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交警大队地址:近代紫砂名家作品赏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6:15
  1912年前后,受商业发展的影响,宜兴紫砂开始蓬勃发展,并且出现了不少专营紫砂陶器的商家,紫砂茗壶上开始印有陶器店号的标记。当时较著名的有“葛德和陶器公司”、“阳羡紫砂陶艺公司”、“利用(利永)陶业公司”、“艺古斋”、“上海铁画轩”、“宜兴吴德盛陶器店”、“陈鼎和陶器厂”等。他们在宜兴开设作坊,在上海、杭州等地开设商行,积极拓展外贸业务。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业,甚至欧美。营销区域逐步扩大,遍及东北、华北、华南各省。
  
  陶业生产是以窑户为龙头,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并形成紫砂陶器的生产中心——蜀山南街。附近农村潜洛、上袁、中袁、西望、洋渚的农家,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做坯,提供窑决心很大户烧成壶坯。其时,有匠师客串各窑户坊间制作坯件。亦有紫砂名手亲自开店烧窑经营,一部分地主凭自身经济实力从事陶业。整个宜兴紫砂窑场:蜀山七条龙窑、潜洛四条龙窑、川埠一条龙窑。
  紫砂艺术蕴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名艺人,有邵大亨、黄玉麟、王东石、何心舟、王南林、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范鼎甫。江案卿、范福奎、汪宝根、冯桂林、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等制壶名家。同时亦产生邵云儒、韩泰、陈少亭、任涂庭等陶刻名家,他们承上启下,将紫砂壶艺不断向前推进。
  
  近代紫砂壶艺名家
  
  邵大亨,宜兴上岸里(今上袁)人,生卒年不详。传世作品有龙头一捆竹壶、鱼化龙壶、掇球壶、德钟壶等。大亨壶艺出众,技法超群,年少即成名,制壶以浑朴见长,玉色晶光,气韵温雅。为人性情孤僻清高。壮年殁于乱世,留存世间茗壶无几。可谓“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其作品构思新颖,将紫砂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将视觉美、实用美和材质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气度不凡,神韵俱佳。世间仿冒者往往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似是而非也。
  黄玉麟(1842—1914),宜兴蜀山人,祖籍丹阳。幼孤。年十三从同乡邵湘甫学艺,三年即青出于蓝。曾受苏州吴大及顾茶村之聘,从中汲取青铜和古陶技法,融进造壶艺术中,技艺日精,名声益高。吴大手镌印章“斋”赠之,在壶底钤“斋”篆书阳文印,盖内钤篆书阳文“玉麟”方印。所制茗壶选泥十分讲究,每制一壶要精心构撰,积年累月而成,非其人重价弗予。
  黄玉麟所制仿供春壶,既不像瓜,又不似椽,结构巧妙,实为吴大与黄玉麟共同创作的精品。他是清末最重要的艺人,作品供春、掇球、鱼化龙、弧菱、斗方等壶,以其严谨精巧的技艺风范,色泽莹润,气格浑厚,深受鉴赏家的珍爱。
  俞国良(1874—1939),又名祖琳。江苏无锡锡山人。所制陶艺气格浑成、端庄秀丽、角线分明,为人称颂。曾为吴大、端方等造壶。以技师身份受聘为各陶艺公司制壶。其人名高艺精,大半生行踪漂泊,带徒授艺,其中有名的为李珍宝。传世佳作“大红泥传炉壶”,精选最好的大红泥制作,烧成火候绝佳,色泽光彩鉴人,肌理滋润,是宜兴朱泥器中之罕见者,现存于马来西亚。盖印“国良”,底印“江苏省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俞国良民国念六年时年六十四”。他的名作有传炉壶、线元壶、仿鼓壶、汉君壶、松竹梅壶、鱼化龙壶、百果壶、梅花围盘壶等流传于世。作品多钤“国良”和“锡山俞氏 ”印章。
  
