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修改ae合成分辨率: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4:30:03
(一)
        这十几天没有写博客,是有原因的,就是我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无意中点击了一个蹦出来的网络游戏广告,进入了《武林英雄》,立即被这个网络游戏吸引进去了。

一开始,《武林英雄》先教你怎么玩,送给你许多钱和礼卷,让你很快就升为十级……每天送你二十个礼卷,每升五级又送你一个大礼……

这个网络游戏完全是按照人性的弱点去设计的,吸引着你一步步地玩下去,我玩疯了,头三天,我每天只睡二、三小时的觉,不是我不想睡觉,而是兴奋得无法睡觉,不困到极点是不能睡觉的。

过去,我非常喜欢入静,但是,《武林英雄》让我兴奋到了极点,一切事情都得为《武林英雄》让路,我可以不入静,《武林英雄》不能不玩。

我惊呆了,默默地观察自己,思考着这个问题。

这种兴奋到了极点的事情,大慨有四次。

第一次是在大学里,被校花的美丽所震撼,由于我的极其愚蠢和自卑,根本不相信校花的追求,总是做出完全错误的事情,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当然也就没有资格得到这个爱情。

后来,喜欢上了围棋,可惜,在我们这个小地方,找不到几个会下围棋的人,无法发展这个爱好,所以,这个不算。

第二次是在一个下围棋的朋友家里,第一次玩了电脑游戏,被电脑游戏吸引进去了,无法自拔,疯狂了一、两年,终于平静了下来。于是,我开始教儿子玩电脑游戏,从小就接触电脑游戏,防止他也出现疯狂,看来我做对了。人的疯狂和兴奋是不能用限制来禁止的,只能象大禹治水一样去疏导。

第三次是五年前,我试着写小说,疯狂和兴奋了三年,没有写出来什么小说,却会写文章了。

过去写文章比生孩子还难,因为肚子(大脑)里没有东西啊!现在是太简单了,想写就有,一写就可以写很长。

这是第四次,又疯狂和兴奋了起来,我同时培养了六个武林英雄,而且又玩了一个《热血三国》,这十几天里,真是废寝忘食啊!我很想写一篇文章来记录我的情况,可是,没有精神去写,一切事情都得为《武林英雄》让路。

今天,我终于一咬牙,把《武林英雄》从收藏夹里去掉,开始写博客。

这些疯狂和兴奋是怎么来的?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
(二)

根据我的体验,我感觉人的大脑里有一个兴奋区域,这个兴奋区域如果活跃起来,人就有了热爱。

这个热爱可以让人兴奋到了极点,人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再艰难的事情都敢去做,这个热爱可以让一切事情为它让路。

这个热爱如果发生在异性上,就是爱情。

这个热爱如果发生在网络游戏上,就是网瘾。

这个热爱如果发生在收藏上,就是收藏家。

这个热爱如果发生在学习上,就是成为大学问家的基础。

这个热爱如果发生在玩乐上,就是玩物丧志。

总之,这个热爱如果发生在某某上,就是某某爱好者。

热爱总是让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都知道,爱情是不能坚持太长时间的,科学证明是三年,以后,爱情就变成了亲情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发生了热爱,人就有了疯狂和兴奋的表现,这个表现最长可以持续三年,最后就成为了喜欢;而喜欢就比较温和,可以坚持一辈子。

我们总是说爱情是伟大的,就是因为这个热爱可以让人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这个热爱可以让一切事情为它让路;所以,世界上就有了许许多多的美丽的爱情故事。

如果这个热爱发生在学习上,人就有了成为大学问家的基础。这样的人,我们都把他们叫为有理想的人。

我们都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但是,教育的结果总是背道而驰的,孩子总是厌恶学习的。所以,我非常感慨:“正确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错误的。”

反之,也成立,“错误的教育方法往往是正确的。”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切让孩子轻松就获得成功的教育方法都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比如,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很轻松就理解和掌握一切知识的教学。

