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鬼武者隐藏: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0:35:25
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一)
的确,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事物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那么,女孩的成长是不是就一定会一帆风顺的呢?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是不是永远都不会遇到难题呢?
家有女孩的父母看到这里,肯定都会苦笑着摇摇头说:“这些小丫头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好教育。”说着便开始列举自己的“烦恼”了:
“她总是讨好我们、讨好老师、讨好同学……她甚至想讨好所有人。”
的确,女孩敏感、爱哭、爱耍小脾气、胆小……这一切都是困扰女孩父母们的难题。一位女孩的父亲曾这样说:“看着我情绪多变的女儿,我就像是看一个刚从太空飞船上下来的外星人一样,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其实,这位家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并不了解女孩、不知道女孩的成长规律,更不懂得女孩的心理。
作为女孩的父母,你不了解这些,你的女孩就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把女孩培养成完美的新时代小公主,做父母的都应注意哪些日常细节呢?
本书从女孩的性别和心理特征出发,针对女孩生活、学习、个性培养、情商培养、品德培养以及青春期教育等多个方面,为家有女孩的家长总结了100个教育细节。每个细节中,都分析了女孩某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给家长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概括来说,本书给家有女孩的父母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教育女孩的四原则:
作为女孩的父母,我们会发现,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善解人意,为了赢得我们的宠爱,她会努力地去背古诗、学画画以及去做一切让我们高兴的事情……
对此,儿童心理学家给出了权威答案:女孩生活在“关系”的世界里,她用“关系”衡量着周围的一切,所以注重关系的女孩常常会为“关系”而牺牲一切。
这种关系式的思维方式,使女孩天生就具备很多优点,如善解人意、能体谅他人、能很容易地与他人和谐相处,等等。
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种思维方式给女孩带来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
一直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生活,即使成人都会感觉很累,对于这些内心还不是很坚强的小女孩来说,这也正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孩子一直放弃、退让自己的正当利益,那她长大后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试想,一个女人如果丧失了原则、立场与主见,又如何赢得上司的重用、同事的爱戴、老公的尊重、孩子的信任、朋友的认可……得不到这些,她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告诉她们:不要无原则地奉献自己的正当利益、不要总是埋没自己不同的声音、要学会对故意侵犯你的人说“不”、要学会爱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要女孩的父母故意去违背女孩的思维规律,去打破她们的思维方式。要知道,父母对女孩的提醒和教育,往往可以大大减少她遭遇伤害的可能,或是避免伤害的发生。
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告诉她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好,但要学会爱自己!
当女孩犯了错误,做父母的免不了批评她两句,但这时父母会发现,女孩对很不严厉的批评反应也很强烈——委屈地流眼泪。
其实,女孩爱哭并不是因为她小心眼——父母的批评和惩罚令她伤心,但更令她伤心的是,她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了!这时,她的小脑袋里肯定会想:是不是爸爸妈妈不再爱我了?
因此,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予女孩更多的爱。让她时刻感觉到爱就在身边、永远都不会消失,她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坚强、乐观的优秀女性。
需要提醒的是,太多的非理性之爱往往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女孩的父母,我们如何才能让女儿在自己的爱中健康成长呢?
——疼爱但不包办。如,家长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给予她足够的指导和关注。
——宠爱但不娇纵。如,宠爱她,但她犯了错误也要必须进行批评。当然,在批评之后,父母不管通过哪种方式,一定要让她知道,父母还是那样深深地爱着她。
由于生来就具有母性特征,小女孩从小就会表现出很明显的爱心——她会扮演妈妈的角色,像妈妈照顾自己一样照顾她的洋娃娃;她会特别喜欢饲养和照顾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金鱼等。
但对于是否该让女儿饲养一只小动物,父母们经常会犹豫不决,他们既担心房间被弄脏,又不愿意女儿过早地经历“生死离别”。
不过,儿童教育专家们研究发现,让女孩从小就花些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
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女孩将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更富爱心、更富责任感;
通过饲养小动物,女孩将深刻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饲养小动物,带给女孩的不仅是一种童年的快乐,更可以赋予女孩善良、理性、孝敬父母、自信、阳光等诸多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模式往往是这样的——母亲是榜样,父亲是权威。
母亲是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她的情绪、态度、处事方式、审美情趣……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自己的女儿——
母亲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高,女儿就更易养成乐观、开朗的个性,并与母亲更亲近;
母亲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往往会在长大成人的女儿身上重现;
父亲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所以他的每一句话,对女儿来说都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正确的象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时刻做女儿最好的榜样,给予女儿正面、积极的引导;父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给予女儿更多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以及更多的关爱!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女孩是妈妈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父亲是决定女孩未来生活的人,父亲的教育态度如何,影响并塑造着女儿的一生!
进入女孩的世界,你会发现糖果、香水、漂亮的饰品以及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但女孩的世界里不仅仅有这些,你还会发现:
女孩缺少主见,是穿红色的裙子还是穿粉色的裙子,都要妈妈来决定;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小公主变得坚强、勇敢、有主见起来呢?如何把我们小公主的天赋激发出来呢?
当然,父母必须要了解女孩的成长规律,在女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案。
不像男孩那样喜欢爬上爬下,女孩喜欢安静地听妈妈讲故事、喜欢做安静的游戏;
小男孩天生就是个“小冒险王”、他们崇拜英雄、他们喜欢竞争……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男孩的天性。同样,女孩也有天性。那么,女孩的天性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女孩更关注的事情是什么呢?
艾里姆夫妇在一本名为《养育女儿》的畅销书中明确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女孩最关注的是这些问题:
决定男孩喜欢冒险、竞争等天性的因素是男孩体内的男性荷尔蒙——睾丸素。同样,女孩的天性也是由她体内的荷尔蒙决定的。
从妈妈受孕那一刻起,女性染色体基因便被女性荷尔蒙激活,这些荷尔蒙在女孩出生之前就已经为她规划了未来。这也就是说,女性荷尔蒙决定了女孩细心、安静、敏感、温柔等天性,同时也决定了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雌性激素对女孩的感情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它控制女孩情绪的稳定、思考的过程、做事的动机、爱好、焦虑以及如何处理外来的压力和性冲动。当雌性激素活动不稳定,就会使女孩的情绪产生波动。如果雌性激素过低,女孩就会感到孤独、生气、易怒、悲伤、失望、缺乏自尊,这也是女孩更容易敏感的原因。
当然,雌性激素只是一个方面。女孩还受其他激素的影响。例如孕激素就是女孩更喜欢小孩子和小动物的原因;催产素则会使女孩产生更多的“怜悯之情”,这就是“母性的本能”。另外,女孩体内也有睾丸素,但是水平只及男孩的1/20,因此女孩不存在很强的攻击性。
虽然这些女性荷尔蒙使得女孩温柔、有很强的同情心、会体谅和关心他人,但这也导致她的情绪天生就变化无常。因此,有文学家曾把女人称为“最情感的动物”。
的确,情感对女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女孩来说,她的自我意识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自情感的满足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女孩的大脑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正是由于女性荷尔蒙的影响,使得女孩不像男孩那样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而是使得女孩更具预测力、稳定性、谨慎细心、稳定从容——使女孩把友谊和家庭看得比成就和机会更重要。
女孩不像男孩那样独立和竞争,因此她们会渴望父母更多的爱、渴望拥有更多的知心小伙伴,她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1.女孩子是容易受伤的。
一旦女孩心中理想的关系遭到破坏,她就会感到很受伤。如她犯了错误,父母批评她两句,她便会认为父母不再爱她了;即使长大了的女孩也是很容易受伤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某某女孩因被男友抛弃而做出傻事的原因。
2.女孩子是容易妥协和软弱的。
因为更注重关系,女孩在关系和利益面前是很容易向关系妥协的。因此女孩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由此而成为“软弱”的代名词。
我们都知道,痛点低的人对疼痛是很敏感的,即使仅仅是擦破一点皮,他们也会感觉到超乎常人的疼痛。
女孩就属于“痛点”很低的那类人,只是她不仅仅是身体的“痛点”很低,她心灵的“痛点”更低。有时,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能使她的心灵受到伤害。
我的女儿很敏感,因此我和她妈妈对她讲话时,从来都是用最温柔的声音、最和善的态度。但尽管如此,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让她受到伤害。
后来我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对女儿的成长并不是好事,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提升她的心灵“痛点”。
有时,在大街上遇到乞讨的老人或孩子,我就会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他们只能以乞讨为生。
此外,我还带她到贫困山区里体验了一次生活,回来后,她跟我说:“爸爸,那些山里的孩子好可怜呀,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通过我有意识的培养,我发现女儿不再那么敏感,不再深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了,而且她的爱心也随着她的年龄在一点点地增长。
女孩的敏感、受伤往往是由于她的那些“小心眼”造成的。所以,当女孩的眼界放宽后,当她不再只关注自己的小世界时,当她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时,女孩就不会那么敏感、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了。
更注重关系的女孩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正因如此,女孩才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向她们灌输一种这样的思想:能够体谅他人是你的美德,但你一定要学会爱自己。
8岁的小贝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在一次考试时,坐在她前面的同学向她借橡皮,小贝就有一块橡皮,但她也毫不犹豫地借给了同学。但同学用完橡皮后竟忘了还给她,由于她胆子很小,考试时不敢说话,所以她没敢和同学要。结果这次考试她答的乱七八糟,考得很糟。
当妈妈问她考得不好的原因时,她竟委屈地说:“都怪我当时没有橡皮。”
妈妈听后,细心地跟她说:“能够热心地帮助别人,说明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但你有没有想到,把橡皮借给同学之后,你再用橡皮怎么办,这会不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
“妈妈并不是让你不借给别人东西,只是想告诉你,别人的评论重要,但自己的正当利益更重要。”
女孩父母们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借橡皮事件,如果女儿一直都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长大之后,她就会在一味满足别人的需求中失去“自我”。
现在一些失去“自我”的家庭主妇不就这样吗?为了孩子、老公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忘记了充实自己,结果却落得个老公弃她而去,甚至连孩子也嫌弃她。因此,不想女儿很容易就失去“自我”的家长,在女儿小的时候就要告诉她:要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要学会爱自己。
当男孩正在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打败对手时,女孩已经开始思考她周围的一切关系了。当然,作为她接触最多的家庭关系,是她思考的重点,她常常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当渐渐接触一些童话后,她又会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
这意味着她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而这从女孩们经常玩的“过家家”的游戏中就可以看出。
细心的父母一定会发现,女孩扮演最多的是妈妈的角色,她们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奶声奶气地对洋娃娃说:“宝宝,该吃饭了,来,妈妈喂你吃饭。”
有时,她们还会为自己的娃娃组成一个家庭: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宝宝,然后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做游戏。
在女孩的这些“过家家”游戏中,虽然也有“宝宝”做错事受到“惩罚”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景。这是女孩把现实生活搬进了游戏中,同时,这也是她的梦想:她希望爸爸妈妈永远爱她。
女孩天性就倾向于关系式的生活方式。她需要父母的爱,但她又是如何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的呢?