  程寿珍(1865—1939),号冰心道人。宜兴川埠上袁村人,为名艺人邵友运的养子,继承家学,功底扎实、形态质朴,不务妍媚。年过七十尚制作不辍,其格调粗中有细、韵味犷朴,中晚年时,仅制三式:掇球、仿鼓、汉扁,他是一位勤劳多产的艺人。其作品底钤“冰心道人”,盖钤“寿珍”,把下“真记”二字小印。
  所制的掇球壶最具个人风格特点,是紫砂陶艺的典范。屡屡获得国际展览的奖项,是紫砂壶界的头名状元,壶底镌文:“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程寿珍为最早的紫砂技师,在江苏省立陶器工厂陶工传习所授艺。其子程根迫于生计,年近五十方随父开始制壶,并沿用“冰心道人”等名款,父子水准相差较大,识者不难辨别。
  范大生(1874—1842),字绳武,号承甫,世居蜀山西望圩,师从范鼎甫,以技师身份受聘于各陶器公司,所制茗壶造型浑朴雅致,色泽匀称古穆。传世代表作有合菱壶、四方隐角竹顶壶、合梅壶等。曾参加1915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并获奖。范氏家族三代人潜心紫砂壶艺。范大生的父亲范生大、儿子承甫、锦甫均用一个“大生”印款名号,也曾用“范庄农家”“静安”以世袭传承为荣。   冯桂林(1907—1945),宜兴蜀山人,民国时期紫砂艺人的杰山代表,是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利永陶工传习所”第一批艺徒,师从程寿珍、范大生等名师。他勤奋好学,从仿制名作入手,转向创作新品,式样新颖、精致,声望日隆。1930年前后,杭州汪裕泰茶行聘冯前往做壶,所制茗壶以壶店老板号记,壶上留“卷翁”章。汪氏借西湖美景,常请书画家店中和冯桂林一起探讨壶艺,绘样制作,令人叫绝。如四方竹段壶、梅桩壶、玉笠壶等,壶盖内则用“桂林”小方章。其作俗中山新,巧为组合,生机勃发,能够成就茶具的功能美,其作品既有整体完美气势,又能细部深入刻划造型特征,工艺精,质感强,故每成一作,皆为精品。其传世力作有四方折角壶、五竹壶、龙头玉杯壶、木瓜壶、合桃壶等。
  汪宝根(1902—1954),号旭斋,蜀山西街人,随伯父汪春荣(生义)学艺,与吴云根、朱可心同为师兄弟,秉性耿直,好强争胜,1932年宜兴陶业紫砂公会筹措展品之际,他曾费时数十天制成“大东坡壶” 和 “三友壶”参加芝加哥博览会,并获优奖,成为一时佳话。他时常向名师黄玉麟请教,喜用樱桃小嘴包嘴型显其特色,出水流畅,广受欢迎,他是创新品种较多的艺人之—,仿古葵壶为最。
  
  陈光明(1859—1930),字匡庐,名润宝、小名顺定,原籍金陵。白幼侨寓蜀山,善作玩具、果品、细巧玲珑、色形逼真、询绝技也。传器朴雅古茂、格调高雅。人或有所求,辄付百金或数十银元不等,交货且不限年月,尤能筑小窑、独自烧成。早期用风形“慕匋制”章为摹古之作。后期改用“陈”圆章、“光明”方章搭配印记,或“陈光明制”方印,镌刻甚精。
  江案卿(1886—1953),宜兴大浦洋渚人,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人,制壶技艺精湛,惜传世不多,其作品以薄胎供春茶具为胜,和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格的狮球壶为最。
  蒋彦亭(1890—1943),原名宏高,鸿鹄,曾用名志丞,后改名燕廷、燕亭,宜兴川埠潜洛人。早年师承家学,随父蒋元祥制壶,从友学雕塑,善于观察花草包虫生态,摹其形状,写真作陶。擅制水盂、水滴,文房用具杂玩等项,尤以雕塑器型为佳。30年代,被聘至上海专门仿制古董及紫砂古器,仿制“大彬”、“友泉”、“鸣远”等传统经典之作。作品古色古香,运用紫砂五色土,意趣横生。无论仿品或新作,均以历代名家面貌印记,真假难辨。蒋蓉随其学艺,受益匪浅。
  