比如,孩子写作文很吃力,父母就让孩子大量阅读,孩子很容易就可以写出漂亮的作文。

总之,正确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得到模仿式的成功的教育方法。

而错误的教育方法总是让孩子做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行为,往往让孩子得到创造式的成功。

但是,我们总是反对孩子去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行为,总是想着让孩子轻松就获得成功。是的,我们的孩子总是很容易就得到了成功,这些成功当然都是模仿式的成功;那么,以后怎么办?去创造,笑话,天大的笑话,那些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行为,我们的孩子绝对是不会做这些愚蠢行为的。

想让孩子去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行为,就必须先让孩子有热爱。

那么,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
(三)

想说明白“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是很难的,就好象我对孔子说的“三十而立”的理解,一开始,我一看见“三十而立”就自然理解为“三十岁立业”,等到我四十岁了,有了理想,我才突然豁然开朗:“我这是‘四十而立’啊!”所以,我才明白孔子说的“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三十岁有了理想”。

当然,我的理解只能是我的理解,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理解别人的话的;我的理解只能代表我自己,不能代表你。

从这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要理解一句话是多么的艰难啊!你必须大脑有了这个东西,你才能理解出来这个意思。你大脑没有这个东西,打死你也不能理解透彻这个意思。

所以,孔子说的“四十不惑”,我坚决地不去理解它,因为我的大脑里根本就没有“不惑”这个东西,我如果非去理解,一定又是人云亦云。一“人云亦云”,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云亦云是不劳而获的,这样解决问题,我的大脑发育肯定是非常简单的,就象猪圈的猪和动物园的老虎,由于它们不劳而获,它们的大脑发育是非常简单的;野猪和野老虎的大脑肯定比它们高级了好几个档次!

不劳而获对人的大脑发育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模仿式的成功”是不劳而获的成功,这样的成功总是让大脑发育简单化。而我们偏偏喜欢“模仿式的成功”,因为它容易啊,节约时间啊,不劳而获啊!好处大大的(小日本的话)!

既然“三十而立”的理解都这么难,我在小时候都是“模仿式的成功”,从来就没有热爱过学习,现在去推理“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当然就更难了!对与不对更无法判断了。

“模仿式的成功”都是先有知识,然后在知识的指挥下,去做这个事情,这样的成功,我叫做不劳而获的成功,这有些苛刻了,但是,它的的确确就是不劳而获的成功,它对大脑的发育的的确确就是简单化了。

“模仿式的成功”不仅让人的大脑发育简单化,而且让人做起来特别没有意思。我们都想让学生主动起来,可是,没有意思的事情怎么能让学生主动起来?更不要说热爱这个东西了。

对于一个孩子,先让他有知识,然后就要他去超越知识,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孩子只能在知识的指挥下,去做这个事情,去得到“模仿式的成功”。

如果我不让这个孩子先得到知识,而是先引导这个孩子去做这个事情,由于这个孩子没有这个知识,就不需要超越这个知识,他只需要超越自己就可以了,而他每前进一步,都是超越自己,都是创造,这样的成功,就是“创造式的成功”。等到这个孩子有了“创造式的成功”后,再让他去学习这个知识,哈哈,他大脑里已经有了这个东西,就能理解出来这个意思,就不是人云亦云了,他就可以豁然开朗了!他的大脑是不是要比“模仿式的成功”孩子高级一个档次?

“模仿式的成功”快是快,就是人云亦云,大脑低档。“创造式的成功”虽然开始很慢,但是,后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就象是飞机,启动的时候是非常慢的,一上了天,就不一样了;最后的速度,比“模仿式的成功”的速度不知要快了多少倍!

