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交警大队官网:太极杂说7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2:10
太极杂说72


太极网罗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4



关于李道子传给俞莲舟的几句真言:“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我依稀记得老师说过是八项太极基本功练法。我本人倾向于是四项。其中,西山悬磬是站无极桩;虎吼猿鸣是一种练习法;翻江倒海是一种杨式太极拳的基本功。


l         陈照奎所传的陈式83式太极拳,我们可以对比顾留馨的《陈式太极拳》和马虹的《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两书;顾的拳据说是陈照奎代父所传,而其书又经陈照奎审看过,而马称其书是跟陈学拳时的笔记;两书一比,可以看到并无多大区别。而我们再看看陈发科几个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拳架:冯志强,肖庆林,黄康辉__洪均生所传,马虹,及陈家沟几位;除了冯氏的演练的风格很是独特外--冯氏是否杂些胡耀贞的东西?--,其余皆很相象,略略有一些差别。人们喜欢争正宗,像陈式新旧之争更是厉害。其实,两架内含劲别劲路几乎相同,只是新架一些式子重复了几下,所谓加了些“圈”;而大多数人视而不见,本来,人们都知道太极拳重内不重外,以内引外,反而在这些不关大局的细节上争吵,可见心态还不中正,不自然。

马虹老师的拳架,很规矩,每一式每一动作都很清楚,所讲的基本拳理也让人明白。他可以是一个武术教练,他的架子也符合当代竞技武术的趣味,但是,他的架子有些硬,僵。有人可能误解,百把气功桩,是一种他所说的练内功的辅助功,主要大概是练发劲;对于内功,他有《丹田内转》一文--录于上书,大致是说,所谓内功,即行拳要以腰带动,不是很清楚。而内气运行之法,他并无提及,有人说他学谁的,可能是误解。


l         《形论》

    何为形

    形,顾名思义是指形状,是外在的可视的物的状态。但太极拳‘形’的概念却不是这么简单,而应扩大会为身体所处的内在和外在的状态。包括身体的姿势,骨骼间架的摆放,肌肉皮毛的状态等等,在拳的初级阶段,‘形’主要是指外形,可以独立于‘意’;但一至中级乃至高级阶段,‘形’转而向体内追求,那么,‘形’与‘意’就再难割舍了。

    形神合一

    上面说过,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并且可能会‘昨是今非’,但有些大前提是不变的,如‘中正’。当然到了高级阶段,会出现以身形的不中正求内里中正之类的要求,但依然是不脱离中正二字。这里的‘身形的不中正求内里之类中正’可能一时难以解释和理解,要求拳者有较高的‘意’的功夫,也许就是为什么说‘高功贵悟’吧!至于《身法八要》,《十大要领》都不脱’中正’等的要求,前人今人对此已有够多的说解,我们就不再就此展开讨论。我们想说的是,如何将‘形’和‘意’统一起来而加以训练。在行拳站桩时,加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站就体会自己的体态,我的各个部位是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合要领,是否‘中正、安舒’;一动就体会自己是否动的‘通顺、匀整’。如此慢慢练习,才可逐渐形神合一,周身一家。

    如何指导形的正确

陆老认为检验形是否中正,初级阶段的看他是否得力,即在主要的方向上都能用得出力来,也能受得起各个方向上的来力,并且不能有不平衡的问题,如我身体正面很得力,侧面和后面差些,又如我能应前面向下的来力,却难以应付前面向上的力,都可认为形上有问题。当然,高手的您告诉我是‘意’上有问题,很对!因为我们在这单纯的说‘形’,即初级阶段的‘形’。而在高手身上,‘形’、‘意’是可以互换的,‘形’即是‘意’,‘意’即是‘形’。中高级阶段则看他打出一个力或接受一个力时,是否依然保持自身的独立平衡,即出力时突然落空,受力时来力突然消失时,他是否有失衡,如有则有问题。至于‘安舒、通顺、匀整’是中高级的要求,看打拳盘架是否神舒体静,神情平和,骨架匀称,每一动全身每一关节,肌肉,皮毛协同动作,打完后全身沒有特别疲劳之处,专练某处时除外。