  紫砂企业及其他名家
  
  当时的江苏省立陶业工厂,为改良陶器,曾延揽名师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传授技艺,聘名工技师范福奎、江案卿、陈光明、李宝珍、汪宝根、吴耀庭、王熙臣、邵六大、储银兰等专门生产紫砂陶器。开办“利永陶工传习所”,招收以冯桂林为代表的20名艺徒,其中出色的有储铭、束金寿、叶德喜、强义海、陈西汉、陈纪全、诸葛勋、史盘大等。
  
  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由日本留学归来的王世杰担任校长,聘名师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吴纯耿等为实习工场技师,研制开发紫砂新型茗壶。
  
  当时有一技之长,经商开办陶器商行的陶器公司,他们招聘名工,自定壶式,并注册商标成为宜兴紫砂的品牌。
  “吴德盛陶器行”1916年设于蛟桥边上,由店主吴汉文,号歧陶主人、岩如主人,室名松鹤轩,他能亲白制壶,镌刻。壶上铃印“松鹤轩”、“歧陶发明”等方章。出品的紫砂陶器署款“歧陶”“企陶”“漱石”“岩如”“石溪”“友石”“缶硕”“涂庭”“北岩”等,皆是这一时期的紫砂陶刻名艺人。
  
  上海“铁画轩”戴宝国,金陵人,擅长刻瓷,改行从事紫砂陶业,来宜兴定制紫砂壶,均镌刻“铁画轩”为记,享誉沪上。
  “艺古斋”主人赵松亭(1859—1934),名支泉,号九龄,艺名东溪,宜兴川埠上袁村人,仿古器,创制砂壶,以贡壶名扬天下。
  “利用、利永陶业公司”成立于1913年,总部设蜀山,并在上海老城隍庙内设店,经营紫砂器,产品远销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公司拥有自己的龙窑——永安窑,烧制紫砂器,由水路运至上海。30年代是“利永公司”的鼎盛时期,名工云集,产品种类齐全。壶上多署款“利永公司出品”  “陈鼎和陶器厂”没在宜兴县城,经理陈元明,在产品上刻有“陈鼎和陶器厂”和“陈鼎和造”的印记,英“C·T·H·CO”字样的为出口产品。传世作品包括茶具、笔筒、笔洗、花瓶等。
  当时,许多紫砂艺人以家族为单位,兴办陶器店,自产自销,定购名工作品,请名工陶刻装饰。如:毛顺生创办的“毛顺生陶器店”,储银兰开办“裕丰陶器店”,邵巨宝、邵全章合开的“巨宝陶器店”,许立生开的“立信陶器店”,还有“艺光”、“艺新”、“吉德昌”等陶器店。
  清末,何心舟、王东石等人去浙江宁波地区烧制紫砂壶,款式沿袭曼生壶格调,与上海书画家胡公寿、梅调鼎、任伯年等合作,底款为“浙宁玉成窑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仿古之风盛行。一些古董商利用古籍、图谱和古陶、青铜器史料,聘请高手仿作,不惜工本,刻历代名工签款,或仿制历代名工的印鉴。真假难辨,远非一般收藏爱好者能识别。当时作品水准较高,商家从宜兴制壶名工中百里挑一,揽至家中,并为名工创造优裕的环境条件,构思、设计、制作优秀紫砂壶,精益求精。这批艺人已成为一代紫砂精英,他们是:裴石民、王寅春、蒋彦亭、蒋蓉、顾景舟、范正根、叶德喜、陈光明等。
  清末民初,紫砂壶尚有不少以斋、堂、馆、所之名定制的名品。底部署款印记,如:清德堂、澹然斋、筠石居、染香馆、盛德等,也有以龙窑为名生产的茶壶,如:玉成窑、永安窑、省立官陶等。
  