我根据我的情况,可以这样说,五年前,我的大脑是“模仿式的成功”的大脑,只能人云亦云,而进行了三年的创作后,我的大脑开始变成了“创造式”的大脑,现在我的大脑比五年前我的大脑要高级了好几个档次!
(四)

“热爱”这个东西,在我的大脑里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五年前,就出现了一次,持续了三年,所以,印象还很深刻。

这十几天,我又出现了“热爱”这个东西,是在无意中由网络游戏《武林英雄》引起的,我玩疯了,兴奋得无法睡觉;每天只睡二、三小时的觉,竟然能坚持了三天,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惊讶,我就思考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

我对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最深刻的感觉是压迫,我是被逼着学习的,不仅仅是别人逼我,我自己也在逼我,自己逼自己是最残酷的,现在想想,还是感觉是噩梦一般。

知识进入大脑是要讲究时机的,也就是人的大脑里已经有了这个东西,这个知识才应该可以进入大脑,人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人的大脑里还没有这个东西,就非把这个知识先弄进入大脑,这就是灌输。

知识是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只有豁然开朗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当我们把知识装进我们的大脑里,就是把别人的东西装进我们的大脑里;大脑里装满了别人的东西,那么,你是谁?大脑里没有自己的一点点东西,只会人云亦云,那么,你还是你吗?

我是谁?!

这个问题太难了,我们不能依靠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豁然开朗。但是,如果我们依靠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太简单了,真的是太简单了。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在孩子大脑里已经有了这个东西后,才能给予这个知识,绝对不能硬灌啊!

硬灌的结果就是孩子个个看起来都是天才,什么都知道,就是大脑里没有自己的一点点东西。如果大脑里有自己的一点点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智慧。

在大脑里,知识是别人的,智慧是自己的。人只有有了自己的东西,人才能有了智慧。

你怎么知道你有了智慧?

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你有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每一次豁然开朗都证明你得到了一个自己的东西,也就是智慧。

知识对人最大的害处就是先入为主,所以,人往往有了这个知识后,就不能再有这个智慧了。知识对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劳而获,通过不劳而获,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大量的知识;但是,有其利,必有其害,知识多了,知识对人最大的害处也就显示出来了,不劳而获的结果就是让人的大脑发育简单化,人的大脑始终是一个低档的大脑。

我是一个教师,我也知道硬灌知识是不好的,但是,我为什么非要去硬灌呢?

没有办法,教育制度在那里逼着,没有时间给你折腾,你不灌不行啊!

必须让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什么是智慧”,当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什么是智慧”的时候,就是中国教育的辉煌时代的到来。 (五)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在大脑里先建立这个东西,而不是给予这个知识;只有在孩子大脑里已经有了这个东西后,才能让孩子得到这个知识。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教育,只有限制,才能让孩子产生渴望。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给孩子硬灌知识,扼杀孩子的渴望,孩子不要还不行!

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与真正的教育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现在的教育是只顾眼前,只想着“模仿式的成功”,而没有想想孩子到了四十岁以后怎么办?孩子到了四十岁就是大人了,他怎么办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他的事情由他自己做主,与教育已经没有关系了。真的是这样吗?我已经四十岁了,我却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对我的伤害!我四十岁才有了理想,都是教育害的;而那些四十岁了还没有理想的人,不是更悲惨吗?!

我在给“笨妈妈”写的一篇文章里,就希望读小学四年级的“聪明妞”开始写小说,去创作,不要去大量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可以立即让“聪明妞”写出非常漂亮的作文,但是,这是模仿式的成功,快是快,就是人云亦云,大脑得不到复杂的发育。

创作难吗?对于孩子是非常非常容易的,因为他大脑里没有什么知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写作文要自由得多;就是说出心里的话,怎么思考的,就怎么说。我现在还是写不好作文,一遇到写总结、听课记录等东西,我就抄袭我的同事;但是,我却可以写出来一篇又一篇文章出来,为什么?因为我写文章是创作,是自由自在的;而写总结、听课记录是模仿;我发现,只要过了一个坎,创作比模仿要容易得多,就象是飞机,启动的时候是非常慢的,一上了天,就不一样了;创作的速度要比模仿的速度不知要快了多少倍!

