交手,声言要在赛场上见分晓。张占魁诡称功力不及韩募侠,若不能赢己,就不要与韩对阵了,刚一接触,张占魁一掌击中康泰尔的左肋,导致胃部痉挛,狂吐不止。

l               张占魁活着的时候,主要靠两个徒弟给他露脸.武的是韩慕侠,文的是姜容樵.张占魁60岁后腿脚就不灵便了,加上与他的大徒弟韩慕侠闹翻,他在天津武林中的地位已是摇摇欲坠.他与韩慕侠反目,各有一半的责任.韩慕侠天生好斗,孤傲不群.韩慕侠在外面转悠了一年,自称找到了董海川的师弟应天文,并被应收为关门弟子,学了反八卦专克八卦掌.张占魁听着心里有气,自己的徒弟在外边转了一圈就长了一辈,跟自己成了师兄弟了,又得了个反八卦专门克我的八卦.所以就邀韩慕侠试手,张一出手就用的是毒着,想教训一下韩慕侠,但是韩慕侠的功夫确实长了,几个回合下来,张占魁不仅占不到上风,而且处处被动,几不能支.这时李存义看韩慕侠出手不留情,眼看着张占魁就要在自己徒弟面前出丑了,就大声叫韩慕侠住手,韩慕侠听见李存义大叫,就准备收手.这时张占魁趁韩慕侠不备,一个反背掌狠狠地打在韩慕侠的后心上,韩慕侠当即吐血.从此师徒反目.韩搬出了武士会,自己成立了个武馆.32年曾有"时报"记者访韩慕侠,韩慕侠称自己一生在武术上只服两个人,一个是应天文先生,一个是孙禄堂先生.缘何?据韩慕侠的师弟刘锦卿讲应天文根本就不会武术,事实上是韩慕侠跑到了孙禄堂先生那儿呆了几个月,得到了一些指点.于是说是得了应天文的反八卦.后来张占魁发现李玉琳走出的八卦中有许多是与韩慕侠的反八卦完全一样的一些身法手法,于是问李玉琳从哪儿学来的,李玉琳说这是孙先生传给他的心得,为此,还惹得孙存周老大不高兴呢.于是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以后韩张二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韩始终认定反八卦是得自应天文的,并将反八卦的一些要领也告诉了张占魁.

l               威继光是明代中国武术的集大成者,当时民间武术门派非常繁多,而威继光能集众家之长、删繁就简,编成32式拳法以操练士兵,而见著于《纪效新书》。陈式太极拳老架中采用了其中29式,这32式拳法可是要士兵在战场上肉搏的呀,何为不能打。太极拳从河南陈家沟偏安一隅,至陈长兴作保镖而名震江湖,再至杨露蝉到北京打出“杨无敌”的名头,相信近百年的历史实践足以证明太极拳的威力。陈式太极拳老架本是注重应用的,其推手训练方法也极具杀伤力,融踢、打、摔、拿、跌于一体,只可惜为了在民间普及而流于柔和。各位若见过陈式高手真正的惊炸弹抖的爆发力,相信会认同太极拳的战斗力。

l               现在太极拳武士大多不擅搏击,和他们的练法有关。一是太极拳手重功不重招。以招而论,拳击因直摧中心线而可破推手功夫,咏春因其“连削带打”而可克拳击,摔跤术因摧动人的脚跟故有“一年跤胜三年拳”之说,而摔跤必先伸手把位,故易被捉住手后擒拿反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故太极拳手不应有门派之见,应当以太极原理练内劲,多采各家招法之长,多实战、多交手。二是太极拳手重功不重劲。说实话,我看到街头很多练杨式的拳手,非常怀疑他们的拳劲。练拳不要总认为“劲蓄其中”,要放出来看看自己是否满意,试在陪练身上看看人家是否认同。三是太极拳手在交手时不能拘泥于拳架的模式。现代搏击术的主流是高架活步(弹跳步)和严密的防守架,这些都建立在科学的动作速度和效率的分析基础上。而太极拳架过份强调中定而使位移速度变慢,过份强调开展而使防守有过多漏洞,难以抵御别人连续的猛攻。

