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地图卓凤鸣:读书方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07:37
我会读书1:你会读书么?贾氏博读
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我们应该讲究读书的方法,学会智慧地阅读。
常有人说:想读的书太多,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工作太累太烦,很想读书没有时间;读了许多书就是在工作中用不上……凡此种种,困惑甚多。
面对精彩的图书世界,我们陷入了迷茫和彷徨的泥沼。其实读书,谁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果,谁都想用有限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读书者禅精竭虑地探索,莘莘学子,成功者寥寥。究其原因,不得法也。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具体来说,应该讲究读书的方法,学会智慧地阅读。
1、书香醉人我独醒
书香醉人,书痴更醉。要想获取最佳的读书效果,必须认识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如记忆优势、时间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人际优势、年龄优势等等。寻找自己优势的方法很多,如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可以系统地解剖自己、设计自己;运用哲学的方法,可以从原因和结果、变化和过程、对立和统一的思考中找出自己的宏观优势、时间优势、变化优势等等;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心理;运用生理学的方法,可以找出自己最佳的生物钟……
2、书山万丈平地起
书山万丈平地起,积累知识最重要。要想学以致用,读书成才,就必须筑起自己的知识金字塔。积累知识,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基础知识,就是指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是指最近知识,又叫“短平快”知识。即各种报刊杂志介绍的最新方法、经验交流、现代理论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业务素质等;“最近知识”的积累,像中国女排的“短平快”,接球就攻,拿来就用,落地开花,立竿见影,效果明显。“最近知识”的积累,可以补偿自己经验的不足,迅速地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
3、书海无崖莫迷航
书海无涯易迷航。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教学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思考中创新。
4、书市万卷适我取
书市万卷适我取,学会选择有成功。读书,要想在失败中成功,首先要学会选择。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民主化、个性化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读书的内容,选择读书的时机,选择读书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5、咬定书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谁有毅力谁成功。不论学习怎样革命,都需要获取成功的信心和毅力。毅力是一种等待,是一种分享,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宽容,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成功的力量。我们教师在读书、教学创新活动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其中会有风险,间或会有挫折或失败。但为了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创新型教师要敢于冒风险,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以大无畏的坚韧不拔的创新意志,以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向各种陈旧观念、教学法提出挑战。
6、书山有路巧为径
当您围绕着自己所选定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苦读和积极探索时,当您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最近知识”,常常会为自己没有创造不会创造而发愁、而焦急、而犹豫、而彷徨、而暗暗怀疑自己。这些症状就叫做学习的平面徘徊现象。处方是:赶快聚焦突破,争取初试锋芒。所谓聚焦,就是进行某一专题的研究。这样,知识之光就可以照亮某一点或某一处空间。到那时,您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7、书上得来终觉浅
读书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书上得来终觉浅,要出成果须躬行。明白地说,就是要学会整合获取的知识信息。具体来说有三个要点:一是广泛占有信息,二是要善于滤化信息,三是要科学地加工知识信息。
8、书破万卷求自如
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才。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实际上,我们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我们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知识信息,即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及时地投向社会。
9、会合作才能成功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的应用,关键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运用优势,扬长避短,学会合作,化不利为有利,选择最有利的学习目标,发挥自己的最佳才智,取得最优的实践效果。
教育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读书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读书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各种形态的读书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每一阶段的读书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而这些学习实践活动,都必须很好地合作才行。
10、宽容心态亲融融
读书必须有宽容的心态,有宽容自有精彩。会宽容自有精彩的人生,有宽容自有精彩的生活。读书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势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塞,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万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要做到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
知识的信息变化无穷,读书的形式复杂多样,读书的精彩奇异纷呈,但变化之中也存在着规律性。我们教师一旦认识了知识信息变化的规律,摸准教研教改的热点、焦点,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坚持不懈地读书自学,就可以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经验,事半功倍地取得教学与自学的最佳功效.
我会读书2:钱理群谈如何读书

