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叶 中药名:生活就是禅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2 03:38:21
在修持时的种种障碍和恶缘,皆可成为菩提道的助缘和资粮。
  2.在开始修持时,会遇到较多的障碍和恶缘,那是过去所作业力的现起。
  3.比如:过去造作的是堕入极热地狱的因,今生因修持佛法,业力正在消除时,就可能得到一些热病。若过去造作的是堕入寒冰地狱的因,就可能得到一些寒病。
  4.这些都是因业力消灭、业报现前所致。因此有障碍生起是很好的,这表示我们已开始修持,业力正在转变。
  5.我们若能坚持修行,障碍和恶缘是无法影响我们的。
  6.但是恶业具有一种功德--能被转化、清净。你可以依于忏悔或观修慈悲、空性、自心本性……等来净化它。
  7.业是可以转变的--要靠我们自己努力,多行善法功德、观修空性或自心本性以转化业、超越业的限制。
  8.要尽量以正面的业作来净化负面的业。其中,空性、自心本性的观修则完全超乎于业。以净业、集资而言,于方便道,慈悲、虔敬二者兼具,便是最殊胜的行持。
  9.观修自心本性则属解脱道,它是一切法门中最殊胜之行持。
  10.在我们尚未达到究竟的证悟、可以完全超越世俗谛之前,我们都得承认、随顺世俗谛。对于那些会造成自、他伤害的行为,须予遮止;对于能增益自、他的作为,则应行持。
  11.此外,虔敬、慈悲的培养,在世俗谛的整体架构中,也是至为重要的。
  12.当我们内在的修为、了悟尚未达到相当稳固、深彻之前,我们都需要考量、善理外在的环境;并寻求能使生活、修行更具增益性、更放松的调处之道,而这关系到个人内在的开展程度。
  13.我们需要提升自己内在的力量,同时留心、善理外在的环境。若能以个己之修为来转化情境,这远比每次都选择离开、逃避问题还要究竟得多。
                                          生活就是禅修-二           海涛 
  1.有很多的菩萨不发愿到净土去,反而要来娑婆世界。因为只有在娑婆这有苦的世界中,他们才有机会学习安忍、生起菩提心和慈悲心。
  2.禅修中最好的征兆,是息灭贪嗔痴等烦恼,令悲心生起、于法的虔诚与信心增长,这远比飞天遁地更为殊胜。
  3.噶举传承上师们都有共同的说法:当我们在修持时,也许没有任何神通变化境界产生,但我们若能生起虔诚的信心、极大的悲心,这就是一切征兆中最殊胜的征兆。
  4.既然我们已学佛,就要能将佛法融合于现实生活中。因此,不论遭逢怎样的情境,首先要能保持松、紧平衡--让心境松坦而清明,再来思惟当前之难题。
  5.内心无始以来强烈的妄执,扭曲我们对现象的感知。我们每个人都以为是外境带给我们困扰,其实,那都是源于自心的妄执。明明无事生事、无扰自扰。
  6.然而,一旦我们能认出这一切皆是源于自心妄执,便不难摆脱它。因此,我们只需宽坦而住并观察、思惟万法之本质以及自心对万法之妄执,如此便能渐渐除灭执着恒常等妄想。
  7.无始以来,我们执着一切现象为实有的习气已根深蒂固;因此在修法时,往往忘了此一要点。如此一来,修法反而是在强化我们的妄执。
  8.以闻法而论,我们应以宽坦、放松的心境来听闻佛法。听得懂的就铭记于心,听不懂的就随它去;也不要希求听法之后,能立即产生显着的效益。
  9.若能藉由闻法、实修来开显本具之智慧,在面对现实人事时,便能有真实、可信的依靠。
  10.最重要的是,要能培养正确的闻法动机--发菩提心。时时提醒自己:我不仅是为了个己的解脱,更是为了使一切众生都能开显本具的佛性(觉悟的潜能)、超脱迷惑、得到究竟的利乐而致力学修。
                                          生活就是禅修-三           海涛 
  1.于日常作务中的禅修,若能以正确的动机、心态从事,便能增益功德--在禅修前,先发起菩提心;完成时,则回向功德。
  2.依于持续的修持,心内具的功德便会随之开显出来。你的心自然会变得宽广、开放、坚毅、勇敢,心的能力也会愈来愈强。
  3.人人都怀有某种程度的慈悲心。假若都能将其慈悲的潜能--平和之心的动态面尽量展现出来,世界就能变得愈来愈和平。
  4.在修持生起次地的本尊法时,有几个要点:
