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子弹ip什么意思:老哥各种养蜂法试验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02:37
     

老哥各种养蜂法试验比较

.threadtags_tag {PADDING-RIGHT: 0px! important; PADDING-LEFT: 0px! important; 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PADDING-BOTTOM: 12px! important; MARGIN: 0px; COLOR: #444! important; PADDING-TOP: 12px! important}.threadtags_tag SPAN {BORDER-RIGHT: #efefef 1px solid; PADDING-RIGHT: 14px; BORDER-TOP: #efefef 1px solid; PADDING-LEFT: 32px; BACKGROUND: url(http://images.5d6d.net/dz7/default/tag.gif) no-repeat 10px 50%; PADDING-BOTTOM: 10px; BORDER-LEFT: #efefef 1px solid; PADDING-TOP: 10px; BORDER-BOTTOM: #efefef 1px solid}.threadtags_tag A {COLOR: #244d8f! important} 相关搜索: 海拔, 云南, 哀牢山, 决定性, 丽水

翻开过去的养蜂日记,从云南84年的第一窝中蜂土养开始,到高窄式蜂箱,到85年高窄式改进型(继箱),到93年回丽水的郎式箱,到95年的GN箱,再到今年的中蜂专用箱和格子箱,期间各种箱型一直并举兼顾,再到20几年来收捕各种自然蜂中体会到,养中蜂,箱型似乎不是决定性的问题。
  从96年开始饲养第1箱意蜂,一直到去年83箱意蜂结束,从定地到去年的大转地,感觉意蜂饲养模式各有利弊,最合适自己的莫过于多箱体养法。/ |3 G; H, G0 k1 a$ N
  从云南哀牢山脉高原海拔1840米的中蜂到浙江沿海拔60米的蜂种饲养地比较,似乎蜂种也不是主要问题。
  养过东北黑、澳意、原意、松丹一、浆蜂、喀尔巴阡、卡尼阿拉以及各种杂交种。
  一直在纠结,是什么决定了什么,去年把蜂卖了,闲暇多了,于是乎今年好像明白些了,又想起了学过的大学《世界地理》教科书。是环境决定一切?那么一直以来的蜂种之说都是在忽悠人么?不是的,一切生物的应运而生都离不开环境,适者生存永远是一切生物的生存依据。物种再好,也将被环境塑造。几个蜂友养着藏獒,说毛短了,没那么凶了,有个蜂友说他的藏獒不孕了。云南带回来的佛手瓜种在丽水,绿的变黄了,味道不鲜了,产量不高了......蜂呢?老外的蜂来中国,群势弱了,会产浆了,也变的太能吃了。欧洲就衣食无忧么?他们就不取浆么?北方的蜂群来南方群势也慢慢的变弱了;中蜂自然蜂巢强大的群势活框后也爱分蜂了,学老外烂仔了,不是专家们都说活框好处多多吗,怎么就......于是拼命的自责着自己种养技术没到家。记得2007年专程去江西的遂川大坑乡参观过我国最早最大的活框实验推广乡,上万群活框饲养,每场无不例外的烂仔,蜂农们苦述着多年来的瘟疫灾难。乡书记告诉我,本地为江西蜜蜂研究所(中国蜜蜂研究所前身所在地)60年代引进西方饲养技术的第一个中蜂试验基地,禁止一切外来蜜蜂进入,为政府重点试验项目,全乡群数达到万群以上,主攻柃木花期,刚开始产量很高,近年来群势减弱,病害严重,70年代的中囊都没打垮我们,而现在已无法保持当年的辉煌,都有没落的感慨。 