我们都知道,男孩是靠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但女孩不同,她靠语言来表达自己,同时,她也是在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中来获取父母对她的爱。
其实,女孩还在摇篮里时,就强烈地希望父母与她交流,因此,当一个女婴感受不到父母对她的爱时,她就会哭闹不止,但当父母凑到她面前,跟她讲上几句话时,女婴便会停止哭泣,转而用笑声和挥动的手脚来向世界宣告:她因得到父母的爱而兴奋。
由此可见,女孩正是通过与父母交流获得了关心、理解、尊重、体贴和安慰。一般来说,交流对女孩意味着:
探寻并发现想表达的内容:女孩往往通过交流发现自我、找到自我并理清思路。
释放情绪,改变心情:女孩最害怕没有倾诉的渠道,倾诉使女孩得到感情的依托和支持。
保持与对方的关系:女孩相信交流中的真情实感,她相信这种亲密的状态将提升与对方的关系。
要想让女孩健康、快乐地成长,做父母的就要时刻让她感受到自己多么在乎她、多么爱她。当然,这种爱一定不是溺爱,而是理性的宠爱。
女性荷尔蒙决定了女孩生活在关系的世界里,因此,女孩对一切关系都特别敏感。尤其是家庭关系不和谐,会对女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曼曼来自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一次,曼曼的成绩大幅下降,回到家后,曼曼的父母先是把曼曼指责一番,接着又互相指责起来:
“都怪你,整天不着家,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才会考这么差。”
曼曼每天生活在这种冷冰冰的氛围中,开始怀疑一切人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她的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内向……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女孩的影响是复杂、重大的,它使女孩无法建立起对感情的信任和获得最基本的爱的需求。如果女孩从很小的时候就深陷矛盾重重的关系中,从小就对感情持怀疑态度,那么,她对爱的需求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如果女孩从小就没有见过美好、宽容的感情,她往往也不会用正常的心态与人相处。
家庭关系不和谐,尤其是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会使女孩长期处于恐惧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这不仅会影响女孩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还将导致她无法完成必要的角色认同。例如上面事例中的曼曼,如果她一直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她便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婚姻只会带来争吵和烦恼。这对她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迎接女儿的出生,丹丹的父母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阅读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书籍,从中受益匪浅。在一本书上,他们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幸福取决于我们营造的环境,而不是所教授的技能。”
丹丹的父母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并决定照此去做。因此,他们夫妻约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女儿相信爱,并让她感受到自己的爱,要让光明、温暖、坚信、乐观这些幸福的字眼占据女儿最初最柔弱而单纯的心灵,这些将变成女儿一生的信念。
丹丹的父母果真做到了,他们用相互之间的体谅和关心向女儿证明了爱情有多伟大。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丹丹虽然没有特殊的才能,但她总能用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她所遇到的一切。
夫妇关系和谐、美好,女儿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明亮的、健康的,同样,这些美好的感情也会反过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女孩。
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父母给予女儿爱的证明和保证,这是女孩最需要的安慰,也是女孩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对于女孩的健康成长来说,父母送她再珍贵的礼物,都不如为她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
女孩的成长是不能离开爱的,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她之间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误会。每当误会产生时,敏感的女孩就会认为父母不再爱她了,这时,父母一定要采取措施让女孩感受到你是爱着她的。
我和女儿之间也会发生一些误会。每当这时,我知道女儿心里肯定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但是碍于面子,我也不好意思直接向女儿妥协,这时,我会用书信和便条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女儿。
一次,女儿写作业时,头离作业本很近,我就批评了她两句,没想到第二天女儿竟然没理我就去上学了。于是,我写了便条放到女儿的书桌上。
也许我昨天批评你,让你伤心了。但你知道吗,妈妈之所以批评你恰恰是因为我爱你。你知道,离书桌太近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妈妈没有心平气和地指出你的错误,这是妈妈的错,妈妈向你道歉。但妈妈还是希望你能改掉那个坏毛病。
放学后,女儿看到我写的便条,哭着对我说:“妈妈,我好怕,我以为你不爱我了呢!”所以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女孩子在爱中才能健康成长,做女孩的父母就要时刻让她感受到你的爱!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女孩的父母应付出更多的爱与关注,只有沐浴在爱与关注中,女孩才能快乐地成长。
正因如此,胆小和懦弱好像总是喜欢这些小女孩,于是小女孩受到小男孩的欺负便成了常事。
4岁的小女孩桐桐非常胆小。
有一次,妈妈带她去社区的小广场玩,旁边突然跑过来一个2岁多一点的小男孩,他直勾勾地盯着桐桐手里的小皮球,非常好奇的样子。桐桐看见了,不自觉地把球往身后藏,然后壮着胆喊:“你不许抢我的小皮球!”
小男孩好像看出桐桐的胆小,冲上来就抢,桐桐吓得嚎啕大哭。妈妈连忙说:“小弟弟,你怎么可以抢东西呢?”又对桐桐说,“小弟弟比你还小呢,你为什么怕他?来,和小弟弟握握手,大家做个好朋友。”
小男孩做个鬼脸,跑了。从那以后,他只要看到桐桐经过,就会跑过来打她一下,或者把桐桐手里的东西抢走。而桐桐看到那个小男孩,总会不由自主地躲得远远的。
又有一次,桐桐正在楼下的车库里玩,看到那个小男孩朝这个方向走来,便马上对爸爸说:“爸爸,快把车库的门关上,那个小哥哥要打我。”
桐桐竟然将比她小的孩子升级为“哥哥”了。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家长感觉头痛的事,由于女儿的文静、胆小,常常在学校受那些“坏孩子”的欺负,自己又不好插手小孩子之间的事情,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胆小的女儿保护自己。
晚上,爸爸认真地问自己的宝贝女儿:“那个小弟弟比你小,怎么会是小哥哥呢?你能告诉爸爸你为什么这样怕他吗?”
“如果你按爸爸说的去做,小弟弟就不敢欺负你了。下次小弟弟再抢你东西,你就大声地对他说‘不许欺负我’,然后再把东西抢回来!”
第二天,桐桐跟爸爸出门,远远地看到小男孩走过来,爸爸就对桐桐使了个眼色,躲到一边。
小男孩过来了,看到桐桐手里的玩具熊,就上来抢。桐桐鼓起勇气,大声说:“你不许抢我的东西!”然后用力把玩具熊夺回来,小男孩也由于没有站稳,而摔倒在地上。小男孩没想到桐桐变得这么“勇敢”,这次他居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原来,看起来很强大的小男孩竟然是个“纸老虎”,以后他可能再也不敢惹桐桐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家长要想让女孩变得勇敢起来,就要告诉她:躲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那些“侵略者”,你才能永远不受欺负。
当女孩哭时,很多父母经常这样恐吓女儿:“不要哭,狼外婆来了,专吃爱哭的小孩子!”年幼的女孩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科学知识,很容易就会对家长的戏言信以为真,并且产生深深的恐惧。
对生活带有恐惧心理的女孩,是很难有勇气面对“侵略”的。在被欺负的时候,她的恐惧心理会卷土重来,像一个巨大的阴影吞噬女孩幼小的心灵。
另外,家长对女孩过分的溺爱也会促使她们胆小。“不要动,小心烫着你!”“想吃苹果?妈妈给你削,刀子会伤到手!”家长的过分保护会给女孩消极的暗示。在家长的溺爱下,女孩一方面会变得娇纵、不可一世;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事情女孩都没有亲自体验过,她会对实践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女孩在面对“侵略”时,常常只会躲避。
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天生胆小,这与孩子的性格有关,当然与父母从小对她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7岁的小韩旭是个不敢说话的小女孩。
爸爸带小韩旭去逛商场,就要离开时,她拽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再玩一会儿吧。”眼睛却一直盯着柜台里漂亮的洋娃娃。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他故意这样对女儿说:“只能玩10分钟,10分钟后我们就回家。”
10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小韩旭终于忍不住了,她用很小的声音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样……东西。”
做父母的一定在女儿小的时候就对她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谦让是一种美德,争取却是一种能力。这样女儿才不至于因太注重关系而失去“自我”。
当女孩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机会的时候,当女孩的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当女孩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争取不一定获得,但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教会她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
事实上,所有的小孩子,都会害怕怪异的声音,怕从高处跌下。男孩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他们天性中有更多对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险和攻击性),而社会对于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于他们摆脱懦弱的心境。
这是不是说,我们对女孩的教育会使她们更容易失去自信、变得懦弱退缩呢?其实不然——女孩的自信是可以“宠”出来的。
在朋友的眼中,若南是一个特别有勇气、特别自信的女孩。每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这么优秀”时,若南都要讲起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宠爱她,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个很优秀的女孩:
若南学习画画,却画得乱七八糟,父母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可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啊,每个人都有长处。”
若南想当记者,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宠”到现在,若南已经在一家知名的媒体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她始终是个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性格开朗、有人缘的女孩。
知心姐姐陆勤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这样写道:“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人改变了态度……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的确,当女孩缺乏自信,即使面对比她弱小的对手也会退缩不前,即使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也不敢要回来……这样的女孩,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失败者的假想里,未出征先言败,又何谈将来的成功呢?
当同龄的小男孩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时,小女孩已经可以跟人聊天了;
当同龄的小男孩还热衷于玩变形金刚和玩具枪时,小女孩已经能歌善舞了;
当同龄的小男孩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打架时,小女孩已经充当起了人际关系的调解者;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女孩的这些天赋开始一点点地减少,有些甚至慢慢消失了。
面对女儿天赋的消失,很多女孩父母很迷茫:为什么女儿越长越没出息呢?
其实,并不是女孩越长越没出息,这与女孩的发展规律有关。青春期之前,女孩的智力要比男孩发展得快一些,这时的女孩会表现出很多天赋。但到了青春期,由于受身体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女孩的天赋会渐渐减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影响女孩天赋发展的主要因素,儿童心理学家表示,父母对女孩的态度往往决定她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女孩是敏感的,青春期的女孩更敏感。家有女孩的父母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在青春期这段时间,他们与女儿的关系时常会变得很紧张。尽管父母尽量去做到尊重女孩的感受,但女孩还是时常会为父母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而伤心。
女孩很在乎父母怎样看她,对此,儿童心理学家曾总结出了这样一段话:“父母对女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塑造着女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描画着女孩看自己的表情。如果父母眼中的女孩正直自信,女孩就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如果父母眼中的女孩懦弱无能,女孩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女孩唱歌跑调了,妈妈马上纠正,并且还说:“别再折磨我们的耳朵了!”
女孩把刚从幼儿园学到的舞蹈跳给爸爸看,爸爸看完后笑得肚子都痛了,最后给了女儿一句评价:“宝贝,你的舞蹈好奇怪呀!”
女孩拿出自己画的第一幅画对妈妈说“看,妈妈,这是我画的西红柿。”妈妈马上笑了,说:“宝贝,这怎么是西红柿呢,西红柿是圆的。”
女孩是很敏感的,作为她最亲近的人,父母都这样对待她的作品,这对她的心理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会严重地打击她的积极性、这将阻止她沿着天赋的道路继续走下去的脚步。
一只小猴子不幸掉进了猎人的深井,它不甘心束手就擒,就拼命地往上爬。
井口聚集了很多小动物,大家都对小猴子的遭遇表示同情,不由自主地为小猴子担心:
受到大家的打击,小猴子的勇气被一点一点地打消了,它越来越觉得自己真的不可能爬出去。终于,小猴子筋疲力尽,手一松,掉了回去。
就在那只小猴子掉进深井的一个月后,又有一只小猴子失足掉了进去。
这一次,小动物们更难过了,它们纷纷断言:“一定是没有希望了。”
“不可能不可能……可怜的小猴子……”议论声越来越大了,这一次再没人坚信小猴子能爬出来了。
然而,这只小猴子却非常执著,不管大家说什么,都不能影响它向上爬的决心。一步,两步……再爬一步……终于,小猴子爬出来了!
小动物们太惊讶了,这个小猴子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大家纷纷围住它,向它讨教胜利的秘诀。
然而,小猴子却什么也没有说,因为它根本就不会说话。原来,这个小猴子是一个聋子!
