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驱动 inf:古典音乐 莫扎特《安魂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17:18
古典音乐   莫扎特《安魂曲》
1871年7月,也就是莫扎特逝世之前。他开始创作《安魂曲》,当时,他的健康状况已经很差,而且,正倾注全力完成歌剧《魔笛》。
有一天,一位穿灰色西装、面容忧郁的高个子绅士来访,他请莫差特为他写一首《安魂曲》。因为酬金相当优厚,莫扎特便允诺了。当时,莫扎特正生活在贫困的最低层里。他询问那位穿灰衣的绅士姓名,但是,他说“没有必要……”,就告辞了。
在莫扎特的那个时代,流行一种坏风气,贵族和有钱人为了消遣,请一流作曲家创作作品,然后仿佛那作品是他所作似地令人演奏而自呜得意。因此,莫扎持对这次的要求也并不介意。约定4周之内完成。但是,创作并没有如期进行。因为莫扎特正为了创作歌剧《狄托的仁慈》和准备《魔笛》的首演,忙得焦头烂额。到了约定的日期,那位灰衣绅士来催促了。莫扎特抱歉地说:
“因为这首乐曲写得更用心些,所以,比预料多用了时间,而且,规模也宏大一些。”
“那么,再加一些酬金吧。还要等多久?”
“再有4个星期……”
“好吧,我到时再来。”
那绅士说罢,像一阵风似地消逝了。莫扎特叫佣人去追,却已找不见他的踪影了。
从那以后,莫扎特好像被某种强迫观念驱使着,不停地创作,他把那可怕的绅士当做地狱派来的使者了。
当年9月下旬,《魔笛》结束首次公演,莫扎特正式开始创作《安魂曲》,然而,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衰弱,创作一点儿得不到进展。到了11月,他已经不能起来继续工作了。预感到死亡将至的莫差特,常常对他的妻子康士坦查和弟子居斯麦尔说:
“这首《安魂曲》是为我自己写的呀……”
直到他弥留之际,他仍然不想停止作曲。那些时日里,他的头脑里只有《魔笛》引起的反响和完成《安魂曲》。
歌剧《魔笛》和他的预料相反,开始时并没得到热烈的效应。虽然逐渐有所好转,但仍然使他焦虑。每到晚上,剧场开演时,莫差特就在担心演出效果如何。
与此同时,《安魂曲》一刻也离不开他的心,他反复地对居斯迈尔讲解他的构思和进行的情况,而且,当他心情好转时,还在前来探望的友人面前试唱已经写出的部分,检验创作的效果。
12月4日下午,是他临终前一天,朋友们来探病,莫扎特让他们把总谱拿到病榻,他和朋友们一起唱起《安魂曲》。乐曲只写成一半,第三乐章第六曲《流泪之日》仅仅写了8小节。他写到那里就泣不成声了。这时,他已经知道死亡就在眼前,他不可能完成那首乐曲了。
前来探望的客人们散去之后,莫扎特把学生居斯迈尔叫到枕边,嘱咐他怎样把乐曲写下去。几个小时之后,12月5日零时55分,莫差特逝世了。他在弥留之际,嘴里叨念的是《安魂曲》中定音鼓部分的曲谱。没想到为别人创作的《安魂曲》竟成为吊唁自己的哀乐了。
莫扎特死后,人们发现了一封他用意大利文写的没有收信人姓名住址的信,在信中,他提到《安魂曲》的创作,他写道:
“……我的头脑里已经混乱、精力已经耗尽了。那个不知姓名的绅士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摇晃,怎么也赶不走。他不断地出现,催促我,还没写完么,还没写完么?他恳求我,但又逼迫我。……我猛然意识到吊唁我的一生的丧钟已经敲响,我已经奄奄一息,朝不保夕了。……它也许就是我的挽歌了,我多么想完成它呀。”
当莫扎特写到这部最后的乐曲的《流泪之日》时,他已经如同信中的描述那样意识朦胧,双眼迷蒙了。他只是凭着责任感和意志在挥动笔杆了。我聆听这首乐曲时,不但感受到他耗尽自己的生命来写这首乐曲的伟大,而且,也感受到他那“直到生命的最后也要坚持工作”的坚强的意志。
按照莫扎特的遗言,居斯迈尔完成了《安魂曲》未竟的部分,交给了那个灰衣绅士。后来才得知,那位委托人是弗朗茨·封·伐塞克·舒特巴赫伯爵,灰衣人是他的邻居。伯爵要在他的爱妻的忌日演奏这首《安魂曲》,他隐瞒姓名是为了把这乐曲据为已有。
安魂曲也是悼念死者的弥撒曲,天主教在祈祷亡灵安息时采用这种乐曲。所以,自古以来,许多作曲家不仅写弥撒曲,也写安魂曲。其中,以莫扎特、凯鲁比尼、柏辽兹、威尔第和福莱的作品最著名,俗称五大安魂曲,而演奏得最频繁的要属莫差特的了。
安魂曲之所以称为安魂,源于拉丁文Requiem-安息。其实大部分的安魂作品都不会太令人悲伤,相反是以抚慰和祈祷为主。可从经文的内容看到安魂曲主要是表现对主的服从,祈求主的怜悯,抒发的神的恐惧-神怒之日,(很多较浪漫时期的作曲家,对这个部份有震撼的创作,如白辽士,威尔第。末日审判,号角响起等,几节的铜管会吹动的﹐惊天地,泣鬼神。)还有占相当比例的欢呼歌,赞美歌,羔羊颂等来赞美天主的伟大。所以人们肯定可以从中听到升华之声,礼拜之乐,一如经中唱到“天地间充满主的荣耀,欢呼之声响彻云霄”。
安魂曲这种曲式用于悼念亡人,表达了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依恋,一般来说,这种曲子都充满痛苦、哀伤甚至阴森恐怖的气氛,莫扎特的这首《安魂曲》却与众不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谱写的这首乐曲可以说正是为他自己写就,他一生都带给人们快乐(人们可在电影“莫扎传”看到),在离开人世前表达的与其说是悲哀,倒不如说是对天堂的向往和摆脱尘世的解脱(莫扎特曾在生前多次深深地思考和探索过﹐这个令通常人所烦恼和恐惧的问题。人们可从莫扎特给他父亲的多次通信中读到这一点)。
安魂曲、镇魂歌,正式名称为,安魂弥撒,源自于拉丁语"Ite, missa ets","会已开毕,请归去"之意。弥撒音乐都是教会用的诗歌式圣乐,在不同场合使用配合不同的经文的弥撒乐。
安魂曲是一种宗教音乐形式,它有八段固定的经文并用于宗教仪式,它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这种美是纯洁的、崇高的、神圣的、超凡脱俗的、它体现了人类对世俗纷争的鄙视和厌恶,对永恒的欢乐、安宁、和平的渴求。全曲由八个乐章组成﹕
(序曲) "Introitus” 进堂咏
第一章“Kyrie”“垂怜经”
第二章“ Sequentia””进咏叹“
第三章“ Offertorium””奉献经“
第四章“Sanctus”“圣哉经”
第五章“ Benedictus”“赞美经”
第六章“ Agnus Dei”“羔羊经”
第七章(尾声)“Communion”“领主咏”
',1)">
',2)">search
putong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