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电脑如何新建文档:对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宏观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39:21
贸易外经司  王  智
2009年末召开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在深入盘点和分析了2009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同时,对2010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把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摆在了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由此可见,扩大居民消费,引导和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转型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战略举措,它所坚持的是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和后劲。事实上,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央就始终把扩大内需和逐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详见表1)。
表1      1998~2009年部分年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重点摘要
年  份
与 提 高 居 民 消 费 相 关 的 工 作 重 点 摘 要
1 9 9 8
把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大措施,使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消费支出。
1 9 9 9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满足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
2 0 0 1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国内消费需求。
2 0 0 2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 0 0 3
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2 0 0 5
努力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2 0 0 6
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
2 0 0 8
要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
2 0 0 9
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要保持政策连续性,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进入新世纪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加快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一度呈现滞缓态势。1998~199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分别仅有6.8%,进入2000年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回升,消费需求开始有了一定幅度的回升,随后增速逐渐加快。2000~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9.7%、10.1%、11.8%和9.1%;在2003年增速略有回落后,2004年以来增速开始加快,当年增速达13.3%。尽管单从数据对比看,这样的增速仍远低于“七五”时期平均14%和“八五”时期平均23.2%的增速,但这个时期居民消费总量是在同期通货紧缩的经济大环境下形成的较为真实的增长。如2000~2004年的5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100)增幅分别达34.0、37.0、33.5、38.7和55.8个百分点,远高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平均增幅。所以这个时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是同步提高的。2004年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更是加速增长。2005年~2008年分别达14.9%、15.8%、18.2%和22.7%,2009年虽然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但增幅仍达到15.5%,均高于同期GDP的增幅(详见表2)。
表2     1998~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变化情况
年份
增长速度(比上年±%)
年份
增长速度(比上年±%)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6.8
6.8
9.7
10.1
11.8
9.1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3.3
14.9
15.8
18.2
22.7
15.5
消费不足与产能过剩引发市场供求结构失衡状况加剧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应该说我国目前从生存型发展阶段已进入发展型阶段。在30年的快速发展中,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和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除资源与环境代价外,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表现为,由于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供给结构的扭曲;在居民消费领域表现为居民消费率偏低并呈持续下降态势,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消费品市场供求失衡和供过于求的状况愈演愈烈。进入新世纪后,这种投资快速扩张与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还在加剧,从而导致消费品市场全面过剩(详见表3)。
表3       1998~2008年投资率与消费率及其构成变化情况        单位:%
年份
资本形成率
(投资率)
最终消费率
(消费率)
最终
消费
贡献率
在最终消费中:
在居民消费中:
居民
消费
政府
消费
农村
城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36.2
36.2
35.3
36.5
37.9
41.0
43.2
42.7
42.6
42.2
43.5
59.6
61.1
62.3
61.4
59.6
56.8
54.3
51.8
49.9
49.0
48.6
57.1
74.7
65.1
50.0
43.6
35.3
38.7
38.2
38.7
40.6
45.7
76.0
75.3
74.5
73.6
73.3
73.4
73.3
72.8
72.8
72.7
72.7
24.0
24.7
25.5
26.4
26.7
26.6
26.7
27.2
27.2
27.3
27.3
36.9
34.8
33.0
32.1
31.0
28.7
27.5
27.0
26.2
25.5
25.1
63.1
65.2
67.0
67.9
69.0
71.3
72.5
73.0
73.8
74.5
74.9
图1         1998~2008年投资率与消费率构成变化图
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率从上世纪末的1998年的59.6%持续下降至2008年的48.6%,而同期投资率则由36.2%持续上升至43.5%;与此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57.1%下降至2008年的45.7%。我国目前的消费率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02年以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在60%以下,2008年创下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48.6%,而同期投资率连年攀升,由2002年的37.9%上升至2008年的43.5%,而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投资率一般为20%~30%,消费率一般为70%~80%(如美、日、法、德、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南非等国均达到或接近80%)。尽管各国国情不尽相同,许多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模式也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但我国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并持续下降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组成,而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一般占最终消费的70%以上,消费率偏低必然表现为居民消费率偏低。近十年我国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由1998年的76%下降至2008年的72.7%;而同期政府消费比重由24%上升至27.3%(见图2)。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率(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同期GDP的比重)一般为60%左右。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267美元,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50%以下,并且逐年降低,2008年已降至35.3%,为历史最低水平。
图2        1998~2008年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构成变化图