对于刚刚掉进井里的小猴子来说,掉进井里并不可怕,即使它不是攀爬冠军,但它可以学习并练习攀爬。但最怕的就是那些消极的声音,终于那个有听力的小猴子被消极的声音打败了,而没有听力的小猴子却顺利地爬出了那口井。
对于我们敏感的女儿来说,消极的声音对她的危害更大,也许就是因为妈妈说了她一句“你唱歌真难听”,她就会从此拒绝唱歌;也许正是因为爸爸说她跳舞奇怪,她从此再也不肯碰那双舞鞋;也许正是因为别人嘲笑她画的西红柿什么都不像,从此她便会放弃当画家的梦想。
“莉莉8岁的时候,我给她做了一块小黑板,从此她每天都教邻居家分别4岁和5岁的小男孩识字。现在她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很多年前,我给女儿娜娜买了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娜娜经常给娃娃做新衣服。她做的衣服剪裁还不够细致,针脚也不够整齐,可是非常有创意。她也很善于搭配色彩和花纹。现在她正在读服装设计专业。”
“一天晚上我在厨房做晚饭,听到客厅传来并不是很好听的歌声。我走进客厅,看到我10岁的女儿在随着伴奏的音乐唱歌,我马上对她说:‘宝贝,你唱的简直太棒了’。现在她已经出了自己的专辑,我是她忠实的歌迷。”
每个女孩都是一粒亟待发芽抽枝、开花结果的种子。也许她是玫瑰花种,将来会绽放绚烂的玫瑰;也许她是一株小草,将来会焕发出绿色的、倔强的生机……然而有一点不容置疑:女孩天赋的发挥,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与男孩相比,语言天赋是女孩很早就显示出的天赋之一。由于大脑结构的优势,女孩通常能够比男孩更早、更生动、更流利地使用语言,通常男孩到4岁半才能讲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女孩3岁时就能做到了。等女孩到了16岁,她联系着大脑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胼胝体比男性大25%,这使她的左右脑半球交流更多,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感。甚至女孩大脑内负责语言和写作的区域也更活跃,所以女孩能使用更多词汇,写作也更生动、细腻。
正是由于女孩天生具有这种天赋,所以父母更应积极鼓励女孩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时期,父母的鼓励,决定了女孩是否敢于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
有一次数学课,我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做出了一道复杂的题目,但是老师并不承认我的做法。当我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时,爸爸对我说:“女儿,你是对的!”后来,在我的成长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都是爸爸的那次鼓励给了我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当男孩还在为写不好字而着急时,女孩已经初显心灵手巧的潜能了。女孩手的小肌肉群灵活协调的发展,使她们能够充分开发并利用“手”的功能:
有些女孩对色彩比较敏感,她们很早就可以握住画笔,按自己的意图画出喜欢的动物、花、草和小房子;
有些女孩对针线、系小线绳情有独钟,看到妈妈织毛衣、做针线活,她们也会找些碎布织织缝缝;
当女孩画出自己的第一幅“画”、缝制出第一件“服装”、写出第一个毛笔“字”,家长要懂得鉴赏,给予适当的褒奖。
当然因为年纪小,女孩做得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有些家长就担心女孩被针扎伤了手,或者因为她们在墙上、地上作画而大发雷霆。然而,家长们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却没有注意到其中女孩所展示出的才华,他们更没有意识到,女孩的才华就像矿石一样,如果不被发现,就失去了闪亮的机会。家长们为孩子的胡闹、调皮而头疼,因为怕麻烦而不给女孩锻炼的机会,殊不知,这却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女孩的艺术创造力。
给予女孩“创作空间”是必要的。对于小手灵活的女孩,家长不妨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女孩尽情施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家长可以给喜欢画画的女孩准备一些大的纸张,铺在地上或放在桌椅面上,让孩子尽情创造;如果女孩对针线感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巧手篮”,放一些不用的布头儿或者毛线,用来给小娃娃缝制新衣。对于女孩的作品,家长也应该进行夸奖,家长的夸奖往往会成为女孩的积极暗示。
女孩把世界看成一种关系,她们倾向于关系式的生活方式。因此,女孩的优势也将围绕关系展开——她们天生喜欢语言、社交和与人交流。
因为女孩更倾向于关系式的生活方式,如果父母对这种方式表示认可和赞同,那么女孩就更容易开发并利用这种天赋,让其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女儿小时候是我们小区的孩子头。她总喜欢带着一帮孩子玩,孩子们有了什么纠纷也总来找她解决。有一次我看见她处理两个孩子的矛盾——他们并不比女儿小,但是他们都对女儿的能力表示赞同——两个孩子很快就表示和解,继续愉快地玩耍。很明显,我的女儿具有交际的天赋,于是,在以后的日子,我刻意地把女儿的这种天赋引发出来:带她接触更多的人、让她来招待客人……
现在,女儿自己经营着一家企业,她的员工以她为荣;她还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的事业没有她那么成功,但这也没有损害他们之间的感情。”
一旦发现了女孩的天赋,父母就要积极地把它引导出来。这样,女孩所具备的那些天赋才会成为她终身的财富。
在我成为母亲之前,我曾坚定地认为,小男孩和小女孩之间区别是不大的。但当我有了一个女儿之后,我对自己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为我的女儿还不到2岁,她就开始抱怨她的小袜子上没有花。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带花的袜子更漂亮,但不知为什么她就是喜欢带花的袜子。
当我又有一个男孩后,我以前的那种观点彻底被我自己推翻了。一开始,我坚信我的教育可以令我的儿子与众不同,他不会像其他的小男孩那样调皮、富有冒险性。于是,我不给他买手枪玩具、不让他看带有暴力镜头的电视节目、不给他买任何与打架有关的玩具。然而,儿子还是喜欢玩一些打斗的游戏,他甚至把香蕉当做手枪来瞄准我、把我的吹风机当做冲锋枪来玩……
事实正如这位妈妈所说的那样,从妈妈受孕之日起,决定性别的那条染色体就已经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宏伟蓝图。具体来说,是染色体里所包含的荷尔蒙不同,造就了女孩与男孩的差异。这也正如那句古老的童谣所说的:“女孩是用糖、香料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男孩是用剪刀、青蛙和小狗尾巴做成的。”这也就是女孩安静、合作,喜欢糖、香料等一切美好的东西,而男孩坐不住、捣乱,喜欢一切冒险性事务的原因。
女孩和男孩的不同并不仅限于此,由于大脑的细微差距以及大脑中某个部位的发育先后顺序及程度不同,也造就了女孩与男孩的差异。
1.女孩比男孩更敏感。
“听”是女孩得天独厚的心智能力,因此女孩对噪音的反应更强烈,同一种声音在女孩听来要比男孩听到的响亮两倍;
女孩的味觉和嗅觉也比男孩敏感:女孩有更多的味蕾,更容易受到气味的吸引。正因为此,女孩更擅长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捕捉到那些微妙的、不容易被人发觉的信息以及更为具体的细节,建立起自己的直觉系统。
2.女孩与男孩的表达和行动的方式不同。
女孩对人更感兴趣,她们在摇篮里就表现出与人交流的倾向性。交流使她们感觉到支持,先交流后行动是女孩习惯的方式。
同时,女孩的交流倾向还受到语言能力的有力支持。因为大脑左半球神经末稍的发育早于男孩,她们很早就学会了说话、书写、造句,有良好的语言推理能力,并且很少出现阅读问题。这些使女孩一上学就表现出男孩所不具备的优势。
3.女孩的空间感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如男孩。
女孩缺乏空间能力——例如感知物体形状,选择正确路径。美国科学家做过一项部件组装测试,要求男孩子、女孩子把不同的火花塞和瓶塞分别插到对应的内燃机、瓶子上,结果男孩子的成绩远远超过女孩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女建筑师的数量要远远小于男建筑师。
女孩更为薄弱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她们在数理方面的学习较男生困难。当数学不再只是四则运算,必须学习、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时,女孩的语言能力便派不上用场了。因此,家长不妨有意识地让女孩多玩三维立体积木和游戏,以增强的她空间思辨力。
了解了女孩与男孩的差异及其原因后,这对父母们在哪些阶段发展女孩的哪些天赋及能力将有很大的启示。
我们经常听人们这样说:“如果在5岁前没有很好地教育孩子,那么以后再怎样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在5岁前教会她所应该学会的知识,否则,长大后她会比别的孩子落后的。”这些话虽然不一定正确,但5岁前对女孩教育的重要性却要比我们所意识到的大的多。
5岁之前是女孩大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到了5岁之后,她们的大脑发育就要减速了。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除了要教会女孩所应学会的那些技能,如说话、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之外,还应对她的大脑进行保护。如经常向她灌输一些好的情感,让她远离那些危险的、有害的信息。
另外,在5岁之前,女孩的语言天赋已经很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除了要教会女孩说话外,还要引导女孩发挥她的这一天赋。如鼓励她朗诵诗歌;讲故事给她听,然后鼓励她复述等,这些都能在女孩语言天赋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
8岁左右,女孩大脑里的一个主管记忆的部分——海马趾开始活跃起来。在这一时期,女孩的海马趾要比男孩大,更重要的是,她们海马趾中的神经元的数量和神经传递的速度也超过了男孩。所以此时与同龄的男孩相比,女孩表现出了很大的记忆力优势。
让一组8岁的男孩和一组8岁的女孩去完成同样三件事——整理房间、倒垃圾、擦桌子。小男孩们常常会在父母的多次提醒下,才能完成这三件事。而小女孩们则不同,她们往往不需要父母提醒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三件事。
所以,父母可以针对女孩这一阶段的这一特点,去引导女孩发挥记忆力天赋。如鼓励她背古诗词、做一些与记忆力有关的游戏等,把女孩的记忆能力开发到最大。
10~12岁,是女孩大脑中控制思维、想象、语言创造能力的物质——大脑额叶的飞速发展期。这对于女孩的一生来说,将是一个绝对关键的时期。当女孩在12岁之后,经常使用的大脑区域会有更多的神经传递,而在不经常使用的大脑区域则没有。而且在那些未使用的大脑区域,大脑会进行自动“减除”——去除多余的大脑组织。
这也就是说,一个小女孩在10~12岁时所经历的关系、亲情、体育运动、美术和音乐活动以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很有可能会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保持”或至少“重现”。而她们在这一阶段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在以后是很难做好的。
如果你的女孩在12岁前学过弹钢琴,虽然她没有成为伟大的钢琴家,但她至少可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保持乐感;
如果你的女孩12岁前生活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中,那她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很有安全感。
也许会有父母问:如果女儿在10~12岁时、或之前没有学画画,但她在16岁时突然想学,那她就一定学不好了?
这一问题的答案虽然不是肯定的,但我们却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答案:16岁时再学画画,这对女孩来说,将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对此,一位很有经验的舞蹈老师说:“在10岁左右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孩子,过了12岁再想学舞蹈,对于她们来说,学习一个很简单的步法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因此,想发展女孩艺术天赋的父母,一定不要错过女孩10~12岁以及之前的这段时光。
在这本书中,我们一直给读者一种这样的观念:女孩是很注重关系的,女孩是敏感的,女孩的依赖性要比男孩强,女孩天生就具有语言、交际天赋……也许有父母要反驳我们的观点:我家的女孩就很大大咧咧、我家的女孩就很独立、我家的女孩有点孤僻……
的确,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同和女孩们的性格不同,很多女孩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她们不像传统的女孩那样细心、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掉眼泪,而是像男孩子一样大大咧咧、不拘细节;
她们不像一般的女孩那样依赖父母,相反,从小她们就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她们不像那些甜嘴的小女孩那样讨人喜欢,不停地说个没完,相反,她们不爱说话,是孤独的“独行侠”,而且有点忧郁;
面对这些“与众不同”的女孩,家长们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不那么敏感、很小就学会了独立,父母会因此而省心很多。忧的是:自己的女儿性格像个男孩子,这对她的未来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女儿性格这样孤僻,她将来将如何与人相处呢?
我们都知道,每一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父母们喜也罢、忧也罢,孩子的性格都不会因父母的“喜”和“忧”而改变。其实,了解了孩子的性格后,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把性格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告诉她们如何避免性格的劣势。
面对女孩们的这些另类语言,父母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同和接受她们的性格。在此基础上,父母才能有效引导她们发挥性格优势、避免性格劣势。
冰冰虽然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但她天生就有一种男孩的性格,她像男孩子那样喜欢爬上爬下,甚至一些小男孩都不敢玩的体育项目如单杠、双杠等,她都敢玩,而且玩得很出色;她有点看不起那些受了委屈、挨了批评就哭哭啼啼的小女生,相反,妈妈爸爸的批评、指责往往对她不起作用……
对此,冰冰的父母很忧虑:这孩子怎么就没点女孩气呢?长大后怎么嫁人呀?
其实,冰冰父母有点杞人忧天了,虽然冰冰大大咧咧的性格有点像小男孩,但这种性格却有很多好处: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女儿不像别的小女孩那样敏感、爱哭,做父母的要省心很多。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会使女孩拥有很多朋友。研究表明,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他们都喜欢与那些不计较细节、性格有点大大咧咧的女孩交朋友,而且他们还摆出了几乎一致的理由:与这样的女孩一块玩不会累,而且可以玩得很开心。
所以,父母可以抓住女儿性格的这一特点,鼓励她多交朋友,培养她的交际能力,这对她以后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父母有必要告诉大大咧咧的女孩,什么样的女人最美——,举止优雅、谈吐有度等永远都是女人最美的表现。这样就不会使女孩的性别认同出现错误。
大多数的小女孩都会依赖父母,而大多数的父母也喜欢让女儿依赖自己,但明智的父母懂得: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独立是孩子的必然发展趋势,这与孩子的性别无关。
在晓晴很小的时候,父母对她的爱就充满了理性。他们很早就培养晓晴自理的能力,甚至全家人出去玩的时候,2岁的晓晴也会背一个小背包,里面放着自己的奶瓶和婴儿湿巾。
晓晴学步的时候经常摔跤,每一次父母都会说:“乖女儿,你自己能站起来,是不是?”等晓晴自己站起来,父母就会说,“宝贝,你真棒!”
