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742k.com:漂亮幼教老师告诉您怎样教育孩子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39:26

张润是这学期从三(3)班转来我班的,他爸爸常年不在家,与姥姥和妈妈住在一起。

    前两天张润的姥姥找到我,抱怨说张润转班后越来越差,每天放学都不愿意回家,回到家里也不做作业,磨磨蹭蹭的,她和张润的妈妈都没法管他了。看着老人心急火燎的样子,我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呢?我和谢老师眼里的张润可不是这样,不管是作业完成情况还是课上表现,张润可都比开学初刚进班时有进步,上课时发言很积极,并且正确率很高。除了考试时速度慢,没做完试卷挺让人着急外,其余各方面表现还真是不错。而且上次的第三单元测试卷他还出人意料地按时完成了,考了81分,这几天我还为他和朱创创这两个新同学的进步感到高兴呢。同一个孩子,老师和家长的评判为什么却如此不同呢?接着我又拿出张润在学校里做的各类课堂作业给她姥姥看,字迹比较工整,正确率也比较高,并且都能按时完成了,老人拿着本子却用鄂城话说了句“那怕好了?”说实话,我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不过问题还得解决呀,谁叫咱是班主任呢?于是我让人去把张润叫进了办公室。张润来了,很快瞅了一眼姥姥,站在了我面前。我还没开口呢,姥姥却先开了腔:“我说了要见周老师就一定要来的!”这时的张润目光闪躲、眼神游移,不太敢看人,看上去就像犯了大错一样。我示意张润不要太紧张,我只是从姥姥那儿了解到了一些跟我眼中不太一样的另一个张润。“你能够在学校里表现好,么就不能在屋里表现好呢?”还没等我说完,姥姥又来了一句。

    这时我差不多已能猜到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张润了,一个月前张润的妈妈也曾就张润的教育问题来过学校,这母女俩还真像,一样的要强一样的喜欢抢话说。

   “您能先让我说完吗?”我看了看姥姥。

   “好,你说,你说!”

   “有这么回事吗?”我问张润。他点了点头。

   “今天周老师也告诉你姥姥了,另一个妈妈和姥姥不知道的张润,那个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每一天都在进步的张润。老师希望你永远是老师心目中的那个每天都在进步的孩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可以吗?”张润又点了点头。

   “男子汉,说的就要做到!”

   “好!”

    让张润先出去后,我又与姥姥说了一阵,希望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过于唠叨,一定要多多鼓励孩子,真诚赞美孩子。

    老人和孩子都走了,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

    要是方法得当,什么样的孩子会教育不好呢?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和老师,教育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

