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出口有交警查车吗:太极杂说 9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2:45:05
太极杂说93


太极网罗

陈式很多拳师认为劲气螺旋的源点在丹田,在实践中发现这种主张有很多问题。以气而论,丹田应该是气的中转加速的枢纽站,过分强调以丹田为源会失掉整体的劲,也会影响气遍周身的圆活轻灵。基于这种看法,我认为气螺旋的原始动力在双腿,所谓双膝一绞一振(误为震字),实际上就是膝裆的一顺一逆的缠丝。如果把气比作水,在起势一吸一呼间气已经上贯百会并领住,再下沉落于两脚之间,双膝一顺一逆缠丝的作用就好比是把一缸水搅得旋转起来;之所以用振字,是想描绘那种加速度的状态,有点儿像发劲。


l         杨式之气如瓶中之水,陈式之劲如垂天的旋风。


l         “喉頭”不“拋”即不“丟”之意。此處丟即頂勁失,頂勁失即無精神。所以前輩武術家把此處定為第二主宰。


l         以擒拿角度论破按。假定的前提,可以先把按的形态定义为双掌或单掌作推按的动作,把擒拿定义为反关节。擒拿的内在核心和太极推手一样,是舍已从人和借力打力,只是在劲路终点发力拿、断关节,或令对方摔倒。擒拿中技术的重点在于让对方出尖、拉推扁对方的圆,如果对方不扁则断不能成擒拿“死手”。如果对方以双手向我胸腹推按,最常用的方法向右旋转接对方右手的半边力,一手粘其腕,另一手或肘或肩粘其肘,以自己左腿为轴螺旋使对方落空失去平衡后(这个时机非常重要,对方不失去平衡则双方必会顶力),突发寸劲制其肘,其发劲反关节方向有上、有下、有横,其时间我看只要1/3秒就足够了。如“退步压肘”一招,为以肘制肘的拿肘法(双手粘采其右腕,用自已左肘断对方右肘),我觉得“退步”的说法容易使初学者误解为向身后拉压,我以为拉压绝对不如彻底地旋转。我用此招时,左腿形成中转轴,好比关门一样身体大螺旋,如果敌在北我在南,成手时我不是向南(或西南)退步,而是转到西北或北边,跟对手恰好交换了一个位置,是顺着对手的推按力向自己身后发力。从此招可以看出太极原理在擒拿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在擒拿交手中应该像一团影子一样裹着对手,对手应该感受不到我的力甚至我的存在,他推我我飘出去;他拉我,我荡过来,不能做到这点的绝感受不到擒拿时“四两拨千斤”和“牵一发动全身”的妙用。但擒拿和太极推手一点很重要的不同,是擒拿会在某时机突发抖“寸劲”,所谓有时候也会硬来(为断法,和拿法不同,阴狠),各位太极拳手在与擒拿手交战时千万小心。

以拳法论破按,我以咏春为例。对手以双按推按我胸腰,咏春有三种应法。第一种是左手外摊接对方右掌半边劲,使其力从我左肩上滑过,右手以寸劲拳同时(连削带打、格打同步是咏春一大特色)沿中心线直击对手鼻部,这是在对手“桥内”的争斗法。第二种是右手外摊接对方右掌半边劲,使自己位于对手右臂外侧,左手以寸劲拳同时攻对方右下肋,这是“桥外”的争斗法。第三种小闪侧、大俯仰,闪过对方双掌时同时攻击对方中心线,如同拳击中打迎击拳一样。三种应法都是不接手、不粘着于力,其快迅雷不及掩耳。太极拳手应该考虑在双方不接力,不能粘随、不能引进落空时如何应战。(注,咏春拳善用短桥,不出尖不扁,不但太极、擒拿手也“狗咬刺猬、无法下嘴。”)


l         谈技击

    一, 从意念上讲

    1,自身的意念无论多么强烈,但还是要通过形体表现出来的外在运动形式的结果(即动力加速度)来影响对象.两者接触之时各自所体现的运动特征决定了受力的结果.2,先人总结出来的练功方法和意念也都是为了更好的的应用于实战应用,只是后人练时偏执一面过分强调某一点儿导致了其结果不尽人意. 例如:所谓的发力求整 力不出尖,但还不能影响对方.是过分强调自身体会发力的整,而没有把精力转向运动过程中注意把握整力发放的时机导致的,所以前人讲要知力之老嫩.这里的老嫩很重要.嫩时力未出而憋,老时有间架而无力之后援.(寸劲发方之时劲短而意长,又有心气下沉以助之,接触着亦可发力,另当别论)都导致发劲作用于对方时打击力不强 .所以单练发力后应通过发拳和受拳体认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3,我单练时体会采用如下的意念是可行的:a,无人若有人,这一点很重要.b,发力如射箭,应体会箭射中靶标钻进靶标后,后继之力催动箭身抖动的感觉.c,发力的目标不应为一个点儿,应有是段距离,如从对手的前心到对方的后背(即把对方的前心打到后背去,要有钻进去之意把心用手掏出来)(这样的意念也未免太狠了,但有利于取得打击力).d,习毛笔字时要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与写字时力注纸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毛笔是软的,而且大笔些小字时又不能过于下按,如何体会力透纸背呢?当然这与练拳也不完全一样).