有一次,晓晴一家去朋友家做客,告辞的时候,大家在门口换鞋,发现调皮的小狗把晓晴漂亮的蝴蝶结鞋带弄丢了。“换根鞋带吧。鞋码多大?我女儿有一双新鞋。”朋友夫妇热情地帮忙。
晓晴的父母听到朋友的建议,婉言回绝道:“这是她自己的事,要她自己来处理吧。”
只见4岁的晓晴镇定自若地从头上摘下橡皮筋,比划了一下,有些笨拙但却稳妥地把橡皮筋缠在鞋上。鞋子又可以穿啦!
朋友夫妇看到这一幕,想到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女儿,不禁陷入沉思。
其实,在女孩的养育过程中,有很多“美丽的陷阱”,会让家长“误入歧途”。例如,很多家长认为,女孩天性弱小、脆弱,这是性格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给予她们更多的保护,使她们免受失败之苦。
在女孩小的时候,她们也有过爬树的欲望、也有过登高的欲望,甚至也曾付出了行动,但父母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女孩的呢?“危险,快下来!”“危险!以后不许你这样做。”……这是父母常对女孩说的话。但如果男孩有爬树、登高的动作,父母往往不会去阻止,顶多就是告诉他们“小心点!”
这前后如此明显的态度,其实就向女孩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你是弱者,你需要保护,没有我们,你什么也做不好。”多么危险的暗示!这样暗示的结果就是:女孩不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而是理所当然地依赖:小时候依赖父母,长大后依赖丈夫,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生活的附属品。
在前面,我们一直强调父母要给女孩更多的爱,但更多爱并不代表要代替女孩去尝试、不给她机会去感受失败……要知道,女孩也需要尝试、女孩也需要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女孩也需要独立、女孩也需要成长。
父母们应该给女孩更多爱,但必须有一个前提:在不把女孩看成“弱者”的基础上。只有在父母理性的爱的呵护下,女孩才能独立,才能更快成长。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女孩具有语言和交际天赋,但如果你的女儿不爱说话,或者说甚至有点孤僻,做父母的也不要着急。这仅仅是说明她的天赋没有发挥出来,此时,你的鼓励就是激发她天赋发挥的动力。
因为父母工作的调动,忆彤转学到另一所城市,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在新学校,忆彤觉得很不习惯,她听不太懂当地孩子的方言,也不知道该怎样跟同学们交流。往往是一群女生在跳皮筋,她却远远地看着,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久而久之,忆彤成了班里的“独行侠”。一个学期下来,本来成绩不错的她有好几门功课都亮起了“红灯”。
父母看出女儿的变化,马上向心理专家去咨询。心理专家了解了忆彤的所有情况后,给了忆彤的父母这样一个建议:“你只要鼓励孩子学会微笑,她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
他们真的按着心理专家所说的去做了,他们鼓励女儿说:“女儿,你笑起来真漂亮,如果你对同学们微笑,同学们一定会因为你的微笑而喜欢你的。”
第二天,忆彤鼓起勇气对遇到的每一位同学微笑——虽然那笑容还是羞涩的。……从此,班上的“独行侠”消失了。
鼓励女孩走出封闭心境最直接的措施就是让她学会微笑。如果一个女孩对着任何一个人微笑,这就如同女孩用愉悦的态度对大家说:“让我们来交个朋友吧!”所以,会微笑的女孩永远也不会孤独。
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间里,女孩的成长任务主要是身体的发育。在这一阶段,女孩将要学会走路、说话、思维,这也为她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的确,在这一阶段,由于出色的语言和记忆天赋,女孩确实表现的比男孩要优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犯教育错误。
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一个教育错误就是,为了让女儿在起跑线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不惜花重金为女儿报各种辅导班——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但父母们不知道,这是有悖女孩成长规律的。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在10~11岁时才会有理性的思维,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时就强迫她们去理解事物,只会打击家长的积极性并加重孩子的负担。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试图让一个小女孩的思维能力加速发展,这样只会令她在今后的日子里对自己失去信心。
我们都知道,女孩是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她小的时候,她往往为了博得父母的喜欢而努力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比如背诗歌给父母听、学儿歌和舞蹈为父母和他人表演……
但值得女孩父母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学习的天才。当女孩长大后,很多女孩子很可能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很容易地取得成绩,用成绩来博得父母的喜爱。
当小时候与长大后的落差过大时,脆弱的小女孩就会感觉到无法接受,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子小时候性格开朗、聪明伶俐,长大后反而形成内向、自卑个性的最主要原因。
在这一阶段,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二个教育错误就是,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赢得女孩的合作。
其实,如果我们试图让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接受我们所讲的那些大道理,或者听从我们的告诫,这些都是违背女孩成长规律,或者说是拔苗助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女孩是不可以理解这些大道理的。
以前,我每天要告诉女儿好多次,让她玩完橡皮泥后把它装到盒子里,要不然橡皮泥风干了就不能玩了。但我发现,她总是记不住我所说的话。后来,我才意识到我所讲的这些大道理对她完全不起作用,于是,我每次都会亲自帮她把橡皮泥放好,我在用行为告诉她该怎么做。我示范了几次之后,女儿就开始模仿我的样子把橡皮泥放好了。
小女孩从出生到7岁只会象征性地思维,父母不能指望她们像大人一样用逻辑思维理解问题,或朝着一个目标有步骤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她们记不住一些家庭的规则,所以父母必须用行动告诉她们怎样去做,并不断地提醒她们。
当然,对于一些女孩必须要避免的行为,例如小女孩经常自己跑到马路上去玩,或者吃掉到地上的食品等,这时父母有必要给她一个明确的态度:“不!没有我的带领,你自己不能过马路。”“你不能吃掉到地上的这些脏东西。”并且父母需要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她。只有这样,她才能知道父母所说的话是真的,她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了解了这一阶段小女孩的特点,父母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知识和技巧。
在这一年龄阶段,女孩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如漂亮的头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但父母不能为她们提供过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太多,她们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如果妈妈这样问女孩:“你晚饭想吃点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还外在形象思维阶段的人来说太难了,她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但如果妈妈这样问她:“宝贝,你晚饭是想吃馒头,还是想吃包子?”这样女孩就能很快做出决定。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给女孩很多选项,让她自己做出选择,这不是很好的教孩子怎样做决定的机会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为女孩提供的选择范围太宽泛了,她们会因不能理性思维而对这些选择感到很困惑。
其实,在女孩7岁之前,许多事情必须由成人来做主,例如吃什么水果、什么时候刷牙、什么时候睡觉等等。
又如,“你想去莉莉家玩吗?”这种问题是小女孩无法自己决定的,这时,父母就要根据女儿平时是否喜欢和莉莉玩之类的线索来判断,如果她确实喜欢,父母可以向她建议:“你可以去找莉莉玩一会呀!”这样女儿就会高高兴兴地找小伙伴去玩。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这样养育女孩有点“专制”了,他们会问:“我们的女儿是怎样想的?”“她自己喜欢怎样做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如果还没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小女孩更喜欢父母替她做决定。如果父母在做决定时态度和蔼而又坚决,是很容易赢得女儿的合作的,这样会使她有安全感,因为她知道父母再为她负责。当然,当7岁之后,当女孩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她就不再需要父母再为她做决定了。
我和丈夫离婚后,女儿已经和她的父亲生活了两年。但最近我发现,我6岁的女儿现在变得像个小妻子,她向我诉说爸爸的工作、爸爸的生活、爸爸对金钱的忧虑以及几乎一切她爸爸过去总是跟我讲的事情。
我的女儿刚刚6岁,我觉得这会对她的成长不利。于是,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努力地使她感觉到轻松。如我会和她玩“过家家”、玩捉迷藏、对她扮滑稽的鬼脸等,但我却发现女儿已经不喜欢这些了。她喜欢同我像大人一样聊天,询问我现在的状况等。我觉得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的确,这对于只有6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如此小的年龄就被拉到成人的世界里、就感受到了成人才能感受到的压力,这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她甚至还会由于心理不堪重负而造成心理歪曲。
当然,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事例,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但即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母也要遵循女孩正常的成长规律,不要过早地把她拉入到成人的世界里。
首先,我们不能把小女孩看作一个小大人一样来对她开玩笑,如:“你长大后打算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呀?”或者,称她为小淑女,并希望她的行为像大人一样,这些通常都会使这一年龄段的女孩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其次,当女孩做出一些符合她们年龄段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她,这样她才不会对成人世界感兴趣,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吸引。
婴儿时代,女孩常常用哭来表达她们感情上或身体上的痛苦。如尿布湿了,感觉到饿了、冷了,或者是孤独了,女孩都会哭。这时,由于女孩还不会表达,父母总会去耐心地寻找原因,直到婴儿不哭不闹为止。
当女孩会说话之后,她们哭闹的原因也复杂起来,有时是因为她需要父母的关注、有时是她感觉父母不再爱她了、有时还可能是因为她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误会等。但此时的父母开始不相信女孩,他们开始否认女孩的情绪。如他们经常这样对女儿说:
于是,在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女孩开始变得不再喜欢与父母合作,她们有时甚至会像小男孩那样跟父母对着干。这时,女孩的父母开始疑惑了:“我的女儿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呢?”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女孩越来越不听话,而是她们长大了,她们有了自我意识。当她们的感觉、情绪被父母否定后,她们就会不高兴,于是便有了不与父母合作的行为。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女孩一直做“乖乖女”,父母就要学会尊重她们的自我意识、尊重她们的情绪。
一个4岁的小女孩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看医生,医生会伤害我的。”
“爸爸知道打针很疼,爸爸小时候也这样认为,不过你不用怕,爸爸会在你身边一直陪着你的。”
与男孩相比,女孩要敏感得多,当她的感觉和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她的反应要比男孩强烈得多。因此,有时,认同她的感觉和情绪,往往是促使女孩更乐意与父母合作的主要因素。
8~12岁——外面的世界好新鲜
8~12岁的女孩,开始从梦幻般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她会惊喜地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这时候,她的大脑额叶生长的速度几乎和婴儿期一样快,这使她能更好地学会新技术、吸收新观点、掌握新的能力,去思考、争论。她是生机勃勃的,她不再害怕分离和孤独,并且她迫切地想要跟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对女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不再神秘。一本名为《女孩的内心》的书中这样描述一个9岁女孩的内心世界:
记得9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走在环绕公园的围墙边,想到自己9岁了真好,而且无所谓自己是不是永远9岁。
我拥有一种真正快乐的感觉,一种可以征服世界的自信……我感到安全和镇定。
我有一种感觉,我可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即使这意味着我将形影单只。我知道我可以征服这个世界,我可以做到!
的确,这是女孩的最佳时期。所有的事情都是新鲜的,精彩的世界在召唤着她,这一切将在女孩今后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一时期女孩所经历的关系、亲情、体育运动、美术和音乐活动以及一些理论知识会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而这个时期没有学过、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以后做不好是很有可能的。
1.她不再迷信权威。
对于父母来说,8岁之前的女孩是很容易管教的,因为她不问所以、毫不挑剔地依恋和绝对相信父母的智慧和权威。但8岁之后,小女孩不再相信父母总是对的,她开始怀疑父母的见解和意见,有时,她甚至怀疑老师的答案、怀疑一切她所能接触到但并不了解的事情。而这一切也让女孩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2.她开始领会到善良与邪恶。
这个阶段的女孩开始认真问父母这样一些问题:“邪恶从哪里来?”“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邪恶?”……尽管父母很努力地从一切渠道避免女孩接触邪恶,但女孩仍然可以从同学的口中、外部的世界中发现邪恶。但这并不值得父母担心,如果孩子在正确的教育环境里成长,这些反而会促使她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3.她已经能够进行理性思维了。
她开始很好地理解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时的小女孩开始学会“讨价还价”了。
“妈妈,我现在玩一会儿,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明天上午再完成,好吗?”