      要养蜂,先了解蜂,让我郁闷N年的是,蜂群到底怎么定论,看遍蜂书,我似乎越发迷茫起来,越学越无知?蜂群到底是个体还是群体,这个定位在以生产性为主要目的的蜜蜂饲养中意义重大。从蜜蜂进化史毫无疑问蜂群是个体的聚集,群体内部各个体之间的明确分工协作,那么单只蜜蜂呢?离开群体能独立生活么?一直以来,人类都习惯用自身的营社会活动来理解蜜蜂,蜂王、雄蜂、工蜂用君、臣、民来比喻,又似乎难走出怪圈。一切生物的营社会生存方式,都是为了抵御恶劣环境的需要,利于繁衍的需要,离开群体就无法生存或繁衍应该不能称之为个体。蜜蜂亿万年的生存进化到如此境地,还能返祖吗?唯有指望地球轮回转了啊。于是我试着把一个蜂群理解成为一个单独生物个体,蜂王为其个体生殖系统中的生殖器官,雄蜂为其生殖系统中的季节性雌雄同体器官,而又异体受精(在自然状态下蜜蜂能自行回避近亲繁殖并离巢飞行交尾),其他系统及功能以工蜂的形式完成。在单个蜂群中,所有蜜蜂都是蜂王繁殖而来,不断产卵“复制”着蜜蜂个体“细胞”,使其蜂群不断壮大,其壮大的群势除受内在的DNA控制外,还与生存空间环境密切相关着,一旦符合个体再生产条件,便以分蜂的形式产生新的个体,以达到繁殖的目的,这个新的“个体”又将重复着壮大和繁殖(分蜂) 蜂王和蜂王物质及其分蜂  M% d6 ^0 e8 L1 z+ U
   蜂王为王吗?幸福说是母蜂,是蜂群中的傀儡,是蜜蜂中的产卵器;那么不是王吗?它是蜂群里所有蜜蜂的老祖宗,是蜂群中的元老,蜜蜂王国没有了蜂王意味着混乱和没落。蜂不离群,群不离蜂。我们先不去钻这种牛角尖,且说蜂王物质。0 d; d$ M, N$ K5 v0 C! \( b: j' O
   都说蜂王有一种物质叫信息素,这种信息素能安定蜜蜂情绪,抑制工蜂卵巢发育,控制分蜂。你看,有王蜂群安静,黑暗的蜂群里,什么也看不到,唯有靠信息传递着。你若再不信,都制造出信息素,并运用到生产了。记得几年前卖过这种信息素,近年来又好像销声匿迹了。于是王多信息素多,双王群多王群养法应运而生。在此理论基础上,许多蜂人们努力着1+1=2的效果,群产千斤不是梦想。可去年大转地的同场蜂友们的双王群就是比我单王群还热衷于分蜂,因为分蜂热,蜂群反而消极怠工,群势好像也没算术式增长。在西蜂的饲养中,老外多箱体,没分蜂,或许是因为蜂技高超罢。网络湖南蜂友“糊涂蜂” 100多箱单王多箱体,新疆蜂友梁朝友3000多箱多箱体,都没分蜂,我的多箱体,也没分,是信息素忽悠了我们?同样,在中蜂的饲养中,两框蜂早春也咬脾造雄起台分蜂,GN箱继箱也育台不断,卧箱用框式隔王板,哪怕只两框蜂,也造台,而自然蜂团单王有的却群势壮观,是什么阻挡了信息素?是不应该用人的理性去理解蜜蜂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么?综合比较分析才明白:空间、季节、亲缘才是关键。
   照此理解,摒弃了所有箱型,参考蜂友各类型箱型,自己设计了一种方形继箱中蜂箱,并结合新的饲养法,总算不再犯迷糊。这种箱型可以多箱体养法,可以多王同箱,可以子蜜脾分离,可以有王育王和有王换王,于是急切的叫蜂具厂的朋友做了些蜂箱,现在试验中,感觉效果不错。 蜂群感知力1 ^5 c5 A( P& ?" e) g6 m
     蜜蜂对蜂群内部情况和外部条件的感知能力是敏感的,其预知敏感度超乎我寻常的理解,贯穿到从蜂群的诞生到繁衍生息的全过程,具体表现在蜂巢的选址、繁育、采集、分蜂及其飞逃上。与植物的协同进化中,形成了互惠互利并不可或缺的依恋性,在所有虫媒授粉植物里,蜜蜂是最大最有效的媒婆,举些例子有助于自己更好的理解记忆和蜂友们的拍砖罢。* k' w: d1 u/ k: l5 k  F; i+ q8 ~
    比如分蜂,每年的分蜂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的春季,其次是秋季(地区差别不另述)。春季大地苏醒,植物春暖花开,应接不暇,为子代急切准备孕育新生命,蜂群也相应的快速繁殖急切的分蜂,似乎怕赶不上班车,又好像一年之计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中华蜜蜂的产卵陡性节律表现尤为明显,有甚者南方弱群一开始开繁就咬脾育雄造台,为诞生的新蜂群留有繁殖复壮的空余时间,众多的工蜂也好熬过炎炎夏日,以至于掩盖了分蜂与群势的正相关关系。   