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最多关键字:孔子思想研究: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12:33
孔子思想研究:仁

2008-07-11 21:40:15|  分类: 儒家文化 阅读131 评论2   字号: 订阅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大约没有什么问题。但什么是“仁”,说法就很不一样。孔子自己,就有好几种说法,比如“爱人”(《论语·颜渊》),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克己复礼曰仁”(《论语·颜渊》)。我自己比较认同的,是孟子的说法:“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仁,当然不等于“恻隐之心”,所以孟子没说“仁,恻隐之心也”。不过,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有“仁爱之心”了。

 

对仁的解释,《说文解字》:“仁,亲也。”《吕氏春秋》:“孔子贵仁。”(《不二篇》)《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寓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先秦时期其它文献多有论仁,《国语·晋语》:“爱亲之谓仁。”《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国风·齐·卢令》:“其人美且仁。”《尚书·金縢》:“予仁若考。”孔子吸收以往“仁”的观点,进而完善成为“仁”学体系。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立而道生”。“仁之本”就是“孝弟”,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孝经·五刑章》:“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广要道章》:“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百善孝为先是孔子最基本的道德伦理准则,同时也是治家之策。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核心同样是“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孔子认为孝弟是“仁”之本,正是其伦理思想的反映。伦理思想推而广之,就成为治国之术,进而构建“仁”学体系,其基石就是孝悌。

 

 

       二、克已复礼为仁

 

      仁学的基础为孝悌,如何使自己成为仁人?孔子的答案就是“克已复礼”。《论语注疏》马曰:“克已约身”。孔曰:“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克已就是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复礼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论语·雍也》:“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刑昊疏:“用礼以自检约,则不违道也”。《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一种重要的统治制度,具有安民定国的重要使命。孔子提倡克已复礼,目的就是使人们自己对自己进行约束,进而符合周礼规范。孔子进一步论述礼,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成为孔子判断是否合乎规范的标准,不仅是“仁”要合乎礼,视、听、言、动同样要合乎礼。孔子力主恢复周礼,《论语》中多次提到“礼”,“礼”的重要性仅仅次于“仁”。《礼记》、《仪礼》、《周礼》三部书为后人提供较详细的周代礼仪制度。孔子为何要坚持恢复周礼?当时社会制度相对比较混乱,违礼反礼之事时有发生,周礼提供较完善较系统的统治制度,君尊臣服等级观念,对巩固国家统治十分有益,且周朝又是理想中的仁义之国。孔子多次用礼来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也是属于正常。礼非孔子的创造,属于旧思想的范畴。

 

      

      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者,此言仁者必恕已。“已所不欲,无施之于人,以他人亦不欲也”。(《论语注疏》)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可强加给别人。孝悌是仁之本,克已复礼是以仁律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已及人。“仁”不仅要求人要自律、要自勉,还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对待他人要和善、要友好才能称之为仁。

 

      孔子对此进一步论述,《论语·雍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注疏》:“言夫仁者,已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于已,皆恕已所欲而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弗施于人,可谓仁道也。”自已要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仁”的作用不仅使自己“立”、“达”,还有他人,已经有“兼善天下”的意味。“仁”的作用很大,可以律他人,所谓“内圣外王”的观点部分是从仁的作用引申而出。自己的道德行为已经达到“仁”的标准,进而成为圣,那么外在的表现就可以称王天下了。可见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可以外化成政治统治思想。

 

       

      四、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包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等,是孔子先进思想的集中体现,孔子尊重人的人格。“始作俑者,其无后也”即是对不爱人行为的痛斥。“不教而杀谓之孽,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孔子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行为视为“恶”。“泛爱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泛爱而去接近人,律已可以安抚百姓。进而在《论语·子路》提倡“养民”、“富民”、“教民”。孔子“爱人”思想在当时十分先进,当时社会动辄争战,民死盈城现象时有发生。当时社会分为贵族、平民、奴隶三个阶层,矛盾十分激烈,孔子力主以“人”观念打破周代以来所形成的等级观念,是对人生命价值的一种张扬和呼唤,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在先秦诸子学说中,“仁”说的出现标志着新理念的产生,也标着关注人本体的哲学出现。尽管孔子“爱人”的“人”是有一定范围的,但在当时仍不失其先进性。“仁者爱人”说,成为孔子学说的核心体现,高度凝炼了孔子的哲学主张。

 

   

五、仁的两种状态

 

1、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即是以“孝弟”的秩序内涵为起点不断深化对秩序的认识和完善秩序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践行礼的要求。如前文所述,“克己复礼”是仁的一种状态。

遵守礼的规范,一般情况下并不难做到,尤其是遵守具有法律规范性质的礼的规范,还是人人都必须做到的。从外在表现看,不同的人其遵礼的行为状态也许相去不远,都可谓践行了礼的要求。但能否仅就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状态就可判定其遵礼即为“克己复礼”呢?显然不能。“克己复礼”作为仁的状态,应该是特定的思想情感状态和行为状态的和谐统一,遵守礼的规范,只有以恰当的思想情感状态作为基础和原动力,才能称其为“克己复礼”,即仁的状态。

 

“克己复礼”的特定思想情感状态是在“本立道生”的过程中产生的,即通过对“孝弟” 秩序内涵的信守和领悟,认识和理解礼的规范对于社会运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从而心甘情愿积极能动地约束自己以践行礼的规范。因此,“克己复礼”不是一般遵礼可与之相提并论的。与一般的遵礼相比,“克己复礼”更自觉,更恒定,更恰当,也更有效。由于“克己复礼”具有特定而深刻的思想情感内涵,在践行礼的要求时完全处于自觉而自然的状态,故能持之以恒,不会顾此失彼或稍有懈怠;由于“克己复礼”是基于对礼的规范本质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故践行时能行止适度、恰到好处;因此,礼作为社会规范其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和目的得以充分发挥和最大可能地实现。

 

  2、泛爱众

 

“泛爱众”,是指从“孝弟”的亲情内涵出发通过“近取譬”而达到对所有他人亲善和关怀的思想情感状态及行为状态,为仁的另一种状态。与一般意义上的善心善行不同,“泛爱众”是“本立道生”的结果,具有深刻的理性,因而其施行对象具有绝对的广泛性,其对他人亲善与关怀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也具有终极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