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图书馆办卡流程:太极杂说61-61-62-63-64-65-66-67-68-69-7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12:36
太极杂说612009-04-06 10:26

l         万老先生在80高龄的时候可以以拇指和食指轻夹平举1米长的实心铁棍,这是真的。我有朋友的父亲亲眼目睹。

l         据上海的武式太极拳家金仁霖讲,徐震(字哲东)既跟杜心五学过也跟郝月如学过。徐震认为郝月如的功夫当在杜心五之上。而又有史料披露,郝月如在与江苏国术馆的教习李庆澜切磋散手时,尚不敌李庆澜。李庆澜曾获首届国术国考的优等和浙省国术游艺大会的第14名。如此推来,杜心五如果参加当时的擂台赛,也很难取得好成绩。就象现在民间的各类武术大师很多,但到了散打擂台上,真能撑的住的,几乎没有。大师们也许都有一技之长,但未必个个真能打。据说刘百川就认为老不以筋骨为能。而太极拳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愈老弥坚。不过似乎要限定在,以老对老的范围内。所谓耄耋御众,我还没有亲眼见过。

l         自然门是徐矮师祖传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杜心五传万籁声先生,自然门武学分九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修行步活身、四肢之劲气、螺旋之力以及内外兼修的硬功等入门之法。主要内容有二十七式自然拳、子母球、一指胶。自然门是徐矮师祖传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杜心五传万籁声先生,自然门武学分九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修行步活身、四肢之劲气、螺旋之力以及内外兼修的硬功等入门之法。主要内容有二十七式自然拳、子母球、一指胶。金刚功、内外护体功、大力神功。内圈手、矮档腿、鸳鸯环。第二阶段主修攻防博击之术的套路。第三阶段主修实战博击与修身、修心、修性相结合,从而达到自然而然的高深境界。习练自然门者多长寿,且瘦者多,如胖子说是习练自然门纯属笑话。自然门的基础就是走内圈手。

l         自然门目前出名的有福建万籁声一支,主要以练内功为主,内功练好,自然就会出别的武功。例如陈式太极拳,以前有过介绍,北京有位学自然门的,虽从未学过陈式太极拳,但当他想打时,便能打出来。据说,他们打的太极拳也很慢,很随心所欲,但只是动几下就能气布全身,别人攻击不了他。

l         站桩

站桩即立稳,平均之站立也。初习为基本桩,习时须首先将全体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顶立,神庄力均,气静息平,意思远望,发挺腰松,身体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颠顶,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激荡回旋,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系下,有木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气游泳殊近相似也。然后再体会肌肉细胞动荡之情态,锻炼自得,自知为正常运动。夫所谓正常,即改造生理之要道,能使贫血者可以增高,血压高者可以下降而达正常。盖因其勿论如何运动,永使心脏之搏动不失常态,平衡发达,然在精神方面,须视此身为大冶洪炉,无物不在陶熔体认中。但须察觉各项细胞为自然之同时工作,不得有丝毫勉强,更不许有幻想,如依上述之锻炼,则具体之肌肉不锻而自锻,精神不养而自养,周身舒畅,气亦随之而逐渐变化,其本能自然之力,由内而外,自不难渐渐发达。但切记身心不可用力,否则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总之,无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横隔膜一发紧,便是错误,愿学者慎行之,万勿忽视。

l         杨露蝉父子之所以天下无敌,关键在于其轻身功夫的高深,当然这也是太极功夫到了虚灵境界的表现。硬碰硬,杨班侯断然不是外家大力士的对手,然后可以依仗飘忽的身法避其锋芒,击其弱点而取胜。杨澄甫身躯胖大,因此虽40岁壮年却败在25、6岁的万赖声手下。其它内家拳如形意、八卦也是如此。有段董海川的逸事这样写到:恭亲王府有个太监,人称齐三老爷,亦喜练武,功夫甚好,与董先师彼此闻名。一天,他见到董,问道:“董海川,你的功夫究竟有多大,妙在哪里?”先师答道:“我也不知道。”齐三道:“这样吧,我出个主意,你盘腿坐在这个方凳上,在你头上方一尺用绳子吊十块砖,系枝火香,烧断绳子,砖掉下来如果砸不着你,就算你功夫到家了。”先师道:“咱就试试吧!”于是,依上所述试之。先师盘坐凳上,火香烧断绳子,砖砸下来,瞬间“轰”一声,砖砸凳上,先师不见了。大家定睛一看,先师已站在齐三爷背后了。齐三爷把大拇指一竖道:“你算可以了。” 反观现今太极高手们,轻身功夫平平,因此碰到散手或拳击高手也就难以避其锋芒,只有硬碰硬,胜负就很难说了。

l         功到自然会有,我不会去追。

l         懂劲须知阴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应当是“阴阳相合”。

l         人民日报2000年12月15日的文章,真正的太极拳是赵堡镇的太极拳(文章节选附后)

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于明末清初创太极拳之说曾盛极一时,而王宗岳《太极拳谱》公之于世之前陈氏拳留下来的所有资料中都未提及过太极拳字样,更未提及过太极拳“八法”之要领。由此可见陈氏拳本非太极拳的判断乃事实无疑。从最近河南温县发现的资料证明,王宗岳乃明万历年间山西太原太谷县小王庄人,其师承有待进一步考证。河南温县赵堡镇小留村的蒋发曾随王宗岳学艺7年,艺成归里,代有传人。可见,赵堡拳乃是王宗岳太极拳的直接传承。

l         重心转移的问题属于开合的问题,能把开合做好了,重心转移的问题也就解决好了。

l         腰胯运用好了,膝部就能随!能随的话,膝部也就解放了。这是中节随动根节的做法;当然,根节也能随动中节,中节也能随动梢节。膝能蓄劲、藏劲。内气必须打通膝关节!太极拳(套路)中, 拳与腿 (手与脚)所起的作用是均等的. 尽管太极拳本身的中心思想是以防守为主 - 修身自卫,但是, 对于腿的应用, 则是不容忽视的. 在陈式太极一二路套路中, 把腿的功能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守中有攻 (如: 金鸡独立, 转胫炮,), 攻中有守 (如: 翻身二起脚, 跌*,倒骑龙).在今天世界武术潮流中,普遍接受了以腿击作为前领的主导. 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 也不宜轻轻的错过它的潜在实力. 我们可以在不断的练习中反复地领悟出它的优劣,从而得到改进.比如: 金鸡独立为甚麽它是守中有攻的架式呢 因为它可以用来防止直拳,左/右钩拳的催击, 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对方蹬腿,挂腿的攻击. 擂台上的搏拳,大家经常看到, 现实中的搏腿, 太极拳中的金鸡独立是最实用的一个架式. 其它的无出其右. 收腹,提膝,蓄劲,立臂,坐腕,动作一气呵成.从守中换式进攻, 如: 左/右蹬一跟 – 向对方来腿蹬去 (搏腿). 如: 白蛇吐信 – 在对方来腿收回之际, 进步翻掌直棚对方咽喉.错失进攻机会的话, 还可退步变为倒卷肱,远离战区,从新布署.当然, 运用每一个架式都有其一定的条件, 要视乎个人的实际情况.如对听劲/懂劲的修为 (简单的说是实战中的经验),对架式的灵活运用等.

