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少林七秀歌:《姑苏繁华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19:58

    最近,我到故乡苏州踏青,那天我从山塘街一路徒步去到虎丘山,途经半塘,在万福桥的桥墩上看到放大复制的《姑苏繁华图》,感到非常新奇和亲切。记得两年前,我曾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举办的特展里领略过这幅稀世珍品的风采。

  《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画家徐扬所绘。此画一直为清官珍品,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作者徐扬字云亭,苏州府吴县人,家住苏州阊门专诸巷,监生出身。擅长人物画、界画,花鸟草虫也很工妙。

  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时年40岁的徐扬进献画册,受到乾隆的赏识,遂钦命充画院供奉,乾隆十八年钦赐举人,后为内阁中书,长期供奉清廷画院。清朝仿照前朝,也在宫廷延纳画家,从事绘画创作。乾隆年间,内务府下设有如意馆、画院处等机构,广置绘画、画样设计、雕刻等多方面的人才。

  当时对宫廷画家有一套管理的章程,宫廷画家必须有朝臣、地方官员举荐,或通过献画、自荐,经过考核,方能进宫供奉,一般称为“画画人”。宫廷画院里除了中国本国的画家外,还有若干欧洲来华的画家。徐扬在画院里就受到过外籍画家艾启蒙、贺清泰等人的影响。乾隆第二次南巡后,乾隆二十四年,徐扬为歌颂乾隆盛世,精心绘制了《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一卷。乾隆二十九年,徐扬又奉命绘作《乾隆南巡图》,经过7年,画完绢本12卷。乾隆三十六年始再画宣纸本《南巡图》12卷,于乾隆四十年完成,并交苏州织造配玉撇、袱匣。

  清朝前期,苏州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至乾隆年间,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姑苏繁华图》从右至左,由西南的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经过横山、石湖,历上方山、狮子山,由乡入城,然后穿越苏州最繁华的市井盘门、胥门、阊门,再经由七里山塘,直到苏州名胜虎丘山。画家仿宋《清明上河图》,运用我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融时空于一炉,摄万象于毫端,整个画面用工笔彩绘,巧妙地综合了山水画、界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画种的优长。作品剪裁得当,布局严谨,使绵鶤数十里的湖光山色、市井景象尽收眼底。画卷中既有苏州城乡全貌的鸟瞰,又重点描绘了灵岩山前、木渎镇、苏州城、山塘街这一村、一镇、一城、一街的具体景观,既有炽烈的高潮,也有闲淡的情调。

  据统计,画中人物约有一万二千人之多,商店二百三十多家,各式桥梁五十余座,水上船只、木筏近四百只。画中人物,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是老叟,还是孩童,个个神情姿态各异,个个栩栩如生。画中的400条船只,大小、形状不同,有的满载着大米、棉花、柴草和磁器,还有一甏一甏的老酒、酱油和酸醋。那河中的游艇,可以清晰地看到船上有人正在品尝苏式船菜,有人正在抚琴歌唱。画中阊门至枫桥十里长街,各式各样的店铺鳞次栉比,百货充溢,单单丝绸店就有十四家,棉花、棉布店有23家,还有多家饭店酒楼,有的大摆酒宴,有的随意小吃点心、馄饨糕团。其他还画了草席店、金银首饰店、磁器店、铜锡店、卫生间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真正一派“江南大都会”的景象。画中还画了若干体现当时苏州百姓生活情状和民情风俗的生动细节和场景,如百姓躬耕渔樵、学子诵读诗文、官衙审案、嫁娶拜堂、商贾买卖、戏曲演出、丝竹杂技等等情状,生动地反映出百姓的“众生相”,并点染出苏州这个文化古城人文荟萃、风情醇厚的特点。

  徐扬对苏州的大街小巷、运河港汊、各处建筑、风土人情等了然于胸,十分稔熟,加之他作画十分严谨、精细,据研究,画中的街景、衙署、寺院、桥梁等都与实物相符,连店铺的方位、分布也与文献记载吻合。虽然此画作成距今已历时250年,但画面中木渎斜桥、石湖、水盘门、虎丘等景观至今仍依稀可辨。而其画中所画山塘街头的一块“奉宪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记”,以及画中画到的木渎“社仓”、山塘的“普济堂”,说明那时已经注意到环境的保护,也已经有了慈善机构。这幅长卷无论是社风民俗、生活气息还是地方色彩都十分浓烈,是一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人们称它为研究清代苏州的百科全书,并不为过。

  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与清代的《姑苏繁华图》,前者描绘北方汴京的景象,后者展现江南苏州的风貌。就画的篇幅看,《姑苏繁华图》还长于《清明上河图》,这两幅长卷堪称为我国古代画苑中之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