“妈妈,如果我这周末多做一次饭,下个周末就可以不做饭了,到时候我就可以去奶奶家玩了。”
4.她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深入和复杂。
在这一阶段,女孩会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尤其是与同龄女孩的交往。她们会两两组成“最好的朋友”,绝不允许第三个女孩的介入,她们会让那些试图想加入者感到排斥和不愉快。
小女孩妮妮哭着从外面跑回家,伤心地对妈妈说:“我最好的朋友竟然说更喜欢别人。”妈妈安慰了她很长时间她才停止哭泣。
过了几天,当妈妈再问起这件事时,她竟说:“我也不喜欢她了,我和珍珍现在是最好的朋友。”
是的,这一阶段的女孩最注重她最好的朋友,当然她最好的朋友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时,父母们不要试图告诉女儿“要重视友谊”之类的大道理,女孩的友谊就是在分分合合中形成的。
尽管8~12岁女孩子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热情,但在当前这个充满了变化的年代,女孩也会感觉到紧张和压力。因此,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她们才能健康成长。
8~12岁的女孩常常会犯一些错误:
这个阶段的女孩已经明白自己的责任了,她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是会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但她们时常也会抱有两种这样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另一方面仍然依赖父母为她们做事情。她们挣扎于好与坏之间。因此,这时,她们需要父母的宽容和不断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也许有的父母会认为:“不惩罚她,不就等于让她畏罪潜逃吗?”事实恰恰相反,当我们惩罚她的时候,恰恰是剥夺了她反思的机会。她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反正我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因此她便不再去深入地思考她犯的那些错误。
10岁的小女孩蕊蕊是全家吃饭最慢的一个,但令妈妈生气的是,她吃完饭从来不收拾厨房,而是把饭碗一推去做自己的事情。
妈妈对蕊蕊这种不负责的行为很不满意,每天晚饭后都会冲女儿发一通牢骚:“你怎么就这样不自觉,你吃饭最慢,你就不会把厨房收拾一下吗?”
但蕊蕊没有向妈妈屈服,并且还振振有词地摆出了自己的理由:“妈妈,我为此都挨了你这么多骂了,难道我还要去收拾厨房吗?”
妈妈真拿这个女儿没办法了,但爸爸的绝招却让蕊蕊每次都心甘情愿地收拾厨房。
一次,爸爸妈妈都吃完了,蕊蕊还在不紧不慢地吃。这时,爸爸说:“我们家女儿是大闺女了,你吃完饭一定会把厨房收拾干净的,是吗?”
对于在好与坏之间徘徊的女孩来说,父母的鼓励使得她心中的那座天平向好的那方面倾斜,从而她会毅然地选择向好的那方面走。如上面事例中的蕊蕊,吃完饭后,其实她的心里正在激烈地挣扎,是收拾厨房呢?还是不收拾厨房?当妈妈指责她时,她会想:我不用收拾厨房了,因为我为此已经挨骂了。但爸爸的鼓励却让她很轻松地就选择了收拾厨房。
8~12岁这个阶段是女孩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期,如勤劳、讲卫生、守时等。由于女孩的行为容易在好与坏之间徘徊,所以此时父母有必要给她制订一个明确的家规。9岁的小女孩已经有能力选择家务,并且在父母的稍加提醒下就能完成。而一个11岁的小女孩如果没有在规则规定的时间内回家,父母就很有必要让她懂得要遵守承诺。
小女孩珊珊放学回家后总是把外套到处乱扔,第二天早上不是寻找外套而浪费时间,就是因为外套被压得太皱而惹得她不高兴。为此,妈妈给她制定了一个规矩:外套脱下来要挂在衣架上,否则就要被放进一个“遗忘箱子”,并且一周后才能穿。
一次,妈妈给珊珊买了一件新外套,珊珊穿着去学校引来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因此珊珊对这件外套爱不释手。但放学回到家后,她却忘记了规则,又顺手把外套扔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第二天早上,当珊珊收拾好了要去上学时,她却发现心爱的外套不见了,于是便问妈妈:“妈妈,我新买的那件外套呢?”
“那不好意思,宝贝,按照我们的规则,那件外套必须在‘遗忘箱子’里待上一周,你可以去你的衣柜里找一件别的外套穿。”妈妈很认真地说。
没有办法,珊珊只好穿着旧外套去上学了,不过此后她乱扔外套的坏毛病确实改了不少。
给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孩一个规则,并且确实按着它去做,女孩就可以改正很多坏毛病。而且,了解了这一规律,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在这一阶段去培养女孩的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女孩在10几岁的时候就会对男孩子、自己的身体以及与“性”有关的问题感兴趣。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女孩的“第二性特征”也开始过早地来临,她们的乳房开始突起,有些甚至已经开始经历月经初潮。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女孩很容易受到“性骚扰”,同龄的小男孩会对着她们突起的胸部指指点点、当然也有一些图谋不轨的成人和不法分子在打她们的主意。
由于这时的女孩对“性”并不了解,受到骚扰后,女孩的心理往往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例如,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放学的路上被突然出现的几个男孩撕开了衬衣,从此她不是找一切借口不去上学,就是拒绝去上学。
更让女孩家长感到担心的是,由于女孩没有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性骚扰之类的事情,她们往往羞于向父母开口,有时甚至会因此而自责,她们会不停地思考:“我是坏女孩吗?”当然,这对女孩的成长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很有必要让女儿了解一些性知识以及自我保护的知识。
晓旋的父母在晓旋12岁的时候,是这样对她进行性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教育的。他们用建议的形势告诉晓旋:
任何一个人让你脱衣服你都不可以脱,包括你的好朋友、老师以及父母认识的熟人;
当然,爸爸妈妈还为她假设了很多情况,并告诉她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如“如果一个男生在他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要你和他一起回家,你会怎样办?”“如果一位跟父母很熟的叔叔要你坐到他的膝盖上,并很长时间不让你下来,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人让你脱掉衣服,你会怎样办?”……面对这些情况,晓旋父母给她的答案只有三个:说“不”、逃跑、告诉大人。
当这个阶段的女孩了解了一些性知识后,她就会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了;当女孩掌握了一定的自我保护知识后,再遇到一些性骚扰的事情,她就不会只会害怕,而忘记了说“不”或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当然,女孩了解了这些后,即使真的遇到性骚扰的事件,这对她的心理伤害也不会那样大了。
在这个男女平等的年代,小女孩和小男孩都有机会来展现自己,因此小女孩也有很多机会尝试那些以前只有男孩子才能做的事情。这对小女孩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但父母也应该注意,不要把女孩当成男孩来养,如给她买男孩衣服、故意让她留男孩发型、故意用培养男孩的方法培养她……这些对小女孩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要想让女孩健康成长,家长就要支持她保持女性特征,如鼓励她留长头发;鼓励她注意自己的行为动作,要举止优雅;鼓励她谈吐大方,不扭扭捏捏……我们前面已经讲过,8~12岁是女孩良好习惯的形成期。因此,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女孩长大之后才会多一份优雅、多一份自信。
13~16岁——请理解我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爱的女儿进入了青春期。于是突然之间,父母们会发现:
曾经那么活泼开朗的女儿变得闷闷不乐、喜怒无常、神神秘秘、情绪波动大,还有一些自恋。
那个甜蜜的小公主变得刁蛮任性,成了家里“最难对付”的人——她有一颗脆弱而骄傲的心: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尊,为一点小事就感觉受到伤害;一方面又经常陷入矛盾中,举棋不定,还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可真是一段喜忧掺半、难挨的时光——我们的小公主能不能顺利渡过这段“阵痛”时期,成长为一个快乐、自信的现代女性呢?
1.已经历过了月经初潮。
月经初潮是女孩的成人仪式。在中国,女孩的平均初潮年龄是13岁左右,但相当一部分十一、二岁就来了。
月经初潮标志着女孩告别童年时代,进入有责任感、成熟的女性时期。然而这种变化并不那么简单。女孩们对此的看法是不同的,有人觉得自豪而甜蜜,有人认为这不算什么,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这也正是家长们担心的:女儿会怎么看待这种变化?她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变化?
所以,聪明的家长会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早将这些“公开的秘密”告诉女孩,告诉她这件事的意义,以及做好相应的身体和物质上的准备。
2.情绪多变。
青春期女孩的情绪是多变的,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之间就乌云密布了。但如果事情向着她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了,或得到了好朋友的赞扬,或发现了一个新的手下败将,她们失落的情绪马上又会好转。家长们常常会感到女孩好像正处在一个情绪的滑轮上,随时都会由一种情绪滑向相反的情绪。
对待青春期女孩表现出的这一情绪特点,父母可以用言传身教指导她们,父母的引导会使她们快些渡过这一情绪多变期。
3.她们会忽然迷恋上某个人。
这个阶段的女孩子会忽然迷恋上某个人,早期她们的迷恋对象可能是和她的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人,如老师、同学、朋友等;当然,也可能是有一定距离的人物,如影星、歌星等。
这种迷恋行为对青春期女孩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满足女孩对完美和圆满的渴望。但她们对崇拜对象的狂热程度却很令父母担心,怕她的情感被人利用而使她上当受骗、怕她看到崇拜对象的缺点而否定自己、怕她的情感付出得不到回报而受到伤害……
我的女儿宛凝14岁那年,忽然迷恋上了她好朋友的哥哥——一个正在读大二的学生。每到周末她都会找借口去找好朋友玩,其实我知道她是为了与她心中的偶像接触。
我很不喜欢她的那个偶像,因为他吸烟、喝酒、打架,而且根本不像个学生。但我的女儿看不到这些,她只能看到他完美的一面。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宛凝竟发现她的偶像是个酒鬼,而且时常喝得烂醉如泥。发现了这些之后,女儿回家后大哭了一场,并且随后的几周总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但最终时间让她恢复了往日的欢笑。
我真幸庆,宛凝仅仅是情感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而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女孩子的迷恋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一部分,它会给女孩留下受到伤害或幻想破灭的记忆,当然也会让她回想起年轻时自己有多么的天真幼稚。
因此,对待女孩的迷恋行为,父母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理解她们,并不作任何评判和嘲讽,这样才能使女孩分辨理想与现实,承受失望和伤害。
面对青春期女孩的各种变化,父母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理解她们的情绪和行为,同时,也要懂得一些教育这个时期女孩的技巧。
女孩是敏感的,青春期的女孩更敏感,她需要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有用的、有价值的。
但青春期女孩要面对的事情有很多,如荷尔蒙的冲击、升学的挑战、家庭的希望以及心灵的渴望……很多时候她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所以自尊总是在她们需要的时候不见踪影。
这时,父母帮助女孩面对这一难题的方法就是,鼓励她去增长自己的见识,同时让她知道她的观点是很受重视的。当然,这并不代表父母一定要赞同她的那些观点,但一定要对她的观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父母们可以这样对她说:“你确定你已经考虑过你的观点了?”“你可以读读这些资料,它可以支持你的观点。”……这样,她会感到父母对她的观点是感兴趣的、是重视的。于是在与父母不断的交流中,女孩的自尊会一点点增加。
对于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要想快乐的成长并不容易,因为有时她们会觉得父母总是看她不顺眼:
所以女孩们也会像男孩子们那样出现叛逆的倾向。其实,父母没有必要在这些小事上对她们吹毛求疵,因为这样只会使自己与女儿之间的矛盾更加深化。因此,对于这些事情,父母们要对女孩宽容以待。
教育青春期的女儿,我只注重最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宽严相济,因为这样不会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还可以给女儿更大的成长空间。
虽然我对女儿染红色的头发、涂红色的指甲感到很厌烦,但我不会去计较这些事情,但当女儿满口脏话时,我就会坦率地告诉她这种行为不好;
她可以借妈妈漂亮的衣服来穿,但如果她不小心把妈妈的衣服弄坏,她必须为这一行为负责;
因此,虽然处于青春期的女儿情绪很不稳定、脾气也极差,但我与女儿的关系仍然很好。
这位爸爸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与青春期的孩子计较太多,那家长每天都有生不完的气,孩子也会有说不完的委屈。所以,教育这一时期孩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宽严相济,关注最重要的那些事情。
当然,最重要的那些事情,一定是与让女孩遵守道德、养成良好品质有关的那些事情。
作为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身边的女性之中很少有人会制定计划和目标。而这,也大大阻碍了女人的发展。
正是因为女性在这一方面有缺陷,我们才要培养女儿在这一方面的才能。如果我们的女儿真正掌握了这一本领,就会大大提升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也会使她比同龄的孩子更加优秀和出色。
青春期的女孩往往会向父母要求更多她们喜欢的东西,而这对于父母来说,正是教她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的好机会。
