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行愿曲:“ 常德 ”之名源于善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1:13
“ 常德 ”之名源于善卷□邓声斌

  常德之名,源于古代先贤善卷的高尚德行,意为“常怀善德之心”。

  明代工部郎中陈珂在弘治《武陵县志》序言中写道:“昔者,董子(董仲舒)称之:‘尧舜德彰而身尊,善卷德积而名显,善在是则尧舜之道在世矣。’在唐,刘禹锡有诗谓:‘践先王之遗迹,颂先王之高风,贪者廉,懦者立,盖自勋华以及于今日矣。’至宋,朱子(朱熹)祀其祠,亦谓:‘先生之道,不可一日无。苟得之以致君,得之以泽民,可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可见善卷之德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明《嘉靖常德府志》载:“善德山,府东南十五里,一名枉山……隋刺史樊子盖以尧时隐者善卷尝居于此,故名。”德山之名由此而始。“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民谣亦来源于此。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的注释中引用了这个典故。此后,《毛泽东诗词》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发行。德山和常德之芳名,亦由此而走向世界。“常德”一词,最早见于《老子》:“天下为溪,常德不离。”意思是治天下者必须施行德政。《诗经·大雅》中有一首题为《常武》的诗,全诗赞美周宣王讨伐徐国不以武力相攻,而以文德服人。西汉毛亨在《毛诗·大雅·常武疏》中解释说:“《常武》,召穆公美(赞美)宣王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唐朝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其《正义》一书中进一步诠释说:“言命遣将帅,修(休)戒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以为法(效法),是有常德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恒常之德(传统美德)去感化敌人,化干戈为玉帛,变战争为和平。这就是践行常德(传统美德)的巨大威力!

  隋朝的樊子盖把枉山改名为德山之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又把鼎州改名为“常德军”,其行政级别也提高了一级。南宋乾道元年(1165)又改“常德军”为“常德府”,寓意“上行德政,下安本分。”其后,各个朝代、各个时期均以“常德”名府、名署、名市、名县,迄今皆然。

  关于常德城的来历,还有一些神奇的传说。

  传说之一:

  很早以前,常德住着贫穷的两母子。母亲昼夜纺纱织布,儿子王刚靠砍柴糊口。他们省吃俭用,用积攒下来的钱买死救生。有一天,王刚买来一篓鳝鱼,跑到沅江河里去放生。鳝鱼下水后迟迟不肯散开。王刚感到很奇怪,就下河去把鳝鱼扒开,结果扒出一个盒子来。他把盒子带回家,先天放点小东西,第二天就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来。原来这是一个聚宝盆!过了几天,一只金鸡突然飞来常德。据说金鸡落脚的地方是筑城的好地方。但是,当时常德到处是河流,陆地很少,到哪里去筑城呢?于是,人们想起了王刚家里的那个聚宝盆,就把它借去筑城。他们在盆子里放上一些小木条与泥巴,眼看盆子一天天变大,不久就变出了一片陆地。大家高兴地在陆地上筑城。过了几天,王刚去索要盆子,借盆子的人说:“你稍等一会,打一更时就还给你。”人们担心,把盆子还给王刚以后常德城会沉没,所以那天晚上没有打一更,常德城也就平安无事的修起来了。从此以后,常德再也没有人打一更了,都是从二更打起。

  传说之二:

  常德过去叫武陵。附近有很多山岗。有一天,一个樵夫上山去砍柴,碰到了两位道仙,他们是两兄妹,特地来常德云游。樵夫想:这一定又是哪个财主家的少爷小姐,吃了饭无事做,来这里逍遥自在。于是随口骂道:“两少狗无事,在此地闲游!”哥哥一听是在骂他们,气愤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讲礼貌,我要把此地变成汪洋大海,看着你活活淹死!”妹妹连忙劝说道:“哥哥不要生气,这里的风景太好啦,我俩来做个游戏——剪风景,谁先剪好谁就赢了。你如果赢了,就让你把此地变成汪洋大海。但有一个条件:我们都不许用道法。”哥哥觉得这样玩一玩也有趣,于是两人手指树枝为剪,一把一把地剪起来。妹妹生来很娇嫩,剪着剪着,双手麻木,眼睛发花,腰酸背痛,但她都忍住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武陵变成汪洋大海,无论如何要保住武陵人民的生命财产。就这样,她咬紧牙根不停地剪着,什么“枉渚朝烟”,什么“阳山雄峙”等“武陵八景”,她都一一剪出来了,而哥哥这时还只剪出一半,不得不在妹妹面前认输了。就这样,善良的妹妹用智慧和汗水保住了武陵城。因为妹妹的名字叫阿常,为了感谢她的恩德,人们就把武陵改名为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