消费与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往往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从而导致商品供大于求和供求结构失衡。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观察,虽然近两年国家启动消费需求的一揽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消费者心理预期趋好,缓解了消费品市场销售增幅下滑的部分压力,但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严重供过与求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由产能过剩和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消费品市场全面过剩状况愈演愈烈。据商务部连续调查表明,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目前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为28.7%,约占三分之一,供过于求的商品约占三分之二,基本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在300种投资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占大多数,少数供不应求的投资产品主要集中在能源、有色金属和木材等上游资源性投资品,一般的下游投资品也基本不存在供不应求的矛盾。另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市场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上世纪末至本世纪以来,由于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供过于求的商品不断增加,消费品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1997年为31.8%、1998年升至33.8%、1999年进一步升至80%、2000年为79.6%、2001年又回升至86.3%;据分析目前的情况也只能是供大于求的状况不断加剧,而不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目前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已升至90%以上。由于商品供求矛盾突出,致使企业产成品库存有增无减,如2008年年末,在统计的9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78种产品期末库存比年初增长20%以上;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下降,4个行业出现亏损,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降幅达五成以上。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
消费经济学认为,消费结构变化呈阶段性上升规律。即人们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其后随着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开始追求享受与发展消费,注重提高人的生活品味和生活价值。消费领域的延伸是无上限的。可以涵盖至文化教育消费、旅游消费、娱乐消费、信息消费及绿色消费等。从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看,生存型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而服务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时间相对缩短,转换速度加快。此外,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将产业部门的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即第一、二、三产业。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搜集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了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结构变化的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H﹒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根据世界各国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投入产出多国模型,模拟了结构变化同收入水平的关系,即结构变化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规律性关系,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GDP中工业所占份额上升,农业所占份额下降;而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被第三产业吸收。这一规律基本符合我国实际,它说明第三产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力量,且其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仍需要第二产业高水平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作为基本保障。
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亦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首先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产品生产是消费的基础,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一定的产业结构决定一定的消费结构。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是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将更多的适合居民消费的产品源源不断的投放市场,然后通过观察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程度来决定产品的命运,从而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其次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变化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所在。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消费结构的高级化将促进生产和服务向纵深发展,从而大大改变产业结构的组成、匹配关系与运行方式;消费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制力量和外部动力,它不仅能引导投资决策改变方向,从而影响全社会投资结构的变化;而且能通过挤压成熟或衰退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空间促进存量资本的合理流动,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缩短某些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的方式,催生新产品和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又为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机遇。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其需求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而每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总是伴随着很强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正是这种层次和阶段的消费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如当前我国的热点消费品(如住房、汽车和现代通信产品等)的产业链效应就为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无限商机。
总之,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而消费结构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就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不断升级的居民消费结构必然会对市场发出不同的信号,这就要求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广大企业及经营者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研究并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方向,及时把握市场脉搏,以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技术进步,不断生产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的产品。只要产业结构不断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才能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面临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穷二白”社会历史背景下,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是迫不得已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阶段持续了30余年。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或根本性的改观,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积累,逐步改变了长期的消费压抑政策,国家通过收入分配、调整工资、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多种途径,对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方面的历史欠帐进行了补偿,使得我国的居民消费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突出地表现为居民消费率显著上升。但即便如此,如前所述,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仍明显偏低,究其原因,并不是消费增长下降了,而是投资增长过快,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高于用于消费的比例,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失衡。而在持续下降的消费率中,又主要来自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这是直接导致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而消费则处于相对弱化的地位。但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在三十年间仍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近两年,居民消费并没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明显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热点持续升温,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步伐还在加快,这主要得益于在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党和政府均把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得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和热情不减。据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7个城市和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下辖农村地区总计3803名16~6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的调查结果表明,2009年10月份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为3.24分,比上年同时期的3.19分略有提高;在预测今年居民家庭理财特点时,得知今年计划“多储蓄少消费”的家庭比例将比上年有所降低(2009年为50.9%,预计2010年降至46.4%),其中农村居民降幅明显(2009年为54.2%,预计2010年降至36.1%)。