l         炼形无非是内敛和假借,内敛使心气平和、协调、一气贯通、阴阳调和,假借使其意、气、形合一,调整身形力形气形,内敛为养,假借为用。






太极杂说612009-04-06 10:27

l         汪老的先父崇禄公曾和溥伦贝子一起跟杨健候学艺多年,汪老七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在杨家练功,1917年十四岁时拜杨健候三子杨澄甫为师,一直到杨老师到上海,才终断了直接受教,汪老1926年开始教拳,门下有很多的徒弟和学生,他老人家,担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也一直没有间断杨式太极拳的教学,汪老得杨家真传,因杨家对外人不讲技击拳架,只讲养生拳架,对自家的徒弟在家里教才讲些不被人知的技击拳架和技击方法。

l         圆里乾坤大,沾粘日月长。

    阴阳自变化,刚柔任消长。

    沾粘亦是圆,乱环无丢抗。

    脚随手进步,腰腿全主张。

    上下相随和,运化在两掌。

    前后与左右,随机任端详。

    出掌摸前胸,乱环势难挡。

    动摇敌根本,一发气远扬。

    敌若用挑手,采按不离行。

敌若手按下,随下再升堂。

我上莫忘采,敌旁封闭忙。

    左右无参差,出手显高强。

太极真玄妙,乱环术中王。

l         “松”“散”“通”“空”四个字,这才是太极拳最高的技法。

l         无过不及就好。一般对方如果退我即跟上但不过,只看住,不加力。渗透,找缝,对方处在背势(注意是否我顺人背),对方一动正好一打。

l         如果你能一直拿着对方而对方并没感觉出来,那对方就跟“关在笼子里的老鼠乐”,玩贝。东西一般与水平相近者是用不出来的,必须对方比自己差一些最好。

l         悟出东西且东西上身后,一定要用于实际进行检验,最好的方法是定步散推。如果不中用,应找出原因。

l         关于《孙禄堂武学录》的疑问和失实之处

    疑问:1、书前孙禄堂先生摄于北京绒线胡同的坐姿照片说是中年所摄,而童旭东发表于2000年12月《武林》上的同一照片却说是1933年73岁时所摄。同一照,一说中年,一说老年。孰是?2、同页老年时摄于上海半淞园之照本来是和其子孙存周合影,孙存周却被删去,为何?3、陈微明所做“孙禄堂先生传”中有一句“其子存周能得其传”(见书末报刊的影印件)在385页附录中被删去。为何?

不实:1、书中393页中说“1915年6月,禄堂公所著《形意拳学》出版,。。。陈曾则见书中论理精微,遂拜访之。。。陈闻宏论,当即拜师,后学武有成。”陈是1915年读《形意拳学》后拜师的吗?不是!否则《形意拳学》中怎么会有陈曾则的序。且陈序中第一句说就是:“余从禄堂先生学形意拳术将及四载。”可见陈是在此书出版之前数年就拜了师。还有一证,即禄堂公逝后,陈微明做“孙禄堂先生传”,其中说“余承先生教诲二十余年,略知先生生平,谨为之传。”从1915至1933,不到二十年,所以陈之入门必要早于1915《形意拳学》出版之时。结论:说陈是因读了《形意拳学》而拜师是错误的。陈微明后又投师杨澄甫,陈的造诣是在太极拳上。2、书中394页说:“1924年,禄堂公辞去官职,前往山西指导国术。”孙先生此行目的是指导国术吗?不是!孙先生本意是去拜访宋世荣前辈,时宋前辈在驻介休的军队里教拳。经太原时为宋虎臣之弟子董秀生挽留,切磋月余而归。董喜研究武术,此后刘殿琛先生在太原国民师范任教时,董执弟子礼向刘请益。说孙先生意在指导国术有夸张之嫌。

l         松胯,应当伴随全身各部位全开才能实现,手肘肩背足膝腰胯....等都要练开。应当练通全身,胯自然松了。松胯应是意思松了就可,不可用意过强,沉肩坠肘实际是接。

l         其实太极拳只是内家的一种流派罢了,不用看得很神奇。但是,既然是内家拳,就有其相通之处,大家都以站桩为基本功,以在站桩中求的精气神的统一象形意!

l         不论练什么,还是应从桩功入手为好,桩功就是由外入内的一个门径,抓住桩功即抓住丹田,抓住了拳术的关键,且从桩功入手,上功快,外形虽不动,但可以体会到内中的变化,可以引人入胜。如果只从走架中要内劲,外形变化较为有趣,但内中不会有较快的长进,若说枯燥,还胜于桩功。且历来的太极先师都注重桩功,如古之吴鉴泉,今之冯志强,孙氏太极也要站无极桩和三体桩。

l         禄堂公是为我敬仰的前辈高人,因为禄堂公有他的东西在!他不仅是技击高人,他更是一位卓绝的武术理论家;他把他的拳学理论留给了后人,这比他当年打败无数强人更有价值!至少后人可以知道他的武学思路,而这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l         陈式拳中每一招的最后都有一个定式,此为静桩,开头和结尾静桩的时间更长。打拳时刻应保持中定,动中求静,以动静求阴阳。我以为动桩涵盖了静桩的内容,在拳架中练桩比单练静桩效率高。

l         身形如睡精神明,五圣默运句句清;内外有无凭师意,视透玄关密密应。身如婴儿参造化,闭目塞听道基盈;由来顶上观慧处,天音响彻放歌行!

l         据我所知,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找妙方,笔尖熬干洞庭湖!

l         拳理、拳论那是古人练拳的个人心得,对你练拳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他在文中要表这个意思的的用词和你对词的理解不一定相同。比如说你对松的理解是什么?而陈家沟无论会不会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松是彻底放下,你是这样理解的吗?练拳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是不知那个温度的,你又如何能说出来呢?

l         S线“双黄蛋”是由两胯或尾闾骨划8字划出来的……单黄蛋和双黄蛋的变换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l         要玩玩阴阳圆!阴阳部分,我先玩单黄蛋,守住一点,占住圆心,玩出蛋清,炼出蛋壳。我再让阴阳交合,出现双黄。我在阴阳双黄之“中”划出不偏不倚的S曲线。我玩这个曲线。让划圈的划圈去吧,如果划到圈里来,我就给他S上!我让八卦在我壳上转,形意直线穿过我的S线,从阴黄心到阳黄心。







太极杂说622009-04-06 10:27

l         归根到底,大道至简。前辈已经把太极拳理论述的很清楚了,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能明白,找到正路一直向前就行了。

l         其实站桩的目的不过几条,一是桩法换力,通过站桩,把长久以来习惯的憋气努力的习惯换掉罢了。其次,就是培养内力。

l         拳术虽小事,然本天地之道!拳术之道,亦是作人之道。

l         无论是打拳还是工作一定要在全心全意的过程中将心态放松下来.千万不要把练拳的目的、方法和过程给搞混了。无极生太极,是针对我们的身心而言的。身心之内要无极,身心之外也要如此。

l         如果对方慢腾腾的上来时,你还应该有一个“引”的动作,叫有形的“问劲”,一“问”对方必定有反应,就是“答”,这个“答”正是你所需要的。反过来说,功夫比你高的,你的“问”也正是他所求之不得的,结果可想而知。相信,当你功夫到的时候,就不难理解。

l         我并不是反对谈神意,在确实入门的太极拳同门中,大家一谈神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入门的同门中,或进入网站的太极拳初学者,他们还不懂得太极拳是怎么回事,见我们神意来神意去的,还能凌空打人,他们就要从这方面去追求,而忽略了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和习练方法。这就要误导他们的,所以,还是少谈为好,多谈些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l         玩太极、练太极的人一般会认为苦练会出功夫,因此练时非常执著,非有想要练出什么来的想法;这样就可能意重了,倒练不出来了。实际上应抱着玩的态度,不必太用心。有意无意不去追什么,站桩时尤为重要。“高度清醒不执著,难得糊涂不昏沉”。再者,现在练太极,技击故不可少,养生更重要。太极是一种艺术。

l         太极拳各种招式(单操)的运用必须是建立在懂劲的基础上,以“六合劲”为根本,否则,将体现不出太极拳的独特风格。

l         力源?听说过浑身无处不太极之说吗?只在后背往上一点……力发于足,不是蹬劲上来的吧?