15岁的菡菡想让父母给她买一条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品牌牛仔裤,但妈妈不同意,她认为小孩子穿50元钱一条的裤子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菡菡不罢休,仍然缠着妈妈给她买。
这时,妈妈想了想对她说:“我只给你出50元钱,如果你真的想要这条牛仔裤的话,妈妈有个好主意,让你在一个月之内可以买到它。”
“你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挣钱呀,比如你帮妈妈做家务,妈妈会付给你一定的报酬。当然,如果你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书的话,你的目标会实现的更早一些。”妈妈很耐心地向女儿解释。
1.每天晚上帮妈妈洗碗可得报酬1元,6月15日前可得到30元。
2.每天晚上放学后帮妈妈扔垃圾可得报酬0.5元,6月15日前可得到6元。
3.每晚帮爸妈铺床,到6月15日前可得6元。
4.每天从零花钱中省出0.5元,6月15日前可省出6元。
另外,在此期间还要注意有关这件牛仔裤减价的广告,购买时还要货比三家。
看,这一个计划书能使我们的小女孩改变多大吧——她懂得了要用劳动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她学会了怎样购买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计划书会使她感到目标一点点实现、或目标一个个实现的喜悦。这种喜悦会让她的生活在目标和计划中越来越充实。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懵懂的小女孩很容易搭上早恋这班列车。这时,父母不能用暴力的手段去阻止女儿,但他们必须向女儿灌输正确的恋爱观。
妈妈知道正在读初三的女儿恋爱了,她没有指责女儿,而是跟女儿讲起了自己的那段往事:
妈妈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也谈过恋爱,那时你姥姥刚刚去世,我特别希望有人能疼爱我,于是,我便把感情交给了一个比我大很多的男人的手中。但后来我才发现,这个男人竟然有妻子和孩子。
“后来,我碰到了你爸爸。他从外地转校过来,成了我的同桌。他开朗、乐于帮助人,在听说了我的事情后,他不但没有嘲笑我,反而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妈妈沉浸在甜美的回忆中,“他把我从绝望的边缘拉回来。后来,我们一起考上大学,然后毕业结婚,有了你。”
“宝贝,给你一个建议:跟他设立一个时间期限——譬如考上大学,如果那个时候你还是这么认为,那么你不妨开始一段美丽的爱情。在这之前,你可以跟他做很好的朋友。”
女儿点点头,她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她的这段恋情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很快女孩就发现,她心中的白马王子远没有爸爸那么宽容、真诚,这不是她想要的感情。于是,她从这段青涩的爱情里走了出来。
对于陷入爱河的女儿来讲,父母的理解就是对她最大的支持。这位妈妈没有将自己放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将那些理想化的东西交给女儿去实现,而是打开心扉,用自己的经历去衡量女儿的处境,教会女儿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会分辨幻想和现实。
这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的。有些家长认为“爱情猛于虎也”,一味地责骂坠入爱河的女孩;有些家长则向孩子灌输“爱情可耻”的思想。这样做的后果是,女孩为自己的行为陷入深深的自责,产生自卑情绪,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做出更加“出格”的事。
总之,青春期是女孩人生中非比寻常的时期。在这段时期,荷尔蒙开始用它的循环周期影响女孩,它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女孩的生活,给她们带来心理和生理上“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段时间的女孩经常会陷入迷茫,她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并为此感到害怕。她们因此而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如果家长们能够给予女孩足够的理解、支持、关心和耐心,鼓励她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女孩就会找到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平衡,顺利地渡过这段危险期。
但作为女孩的妈妈,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深深地影响着女儿,你乐观,女儿就会养成乐观的性格;你悲观,悲观的个性也将陪伴女儿一生;
作为女孩的爸爸,你是否知道,你对她的关注将使她备感自信,你对她漠不关心将使她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作为女孩的父母,当你的女儿表现出“刁蛮公主脾气”时,你知道如何对待她吗?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然而,在女儿没长大之前,妈妈往往扮演着女儿“贴心小棉袄”的角色。
当女孩哭泣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妈妈在旁边陪着她,并紧紧地拥抱她;
当女孩想说话的时候,往往是妈妈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地跟她交谈;
有研究表明,女孩在7岁之前会十分依赖妈妈,她们与妈妈关系最好;但7~10岁之间,女孩更乐意模仿爸爸,更愿意与更有权威的爸爸交流。但当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因为妈妈的“贴心”,女孩与妈妈的关系在一点点地升温。
特别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妈妈对女孩的贴心程度更是在一点点地增加:
1.妈妈会毫无怨言地容忍女儿的坏脾气。
青春期的女孩情绪很不稳定,她们常常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但她们的情绪常常表达给最关心和了解她们的妈妈。而这时,妈妈虽然不能使女儿在短时间内心情变好,但贴心妈妈的容忍往往阻止了女儿坏脾气的蔓延。所以,当女孩的青春期稳定之后,她会因为体会到妈妈的苦心,而与妈妈更加亲近。
2.妈妈会告诉女儿,那个令她心烦的东西叫“月经”。
我11岁时的一天,妈妈告诉我她最近不太舒服,她说这叫“月经”——成熟的女人每个月都会经历一次。“会疼吗?”我问妈妈。“有时候会肚子疼,不过我们可以采取些措施。”妈妈继续说,“你也会有的,苏珊。这就意味着你长大了。”
妈妈给我看她买的书,还有一些卫生用品。她的介绍非常细致,还对我说希望我这些天能够关心她。于是我帮她洗碗,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一年以后,一切都像妈妈预料的那样发生,我和妈妈为此感到高兴。妈妈为我做了充足的准备,我很感谢她,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像一对好朋友。
当女孩的青春期来临,她就要经历荷尔蒙循环的周期,这使得女孩以新的方式去面对世界。荷尔蒙的循环使得女孩的情绪像波浪一样起伏不断,且变化无常——当波浪上升的时候(雌性激素水平比较高),女孩感觉良好,身边的一切都会让她快乐,女孩也像甜蜜的糖果一样讨人喜欢;而波浪下降后,女孩的世界就会阴云密布、缺憾重重,女孩也会无精打采、烦恼和沮丧。这种变化是正常的。
第一次经历月经的女孩可能会觉得惊慌失措,甚至产生羞耻感,这时候,妈妈是女孩最有效的安慰剂。妈妈的安慰可以使女孩从惊恐中走出来,甚至可以鼓励女孩在今后的许多年中同自己的坏情绪作斗争。
不管女孩是在儿童期,还是青春期,妈妈都像“贴心小棉袄”一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对女儿的爱。但有时爱也是讲究技巧的,理智的爱才会让女孩健康成长。
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女大学生,在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却因焦虑过度而精神失常。
原来,她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妈妈还要每周到学校去为她料理生活。在得到出国读书的机会后,她一想到自己将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无人照顾,她不知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至过于焦虑而失常。
后来,这位女大学生的妈妈对记者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一心一意地爱她,凡事为她着想,谁知却害了她。”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天性,这位女大学生的妈妈爱孩子没有丝毫的错。但错就错在她爱孩子的方式过于盲目和无理性,只是一心一意地去爱,却忽略了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孩子在习惯了消极的依赖之后,一旦需要独自面临新的挑战时,便无所适从。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做妈妈的最容易宠爱孩子,她们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家务,甚至连孩子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她们也一手包揽。在这样的环境里,女儿真得像公主那样娇贵,一旦妈妈不在或者不能在她身边像“仆人”一般照顾她,“小公主”就会因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变得十分痛苦。所以,明智的妈妈会让女孩做个既有公主气质,又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小公主。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长得真像你的妈妈!”“你的言行跟你的妈妈一模一样!”“你像你的妈妈一样优秀!”……
她学着妈妈的样子给自己的洋娃娃喂奶、哄自己的洋娃娃睡觉、教育不听话的洋娃娃等;
妈妈经常责打她,她就可能学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对待伙伴,从而成为一个爱“攻击”的儿童;
妈妈经常挑剔她的行为,她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喜欢挑剔别人”的人;
妈妈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影响着女孩,妈妈乐观,女孩也会乐观地对待她身边的一切事情,妈妈总是抱怨生活,女孩的生活也会充满抱怨……
在某种意义上说,妈妈决定着女孩将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做妈妈的一定要切记自己在女儿心目中的偶像身份,并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请记住:你若想让女儿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妈妈的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
的确如此,不管妈妈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大多数的女儿都会把自己的母亲当作模仿对象。仅仅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母亲就可以在生活的无数个方面影响着女儿。女儿也正是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感受到母亲所传递给她的对于自我、女人、男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观念。
母亲是以事业为重还是以家庭为重,决定着将来女儿如何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母亲是否有主见、是否善良、是否有爱心……决定着女儿的个性与品德;
卉卉总是一面照镜子,一面皱眉头,妈妈发现她这个毛病已经很久了,便问她:“宝贝,你为什么照镜子的时候总是皱眉头呢?”
“跟你学的呀。我仔细观察过你照镜子时的情形,你总是表现出一脸不满意的样子,好像每个人都会对自己不满意吧!”卉卉认真地说。
卉卉说的是正确的,卉卉妈妈照镜子的时候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颜色单调的头发、皱纹日益增多的皮肤、一点点加重的双下巴……
由此可见,女儿不仅与妈妈的表情相同,当面对同一事物时,她们看问题的角度,甚至看到的情况都是一模一样的。卉卉妈妈照镜子时看到的大多是自己的缺点,卉卉在镜子中只能看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并且她还理所应当地推断出:也许每个人都会对自己不满意吧!
这对于正在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女孩子来说,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啊!小小年龄便只能看到生活中悲观的一面,那她又如何去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大风大浪呢?
女儿是妈妈的影子,妈妈是女儿的榜样。那么作为妈妈,我们应该如何给女儿做好榜样呢?
我们都知道,女人爱唠叨,又爱抱怨,尤其是那些做了母亲的妈妈,她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抱怨之中。
然而,有资料显示,母女关系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母亲对生活的满意度。仔细想想,事实正是如此,每个孩子都不喜欢听妈妈的唠叨和抱怨,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小女孩。她们最常说的话就是:“妈妈,你烦不烦呀!”当然,当她们烦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把妈妈的抱怨、叨唠当作耳旁风,由此母女关系便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其实,妈妈对生活的不满意不仅仅会使母女关系恶化,更多的时候,妈妈的这种态度更影响着女儿对生活的态度。如果妈妈总是抱怨,那女儿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学会抱怨。也许妈妈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当女儿抱怨同学、抱怨老师时,爸爸们却会对此表示不满地说:“你怎么连说话的姿势都和你妈妈一样!”
所以,要想使母女关系更加和谐、要想使女儿健康成长,做妈妈的首先要学会停止叨唠和抱怨,以一颗乐观的心对待一切,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
昨天,女儿的同学小新约请女儿去她家过夜,没想到今天女儿一回来就问了我一个奇怪的问题:“妈妈,你说是做妈妈好,还是做律师好?”
“有冲突,小新的妈妈说了,她为了小新连最喜欢的律师职业都放弃了。我以后不要做妈妈,我想做律师。”
听了女儿的话,我恍然大悟。但女儿还小,我不想让她感受到成人才能感受到的压力,于是我把这个话题转移了。
的确,对于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来说,我们不应该让她们过早地感受到大人的压力。但从这位妈妈的日记中,我们却会发现,小新的妈妈有点不聪明了,既然已经选择了为孩子而放弃职业,那何苦还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呢?