建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经历和正在经历着三次升级转型时期,目前我国正面临居民消费升级转型重要或关键时期,即从第二次消费升级向第三次消费升级的优化和升级转型(详见表4)。
表4          建国以来居民消费经历的三次升级转型情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跨度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21世纪初—
代表商品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
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
汽车、住房、旅游等
消费模式
温饱型
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享受型
消费级别
百元级
千元级
万元级,数十万元级
持续时间
30余年
10余年
数十年
从表4可以看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我国基本处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时期;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城乡居民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消费阶段,但总体上是低水平的维持温饱型的消费,属于典型的高积累低消费阶段,这个阶段在消费与供给的博弈中,消费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居民消费呈现典型的平均分配特征,这个阶段持续了30余年;从改革开放以后的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期,我国居民消费进入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随着供给的增加和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急剧扩张,消费热点来势凶猛,持续时间较长,居民消费欲望和消费潜力均得到极大释放,许多经济学家称这一时期是我国居民消费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这个阶段居民消费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多数居民家庭有了一定积蓄,为进入第三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开始进入以享受型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第三阶段。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应该进入了消费加速转型阶段,居民消费由原有的简单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我认为这样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我国居民消费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鉴于我国国情,这个阶段的升级转型持续时间较长,这个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居民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非物质消费为主,生存资料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这个阶段居民各种高档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房、家用电脑、现代通信商品等有效需求逐步上升,对服务消费(如餐饮、旅游等)的需求和质量要求意识大为提高等。尽管如此,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决定居民消费主导因素之一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呈不断扩大态势,因此居民消费水平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传统一代和新生一代居民之间以及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之间差距巨大,加之部分居民受传统消费观念的束缚和消费环境的影响,又制约着居民的部分消费需求等,因此准确的讲,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上应该是刚刚迈入第三次消费升级的门坎;要从总体上完成我国居民第三次消费升级转型,任重道远,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未来10~15年时间里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总量和规模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未来10余年时间也将是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黄金时期,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各级政府的责任就在于抓住机遇,多管齐下力促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协调与均衡地提高,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加速居民消费的转型步伐,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使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尽快地从整体上迈入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使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上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水平,使我国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重新崛起。
收入分配—居民消费升级转型绕不开的话题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对于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持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消费需求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且变化不大,除非收入有较大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促使消费需求的大幅提升。斯密西斯认为,在短期内消费者根据现期收入水平来决定其现有收入的多少用于消费,消费占收入的比例随现有收入的提高而下降;但在居民的长期消费中,除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会对消费产生影响,因而从长期看,收入与消费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我国经济和统计学家通过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即高收入群体居民的收入比重提高将相应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中、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比重提高将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比重变化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见,居民收入的变化,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应变化,在其他因素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居民收入的变化将成为居民消费变化的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以边际消费倾向为例,该指标反映的是居民增加的消费支出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一个侧面说明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意愿。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68,意味着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将有0.68元用于消费。纵观近些年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0.68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近年来最低水平。这一方面说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预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居民消费预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却出现逐渐下降趋势。突出地表现为人均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收入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在多数年份内,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同期GDP的增速,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更为缓慢(详见表5)。
表5 1998~2008年居民收入、GDP、财政收入、人均GDP增速及比重变化情况
年 份
居民人均
收入(元)
在居民人均收入中
GDP
增速(%)
财政
收入
增速
(%)
居民
人均
GDP(元)
居民人均收入
占人均GDP比重(%)
合计
±%
农村居民(元)
±%
合计
#农村居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7587
8064
8533
9226
10179
11094
12358
13748
15346
17926
20541
4.6
6.3
5.8
8.1
10.3
9.0
11.4
11.2
11.6
16.8
14.6
2162
2210
2253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3.4
2.2
1.9
5.0
4.6
5.9
12.0
10.8
10.2
15.4
15.0
7.8
7.6
8.4
8.3
9.1
10.0
10.1
10.4
11.6
13.0
9.0
14.2
15.9
17.0
22.3
15.4
14.9
21.6
19.9
22.5
32.4
19.5
6936
7244
7791
