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交警大队违章查询:太极杂说5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24:57
太极杂说54


太极网罗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3



洪老师的拳非常有特色,特别在圈子上,接触一下有好处。初练拳时架只要低,主要练腰腿,慢慢可将架只放高一点,缠丝劲容易上身一些,拳要连不能有断劲,一路要松开,放长练,尽量少发力。


l         高手的一顶与通常所说犯顶抗毛病不是一回事。高手的顶,严格说来不是顶,而是激法、问法,是在接点处瞬间给劲,其身子整体还是松空的。激、问是试劲,试到劲了,即刻打发。此法乃风雷激荡之法:震巽相通合乾坤。


l         推手产生顶和丢,根本原因是"听劲"不好!听劲就是内劲的具体表现,吴式太极重视中定,就是注重内劲.一旦熟练掌握,推手中不会产生丢顶现象.所以推手关健练内劲.孙先生所说文推武推之说,本人不能完全认同,吴式推手重内,外形伸展以内动基础,看似文却劲道浑厚,实质很凶猛,不能产生误解!


l         在出的时候,不激起顶意。让对方又丢又顶才有办法,这还是有前提的。就出了,并把对方打出去了,他还没想到要顶,……


l         我自己努力做到不丢不顶,同时却要造成对方的又丢又顶,让对方犯双重的病。他一丢,门户一开,直打不误,所谓“逢丢必打”;他一顶,我就有了着力点,也就可以发劲,如果对方也是不丢不顶的,你奈之如何?如果对方水平比你高出许多,你当然只有挨打的份了。不丢不顶是为了粘住,粘住是为了攻防,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主要特点。


l         不是说对方来了劲了你能不丢不顶就完了。似乎更应做到,你出的时侯不激起对方(低水平者)的顶意,让对方(低水平者)不想顶你,那似乎更不好做了。


l         走架时与空气的不丢不顶以及两人推手时的喂劲,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训练方法。不过从经验上来看,用走架时如同在空气中游泳,感受空气的阻力,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毕竟在水里游过的人较多,可以借鉴那种水的阻力的感觉。一个好师傅是一定要给学生喂劲的,同学之间的互相切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应该以相互喂劲练习为主。而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往往使之变成对抗,争一时之胜负,忘长久之大计。其实单人练习时是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与器械来进行专项训练的。比走架体感要直接,也用不着去争胜负,而且还可以客观检验。

    我来抛砖引玉,方法之一,用4-5个篮球,从轻到重冲气和水,最轻的就是只有空气,最重的就是充满水,悬挂,摆动,先用手,然后手臂,肩、背、胸部等等去接这个球,要求:第一,化解球对自己的冲击力;第二,按照不顶不丢的原则去粘住这个球;第三,循序渐进,练习化引拿发。

    如果在这个球上安上受力传感器,(在身上也行),则就可以比较客观的检验自己的“接球”水平了。


l         其实武术是知行合一的学问,开悟可在一时,修行却需终身,过去大智慧者如六祖慧能在开悟并承衣钵后还混迹于猎人队伍中苦修16载呢。


l         站桩、单操、组合试力、推手、断手、散手都是练功,甚至要求修炼平常功夫,从平易入手,在行走坐卧日常间也融入练功,那练功的范围就广了,炼用不分了。


l         看住对手中,使对手不敢丢是主动的不丢,此时任对手丢,还希望他丢,他丢我不粘粘,正好直捣黄龙。


l         关于不顶,也曾有小经验,我们有一个手往后来,力向前指的试力单操,用于推手时,来力后接而后引,力往前蓄,对手“重里现轻”之时正好打出。太极拳友说这是吞吐,来力时一边吞,一边蓄势,在对手旧力将竭时,吐出(发出)。但吞不住时要及时螺旋走化。此时棚劲与螺旋走化很重要,记得好像洪均生先生说过:太极炼棚劲,动作走螺旋,我认为比较精辟。


l         陈家四大金刚每式到尽头时都要呼气下沉,八极拳也强调第一要练沉坠劲。只有落胯,才能节节腰中发。所谓惊炸弹抖,就在呼气发劲时,全身骨节配合吐气急速沉降,支撑八面,由中心一点向四面八方炸开,全身五张弓也是五张鞭,落点时闷哼一声加大爆发力,此时若有人接触你其他部位,也会被弹开。


l         过程方法绝对不能少。知道结果往往就是有人喂劲后,分辨出来的。明白结果同样重要,也许更重要,他能告诉我们朝那方面努力。不丢不顶,在接触点上做虚,对方不能明显的感到自己的力点,成功一半。


l         ."双重"是整个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提到的唯一的"病",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为了克服治愈这个病而创立的,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主要标志,是纲,纲举目张。

王先生列举了很多“双重”现象,但最核心的还是个“顶”字,还是“硬碰硬”。“不顶”易说难做,关键是怎样让你的身体知道“不顶”,会做“不顶”,所谓功夫上身。不光要明理,更要会实做。当外力来时,“顶”(抗)、躲(闪、丢)是人最自然的反应,太极拳要反这种“本能”而行,当然是很困难的,所谓“十年不出门”。推手就是为此目的而创立的训练方法。可笑的是,推手比赛满目皆是“顶”。其实完全可以用其他办法来比较客观的检验这种“不顶”的技能。可惜的是,在圈内具有科学精神与技能的人又太少了。


l         不丢不顶,不是想出来的。有意无意之间吧!


l         “不顶是根本,不丢是上乘”,之所以说一定程度,是因为到了高级阶段,“不顶不丢”是粘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的。但就具体训练而言,却有先后之分,也即是要先练“不顶”,再练“不丢”。这个“不顶不丢”当然不是想出来的,但一定是“有意”地练出来的,思想上要有这个“意”,要有这个指导,然后实践中千锤百炼的把它练上身去,如此才会有“无意”间的反应和应用。既然明了这个理,这个目的,那么手段就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了。传统的训练方法可以用,而借助现代的手段与器械,同样可以练出,而且可能效果更好,更快,更易于了解和掌握。


l         太极前辈很多,著述亦多,然颇多抵触,如洪均生言腿部顺缠时膝外摆,马宏却说膝应里合,大腿外翻,初学时怎么也不明白。后来渐渐明白应在松字上做文章,凡斯种种皆是渐渐融会各家之说,不求甚解,然后细细体会,万不可急于求成。


l         一生练习,练习为人。培养道德功夫,敬人敬己。稳定心神,不为外物所动。体会心情,放任心情,不被身体和外物束缚。是大快乐,大追求。“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1 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