在夏季,特别是缺蜜区域,对于中蜂是最难熬的季节,蜜粉原的枯竭,高温,病敌害,蜂群内部以工蜂少量饲喂蜂王达到减少产卵,减少外出活动,停止造脾进而咬脾的方式来最大限度降低能量消耗,保存实力,并以维持性花子脾来应对巢虫危害,蛰伏至秋季。   深秋时节,严寒的冬天将至,其最大的天灾便是寒冷,在初秋一段时间以采集花粉为主和花蜜为次的复壮后,变成以采集花蜜为主,储存舍寒能量是第一要务,直至停产冬眠(高寒区)。   采集:练就了突击性采集能力来应对缺蜜期,内部表现出一方面弃子压蜜一方面扩巢来集中精力采集和储存之能事,此现象高纬度高海拔越趋明显。   飞逃:在夏天不是毁灭性灾害蜂群一般不飞逃,更不愿意分蜂,因为外界更不适合生存,除非能携带足够的能量从新筑巢并预感到花期将至;冬天也然,不管群势有多强大,预知着严寒的严峻。   饲喂:外界缺蜜期怎么饲喂也效果不明显。   还表现在病敌害的感知上,对胡蜂摇摆驱赶,进巢规避,进攻围困;对蚂蚁的扇风驱赶;对巢虫的咬脾咬蛹清理;对蜂螨的相互梳理等行为上无不表现出内在的感知力。 关于中蜂烂仔3 A8 F3 p% K# G: |$ ]" d" x
     中蜂烂仔最早属于泊来品,为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性感染,70年代的大流行,扫荡性地席卷我国中蜂大江南北。洗劫过后,中华蜜蜂依然挺立不倒,此病毒也很顽强,誓与中蜂共存亡,经过几十年来的潜伏发展演化,已经完全本土化。在基因变异后的改头换面,上世纪末又再次卷土从来,断续到现今,各地各法治疗此病毒似乎越战越勇,中西药并举也巍然不动,俨如一个不倒翁,泊来品用泊来物(西药)治疗已无济于事。中蜂当年为了礼尚往来,回敬了蜂螨,这礼物的贡献是巨大的历史性和国际性的,除了澳洲的闭关自守之外,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个新的产业,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让成千上万的从业人员得到了饭碗,让某些企业也带来了利润,你看国内的汪氏集团的第一桶金,世界蜂药厂的林立……不说蜂螨,再续中蜂烂仔。好在中华蜂抗逆性强,部分的自生自灭下完全靠自身力量抵抗侵略者不畏惧不停止,无需人类呵护,每次的洗礼过后让中华蜂更强大……
   怎么会烂仔了呢?是一种病毒还是一种如人类艾滋病式的抗体失缺呢?养蜂人纠结,研究者郁闷。世上没有救世主,有的只有蜜蜂自己。生命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必须经过与体内的病魔斗争和对外界环境的抗衡。当医生的父亲生前曾经告诉我,人体里有众多的微生物一直与人类相依相随无法摆脱,除了有益菌群,还有一类病毒,最常见的比如感冒病菌,一直在身体里,一旦体质弱,抵抗力减弱就容易生病,到人体没能力抵抗时,只有靠外界药物来帮助了,但这不是根本,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锻炼了病菌的抗药性,更加难治。中蜂烂仔犹如人的感冒,一切清凉解毒药物均有效果,但都治标不治本。那么蜂群对烂仔的抗体怎么理解并应对呢?一、减轻病菌残留基数,即毁巢去子;二、最大限度降低寄生主,停产;三、增强抵抗力,最大限度密集;四、加强体质,辅以营养饲喂补充;五、药物辅助。(原则理解,操作自悟) 关于巢虫   
    防治巢虫似乎是饲养中蜂者永恒的主题,防治方法花样百出,但总是防不胜防。在活框饲养中,蜡螟一般都是刚孵化几天的小幼虫从蜂箱底部顺蜂箱壁上行到巢脾,长大后又离开巢脾作茧化蛹。在蜡蛾产卵的习性中,我们总是发现蜂箱内偶有成蛾在,哪怕再紧密的蜂箱。还是先来回顾一下巢虫的习性,并且继续用自然蜂巢来对比说明比较妥当。
   野外自然蜂巢中,空旷阴暗的空间里,自然蜂团群势强大的少有巢虫危害;在潮湿的土洞石洞里少有巢虫危害;在底部足够空间下并能不断往下造脾的蜂群也少有巢虫危害。观其现象,蜂巢上部蜜蜂稀疏,强群甚至反而将上部巢脾全部暴露在外,蜜蜂主要集中是蜂球底部子脾区。被蜜蜂啃咬的老蜂巢碎渣掉落底部常年无人清除,究其原因,给蜡幼虫提供了生存的条件,相应地也避免了巢虫为了生存无条件而硬闯蜂巢的情况,上部的储蜜区因蜂蜜储放或缺少蜜蜂蛹茧蛋白营养难以生存,而蜜蜂对底部子脾区域的层层叠加保护,成蛾难以上脾产卵。