    曾随手翻过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书名是《好老师不如好妈妈》。大意是经过大量个案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成才与否的关键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决定孩子成败的更多的是情商而不是智商,即人从小的行为习惯、情感意志、抗挫折能力等等,而这些又主要来自于父母亲的影响,年轻的家长们知不知道呢?
怎样教育孩子之二
担忧贫困会导致自卑
  贫困不一定是什么苦难,但一定是一种困难。虽是难,但利用得好,也是教育子女的一个契机。家庭真正的经济状况别对孩子瞒着掖着,别坚持“再苦再累我们一肩扛,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为什么不让孩子清楚家里的收支账呢?应该让他们从小懂得,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好孩子应该分担爸爸妈妈的忧患和责任。  “我们班里的孩子家长有买奥迪车的,就为接送孩子上下学有面子。”  “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家长们来头都不小,有好几家都住特别高档的楼盘。”
   “放假我准备带孩子去趟植物园,他们班有同学都去过海南了。”……  从把孩子送进幼儿园那一刻起,作为父母就得和各种不同背景的家长接触,其中也不乏势利之徒,如果陷入这种物质层面的攀比,只能越来越没有底气。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宋先生把大部分积蓄都花在孩子身上。孩子在一所收费很高的双语幼儿园。虽然只上了半个学期,宋先生还是感觉到了孩子的明显进步,说话间有时夹杂个英语单词,不用说,双语教育起了作用。谈话的时候会说到别的小朋友家里情况:谁家有两个保姆、谁家有两辆汽车、哪个小朋友给灾区捐款1000元。  如今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穷孩子和富孩子从穿的衣物、玩的玩具到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都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孩子从小就开始有了潜在的“阶层意识”。况且孩子从三四岁起彼此就有相当的交流,议论起各自家里的情况口无遮拦。宋先生和很多家长都担心,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穷,会丧失自信心。  父母不介意孩子才能释怀  如果父母做人有自信,虽然无法改变生活水平,但贫困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减小。某学校教研部主任孙艳芳认为,只要教育机会相对公平,穷孩子在和富孩子的竞争中有相当的优势。从培养孩子的角度看,穷是该露而不该藏的。  不要掩饰自己的穷。孩子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家长遮遮掩掩,不仅遮不了穷,反而会让孩子看到你的心虚,觉得穷实在是丢脸的事,这才真正会打击孩子的自信。美国一个家里没有汽车的学生,被别的孩子问:“你们家怎么没有车?”孩子回家问父母是怎么回事。爸爸痛快地告诉她:“爸爸妈妈买不起。”家长能理直气壮地这么说,孩子就不会觉得穷会低人一等。后来孩子上学了,一个小朋友来家里玩。小客人看看他们家,问:“你们家算穷的还是算富的?”这名同学大方地说:“我们算穷的。你呢?”对方说:“我们算富的。”这时,穷对他来说,不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坦然接受贫穷的现实  富足的家庭可以拿很多礼物来满足孩子,但贫穷则为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意提供了其他机会。贫困家庭的父母从小就设法使孩子懂得:想要一个东西,父母要付出比别的家长更大的努力才能得到。这一来教育孩子珍惜,二来给孩子自信:不管怎么样,父母会为你付出一切,会全力支持你。虽然孩子觉得自己拥有的物质少,但拥有的感情多--其实很富足。这也是孩子一生快乐的源泉。  “穷父母”还应该让孩子懂得:穷是个要坦然接受的现实,但这个现实可以改变,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
怎样教育孩子之四
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试析如下:一、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在家庭中有广泛的表现,只不过这种发展的萌芽有时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而被忽视了。所以启发家长重视幼儿在家庭中的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环境。幼儿园一般都开设了家长学校,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理论,介绍幼儿教育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能够重视幼儿在家庭中的各种求异思维的表现,使幼儿所萌发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如幼儿在家庭里一般不受拘束,他们在亲情的影响下,敢于摆弄家中的一切东西,甚至对父母的专用物品,他们也敢于探究,即使因此受到过父母的责罚,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仍然会对未曾了解清楚的物品再产生探究的兴趣。另外父母的专业爱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幼儿的学习指导方法等因素对幼儿的思维能力都有重大影响。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文学家的孩子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熟悉斧锯;军事家的孩子会摆弄刀枪。”这说明家长的职业及专业爱好对幼儿的兴趣有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还只是模仿式的教育。我们所强调的家庭教育因素,实际上是要求家长要重视幼儿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因素。幼儿向父母提问时,父母应该怎样回答。幼儿在探究兴趣的作用下把一件新玩具给拆毁了,或者把父母喜爱的物品给搞坏了,父母应该怎样处理?等等。广西某画家为国庆展览作画时,因接待来访的客人离开了画室,孩子出于好奇和表现,用画笔在父亲即将完成的画稿上涂了几笔,使一幅优秀作品遭到了破坏,而这位父亲并没有责罚孩子,而是从孩子的表现中看到了幼儿创造的萌芽,于是他便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和创造的条件,这位孩子终于在美术方面有了惊人的发展,其作品《百猴图》不仅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而且被国外美术大师称为惊世作品。二、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非常多,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同,可以使幼儿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的欲望,所以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广泛了解客观世界的知识,丰富幼儿社会和自然的感性知识和经验,还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首先要重视对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各种教育活动中所要培养的一般智力因素,而对幼儿未来成长起关键作用的是其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这是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和加强的方面。如游戏活动《建公园》,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积木和玩具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构思一个公园。幼儿在活动中会按照自己对公园知识的了解以及自己自己对公园功能的认识进行创造性的建设,当游戏结束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源于生活实际,但远远高于现实生活的具有明显儿童特点的公园模型在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幼儿在故事表演中增加和减少的语言,添加的各种动作和情节;在音乐学习中唱歌时的即兴表演动作,美术课中对画中内容的构思和设计等等,都是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幼儿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教给幼儿学习和求异的思维方法更重要。
