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介绍自己外貌:江苏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工作简报(2011年第35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0:49:27
发布日期: 2011-12-16
目   录
●太仓: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  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盐城:创新思路  积极作为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和谐兴达  建设幸福家园
【地区推进篇】
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 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中共太仓市委  太仓市人民政府
太仓市现有2000多家外资企业、6000多家制造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达25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角、社会联动、劳资共赢”的推进格局,劳动争议案件连续四年下降15%以上,无重大群体性上访、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职业病事件、无重大环保事故。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市。
一、强化责任意识,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合力推进。一是增强法制观念。《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市领导带头学,市委中心组学习聘请专家讲课,人员扩大到市、镇主要领导;企业深入学,各镇区、各部门、各行业协会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轮训班68期,参训15000余人次;社会全面学,通过新闻媒体、咨询站点、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实行联动推进。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协调互补,形成合力。市政法委每月召开矛盾排查会,做到心中有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合署办公,共创共建;各职能部门、镇区建立应急处置班子,不断提升处置能力;劳调组织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五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实现调解组织多层次、形式多样化;强化企业党群组织建设,全市100人以上企业建会率98%,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率94.6%。三是创新管理手段。在全省率先实行劳动关系“两网化”管理,全市村、社区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市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建立“劳动保障卡”制度,实现对劳动者服务一生,管理一生;建立“业务信息平台”,联网企业2980家,实现企业用工情况审查、劳动合同备案、参保经办申报高效率、法制化;建立全国首个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劳动关系实时动态预警、提示;建立劳动仲裁信息化办案机制,实现案件审理公平公正。多年来裁审一致率达到95%以上。
二、强化指导服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用工主体。太仓市多措并举,引导支持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担当主角。一是指导企业规范用工。人社部门同步参与招商引资,及时提供劳动保障咨询服务,让新企业感受到劳动关系和谐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投资环境”;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千名干部下千企”的重要任务;指导企业建立定人、定时、定点的劳资沟通机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企业内部;运用太仓港创建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园区的成功经验,指导企业争创“和谐诚信企业”,全市“和谐诚信A级企业”达到2000多家;指导企业预防共性问题,选择代表性案例,举行庭审观摩,以案说法,审理一案、启发一片。二是帮助企业稳定用工。树立5家典型单位,培育50家示范单位,引导企业推行工资协商。建会企业工资专项协议签订率90%以上,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127份,覆盖企业4603家。金融危机时期,及时出台稳岗减负措施,实施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岗位补贴,引导企业与职工抱团取暖,共度时坚。每年开展外来务工人员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现状和愿望,及时与企业沟通,指导企业合理调整用工管理措施,多年来春节后职工返岗率95%以上。三是促进企业择优用工。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每万人中拥有各类人才1850人。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258家,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了让求职者合理选择就业岗位,自行研制了职业能力测评工具,指导求职者量才选岗、量力上岗。
三、强化人文关怀,助推职工体面就业。劳动者不仅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参与者,更应成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分享者、受益者和推动者。一是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市、镇、村三级信息联网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及时找到工作,在市客运中心设立真彩大屏,实时发布就业招聘信息;为了让求职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开发了企业形象推介系统,在提供招聘简章的同时播放企业实况短片;为了方便让外来务工人员与家人联系,推出“家庭亲情”手机套餐服务。二是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实施全民技能培训工程,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不断增强本领、增加薪酬。五年来组织培训1126期,参训75353人次,达到技能等级59671人,发放培训补贴2429万元。今年评选出38名高技能人才,每年享受5000—15000元生活补贴。建立了500多家职工读书站,激励职工汲取知识营养,提高综合素质。三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多年保持99%以上。引导支持职工理性维权,建立统一受理、分类处理、部门协理、限时办理、规范管理“五个理”的信访调解机制,开辟农民工劳动仲裁维权绿色通道,建立法律援助机制,近年来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75%以上。
【三方推进篇】
创新思路  积极作为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盐城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增强企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把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作为创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成立创建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市、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创新思路,积极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盐城市的具体做法是:
