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宏强总裁贾建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诞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9:55:03
 向世界人才强国阔步前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诞生记

  

   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 李亚杰)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党中央、国务院近日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科学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重大举措,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这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为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制定并实施人才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

  时代呼唤人才 人才造就伟业

  世间万物,人最宝贵。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努力发挥各类人才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中文盲占80%,科技工作者只有数万人,培养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949年10月,中央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年12月,中央印发《关于保护与争取技术人员的指示》;政务院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更加合理地有效地使用和提高现有技术人才……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人才工作翻开新篇章。

  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到树立科学人才观——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一系列关于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跨入新世纪,我们党对人才强国战略这一重大课题的探索和思考日益深化,不断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向前进——

  2002年,中央批准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同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协调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研究解决人才工作重大问题。

  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同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和载入党章,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放眼祖国、举目神州,一批批饱学之才、实干之才、创新之才应运而生、大量涌现——

  截至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1.14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4686万人,居世界第一。从规模上看,我国已是世界人力资源大国。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逐步优化。无论是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还是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取得的重大成功,都显示了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形势出任务,时代提课题。未来十几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人才发展关键时期——

  观世情: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对此,要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周密部署,及早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战略规划,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察国情: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有充足的人才作支撑。这就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制定与奋斗目标相衔接的中长期规划,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科学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要求、重大举措,绘就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蓝图。

  看党情: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这就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整体谋划,更好为党育才、聚才、用才提供重要保证。

  就人才工作本身而言,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人才素质和能力、人才队伍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还存在科技创新人才短缺、人才工作机制不活、人才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突出问题。这就必须科学规划人才发展,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制定一个准确把握人才发展趋势、超前谋划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规划成为时代的召唤。

  2008年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向中央提出编制人才规划建议。

  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同意编制人才规划,要求认真总结吸取我国人才培养宝贵经验,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有益做法,并与教育工作相结合。

  2008年3月16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008年3月18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从中央国家机关部委、部分省市党委组织部、有关科研院所抽调30多名同志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成立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的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为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专门聘请28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制。大家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钻研人才规划编制专业知识和人才工作业务知识,熟悉了解国外先进经验。还请有关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开阔思路、拓宽视野。

  2008年3月19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下发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工作指导思想、目标要求、编制原则、组织分工和方法步骤。

  由此,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拉开帷幕……

  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直接倾听一线人才心声,重视吸收专家学者意见。人才规划编制过程是一次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生动实践——

  调研摸底知情 开门纳言问策

  “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既是鼓舞人心的,又是可达到的;要有国际可比的核心指标,对发展目标要予以量化;应简明易懂,让人民群众看得明白”——

  2009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对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指明了航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审议人才规划稿,提出许多重要修改意见。

  对人才规划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战略性、指导性意见,对关键目标的提法作了深入思考。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和专家会议,讨论研究人才规划编制工作。

  人才规划办全体同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先后召开40多次全体会议或专门会议,80多次小组会议或专题会议,全力以赴做好编制工作。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议政之源、成事之道。

  2008年3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及人才规划办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系统、最完整也是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由30多个部门、40多名专家牵头,1000多人直接参与。经过4个多月努力,研究形成42个战略专题和重点问题研究报告,以及161个子课题研究报告,为人才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

  为摸清我国人才队伍“家底”,组织开展了全国人才资源状况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探索建立了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开展了各类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分析和整个人才队伍建设需求预测工作,为人才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部署,人才规划编制有条不紊铺开——

  2008年9月,在充分吸收前期专题研究成果、积极借鉴国内外人才开发和规划编制经验基础上,人才规划办着手开展人才规划大纲起草工作。

  大纲初稿形成后,人才规划办分别召开大纲征求意见会和省区市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集中听取意见。

  2008年12月6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19次会议原则通过大纲框架和主要内容。

  2009年3月,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依据大纲框架,充分吸收前期研究成果,集中力量编制人才规划文本——

  其间,梳理了15个人才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2009年3月底,在京召开8个座谈会,邀请36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专家和人才代表100余人进行专题研讨。4月上中旬,组成3个调研组分赴上海、浙江、广东等6省市开展专题调研。

  其间,组织专家重点研究人才贡献率指标,初步构建了由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人才队伍统计指标、重点领域人才资源统计指标、国家人才发展监测与评价主要指标构成的国家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一场场深入讨论,一次次认真推敲,一遍遍仔细修改……2009年5月,人才规划稿起草完成。6月中旬,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22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人才规划编制过程是一次集思广益、凝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生动实践。