三、利用游戏的实践功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模仿社会生活的活动,也是幼儿以自己的条件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在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压力,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去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所以游戏又是幼儿的主要实践活动。如在结构游戏活动中,幼儿要摆弄玩具,使用各种游戏材料进行构造性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构思和表演活动,而幼儿在构思和表演过程中必须对表演内容和表演方式进行一定的想象和再创造,其结果不仅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发展同时还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等,都具有使幼儿进行再创造的条件。所以游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模仿性的实践活动,但它毕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发展自己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场所和氛围。如某幼儿在作画时,为建筑工地的上空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当教师问为什么时,他告诉老师“工人叔叔太热了,我画一个绿色太阳,让工人叔叔不热。”这个想象虽然过于离奇,但却蕴藏着幼儿将来创造特殊防暑用品的可能性,因此,这幅作品的创造意义远远不是一幅画本身的艺术特点所能表达出来的,可见利用游戏的实践性功能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四、鼓励幼儿提问,让幼儿在思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幼儿在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向教师发问,这是幼儿探索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幼儿向教师提问,本身就是一次求知活动,在幼儿主动求知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并给予耐心细致地回答。在幼儿向教师提问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幼儿,支持他们大胆而经常性的提问。另外还要注意,对幼儿提问是否由教师立即回答一定要根据幼儿提问的内容和性质决定。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较难,则应该由教师向幼儿作出正确的解释,如果一时不能立刻回答,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立即回答。对幼儿提出的较容易的问题或经过幼儿努力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自己想,或者由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找出答案,如果其他幼儿能回答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相互讨论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求知和思考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常识课《浮力》,幼儿问教师“为什么铁不能浮起来,而木块能浮起来呢?”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能装水的容器和天平,启发幼儿称水、木块、铁块的重量,鼓励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当幼儿发现了木块、水、铁的重量不同时,实际就找到了正确答案。在幼儿提问到自己寻求答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成功的思维能力训练过程。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很大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和训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能力的训练,为未来的人才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教育孩子之八_
调查证明,隔代人带孩子,成功率不足30%。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付出了一切,收获却不尽人意呢?看一看下面的几个隔代教育误区,也许您就会明白了。
误区一: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有的老年人对孙辈有求必应。只要是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还有的老年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
,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之所以产生上面的这几种情况,主要还是“隔代亲”的“亲”字泛滥,祖辈对孙辈常常包办代替一切,有求必应,缺点包容,错误体谅。这样的教育容易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一些专家还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小学生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大,许多事都能在自己动手做,胆子大,能吃苦,一般的摔跤、碰伤像没事一样,很小就会过马路等。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学生则不然,有的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能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干。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误区二:以经验代替科学,垄断对孙辈的教育权。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归结到祖辈们身上,年轻一代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各种不科学的观念和方法。但比较而言,祖辈们的确更容易靠经验来带孩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祖辈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时至今日,他们学习新知识较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米都多”。因此,“经验”与“科学”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了。误区三:祖辈世界隔代传播。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某些差异。通俗一点儿讲,有不少老人看问题的眼光陈旧一些,与时代发展不合拍。如果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和这样的老年人呆在一起,容易导致教育上的“脱代”。误区四:容易造成亲子隔阂。亲子隔阂可以说是隔代抚养的又一个不良后果。这里涉及到的亲子隔阂包括两层:一是祖辈们对父辈的隔阂,一个是父辈与子辈的隔阂。祖辈对孙辈过于溺爱,或者为了笼络孙辈的情感而经常给孙辈一些“小恩小惠”,父辈看不惯就有可能从中进行矫正;父辈管教孩子,祖辈如横加袒护与阻拦,这些都会导致祖辈与父辈的矛盾。二是祖辈的过分宠爱和父母的严加管教,会使儿童在感情上形成错觉;只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爱我,爸爸妈妈并不爱我。于是,虽然是同样的爱心,却导致了双重的伤害。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的亲情就会发生转移,把情感转移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另一方面,相互不一致的教育态度会使孩子觉得用空子可钻,因此形成教育上的“防空洞”、“避风港”,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的 
怎样教育孩子之十 三大纪律:
一、生活规则必须遵守。作息时间、物品摆放、饮食卫生、不影响人大人作正事。二、道德问题不得迁就。孩子做错事,批评并且讲清楚道理。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穿衣、睡觉、背书包等等,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自己的物品自己管理。八项注意:一、不要要求完美。有的家庭,无论孩子表现如何出色,都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会反复强调“下次要更好”。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子女,通常会不停地对自己有“新要求”,不懂得欣赏別人的优点,
 更不懂得对别人的“瑕疵”给予包容和理解。二、不要喋喋不休。有的父母习惯于不停地向孩子发号施令,或是叮咛再三,或是详尽安排子女生活的细节,不让子女有机会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这类家庭的子女通常自主性较差,不会自发而主动地做事情,常常需要別人提示,习惯于听从命令。三、不要有求必应。有的父母为了成为子女心中的“好父母”,不惜对子女千依百顺,甚至对子女很不合理的要求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子女,往往任性跋扈,易发脾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感受。四、不要过分保护。有的父母为子女考虑得颇为“周到”,往往是子女还未“开口”,就为他们做好了种种安排。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子女,往往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同时期待所有人爱护自己,由于过分脆弱,稍不如意就会觉得委屈,或者认为是別人亏欠了自己。五、不要对子女的健康状况过分忧虑。有的父母时常会毫无原由地担心子女生病,或是营养不良。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子女容易对自身的病痛极尽夸大,尤其期望在“病”中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且以身体健康或心理情绪来控制家人。六、不要严厉苛刻。有的父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要想让子女未来有出息,体罚教育不可免。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子女习惯看別人脸色行事,通常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害怕受到处罚,极易形成双重性格,缺乏自信,没有勇气接受新挑战。七、不要疏于照顾。有的父母因忙于事业或生计对孩子疏于照顾,致使孩子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被忽视。这类家庭的子女往往较难与別人建立亲密关系,没有归属感,缺乏自我意识,不知何去何从,容易产生绝望情绪。八、不要冷漠或淡薄。尽管有悖常理,但仍有少数父母对孩子感到“讨厌”。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内心极度脆弱,性格自卑孤僻,经常会自我伤害;怀疑別人可能会讨厌自己,且先离弃別人。 
 