一、部署与落实齐抓。自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以来,全市各地按照省三方委关于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狠抓部署与落实,大丰市、射阳县、亭湖区等地都是以党委、政府名义进行部署、表彰,建湖县实行了镇、企业联动创建机制,响水县把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与党建工作同步推进,滨海县、阜宁县人大、政协对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进行视察、调研,使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成为党政重视、企业看重、员工欢迎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系统都相继制定了本地本系统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计划、措施,通过召开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推进会,对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009年5月,市三方委员会在盐都区潘黄镇召开全市“和谐园区我的家”现场经验交流会暨深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推进会,使创建活动从点上的落实发展到面的覆盖,从普遍号召到有了具体的规划和推进载体,从一方主动到多方联合推动,形成了一整套的创建工作管理制度。如:情况通报制、检查考核制、评估改进制、表彰奖励制、动态管理制,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正常、深入、持久开展。2010年5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路,积极作为,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表彰奖励先进、正面激励引导,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的热潮;坚持紧扣当前形势、研判存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市县联动,维护职工和企业双方合法权益,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浓烈氛围;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从支持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劳资双方和谐相处,互利共赢。
二、企业与职工共创。企业与职工是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的两个主体。盐城市在创建中坚持“五个一”活动:年初进行一次原始评估,对照创建要求查漏补缺;制订一份年度创建计划书,确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进行一次创建责任分解,明确时序要求和落实责任;年中进行一次动态评估,衡量创建工作进展和成效;年底进行一次综合满意度测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要发挥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积极性。因此在推进工作中着重倡导“五共”:一是共识。企业和职工对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要认识正确,形成共识;二是共商。企业与职工要把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列入平等协商的内容,共同商定创建的内容和目标;三是共创。企业与职工要从各自的责任、义务出发,共同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四是共评。创建情况要向职代会报告,接受职工代表评议,企业方对创建情况进行评议、对照;五是共享。创建的成果要让企业和职工共同分享,实现互利共赢。
三、内容与形式同步。2009年市三方委员会把创建工作与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结合起来,与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助企业克难、促企业发展、维职工权益”活动结合起来。制定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实施方案,街道、乡(镇)成立了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社区成立了劳动关系协调小组,配备了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处理辖区内劳资矛盾,发挥了重大作用。金融危机发生后,市三方委员会以保岗位、保稳定为主线,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组织百名企业家签名向全市企业家提出在此期间“不裁员、不欠薪”的倡议,选树企业与职工抱团取暖、共克时艰的典型,指导企业就稳定用工岗位、保障工资支付、支付经济补偿金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集体协商,增进劳动关系双方的信任与信心。2010年市三方委员会把创建工作与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与“三才三千”行动结合起来,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市开展了“民主管理家家到”活动,推动了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工资协商、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夯实创建工作的基础。2010年,盐城市下发了《关于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关于指导企业工会组织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修订完善了不同类别企业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完善了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制度,出台了《盐城市集体合同审查办法》,建立完善了《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方案》,不断创新创建形式,不断充实创建内容。
四、激励与约束并举。2010年,盐城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市政府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5个先进集体,2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创建活动开展5年来,全市有1家企业表彰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企业,31家企业被表彰为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60家企业被表彰为盐城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通过表彰推进了创建工作。为了切实防止表彰时搞创建、少数企业搞创建的现象,2009年下半年,盐城市三方委员会在全市开展“评估改进行动”,下发《关于开展省、市表彰的“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自查、自评活动的通知》,要求受表彰的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对照条件开展自查、自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认定继续保持称号企业56家;整改提高企业4家;取消称号企业4家。对已获得各级表彰的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回头看”,开展“评估改进行动”,实行“动态管理”,促进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发展,促进基层认真抓、扎实抓、长期抓,实现创建工作面的扩大、质的提升。