  近代紫砂的工艺
  
  宜兴紫砂陶艺,源于生活,将日用陶器提升到工艺美术的位置,兼具文化与实用的功能,综合体现了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将实用艺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的作品,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视为陶中精品。当然,鉴定其是否为紫砂精品,可以从陶瓷最基本要素:矿土、泥质、色泽、造型、制作手法、装饰手法、窑炉烧成等方面入手,解析整个生产工艺的过程,找出时代特征,鉴定优劣与真伪。
  
  矿土、泥质与泥色
  
  宜兴紫砂成熟期的界定在明代万历年间。紫砂泥产于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世称为本山。它是二亿五千万年前生成于石英砂岩下的泥岩。其特征是具有合理的矿物化学元素和合理的颗粒级比,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呈双重气孔的胎体结构。故使用后色泽古朴、细腻圆润,呈现玉质光感般的包浆。它集实用、鉴赏、把玩、珍藏于一体,与茶结合,天然和人工的高度统一,受到人们经久不衰品茗的喜爱。照片组图二 昔日的紫砂窑址,紫砂泥藏于石英砂岩之下,紫砂泥三种基泥(紫泥、红泥、本山绿泥)
  紫砂泥即紫泥、红泥(朱砂泥)、本山绿泥(团砂泥)三种基泥的总称。这三种泥,存在于陶土之中,在矿层的分布不同,烧成气氛、温度的不同,其色泽变化多端,有紫红色、紫褐色、紫色、红色、米黄色。1920年,现代工业技术的介入,在基泥中加配适量的着色剂,生成诸多色泥,如墨绿泥、古铜泥、黑料泥。基泥之间相拼,如:紫泥和本山绿泥相拼,烧成黄灰浅绿的团砂泥。色泽外观是泥质的表象,凭个人的喜好而定,好的泥质恰似紫檀木色,深紫泛青。大红泥似枣红色,红中透亮。
  近代紫砂泥的采掘,开矿的称塘户,掘坑道,人工采集,从甲泥中择选紫砂泥,分高、中、低三档泥质,即底槽青泥、中槽紫泥、红棕泥、红皮龙泥等。按质论价售给磨坊加工成生泥。
  
  紫砂造型与成型方式及装饰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用紫砂泥通过塑造方式产生。宜兴紫砂有其特有的制作技巧,在分析造型时,通过形态美,透过造型构件的结构美,去体味作者的艺术精神。紫砂行内大致可分:光素器、筋纹器、花塑器三大类。这三种形态各自有独特的仪态。
  光素器指各种方壶或圆壶。注重权衡比例的形态美和茶壶的实用功能,表面光润,手感舒适。
  筋纹器指几何形体的壶上,分割纵线、横线、旋转线,它源于金银器,线型精确流畅,内外纹线精炼,舒适实用。
  花塑器,即在几何形体壶上作贴塑装饰或模拟各种瓜果、虫鱼、禽兽装饰点缀,并作图案变化处理的造型。它要求生动自然、刻划有致、实用美观、人们对美的认识,可通过意会、取舍,达到理解共识,所谓好坏之别,就是能否从形态中显示出艺术的感染力,让人爱不释手。造型与制作功底,是相辅相成。紫砂泥的优点,可增可减,长时间的磨炼修饰,反复推敲,上品壶与普通壶,经过对比即可分辨。每个陶艺人与书画家一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采用的制作手法都不尽相同,并有自己特有的标识。
  