l         心越静,体越松,反应越灵敏。

l         即使身体不运动,也要通过腿脚与地之相争,以及身体的完整一气,使身体与地球形成整体,也就是说,身体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从而使对手感到强大的力量。

l         练了三年或者五年,就想神意打人?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也只能是到练血阶段,尚未到练气阶段;只有到了练气阶段,才能有可能隔空碎物(注意,并非只是放到人)。

l         太极拳在的种种传说,书上有,人间有。太极拳为内家拳王。内力本是无形无影的。

l         我曾与一个山西的拳友见面,他非常喜爱太极拳,也有一定的功夫,他把太极的一些理论用于生活。他说,人都有一个圈,在圈外什么事都没有,如果有人进了我的圈,我就要反应将其推出圈外。上个月我又见了另一位拳友,他功夫不高。他也把太极的理论用于实际。他看到陈发科曾说,谁能合住对方谁就赢了。他把这句话用于实际,每当与其他单位或同志谈工作时,总是用合,先合住对方,然后看看是否有相同的东西,再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使劲。

l         得太极功夫真趣味者,无不归于平实朴拙之相。

l         切切实实地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每天苦练,你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意气神。这时,你会觉得自然、轻松,上下相随,左右逢源,打人不打人,全在你“一念”之间。

l         太极拳的外形是随内形而动,如果内形动了,即使外形做得不太到位,那也是对的,因为只要他按照这个方法去练,一定有一天他会做到位的;如果内形不动,即使外形做得如何漂亮、如何“到位”,那也是错的。

l         真会空灵推手之人,一般人根本摸不上身,眼见摸到却已空,回来时一般人就被打飞了,没法玩了。

l         所谓拳理,就是拳和道理。练拳没有拳理来指导只会肓练。而拳理没有拳来实证也是没用!

l         练拳就是为了练出一把劲!

l         知人功夫就是听劲功夫……

l         我今年72岁,1946年从胡耀真学习心意拳和气功,50年经胡师推荐,兼从吴子珍先生学习河北派形意;几十年来我接触过的有名的拳家不下千余人,当然其中很多当年仅是个和我一样的小学员,彼此打打闹闹的,而今,不知怎的,一跃都成了武林名家,人五人六的不可一世了!因此,我不能用真名,否则和老朋友们就不好见面了,他们会指着我说:“你这个老家伙专门揭我们的老底,你不吃这碗饭,怎么痛快就怎么侃,却要来坏我们的饭碗!”

l         太极不用蛮力是对的,但手无抓鸡之力的秀才也无法适应强烈的对抗。

l         松胯一定要曲膝,而且一定要圆裆,要在圆裆的基础上曲膝松胯,否则毫无意义。同样,沉肩垂肘必须要虚腋。圆裆与虚腋是关键,切莫忽视。

l         只有站桩才能体会静极生动,此动为真动,为不动之动。把这种体会用于练拳架和推手中才能出功夫。站桩应站高桩。另外站桩对养生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l         不应从招式,技法上找。应努力练功,练通全身。一出手他就无法抢手才对。

l         自杨露蝉前辈说:“站住中定,往开里打”之后,很多人将太极看成一种功力的象征,而忽视了它在步法、打法(包括擒跌、点穴)的独特之处。

l         坠肘首先要松胯,不松胯就不能彻底坠肘,所以,关键在松胯。松胯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要点所在。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高手谈意、谈神、谈气,就是不谈松胯,一说如何松胯,实际就把太极拳的全部精华拿去了,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走了。所以,不是紧密圈子里的人,师傅是不轻易教导的。许多人自称是什么人的高足,但他打了一辈子的太极拳,也不知道怎样松胯。坠肘的感觉是手上有一根丝线吊在那里,手上不着一丝的力,自然下坠,丝线断,则手臂自然落下。









太极杂说632009-04-06 10:28

l         松肩、松垮是要求,同时也是功夫,不是想松就松得开的,关键是找到怎样练开的方法!练开的过程实际是一项工艺的加工过程,习惯的养成。杂技演员的腰跨,肩臂可谓松的开,但松成的方法与太极拳不同,所以不出太极劲。

l         松胯不如说开胯!腰是最难开的。腰松了,才能上下贯通,判断是否上下贯通的标准,大力来时,你承受时脚上是否有蹬力。至于沉肩坠肘,并非有意去沉去坠,那是接,接哪自己去想。

l         架子(内外皆是)搭好了,力的传递就有了正确的路线。

l         太极拳乃身上功夫。理,不可不究,也不可太痴。观陈小旺之拳,方知动静之妙。观冯志强之拳,方知大气浑脱之象。

l         功力是有极限的,而松是没有极限的!

l         天之道,生于无形,幻变不穷,然其万象,如水,如云,如风,皆因规律所循。人之道,顺心而行,心者,天之道也。各位同好,练出来的拳是否如水,如云,如风?

l         到定势时各部位膨一膨,继而一松,效果较好。

l         在定式时从头到脚把所有关节都撑开,节节贯串,这时候的感觉是紧而不是松,撑上一会儿,比如说,20秒钟,或者3个呼吸,再一松,(感觉特好),再往下做另一个动作!

l         环是刚,是形,是阳;丹田是柔,是水,是阴,阴阳相合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你在刻苦的练拳中多动脑子,举一反三;关键是你能否看到你怎样练的反面,是上是下,是左是右,是内是外,是停是走,是有是无……

l         人生的历练,太极拳的修学同登塔是一样的,开始的时候,地方很大,路也很宽,人也多,可交谈的人也很多。可越往上登顶,地方越小,路越窄,人越少,可说之人越见减少。到了塔尖,你发现,这地方只容你一人,你无路可走,你无话可说,你会觉得孤独,你要讲话,就只能跟上天讲话,而下层的人看上来,你自言自语的在犯傻,或许精神上出了点毛病,其实,你已经成功了。但你不要骄傲,你一失手就要摔下去的,然后有人来接替你的位子。

l         折叠?折叠什么?是折叠阴阳。去意为阳,回意为阴,两意互相包含渗透。是太极图上白中的一点黑,黑中的一点白。

l         太极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解。

l         内部的虚实变换比“丹田内转”更为重要。

l         “丹田内转”若解释成丹田的转圈恐怕是一种片面的误解,有违拳取自然的道理。练拳不应拘泥于局部(如丹田),而应时时从周身整体出发,以通、顺、流动为主。不过,若换成“丹田中内气潜转”的说法,则无论如何都能说得通。

l         腰下如有物……

l         腰如陀螺一般……

l         三心二意:三心:童心、善心、慈悲心、二意:静意、空意。

l         虽只瓦片席,但求得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l         太极练通了,哪发力都一样。

l         太极本意相同,练法各异。

l         明师、毅力、悟性、天资是练武的前提。

l         技击的成就七分在人,三分在艺。

l         拳术没什么决窍,就是一个练字。

l         练拳千遍,其意自现。

l         我们这里也通,那里也通,不知是否有未通之处?倘若都通,试问何处歇息,通往何方?

l         太极拳是通过强身健体来修身悟理,技击仅是其研究的方法和检验的手段,而非其唯一的目的。

l         记得当年老师发力时,我是出去了,可脚下的凳子反向也飞腾出去了。

l         我是师承李雅轩先生一脉的,李先生言其是追求大松大软、虚无的气势的!

l         太极拳的套路与招式其实是人为定的。练至深处,明了太极的道理时,哪里还有招与式的分别,哪里还有套路与桩法的分别呢?

l         孙先生说他初练拳时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行止坐卧扑人于旬丈外无时不然。这是走武艺的路子,经与宋先生交流,受到启发,遂走入道艺之途。由武艺而道艺是进阶,而不是返还,谈不上是什么弯路。

l         功夫工夫,没有工夫就没有功夫。

l         我是拳,拳是我!

l         练拳的人很多,会练的没几个,能用腰走的已经没几人了,何况用脚下发人的呢?

l         练拳是没有捷径的,但是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省去弯路,就是捷径!