【企业创建篇】
打造和谐兴达  建设幸福家园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6100多人,年产钢帘线40万吨、资产上百亿元的大型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生产基地。2006年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2010年实现产值63亿元,利税11亿元。近几年来,公司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勉励兴达公司“要为地方多作贡献”的嘱托,始终坚持把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目标理念,注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调动职工主动性的协调,注重劳资关系和谐与企业规范管理的协调,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快速发展的协调,大力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国关爱民生公益模范集体、江苏省民营企业就业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重民主,广泛宣传,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环境
完善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把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明确写进公司章程。每年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向代表汇报工作,请代表审议年度工作计划、各单位内部工作责任书,对中高层行政领导进行民主测评。利用兴达电视台、《兴达人报》、内部网络拓宽厂务公开的形式,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资金使用、大宗物资采购的公开,受到了职工高度评价。
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颁布后,公司适时对劳动用工、劳动争议调解等规章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有效保证了企业规范管理。公司劳资双方坚持每年通过平等协商,合理制订集体合同条款,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审议权和监督权。多年来,公司从未发生过一起集体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保率、集体合同履约率始终保持100%,公司不欠职工一分钱,广大职工普遍感到满意。
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兴达公司经济效益大幅下滑,针对企业实际,兴达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承诺一旦效益好转,立即上调普通职工工资15%,中高层管理人员上调5%,并当场与工会方代表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009年公司效益好转后,公司行政方主动向工会提出职工工资增长20%,远超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中规定的15%的目标。近五年来,兴达人工资年均增速约为12.4%,职工工资的大幅增长,有效增强了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爱员工,加大投入,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条件
改善员工居住条件。2004年,兴达公司在原有一幢职工公寓的基础上,又征用土地200亩,投入1.2亿元新建了能容纳2000多人住宿的职工小区。每个公寓住3人,配备标准为木地板、空调、彩电、浴缸及抽水马桶等,房租由公司贴补。生活小区内食堂24小时就餐,超市18小时服务,医务室24小时就诊,大大方便了职工。2009年,兴达公司为了进一步改善职工居住环境,再次投入巨资1.5亿元,兴建了600套标准更高、设施更好的75平米夫妻公寓,有力提升了职工的生活质量。
大幅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每逢暑期,公司都要开展“送凉爽”活动,为广大职工发放饮料,同时24小时提供绿豆汤、大麦茶、鲜鱼汤,发放风油精等防暑物资;每逢中秋,给公司全体员工赠送专门定做的精美月饼;每逢年底,除了定期开展“送温暖”和发送大礼包活动之外,还组织外地员工进行聚餐。2007年,公司推行《员工福利保障计划》,通过对职工生病进行医疗费用报销,对双职工购房进行补助的措施,极大增强了全体员工医疗和住房保障能力。2009年,兴达再次推行了免费工作餐计划,仅此一项,兴达公司每年新增费用近2000万元。
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公司兴建了高标准的图书馆、网吧、健身馆、浴室等,免费对职工开放。每年定期举办职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事迹演讲会、“兴达杯”职工歌手大奖赛以及各类文艺晚会活动,并开展旅游、野炊、看电影以及各类团队拓展活动。举办兴达版的“非诚勿扰“活动,为公司12名青年牵线搭桥成功。这些活动不仅陶冶了职工的精神情操,也丰富了兴达文化,增添了企业发展的活力。2010年兴达荣获全总颁发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三、抓安全,强化管理,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保障
注重安全生产教育。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级责任制,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教育和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安全法制意识。多年来兴达公司从未发生过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多次荣获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注重预防职业病危害,不断改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在发放足量的劳保用品的同时,公司强化对员工执行制度情况的督查,定期对从事特种岗位的职工定期体检,对易发生事故的关键处,设置预警设施和提醒标志,切实维护员工的安全健康权益。
有效预防交通事故。近年来,针对本地区车流量大、路况复杂,职工上下班途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现象,公司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狠抓职工戴头盔管理,明确未通过年检车辆、未参加车辆保险、不戴头盔上路等违反道路管理条例的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进厂内。近三年来,兴达公司无一例人员伤亡事故,2010年1月兴达公司获得了平安企业的荣誉称号。
四、树形象,履行责任,为和谐劳动关系增光添彩
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兴达公司提出了“胸怀蓝色理想,创造绿色世界”的环境方针,积极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努力提升兴达公司环境管理水平。公司先后投入4.3亿元,对六厂环保设施和各厂废水管道进行了彻底改造,采用沙浴和水淬火工艺取代原有的铅淬火工艺和中水回收技术,以及新上盐酸再生回用装置,实现了废水微排放,增产减污。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2007年,公司向几个落后乡镇派去了10位业务骨干,每人带去10万元支持当地的经济建设。同时,在当地建起了兴达人力资源基地,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渠道。近几年,兴达公司使用本地落后乡镇劳动力1600人。
成立兴达爱心基金会。2008年7月,公司出资400万元在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成立了江苏兴达爱心基金会,目前已资助社会困难人员160多人。这些年累计捐赠款项和物资总额达8000万元,充分展现了兴达社会责任文化,为兴达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