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怎么改大贵:苏州河光影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7 03:32:22

上海谷底的苏州河,究竟是什么样的面孔?上海滩的一位文人说:“她富有且风韵万千;她瑰丽且长袖舒舞。”另一位却说:“在这阔气的都会里,它是一个以前的穷亲戚。”苏州河水由西向东缓缓流入黄浦江,但是上海的都市化则是从东面的河口开始的。自然与社会的逆向冲击,使苏州河不仅仅成为上海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象征,更重要的是积淀了上海人与众不同的心怀和胆识。西方世界旺盛的生命力和浸润性,以强悍的姿态从海口向内陆进发,却被弯弯曲曲的苏州河消蚀成面目全非的都市幻境。不信哪一天你沿着苏州河一路走走,从东向西也好,由西向东也罢,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境悄然地发生着莫名的变化。两岸的建筑和两岸的人文,说出了苏州河隐藏许久默然情怀,就像是一个试图寻找归途的游子,迷失在新时代的巨变中,有着说不出欢喜说不出忧愁的复杂心境。

 




于是我们看到这些摄影家镜头下的苏州河,更是一条魔幻的河流,也是一条令人恍惚的河流,或者说,这些斑斑驳驳的海上光影,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上海,更重要的是一些对上海有着刻骨铭心情感的摄影师心灵外化的上海,所以才可能折射出一些魔幻、一些恍惚,一些完全超越纯粹光影之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苏州河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时间性,只有一段必须的生存法则,如同正午阳光下的河流,仿佛不再有流淌的动感。就像下面一连串形容上海海派文化的词汇:通俗的、大众的、白相的、功利的、商业化的、摩登的、殖民地的,等等。如同一位高明的炼丹士,在超然自若的熔炉中炼就了一付适者生存的无功利色彩的众生百态。





于是沿着苏州河的光影我们看到了来自陆元敏和朱钟华的传统遗存,一个是单色调的苏州河,一个是色彩华丽的河边女人。如此强烈的反差正好构成了都市影像的两个极端,或者说让人嗅出了上海人独特的沉稳和机敏。苏州河就在这样一个恍惚不定的思维逻辑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留给都市的记忆和都市的未来!同时我们也看到,秦智渊的苏州河以其独有的华丽,亮出了上海的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徐柏清的河边街景,更是带来了一片恢宏和庄严;如果说邵毓挺的景观既魔幻又恍惚,那么陈骏的街景以其更为老到的视觉语言,超越了真实的局限;周明的“今夕何夕”是他都市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相对蕴含着更多玄机的一次大胆尝试;而卓松龄LOMO风格的上海画卷,则折射出更为年轻的苏州河故事……





让人欣慰的是,展览中的都市影像,绝非是当今中国摄影界在所谓的主流意识鼓励下大批量生产出来的荒谬瞬间,而是通过应有的文化底蕴,凭感觉去触摸生命的个性化都市空间——尽管恍惚,尽管魔幻,或者有时候真实得让你产生超现实主义的幻觉!所以说,这些影像好就好在都有迷人的生命气息,很有质感,很有力度,光和影的氛围也许不一定是唯美的,却是鲜活的。正因为如此,让人对上海的过去有了些许留恋的情怀,对上海的未来也有许多期待的理由。所以我才说,苏州河是一种象征,是日落时分那一片波光里永远无法参透的禅意。没有分明的节奏,没有一成不变的旋律,也没有连贯的情节。每一个上海人心中的苏州河,都是一抹若即若离的光影,和你须臾不离,却又不知流向何方…… 



再次预告:2月17日(周五)上午10点,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普陀区铜川路1869号近真光路)有一个影展开幕式:《苏州河光影录——2012上海摄影邀请展》,汇集了上海八位摄影师的作品,他们是:朱钟华、邵毓挺、陆元敏、陈骏、卓松龄、周明、徐柏清、秦智渊,欢迎光临。展览持续到3月4日,周一馆休。欢迎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