8538
9369
10555
12330
14431
16862
19912
23107
109.4
111.3
109.5
108.1
108.6
105.1
100.2
95.3
91.0
90.0
88.9
31.2
30.5
28.9
27.7
26.4
24.8
23.8
22.6
21.3
20.8
20.6
图3         1998~2008年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增速变化图
从表5和图3可以看出,从1998~2008年的十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虽然逐步有所提高,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得到较快增长,全部居民收入增速由2002年的10.3%提高到2008年的14.6%,其中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由4.6%提高到15%,但仍然大大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财政收入增速由2002年的15.4%提高到2008年的19.5%,其中有4个年份的增速超过或接近20%,个别年份达30%以上);居民人均收入占同期人均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全部居民人均收入占同期人均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109.4%持续下降至2008年的88.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同期人均GDP的比重由31.2%一路下降至20.6%,均创历史最低水平。另据统计,按收入法核算的GDP中,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51.4%下降至2007年的39.7%。即便考虑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变化,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偏低且下降幅度之大的问题仍较突出。再如从国民可支配收入分配结构看,企业所占份额由1992年的11.7%上升到目前的20%以上;而居民所占份额由68.3%降至60%以下。从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总收入年平均增长10.2%,其中工资收入年平均增长10.6%,而同期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平均增长23.5%,其中国有企业增速达25.5%。这充分说明近年来虽然我们的经济“蛋糕”做大了,但城乡居民享用的份额却持续下降,国民收入的分配过多地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向城市集中。这种收入与分配增长速度的差异直接导致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状况不断加剧。我们从以下进一步的分析还可以得出,在现有的居民收入分配中,还过多的向少数部门和行业的少数居民集中,从而又形成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另一个不合理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从而制约着居民消费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在表5中所列的城乡居民收入是统计指标中的平均数,在它的背后实际上掩盖了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严重收入分配失衡和分配不公以及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现实。据财政部最新统计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据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10%的最低收入的家庭财产仅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收入最高的10%的居民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的居民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98年的7.3倍上升至2007年的23倍。另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我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费的份额仅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有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达50%。从行业的平均工资收入倍数来看,1978年行业之间平均工资倍数最高和最低的是2.1倍,2000年升至2.6倍,2008年进一步升至4.8倍,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将本属于全民的资源和利润,变成了他们的部门利益,如2008年石油、电力、电信、烟草、金融及保险等行业的职工人数仅占全国职工总数的8%左右,但其职工收入约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这些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它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约在5~10倍之间。这些垄断性行业职工的高收入是导致部门间职工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学家在考察了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特点后,发现垄断行业与竞争激烈行业之间、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以及采用半市场和非市场分配方式与采用市场分配方式的行业之间的职工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此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9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0年已扩大到3.33:1;还有地区之间居民最高与最低工资差距倍数也在扩大,1985年为2.1倍,2008年上升为2.7倍。
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从基尼系数的变化也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稳定在0.16左右的水平;而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10年已达到0.48。一般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高度平等”,0.2~0.4为“低度不平等”,0.4以上为“高度不平等”,0.4的基尼系数是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我国现在0.48的基尼系数说明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差距之大已高于许多发达国家。这种状况一方面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存在由于严重的市场分割导致的分配不公现象日益加剧,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居民是个人消费行为的直接决策者,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逻辑,即有钱你就消费,没钱就不消费,钱多就多消费,钱少就少消费。具有理性、前瞻、规避风险等特征的消费者,会统筹一个人一生的收入分布状况,进行即期消费与生命周期储蓄的决策,实现个人收入效用最大化,这其中居民持久性收入对启动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往往大于居民暂时性收入的影响,目前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升级转型步伐主要受制于居民持久性收入的缓慢增长、居民收入分配失衡和分配不公以及对未来收入预期等因素。毫无疑问,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挚肘当前扩大内需尤其居民消费需求,阻碍科学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制约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甚至威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扩大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政策背景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尤其是提高低收入居民群体的收入水平,逐步扭转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绕不开而且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要把好事办好,真正能够让广大群众得到一些实惠。可见,当前尽快解决收入分配领域诸多问题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全国上下对此已形成高度共识。目前党和政府作出的相关决策让大多数城乡居民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充满期待,民众期待能将中央决策尽快落到实处,推出配套政策,提出量化指标,尽快让人民见到实效,得到实惠,真正做到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逐步解决消费者“差异”是加快居民消费升级转型的关键
