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莉yo酱uumt:学会正确刮痧的必备知识——难得的保健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8:19
 

什么是“痧”

“痧”是一种瘀结,也就是指体内存在的不平衡状态。“瘀”有阻塞之意,由于体内受阻塞而使得气血不通顺,而气血不通顺,则进一步产生疼痛不适。人体是由数以万计的微小细胞所组成,细胞与细胞之间彼此透过血管神经、经络相互连结,因此,当体内有障碍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时,就会产生凝滞、瘀塞,于是形成“痧症”。也就因此有“百病皆可发痧”的说法。


远在清朝时期,邵新甫就曾于《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指出:“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粟。”也就是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反映在皮肤表面上,出现红点如粟的疹点。这种现象也称作“痧胀”和“痧气”,这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属于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症。


让体内的气更通畅

中国医学有许多流传千年的民俗自疗法,刮痧就是其中一种广为民间应用的非药物疗法的生活医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复健医学”的一种方式。中医强调的是一种“气”的医学,肉眼虽看不见,但却具有功能在体内运作。依中医理论而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的各个器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且具备自控调节的系统。而我们的皮肤更在身体自控调节系统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是因为人体透过皮表对外接受信息,同时对内传达命令,由此内外互通的连系,于是才能产生自我调节的效应。

基本上,“刮痧”是由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传统中医疗法所演变而来,所以“刮痧”在某个程度上,跟经络有相当关系,刮痧的作用机转就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并透过皮肤表面加以刺激来达到效果。

古人认为,风、湿、火之气相搏而为病,而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则有饥饱劳逸。通常在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盛,以致体内的气为之失调,容易使人引发“痧症”。痧症是一种气的失调,就是瘀积于体表或是经络内的有毒物质。实际上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会发生“痧症”,不过通常还是以夏秋之际最为常见。


刮痧是一种经络疗法

身体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四肢皮(皮肤)节(关节)”。王剀锵举例说明:“当肚子痛的时候,会感觉肚子皮表疼痛(身体的不适会透过疼痛的感觉反应),所以如果没有这样的感觉,可能体内的器官烂掉都没有知觉。因此,完全没有疼痛神经的人,是没有办法存活太久的,也就是说,疼痛感可以反射到体表,同时也让我们因透过这样的痛苦,能够提早做出一些因应和处理。”简单的说,“刮痧”就是运用刮痧器具配合刮痧润滑剂(如万金油、白花油、凡士林等)的使用,在患者不适处的皮肤表面进行反覆刮动摩擦,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东方传统医学称之为“经络疗法”,在欧洲则称之为“反射疗法”。


“刮痧”就是用光滑硬的东西(如牛角、玉砭、木棒、麻绳、瓷质汤匙、碗、碟、铜钱、梳子……等),或是用手也可以,或是用某些金属的道具,主要是处理身体表面,进行的方法可以用刮、挤、揪、捏(有旋转、提起),或者是用刺、拍打等等方式的刺激。主要是造成皮肤表面会有一些瘀血点、瘀血斑或者是点状的出血,透过这样对身体体表经络的刺激(皮肤以下0.5公分至1公分的表浅之处),来调整身体的气血,达到把邪气(所谓邪气就是一种身体不平衡的状态),甚至一些不利于身体的东西,可以透过这样的方式排除。若有精神恍惚不舒服时,透过刮痧的方式,可以帮助清醒。


正确刮痧方法

1刮痧顺序: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2刮痧力量:

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

3刮痧方向:

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4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5刮痧频率:

刮痧频率与疗程,则依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时间,以20至30钟为宜。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1至2周。


刮痧后注意事项

建议刮痧后的身体调养,需注意以下事项:

1.刮痧后,病人需休息片刻(约15分钟)且注意不要受凉,如有出汗现象请立即拭干,并需补充温开水(切忌饮用冰水)或姜汤,以利体内之新陈代谢。

2.刮痧期间若有短暂体温增高的发烧现象乃属正常,这是因为体内潜伏的病菌正与白血球在进行对抗,但须注意观察,以防病情变化。

3.术后饮食调理上,禁食生冷、酸辣、油腻之食物,可以饮用清凉茶水(如淡盐开水、荷叶茶、桑叶茶、菊花茶……等消暑饮品)有助清热解暑,帮助情绪稳定、调养生息。

4.通常刮痧后的2至3天内,患处会出现疼痛感,这是正常的反应。


3秒钟痧象诊断

皮肤经刮痧后对刺激所产生的出痧反应,藉由颜色及形态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痧象”,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藉由疾病的发展与症状,预测疾病的过程与结果)的判断上,具有临床指导的意义,本页右上表格就是简易的辨识方法:

哪些人不能刮痧?

1重病患者:

患有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肝炎、急性传染病……等重大急病患者,应该立即送医观察并治疗,以免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患者

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或是白血病患者,严禁使用此法治疗。


3传染性皮肤病患者:

皮肤若有传染性的伤口,如青春痘、劣疮、皮肤溃烂处,就不宜在伤口处刮拭,以免伤口扩大或感染。

4年纪较大、体弱者、孕妇、月经来潮期间、女性白带多而未愈、空腹者等:

刮痧需要以足够的力道反覆在表皮刮拭,所以,这些人不适合。
5对刮痧恐惧或过敏者:

亦不宜使用刮痧法。另外,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也禁止刮痧。


等同刮痧的“拍打保健法”

媒体日前争相报导有关“拍打保健法”,其实和刮痧疗法的“出痧”原理是相同的。出痧就是利用适当器具或用手将体内的湿气逼出,刮痧就是透过“刮”的动作,刺激身体的经络并传到大脑进而释放出“脑内啡”(Endorphins,是类似吗啡特性的脑部自然化学物质),让身体的不平衡状态得以修复。

拍打其实也属于“经络疗法”的一种,拍打的方式有很多,可用手拍打(以空心掌拍打),也有人使用木棒、木棍、竹片、麻绳、细铁条拍打的方式。它的原理基本上就是透过皮肤对温度、湿度、疼痛的感觉,经由这样的刺激,来启动身体相应上经络的契机带动。

中医认为出痧其实就是一种瘀青的现象,只不过是说法上的差异。身体瘀青、红肿或发炎,体内的淋巴机转与防卫系统就会自行启动,此时血液中含量最多、功能最强的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便会活跃起来。主要是由于此类细胞能在身体发现入侵者(即身体出现发炎)的同时立即将其消灭,也因此能保护因拍打而引起的皮肤发炎状况。

大部分人都知道白血球又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体内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人体的淋巴系统、脾及身体的其他组织中,可以帮助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入侵者,负责召唤其他细胞共同对抗细菌与病毒。免疫系统指的是全面性的功能,并非独立于身体的其他部分而存在,是整个身体的一部分。身体经过拍打后表皮所呈现的红肿颗粒,便是身体启动防卫机制的淋巴球,引发身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反应。

但任何保健法都应该要适当,并依照自身的状况有所调整。因此,拍打保健虽蔚为风潮,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若有血管相关病变疾病如血栓的患者,拍打很可能会导致血栓移动,万一发生在静脉便会导致肺栓塞,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