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2九玄玉符怎么用:镜子的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58:50

这是唐刘禹锡的《昏镜词》前面的一个小引: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唯售是念。今夫来市者,必历鉴周睐,求与己宜。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余感之,作昏镜词。

( 意译:制镜工陈列十面镜子于商人的柜中。在柜中看上去,只有一枚清澈,九枚都是雾茫茫的。有人说,好坏的区别太大了,制镜工微笑着说:不是每面镜子都不能做到清澈。因为商人的意愿,仅仅是能卖出镜子而已,现在来市集的人,一定是细心周到的挑选,选择与自己容貌相宜者。那清澈的镜子不能掩盖瑕疵,不是面目姣好的人就不能用,故喜昏镜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镜者十难有一。我对此深有感慨,作出了《昏镜词》)

词不流行了,而小引却被重新拿出来变成人们思考的话题,这大约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而对于我来说,从最早的给学生讲李世民和魏征的“镜子”关系,到今天进一步探讨“买镜子”人的心理,可真是一种进步。只是这样的进步细细品来,似乎有些悲哀。

当我们在讨论李世民知道一个魏征样的谏官是自己人生的一件幸事,自己在魏征的进谏中如照镜子般地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品行,得以进步,得以少犯错误多做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事的时候,也正是社会的每一个阶层的领导都在关注怎样做一个真正符合民意的领导的时候,最起码是一种云散风清的开始或者是趋向,让人的心中如晨起般地有着仰望东方的欲望和信心。而现在,我们开始研究卖镜子的人,不是怎么努力把镜子都弄到越来越明亮,而是十个里面九个昏暗的了,我们开始研究买镜子的人,大多数其实是不原意就那么清晰地看清自己脸上的瑕疵的,这是社会的什么呢?进步吗?有点悲哀吧。

我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卖镜子的人来想,他的这种揣摩是准确的,没有什么罪过的。只是有些人揣摩完了,看到了问题的可鄙,于是放弃了卖镜子的行当,去做吻合自己良心和道德底线的事情了,还有些人觉得,我只不过是用我的一技之长,讨好了照镜子人的内心,我也没做什么坏事,我可以把镜子弄得明亮清澈,我也可以含糊其词,只要我能保住了我的行当就好。其实这样的人历史上是大有人在的,典型的那个王刚演的最活灵活现的和绅,还有许多与此有关的成语,指鹿为马,吮血舐痔,拍马溜须者们,不都是统治者身边的卖镜者,他们体察君心准确,时刻知道样子的适当昏暗,是君之所好,至于昏暗背后将给政权和人民带来什么是无需考虑的,只要在关键时刻,不要轻易地丢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镜子自然还是昏暗点好的。

其次,我们来看看那些买镜子的人,这些人自然也是可以分为两种的,只是从刘禹锡大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到,这两类人的比数似乎极不合理了。十分一和十分九的关系。君主们,为了表示自己是个从善如流的好君子,还是很愿意广纳民意的,都装做热爱镜子的模样,但是等到真正买的时候,自己的心里似乎就有了自己的数了,有几个能真正接纳魏征这面镜子的,即使邹忌讽齐王,还是需要动了许多的脑子,给下臣们总结出:纳谏还是需要技巧的名言名录,这齐王还得了个“门庭若市”的美名,就更别说,那些直言不讳的镜子们了。

可是我还是想说,其实可笑的是这些君主们,一面做出想听民意的样子,终日养着些镜子似的人物,来装点自己的品德修养,一面又很难直言告诫那些镜子们什么叫合适的时候进谏,于是惶惶不可终日,毕竟像和绅这样高智商的镜子还是少啊,弄的不好,几个愣头青的镜子,在什么时候掀了自己的底牌,丢了自己的尊严,自己再忍无可忍地暴跳了,那可真是丢了双重威风了。

由此看来,买镜子的心理真是很微妙,好在是有真正揣摩他们心思的人在,我想,社会进步如此之快,不久这样的培训班大约就如前几年的厚黑学一样地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起来了,有人该研究怎样做统治者的镜子的学问而一举成名了。那我们的刘禹锡先生的此文,大约可以叫做“鼻文”,张显为某种碑文,而永垂不朽了,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违背了刘禹锡大人的初衷了。

哀哉,需要镜子,却不需要照出瑕疵的镜子,一种权势真的脆弱到了小女人一般,这还叫权势吗。嗨,真想吼一声,吓死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