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雄转封:你问我答: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MJ)学习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38:05
两年前,当我决定去香港读新闻时,我就是在寄托家园开始搜集香港各所大学新闻项目的资料,两年时间过去,我已经从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毕业,重新投入了新闻行业工作。
2010年香港新闻院校申请正逐步展开,我也收到一些学弟学妹的询问到香港大学读新闻学硕士的邮件。我很开心能有那么多同学能够选择到香港读书,在我看来,与去英国、美国相比,来香港学新闻,对未来想从事新闻行业的学生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因为我入校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毕业时我需要把自己在香港大学一年的学习经历,心得向我的资助人汇报。在寄托家园上,已经有不少对浸会大学、中文大学的硕士申请总结,我也就把我这一年在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学习情况重新整理下,也希望让更多的学弟、学妹了解我们这个"传说"中的香港大学新闻项目,呵呵。
我准备从四个方面写这个小系列,1.为什么选择香港与香港大学,2.港大新闻的师资,3.在港大的学习生活,4.港大新闻的实习计划和毕业生去向。希望通过这四方面讲述我这一年的所见所闻。
好吧,现在开始!
(一)
为什么去香港,为什么选香港大学?分析的,美国读硕士需要托福和GRE。首先,我没时间准备,其次,我在工作时也遇到过不少在美国学新闻回国的人,他们常常说的是新闻环境的落差,如果在美国学习新闻,不在美国工作的话,回到中国往往要重新适应中国的媒体环境。而我的未来肯定会在中国工作,所以就排除了美国。
为什么不去英国,首先,英国的学制和香港一样都是一年,与美国相比在英国学新闻更难留在当地,如果回国的话同样会有重新适应媒体环境的问题,第二个原因,英国大学普遍很吝啬,不怎么给奖学金,尽管我工作有些积蓄,但还是应付不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
最后选择香港,原因是因为香港离祖国大陆足够近,又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新闻实践。
我相信现在大多数申请者都听说过港大、中大和浸会三所学校的新闻专业。我当时选择港大,一是因为港大排名最高,我知道最偷懒的说法就是说大学世界排名,无论哪个研究机构做评选,香港大学在亚洲总是数一数二的,好吧,有的时候也有些不靠谱的机构把我们排到亚洲第三,呵呵。
尽管很多人会争辩学校好,不一定意味着专业好。与中大和浸会相比,港大的新闻时间相对较短,在2008年前,每年招收的大陆学生只有七八个,与中大、浸会的海招规模是无法比的,因为以往招生少,在寄托上 流传的更多的是港大新闻的传说,呵呵。
与中大、浸会俩学校申请后等电面不同,港大会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举行考试,我们院长陈婉莹教授每年也会飞到北京、上海面试申请者。如果还有人觉得港大新闻只是学校好的话,那就只能看完这个系列,在判断看我们的专业学习能力怎么样了。
继续说到学校,那就说透。港大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学生接受到的宏观教育环境是好的。我举几个例子:去年底,末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来香港为剑桥大学筹款,马云在金融海啸冲击最严重的12月来香港,都是在港大陆佑堂做演讲。龙应台老师的年度演讲,在港大讲。10月底我回港大溜达,看到校园里贴的是原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和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讲座信息。
此外还有通识教育,上学期是林奕华,连续两个月每周有一个晚上都会来港大上课,下半个学期是林夕,也是连续一个多月每周来香港大学讲歌词与创意等内容。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学院举办的专业讲座还有彭博社(Bloomberg)的新闻总监马修·温克勒,Time的亚洲版主编ZoherAbdoolcarim两次到课堂给我们上课,还有南华早报的刘志权(CKLau)。能近距离接触并有机会对各个领域最杰出的人物发问,绝对是最好的新闻学训练。
哎, 本来是想集中说自己为什么选港大的,一兴奋说了很多港大很多学习内容。
其实,选择港大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从2008年开始,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为内地申请者提供了百万奖学金,分为全奖、半奖和3万奖学金三种,还有一个大陆学生可以申请的奖学金是颜石兆明纪念奖学金(Vicky Shek Zeitlin Memorial Prize),提供全额学费。
因此,有这两种奖学金选择,我就申请了香港大学,最终成功申请到了颜石兆明的奖学金。
好吧,今天就先写这么多。如果同学们关于香港大学新闻项目有什么疑问,跟贴就好啊。我最近在做两个采访项目,回复可能会稍微慢些,但一定会回的。
希望可以帮到各位。也祝各位申请路上开心啊!我去听过港大MJ的宣讲,你讲的这几个方面跟宣讲会上的人讲的好像
港大是最贵的,想请问下奖学金覆盖面多大,因为港大要笔试,面试,笔试题目似乎有点难,会淘汰很多人吗颜石兆明的奖学金是不是只有一个人可以拿到啊?港大是不是出结果最晚的?这样是不是不利于申请者做决定?就业情况麻烦也给说说啊to firewoodcn:
惭愧,当时工作忙,我都没听过港大的宣讲,希望没介绍太多大家早就知道的内容…
奖学金情况是这样的,我从我们这届大陆学生的情况说一下吧,录取的大陆学生中,一
我不是应届毕业就去读书的,我是边工作边申请的。在选择读书地点时,我是这么半是有奖学金的,具体人数我也不清楚。
笔试、面试肯定是要淘汰人的,但是题目并不是很难,只要关注新闻,论坛里有往年的笔试考题回忆帖和面经,好好做准备,不难的。录取,浸会应该是分好几批给录取结果的吧(我们那年是),我建议是不要着急申浸会的第一批吧,反正浸会招那么多人…(不知道会不会被打)当然,估计心急的各位应届同学都等不了的,呵呵。