    二, 发劲应为弹抖之力.惊炸之力.

有人只求力整 己身虽整,易产生撞劲,撞劲虽大但速度较慢,易于随对手的动势被化解,又因撞劲太直难以起落 变化.故效果不好.陈沟有言颤劲,如: 溜牲口时牲口抖落身上的尘土时的机灵一下.犹如打冷战一样,又如皮肤沾火时的反应一样,有说有钱难买机灵颤的.弹抖惊炸之力是源自丹田的,松沉是发力的关键,互争是整力的体现.发惊炸之力时,气沉丹田向下,三关一长顶劲自出,双拳向前冲时督脉后撑,而足下腿向后蹬前进之中炸力自出,督脉的撑和后腿的蹬是力的后援.根据对手的远近,或原地之炸力或行步夺位接近之时边进边发炸力,如炮弹飞行之中炸开弹片,其速度更快.一进而无有不进其间炸力发出,因是由中而发故不失中正之意.(河南话进时不失势法)并非击打后出现的击打的平衡,因前脚有踩意前膝有顶意,没有受到承受力仍能保持平衡.注意炸力应在靠近对手时发放,即在有效的范围内击中对象,以寸劲为妙.从王选杰健舞录像中能看出运动中发力的惊弹,从冯志强老师影碟的肩靠发力中能看出胸腰折叠开合中的弹抖之力.这些都是功力的体现.


l         所谓抽胯根,是为了上下相通,内外相合,整与灵相统一,此为其的要窍.可以说抽胯,也可以说膝微合同时小腹微提而腹内尽量松空.尤其移动时,迈左步时,抽住左胯根,迈右步时抽住右胯根.……


l         太极拳之大境界,当以拳之心得用之生活,举手投足、衣食住行皆可比拳意。


l         八门五步的提法,是古典太极拳师把太极道理和易理相对应的结果,不必拘泥。所谓“八门”,是求太极八种劲法的“劲路”、“劲别”, “混合劲”,亦可读汪永泉先生《杨式太极拳述真》,所以必先分劲路、劲别,而后求混合劲,这点非常重要。所谓“五步”,是指身步法灵活圆融,有“在水上滑”的比喻,……


l         对太极技击应重视。单操、盘架、推手时对保护头部应给予重视,必要时对太极拳架也可进行改进。大道至简,踏踏实实练功,练功不求功,功必在其中。整劲之整,争力之争是发劲的定型,而不是发劲过程。多多走步,练习动态之中的整体力。掌握正确的整劲发放方法,要将自身整体动能传给对方。也不执于整、平衡。注意练养结合。推手时应保持间架的中正,宁可被推出,也不散间架。


l         我感到可能传统武术修炼者发力时自己单练空发较多,发力又求整、和注意自身平衡,空发起来看着很整,但打在身上没用,因为练习时打空,没有承受阻力,为保持自身平衡和整体力,要一发即收,八面支撑,浑圆一争,否则空发力就出现所谓出尖,不能保持平衡。由于炼习惯了,打人是也是一发即收,把力憋在自己身上,打不出来,身体只要有抗打力和必要的晃动,感到力很大但还没有打实时就被对手自己收回去了。初期还以为是客气。但实际交流,确实如此。可以说,过去被击打时,最不怕的就是炼中国传统武术的,但拳击高手,及散打练习者,出手确实很重。尽管他们不是整体力,但由于长期对沙袋等实物击打练习,击打力不可小视。

    确实,假设如果击打对中目标,要想将击打力传到对手身上,击打人本身不是平衡的,击打完后出现平衡,是“击打的平衡”,是受到承受力后的平衡,没有承受力,击打人将失去平衡。拳击等为局部力,打空后只是拳头失去平衡,但可通过身体之力收回拳头,如整体发动,打空将整体失去平衡,打中则在承受力抵抗支撑下保持平衡。因此,击打时力量的发动将与空打不一样,一般空打的拳手许多都有一打一争一收的习惯,降低了发拳威力。

    当然高手也可能即打出整体力,又能有效防止打空后失去平衡,使力不出尖,看泰森打拳,打倒对手身上时是身体整体由击打点开始节节贯穿的瞬间一紧,形成动态的整体,将强大动能传给对方。这可能是真正的整体力的体现。当打不中时,身体是协调的运动与放松状态的运动中,是运动中的平衡。

   在练习中,记得有的前辈一直强调点紧身松,老师在纠正发力时常说不要拿着锤子头用锤子棒打人,身体虽然大也数锤子棒,手才是锤子头,但我感到许多人对整体力体认有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