让孩子写小说,就是让孩子去创作、去创造,让孩子的大脑复杂发育;不让孩子大量地阅读,就是防止他去模仿,防止他的大脑简单发育。

当孩子写小说的时候,他就会描写一个人,描述一个事情,在创造的过程中,他的大脑里就有了自己的东西。有一天,他就渴望地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描写一个人、描述一个事情”,这个时候,他去看大师写的小说,哈哈,立即就豁然开朗:“原来可以这样写啊!” 他就得到了一个智慧。

而让孩子大量地阅读,孩子的大脑里没有自己的东西,知识就可以先入为主,这样,他就感慨起来:“大师写的小说太好了!我不行啊!”他就知道创作是非常困难的,他只能模仿,永远也不能超越大师。既然不能超越大师,那么他还有什么热情去做这些没有意思的事情?当然,他就不可能产生热爱!

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在给孩子硬灌知识的时候,也就是在扼杀孩子对学习的热爱,这又如何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
(六)

“热爱学习”就是我要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什么我做主,而不是做学习的奴隶!

你只有喜欢了这个事情,你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得卓越;你在这个事情上付出得越多,你越是无悔!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在逼孩子做学习的奴隶!而且逼孩子心甘情愿做学习的奴隶!孩子不能反抗,也无力反抗成功,只能做出心甘情愿的样子;然后,孩子自己逼自己,往死里逼,拚命挣扎,如果学习还是不行,完了,只有放弃了;一个自暴自弃的孩子就产生了。

当一个自暴自弃的孩子接触了网络游戏,他大脑里压抑得太久的兴奋区域就活跃起来,就产生了热爱,这就是网瘾。

热爱是真正的心甘情愿,热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有网瘾的孩子心里都有热爱,只是这个热爱用在了不是我们希望的地方。

一个热爱的产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必须打破两个限制,一是外界的限制,一是自我的限制。有网瘾的孩子打破了这两个限制,这说明了他首先否定了自我,这样的否定自我是最痛苦的。

由于我是大人了,可以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外界的限制对于我是很小的,主要的是自我的限制。每当我打破了一个自我限制,我就可以产生一个热爱。五年前,我看见了网络小说,才知道谁都可以写小说的,根本不是文学好的人才可以写小说,我打破了我心里一个自我限制:“我可以写小说!”一下子就爆发了一个热爱;这样的打破自我限制,是肯定自我,与有网瘾的孩子“否定自我”是相反的,所以,两种热爱的基础是相反的;我废寝忘食了三年,写了上百万字的垃圾,我失败了,但是,我心甘情愿!这就是热爱。

每每回忆起这三年的废寝忘食,我都非常幸福!我付出得太多了,而且许多人都笑话我,其中,我妻子是最嘲笑的一个,我做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行为,看起来我只有失败,没有任何收获。哈哈,这些人只知道“模仿式的成功”,以“模仿式的成功”来看待事情,却不知道我这三年的废寝忘食收获了智慧,我的大脑里终于有了我自己的东西。 (七)
        当我明白了“什么是智慧”,我也就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所以,我总是感慨:“正确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错误的,错误的教育方法往往是正确的。”

一个热爱最多只能坚持三年,所以,我在做准备,准备着第二次写小说的热爱的爆发,我还需要打破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限制,一旦打破了,我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自我肯定,相信这个热爱一定会爆发的,那个时候,我一定会写出一部成功的小说。

这几天,我又爆发了一个热爱,就是网瘾,我比有网瘾的孩子幸运的是我的事情我可以做主,我没有负担,我根本不需要去否定自我:“喜欢它,就去玩它!”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一直在动员我去玩一个网络游戏,想和我组成一个队去杀怪夺宝,我当时正在写小说的热爱中,认为玩网络游戏太浪费时间,所以,一直没有玩网络游戏。

今天,我写小说的热爱已经消失了,终于可以打破玩网络游戏太浪费时间这个限制,我又产生了热爱。

所以,一个人要产生热爱并不难,只要你打破了限制,就可以产生热爱。当然,热爱有两种,正面的热爱,产生起来往往要困难得多,网瘾,并不是正面的。

我放眼望去,看见的都是刻苦学习的孩子,都是在自己逼自己,他们没有热爱,只有痛苦,那么,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

我根据我的热爱产生的情况,然后去推理“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这个问题,好的热爱一定产生于“肯定自我”,“肯定自我”是来自于大脑里有了自己的东西,否则,你怎么能“肯定自我”!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只能让孩子得到“模仿式的成功”,分数是用来衡量“模仿式的成功”的,孩子的大脑里没有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肯定自我”。

教育做的第一件事情必须是防止知识先入为主!只有做到了知识不能先入为主,人的智慧才能产生!孩子的大脑里才能有自己的东西!

