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违章处理点:太极杂说 8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37:04
太极杂说80


太极网罗

张占魁晚年只是左踝骨有些运动障碍,但不太碍事。有一次,他与弟子裘稚和拍摄拳照,他要动真格的,裘知道师父腿脚不便,于是直取他的下盘,刚一接触,张占魁立占优势。赵道新抓住机会,拍下这个精彩的瞬间。张占魁在授徒时曾将门人左振英腾然抖起,凌空旋转。这一式被裘稚和编入了他所创的螺旋拳,名为“顺风扯旗”。据说打康泰尔时由张事先拜访康泰尔并要求较量。起初康不同意交手,声言要在赛场上见分晓。张占魁诡称功力不及韩募侠,若不能赢己,就不要与韩对阵了,刚一接触,张占魁一掌击中康泰尔的左肋,导致胃部痉挛,狂吐不止。


l               张占魁活着的时候,主要靠两个徒弟给他露脸.武的是韩慕侠,文的是姜容樵.张占魁60岁后腿脚就不灵便了,加上与他的大徒弟韩慕侠闹翻,他在天津武林中的地位已是摇摇欲坠.他与韩慕侠反目,各有一半的责任.韩慕侠天生好斗,孤傲不群.韩慕侠在外面转悠了一年,自称找到了董海川的师弟应天文,并被应收为关门弟子,学了反八卦专克八卦掌.张占魁听着心里有气,自己的徒弟在外边转了一圈就长了一辈,跟自己成了师兄弟了,又得了个反八卦专门克我的八卦.所以就邀韩慕侠试手,张一出手就用的是毒着,想教训一下韩慕侠,但是韩慕侠的功夫确实长了,几个回合下来,张占魁不仅占不到上风,而且处处被动,几不能支.这时李存义看韩慕侠出手不留情,眼看着张占魁就要在自己徒弟面前出丑了,就大声叫韩慕侠住手,韩慕侠听见李存义大叫,就准备收手.这时张占魁趁韩慕侠不备,一个反背掌狠狠地打在韩慕侠的后心上,韩慕侠当即吐血.从此师徒反目.韩搬出了武士会,自己成立了个武馆.32年曾有"时报"记者访韩慕侠,韩慕侠称自己一生在武术上只服两个人,一个是应天文先生,一个是孙禄堂先生.缘何?据韩慕侠的师弟刘锦卿讲应天文根本就不会武术,事实上是韩慕侠跑到了孙禄堂先生那儿呆了几个月,得到了一些指点.于是说是得了应天文的反八卦.后来张占魁发现李玉琳走出的八卦中有许多是与韩慕侠的反八卦完全一样的一些身法手法,于是问李玉琳从哪儿学来的,李玉琳说这是孙先生传给他的心得,为此,还惹得孙存周老大不高兴呢.于是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以后韩张二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韩始终认定反八卦是得自应天文的,并将反八卦的一些要领也告诉了张占魁.


l               威继光是明代中国武术的集大成者,当时民间武术门派非常繁多,而威继光能集众家之长、删繁就简,编成32式拳法以操练士兵,而见著于《纪效新书》。陈式太极拳老架中采用了其中29式,这32式拳法可是要士兵在战场上肉搏的呀,何为不能打。太极拳从河南陈家沟偏安一隅,至陈长兴作保镖而名震江湖,再至杨露蝉到北京打出“杨无敌”的名头,相信近百年的历史实践足以证明太极拳的威力。陈式太极拳老架本是注重应用的,其推手训练方法也极具杀伤力,融踢、打、摔、拿、跌于一体,只可惜为了在民间普及而流于柔和。各位若见过陈式高手真正的惊炸弹抖的爆发力,相信会认同太极拳的战斗力。


l               现在太极拳武士大多不擅搏击,和他们的练法有关。一是太极拳手重功不重招。以招而论,拳击因直摧中心线而可破推手功夫,咏春因其“连削带打”而可克拳击,摔跤术因摧动人的脚跟故有“一年跤胜三年拳”之说,而摔跤必先伸手把位,故易被捉住手后擒拿反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故太极拳手不应有门派之见,应当以太极原理练内劲,多采各家招法之长,多实战、多交手。二是太极拳手重功不重劲。说实话,我看到街头很多练杨式的拳手,非常怀疑他们的拳劲。练拳不要总认为“劲蓄其中”,要放出来看看自己是否满意,试在陪练身上看看人家是否认同。三是太极拳手在交手时不能拘泥于拳架的模式。现代搏击术的主流是高架活步(弹跳步)和严密的防守架,这些都建立在科学的动作速度和效率的分析基础上。而太极拳架过份强调中定而使位移速度变慢,过份强调开展而使防守有过多漏洞,难以抵御别人连续的猛攻。