  经中央同意,2009年8月上旬开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就人才规划稿向社会征求意见。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向各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有关专家发出380多份征求意见函,委托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发出300多份征求意见稿。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50多个座谈会和专题论证会,听取各省区市及所属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部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各地各部门召开500多场座谈会,征求了3万多人的意见,梳理归纳1051条修改意见和建议。许多有价值的意见被人才规划稿吸纳。

  一条条意见、一个个建议,为人才规划稿注入了生机活力。

  2009年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人才规划稿进行审议并原则通过。此前,国务院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人才规划稿。

  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26次会议审议人才规划稿。

  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意见,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等18个部门,对人才规划稿中重大人才工程等52个项目开展再论证。之后,对人才规划稿作出修改。

  2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人才规划修改稿。

  2010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整体谋划,科学确定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充满了引人注目的亮点,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

  发展以人为本 人才以用为本

  认识上有新突破,理论上有新发展,政策上有新举措——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鲜明回答了一系列人才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人才规划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落实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

  这是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目标蓝图——

  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这一宏伟目标,既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我国人才发展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人才规划勾勒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国人才发展的光辉前景——

  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增加到1.8亿;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才贡献率达到35%……

  这是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方向指南——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人才规划提出的我国人才发展指导方针,体现了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主要任务。

  服务发展是人才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优先确立了人才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用为本强调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发挥人才作用;创新机制是发挥人才作用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高端引领突出了高层次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整体开发明确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

  人才优先发展无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都要靠人才去实现。

  纵览人才规划,服务发展、人才优先贯穿全文。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资源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与自觉把握。

  “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规划从8个方面部署人才发展重点任务。“实行人才投资优先”这一新提法引起高度关注。人才规划提出要“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人才规划提出要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对此,人才规划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

  同时,人才规划围绕简政放权、服务人才、激发活力,提出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并配套一系列关键举措:“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

  创新体制机制是人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人才规划围绕以用为本,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五个方面的体制机制:

  “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

  人才规划围绕创新体制机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抓手:

  “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完善劳动合同、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避止等制度,维护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统筹协调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一系列惠及人才、切实管用的新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将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

  源泉充分涌流 活力竞相迸发

  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规划的主体。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人才规划在明确高端引领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创造性地从3个层次对人才队伍建设作出规划,并分别提出每支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强调把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从“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到“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到“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注重院士称号精神激励作用,规范院士学术兼职”,到“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从“发展创新文化”,到“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人才规划切中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新举措。

  ——提出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到2020年,在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在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

  从“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到“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从“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基地”,到“制定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从“大力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到“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人才规划阐述的这些新途径,为培养造就大批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创造了条件。

  ——明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提出新目标: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8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的总量分别达到4200万人、7500万人、3900万人、1800万人、300万人。

  围绕解决人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人才规划提出10项新政策——

  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结合这些新政策,人才规划提出一个个既体现时代特点、又符合实际的抓手——

  “各级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对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创新实践中成就事业并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打破人才身份、单位、部门和所有制限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服务网络”,“制定职务技术成果条例,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

  实施人才工程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按照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原则和少而精的要求,人才规划设计了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为人才发挥作用构建了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同时,对这些工程都提出明确要求——

  “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每年重点培养和支持2万名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到2020年,由国家资助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文化名家达到2000名”,“通过多种途径培训30万名全科医师”,“中央层面实施‘千人计划’,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1万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每年重点扶持培养1万名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人才”,“到2020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

  人才规划的颁布实施,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人才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

  本网特稿:中央高层论人才

  人民日报社论:建设人才强国的行动纲领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什么)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谁知道“国家大中型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计划纲要的全文 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计划纲要的全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全文?? 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全文 那里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全文"? 帮忙提供一些关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方面的评论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怎么翻译?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怎么翻译啊?80分!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哪里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哪里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全文是啥?请问谁知道? 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谁有《大连市医药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急用,最好是电子版的,谢谢了!!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自学提纲 让问大虾,谁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全文,我在这先谢了 请问在那里可以搜到《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全文,急用,谢谢!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解读,简要的文章 谁能告诉我国家十一个无年规划纲要内容 国家缺少什么样的人才 现在国家缺什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