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贤法师现在哪:心理书籍推荐:《解读面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5:25
心理书籍推荐:《解读面孔》来源:心灵咖啡发布时间:2011-07-21责编:psycofe-pajas心理标签:社会心理学,面孔,性格,人格,心理书籍 955 人看过 | 0人评论
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一个人的心情,情绪,和性格,这毫不奇怪,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下意识里这么做了,这不过下意识里做的比较粗疏,不眼睛和带有不自觉的偏见和误导。
 
书名:解读面孔
作者: 【美】利奥波德·贝拉克等,蔡曙光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解剖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的行为、心理和社会经历等因素是如何对人的面部表情产生影响的,说明人的性格、人格因素是如何对面孔在后天的成形和生长过程中发生作用,并从面部表情中反映出来的原理。书中介绍了一套解读面孔的方法——划区解读法,着重介绍了如何运用划区法来读解面孔上的迹象,达到洞察内心的目的。
心理学看点:解读面孔 性格 社会心理学 行为科学
心灵咖啡推荐理由: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一个人的心情,情绪,和性格,这毫不奇怪,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下意识里这么做了,这不过下意识里做的比较粗疏,不眼睛和带有不自觉的偏见和误导。这本书介绍了一种相对科学的分区观察面部的方法,立意不错,应该也是作者通过实践总结归纳的,而不是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
书摘:
解读名人
玛丽莲·梦露的面相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这富有魅力的面孔。众所周知,梦露曾度过了一个最艰难的童年,后来的几次婚姻均都失败。她终因服用过量药品而死。她的悲惨的经历是否记录在其面孔上呢?
照相馆经过精心化妆和运用灯光技巧拍摄出来的照片反映出的总是一种人为的影像,并不反映被拍摄者的最真实的面孔。梦露这张照片是未经化妆和灯光加工处理过的。
在面孔中间以垂直画线把面孔分为左右两半。她的左区目光内收显出忧伤、困惑、痛苦的样子,她看上去显得十分脆弱和迷茫。
她的右区在其眼睛周围带有微笑的暗示,暴露出可能具有的幽默感。右半边面孔比左半边面孔显得要镇静自若些,还有点平和的神态——表情中既不带有明显的沮丧也没有显出多大的兴奋或敏感的迹象。
在面孔中间按水平方向画线,先看上区,其眉毛有些奇特,两条眉毛有非常明显的锐角——痛苦中两眉往上挑起显出一付困惑不解的样子。一双眼睛目光内收,陷入沉思,仿佛眼前挡着一块幕布而使她不去看外面的世界。这种情绪很可能一直是她性格中的组成部分。
鼻子挺直,绷紧的两鼻孔意味着努力在自我控制。
下区,绷紧的两嘴唇简直出人意料,因为她在许多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其嘴唇看上去都较为柔和、松弛,唇膏涂抹过浓——有着特别诱人的性感。
下巴有点呈方形,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整容手术使原先稍微后缩的下巴有点突出出来。照片上她的颌部相当有力,这与她在许多影片中下半边面孔显出一付温柔、丰满的样子完全不同。
她那美丽的面部轮廓及骨骼结构具有很大的魅力,这是她具有的特殊天资的一部分,对此,有位导演说,“摄影机就爱对准她”。
书评推荐:
如果某人的左半部面孔显出是活泼的,而右半部却是冷酷,含怒的,那么此人原先很可能是性格开朗的;也许只是在后来的生活中,面对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其面容才逐渐变得冷酷和愤怒起来。
而左半部常常反映出一个人内心存在的隐讳、严厉、冷酷或抑郁等方面的性格,面孔的右半部常常显出比较愉快,敏感,脆弱或坦率的表情;
左半部是比较“不让人知道的”面孔,右半部则是比较“公开的”外表。右半部通常看起来比左半部更接近于整个面孔的模样,因为面孔的右半部的表情占支配地位
有些观察者还把面孔的左半部说成是很可能显露消极的情感,而右半部往往反映更积极(但不一定是假装的)的人格的部分。
大多数人所怀有的意象通常是表现在面孔的左半部,而面孔的右半部表情更多的是反映他们真实的人格。
听到“解读面孔”,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将其与我们平时听到的“看面相算命”联系在一起。“看面相”这一方法在我国早已出现,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诸如“天庭饱满”、“獐头鼠目”、“带有福相”的说法,一些人也由此来判断人们的运势、前途、人格、个性等等。传统“看面相算命”与心理学“解读面孔”有什么区别呢?
这本书的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馆员蔡曙光说,《解读面孔》与我们传统上所讲的看面相不一样,“最主要的是体系不同,支撑理论不一样。我们传统上所说的面相大多是经验主义的,带有以偏概全的倾向,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定的迷信成分。而《解读面孔》以解剖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系统研究成果为支撑的,我本人在读过原著之后自己实践过几次这个方法,对于还不了解的生人,我会在潜意识中就将他们进行划区,而这样做之后的第一眼印象一般是会比较正确的。当然我也观察过熟人,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跟我所了解到的他们基本上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