l               但太极拳确实是一种养生和技击并重的优秀内家拳。我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第一,所有的搏击术都是以发整劲为终极目的,其实质就是把腰部和腿部的力量顺畅的传达到攻击部位,不管什么拳击、散打、跆拳道、空手道都不敢否认这一点。而在发展整劲、训练人的“鞭击效应”这一点上,太极拳“柔中炼钢”的思路是最先进最科学的方法。因为拳击的训练方法是锻炼局部的肌肉以提高攻击瞬间的加速度,对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的效率远不如太极拳,且容易产生对抗肌。第二,太极拳对于重心和平衡的锻炼是举世无双的,合气道的核心思想和太极拳完全一致,柔道的实质也是“借力打力”。第三,太极拳对意的锻炼,实质是是练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因此太极拳的外形虽有快慢,其实质完全是“以快制慢”。此点我不愿意多说,可惜很多太极拳手练了很多年也没有在“意”的方面有大的收获,倒是我这个先练拳击的人觉得太极拳的可贵。第四,大家真正练出内功内劲后,会觉得掌握了一种重型的攻击武器,再也不会认为太极拳是软绵绵的拳了。


l               我现在的锻炼思路,是以练陈式太极拳为内功和养生的核心,以咏春拳和擒拿术为招术用法,自信敢跟很多朋友过过手。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认为太极拳不能打,陈式太极拳老架在有那么多断肘的擒拿法蕴含其中,有那么多肘法和膝法暗藏杀机,不知有些人是怎么练的。举个例子,陈式老架二路中“兽头式”中,单臂先走下弧再走上弧先逆后顺来缠绕一个立圈,前半段为柔化后捋引,后半段为刚发前崩扌列,是源自戚继光的一个拳式。这一招在实战中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再加翻腕甩腕,其击中时的瞬间加速度非常惊人,简直就是势如破竹、无坚不摧,李小龙的咏春拳中有这招,叫“翻背拳”;空手道、跆拳道中有这招,叫“鞭拳”,但不像陈式拳中有一个引化动作,没有连化带打的精妙。众位可知在拳架中平凡招式精练后的“化腐朽为神奇”。陈式太极拳步法中出腿的练法,蕴含的是侧踹的练法,可惜很多人练得让我看了很伤心,尤其是那位陈正雷同志的“蹬一根”,作四脚朝天欲跌倒状,那样的腿法如何能打人,回家踹老婆去吧。


l               据说郝恩光是被人害死的,后来李玉琳去东北把他的尸体背回老家安葬……


l               孙禄堂先生独步武林五十年,平生未遇敌手。这在当时已是定论。用李玉琳的话讲:形意拳主要是靠郭云深、李存义、孙禄堂三个人立住的。而八卦拳在董海川以后主要就是靠程廷华、尹福和孙禄堂三个人,才在武林中立稳。至于太极,在陈微明广传以前,其传播范围并不广。孙家的太极从不轻传,也没听说有谁只练孙氏太极拳而不涉及形意、八卦。好象孙氏拳就必然包括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我不是练孙氏拳的,深点儿的说不好。


l               和李存义同门的张占魁也颇有贡献,张先生晚年融合形意八卦而创形意八卦,其手下名手很多,在天津一带很有影响。耿继善1900年创办四民武术社,培养了许多武术人才。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同出于刘奇兰先生门下,刘殿琛说“燕赵好武之士多归之(指奇兰公)”所以奇兰公也功不可没。据姜容樵先生说,与他同辈的师兄弟中,以孙禄堂、尚云祥、郝恩光三人授徒最多。山西车、宋也是代有传人,只是其传人的活动范围大多不出山西省,所以影响不象河北这么大,但河北、山西交流不断。山西的传人确有真功。1923年《拳意述真》出版,1924年夏,孙禄堂先生去山西拜访在介休教拳的宋世荣先生。1927年宋世荣先生去逝,孙先生的弟子吴心谷为其做传,记载了宋先生的生卒年月,纠正了他在《拳意述真》中所说宋先生八十余岁的错误。吴心谷为其做传的原因是孙先生与宋先生“时相过从,尝以公生平行止语谷,谷仰其德高艺绝,堪为学者师,爰濡笔传之,庶后之人有所考焉。”可见孙先生对他的前辈怀着我们对他一样的敬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