人的天性是喜欢享受,而不喜欢辛苦的。

对于人的大脑来讲,辛苦就是需要长时间的苦苦思考,独立去解决学习上一个问题,我在前面已经多次讲过,就是“依靠思考发现知识”,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再创造知识”。

这样做,辛苦是辛苦些,但是,它的好处就是让人的大脑发育复杂化,几年后,人的大脑就升级了,高档了起来。

我的经历完全证明了这个过程:五年前,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我读的书非常多,但是,我的大脑在模仿中一直是简单发育的,模仿无法让大脑发达,我的大脑始终是一个低档的大脑。这五年,我在独立思考和创作中,大脑发育复杂化了,我一次又一次感觉到大脑升级了,看问题深刻了。

所以,人的大脑发育与人的肌肉锻炼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人进行肌肉锻炼后,人可以看见肌肉的发达,效果是明显的,需要的时间也短一些,人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而大脑发育是看不见的,不到一定的程度,人是感觉不到大脑发育的变化的,特别是开始这个时期,变化是微弱的,不过了一个坎,人是不能肯定自己的大脑升级了。

我是用了三年的时间去创作,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大脑的变化,能够判断别人的讲课的水平的,后面这两年,我就感觉大脑进步的速度就快多了,这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就用人的肌肉来比喻人的大脑,而人的学习当然就用体育锻炼来比喻啦。

直接得到知识,就是不劳而获,就相当于人不参加体育锻炼,这样的人也能长大,也能工作,就是肌肉不发达,没有力量。

而“依靠思考发现知识”,是“再创造知识”,就相当于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几年后,他的肌肉就非常发达,有力量。

知识是别人的智慧,也是有非常高的营养,我们虽然不劳而获,只要吃得多,一样也能长大成人,同样有能力,只是肌肉不发达,不能创造。我们的教育是按照人的天性进行设计的,由于大家都喜欢不劳而获,不愿意天天参加体育锻炼,又想成为有能力的人,就只有灌输知识这一条路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变成这样的,是与我们的希望和要求是分不开的,也与我们的实际行动分不开的。比如,我们喂孩子吃饭,就培养了孩子不劳而获的思想;孩子有问题,问我们,我们立即就帮助孩子解决,这也培养了孩子不劳而获的思想;而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好成绩,就是在逼孩子去得到“模仿式的成功”,这更是培养了孩子不劳而获的思想。

在我们总是想着孩子快一点成功的时候,学校当然必须走灌输知识这一条路,而父母和学校在逼孩子的时候,孩子是无奈的,是无力反抗的;这个外界的压力是巨大的。

我已经讲了,一个热爱的产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必须打破两个限制,一是外界的限制,一是自我的限制。一个孩子不能打破外界的限制,就不能产生热爱。如果我们帮助孩子打破外界的限制,孩子就有了产生热爱的条件。 (八)

要回答“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这个问题,首先看我有没有这个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有没有热爱过学习,如果我没有,我就不配回答这个问题。

我从小学到大学,有很长的一段时期一直是废寝忘食地读书的,特别是高中到大学的初期,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常常连一秒时间都要利用上。但是,我也从来不认为这是热爱学习,因为这里面只有苦,而没有乐;总是认为知识越多,我就越有希望去创造,把创造寄予知识上;我之所以愿意吃苦,是因为有希望、有追求,是自己逼自己学习。

