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基核导弹型号:陈鸣远专辑.2009上海崇源拍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38:5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60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莲瓣水洗
估价
RMB 100,000-15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2×5.5×6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款识:"陈"篆书圆印,"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洗被设计成莲瓣形,朱泥制成。洗一侧有一莲蓬叠在洗口边,弯曲的茎延伸至洗底,形成洗的把柄,并支撑着洗。洗底另有螺蛳一只和半块藕,其既是装饰亦是两足。整件器物构思巧妙,将池塘中三种水生动植物合理布局,整合在一起,并没有给人突兀的感觉,仿佛在观赏池塘中一景,春色盎然。康熙朝名士查慎行曾有《以陈鸣远旧制莲蕊水盛、梅根笔格,为借山和尚七十寿口占二绝句》,我们知道在当时此类水洗被文人们称为"莲蕊水盛"。; 参阅:1.上海博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14-115页);; 2.谢瑞华1977,图版37,贝聿铭藏品;; 3.苏富比(香港)1978,342号;又刊香港艺术馆1981,图版32,水松石山房藏品;; 4.波士顿美术馆藏品,刊康斯托克1942,P75页;; 5.庞元济,下册,P18、20页。

261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茄子水注
估价
RMB 300,000-40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2×7×6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款识:"鸣远"楷书款,"鹤邨"篆书方印; 说明:水注仿茄子形。茄子自然弯曲,上翘的茄梗就是水注的出水孔,气孔则隐藏在扁豆叶之下。茄子以紫泥制成,茄子之上还俯有带着枝叶的扁豆,扁豆以黄色的段泥制成,扁豆之上还留有虫蛀痕,其中一颗扁豆只剩下一半,漏出里面的豆子,形象逼真而构思奇巧,极具想象力。这种象生器,也是文玩紫砂,相对于松竹梅等文人喜爱的立意清远的传统题材,陈鸣远的这种以瓜果蔬菜制成的文玩,因具有浓郁的田园气息,更接近自然、贴近生活,反而更为受到人们的喜爱。; 参阅: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76-77页);; 2.苏富比(香港)1978,338号;; 3.苏富比(香港)1978,351号;再刊于苏富比(伦敦)1995,332号;; 4.陈克立1985,图版38;; 5.庞元济,下册,P12页;; 6.哥伦比亚艺术馆藏品。

262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湘妃竹臂搁
估价
RMB 100,000-15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4.5×6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铭文:仙乡半百醉长旅,清竹一片留残痕。拾遗古风读潇湘,朗轩砚池伴鹤影。鸣远。; 款识:"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臂搁仿湘妃竹,在朱泥上以深色紫砂泥绘出湘妃竹特有的泪斑痕。臂搁制作精细,雕工自然,不着一丝人工痕迹,竹子上特有的开裂痕、竹皮、竹节都与真竹一般无二,就连竹节处的拗折痕和竹段的切割痕都丝毫不差地保留着。这些都是陈鸣远深厚的艺术功力的体现。两竹节之间刻有隶书诗句:"仙乡半百醉长旅,青竹一片留残痕。拾遗古风读潇湘,朗轩砚池伴鹤影",诗句意境高远。这类仿竹臂搁不仅是逼真的象生作品,同时也是文房雅玩,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器具,而仿竹子文玩有着较强的文人意趣,则更受到文人们的喜爱。 2.香雪莊1978,图版22、27;; 3.陈克立1985,图版34-36。; 参阅: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18-119页);

263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竹节臂搁
估价
RMB 50,000-7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9.5×5.5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铭文:弹曲片瓦新篁旧,月察烟阁标清兴,梦春长河天音近,晚风境幽吟古心。; 款识:"远"楷书款,"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臂搁模仿竹节,以朱泥制成。臂搁模仿竹子根部的形态,有四个竹节,造型自然幽雅。中间有七言诗一首,"弹曲片瓦新篁旧,月察烟阁标清兴,梦春长河天音近,晚风境幽吟古心。"诗句意境深远,所刻字体为楷书,笔力劲健。陈鸣远不仅善陶,而且善书,史称其书雅健,有晋唐风格,此作品中的书体即可作为陈鸣远书法之代表。臂搁的一侧刻有"远"字楷书款。

264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湘妃竹臂搁
估价
RMB 100,000-15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8×7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铭文:陶家千秋师天工,潇湘遗风化苍节。红楼一曲歌长恨,今古奇缘诉道然。鸣远。; 款识:"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臂搁系文玩用具,是陈鸣远作品中最具艺术性的作品之一。臂搁仿湘妃竹形,紫泥制成,仿若竹子经长期使用抚摸而形成了深厚的包浆。陈鸣远善师法自然,臂搁之上以深色泥绘出湘妃竹特有的泪斑,极其形似,而所仿竹节,连竹子特有的斑节以及竹子年久开裂而形成的裂痕,都惟妙惟肖加以模仿,宛若天成。臂搁上刻以隶书铭文:"陶家千秋师天工,潇湘遗风化苍节,红楼一曲歌长恨,今古奇缘诉道然。""陶家千秋师天工"诗句则是陈鸣远自己艺术创作的最好写照,师法自然,而不拘泥,具有自然天成而不矫揉造作的艺术效果。; 参阅: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18-119页); 2.香雪莊1978,图版22、27;; 3.陈克立1985,图版34-36。

