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站属于c盘吗:《徽州文化》解说词 第十九集 纵横徽商(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4:25:36

《徽州文化》第十九集 纵横徽商(上)  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对于徽州来说也不列外,正是因为近代徽商的崛起,造就了徽州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成就了徽州文化的辉煌!徽商的兴起仍是时势的产物。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明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大量的作坊出现,大量的交换出现,所以经商就随着这个形势的发展而兴起。徽商正是适应了这么一个形势而兴起,所以他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先进性。他(如果)不是一个先进性的代表,他是不可能这样发展起来的。所以从社会发展(方面)来讲,他是好的,他是适应潮流的。)从明朝中叶起,徽商的兴盛一直持续了300多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关于徽商的兴起原因,曾有着各式各样的推论。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为什么要出去?这也是徽州人引起很多争论的,徽州文化中,引起许多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说是因为徽州这地方山多,太穷了,要出去,这样讲,可以说不是不是个原因,他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徽州这地方大部分人来自中原,他本来或是他自己或是他祖上,就知道外面有一个很大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所以,有这么一种发自内心的主观的这种要求,要打出去。)
  徽商的去路主要有四条,一是东进杭州,入上海,苏扬,南京,渗透苏浙全境,而是抢滩芜湖,控制横贯东西的长江商道和淮河两岸。进而入湘,入蜀,入云贵,三是从大运河北上,往来于京,晋,冀,鲁,豫之间,并远涉西北,东北等地,四是西进江西,沿东南进闽,粤,有的还以次为跳板,扬帆入海去日本从事对外贸易。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最早做生意是做木材生意,做茶叶生意,以后做蚕丝生意,以后再做的生意就多了,包括各种工厂都开。开工厂,开票号,开当铺,一直到办学校都有了,办出版社都有了。)
  (扬州学学会会长 韦明烨说:那么徽商在明代的时候,它拥有的财富很多,达到三千万两白银以上,到了清代的时候,凡是一般家产,在百万以下的都算是小商人了,他的财富基本上和当时国库里面的基金相等。)
  徽商现象,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在文化上,徽商也有一整套理念,在架构上,徽商普遍带有一种血缘和地缘关系,外出闯荡,往往是父带子,兄带弟,亲帮亲,邻帮邻。
  (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 张脉贤说:当然有大部分人都是和自己亲戚一块出去的,那么就给你一点基金,你自己另开商店,好多店面就重新开开了,一个行业也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行业,一个家族变成了很大一个财团,所以这个群体性,宗族性构成了徽商的一些特点)
  在经营中,徽商尤其注意商业道德,讲究以诚待人,以信接物,奉行以儒为体,以贾为用的信条,因而形成了贾尔好儒,弃儒为贾,亦贾亦儒
的重要特色。
  今年76岁的罗时雨老人,可以称之为“最后一代老徽商”了。
  (老徽商 罗时雨说:我是16岁从鱼梁坝做船到金华的,到了金华以后呢,就在金华梨花井一个百货店里做学徒。)
  记得当年走的时候,周围邻居以及亲友对他都抱有很大希望,希望他在外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希望并不是奢望,因为左右的乡邻们都有着这样的榜样,而他在背着行囊上路时,也背着沉重的无形的压力,他在外面兢兢业业的当着一名伙计,忘我的进行着积累,然而,就在他即将实现发家致富的愿望的时候。
  (老徽商 罗时雨说:抗战了,日本人打到金华来了,我就跑了,跑了之后呢,我就从金华白山翻(山)到了旌德,翻(山)到旌德以后我就回家了,回家以后呢,第二年我又到浙江临安县,做伙计了吧,那个时间要长一些,做到抗战胜利,我又到了杭州,杭州自从解放以后再回来的,回来后在歙县的百货公司,一直工作到90年65岁才退休。)
  公有制实行后,罗时雨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老板梦,当了一名小职员,罗时雨一直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一种不服气的感觉,可以说,做为最后一代老徽商,他奋斗了,但由于时也势也运也的缘故,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当年徽州人到江浙地区谋生,主要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新安江到达浙江省建德,淳安,然后在到达杭州,在转到苏州,上海,一条则是走的陆路,即所谓“徽杭古道”,翻山越岭,从现在的绩溪县逍遥乡境内到达浙江的临安县,然后再走向浙江的其他地区。
  这是当年的徽杭古道,是徽商外出的一条重要的道路,现在,这条山路显得寂寞而冷清,当年,很多徽州人就是从这里步行上百公里走到浙江杭州的,徽杭古道的关口就是“江南第一关”,只要过了这一关,就算是离乡背井,飘落他乡了,想当年外出的徽州人行走到此地,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今天,这些杭州的年轻人,翻山越岭,徒步旅行,只能体验当年徽商出门的艰难,却难以体会当年徽州人外出时,背井离乡的心境了。
  这是当年徽商从水路下江浙的一个重要的码头——渔梁!当年徽州有八景,“渔梁送别”就曾被列为一景,时人有诗描绘道,欲落不落晚日黄,归雁写遍遥天长,数声渔笛起何处,孤舟下漱如龙骧。诗中所用的意向,真实的记载了当年徽州人,下江浙谋生的悲壮心境。
  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首民谣,就是徽州人出外经商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