所以,废寝忘食地读书不是热爱学习;热爱学习必须有热爱在里面,没有苦,只有乐,这样的学习才是热爱学习。

其实,我有过两次热爱学习,都是工作以后的事情,第一次发生在十几年前,当时我在一个下围棋的朋友家里,第一次玩了电脑游戏,立即被电脑游戏吸引进去了,无法自拔,在我废寝忘食玩电脑游戏的时候,我也开始了学习电脑知识;三年后,我平静了下来,我也自学成才,成为了一个电脑“高手”,不仅会用电脑、教电脑,而且还会修电脑。

也正是因为我有一技之长,我才第一次感觉我是一个有用的人,走到哪里,我都可以有饭吃了。

我由热爱电脑游戏变成了对电脑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因为我没有外界的限制,自我也不限制,在自由的发展中,我成功了,但是,我这一次成功,还是“模仿式的成功”,因为掌握电脑知识与修电脑都不是创造。

由热爱电脑游戏而发展成为电脑“高手”的人非常多,有许多人的成就是非常大的,我根本无法跟他们比。

而我第二次热爱学习发生在五年前,当时我想创作小说,在写的过程中,遇见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每遇见了一个问题,我就思考这个问题,大脑里慢慢地就有了这个东西,然后,我就上网查找这个知识,一对照,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就是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我的大脑发育开始复杂化了。

过去的学习是读书,读书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为什么要理解知识?这是因为我的大脑里没有这个东西,经过“人云亦云”一番,我就明白了这个意思。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先思考,大脑有了这个东西后,再去学习这个知识;知识的作用只是用来判断大脑里这个东西是不是正确的,两者是不是相符的;如果不相符,就研究为什么不相符,在不相符中,我们就有可能有重大的发现,就有了创造。

所以,我所说的热爱学习,根本不是废寝忘食地读书,而是很少去读书,读书是放在思考的后面,大量的时间是放在思考上,只有思考了,大脑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东西后,才能去读书,读书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用知识去检验大脑里思考的东西。

 

因此,我就发现了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是指人的爱。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其实是指人的自私。荀子和孟子说的人的本性,其实都只是说出来了人的本性的一半,都不全面。而真实的情况是:“人之初,性本全”。

因此,我就发现了世界是由物质、非物质非意识、意识这三类东西组成的,力、光、热、电磁波、时间、空间、生命等都是非物质非意识。

因此,我也就推理了电磁力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力、光、电流、电磁波的速度都是由电磁力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电磁力,作用力在先,而反作用力在后,先有作用力,而后有反作用力,作用力先消失,而反作用力后消失,……

所以,我所说的热爱学习,一定是与创造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孩子来说,“再创造知识”就是创造,在“再创造知识”中,可以体会创造的快乐。
(九)

我在体验对网络游戏热爱的时候,发现我无法断了玩网络游戏的念头,人一旦有了热爱,心思都在热爱上,就没有兴趣做其它的事情了,所以,我就没有写博客的兴趣和意愿了。

那天,我终于一咬牙、一跺脚,把《武林英雄》从收藏夹里去掉,开始写博客。但是,只坚持了一天,我又从回收站里把《武林英雄》恢复到收藏夹里。

我就思考:“明明知道玩网络游戏没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无法断了玩网络游戏的念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产生了热爱?这个热爱能不能转移?”

我发现,我玩《武林英雄》,其实是在创造一个武林英雄,我同时培养了六个武林英雄,就是在创造六个武林英雄;而且我又玩了一个《热血三国》,而《热血三国》让我创造了一个城市,更让我激动的是我有了爵位,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我有了两座城市了,一个新的世界在向我招手……

哈哈,我终于明白我的热爱是怎么产生的啦!

是创造让我产生了热爱!!!