   众所周知,巢虫在对生存环境和食物的要求已经特化,其在常规物理上有三大怕:一怕水,二怕光,三怕冷。在生化上,巢虫对一切溶解性的酸碱盐都怕,也怕高浓度的单一有机化合物,总之对蜜蜂蜂巢这种寄主依赖性很强,离开寄主都难适应,凡在巢虫进化中一切从前不曾有过的物质和已经放弃了的环境都怕。巢虫也怕微生物界的霉菌。还有种生物个体叫小蚁蜂的昆虫也是巢虫的克星,其成虫将卵产在巢虫体内孵化,以幼虫为食物成长。另外,在所有自然条件下,凡是群势强壮而又没巢虫的中蜂群,还有几大特点我们不能忽视,一是巢穴空间的空旷,二是空间材质的坚硬,三是相对阴凉潮湿,甚至在所有明巢蜂群中也没发现巢虫。人们在用各种办法治理巢虫危害的同时一直在寻找一种对蜜蜂没影响而对巢虫危害很大的一种东西,或是方法,能快速方便的治理巢虫,值得庆幸的是有一种生物制剂——BT,即苏云金杆菌,这种细菌的分泌物-霉素对蜜蜂没毒性,而对巢虫造成死亡,至今没发现对蜜蜂不安全的情况。且不会对蜂产品造成污染,甚至人直接食用无毒性。% h/ E3 N; s+ c  Q8 u* [# z+ @" b
   那么在人类活框饲养中巢虫是如何上巢脾的呢?又该如何仿生饲养呢?至此我也没必要再唠叨太多了,八仙过海吧。! l. z9 g5 ]) S8 q2 ~& p& j' o
   我的综合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并因地制宜具体采用:
一、使用硬质材料,特别是巢框,比如毛竹材料的巢框,巢虫无法啃咬,有明显阻止巢虫越冬效果,巢虫无处躲藏(蜡螟以幼虫的形式越冬),能显著降低来年基础虫口率;; {3 B4 F4 B6 R3 A5 m4 [( o3 a
二、把蜂箱放在阴凉潮湿处,保持箱底潮湿,让蜜蜂啃咬下来的老脾屑湿润,使巢虫难以食用,且不适宜巢虫生存;
三、保持箱底空旷,利于蜜蜂积球护子,箱底上部用网罩,网罩下沿箱壁四周涂凡士林,阻止小巢虫上脾;
四、不断更换掉老巢脾,让巢虫生长中需要的蛋白质营养缺乏;保持存蜜充盈,使巢虫无法呆住蜜脾上;% B) K; e7 R: d. W9 K( _( R
五、保证蜂箱密闭,和群势强大,保证蜜蜂巢门自我护卫防线加强,不让蜡蛾有产卵的空隙可钻;1 o7 C* ?6 M# c' T
六、底箱子脾部分始终保持蜂多于脾,继箱储蜜充盈,对一旦进箱企图产卵的成蛾有驱赶作用;
七、城市饲养部分不遮光,夜间不饲喂,利用成蛾趋光特性减少成蛾进箱几率;* x0 p9 w/ r  d0 D: A1 ]: O4 T
八、将要撤离的老脾放隔板外,召引蜡蛾产卵收集销毁;
九、发现巢虫用苏云金杆菌生物制剂喷施,杀死已经上脾的巢虫;箱底和箱外也可用有机药物:敌百虫、杀虫脒类农药(如单甲脒)喷洒防范。
需要提醒蜂友的是:假如用药物仿效防治,在所有生化药物防治时都需要一种方法,而这方法还需因地因时而用。 饲喂1 N7 g* T( K9 Z+ n
     蜜蜂是昆虫世界里的哺乳动物,其哺乳贯穿每只蜜蜂成长的全过程,程度不亚于平常定义上的所有哺乳动物。从蜂群内部看,从刚孵化的小幼虫的哺以王浆饲喂到大幼虫的封盖前蜂粮供给,无不全部依赖成年雌性蜜蜂的精心饲喂而无力自行取食(极其饥饿下大幼虫也会爬出巢房)。对于蜂王的哺乳更是体恤到终身。2 H# c- \" J' X3 N& ^& l, Q
     蜜蜂对食物的特化,营养来源只剩两种,花蜜和花粉。用生物观点来理解蜜蜂就是,蜂群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繁殖后代不断传递基因,采集粉蜜储存食物只是手段,以此来应对严苛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食物最终将会以大量繁殖个体的形式消耗掉,不会无限制的储存食物以供人类食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原则恐怕适用所有生物,所以指望蜜蜂无止尽的繁殖和取蜜的想法是不符合科学观点的,寻求繁殖和采集的最佳平衡点是我们饲养者所需要把握的。