我国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大发展,经济总量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三的贸易大国,第一制造大国,有200多种产品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已遍布全球,生产大国地位不容置疑;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消费大国。据测算,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居民消费总量仅占世界的4%左右,距离消费大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文已述,目前制约居民消费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分配不公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那么在当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形势下,笼统地提口号,难以将这个问题分析透彻,也难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及其群体制定相关的消费政策,最终也难以从整体上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从而达到快速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目标。事实上,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存在各种“差异”,差异就是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只有充分挖掘出居民的消费潜力,多管齐下,有针对性地将居民巨大的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才有可能从整体上完成第三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进程。我国目前居民的潜在购买力已经提升到一定水平,如果很好地加以引导和刺激,今后5~10年内将逐步进入快速释放周期,如1979~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年平均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由1990年的15.2%上升到2008年的28.7%,200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6.1万亿元,比年初净增4.3万亿元,增长19.7%,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储蓄额近2万元人民币,与同时期美国居民人均欠银行1.5万美元形成鲜明对照;如果我国居民拿出现有储蓄额的10%用于增加消费支出,那么就可以形成2000多亿美元的即期消费需求,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乃至对世界经济摆脱困境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9年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方面的消费达4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目前我国公民的国际旅游消费额已超过法国,居德国、美国和英国之后,位居全球第四位。他们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中产阶层的居民迅速兴起,其人数超过许多国家总人口,而出国旅游往往成为他们旅游消费的首选。该组织预测,到2020年,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每年将达到一亿人左右。另据中国招商银行最近发布的信用卡高端客户消费报告显示,近两年我国内地富豪们的出国频率持续增长,2010年比2008年增长了40%,而频繁的商旅活动又催生了境外消费的大幅增长。仅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我国高端持卡公民在184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金额直逼50亿元人民币。有国外市场研究机构预测,随着我国中产阶层迅速兴起和亿万富翁的急剧增加,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的中国,再过几年将取代日本跃居全球奢侈品市场首位。
我们知道,居民消费由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口数两个因素决定(即居民消费=人均消费×人口数)。按一般意义上理解,人口与人均消费水平对居民消费总水平的影响为此消彼长的关系,人口增长越多,人均消费水平越低,人口越少,人均消费水平越高,但实际上二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因为人均消费水平中的人群既要根据收入水平来选择消费的水平和层次,同时还要受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意愿(倾向)、未来预期以及社会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选择是可变的,可选择消费、不消费或少消费;但人口增长对居民消费总水平的影响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作为消费主体的人至少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必须要进行满足其生存的基本消费,所以人口增长对消费具有刚性或强制增加的影响。故前者就存在很多消费差异(或称消费差距)。根据目前我们所能掌握的统计调查信息,在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领域最主要或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至少要滞后于城镇居民10~15年(详见表6)。
表6     1998~2008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及增速对比情况    单位 元/人
年 份
绝 对 数
城乡消费
水平对比
(农村居民为1)
指 数 (上年=100)
合计
合计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3159
3346
3632
3869
4106
4411
4925
5463
6138
7103
8183
1730
1766
1860
1969
2062
2103
2301
2560
2847
3265
3756
6109
6405
6850
7113
7387
7901
8679
9410
10423
11904
13526
3.5
3.6
3.7
3.6
3.6
3.8
3.8
3.7
3.6
3.6
3.6
105.9
108.3
108.6
105.7
106.5
106.5
107.4
107.9
109.6
110.2
109.0
101.2
105.1
104.5
104.5
105.2
100.3
103.4
107.6
108.4
108.0
107.3
105.9
107.0
107.8
103.2
104.2
106.3
106.4
105.7
108.1
109.2
108.0
图4          1998-2008城乡居民消费增速变化图
从表6和图4可以看出,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得到一定增长,但其增速均大大低于同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从城乡居民消费内部结构看,城镇居民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增速,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比(农村居民为1)由1998年的3.5扩大到2008年的3.6,其中有3个年份达3.7~3.8;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仅绝对额相差较大(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56元,仅占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26元的27.8%),而且从表6可以进一步看出,近十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历年环比增速虽然大多数年份略高于同期城镇居民的增速,但均低于同期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增速,从而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如果将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到城镇居民十年前(即1998年)的水平,按现在农村居民人数计算,将可以拉动消费总需求增加近17000亿元,约占2008年全国GDP的5.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6%,占城乡居民消费总额的15.7%。
我们再来算一笔城乡消费潜力帐。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速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中,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了3亿多人,目前仅农民工人数就高达2.3亿人,其中有近1.5亿农民工进入了城市(如目前北京市500多万的流动人口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广东省现有流动人口2750万,实际超过3000万人,居全国各省份之首,其中绝大部分也来自农村)。尽管每年约有1000万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并初步实现农村居民的城市化,但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全球平均有28%的人口居住在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日本是全球最高的,达44%,美国42%,我国目前仅15%。另据中国市长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报告披露,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城镇化水平不足20%,此后每年几乎以1%的速度发展,到2009年末,我国共有设市建制的城市655个,城镇化水平己升至46.6%,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有约50%的人口生活在城镇。虽然我国国情决定着农村居民不可能全部向大城市和城镇流动,但我国城市化发展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要提速发展。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3526元,农村居民为3756元,两者消费差异达6768元,如果进入城市的农村居民年消费支出增量按城镇居民的50%、目前农村居民人口按50%计算,这些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每年的消费支出将增加近18000亿元。这将极大地改善我国目前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即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今后可望进一步提高,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将大大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整体水平将迈上全新的台阶,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从整体上完成第三次消费升级转型的任务可望基本实现。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从目前现状看,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消费质量以及在耐用消费品平均拥有量差异上均存在很大差距,其消费潜力很大。
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 由于受目前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偏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详见表7)。
表7         近十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单位:%
年份
食品支出
居住支出
衣着支出
用及服务性支出
城镇
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差距
城镇居民
农村
居民
绝对差距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差距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差距
1998
44.5
53.4
8.9
9.4
15.1
5.7
11.1
6.2
-4.9
35.0
23.3
-11.7
1999
41.9
52.6
10.7
9.8
14.8
5.0
10.5
5.8
-4.7
41.1
24.7