太极杂说642009-04-06 10:28

l         练太极拳盘架子、推手、站桩、静坐缺一不可。

l         逢拿必进,遇直必打!全身透空也不是玄而又玄的事,无非是推手松开了的一种方式,当拳和推手练到一定时候的时候,搭手时让对方突然找不到着力点……

l         聪明人须笨用功!至于这体验,那方法,为枝叶,不求而求,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当通则通,当随则随,用气有气,用法有法,阴阳变换,动静相间,虚虚实实,变化无方,紧松随意,随意太极。

l         人体重要的关节有九个地方,太极门和八卦门因此有九节劲的说法;推手的最大作用就是贯穿此九大关节,使劲在一来一往间可以畅通无阻,使敌方的劲渗入足下地中,使我方的劲进入敌方的中心线,寻找机会,影响敌人的重心。

l         实际上,无论什么,力,劲,意,都是自己身上愈是体会没有,对方体会愈重。因为你体会到自己有,就是都还在你自己的身上,没有全部放在对手的身上。舍己从人,当心里还有自己,总想着自己时,你就无法完全从人。

l         阴阳相合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l         “活丹田”说的不错!何处听劲?听谁的劲?无处不听如何?无一处听劲又如何?

l         所有动作都让他自己出,自己走,没有力,没有意!弧线是有形可寻的;当如水一样随心所欲流动起来后,比的是功力,场。

l         武当派里面有小炼形的说法,形意门也讲究炼真形;太极拳在这方面是否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

l         既然说到环与孤线,你就应该想到形如九曲珠,节节贯穿。说到“丹田上手”,就要和环联系起来,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这里用文字不太好表达,我只能说环是钢,是形,是阳;丹田是柔,是水,是阴,阴阳相合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你在刻苦的练拳中多动脑子,举一反三,关键是你能否看到你怎样练的反面,是上是下,是左是右,是内是外,是停是走,是有是无......"外环""内环"都非常重要."隐"是隐藏,既然是隐藏那还是有,太极拳应该练到"静",练到"无",练到"空"。“S线”“对应点”“孤线”“中心点”“O线”这些都是外在的招法。

l         全身透空是,别人来的不管什么,都能让他透过去,对自己没影响。

l         练太极拳必顺明白“体”和“用”。“体”是练法,是养生;“用”是用法,是技击,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老前辈所讲的练大使小,“乾三连,坤六断”。我所说的“环”是练法,所说的“弧线”是用法,这些都不用想自己,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这种反应是靠刻苦努力练出来的。

l         出来的东西是可以象水一样自如流动的。弧线是有形可寻的。当如水一样随心所欲流动起来后,比的是功力,场。谁的大,结果就不用说了。

l         语默以时是真工夫.敍敍不止未得自在

    语默,和动静(知常),定慧(等持),入(世)出(世),佛(法)世(法),无(为)有(为),人我(两忘),阴(平)阳(秘),性命(双修),内(圣)外(王),止观(双运),悲智(双行)是一个东西,不平则鸣,不说就不行,是未得自在者.未得自在,即是沉沦,沉沦布道,误人何忍!遇妄非正,误己更深.

    决断起于周旋,明达观乎语默,明眼人一看便知.未得真消息,复向他人求认可,实在枉了十几年修行.

得真东西者,佛不请不说.得自在者,得机而行,言简意赅,如其不遇,没身而已,器满持盈,去留自在,说与不说,度与不度,恒不挂心,此金刚经之度人而无人可度之谓也,独立不改,虽千万人吾往矣.何况未得真经,用力不久,妄相揣度者呢

l         现今的太极拳肯定不是太极拳的原始面目,从描述明代民间武术面貌和记载太极拳初期的史料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太极拳成为内家拳是和丹道内功思想结合的产物,初期一定非常质朴。

l         现今太极拳的理论和主张太多太乱,听多看多后成了一锅大杂烩,心神散乱、用意不专,于练拳无益。要沉默地、坚定地去练自己的拳。

l         练太极拳以武德为本、养生为副、技击为未,对太极拳“合道”的正确理解就是武德。

l         太极拳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传统文化上。儒释道似乎都可以为太极拳开道。

l         95年,在武魂编辑部的院子里(当时武魂编辑部还在北海后门)我曾与当今武式太极拳大家吴文翰切磋了一回推手,一搭手老吴就在我小腿上连踢三脚,真把我踢愣了,我想这就是劲由内转的武式太极拳吗?好在我抗击打能力还凑合,随之我一个管手加平送,老吴就踉跄欲跌,我赶紧将其扶住。老吴的书写的真不错,架子也还行,但是哪有什么敷盖对吞劲由内换呀?所以太极拳大多可为谈资,极少可为用本。

l         我练的松是心松,体松。?   

l         崇高必至堕落,缘会终须离别,聚敛总归消散,有命见咸归于死。

l         用心的现量境在观,而不是用分别意识在玩弄精神。讲究“制心一处”“专一系念”,讲究“不随境转”,……

l         “制心一处”,“内照形躯”的方法对身心的健康是有益的。

l         练太极的时候"应无所住而降服其心"就会步入太极殿堂了。

l         由根底起去松,象搭积木一样,这样就可以领会到拳经对身体合部位的要求都是言之有物的。

l         自然功到松出来脚浮才是真的。






太极杂说652009-04-06 10:29

l         要松透,只有松透后才能节节贯穿,节节贯穿靠一气,一气贯穿。

l         脚是站在地上了,还是浮起来了,站在水面上了。脚没浮起来的都还没入门。需要让它慢慢浮起来,飘进门内。

l         拳术是再朴素不过的,功夫练上身非朝夕之功。

l         猫行迈步其实就是化劲,……

l         杨式吴式相通的东西多一些,真正能把揽雀尾一式练好,就足以一窥太极门径了。

l         故善用和者,不惊俗,不骇众,不固执,不偏狂,随方就圆,内刚外柔,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潜修密练,人莫能识。若夫有已无人,行为偏执,不失之太过,即失之不及,欲其窃造化,合阴阳,无中生有,有中生无,造成神室,永为无漏金屋,难矣。何为和?礼下于人,谦恭自小,心平性柔,暴躁全无,忿怒不生。大而能小,强而能弱,无人我寿者之相,无贵贱达人之分。化气质之性,消嫉妒之心,言行相亏,动静随时。无好恶,无无明,无怪诞,无伪诈。和处极多,只在机活神圆,因物付物耳。吾劝同志,速将人我山放倒,急把龙虎穴冲开,将已往之高傲欺心、滞气血性、小见偏识,与夫一切不平不顺、不中不正等事,一笔勾销。另换出和平性情,温柔资格,神明默运,以求先天至真之药,点化后天至浊之阴。自然有无一气,动静自如,还我本来良知良能之面目,登于圣域贤关。噫嘻!谦受益,满招损。学者何不自勉自励也哉!

l         李雅轩先生的体会:

“揣思摩像”,我当先也常有之,要想起杨老师打拳推手的神气,便觉功夫有进步,如长久不见老师了,练拳就找不到味道了。近有人竟不知思念教者的意思,肯定是不对的。对太极拳的体会:松腰塌胯、虚实分明,一吐随起,一纳即伏,手领神到,意气布满,一动全身随,真气内鼓盈,身如轻舟走,脚与地面通等等皆对。不过在练架子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于江河之中,是又有动荡之形势;又是非常的沉稳。起,不离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触到河底,船身始终是由水的浮力托着的,亦就是说人练拳的身体,是在脚腿上之弹动力托着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如只说如轻舟走,怕是不懂悟解的入,把意思错解,将身体气势练浮起来,胯以下应以气使其下沉,腰以上、背项、顶部分应是以神往上提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于脚底,与地面过电打通。如这样子一沉一拔,、将胯以上拉成一个整体,再与脚腿通,然后以神领动,并且以气鼓荡着、来使身体作拳势的一些动作,这叫作用神、用意不用力。如专用筋骨肌肉有形之体做动作,那就恐怕忽略了神、意与气势在练拳上的作用,只是一个肉体在涌动,那有什么味道之可言呢?关于这点要注意,切切。

l         松,是骨关节的放开,肌肉的舒展,韧带的弹性,心理的平和。松而不懈,整而不散。

l         一气既太极,太极即一气,此气既拳中之内劲也。

l         人若真得内劲,不用采取与人约斗的方式既可证明,只要当别人轻抚你的手臂,彼能感到有麻嗦之感穿流而过,即可。因此你有没有内劲不是由你自己说了算的,而是要通过别人的感受来检验的。