   蜜蜂自然采集天然食物不是我们去研讨范围,人工饲喂的效果是一直让我纠结的问题。花粉是蜜蜂蛋白质的唯一来源,在人工饲喂花粉中,我从前往往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况,那就是花粉的活性成分。在蜜蜂饲养中,被人类驯化程度相对是比较低,中蜂和西蜂的主要差别也许也应该归结于驯化程度了。中蜂除了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外,还对蛋白活性有更高的需求,我常常纳闷意蜂会吃的花粉或人工代用品中蜂却遗弃。外界新鲜的具有活性的蜜粉源孤寂,尽管蜂巢内储存充盈,中蜂也不积极繁殖。同样,蜜蜂的能量需求是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将采集的花蜜经过转化后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蜂巢内,以便于所需时取之。人为饲喂糖浆时常规用两种方法来完成,补喂和奖喂,用哪种方式饲喂对蜜蜂繁殖有利至今说辞不一,但往往在繁殖时众多蜂友偏向奖励饲喂,似乎理论依据充实,具体例子多多,细想又不免牵强附会。
   在养蜂实战中我总感觉奖励饲喂弊端多多,效果不明显,且有得不偿失之嫌。产子与成活力的关系,成活力与健康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每群每刻变化着的蜂群总是难以找到一种数学模具让我们饲喂效果达到恰到好处。在西蜂发源地和中蜂悠久的土养历史中也不是靠人工饲喂繁衍至今,蜜蜂突击性采集和产卵的习性是顺应蜜粉原和气候变化,细水长流式的采集才能大量繁殖,涌猛的大流蜜反而让蜜蜂暂时减少繁殖转化劳动力出去采集,这是蜜蜂生物特征决定的。过快的繁殖是好事吗?新手的特点是多多益善,结果越多越少,那么少了就好吗?也不是,蜜蜂进化那么多年,各型蜂功能的分工已经足够蜜蜂产卵繁殖了,我们不应该怎么让它多产少产,而是怎么控产,怎么优生优育。喂的越多产的就越多吗?不是,反而蜜压子对繁殖不利。那么模仿自然蜜源是不是所谓的奖喂就好呢?不是,奖喂可以刺激蜜蜂兴奋,蜂王产卵,而在外界没有蜜粉原的情况下,刺激和兴奋的结果就是导致蜜蜂因为饲喂大量增加了的幼虫而大量消耗体内的蛋白质,这样消耗直接导致的是成年蜂加速衰老,寿命缩短,幼虫的健康却没有得到保证,甚至可能诱发了中蜂的烂仔和意蜂的爬蜂或个体小翅膀卷曲等情况发生。如有操作不当还引起盗蜂。 对蜜蜂饲养的所有操作,都是基于对蜜蜂习性的了解和理解上,在此基础上的操作才能更游刃有余。
   蜜蜂也是草食动物之一,犹如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牛羊一样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反刍动物,突击性的采食待到休息时再细嚼慢咽的消化。
   在生物世界里,为了生存和繁殖的竞争,许多动物采取广种薄收的形式来获取最大限度的物种繁衍。对于蜂王这种在蜂群里犹如生殖系统的产卵器的特化蜂型,也酷似其他昆虫一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的多产来最大限度的繁殖。在实际养殖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这种还没完全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产得多成活得少的问题。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怎么在顺应自然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让多产的卵孵化并健康的成活。过度的拔苗助长反而对野性十足的蜜蜂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某些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却是有利的。 温湿度8 b* n2 Z4 q' K% s0 J( b9 J# Z  N