-16.4
2000
39.4
49.1
9.7
11.3
15.5
4.2
10.0
5.7
-4.3
35.8
26.5
-9.3
2001
38.2
47.7
9.5
11.5
16.0
4.5
10.0
5.7
-4.3
36.8
27.3
-9.5
2002
37.7
46.2
8.5
10.4
16.4
6.0
9.8
5.7
-4.1
39.0
28.6
-10.4
2003
37.1
45.6
8.5
10.7
15.9
5.2
9.8
5.7
-4.1
39.1
30.7
-8.4
2004
37.7
47.2
9.5
10.2
14.8
4.6
9.6
5.5
-4.1
39.2
30.2
-9.0
2005
36.7
45.5
8.8
10.2
14.5
4.3
10.1
5.8
-4.3
39.6
32.2
-7.4
2006
35.8
43.0
7.2
10.4
16.6
6.2
10.4
5.9
-4.5
39.8
32.3
-7.5
2007
2008
36.3
37.9
43.1
43.7
6.8
5.8
9.8
10.2
17.8
18.5
8.0
8.3
10.4
10.4
6.0
5.8
-4.4
-4.6
39.9
39.9
30.8
30.9
-9.1
-9.0
注:绝对差距=农村-城镇,下表同。
从表7可以看出,在我们选定的四类居民主要消费品中,近十年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和居住消费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具有判断居民消费水平、判断居民生活富裕或贫穷水平的功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呈反比状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整体上虽逐年降低,但目前仍有近一半的消费支出用在了食品消费上面;而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和用及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其比重变化的绝对差距起伏不大。
如果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的比重相对较高,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小康型消费结构特征。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而美国为13.7%;英国和德国为12.2%;法国、日本、韩国为20%左右。同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为10.4%,而主要发达国家在3.7%--6.4%之间。我国农村居民的差距则更大。
2、城乡居民消费质量差距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们选取了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从消费质量上比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距(详见表8)。
表8  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情况   单位:千克/人
消费品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消费比(农村为1)
粮  食
猪牛羊肉
蔬  菜
家  禽
禽蛋及制品
水产品
奶及制品
食用油
酒  类
77.6
22.7
123.2
8.0
10.7
14.2
15.2
10.3
9.1
199.1
13.9
99.7
4.4
5.4
5.3
3.5
6.3
9.7
0.39
1.63
1.24
1.82
1.98
2.68
4.30
1.63
0.94
注:城镇居民为购买的主要食品数量。
从表8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为主,奶及制品消费量最少,主要解决的是吃饱的问题;虽然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但从消费比上看,其消费数量明显少于农村居民,而城镇居民消费的奶及制品、猪牛羊肉、水产品和禽蛋及制品的数量明显多于农村居民。这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加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其消费质量明显高于农村。
3、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差距明显  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多少,也是衡量居民家庭富裕与贫穷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因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的差异,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差距明显。我们选取了2008年城乡居民家庭有代表性的12种耐用消费品进行对比(详见表9)。
表9           2008年城乡居民平均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品种
摩托车
洗衣机
电冰箱
彩电
照相机
空调器
热水器
家用电脑
摄像机
微波炉
移动电话
家用汽车
计量
单位












城镇
21.4
94.7
93.6
132.9
39.1
100.3
80.7
59.3
7.1
54.6
172.0
8.8
农村
52.5
49.1
30.2
99.2
4.4
9.8
18.6
5.4
1.1
7.4
96.1
1.9
绝对
差距
31.1
-45.6
-63.4
-33.7
-34.7
-90.5
-62.1
-53.9
-6.0
-47.2
-75.9
-6.9
从表9可以看出,2008年,在选取的12种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中,农村居民仅摩托车的拥有量高于城镇居民,其余11种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均低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摩托车拥有量较低主要还受使用方面的限制。除了一些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热水器、微波炉等),城乡居民家庭的拥有量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外,近年来陆续走进居民家庭的新兴耐用消费品(如空调器、家用电脑、摄像机、移动电话、家用汽车等),其城乡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差距更为明显。这也同时说明我国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很大。
二、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居民消费差距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形成城乡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还同时形成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除居民收入水平外,还有诸如基础与公共设施、消费倾向、消费内容、消费规模和环境等都有很大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别。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1、地区之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明显。200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达2734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83元)的2.3倍,比同期人均消费水平最低的地区西藏(3504元)高出6.8倍。人均消费超过或接近万元的地区还有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重庆、辽宁和山东;人均消费不足5000元的地区还有贵州、甘肃和云南。
2、农村居民的地区人均消费差距比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要大得多。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异系数达5.7(即高消费地区与低消费地区人均消费水平的比值,下同),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地区差异系数为4.4。
3、不同地区居民的城乡消费差距也不尽相同。2008年全国居民的城乡消费差异系数为3.6,其中消费差距最大的地区是贵州省,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系数高达4.7,其他差距较大的地区还有甘肃(4.0)、西藏(3.9)、宁夏(3.9)、重庆(3.9)、 广东(3.8)、新疆、陕西和广西分别为3.7;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最小的地区是江西省,其差异系数仅1.5,其他差距较小地区还有北京(2.2)、江苏(2.3)、上海(2.4)、浙江(2.4)、天津(2.6)、黑龙江(2.6)、福建(2.7)、海南和吉林(2.8)。
从不同经济区域结构的统计结果看,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在不同区域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10)。
表10 2008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及构成情况
项 目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城镇居民每人年平均总收入(元)
其中: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每人年消费性支出(元)
消费支出构成(%)
食品消费
衣着消费
居住消费
用及服务性消费
农村居民每人年平均总收入(元)
其中:现金收入
其中:纯收入
农村居民每人年生活消费支出(元)
消费支出构成(%)
食品消费
衣着消费
居住消费
用及服务性消费
20965
19203
13435
-
36.7
9.2
10.1
44.0
8604
7878
6598
4802
-
41.2
5.6
19.3
33.9
14062
13226
9249
-
38.9
11.7
10.6
38.8
5988
4955
4453
3376
-
45.2
5.7
18.7
30.4
13917
12971
9604
-
40.8
11.3
9.3
38.6
5286
4177
3518
2867
-
47.7
5.6
17.3
29.4
14162
13120
10038
-
37.1
12.1
11.6
39.2
9134
8142
5101
3720
-
37.2
7.8
18.5
36.5