l         大道至简,拳法阴阳二字尽也。

l         古人说道近乎技,……

太极拳并不难练,关键还是不要想那么多。

l         内劲自有其独到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的。否则,内劲这个概念则无存在的必要。如何实证呢?62年孙存周先生去上海,亲朋故旧为老先生接风,余师亦前往。斯时谈及内劲,众说不一,存周先生命众人抚其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触者无不惊讶,谓之如电,有麻嗦之感穿流而过。余师疑之,亦求一拭,余师按之稍重,未见存周先生有一丝动作,余师竟腾然跌出,心悸难挨。余师事后曰:真如电击。故真内劲是一种功能态下的场效应,即能合于形,亦可脱于形而独立存在,故完全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其真伪。七十年代初,汪永泉的弟子孙德善先生问一投师者中午吃的是什么?答曰:炸酱面。孙德善的三个手指在其心口处一转,投师者当即呕吐。孙德善看着地上吐出的东西说:你小子说话还挺实在。我并不赞同孙德善先生对待投师者的这种做法,举这两个例子旨在说明内劲是有独到的功能效果的,这种效果完全是可以显于外,而得以实证和检验。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囤于自身体内的感受经验。几十年了能得内劲者确是代不数人。自称得内劲者多如牛毛,然绝大多数经不住实证的检验。故凡谈内劲多有两种倾向,一为全盘否认。二为虚幻迷离。此二者皆未得中道。

l         曾听冯志强先生说他在学拳一年的时候恨不得横着走路,感觉一拳能把对面的人打个窟窿,可现在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学生。

l         松的关窍重在身法,意想最好无,最多仅为辅助。……至于内景有真、有幻,真景为无意之意,是为真意。幻景便是掺入了意想,有意想掺入必出幻景。我是由内修而入拳道者,两者道理相通,内修时绝对要意随气动,客气乘之。不可有一丝意想掺入其中,太极拳亦然。至于内视,是功能而不是成就。我亦有此功能,其实只要脑部松果体上的视网膜不是退化的很厉害的人,一般经过较短时间的训练都能产生一定的内视功能。练太极拳并不需要内视,意念过重也是病。内修之道其实至简,恬淡虚无、形松意静而已。天性纯朴,便是慧根,与其说不为幻景所惑,不如说少有幻景,故能直养气通神。慧根浅者,迷于幻景而不自知,偶得些小功能,便自以为是造诣成就,殊不知些小功能本身就是修为中的魔幻,恃于此,轻者终身不得究竟,重者祸不远矣。

l         紧要处在于:1.精水充足。2.意静如水。3.身虚如水。4、寻滞化滞。5.火相内旺外淡。6.水火烹炼化合。

l         太极拳三点一线中,若不以百会穴为顶点,而代之以大椎穴或风府穴,我总有种劲气不到梢节的弊感,不爽、存疑。

l         拳友谈“挂衣架”,当为杨式绝学,甚慕。但练拳时过分强调身躯不动,恐怕要有绝顶的以意行气的功夫,否则难以做到意、气、形的结合。可能脊椎在一定范围内的动度(不失中正、阴阳虚实)是必须的。在陈式拳中,腰腹部的轻微揉动对于“丹田内转”是有帮助的,所谓腰要有龙蛇的气势。










太极杂说662009-04-06 10:29

l         太极拳的绝境是完全以神意行拳,……

l         太极拳以武德为第一、养生为第二、技击为第三,不要本未倒置、走火入魔。

l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禅者当以此种自由空灵的态度处世应人。

l         借上楼梯来练开胯与全身节节贯串与协调感,方法如下:上楼前将呼吸调匀,含胸拔背,松肩坐胯(重要)。抬腿时裆开胯松肩坠,尽力跨上3级或更多级台阶(取决于台阶的高度和本人的高度,一般三到四级),往上走时劲从后脚催膝,胯,腰,肩上行,尽量不用前腿膝关节的拙力,重心随劲传导而往前往上移动。其间充分体会肩,腰,胯的松柔感觉。以最省力的方式上楼!经常练习,有助于找到节节贯串的感觉,也有利于胯的打开。此法对经常上楼的朋友尤其有用。

l         发者本身自觉愈无劲,而受者愈觉愈沉重;反之,本身自觉出劲甚猛,但被击者并未受的如其理想中之重量。此中原由,实因发者自觉有劲,其劲并未全部透出。其自觉无劲者,彼劲已全部透出。故发劲须如放箭,曲中求直,当完全吐出,勿俏停于手臂中。

l         松的好可以做到“节节贯穿”,当然发劲时也要求做到节节贯穿的。武派宗师李老的撒放秘诀“放时腰脚认端的”之端的是指对方,即是要发劲的目标点的。

l         无处整,处处散。劲走如抖鞭,力收似漂烟。

两头迁,水中间。神炸怒惊雷,意断释人间。

l         杨禹廷老先生初看起来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人,但仔细观察发现其人如衣服架上挂着一件空空的衣服……

l         陈微明先生讲整劲如丢石头,指的是要把自己的劲完全放到对方身上去,而不是指外形,更不是说要把自己象扔石头一样撞出去。

l         内劲是有功能的,是完全可以实证的。最基本也最简单的一个实证的方法是,内劲在意识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克服地心引力的作用的。因此内劲是完全可以经受科学检验的。

l         整劲不是自己能感觉出来的,而是对手感觉出来的。

l         至于什么是整劲,陈微明先生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象把一块石头丢出去一样,不留一丝劲在自己身上。自己并不觉着在发力,脚下一摧,对手就挡不住了。所以作用的效果是体现在对手身上的,而不是体现在自己身上的。胯关节仅仅是传力过程的一个窍节而已,……

l         这个衣架是无影的,衣架有挂点就不好了。有的描述成“无影衣架上挂着三尺绸衣”,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你只能感觉到绸衣挨着你,你却无法推上它,就是这种感觉。

l         站桩决不是随意一站行了,而必须有内在含义,为什么入室弟子与外面的练法看似一样而效果不同,也就于此。这是不能瞎琢磨的,低桩练劲上身,高桩用来活劲。练陈式浑圆桩必须练出浑圆劲,不然就是死站,事倍功半。

l         关于桩功

据我所知,从桩功入手之法看,低桩炼“形”,高桩炼“意”(或气),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师说,炼低桩要吃得大苦,炼高桩要耐得大寂寞。由低桩冲过疲劳关,痛苦关,练到舒适得力,神通意通全身通,练到高桩的体会与感觉,必为高手,且能短期成为高手,惜能吃大苦,熬过疲劳关的人百不有一。高桩易出感觉,易放松,但功力上身慢,需耐得大寂寞,到一定程度也殊途同归。但一些人也须通过拳架或其他练功方式补炼“真形”。即炼低桩要由真形练到真意,高桩也要由真意(气)练到真形才好。总之,高、中、低桩无所谓优劣,只是一要得真传,二要适合自己。另外现在人能吃大苦的不多,确实大部分人可由高桩入手。

l         浅显的说,太极是一种状态,太极拳练的就是使你的身体具备这种状态。实际上它具攻击力,健身,养生于一体,互不矛盾,不要怀疑太极拳的技击效用,多数人未真正掌握罢了。

l         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于甜蜜与幻觉而走向神秘,要切实……

l         拳架,从意拳角度看,仅为组合“试力”而已,不同风格拳架,是不同风格的组合试力。炼拳架应从“试”的角度去炼,应经历临摹、试验、定型、写意等阶段。记得有拳友曾说,炼拳应带着功练拳,或从走拳中炼出功来,否则拳架是臭狗屎。

l         执于推手,操拳必败,离于推手,小乘拳法。曾记得老师讲过,炼推手,要练的就好像可以将对手绑起来打的地步。这对技击中近身短打很有好处。

l         推手搭手后,要搭手即控,能控即打(或有打的意识),可裹打、滚打、上控下打,左控右打...推断互为、拿打结合。

l         要重视“控”,要试验单手控(或拿)(对方双手或全体),活步控等。

l         关于神拿、意拿,对应的意拳有“精神笼罩”练法,二者似有相通。

l         功力是根本。练拳要寻规矩,讲功力,不取巧。过去老师也常讲:要语人以规矩,不示人以巧。可规矩不新奇,人们反而不太重视,炼巧的较多。记得海涅曾说过:人们不太重视容易到手的东西,如果深山珠宝,大海的珍珠,他们就像石子一样堆在人类脚边,人类会不屑一顾。

l         功力到了,不讲理的打法也可能是合理的,就像大人打小孩,从不讲打法,任意而为。

l         一气连贯,首尾呼应!外形流畅,节节贯穿,处处柔韧,处处长。其实,松得足够好了,就能做到随心所欲,应物自然。

l         一坠值千金。

l         打出令对方魂飞魄散的劲势来。







太极杂说672009-04-06 10:30

l         坠劲,应该就是沉劲,关于身法的要求这里再重复一下,就是敛臀开胯、虚胸实腹、腰随人转、膝胯灵活、脚趾抓地,再加上一点,就是沉肩坠肘。这是对身法的要求,做到这几点,沉劲自然就能体现出来。此外,搭手时听劲至为关键。听劲的目的在于及时对对手的劲势作出反应。一般来说,反应快,动在对方的劲先,就能沉得住,取得主动。否则被动。此即“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我先动”之意。当然主动和被动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如果水平比对手高,也可以故意将对手的劲引出来,再通过化发将被动之势转为主动,效果也很漂亮。