  一、具足信心:想象本尊、圣众显现在你面前或上方时,内心确信他们确实在那儿,生起虔敬之心。自观本尊时,确信自己就是他,具足同等功德。
  二、空而显现:修本尊法时,切忌将本尊执为实有、实体。要知道本尊的本质是空性,其显相一如彩虹或投影。
  5.修行的三个重点:
  一、发菩提心:我们是为一切众生的究竟利乐而学修;缺之无法成佛。
  二、上师相应法:对上师的虔敬;缺之无法即身成就。
  三、回向:将我们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便不致漏失。具足了这些,你就不需要再修太多其他的法,自然能在修行道上渐行渐深。
  6.佛与凡夫众生在本质上是同等的,皆具全然清净、平和之心性。凡夫众生却受着种种苦,缺乏智慧、慈悲、大力。何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未能了悟自心本性,便无法受用心性本具之功德。
  7.因此,我们只差在未能认出本自具足的心性。所谓的‘认出’也有层次之别--有依修止而言的认出、有依修观而言的认出、有依心性而言的认出,那是一个逐步认出的过程。
  8.心若能保有觉知,自然不离禅修。认出心性只是解脱道的起始,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要在传承上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转化。
  9.一味情绪用事,在希、惧之间摆荡,只会使心紧缩而限碍了智慧的发挥。
                                         生活就是禅修-四           海涛 
  1.每日自修指南:
  一、早晨起床时,要观想:十方诸佛在我面前,以其咒语和铃、鼓声,使我从无明的睡梦中清醒过来。
  二、接着要念诵皈依文、发菩提心文,祈愿这一整日的言、行,皆能利益一切众生。之后或修上师相应法或修自己的功课。接下来的一整天,都要保持这样的正念、正知。
  三、入睡前,则须将一日中所犯的过失、不如法的行为,逐一忏悔;将所行的善法功德以欢喜心回向一切众生。
  2.一般的修持会包含五大要项:
  一、皈依、发菩提心
  二、上师相应法。若无法依仪轨来做完整的修持,可做简易的观想法:从上师的三门额间、喉间、心间的种子字嗡、阿、吽,分别放出白、红、蓝三道光芒,照射我们的三门。最后,所观想的上师化光、融入我们自身,然后令心无造作地安住一会儿。
  三、观自身即本尊之修法。
  四、止、观。
  五、功德回向。以上五项除第三项之外,皆是每日必备的功课。利他之心则是平日最重要的修持。
  3.利他其实即是自利。诸佛之所以成就佛道,是因利他之行;我们之所以浮沉轮回,则因自私自利。
  4.利他之时,我们自然会不断地积聚善法,自己及一切外境,都会变得更加善顺;图私利时,就不免累积恶业,障碍横生。
  5.我们若能时时保有利他之心,不只会带给别人欢乐,自己也会很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烦恼、痛苦都是根源于自私自利的心态。
  6.人若无利他之心,便总是随顺烦恼。
  7.当你对世间一切都不再生起欢喜心,也失去做任何事情的动力,最终将倾向忧郁症。
  8.若常怀利他之心,所作所为的出发点皆是为人着想,执着自然会减轻,五毒烦恼也会减少

 

     

 

菜翁老矣,犹挑菜上街来卖。变天难测,寒风甚冽。老翁鼻涕龙钟,双手粗糙。所种川芎甚好,黄叶一片也无。便称两把。老翁多找了一元钱,便将钱还把老翁。
  "做甚个?钱又没烂!"老翁老大不高兴,以为要讹他换张新钱。
  "没甚个--你多找了一块钱把我,还把你!种菜不容易,莫多找钱把人家。
  "哎呀呀,你真是好人!真难得你这样良心好,万万年,万万年!"老翁欢喜感恩而真心诚意地说。
  一块钱的事,本用不着如此感恩重谢,然而世人大约常常活在警惕、戒备的心态里,见有什么事冲自己来,多以为没什么好事,本有的善心遂被掩盖,谁知今日机缘善巧,前后心境反差太大,触发善根,感恩之心就真诚殷重了。
  "万万年"者,感恩祝颂之重辞也,就是深感受人恩德,祝颂人平安永生的意思,前数十年余稚小时,乡里曾不偶闻者。