从表10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总收入在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分布分别为20965元、14062元、13917元和14162元,以东部地区居民收入为1,其比值为1:0.67:0.66:0.68;农村居民年平均总收入在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分布分别为8604元、5988元、5286元和9134元,其比值为1:0.70:0.61:1.06。城镇居民收入在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差距显著,因此直接造成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在不同经济区域之间亦存在明显差距。东部沿海及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偏低。2008年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年消费支出达13435元,分别高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消费的45.3%、39.8%和33.8%;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年生活消费4802元,分别高出中、西部及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42.2%、67.5%和29.1%。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食品消费所占比重(恩格尔系数),东部地区的居民都要低于其他地区的居民,说明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正在逐步追求文化及精神方面的高质量需求。
三、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之间消费差距 根据目前我国城乡住户调查信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在我国城乡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之间,亦存在较为显著的消费差距。我国目前农村住户调查将农村居民划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5个等次,不同等次居民消费差异见表11。
表11   2008年按收入等次划分的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及构成
居民收
入等次
生活消费支出(元)
生活消费支出构成(%)
总支出
食品
衣着
居住
用及服务
性消费
食品
衣着
居住
用及服务性消费
低收入户
中低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高收入户
高收入户
2144.8
2652.8
3286.4
4191.3
6853.7
1088.4
1293.7
1527.0
1815.7
2521.5
121.6
149.3
192.2
247.6
397.0
384.2
428.3
538.8
764.3
1518.7
586.6
781.5
1010.4
1363.7
2416.5
50.7
48.8
46.5
43.3
36.8
5.7
5.6
5.8
5.9
5.8
16.2
16.1
16.4
18.2
22.1
27.4
29.5
31.3
32.6
35.3
从表1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其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吃的消费比重不断降低,而用于改善居住条件和用于购买生活用品的消费比重逐步提高,用于衣着消费的比重则相对稳定。
由于缺乏城镇居民按收入等次分组的消费总支出的统计信息,因而无法从城镇居民收入分组结构上进一步反映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差异,但据初步分析其消费的大体趋势与农村居民基本一致。我们从以下表12中2008年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划分的平均每人购买主要商品数量和按收入等级划分的平均每百户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统计信息中,仍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城镇居民中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现状及消费差异。
表12  2008年按收入等次划分的城镇居民购买主要商品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 目
总平均
最低收入户
10%
低收入户10%
中等偏
下户20%
中等收入户20%
中等偏
上户20%
高收入户10%
最高
收入户10%
#困难户
5%
年每人购买主要商品
食用油(千克)
猪牛羊肉(千克)
鲜蛋(千克)
酒类(千克)
瓜果(千克)
奶及制品(千克)
服装(件)
年末百户家庭耐用
消费品拥有量
家用汽车(辆)
电脑(台)
彩电(台)
电冰箱(台)
空调(台)
摄像机(架)
热水器(台)
消毒碗柜(台)
健身器材(套)
移动电话(部)
钢琴(架)
-
10.3
22.7
10.4
7.7
54.5
19.3
7.7
-
-
8.8
59.3
132.9
93.6
100.3
7.1
80.7
18.0
4.0
172.0
2.3
-
8.7
15.4
8.2
5.3
32.9
9.6
3.6
-
-
0.8
20.3
109.6
71.9
29.6
0.5
46.9
6.8
0.5
116.9
0.2
-
8.3
13.3
7.7
4.8
29.3
8.4
3.1
-
-
0.5
14.1
106.3
64.9
19.1
0.4
39.2
4.7
0.4
101.6
0.1
-
9.8
19.2
9.6
6.5
42.1
13.2
5.1
-
-
1.8
34.2
117.7
83.7
54.8
1.4
65.2
10.8
1.0
144.5
0.3
-
10.3
21.5
10.3
7.3
49.2
16.7
6.4
-
-
3.2
47.6
122.9
92.0
73.6
2.6
74.1
12.5
1.7
164.0
0.9
-
10.7
23.9
11.4
8.1
57.3
20.1
7.7
-
-
5.7
60.9
131.2
96.7
95.4
6.0
83.1
16.5
2.9
176.6
2.0
-
10.7
25.5
11.8
8.6
63.7
23.8
8.9
-
-
10.2
71.3
140.4
99.2
121.7
9.2
91.2
21.3
4.9
187.3
2.9
-
10.8
27.3
12.0
8.8
68.9
26.5
11.0
-
-
17.0
82.9
151.5
102.1
152.4
13.6
97.0
27.3
7.9
198.1
4.3
-
10.4
27.2
11.7
8.8
73.1
28.6
14.3
-
-
33.0
101.5
165.6
104.7
197.2
21.9
104.3
37.0
12.2
210.7
7.1
从表12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中,中、高收入的居民生活消费质量明显高于低收入的居民。如从2008年购买和消费的主要商品看,中、高收入的居民消费的数量普遍多于低收入的居民(如高收入居民消费的猪牛羊肉、酒类、瓜果、奶制品和服装大多高出低收入中困难居民的一倍以上);再如从2008年每百户居民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上看,在11种主要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中,高收入户的拥有量亦普遍高于低收入户,不仅一些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彩电、电冰箱、空调、热水器和移动电话等),高、低收入居民仍有不小的差别外,近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陆续进入居民家庭的新兴耐用消费品(如家用汽车、电脑、摄像机、健身器材、钢琴和消毒碗柜等),高、低收入居民之间家庭拥有量的差距更是相差甚远,在约5%的城镇较为困难的居民家庭中,家用汽车、电脑、摄像机、健身器材、钢琴和消毒碗柜等拥有量几乎为零。
据有关方面最新统计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陆150万个高收入家庭占有全国居民财富的70%,而在发达国家中,一般是5%的家庭占有50~60%的财富,所以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目前全球共有百万富翁家庭的数量达720万户,他们掌握的财富占全球财富总量的28.6%,我国大陆目前共有或管理资产超过百万美元的家庭25万户,列全球第6位。另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最新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大陆拥有资产1000万元及以上富豪人数达87.5万人,其中亿万富豪5.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5万人和0.4万人,分别增长6.1%和7.8%。大陆富豪有高度集中趋势,超过一半的富豪集中在北京、广东和上海三地。从这些富豪构成看,除了“富二代”、“富三代”之外,炒股炒房成为富豪的人数仍占据着富豪榜上相当多的位置,而从事实体经济的实业家极少。我国金融资产分布亦极不平等,最高收入的居民占有居民金融总资产的66.4%,而最低收入的居民仅占1.3%,二者的差额比例高达51:1。
四、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差异 不同年龄阶层的划分也可称为传统一代与新生一代,“80后”乃至“90后”的崛起,形成了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市场上的新生一代。由于他们成长与经历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传统一代的居民成长与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环境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改善,所以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倾向,对我国居民消费市场走向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与导向作用。如果对新生一代的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正确的加以引导,将对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转型进程产生很好的积极意义和实际效果。传统一代与新生一代居民的消费差异可以从以下表13中看出各自大致的消费走向和消费差异。
表13    我国目前传统一代与新生一代的消费差异对比情况
对 比 项 目
传统一代居民
新生一代居民
年 龄 特 征
家 庭 特 征
消 费 心 理
消 费 理 念
消 费 导 向
消 费 限 度
消 费 取 向
产品消费周期
消费风险态度
60年代以前出生
大多数出生在多子女家庭
理性,成熟
勤俭节约
随大流,不出风头
量入为出,储蓄导向
实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保守,老产品的拥趸
80年代以后出生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冲动,不成熟
炫耀性消费
个性化,自我张扬
“月光族”,信贷消费
时尚
定期更新换代
冒险,新产品的使用者
总之,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基于国情不同,我们暂且可以不要盲目地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水平去攀比,而应该眼睛向内,即着眼于我国居民内部各种消费差异的变化,努力消除或缩小居民之间各种消费差异,充分挖掘我国居民内部各方面消费潜力,力促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转型。这样既可极大地改善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又可以逐步缩小和最终消除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而且我国居民消费的第三次升级转型过程将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有机交织与融合,互为促进,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第二次转型,即由产品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历史转变。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重新崛起的征程中肩负的历史使命。