    一般来说,架子越低沉劲越足,但也越不灵活,利于守而不利于攻。我在实践中,通常是遇到水平比我高的对手,架子就站得低些;遇到水平比我低的对手,架子就站得高些。但有时遇到水平比我低但喜欢攻击的对手,我也会将架子放低,用捋、列等劲化发结合将其摔出。

至于腰胯,在推手中也很关键。腰要转得开,胯要灵活。腰胯的弧线怎么走,我是根据对手和自己的劲而变化的,无固定的形式。一般来说,挤、按的时候,腰胯走的多是一条向下再向上的弧线,相应的,劲走的是向下再向上再向下的弧线。

l         所有对身法的要求都必须是在符合六合要求的整劲中体现。这种整劲才是真正的沉劲。

l         松和沉密不可分。但松是最难做好也是最难描述的。……松是一种类似牛皮筋一样的感觉的松,它是灵活和有弹性的,不松懈的。并非完全不用力才是松。

l         遵循自然,无处不太极。明规矩,守规矩,守规矩,而脱规矩。

l         浑圆气场支撑的六合劲具有弹性,它必须是松出来的,……

l         太极推手就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我认为在推手中所追求的中正应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转换中实现的一种随机应变的、动态的平衡,绝对的静态的中正在推手中是难以实现的,这是因为在两人的对抗过程中形势是不断变化的,相应自身也要做出应对的反应。绝对的静态的中正很容易被对手所破坏。世上没有必胜的招术,谁的功力高谁就能控制对手而不被对手控制。

l         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功大了不讲理,错的也对,没办法。我只是认为不蹬劲为好,蹬出来的发力不可取。你说的拿很对,能拿住对方,已经成功在握了,这时再用蹬来发劲,有点那个。动态调整到脚上始终平均承受力。

l         郝为真先生谈练太极拳有三层意境,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如泅者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l         松沉不只是对蹬劲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劲的要求。同样,太极拳各种劲都含有转换,也不只是蹬劲。我所谈的蹬劲当然是符合松沉要求的蹬,如果连松沉也做不到的话,那么什么劲都是错的。

l         只要你有蹬劲而且是不均匀的,也就是一脚劲大,一脚劲小,碰到高手一空你就出去了。

l         没有蹬劲的发力就好多了,我只说其中之一是对撑,比如我向前发力,我绝对同时也需向后发,我身处正中,不让脚上出不均匀的蹬劲,最好是除能支撑体重的劲外,没有其他劲。这时谁想空我,他做的必须比我好很多,因为没有绝对的均匀。否则难。这种对撑如果做成四面八方就更好了,就更不容易被偏被空。

l         您说的脚底象搅泥浆象糊着强力胶的说法,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正是桩步的作用。关于您说的在挤按之前有化劲我也同意。我觉得除了谈化,还应强调拿的含意,拿住对方劲了,就能发得漂亮。挤、按的关键就在于拿住对方。

l         后脚蹬的同时前脚要有撑劲,立身中正是很重要的,这种蹬劲在孙式太极和形意拳里都表现得很明显。

l         我对蹬劲的定义也是主动有意识的往脚上加劲,被动的承受体重的劲不算蹬,一有不平均也是蹬。你的前脚撑如果和后脚形成不均匀,就能空你。再有一点,主动蹬平均的劲虽好一点,注意被对方空上,被空上会跳起来。有的高手会问出你的主动蹬,空你上再随上就拍你皮球了。

l         跟比自己高不太多和比自己低不太多的人练习都能很好提高技艺,就是和水平相当的练习反倒不好提高。

l         所谓六合劲就是上下前后左右的合劲,也就是拳经上所说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後,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这东西同时都有就是六合劲,为球体,为浑圆。

l         1、惊的目的无非是使对方力僵、身垮、气散、神滞。。。。2、惊即是打,打亦为惊。存乎一心3、惊和打必定要在圈子里。所谓“力不打法,法不打功”其实一切都是在功力之上,功力强的没道理的打法也有道理了。

l         太极拳研究会议,陈发科自认列席。大约在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成立以后北京也成立了一个民族形式体育委员会主任叫张甄。他曾在北京东城区召开议一个叫太极全研究委员会会议吴图南应邀参加开会。吴图南看到在场的还有陈发科等2人在场。吴图南问陈练的是太极还是炮捶。吴说太极拳第一太极拳就是不使劲儿,第二太极拳就是用捧捋挤等八法,前进后退左右顾盼中定为原则的。。。。。陈只好列席。吴认为陈态度好、朴实。其实吴当时的社会地位比陈高,而且他先给太极拳先予以界定,目的是为了排挤陈的。陈一当时寄人篱下的地位的情形,也只好同意。

l         练太极拳运劲就如同抽丝一样,你抽猛了丝就断了。。。。。这是比喻练太极拳的劲,不能太过强,也不能太弱,要恰如其分。 有些人就是不通文理,硬把抽丝当成一种劲的名称,还错误的讲什么抽丝劲。”摘自吴图南的《太极拳之研究》。

l         发劲时需进步,此时后足要有蹬劲,前足落地后要有撑劲,“脚踩中门勿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

l         在拳架里的弓步后腿很少用蹬劲,在承受外力时来多少还多少,并不是主动的蹬(这里有主动被动之分),只是在得机得势发劲时,后腿才有蹬劲。









太极杂说682009-04-06 10:31

l         如果全身的松整力可以贯通到足下,那么其蹬力也是可以形成漩涡一般的螺旋式的爆发力。不乏是一个舍己从人的妙招。

l         松,是一种爆发前的临界状态,可虚可实,精神兴奋而不是懈。只有旋转,才能脚不动而卸开对方的推力,……

l         拳术一途,好看的多半不管用。

l         其实,太极本意相同,练法各异,若能与其它内家拳融会贯通,可能收益更大。

l         悟性就在脚下。

l         找自己毛病,可使自己进步更快,但难!找别人毛病可使自己很乐,别人进步快(别人能接受才能进步快,也难)。

l         你的大力已经可以了,比你力大的人也有的是,只是这种东西到一年进步一点时,已经快到尽头了。松却是一辈子的事,永无止境。

l         三点一线中必定是涌泉穴。会阴穴在两便中心,后便之筋对应足跟,前便之筋对应足趾,若求三点一线的中正,第三点必在涌泉。悟性在脚下,此言不虚。若求劲的内涵和深度,必于腰腿求。至于蹬力则无所谓谈,其实是重力作用下的一种反弹力。

l         练脚趾如果是用来承受力的,那把这力平均分摊到两脚全脚掌不是很好吗?推手脚上千万不能有蹬劲。

l         依我看,十个蹬劲,九个拙。我现在可以做到把对方给的劲通过节节贯穿的法子传导到脚底而后再从脚底折叠回来;这个法子凭借的还是内在气劲的折叠转换而非拙力的蹬踏。我推手时基本上是逆来顺受的,你的劲加速了我的旋转倾向,而后被我引入脚底并再次反旋回来;也可以说你给我多少劲,我就返还给你多少劲。我单推手的时候很容易将这种劲法做出来,双推手时只要放慢些频率也能做好。对方不给劲的时候,要想方设法调出对方的劲来,这就是惊;只有惊得好,才能打得好。除此之外,脚底吸贴得好,随时可借大地之劲!