一切热爱都应该与创造有关系,是创造让人产生了热爱!离开了创造,人的热爱就会消失的。

人人都有爱情,我就拿爱情来解释这个事情。

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什么是一种热爱,就是因为刻骨铭心的爱情要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如果这个美好的生活还没有创造出来,这个刻骨铭心的爱情就不会消失,甚至可以保留在心里一辈子,所以,暗恋可以坚持许多年,就是因为创造还没有开始,是期望创造的心没有得到满足。

但是,一旦这个爱情实现了,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生活,俩人无法再继续去创造一个新的美好的生活,就没有了创造;离开了创造,人的热爱自然就会慢慢消失,所以,爱情总是只能坚持三年的时间,就是因为爱情里的创造已经消失了。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对学习有热爱,那么,学习里必须有创造,离开了创造,孩子对学习就无法产生热爱。

同样,如果想让孩子对某个事情失去热爱,最简单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把这个事情里的创造拿掉,离开了创造,孩子的热爱自然就会消失的。

所以,我非常害怕儿子对电脑游戏产生热爱,我就根据我的直觉,在我儿子很小时候就开始教他玩电脑游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直接把电脑游戏里的所有创造告诉了他,让他失去了在电脑游戏里发现创造的机会,没有了创造,我儿子对电脑游戏的热爱自然就一直没有培养起来,所以,我儿子对电脑游戏始终没有热爱。呵呵,我太坏了,剥夺了儿子对电脑游戏的创造,也就剥夺了他的一个热爱。

而我儿子的表弟恰恰相反,由于他父母一直限制他玩电脑游戏,到了初中,他接触了电脑游戏,被电脑游戏里的创造所吸引,就产生了热爱,去年,他父亲不让玩电脑游戏,就发生了他拿刀要砍他父亲的事情。

其实,中国教育也和我一样,为了“害怕”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就直接把知识里的所有创造告诉了孩子,让孩子失去了在知识里发现创造的机会,没有了创造,孩子对学习知识的热爱自然就一直没有培养起来,所以,中国孩子对学习总是没有热爱。

 (十)

你没有热爱,是因为你没有创造。

人心里有了创造,人才能有了热爱。

母爱为什么这么伟大,就是因为母亲创造了孩子。

我过去一直不明白革命先烈为什么愿意牺牲生命、愿意付出一切,是什么原因让革命先烈做出来这些的?现在,我明白了,是革命先烈心里有着创造一个新中国的美好意愿,而创造一个美好的新中国的愿望让革命先烈产生了热爱,正是热爱让革命先烈愿意牺牲生命、愿意付出一切!

科学家为什么能做出来常人做不出来的伟大事情,就是因为科学家是在创造,而创造让科学家有了热爱,而热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

艺术家、文学家为什么能创造出来伟大的作品,就是因为创造让他们心里有了热爱,而热爱让他们战胜一切困难,做出来常人做不出来的伟大事情。

任何一个创造,背后都有着一个热爱。

任何一个热爱,都是因为有着一个创造。

失去了创造,就会失去热爱。

没有创造,就没有热爱。

中国孩子对学习没有热爱,是因为中国孩子在学习知识,而不是在创造知识。

写作文总是让孩子去模仿范文,模仿不能让孩子有热爱;而创作小说是让孩子去创造,创造能让孩子有热爱。

想让中国孩子对学习有热爱,就必须让中国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再一次去创造知识,我把这个学习方法叫做“再创造知识”学习方法,又叫“依靠思考发现知识”:

大家会问:“什么是‘依靠思考发现知识’?”

比如,现在的你想学习浮力定律,老师就拿出一个皇冠,老师怀疑工匠做的皇冠是不是真金做的,要你想办法证明。你做了大量复杂艰苦的研究后,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时候,老师就引导你去洗澡,浴缸的水是满的,你进浴缸的时候,就有水澎出去了。老师就引导你思考水为什么澎了出去,突然,你就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当把一个物体放在水里面的时候,它会排开水,如果用皇冠与等重量的金子放入水中,排出来的水量不同就可以证明皇冠掺了假。你就会兴奋地大呼“我发现了!”然后,你总结自己的发现,就再一次创造了浮力定律。这就是“再创造知识”学习方法,又叫“依靠思考发现知识”。

中国许多孩子都有网瘾,所谓的网瘾就是热爱网络游戏,孩子为什么热爱网络游戏?就是因为网络游戏可以让孩子在虚拟中去创造,虚拟中的创造也是创造,而创造都能让人产生热爱。所以,有网瘾的孩子都有创造的渴望,在现实中,他们无法去创造,只好把创造的渴望发泄在网络游戏中。