港大的录取结果晚,和学院比较慎重也有关,我们是先笔试,然后再面试的(真得是陈婉莹教授飞到上海和北京面试学生的,广州的考生有的就到香港来面试了),这样的流程可能也是我们结果晚的原因吧,毕竟我们先考试再面试和浸会申请后等电面的形式不一样嘛…
至于就业情况,我会在系列文章后说得,不要着急啊,慢慢来。来赞一下楼主。(二)师资篇
学弟、学妹在报考前,总会问不同学校的学科设置,询问各个老师的情况,对课程和老师的了解,决定着我们在读书期间到底能学到什么。今天我就讲下我知道的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老师情况。
首先还是要横向比较下,我想港大与浸会、中大等课程设置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更强调实用新闻的学习,而不是更偏重于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老师,大多都没有新闻学、传播学的博士学位,但是他们拥有的却是丰富的新闻实践经历。(我对中大、浸会的课程设置只知道一部分,所以如果有说错,还望两所学校的同学纠正。)
当然,我们并不是没有理论课程,只是我们老师不会举德里达、福柯啊,法兰克福学派之类的然后描述后现代传播之类的话题…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学什么样的理论吧,南方周末以前有个财经记者叫庞瑞锋,他在2005年秋天时候去美国留学,后来是哥伦比亚大学的Knight-Bagehot财经新闻奖学金获得者,他曾经说过,在哥大和纽约大学,新闻学有两门课是必修的,其它都可以按照兴趣选修。庞瑞锋说得这两门课一门是传媒法,另一门课是Critical Issues in Journalism(不知道怎么翻译),我们港大同样有这两门课程。后面我会详细写。
港大新闻的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长,刚入学的时候,老师会询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然后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名指导老师,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都可以和老师交流。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做一个叫Master Project的课程,这门课就是在同学感兴趣的领域,由老师指导完成一个项目。
接着说说各个老师的研究领域:
1.公众健康媒体研究项目
这个领域的老师教Thomas Abraham,他曾经是《南华早报》的编辑,第一学期他教我们的课程就是Critical Issues in Jour 

编辑推荐:香港银行开户找日聪 香港铜锣湾海景酒店 香港婚纱影楼 香港地图查询 大学生村官面试题 香港潮流商品展览会 香港金紫荆奖 大学生被就业 2009香港先生选举 韩国湖南大学

nalism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这门课有点类似大陆的新闻伦理教育,但是话题更细,主要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
Thomas在今年年初去瑞士洛桑访学,现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新闻发言人,现在想想我们竟然能有一名被世卫组织选中做发言人的老师,当时真应该多向他请教些健康领域的新闻议题才对。
今年教授Critical Issues这门课程的是曾经在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欧大学(这个大学索罗斯可是投了很多很多很多钱的啊!)任教的Miklos Sukosd,他是哈佛大学的社会学硕士,匈牙利社会科学院政治科学的博士,当时在一入学就就听过他的大名了,一直想跟他好好学习下转型社会的话题,可惜缘悭一面啊…
2.财经新闻项目
这门课老师是Rusty Todd,他是我最喜欢的老师。20世纪80、90年代,他曾经是《亚洲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和编辑,在香港居住了9年时间。此后他成为道琼斯集团(《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的地区主管,派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是道琼斯新兴市场报告的创始编辑。
今年1月他正式来到JMSC学院,教我们两门课:全球化时代的商业财经新闻、财经新闻。全球化那门课重要的在讲述与交流,我们学习的主要是全球议题,Rusty他有自己的一套学习商业新闻的路数,学这么课的学生会 结成小组,负责留意更新一个地区的新闻,每周在课堂上汇报给全班同学,我们组当时负责的是非洲新闻,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尼日利亚、南非、津巴布韦(还记得上半年它们国家通货膨胀吗?)等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都有不少了解。每一堂课下来我都头脑晕乎乎的,但确实很充实。
Rusty在全球化这门课上把Bloomberg的一线记者和他以前在华尔街日报的同事谢清海(他现在是惠理集团的主席)请来,为我们讲课。大陆做证券基金新闻的,一定知道谢清海的名头吧,我当时问了QFII的问题,谢清海对当时石油价格和宏观经济的建议,给我很大启发。
财经新闻这门课主要重视写作,我们是实打实的按照道琼斯(Down Jones)和美联社(AP)的新闻培训来学习的,Rusty曾经为美联社培训新记者,他对我们的写作要求极为严格,我每次教过去的作业都被画一个大花脸回来。
但这么严格的训练让同学们受益良多,比如Bloomberg夏季实习项目是全球招实习生的,今年暑假新闻部门只招收了4个实习生,但我们港大新闻占了其中3个名额。(在香港的实习是有工资拿的,而Bloomberg的实习工资你猜是多少?等我在就业篇公布答案啊)
提起老师,总有很多话要说,今天就先写这两个学科吧,改天继续写其它学科的老师。
同学们对老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