l         70岁以上算不算高寿?如果算高寿的话,那武式门就有不少的长寿拳师了。贾朴先生、吴文翰先生等就是70岁多了。终于有人注意到了郝少如的〈武式太极拳〉里的拳论了,当你仔细研读之后,你就会发现太极拳之实质性的理论了。我想练太极拳遵循这样的拳理(其他家太极拳的理论其实也是有共同的本质的,只是有的在前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罢了。)就是明规矩了。老实讲,我对此本书爱不释手的。不知读了多少遍。其拳论简要明了,可操作性强。例如对呼吸的说明,在不同的段落中就有不同的含义和比喻。对于尾闾正中和五张弓的阐述就很精辟。 对练气运气也有清楚的指明。

l         别老执着练太极拳拳师年龄的长短, 以前有不少拳师的生活环境很不好, 为生活奔波劳累、劳心劳力的。太极拳并非万能的。

l         我朋友的女孩在十岁左右练太极拳时,其自诉感觉有:一,起势站定时,感觉腹腔有一珠上下旋转。二,蹬脚时,感觉胯根至涌泉有一线相通。三,练完全套拳后,感觉百会至会阴也一线相通。

l         武式开始时特别强调意,有的人意用的过重的话就会有点屏,这样功夫是上的快,可对身体一点儿也不好.

l         胡凤山曾是形意门风云一时的人物。29年杭州国术大赛采取分组循环双败淘汰制。在进入到前六名时惟胡凤山全胜,没有败绩。在前面的循环赛上,虽然每个人出赛的次数相近,但内容不同。因胡凤山赛前就是夺标大热门之一,因此为众矢之的,遇胡凤山者无不竭力相搏。整个比赛过程中没有因为客套自动退场者。而朱国录、曹砚海、章殿青和王子庆等皆有两场左右的相互礼让、未战自退的场次,当时比赛密度较大,胡凤山体力消耗大于他人也是实情。这可由当时的大会汇编文件上看出,该汇编材料在李天骥先生处我曾亲眼见到。此外,胡凤山受到朱国录和王子庆的算计也是事实,南京的徐铸仁先生曾多次谈起过此事,徐先生曾参加此次大赛。至于说孙先生为徒弟在比赛中的表现找说词则为无稽之谈,据徐铸仁讲:此次比赛孙先生的新老弟子在分组赛中出线者甚多,然而孙先生劝他早一点的弟子们不要再打,把机会多留给新近入门的弟子,所以参加决赛的都是孙先生带了不到两年的弟子。

l         我想没有用杨式拳打陈式拳,或用陈式拳打杨式拳等等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都是一样的,拳是跟着你对它的理解而不断变化的,没有变的是规矩,是里面的东西,外在的变化没有关系,只要符合拳理,得其自然就是拳。

l         丹道没证得前,对别人的体会的确不应了解得详细,以免误入歧途。不过通过别人的一些经历,对自己的修炼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l         没有绝对的无劲,也就是没有绝对的松,劲和松都是相对的。

l         不用意想,意想就紧。我现在打拳不用意,只随着走。追它干吗,功到自然就有。有句话“不可有意追,不可无意求”。

l         关于简化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的基础上,少量综合了其他各派的架子特点,加以改进和简化而编成的。其特点是动作更加简练舒展和顺,适合普通大众学习,对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说简化太极拳是为了健身,是不错的,其改编目的确实是为了普及太极拳,强身健体。但我不同意把拳架套路分为健身和技击的说法。太极拳套路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白太极拳原理,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和技法。从这一点来说,简化太极拳和传统太极拳并没有不同,只是因为简化拳为了适合普通人的体力,精减了动作而已。并非越繁复的套路就越能技击。拳架为体,技击为用,体和用之间要结合起来,还需有一定的训练方法,不是靠练练套路就可以技击了。听说陈家沟也有抖小车之类的秘密练法,绝不是只练练套路就能成为技击高手。

    公园里老头老太太的练法,和真正的太极拳相去甚远,这不是简化太极拳的过错,练其他传统拳也有让人看得心疼的,能说这些套路都不行么?

简化太极拳是应国家体委的要求,由李天骥主编的。李老先生身为体委干部,为人谨慎,不愿留名,因此简化太极拳的编者一直冠以国家体委的名头,这和沽名钓誉是沾不上边的。李天骥学于父亲李玉琳,并曾受孙禄堂、李景林指导,功夫精湛。我的曾获全国太极推手冠军的老师,在那次参加比赛前被近七十高龄的李老先生一个挤打得坐到地上,由此可见其惊人的功夫。?   

 





太极杂说692009-04-06 10:32

l         无招胜有招,心动意动招动,出乎自然。

l         当年吴鉴泉是以善化著称,但也是要看对手的。54年向恺然来北京开会,聊天聊起吴鉴泉,向恺然谈起一段往事:吴鉴泉到上海不久,他和吴志青、叶大密、肖格清等访吴鉴泉,相互寒暄后,又各自介绍了一下自己所习的艺业。于是向恺然挑头向吴鉴泉切磋推手,向过去练的是八式拳,手法比较硬,也不懂听劲,自然被吴鉴泉从容化开,接着吴志青与吴鉴泉推,吴鉴泉亦能从容应对。再由叶大密与吴鉴泉推,一搭手,叶大密就使出个震劲,吴鉴泉即向后一跳。再搭手,叶大密再震之,吴即化开。这时肖格清看出了门道,与吴鉴泉试手,一搭手吴鉴泉即向后跳出,随即吴便拒绝再试了。出来后,向恺然问肖格清:“你使得是什么功夫?”肖说:“形意阴劲功夫。”54年向恺然问我知道不知道这种功。我说,听说过,但没见过。据说保定的刘伟祥也有类似这种功夫。

l         简化太极拳的出发点和宣传就是健身,所以在缺乏实用意识的总体思想指导下,要练出工夫是比较难的。实用工夫当然需要一定的辅助训练的,其方式多种多样我想我们还是别对简化太极要求太高。太极拳架子练对了自然就能发劲的,当然能发劲并非就是高手的。我们在提到太极拳的技击作用时,不少人往往以为太极拳应该是天下第一的才是太极拳的技击。 其实也要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太极拳的。

l         拳史五问:1、田镇锋是河北派谁的徒弟?2、刘纬祥是否字"伦山",河间三山(刘伦山、刘卫山、杨福山)之一?若如此,应是刘晓兰之弟子,怎么又会是郭云深的弟子?难道师从两人。3、形意、八卦合一是否始于李存义、程廷华时代(今人的说法)?若是,那么姜容樵所说郭云深与董海川较艺(见于《形意母拳》)云云就是时人杜撰了?当时形意、八卦影响很大,关于此的小说也不少,姜先生的《武侠奇人传》只是其一。4、姜容樵认为车毅斋先生功夫一般,是出于何种事实?从《拳意述真》看,车先生功夫很不一般,而且车先生也坦陈自己学拳过程中曾遭遇的失败,并不隐瞒,说明他并不是吹牛抬高自己。5、郝湛如在上海的情况如何?据邵善康说,郝很好一继承了宋氏形意拳的功法理论,以"神运经""地龙经"为导,发展了夜行术,以"内功经""纳卦经"为导,创练了爻法运练于周身的技击术和训练法,如今谁可继承郝之技?郝为贾蕴高之徒,1946年定居于上海,

l         有人总孜孜不倦地在吹嘘自家门太极前辈如何牛X,其实要是你自己工夫了得的话,我想你就只会讲自己或者深藏不露了。那时你就无须弧假虎威了。天下无第一拳术,但可能有第一功夫。拳之道,殊途同归!前人本来讲的很清楚的拳论心得,后人却非得加以乱发挥!体会可以因人而异,但太极拳之道却是一贯的。