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三方齐心协力
着力促成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
要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步伐,快速地释放我国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需要从政策、措施上去想办法,从体制、机制上去努力寻求突破,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从增收和节支两方面大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和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抓紧培育和扶持大多数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不断地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努力缩小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各种消费“差异”,以保持消费增长尤其是居民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力,从而形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此,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三方均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从而形成合力,才能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进程。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及经济管理部门,要从主要研究生产和供给逐步向主要研究消费和需求上转变。因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生产转为了消费,政府的主要精力也应随之转换;要重点放在研究消费和需求上,重点放在如何尽快使我国经济结构由生产大国转向消费大国上面;要从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出发,着力从体制上和政策上去调整消费结构,加快启动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和快速释放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进程。“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均GDP有望超过5000美元。适应新发展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新要求,“十二五”扩大消费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继续以扩大汽车、住房消费为重点,促进汽车、住房消费热点不断扩散,逐步形成从大中城市到中小城市直至城镇汽车、商品房的波浪式消费热潮,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着力培育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包括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尤其要重点发展旅游和社区服务,把扩大服务性消费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需要。要适度鼓励投资型消费,把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作为扩大投资型消费的重点,发挥财富效应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要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在继续普及家用电器、交通通讯、摩托车等一般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础上,把住宅、汽车、电脑等信息产品以及休闲旅游等作为“十二五”扩大农村消费的着力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普遍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发展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反对奢侈、浪费型消费,促进和谐消费、绿色消费。宏观经济政策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围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清除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为促进消费、实行内需主导的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消费政策,尽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生产经营者:目前我国生产经营者要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力促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目前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应该是生产经营者确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方向的重要或主要依据,要把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要从主要满足现有市场需求转变为既要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上来。当产品供求矛盾主要不再是量的不足,而且质的多样化时,单纯地追求满足现实需求就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应该主动去适应消费升级转型的需求变化,调整企业营销策略。
消费者:目前我国城乡居民要逐步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敢于消费、善于消费的理念,在居民收入逐步增加的同时,要转变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要由用过去的钱买今天的消费逐步转变为用过去和明天的钱买今天的消费并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对衣、食、用的基本消费品需求已经趋向饱和,其消费需求正转向住房、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购置以及服务和旅游等消费上面。如住房和汽车购置是居民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其住和行的需求,但这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购买这些几万、十几万乃至上百万的商品,仅仅靠过去的积累是望尘莫及的,因此要转变消费观念,要敢于用明天的钱买今天的消费,树立信用消费的理念,逐步在城乡居民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消费观。可喜的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已经起步(据测算,我国目前个人信贷消费额约占全部信贷消费额的15%,而这一比例在国外一般达到60%~70%。)。对农村居民则要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从根本上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和切实解决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要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和创业,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切实保障目前近1.5亿外出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收入等。努力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消费水平上的巨大差距。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基本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困扰,并将继续保持以较快速度发展。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均呈现出强劲的复苏与回升态势。特别是一些热点消费领域增长势头不减,如汽车类消费增长39.8%、家具类增长37.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3%等。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2%,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9%,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拉动GDP-1.2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善与落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将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1.8%,实际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8%,实际增长7.5%。为进一步扩大和改善城乡居民消费以及改变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奠定了坚实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今后的工作仍任重道远。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近期对100位中国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消费需求“正常”,比2009年四季度高7个百分点;对于未来6个月消费需求走势,72%认为“持平”,比2009年四季度高18个百分点;19%认为“趋强”,比2009年四季度低22个百分点。经济学家认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尚需加大相关方面改革(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推动力度等。由此可见,只要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三方齐心协力和齐抓共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进程将不断加快,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注:本文所引用的统计和调查数据,除文中已注明来源的之外,其他基本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定期统计数据和调查信息。个别测算和预测数据系本文作者利用相关信息加工整理后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