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交警上班时间:太极杂说6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06:29
太极杂说61


太极网罗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4



  汪老的先父崇禄公曾和溥伦贝子一起跟杨健候学艺多年,汪老七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在杨家练功,1917年十四岁时拜杨健候三子杨澄甫为师,一直到杨老师到上海,才终断了直接受教,汪老1926年开始教拳,门下有很多的徒弟和学生,他老人家,担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也一直没有间断杨式太极拳的教学,汪老得杨家真传,因杨家对外人不讲技击拳架,只讲养生拳架,对自家的徒弟在家里教才讲些不被人知的技击拳架和技击方法。


l         圆里乾坤大,沾粘日月长。

    阴阳自变化,刚柔任消长。

    沾粘亦是圆,乱环无丢抗。

    脚随手进步,腰腿全主张。

    上下相随和,运化在两掌。

    前后与左右,随机任端详。

    出掌摸前胸,乱环势难挡。

    动摇敌根本,一发气远扬。

    敌若用挑手,采按不离行。

敌若手按下,随下再升堂。

我上莫忘采,敌旁封闭忙。

    左右无参差,出手显高强。

太极真玄妙,乱环术中王。


l         “松”“散”“通”“空”四个字,这才是太极拳最高的技法。


l         无过不及就好。一般对方如果退我即跟上但不过,只看住,不加力。渗透,找缝,对方处在背势(注意是否我顺人背),对方一动正好一打。


l         如果你能一直拿着对方而对方并没感觉出来,那对方就跟“关在笼子里的老鼠乐”,玩贝。东西一般与水平相近者是用不出来的,必须对方比自己差一些最好。


l         悟出东西且东西上身后,一定要用于实际进行检验,最好的方法是定步散推。如果不中用,应找出原因。


l         关于《孙禄堂武学录》的疑问和失实之处

    疑问:1、书前孙禄堂先生摄于北京绒线胡同的坐姿照片说是中年所摄,而童旭东发表于2000年12月《武林》上的同一照片却说是1933年73岁时所摄。同一照,一说中年,一说老年。孰是?2、同页老年时摄于上海半淞园之照本来是和其子孙存周合影,孙存周却被删去,为何?3、陈微明所做“孙禄堂先生传”中有一句“其子存周能得其传”(见书末报刊的影印件)在385页附录中被删去。为何?

不实:1、书中393页中说“1915年6月,禄堂公所著《形意拳学》出版,。。。陈曾则见书中论理精微,遂拜访之。。。陈闻宏论,当即拜师,后学武有成。”陈是1915年读《形意拳学》后拜师的吗?不是!否则《形意拳学》中怎么会有陈曾则的序。且陈序中第一句说就是:“余从禄堂先生学形意拳术将及四载。”可见陈是在此书出版之前数年就拜了师。还有一证,即禄堂公逝后,陈微明做“孙禄堂先生传”,其中说“余承先生教诲二十余年,略知先生生平,谨为之传。”从1915至1933,不到二十年,所以陈之入门必要早于1915《形意拳学》出版之时。结论:说陈是因读了《形意拳学》而拜师是错误的。陈微明后又投师杨澄甫,陈的造诣是在太极拳上。2、书中394页说:“1924年,禄堂公辞去官职,前往山西指导国术。”孙先生此行目的是指导国术吗?不是!孙先生本意是去拜访宋世荣前辈,时宋前辈在驻介休的军队里教拳。经太原时为宋虎臣之弟子董秀生挽留,切磋月余而归。董喜研究武术,此后刘殿琛先生在太原国民师范任教时,董执弟子礼向刘请益。说孙先生意在指导国术有夸张之嫌。


l         松胯,应当伴随全身各部位全开才能实现,手肘肩背足膝腰胯....等都要练开。应当练通全身,胯自然松了。松胯应是意思松了就可,不可用意过强,沉肩坠肘实际是接。


l         其实太极拳只是内家的一种流派罢了,不用看得很神奇。但是,既然是内家拳,就有其相通之处,大家都以站桩为基本功,以在站桩中求的精气神的统一象形意!


l         不论练什么,还是应从桩功入手为好,桩功就是由外入内的一个门径,抓住桩功即抓住丹田,抓住了拳术的关键,且从桩功入手,上功快,外形虽不动,但可以体会到内中的变化,可以引人入胜。如果只从走架中要内劲,外形变化较为有趣,但内中不会有较快的长进,若说枯燥,还胜于桩功。且历来的太极先师都注重桩功,如古之吴鉴泉,今之冯志强,孙氏太极也要站无极桩和三体桩。


l         禄堂公是为我敬仰的前辈高人,因为禄堂公有他的东西在!他不仅是技击高人,他更是一位卓绝的武术理论家;他把他的拳学理论留给了后人,这比他当年打败无数强人更有价值!至少后人可以知道他的武学思路,而这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l         陈式拳中每一招的最后都有一个定式,此为静桩,开头和结尾静桩的时间更长。打拳时刻应保持中定,动中求静,以动静求阴阳。我以为动桩涵盖了静桩的内容,在拳架中练桩比单练静桩效率高。


l         身形如睡精神明,五圣默运句句清;内外有无凭师意,视透玄关密密应。身如婴儿参造化,闭目塞听道基盈;由来顶上观慧处,天音响彻放歌行!


l         据我所知,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找妙方,笔尖熬干洞庭湖!


l         拳理、拳论那是古人练拳的个人心得,对你练拳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他在文中要表这个意思的的用词和你对词的理解不一定相同。比如说你对松的理解是什么?而陈家沟无论会不会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松是彻底放下,你是这样理解的吗?练拳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是不知那个温度的,你又如何能说出来呢?


l         S线“双黄蛋”是由两胯或尾闾骨划8字划出来的……单黄蛋和双黄蛋的变换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l         要玩玩阴阳圆!阴阳部分,我先玩单黄蛋,守住一点,占住圆心,玩出蛋清,炼出蛋壳。我再让阴阳交合,出现双黄。我在阴阳双黄之“中”划出不偏不倚的S曲线。我玩这个曲线。让划圈的划圈去吧,如果划到圈里来,我就给他S上!我让八卦在我壳上转,形意直线穿过我的S线,从阴黄心到阳黄心。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1 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