  近代紫砂造型的品种
  
  日用品壶(俗称粗货):寿星壶、龙蛋壶、洋桶壶、底壶。规格有大、中、小三种,容量较大在1000毫升左右,产量甚大。   工艺壶:供茶馆、酒肆用的茶壶,俗称细货。如:柿圆壶、桃梅扁壶、四方壶、六方壶、梅段、竹段、柿子壶、海棠壶、狮球壶等,农村坊间大量生产,工艺粗糙,价格不高。
  特艺品类:俗称上品紫砂壶,出自名工之手。品种甚多,产量甚少,价格不菲。如同一品种,水平相差甚大。如:仿鼓壶、掇球壶、一粒珠、汉君壶、书扁壶、线圆壶、莲子壶、印包壶、玉笠壶、双竹提梁壶、合菱壶、佛手壶、木瓜壶、松树葡萄壶、鱼化龙等。
  宜兴紫砂壶的装饰,基于造型制作之中,光素器,采用泥料质地变化及关键部位简洁的线条装饰。筋纹器和花塑器用纹线、浮雕、贴塑作添饰。附加装饰以陶刻为主。好的作品蕴含着作者的文学、书法、绘画的艺术内涵,以及对造型的谋篇布局和镌刻用刀的功力。上个世纪30年代是紫砂陶刻的顶峰。刻工价格往往比制坯工的价格还高,刻工刻有自己的字号、纪年,为后人考证留下依据。此时陶刻名家有崔克顺、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韩泰、陈少亭、任淦庭、饶寿川、戴雪生、杜顺六、蒋永西、诸葛勋、谈尧坤、邵云儒、白应生等。
  
  紫砂印记与款识
  
  紫砂陶器作品一般由作者个人完成,印记和款识是说明身份的标志。通常壶底部钤作者印记或定制者的斋号,壶盖内及壶柄稍钤制作者的小章,特定的时段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如曼生壶的底部钤“阿曼佗室”,壶把下有“彭年”小印章,上海“铁画轩”定制壶,底部铃“铁画轩制”,盖内铃吴云根的名号“芝莱”印章。
  
  紫砂壶钤印方式是在制壶将近完工时操作的,用顶柱支撑着壶内,底部着印章,用木榔头敲击印出文字。铃印用力要均,方能体现出治印用刀的金石味风格。用印大小、治印风格须与壶艺相对应。材料有木质、骨质、石质种种,上品壶字体工巧,有篆刻家镌刻赠与作者的,也有作者自己所刻的。它与商品壶上刻印社刻的,水平相差较大。印章、款识是紫砂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鉴别作品真伪的依据之一。
  
  近代壶艺鉴赏的界定
  
  近代紫砂壶是—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它从生活日用品到艺术品之间的档次相差甚大。紫砂壶爱好者因文化艺术修养的差异,品鉴标准时,表现出各自的偏向与喜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鉴赏作品应立足于精品,它体现出作者的制作工艺和文化艺术含量,是艺人用紫砂泥表现自身理念的方式,是艺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价值,但价格不菲。应分清日用品、产品与作品的界定。
  近代艺人的作品,有着特殊的经历,是历经大浪淘沙后精选出来的,数量不多,精品中的精品更是寥寥无几,其泥质大多是纯净的黄龙山紫砂土,造型精工细作,体现陶艺所蕴含的本质美,功能上,强调实用性,使用上的舒适性,成型手法技术娴熟,在紫砂龙窑中烧成,装饰手法以陶刻为主,气韵刀法皆属上乘。造型完美,且特别讲究整个生产过程的工艺质量,时至今日,经茶汁滋润,壶身光可鉴人,外似紫玉,内如碧云。
  赏鉴近代名品时,要注意各个时期特定的款式,真正的老壶,除名章签款外,制作水平和方式没有当今制作人技艺的刻意追求,有其历史原因。凡精品需自己细心体味,在品赏中,认同、喜爱。
  综上所述,一把精品壶的基本要求为以下几点:土好、形好、工好、款真、价高,来路明,讲的故事少。好壶洁净温雅,素心素面是紫砂壶返璞归真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