生活中,有很多妈妈喜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想以此来博得孩子的同情与合作。但无数事实证明,妈妈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可取。孩子也许会同情受害者,但她绝对不喜欢受害者,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之中,这些敏感的小女孩或者疏远妈妈、或者因此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自卑之中。
当然,当女儿长大之后,妈妈可以告诉她:“为了你,妈妈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职业。”这时,女儿已经能够明白妈妈对她的爱了,这时妈妈还可以谈谈自己做出这一选择的感受,此时在女儿眼中,妈妈就是一个明智女人的形象。这对女儿以后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雪儿的妈妈从小就教育雪儿要孝敬老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为女儿做出了榜样。
一个暑假,雪儿的奶奶已经不能再独立生活了,雪儿自报奋勇地说:“我已经上四年级了,已经有能力照顾奶奶了,让我去照顾奶奶吧!”爸爸不想女儿做太大牺牲,但妈妈说:“让她去吧,她会从中学到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于是,雪儿真的搬到了奶奶家,在那里,她给奶奶做饭、陪奶奶聊天、帮奶奶洗衣服……当然,由于没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雪儿也沮丧过、也寂寞过,但是照顾奶奶的动力让她在奶奶家里度过了那个暑假。
在这一点上,妈妈的作用是巨大的。妈妈是否孝敬公婆、妈妈是否有同情心、妈妈是否有爱心,女儿都看在眼里,并且在模仿着你的行为。
如果你没有给女儿做好榜样,当你老了的那一天,当你埋怨女儿不来看你的那一刻,你的宝贝女儿可能会很有理由地说:“你当初也是这样对待姥姥和姥爷的呀!”到那时,你将后悔莫及。
很多女孩都偷偷地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和长裙子,她们看着镜子里那个小不点,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妈妈那样风姿卓越的女人。然而,也许女孩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们洗手的姿势、哈哈大笑的样子更像爸爸,甚至在她们的内心也一直在向着父亲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每位父亲对女儿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影响着女孩的择偶标准、影响着女孩的性格、影响着女孩的气质……
1.女儿的择偶标准。
父亲是女儿遇到的第一位男性,因为处于这个重要的位置,父亲能为女儿树立起一种男性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比从其他任何人那儿得来的都具有权威性。
女孩常常希望别的男孩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来对待她。在父亲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父亲使女儿懂得了男人的深沉和广博、荣誉与正义、价值与意义。当父亲真诚地面对女儿,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男子汉气质时,女孩将学会尊重男性,平等地对待男性。与此同时,她们也将学会青睐那些尊重她、平等地对待她的男性,而避开那些有恐吓、暴力和虐待倾向的男性。或许这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女儿长大,嫁夫如父。”
我的父亲是我衡量男性的标准,父亲是最可爱、最合人意、最值得尊敬、最有责任感、最有教养的——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伟大的男人。我希望我未来的伴侣能像父亲那样伟大。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往往取决于父亲本身。
在女孩的人生之路上,父亲能够指引她对男性怀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可能错误地引导她,令她在与男性相处时困惑迷惘,不知所措。对于上面的那位成年女子来说,她将选择那些与自己父亲相似的男人,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至少意味着这个父亲是成功的,父亲给了她一个有责任感的、坚强的男子汉的榜样,使她不至于在男性的世界里迷失。
另外,父亲在与女儿相处的过程中,也教会了女儿如何与人相处,更确切地说,是如何与异性相处。
一位妈妈发现6岁的女儿正在跟爸爸讨论《孙子兵法》,她不由得想到女儿的未来:将来女儿带回家的小伙子一定也会对古代文化津津乐道。
这位妈妈的想法并非没有道理。调查表明,5个女孩中有2个会显示出和异性交往的能力与父亲有关。如果说母女的亲密关系带给女孩满足的体验和情感的支持,那么父亲与女孩的关系,则使女孩初步懂得了怎样与异性相处,以及如何维持与异性间的关系。
2.父亲对女儿性格影响。
“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女儿大了自然就会和爸爸疏远”,这是我们常常能听到的描述女儿与父母之间关系的话。但是,心理学家却指出,尽管母亲在生活层面上更多地影响了女儿,父亲却会对女儿的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妈妈表达爱的机会更多,妈妈给予女儿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而爸爸则不同,他只有在女儿取得成绩的时候才把爱作为一种奖励给她。然而女孩的心灵是细腻敏锐的,爸爸的这种不善于表达会被女儿看作是爸爸不爱自己,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女孩会变得自卑、悲观,甚至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兴趣。相反,如果女孩有一位关注她,并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父亲,那女孩在父亲的关注和鼓励下,就会变得自信、乐观,做任何事情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
3.父亲对女儿女性气质的影响。
女性气质对一个女人是非常重要的。女性气质虽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断塑造的,但女孩早期与父亲的交往却会促进或阻碍这种气质的发展。如果爸爸欣赏女儿的女性气质,比如当女儿注视爸爸的时候,爸爸能够以微笑的眼神回应;如果女儿的新发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爸爸赞赏,那么,她的女性特质都会倍受鼓舞。女儿对性别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对她如何反应的影响。
超过25%的女孩子成年后认为自己对于服装的品位来源于父亲,因为她们小的时候,父亲经常为她们的着装出谋划策;
53%的女儿成年后回忆,她们在父亲那里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在历史、自然科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女孩子通常不感兴趣的学科方面。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母亲无法像父亲那样给予女儿的。同时,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会带给女儿令其生活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一是她的自信,一是她对自己女性特质的认识和认同。
父亲对女儿的性格和一生幸福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成为女孩的好父亲呢?
父亲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父亲必须有这样一种思想:与事业相比,女儿的成长更重要。因此,无论父亲多忙,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在女儿身边。
父亲更容易给女儿带来安全感,这在她的成长中是非常必需的。女儿如果从小缺乏这种安全感,在她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不断地去寻找“父亲”,早恋、易轻信他人都是其明显弊端。
很多爸爸会说,女儿与儿子不同,与儿子在一起,我可以和他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可以玩打枪的游戏。但与女儿在一起,我不可能跟她玩“过家家”、玩跳皮筋吧!
其实,爸爸没有必要与女儿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但可以和女儿在一起从事很多“工作”。
“小时候,爸爸常会想出一些好的能够消磨时光的事情,比如集邮、集币之类的事情,叫我跟他一起忙。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我的兴趣;另一方面,更是创造我们父女可以在一起的机会。”
其实,女孩希望父亲能陪在她身边,并不是希望父亲能陪自己做游戏,她只是希望父亲关注她,这样她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中国的父亲常常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面对女儿时,他们更是不善于表达自己。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父亲做得就很好,他们常常会对女儿说:“我爱你!”“我为你感到骄傲!”
这一点,中国的爸爸确实应该向美国爸爸学习。当然,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爸爸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往往说不出口,但夸奖女儿的话,如“你真棒!”“爸爸为你感到骄傲!”……应该能说出口吧!所以,做爸爸的应该在对女孩多些关注的前提下,多找一些这样的“情感词汇”来拉近与女儿之间的感情,这样“女儿大了,慢慢就会和爸爸疏远”之类的观点,就会慢慢自动消失。
很晚了,爸爸才下班回来。但他刚进家门,7岁的孩子就跑过来问这问那:
孩子听了,想了好半天,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似的对爸爸说:“爸爸,你能借我50元钱吗?”
“问我每天能挣多少钱就是为了向我借钱?小孩子家要那么多钱干吗呀,不借!”说完,爸爸就去洗漱了,而孩子则委屈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爸爸洗漱完,看见孩子房间里的灯还亮着,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态度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便敲门走进了孩子的房间。
“爸爸,我想买你一天的时间,我想请你明天陪我和妈妈吃饭,可是我的钱不够。”说着,孩子便把一个装满零钱的小袋子从枕头底下拿了出来……
身为一家之主,作为爸爸的男人需要担负起养家的重任,因此他们常常忽略对子女的关注和教育。
在《培养了不起的男孩的100个细节》中我们已经讲过,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爸爸忽略自己爸爸的角色,男孩就会因为缺少男性榜样而变得缺乏男子汉气概,甚至会变成“娘娘腔”。
读到这里,也许会有父母说:“女孩有妈妈做榜样就可以了,爸爸不用过多地参与到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来。”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就大错特错了。我们都知道,女孩很注重关系、女孩很敏感,同样她也会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衡量她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女儿5岁的时候,每当我看报纸时,女儿总会打断我,不停地想吸引我的注意力:
她一会儿指着自己的玩具对我说:“爸爸,快看,我给我的洋娃娃做饭了!”我常常是应付地点点关:“好,继续玩吧。”
她一会儿又装做不小心摔倒,坐在地上哭个不停,希望我把她扶起来。
后来我听了一个关于亲子关系的讲座,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对女儿是多大的伤害。
在女孩小的时候,爸爸是无所不能的,玩具坏了,爸爸摆弄两下,玩具又恢复了原样;家里的灯坏了,爸爸能把它修好……女孩能感觉到,爸爸是一家之主,因此,在女孩心目中,爸爸是权威的象征。
我们知道,女孩是渴望得到关注的,别人的关注能让她找到自我认同的感觉。尤其是来自于很有权威的爸爸的关注,对孩子来说,更是意义不同。
但如果父亲对女儿毫不关心或漠不关注,一开始,小女孩会采取某些小伎俩,或通过哭闹的诡计来引起父亲的关注。但如果这一目的不能达到,女孩就会感到十分困惑,她会认为父亲不爱她了,她会因此而感觉到被欺骗、生气,甚至还会产生内疚的心理:究竟我做错了什么?父亲为什么不愿意理我?我怎样做爸爸才会更喜欢我呢?
如果女孩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心理下,她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为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不够听话、不够聪明、不够可爱、不够讨人喜欢……一直如此,父亲对她的漠不关注,就使得女孩拥有了一颗极度自卑的心灵。
作为父亲,你的世界里不能只有事业;作为女孩的父亲,你更需对女儿多一些关注和关爱——因为这将决定你的女儿是用自卑的眼光看世界,还是用自信的眼光看世界。
8岁的小女孩欣欣天生一付男孩子性格。有一天,小欣欣哭着回家了,进门就对正在客厅看报纸的爸爸说:“爸爸,同学们都欺负我……”
原来,由于小欣欣性格很像男生,女生们都嘲笑她“假小子”,不乐意跟她玩;而男孩们也不愿意跟一个小女孩玩。于是,欣欣处于两难的境地,因为没有朋友,她便感觉大家都不喜欢她,都想欺负她。
听完欣欣的述说之后,爸爸笑着说:“谁说我的女儿是‘假小子’,我的女儿只是不像其他女孩那样柔柔弱弱,像我女儿这样的女孩子将来才能有所作为呢!”
“当然是真的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爸爸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说。
听了爸爸的话,欣欣渐渐自信起来了。这时,她才发现,同学们一点都不讨厌她,还很愿意与自信的她交朋友呢。
对于注重关系的小女孩来说,别人一句怀疑她的话,都会使她自己怀疑自己。此时,来自于爸爸的肯定则会让她重新审视自己,会让她重新为自己定位。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父亲开始关注女儿的一言一行时,她就会知道在她的生命中,有一位重要的男性——她的父亲在关爱她,这种关爱甚于其他任何人。当父亲开始注重女儿的言语和心声、以及与女儿之间的交流时,女孩就会因此而变得自信且坚强。
中国人很讲究“自谦”,尤其是爸爸,他们从不在别人面前夸自己的孩子,甚至当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都会自谦地说:“哪里,我家的孩子没有你家的孩子优秀!”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自谦的话会对女儿造成多大的危害。听到这些自谦的话,这些敏感的小女孩常常会这样想:“原来爸爸心目中的我是这个样子的!”“我真的很不优秀!”……所以,明智的父亲常巧妙地夸孩子。
家里来客人时,客人常常会开玩笑地拿女儿们作比较,我总会阻止客人们开这样的玩笑。但有时客人们还是会无意识地这样做,这时我学会了保护女儿脆弱的自尊心。
女儿没说什么,但我看出来她不高兴。我笑着对女儿说:“叔叔跟你开玩笑呢!我的两个女儿都很漂亮,她们都是爸爸妈妈最棒的女儿!”
我说完这些,两个女儿都自信地为客人表演起节目来。并且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女儿都会自豪地对客人说:“我爸爸说了,我们都是最漂亮的,我们都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女儿!”
的确,对于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长来说,他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不如妹妹长得漂亮”、“你爸爸妈妈更疼你的姐姐”……客人的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就会使敏感的女儿受到伤害,甚至自卑起来。这时,上面那位明智的父亲就给我们做出了出色的榜样。
其实,对于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也是如此,爸爸的夸奖会让女儿更加自信。如果爸爸经常对女儿说:“你是最棒的!”女孩就会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进行她的社交:我爸爸说我最棒,我就是最棒的!
无数个家教事实也证明,凡是有这种心态的女孩,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会那么敏感,而且她们的思想和行动,也不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所以,每一个做父亲的都要意识到自己对女儿的影响,让你的称赞和表扬伴随女儿一生!
如果你是一位女孩的父亲,如果有一天你的女儿向你宣布——我要染金黄色的头发,你会做何反应?
“染金黄色头发的女孩不是好女孩,一定是你的那些同学把你带坏了!”
当爸爸们喊出这些话时,由于爸爸的权威,有的女孩向爸爸屈服了,没有把染金黄色头发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也有的女孩因此和爸爸吵了一架……但不管怎样,女孩想染金黄色头发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而且也许就因为这件事,女儿与父亲之间就出现了“代沟”,父女关系呈下降的趋势。
那么,面对女儿的这种情况,父亲最明智的做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父亲写的育女日记:
今天,13岁的女儿忽然对我说她要染金黄色的头发,听完女儿的这个决定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丫头疯了!我刚想好好“教育”她一番,这时,内心中一个这样的声音阻止了我:“不过是头发而已,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像她这样大的时候也因为发型问题而和父亲闹过别扭呢!”想到这些,我开始幸庆女儿至少告诉了我她的这个决定,而不是先斩后奏,顶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终于,我开口说了一句很有智慧的话(父母在对子女不满意、而又不好表达反对意见时,这样说最好):“哦,什么时候?”
“周日下午,在咱们家,我的一位同学要来咱们家,我们自己动手。”女儿兴奋地说。
“哦,”我之所以总用这个口头语,是因为我在搜肠刮肚地想下面要说什么,“用什么染?”