l         ‘先在心,后在身……’,‘松柔,不用力,慢慢的走架……’,‘由着熟渐悟懂劲’,‘拳打千遍其理自明’等等。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拳是一个体系,拳的训练同样是一个体系,我们上学分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时期学生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样不同。我们太极拳的学习同样如此。任何沒有前提条件的、孤立的理论都是沒有意义的。对于同一句拳论,在不同拳术水平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同样会有不同的打法,而且随着拳艺的进步会出现‘昨是今非’的现象,或者‘昨非今是’。以上篇的练‘意’来说,学拳架时意在动作的准确,而当动作熟练后,意在身体的工整,再后,意在劲路,……。拳论早有‘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之说。要知道这里的‘口授’是指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法,劲法,用意,非得摸着骨架肌肤,进行感性交流不可。因此在文字里,即使文章讲的再透彻,要想据此就练成高深功夫也是很困难的。当然话也不能绝对,也许您是天才,您能成,这不是没有可能,但我们説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人会学习,会主观思考,能将经验教训互相交流,现在我们太极拳的成熟,就是源于一代代拳师的积累。


l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恩师---刘长江老师。刘老师姓刘名长江,今年67了,是中科院动物所的高级工程师,已退休多年了。刘老师的练拳经历挺有传奇色彩的,50年代他在科学院组织员工健身,请王培生王先生来教拳,自己也跟着学了,有大半年时间。后来运动一个接一个来,就搁下了。70年代刘老师干校回来,得了很严重的胃病,年年犯,最后一次住院输错血,差点死掉。(死亡通知书都已发到单位了)。那个医生告诉他治是治不好了,不如练太极试试。所以他又把太极拳捡了起来,没想到半年就练好了。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当然练的是真下工夫,试举两个例子为证。一是他当年练一趟架子下来,汗水蒸腾,全身湿透,跟水里捞上来似的。二是他当年在院子里练拳的地方碾出一条沟来。(他自己原来不在意,一天一个拉板车的师傅忍不住跟他说的,说刘师傅您练拳真下工夫,都碾出沟来了(当然是浅沟)。(因为他经常经过时车都要颠两下))。这期间(70年代中期)刘老师亦师从于董奕臣董老师,经常去董老师那里听董老师说手,(董老师是刘老师的老爷子的至交好友,董老师的手很柔。)所以从师承上讲是这样的:全佑---郭芬(郭松亭)---董奕臣。因为刘老师的工夫架子都是王培生王老师的37式里得来了,所以在《杨禹庭式太极拳剑集锦》的书中也把刘老师列在王培生王老师的一支里。他老人家的老爷子是当年燕京大学教授,所以他从小长在燕园,学在燕园,跟北大感情很深,所以退休后从91年开始,受北大教师工会之聘在北大俄文楼那块儿教北大师生吴式拳(37式)教了有8年,与学期同步,一周两次。教学同长,其乐融融。


l         冯志强先生一生所学甚多,近十几年来主要以推广自创的48式和混元24式为主,侧重于养生和内功方面的修炼。马来旺老师似乎没有学过混元太极,因为从未见他提及。而他所传的陈式拳架却的确是冯先生所受。架子极低,练起来非常吃力。

    马来旺老师是一个真正的武术家,他对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大刀、长枪等器械无不精通。马老师的拳也是气势磅礴,身法中正,给人感觉内劲浑厚之极。我也见过不少武术名人的拳架,自觉还有一点鉴赏力,马老师练起拳械的气势决非武术运动员或普通习武者可比拟。或许马老师不是个修道之人,还未到太极拳的至高境界,但那的的确确是真功夫。马老师家里常练的单刀重17公斤,我一手拿起都费劲。多年前有次在团结湖遇上十几个流氓调戏妇女,他出手将他们都摔进湖里,未伤一人,由此也可见马老师武德之高尚。在这方面确不知网上诸位谁敢说自己能够轻松对付一、两个持刀歹徒?就算随手练一套表演套路,马老师也让人感到就是不一样,使我想起萧峰将一套最简单的太祖长拳打的威力无穷的故事。马老师曾讲过过去他学拳时每天一摔就是五、六百下,第二天早晨都不知自己胳膊和腿在哪里了。也曾讲过学剑时练空中劈剑用萝卜代替木头糊弄林青山师父的趣事。有时马老师也讲讲夜深人静之时独自练拳时进入虚无状态的感觉,但给我们教授的确实实实在在的入门功夫,没有任何虚的东西。

至于太极拳本身,我想原先也是技击的拳术,习练者许多要靠它吃饭,而不是用来求道。因此各种克敌制胜的招数是必备的。太极拳也并非是纯柔的拳术,杨式太极拳里班候架发劲的动作就很多,很刚猛(不知发不发声,陈式太极是讲究发声的,可参见杨露禅学拳的逸事),并非只是杨澄甫所改的85式拳架,光靠这套架子在过去恐怕撑不住门面。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1 12: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