                                                                          腰 枝
  公司召开年度统计会。会议所在地有千年古刹龙凤岩寺,一众相邀,欣然往游。
  迨至山门,果然肃穆清净;遂上大殿,又见佛像庄严。檀馨香远,磬声音长,使人自然澄诸尘想,摄被乱心。一众信佛者多,默默上香,恭敬礼拜,或求所愿,或奉供养金于功德箱内。唯一男众,其妻信佛常遭其闲言说叨者,自不拜佛,见人拜佛,还不以为然,露出"迷信!"之表情,并游目四顾,作观瞻文物古迹之状。俄而昂然随众游至后山,忽见巨岩状若飞翼,翼下支着枯枝无数,亦有三两游人,拾取地下枯枝,撑立翼下,传说"用枝条撑此岩下,终生不患腰痛病"。"昂然"君闻言,急于林间折一鲜活树枝,双手执捉,牢固支撑于岩翼之下,盖腰痛多年,医药罔效云。
  唉!世人于佛教的误解真是太多了,往往毫无根据地把佛教与所谓"封建迷信"混为一谈,却不知道自己毫无根据的诸多思想和言行,恰恰是货真价实的迷信。比如"昂然"君,见佛不烧香,不礼拜,以为自己不"迷信",然而见游客折枝撑岩治腰痛,却信得入迷,迷得人所不及。人家唯拾枯枝,彼非鲜枝莫属。
  唉!巨岩而为腰身,何用枝撑?树枝而可作腰,胡不名腰枝乎?唉!究竟谁迷信呢?
                                                                   "生意来了!
  几年前,在善知识引领下,皈依于净慧大师座下,秉承师训:"以宗教为生活",随善知识修清净心。从此开始修心历程。
  谁知修心真不容易,其他一切都还好说,唯独无明嗔病,野禽野兽似的,你不修它还则罢了,它就藏在无明山下无明草中喘气;你一修它,它就气势汹汹撒野胡鸣乱咬。
  为此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无明发作之时,焦虑、敏感,易躁易怒,妄念纷飞,执意较劲,乃至于连该做的事也耽误了,还不肯承认是自己无明,愤愤然,怨这怨那,与善知识抬扛,纠缠不休,欲辩个高低而后快,并曾想打电话求师父或明海师"下转语"作判断,但总算还知道师父祖师爷和明海师父法务繁忙,没敢惊动,不然的话,必然讨一顿痛棒吃。唉!无明过后,身心舒适,方知不过是头痛脑热,纯属于"病人强似郎中",又追悔莫及,向善知识求忏悔,反省起来,分析无明之过,降伏之法,又一套一套的,充满了战而胜之的百倍信心。谁知无明再来之时,却降它不得,竟以怒制怒,病上加嗔,故技重演,火烧功德林。
  咄咄!不就是那么一点无明热病吗,为什么就降不伏呢?不就是那么几天功夫,最多十天半月而已,为什么就忍不过呢?不就是"反革命"妄念多,易躁易怒吗,为嘛就平静不下来,平息它"叛乱分子"、"鸣禽咬兽"不得呢?息嗔之法知道得很多,说得也嘴溜,就如双脚周边放了许多双适脚的鞋,你迈步时穿哪双都行,可嗔病来了,为什么偏觉得全都不合适了,看什么都不顺眼!
  如此跌跌撞撞,摔打熬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人拟歇狂心乎当下兮,磨砺吾所本能。大恩大德啊,师父万万年!万幸有善知识将携,一年两年,三年数年,无明由一日数次而一月数次,由一月一次而至于数月半年一次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日积月累,心地法门中终于也奠定了一杯净土。
  又来了,那蠢蠢妄念,那"鸣禽咬兽",焦躁,不安……见着新买来的灯具,也想挑鼻子挑眼挑出些毛病来……
  然而就在此时,善知识提示:"生意来了!"一朵靓花突然于心中绽放:"生意来了!发财的机会来了!"夫"发财"者,"法财"也!心中就真如生意人见生意来了一般欢喜兴奋(下转26页)(上接93页)起来。你想生意人见生意来了,哪个不欢喜?修行人见修行的机会来了,息嗔的机会来了,发"法财"的机会来了,谁又不欢喜?
  于是炼打几天,息歇几天,果然风平浪静了,天高气爽哉!却原来,不发则不怒,不怒则不怨,不怨则不……于是,"行"得其所;于是,得自在;于是,步伐轻快。从此,真的充满了战而胜之的百倍信心。何以故?"生意"还会来也!
  愿以此功德,回向生活禅,
  法界诸众生,同入不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