“超市里有卖染发剂,据说洗七次头都不会掉颜色呢!”女儿自豪地说。
我仍然不喜欢女儿把头发染成金黄色,我怕自己会阻止她,于是我决定周日下午躲出去。但让我高兴的是,女儿的好朋友由于周日临时有事,没能准时赴约,也正是因此,女儿想染头发的想法正在慢慢地淡化……
读完这位父亲的日记,我们都在羡慕这个13岁的女孩有一位明智的父亲。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小女孩肯定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父亲说出自己的决定的,也许父亲民主的态度让她吃惊,但通过这件事情她至少懂得:父亲是爱她的,是尊重她的决定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父亲与女儿之间感情不受影响的好方法:父亲不要轻易把那些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不要轻易把那些愤怒的话说出口。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次愤怒的争吵都会给争吵者的心灵留下伤口,即使伤口总有一天会愈合,但最终还是会留下争吵过的痕迹。所以,对于敏感的女孩来说,做父亲更应该小心地呵护她,愤怒的指责、批评、打骂是最容易伤害父女之间的感情的。
父亲要给女儿更多一点爱,并不是说让父亲去溺爱女儿。父亲对女儿的溺爱与母亲的溺爱也大不相同——母亲的溺爱会使女儿懒惰、不能独立,只是自身习惯的一些欠缺;而父亲的溺爱却会使女儿蛮横、霸道、不讲理,已经上升到了个性,甚至是道德的高度。
所以,父亲在与女儿感情升温的同时,一定要把对孩子理智的爱与溺爱区分开。
平时我工作很忙,但不管怎样忙,我每周都会抽出一天的时间来陪女儿,这一天的时间属于我和女儿交流感情的时间。
当然,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不忘与女儿进行的情感交流,我用语言、行动等各种语言在告诉女儿:“虽然爸爸工作很忙,但爸爸是爱你的!”
人们常说,女人是感情的动物,女孩更是如此。日常生活中,陪她采购文具、挑选玩具、带她去公园玩等,这些大多是妈妈做的事情,因此,她更渴望来自于爸爸的爱。这时,爸爸仅仅是一点点的爱就能让她感到满足。因此明智的爸爸总是会寻找机会与女儿进行情感交流,如专门抽出时间来陪女儿;女儿考试前,写个纸条鼓励她;女儿遇到困难时,爸爸在关键的时候出现……
对于女儿来说,就像来自于爸爸的爱比来自于妈妈的爱要珍贵一样,爸爸的表扬更能使女儿信服。与此同时,父女之间的感情也会随着父亲的表扬在一点点地加深。
女孩很喜欢听父亲对她说“我以你为荣”之类的话,同时,这些话也是女孩自信的源泉。
对于不善表达自己情感的父亲来说,有时你不屑或者说不出那些你认为很别扭的话时,你可以对女儿的行为点点头,表示你对她认同,否则你敏感的女儿就会认为你不喜欢她。
有时女孩对表扬也很挑剔,如果爸爸一味地表扬她“你很漂亮”,当时女孩会很高兴,但这种表扬如果用的太多,女孩就会感觉到厌烦。她需要爸爸对她进行多方面的肯定,如她的想法、她的行为、她的精神、她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她的外表。
父亲常常会把刚刚学会走路的女儿抛向空中,接住,再抛起来,再接住,如此反复,直到把宝贝女儿逗得大笑起来为止。
一位父亲因为不善于语言表达,他很习惯用肢体接触表达对女儿的感情:
女儿小时候常常会因为某些小事而不高兴,看到女儿不高兴时,他就会对女儿说:“来,让爸爸抱抱。”当他把小女儿抱起来时,他发现女儿很快就高兴起来了。
女儿进入了青春期,他没有疏远女儿,而是拍着女儿的肩膀给她讲道理;
对于更需要爱的女孩来说,肢体的接触让她能更快、更直接地体会到爸爸对她的爱。
在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与妈妈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多。由于大多数的爸爸忙于事业,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时,妈妈的态度往往决定着父女关系的好坏。
如果妈妈一直在女儿耳边唠叨:“你爸爸就知道忙自己的事情,把咱们母女俩都忽略了!”那么女儿也一定会抱怨爸爸、冷淡爸爸,甚至是仇恨爸爸;
如果妈妈一直对女儿说:“你爸爸虽然工作很忙,但他时刻在关注你,他是爱你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即使爸爸真的抽不出时间来陪女儿,女儿也会谅解爸爸、喜欢爸爸,并对爸爸怀有深厚的感情。
另外,当不善言词的爸爸与敏感的女儿发生矛盾时,妈妈往往能够巧妙地化解父女之间的矛盾,并且可以成为父女关系升温的催化剂。
因爸爸反对13岁的思旋穿奇装异服,她与爸爸大吵了一架。事后思旋委屈地对妈妈说:“爸爸平时什么也不管我,他一回家就看我不顺眼,挑我毛病!”
等女儿的情绪稍微平静一点后,妈妈与女儿随意聊了起来:“任何一位父母都不会看自己的孩子不顺眼的。你看隔壁家的林林的爸爸,虽然林林的脚有些残疾,但林林的爸爸从没放弃过他,而且不管什么天气,每天都坚持送林林去学校。”
“你真的认为自己的爸爸不好吗?也许有些事情你不知道,你爸爸每天晚上回来后,都是先问问你的情况,‘旋旋今天的状态怎么样?’‘旋旋今天高兴吗?’”
看着女儿惊讶的样子,妈妈继续说下去:“有一天,你爸爸竟然对我说:‘我看了一本关于教育女儿的书,书上说女儿一定要富着养,富家的女儿才更有气质、内涵和修养。为了女儿我要努力挣钱,一定把女儿培养成一个高贵的小公主。’”
听完这些,思旋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错怪爸爸了,我以为爸爸讨厌我,不爱我了呢!”
“傻孩子,爸爸是很爱你的。今天他批评你,也许是因为他接受不了你的穿衣风格,也许是你的这种穿衣风格不符合他心目中高贵小公主的标准吧。我和你爸爸都希望你将来能有气质、有内涵,而不只是盲目地追求‘个性’,当然你已经长大了,也有权决定自己穿什么了,这一点我会跟你爸爸沟通的。”
从此思旋再也不抱怨爸爸了,而且她还努力通过读书等方式去提升自己小公主的气质。
多么明智的妈妈!因为她的调合,女儿理解了爸爸,并加深了对爸爸的感情。而且也正是因为女儿了解了父母、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她才会心甘情愿地按照父母所希望的那样去做。
很多女孩的父母都会有这样一种观点:女儿娇嫩纤细、弱不禁风,我一定要尽全力保护她。
从女儿一来到这个世界,我就每天提心吊胆。如果她是个男孩我就不这么担心了,我觉得女孩娇嫩又金贵,像摆在桌边的花瓶一样脆弱,一不小心碰到了,掉在地上就再也没法复原了。当然,我还害怕自己变成一个很严厉的家长,对她限制太多,从而又使她受到伤害。
其实,要想让女儿健康成长,父母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女儿不是脆弱的花瓶。也许家长们不知道,在教育界有一个很具讽刺意义的事实:你越小心地呵护孩子,孩子就越脆弱。对于女孩来说更是如此,如果父母真把女儿看得像花瓶一样脆弱,她也就真的经受不了一点苦难的打击。
相反,如果父母把女儿当作一个容易敏感,但很有发展潜力、需要处处为她指引道路的人,那女儿就能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并且能够练就出一付坚强的性格。当父母不再把女儿当作脆弱的花瓶来看时,女儿身上就会释放出一种惊人的潜能。而这一切都将为女孩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女性打下基础。
对于男孩,父母总是带他去参加体育锻练,他们希望儿子能够在体育锻练中强身健体,并且希望儿子在体育锻练中变得更加坚强、有毅力。其实这个教育观念对于女孩来说同样适用。父母送给女儿最有价值的礼物之一就是让她爱上运动。
女孩是否喜欢体育锻练与什么有关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女儿小的时候父亲要和她一起玩。
当父亲把1岁的女儿放在腿上颠着玩、和3岁的女儿玩耍嬉闹、和5岁的女儿踢着球满处跑、和7岁的女儿奔跑追逐、和12岁的女儿一起投篮球的时候,这位父亲就增加了女儿以后喜欢体育活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女儿在青春期遇到麻烦的几率;研究结果还表明,喜欢运动的女孩长大后很少走弯路,如辍学、与不良少年交朋友、抽烟、喝酒、吸毒等。
体育活动锻炼的并不仅仅是女儿的身体,有时候,它带来的更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能力、一种来之不易的感情。
我正在铺地板,3岁的女儿想和我一起干,于是我给她找来了一个小锤子。我们并肩坐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地板上的小钉子敲下去。
对于我来说,只需敲两下,就可以把那些小钉子敲下去,然而这对于女儿来说可并非易事。我看她拿着小锤子在用力地敲那颗钉子,一直在敲,已至于把地板都敲得满是小坑。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又不想打击女儿的积极性,于是任女儿不停地敲着那颗钉子,终于女儿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敲了300下,这颗小钉子终于被我敲下去了。”
借此机会,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称赞女儿一番了:“你真是个聪明又有毅力的好孩子!”
很显然,如果事例中的爸爸因为害怕女儿把地板敲坏,而阻止女儿和他一起“工作”,那这个小女孩也许永远也不会对爸爸所做的事情感兴趣了。
体育锻练也正是如此,如果父母以孩子小、能力太差而拒绝让女儿参加体育锻练的话,那这个小女孩也许就会因此而讨厌上体育锻练。而在体育锻练中轻易就能收获的耐心和毅力之类的能力,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也许就会遥不可及。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父亲总是对我说:“去试试!去!”如果我做得不好,他会对我说:“去,能怎么玩就怎么玩,能怎么做就怎么做,打败它们,不要因为累而放弃。”接着我就会与小伙伴,或者仅仅是体育器材进行激烈的竞争,每次结果都会非常的好。我觉得是爸爸让我在体育锻练中拥有了“赢”的观念。
父母对女孩的态度深深影响着她的成长、如果小女孩想去尝试某种新鲜事务,这时父母冲她大喊:“别去,危险!”那长大的女孩就有可能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去尝试任何事物,而且还有可能遇到困难就绕着走。
而经常被父母鼓励去参加体育锻练的女孩则不同,任何新鲜事务她们都敢于去尝试……更重要的是,在体育锻练中,女孩很容易就养成“不甘人下”的精神,而也正是这种精神促使着女孩更快走向成功。
女儿长大以后,父母再想和她继续保持亲密关系会很难,而体育运动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在运动中,女儿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深情的身体接触。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常常互相胳肢对方,以至于我们都累得再也笑不起来了,这个游戏才结束。现在女儿将近14岁了,我们很少再像以前那样了,也很少那样开心了。
但那种感觉在一次体育锻练中却回来了——我们全家一起去游泳,在水里,我抱着女儿,不让她乱跑;她爸爸也参与了我们的游戏,在水里毫无顾忌地与女儿嬉戏、打闹……
这次游泳真的太有意义了,它使我们可以抱着孩子,并在与她的打闹中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要设身处地地为女儿着想,不必一味地要求她必须要参加有组织的体育运动。有时候,女孩会很怀念与爸爸或妈妈妈“独处”的那段时光。
12岁的小安娜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和爸爸一块儿去湖边打鸭子。我们先找到鸭子窝,然后四处走走,考察一下地形,找到最好的射击点。
湖边的夜色很美,这里有很多野生动物,那么多鸭子,但一到白天好像什么也找不到了,真有趣。
在湖边打猎真酷,我已经知道打猎是怎么回事了,弟弟就不知道,我觉得好自豪!
父母与女儿之间的感情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独处”中加深的。尤其是父母带她去做那些平常不允许、只有小男孩才能去做的事情,这种经历将成为女孩一生的美好回忆。


请点击以下链接浏览更多内容:【浏览更多精品请到我的首页】
77句送给所有被深爱、受伤害的人悠然我思:人的一生人体穴位作用注解图【360度全景动态图欣赏】清明上河图、...
办公室专用表格下载《马铃薯生汁》万能的生命水人生35个好习惯,这就是你的优势!读者中的名言警句摘录(一)
读者中的名言警句摘录(二)读者中的名言警句摘录(三)女人,别……追求成功人生必须牢记的闲言碎语【图...
这些话转给自己,写得真的很好!值得贴在床头的文字!让你每天看两遍!学会放下是精彩,学会放弃是收获一个80后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