l         太极拳还是非常朴素的,心意功夫还是在拳功基础上渐渐出来。

l         骨头是中空的;若想证到敛气入骨,必须修开骨髓脉道。

l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理解和练习太极拳,我以养生为目的练陈式老架时,架高力轻招慢,完全以意和气行拳,倒接近杨式的练法。练这种拳架时我有个体会,请大家指教:式式皆桩,周身凝滞在气团中,意指挥丹田内气先动,以气推形,要领在于手梢不用力和慢,一个拳架下来后周身就像大师傅揉透的面团一样,筋道。

l         我练拳推手的心得,劲一定要沉得住,要松沉有弹性。要做到这点,一是臀要收得住;二是要虚胸实腹,腹部要充实,胸口不可着力努气;三是腰要转得开;四是膝、胯、肩等关节要灵活有弹性;五是脚趾要抓地。

l         脚趾抓地并不是说要每时每刻都要死死地抓地,而是要有灵活变化,但抓地之意始终要有。太极不是不用力,真要不用力,只有躺下才可能做得到。要化要发,就要用力,故太极之力在于变化,灵活变化的力,就不会产生拙力。脚趾抓地亦是如此。我的体会是,脚趾抓地的好处,是有利于桩步的稳固和劲整。桩步稳固,才能化发。脚下乱动,受制于人。脚趾抓地,更容易使脚底产生抽吸的感觉。当然不是说只要脚趾抓地,桩步就会稳固,但我曾体验和比较过抓地和不抓地的效果,确是有很大的不同。

l         后足的蹬劲,最终是落在拇趾上。拇趾无力,劲就不容易完整。不止是脚趾,同为梢节的手指,在发劲时的作用亦是重要的。

l         大道至简,我崇尚朴素的道理,不喜谈八卦五行和丹田气转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我感觉在太极拳的古老拳论中,就已经包含了最深刻和基本的道理,只是人们看得太多,习以为常,反而不重视了。其实真正能做到诸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不简单了。

   

l         1934年「京报」评价“孙禄堂先生是我国太极拳界唯一的名手”说明当时陈、杨、吴、武诸家宗师还不能与孙先生齐名。许禹生谈及孙先生时说:“南北拳家固未见其匹也。”说明当时尚云祥也是无法与孙先生比肩的。解放以后,孙存周不出山,孙剑云极谦逊。加之一些人,包括唐豪、顾留馨等利用孙门的谦虚,大肆宣传其他拳派,有意无意的贬低了孙氏拳的成就。造成诸门拳派在技理上似乎并驾齐驱的幻象。我曾涉猎过多种拳派,根据我的体认,童旭东先生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合理的。解放以来,在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是失当的。正因为如此,童旭东先生才在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l         凭本力赢人,根本就不能让人服气。你是练太极的,如果你能不用力,轻扶我,我却无法抗拒摆脱;这时我服气,我会对你很佩服。

l         脚趾有抓地之意而无抓地之形。

l         练太极拳时脚掌仍应以舒适开展为主,需要筋骨尽开,我练拳时鞋一定要略大一点,以脚趾能灵活伸钻为度。但陈式拳、咏春拳(南少林内家一流)和杨式拳确实有一个明显的分野。

l         脚的旋转点确切的说,是在大脚趾的第二指节处,也就是空手道里说的“虎趾”处,不要误认为是趾尖。脚掌成桥形和五趾抓地有些区别,我也不主张五趾抓地,滞气!

l         气之为物如女人,爱之弥深则恨之弥深,气感会引导你也会强迫你的风格。我受气之惠甚多,言谈举止都有内在的东西一线串成;受气之累也多,比如时刻需中正放松,否则气易滞于一处,而疲劳时和感冒时气真是翻江倒海般的不老实。不过,内气对酒量有很大帮助,可以把酒劲往足趾上压。

l         阴阳是平衡的(矛盾的统一体),这种平衡被破坏后的回归平衡态的过程,是阴阳变化。

l         历史真相不能仅靠揣测,就能得其本然,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研究与考证。孙先生当年的谨慎,并不是因为怕偷袭者伤着自己,而是耽心在有人偷袭的情况下,自己所产生的本能感应会伤着偷袭者。所以孙先生故意作此姿态,以警示莽撞者,使他们避免发生无谓的伤害。当年孙先生天下第一手的名头,并不是谁吹出来的,而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有关历史档案上的记载。

l         我不否认孙先生的武功修为,但是我今天眼中的天下,是整个世界。在一百年前,中国人认为中国居世界之中心,是最大的,所以提到天下,就只是中国而已。如果我们今天强调孙先生是天下第一,那么应该明确此只是就中国而论罢了。而且,孙先生的武功修为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他从师于郭云深前辈之时,可能不明白内外家之分;在就学于程廷华先生的时候,可能尚未悟出中和之道。孙先生的武功是出神入化的,可并不见得是决无缺陷的,理论也不是一瞬间就趋于完美的。否则在获得天下第一手的称号后,他又何必再拜师,再创拳呢?      谈到孙先生,我十分敬重他的为人和技艺,但是大家应该认识到,把孙先生神化,也不过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过去我们谈到孙禄堂,是和尚云祥、杨澄甫、吴鉴泉齐名的。而孙先生在杭州谈到武学家的七项指标,其中只不过是衣食住行而已,并没有玄妙难名的东西。孙先生在谈到孙家拳时,说的是,想成为天下第一,不要练我的拳,我的东西只可以强身健体。孙先生的内功,照拳意述真分析,只不过是练精化气的境界。?   

l         “三点一线”是太极拳“形”层次上的大问题,很多人把两脚跟联线中点作为第三个点,我认为以涌泉穴联线中点为第三个点是最好的。从拳理上分析,一是以百会、会阴和涌泉为三点,则三个丹田竖立成垂直线,三丹相催相揉而俱练;二是涌泉联线中点为人体重心投影的中心,更合乎拳理;三是以脚跟为第三点,则略为僵硬,而以涌泉联线中点为第三点,则得船形足底的灵活。在操作上,以涌泉联线中点为第三点要比以脚跟联线中点为第三点难,需要将重心向前压一点。

l         以无极桩静立时,内气会慢慢的充盈全身并笼罩在周围,此刻便如一个气团或如盆中静水。那么,一起势时从哪里先动,或者搅动盆中水鼓荡螺旋的第一点在何处,这便是劲源。劲源在手为小乘、在腰膝裆为中乘(毕竟流于外)、在丹田内转为大乘。

l         站无极桩时,三点一线中的第三点在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心好些,但打拳,推手时还是脚跟好些,重心往前一点点会有问题.

l         推手时在脚跟非常有道理,向上发力和向下受力时要充分利用骨骼的支撑力量,脚跟——腿骨——脊椎就可以形成一条强有力的支撑轴,我们看过杂技运动员可以支撑起数人至十数人就是借助这个道理。以脚跟为第三点时身体应略有前倾,否则很容易后倒。

l         陈式太极拳讲究大脚趾、小脚趾和足跟形成三角支撑面,涌泉穴中空如桥状,这样就形成一个支撑面而非支撑点,可以充分利用脚掌的揉动来保持平衡。很多拳手忽视下肢尤其是脚掌的锻炼,脚趾的支撑不够有力,所以喜欢用脚跟。杨式拳好像讲究涌泉穴轻吻大地,发劲瞬间才脚趾抓地,有道理。

l         李小龙他强调要注重练大脚趾的力量,这真是不传之秘。我交手时旋转的轴点不在脚掌或脚跟,而完全是大脚趾,像跳芭蕾一样,非常的迅捷、灵活和稳健,这是我善旋转的关键之一(另一关键在中轴线肌肉的控制)。

    以脚跟为第三点时身体确实有一点点前倾(我是练吴式太极拳的),否则很容易后倒.脚趾确实很重要,记得孙式有一个锻炼方法,大概是脚跟离地,上身保持正直,屈膝下跪,尽量让膝盖接近地面而不碰到地面,保持一段时间,多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