 
择园找个有责任感的老师  第一要素:师资水平
  关键:责任感、爱心、友善 
     “3岁上幼儿园,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第一次面临和家人较长时间的分离,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是他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进入社会化学习的重要一步。”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博士耿耀国说,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老师的态度、情绪、期望,对孩子有很大影响,比如,老师表扬,孩子会高兴,老师批评,孩子会惊恐。
  “孩子和成人不同,重要人物对成人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直接的。”耿耀国说,如果老师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孩子就会朝着这个积极的方向塑造、成长;反之,如果老师对孩子丧失信心,孩子更容易自暴自弃、退缩。
  所以说,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师资水平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但是,这不是说师资水平意味着高学历或名园背景。
  “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感,对孩子需要的敏感,对孩子态度上的友善,这是衡量一个幼儿教师水平的关键。”耿耀国说,一个学历、教学水平再高的老师,如果言语间冷落甚至威胁孩子,很可能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此外,幼儿教师的水平和班级人数也有一定关系。许多家长争着让孩子上“名园”,也许师资水平本来不错,但一班四五十人的现状,即使爱孩子的老师,也很难顾及每一个孩子。
  “孩子被老师忽视、不受关注,就会缺乏自信,情绪受损,甚至退缩。”耿耀国说,尤其名气大的幼儿园,领导和家长对老师要求也更高,老师在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压力面前,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有可能对孩子态度生硬、缺乏人性化关怀,不经意间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怎样教育孩子之十一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您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您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您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14、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15、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为您不敢严厉管教,总是哀求孩子。17、如果您的孩子撒谎、骗人,是因为您不够宽容,喜欢惩罚孩子。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击他人,是因为您对他的讽刺和冷眼太多。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为,是因为您常用暴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20、如果您的孩子意志不坚强,惧怕困难,是因为您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有以上三种状况就说明您的家庭教育处于“亚健康”状态了;有以上四种状况就要随时注意您的教育方法了;有以上五种状况就说明您的家庭教育出现严重问题,必须请专家指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