265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梅枝笔架
估价
RMB 50,000-7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8×7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款识:"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紫泥制成。笔架采用象形的手法来表现,模仿一截梅枝。梅干苍劲古朴,附有穿插的枝桠,并点缀有或绽放或含苞的梅花,极富情趣。梅枝笔架是陈鸣远最喜欢和最擅长制作的题材,康熙朝名士查慎行曾有《以陈鸣远旧制莲蕊水盛、梅根笔格,为借山和尚七十寿口占二绝句》,其中提到的就是此类笔架,清乾隆年间张燕昌的《阳羡陶说》亦提到了陈鸣远的"梅根笔架"。; 参阅: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20-121页);; 2.谢瑞华1977,图版42,纳尔逊博物馆藏品;; 3.西雅图艺术博物馆藏品;; 4.苏富比(香港)1978,340号;又刊香港艺术馆1984,图版111;; 5.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藏品,刊康斯托克1942,P76页;; 6.庞元济,下册,P35-37页。

266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古泉笔架
估价
RMB 400,000-60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5×4 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铭文:吾法有法,残痕遗风。眼中一线,通观今古。鸣远。; 款识:"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笔架采用一串古钱币的造型,朱泥製成。穿钱的绳带为底,其上错落起伏的古钱形成了搁置笔的地方,造型极富创意。陈鸣远在製作古钱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古钱因年代久远而出现的破损和残缺,以及绳带穿过钱孔眼时的那种细微的变化,製作一丝不苟,表现出了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艺术构思以及高超的製作技艺。底部刻有楷书诗句:"古法有法,残痕遗风。眼中一线,通观今古。"文意切题,极富历史沧桑之感。; 参阅:1.上海博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28-129页);; 2.唐云1992,P39页。

267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松竹梅笔筒
估价
RMB 400,000-60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2×11×12 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铭文:岁寒清韵,山翁长梦,砚池情侣,百年因缘。鸣远。; 款识:"陈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笔筒为海棠型不规则体,四面分别立体雕塑出松、竹、梅。其中三面各自表现岁寒三友"松、竹、梅",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另一面则模仿竹节以及竹根的根须,竹节之上刻有"岁寒清韵,山翁长梦,砚池情侣,百年因缘。"楷书铭文。题记点明了此作品的功用,并用形象的比喻来表现笔筒与砚间犹如情侣的关系,而"岁寒三友"高洁脱俗的"清韵"也一直为中国文人所追求。陈鸣远作品中各自表现松竹梅题材的笔筒有多件,但将松竹梅合在一起表现的,则仅此一件,作品并没有如传统的将松竹梅方在一起的方式来表现,而将笔筒设计成海棠式,四个面分别表现不同。

268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瓜果摆件(八件)
估价
RMB 100,000-15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尺寸不一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款识:"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陈鸣远製象生紫砂陶。八件瓜果为胡桃两枚、栗子两颗、荸荠两个、慈姑两个,分别采用紫泥和浅褐色泥,以象生手法製成。这些瓜果与实物完全相似,放置在一起,几乎不能区分,反映了陈鸣远紫砂製艺的鬼斧天工,极富自然妙趣。; 参阅: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76-177页);; 2.香港艺术馆1984,图版118;又刊于香港艺术馆1981,图版34;; 3.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82-183页);; 4.香港艺术馆1984,图版113;; 5.庞元济,下册,P43页;; 6.上海博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88-189页);; 7.香港艺术馆1984,图版114-115;; 8.谢瑞华1977,图版50,贝隶铭藏品。

269明末清初 陈鸣远製 紫砂莲蓬水洗
估价
RMB 1,000,000-1,500,000
作者 陈鸣远
年代
尺寸 10.5×9×9 厘米
类型 瓷器
质地
说明 款识:"鸣远"篆书方印; 说明:紫泥製成。水洗采用象形的手法製作,仿自成熟的莲蓬,表皮褶皱而具有机理质感。莲蓬的顶部有十颗可以活动的莲子,莲蓬洗的一侧有不规则的开口,仿佛是随手剥开,生动自然,随意而富有情趣。另一侧为一藕段,亦作为水盂支撑脚。水盂、水洗是陈鸣远紫砂文玩中数量最多而样式最丰富的一类,其师法自然界瓜果蔬菜,而又结合水盂水洗的实用性,其造型复杂,充分体现了陈鸣远的奇思妙想和创作能力,而莲蓬水盂则是其中最为逼真、最富生活情趣和想象力的作品。; 参阅: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见《紫泥清韵》P112-113页,另见P110-111页);; 2.谢瑞华1977,图版38,旧金山亚州美术博物院藏品;; 3.李佑任等1987,P98页;; 4.莫斯1978,P9页,图版9;; 5.顾景舟1992,图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