我也有网瘾,我也热爱网络游戏,是因为我也渴望创造!
(十一)

创造,多么美妙的一个词语,只有它才给我们带来了热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造都是有益的,有一些创造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了虚拟中的创造,这些虚拟中的创造是虚拟的,在现实中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虚拟中的创造再伟大,也是不真实的、无益的,如果我们因为这些这些虚拟中的创造而产生了热爱,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网络游戏上,甚至是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网络游戏上,就不仅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

在学习上,我们需要孩子有热爱。

在网络游戏上,我们限制孩子不要产生热爱。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总是把事情做反了,我们用了一切力量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热爱,而孩子却厌恶学习;我们用了一切力量想让孩子对网络游戏产生厌恶,偏偏孩子却产生热爱。

为什么?

其实,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方法反过来去做,我保证,孩子对学习一定产生热爱,同时,孩子对网络游戏一定产生厌恶。

这就是我说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错误的,错误的教育方法往往是正确的。”

这里面的道理是什么?

这里面的道理的核心就是“创造”。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用这样的一个事例:

这是一篇博客,我已经找不到它了,但是,我还记得文章的内容。

作者说她的一个大学女同学来看她,住了三天,走的时候,说:“这三天,我看见你为了孩子起早贪黑,忙得焦头烂额,太辛苦了,人也变成了黄脸婆,太可怕了,我决定了,为了我的幸福和美丽,我不会去要孩子的;没有孩子,我可以过得非常潇洒和自由。”

作者笑得说:“你只看见了我的忙和辛苦,却没有看见孩子给我的幸福,孩子第一次叫我妈妈,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这些都给了我无比的幸福,没有孩子,你怎么体会到这些幸福?”

大学女同学无语,思考了起来。

这个文章里面有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创造可以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幸福,创造让我们产生了热爱,而热爱可以让我们把苦当作了快乐,热爱可以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作者做了母亲,也就创造了孩子,而创造产生了热爱,这个热爱就是母爱,母爱让母亲愿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而且把苦当作了快乐。

而大学女同学没有做母亲,也就没有创造孩子,当然就产生不了热爱;没有创造,就没有热爱,没有热爱,当然就不理解热爱,就不理解苦为什么是快乐的。

现在,中国的教育,中国的许多父母和教师,就是那个大学女同学的思想境界,由于没有创造,就没有热爱,当然就不理解热爱,只能把苦当作了苦,根本不知道苦就是快乐。

当孩子问我们一些“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害怕孩子吃苦和浪费时间,就直接把答案告诉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扼杀了孩子的“再创造知识”的机会,孩子没有了创造,当然就不可能产生热爱。

本来,知识是前人创造的,孩子每学习一个知识,就有一次创造的机会,知识应该是最能让人产生热爱的;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知识,就是把前人创造知识的过程方法等告诉了孩子,孩子什么都知道了,也就扼杀孩子的创造机会,让孩子再也无法去创造了。知识太多了,接受不了,孩子当然就讨厌知识了。

相反的是,我们禁止孩子去接触网络游戏,就是让孩子无法知道网络游戏里的创造,孩子一旦接触了网络游戏,肯定被网络游戏里的创造所吸引,而创造总是可以让人产生热爱的,孩子当然要热爱网络游戏了。

所以,驱除孩子的网瘾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用我们现在教育知识的方法:直接告诉孩子网络游戏里的创造,让孩子什么都知道了,也就扼杀孩子的创造机会,让孩子再也无法去创造了。如果再狠心一些,就逼孩子一天到晚地去玩网络游戏,不让他休息,十几天下来,孩子就受不了,孩子当然就讨厌网络游戏了。

同样,想让孩子热爱学习也可以做到,就是不让孩子知道知识,让他去“再创造知识”,有了创造,孩子就可以产生热爱了。可惜,教育、教师、父母把事情做反了,孩子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再创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