       蜜蜂是变温动物,个体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接近环境温度,蜂巢的温度也不是恒定的,而在哺育期是相对稳定的,蜂巢中心区基本保持在34°~35°C。蜂巢内的相对湿度变化大,幅度在25~100%。这不仅取决于环境,更是结合季节的自身需要采取相应方式(疏散、扇风、采水、离巢、密集等)调整相应温湿度。比如流蜜期,蜂巢相对湿度降低,这更有利于花蜜水分的蒸发。露天蜜蜂,如大蜜蜂,小蜜蜂,其温湿度与环境密切相关,自控难度大,其生存环境也相应要求高和窄。所有这些特征都与蜜蜂以独居演化为群居学说相对应。6 A2 |8 U+ H) L1 O1 {8 z
     蜂蜡的熔点在62°~67°C之间,蜜蜂千万年进化中,对蜂巢的选材上以蜂蜡的形式存在,不仅说明了蜜蜂对自身蜂巢温度的可控能力的强大,也证明了亿万年地球温度的相对稳定性。除地球南北极极端温度外,蜜蜂已经扩展到所有大陆块。在适宜人类居住的温湿度范围内,可以理解为蜜蜂与人类相依相伴。在生物界里,蜜蜂特化为依赖植物分泌物为食物链的习性和生存温湿度与植物最高耐受温湿度也相吻合。+ D6 ]7 g+ j. b, V& q' H9 d* {7 b
    在温湿度相比之下哪种更重要呢?一切生物的生存首先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我以为,在繁殖期内,温度比湿度显得更为急切,蜜蜂的降温需要湿度为代价来调节,而用温度来调节湿度则难以实施。在干旱炎热的季节,采水降温就变得异常迫切了。高温时期蜜蜂的降温是用水汽化的形式来带走温度,而改变温度不能用改变湿度来调节,蜂巢内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的,而湿度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以此来说明温湿度重要性的差异。在总体来说,中蜂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同区域的冬眠时间可见一斑了。意蜂比中蜂对湿度的要求高,采水明显高于中蜂,因为抽风式使水分损失大,早春繁殖期易缺水。
     蜜蜂蜗居式的营社会生存方式,关联到与外界温湿度交换的导向问题。意蜂抽风式,中蜂鼓风式,相应的导致巢内的干湿差别、酿蜜快慢和度数的差别,季节成熟度的差别,蜂粮储存效果的差别。蜜蜂扇风的风路引导作用,导致蜜蜂受闷的因素不一样。从而导致中蜂除应激因素外,更不适合笼蜂运输(我指的是无巢脾运输)。中蜂鼓风式扇风对防巢虫有利,对酿蜜不利。中蜂因为鼓风式,对高温不利,高温干燥的空气鼓入后巢内干燥,对防巢虫不利,大流蜜箱体冷凝作用对巢虫和酿蜜有利。3 x2 I* }9 Z! d, {6 g9 t% T
    需要重复唠叨的是,在各季节变化和南北差异中,相对湿度更为重要,中蜂为了保证不过大的湿度对蜂群不利,克服鼓风式的不足,在有限空间里会腾出部分空间用冷凝的形式弥补,在大流蜜期湿淋淋的箱体大家已经司空见惯。意蜂因为抽风式,巢内干燥,相对湿度过低容易导致以流体形式哺乳的浆水干枯,不利于幼虫自行吸食。相比中蜂,更显得湿度重要,所以经常看到意蜂采水比中蜂多,特别是早春,过早的春繁在不利于意蜂飞行温度下很容易缺水,在存蜜充足的情况下,喂水显得极为重要,而这往往又最容易被忽视的。
    意蜂的抽风式更容易使花蜜水分散发,意蜂的高温,让蜂蜜更容易成熟。中蜂的蜂蜜含水量高,成熟慢,保存也容易发酵,要求的温度低,更不容易冻死,甚至露天蜂巢也行,南方冬天不停产,北方中蜂停产比意蜂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