l               但太极拳确实是一种养生和技击并重的优秀内家拳。我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第一,所有的搏击术都是以发整劲为终极目的,其实质就是把腰部和腿部的力量顺畅的传达到攻击部位,不管什么拳击、散打、跆拳道、空手道都不敢否认这一点。而在发展整劲、训练人的“鞭击效应”这一点上,太极拳“柔中炼钢”的思路是最先进最科学的方法。因为拳击的训练方法是锻炼局部的肌肉以提高攻击瞬间的加速度,对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的效率远不如太极拳,且容易产生对抗肌。第二,太极拳对于重心和平衡的锻炼是举世无双的,合气道的核心思想和太极拳完全一致,柔道的实质也是“借力打力”。第三,太极拳对意的锻炼,实质是是练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因此太极拳的外形虽有快慢,其实质完全是“以快制慢”。此点我不愿意多说,可惜很多太极拳手练了很多年也没有在“意”的方面有大的收获,倒是我这个先练拳击的人觉得太极拳的可贵。第四,大家真正练出内功内劲后,会觉得掌握了一种重型的攻击武器,再也不会认为太极拳是软绵绵的拳了。

l               我现在的锻炼思路,是以练陈式太极拳为内功和养生的核心,以咏春拳和擒拿术为招术用法,自信敢跟很多朋友过过手。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认为太极拳不能打,陈式太极拳老架在有那么多断肘的擒拿法蕴含其中,有那么多肘法和膝法暗藏杀机,不知有些人是怎么练的。举个例子,陈式老架二路中“兽头式”中,单臂先走下弧再走上弧先逆后顺来缠绕一个立圈,前半段为柔化后捋引,后半段为刚发前崩扌列,是源自戚继光的一个拳式。这一招在实战中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再加翻腕甩腕,其击中时的瞬间加速度非常惊人,简直就是势如破竹、无坚不摧,李小龙的咏春拳中有这招,叫“翻背拳”;空手道、跆拳道中有这招,叫“鞭拳”,但不像陈式拳中有一个引化动作,没有连化带打的精妙。众位可知在拳架中平凡招式精练后的“化腐朽为神奇”。陈式太极拳步法中出腿的练法,蕴含的是侧踹的练法,可惜很多人练得让我看了很伤心,尤其是那位陈正雷同志的“蹬一根”,作四脚朝天欲跌倒状,那样的腿法如何能打人,回家踹老婆去吧。

l               据说郝恩光是被人害死的,后来李玉琳去东北把他的尸体背回老家安葬……

l               孙禄堂先生独步武林五十年,平生未遇敌手。这在当时已是定论。用李玉琳的话讲:形意拳主要是靠郭云深、李存义、孙禄堂三个人立住的。而八卦拳在董海川以后主要就是靠程廷华、尹福和孙禄堂三个人,才在武林中立稳。至于太极,在陈微明广传以前,其传播范围并不广。孙家的太极从不轻传,也没听说有谁只练孙氏太极拳而不涉及形意、八卦。好象孙氏拳就必然包括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我不是练孙氏拳的,深点儿的说不好。

l               和李存义同门的张占魁也颇有贡献,张先生晚年融合形意八卦而创形意八卦,其手下名手很多,在天津一带很有影响。耿继善1900年创办四民武术社,培养了许多武术人才。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同出于刘奇兰先生门下,刘殿琛说“燕赵好武之士多归之(指奇兰公)”所以奇兰公也功不可没。据姜容樵先生说,与他同辈的师兄弟中,以孙禄堂、尚云祥、郝恩光三人授徒最多。山西车、宋也是代有传人,只是其传人的活动范围大多不出山西省,所以影响不象河北这么大,但河北、山西交流不断。山西的传人确有真功。1923年《拳意述真》出版,1924年夏,孙禄堂先生去山西拜访在介休教拳的宋世荣先生。1927年宋世荣先生去逝,孙先生的弟子吴心谷为其做传,记载了宋先生的生卒年月,纠正了他在《拳意述真》中所说宋先生八十余岁的错误。吴心谷为其做传的原因是孙先生与宋先生“时相过从,尝以公生平行止语谷,谷仰其德高艺绝,堪为学者师,爰濡笔传之,庶后之人有所考焉。”可见孙先生对他的前辈怀着我们对他一样的敬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