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finder版本:17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7:10:39

隐藏在智异山的敌人们

 

170再次树立对民军纪——从智异山中逃跑的敌人,以前针对有钱人家进行“供给斗争”遭到围剿追击后便碰到什么抢什么,与小偷毫无区别

  1951年末,“白的野战战斗司令部”所制定的围剿游击队作战计划是,分为南、北两边向游击队所在的智异山一带进行逼近。这也是第一阶段作战的核心内容。接着,我军将东、西方向的地区作为作战区域,展开了围剿游击队的第二阶段作战。我们一开始就预见到了游击队在第一阶段会从智异山脱身,并逃到周围的山中。虽然在作战的第一阶段中就能扫荡所有游击队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那似乎仅是一个希望。因为老练的游击队主力部队紧盯围剿队的薄弱地方,并趁机逃出智异山,躲进了附近的险峻山岳地带中。

  第二阶段作战不再以智异山为中心,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的作战地区更加宽广,将东、西方向的地区作为作战区域。第二阶段作战从1216开始,至次年即1952年的14。与第一阶段开始作战时不同,第二阶段时,围剿队不断地得到了相当可靠的消息。

  因为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安抚工作,居民明显开始协助围剿队进行工作了。到了现在,居民开始用另外一种视线来看围剿队。而在这之前,山村里的居民多数徘徊于围剿队及游击队之间勉强度日。

  由韩国国军或警察组成的围剿队进行的作战常常只是一时的。很多情况下围剿队都仅进村一次,如果捕捉到游击队就会烧毁房屋,或者找出服役者对其实施报复。但是在作战结束后,很多游击队还会再次出现在该地,他们会报复并杀害那些曾经帮助过围剿队的人们,或者抢夺他们的粮食和家畜。

照片中为19525月光州游击队俘虏收容所。“白的野战战斗司令部”在着手进行围剿游击队前,就在光州及南原早早地建立了俘虏收容所。随着对游击队进行围剿作战,很多游击队员都被抓进这里。这张照片作为已故的知名战地记者李坰谟的作品被收录在的《动荡期的现场》一书中。

  为了生存,居民不会随便地协助军队和警察,因为他们无法相信只是展开一时作战的围剿队。但是,“白的野战战斗司令部”进行的是根除一切的围剿作战,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居民们开始主动地向我们提供关于游击队的情报。

  虽然智异山很高很深,但是山中的居民却并不多。在作战的第二阶段,为了能围剿那些躲藏在智异山周围山脉中的游击队,我们必须要依靠这里比智异山更多的居民。因此,我们就有必要频繁地展开加强对民军纪的工作。

  如同在作战第一阶段一样,为了不扰民,我也花了很多的心思。为了不给居民增添负担,我命令围剿队在作战中尽量不要到居民生活的村子里宿营。

  我还做出了把部队吃剩的粮食分发给居民的指示。围剿队当时有充足的供给品,这样,把剩下的粮食及一般的消费品分给居民的话可以使我们得到民心。

  也与作战第一阶段一样,我军禁止滥杀无辜。就算是攻击游击队时,也尽可能地保留他们的性命。我们会尽可能地把在战斗中抓到的俘虏带回收容所中,让他们接受审判。

  与游击队进行作战时,最大的障碍就是居民。敌人的供给品、火力、兵力都是很有限的,所以他们必然要经常以居民作后盾。从围剿的立场看来,面对居民要比对付游击队要更加困难。若不能与居民建立起协助关系,那么根除游击队便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进入第二阶段作战,我开始非常慎重地对待我军与居民的亲疏问题。我们将游击队经常出没地区的居民转移到别处,这样可以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把他们逼入绝境

  我将他们安置在离作战地区半径4km之内的其他村子里。若没有收容设施,我们则会临时提供草棚或帐篷。我们会把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作为“战略村”,我命人在周围建上篱笆,并排军队和警察守护村子。居民们白天离开“战略村”到自己的农田里干活,晚上再重新回到“战略村”里。

  阻止了居民与游击队接触,也就等于切断了游击队的供给线。并且,干脆消除了那些因为没有食物而加入游击队的居民入山的余地。我们还会为想进战略村居住的居民提供钱和房子。

  游击队则正好相反。他们离开“棚窝”到达其他山间地区后,很多情况下都是没有食物的。当年的天气也非常寒冷。因此,游击队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非常明显的掠夺。之前游击队的“供给斗争”一般还会针对比较富裕的人进行,但是在遭受我军追赶的紧急情况下,一看到居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抢夺方式就会变得十分幼稚了。居民与游击队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越来越疏远。居民们对游击队也越来越冷淡。对于居民们来说,游击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