关于读书,鲁迅说:“读书如赌博”。就像今天爱打麻将的人,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打,有时候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还继续打。打麻将的妙处在于一张一张的牌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而读书也一样,每一页都有深厚的趣味。真正会打牌的人打牌不计输赢,如果为赢钱去打牌在赌徒中被称为“下品”,赌徒中的高手是为打牌而打牌,专去追求打牌中的趣味的。读书也一样,要为读书而读书,要超功利,就是为了好玩,去追求读书的无穷趣味。周作人也有一个比方,他说:“读书就像烟鬼抽烟”。爱抽烟的人是手嘴闲空就觉得无聊,而且真正的烟鬼不在抽,而是在于进入那种烟雾飘渺的境界。读书也是这样,就在那种读书的境界——它是其乐无穷的。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最大失败就在于,把这如此有趣如此让人神往的读书变得如此功利、如此的累,让学生害怕读书。
读什么书呢?鲁迅先生在这方面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年轻人大可看本分以外的书,也就是课外的书。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知识分子说:“这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所谓巨人都是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现在一些学者的精神气质、气度、精神修养上与前辈学者有距离,而这个距离不是临时努力读书能够弥补的。精神气质差异的根本的原因在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在于缺少文理交融的境界。因此所谓如何读书,读什么书实际上是如何设计自我的知识结构的问题。要围绕着认识人自己来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周作人提出要从五个方面来读书:第一,要了解作为个体的人,因此应学习生理学(首先是性知识)、心理学、医学知识;第二、要认识人类就应该学习生物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历史;第三、要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要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第四、“关于科学基本”,要学习数学与哲学;第五、“关于艺术”,要学习神话学、童话学、文学、艺术及艺术史。
读书、学习是要有献身精神的。钱先生的老师王瑶先生在他刚刚入学作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对他说:“钱理群,一进校你先给我算一—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这二十四小时就看你如何支配,这方面花得多了,另一方面就有所损失。要有所得,必须有所失,不能求全。”
读书和学习,要有“沉潜十年”的勇气。“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沉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底子打好,才会适应这个迅疾万变的社会。“沉潜十年”就是这个意思。在沉潜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著作的时候,会面临两个难关:第一,面对经典你进不进得去;第二,进去以后能否出得来。因为东西方传统文化都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博大精深。在你没读懂的时候你可以对它指指点点,你读得越懂就越佩服它,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你就被他俘虏了,跳不出来了;这样,你就失去了自我,还不如不进去的好。
《我的教师梦》钱理群/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会读书3:好的读书习惯是人生的资本

如果你对书还有那么一点点兴趣的话,看看下面的分类,你属于哪一种?
买书者:几乎所有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买书,只要他们手里有足够的零花钱,这些人都是买书者。
看书者:在买书人中,只有一部分能真正看完自己买的书。然而看完了书的人,绝大部分仅仅是看了一遍,更多地是把书当成一本小说看完,只对书的大概内容有模糊的印象,就称他们为看书者吧。
总结者:只有极少部分人能有自己方式的读书笔记出来,保证关键知识的架构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随手可得。
成长者:在这些能写出读书笔记或是知识架构的人中,却也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够做到真正把书中的知识作为提升自己人生的工具,认真地去学习,认真地去研究。
持续成长者(Master):在这些认真研究书中工具的人中,能做到真正把书里的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行动体系中的更是少之又少,他们能不断地通过书中的内容反评估自己的行为以求改进。他们是真正金字塔尖分的人,他们通过一本书就能优化自己的若干行为习惯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使书中的方法带上自己的独特特质。他们从书中获取的能量是可怕的,哪怕只是一本书,就很有可能使他们的效率提高10倍,使他们从月薪1万跃升到日薪10万。
读书,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很多人是迈不过去的。之前在学校的学习压力成了日后看书的负担,多少会对读书有一点畏惧了。更不要说再用之前的那种心态去对待,但是,书总是在你用到的时候才发现它是金子。而之前你一直把它们当做是沉重的石头而扔掉了。如果你的时间足够充裕,可以拿一本好书细细的看去,读通读懂总结提升。如果这是一种奢侈的话,那么就每天抽出15分钟的时间去翻阅一本好书,一部经典,里面总会有那么几句话会启发你的生活和工作。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而这21天应该说,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既然这21天是个平均数,那我们用一个月的概念更好记,而且更保险,所以“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实际上,仅说培养习惯的第一月说“重要”是不够的,应当说是决定性的。
习惯的三个要素是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必要性是指这个习惯对人生很重要,因此要有很大的动力去培养这个习惯;可行性是指你对这个习惯设计要很科学,很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是指一旦你确定要培养这个习惯,最好用日记或工作日志等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让它每天来监督和提醒自己,这样才很容易把这个习惯养成。培养习惯时,最关键的是在前三天一定要特别认真,百分百的认真。如何让本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行为定势转变为习惯呢?
我会读书4:读书的层次与境界

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入门吸收层次。这些读者往往是一些外行,和刚刚进入研究方向的人员。他们看研究方向中常见的基础知识大杂烩类的书籍,比如《××××八十法》之类的书。他们喜欢看到一些定律和规则,这些都是很神奇而且有某些指导意义的法宝。但进入已久的研究人员若看这些书籍也会很有收获的话,也许只能说明研究人员没有下过功夫。
熟练掌握层次。对研究方向中的观点融会贯通,往往读深入研究的书籍,一般研究人员会进入这个层次,但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层次,因为太多的人看不清楚这个研究方向的轮子转动的规律,自己变成了小白鼠,进入一个无奈的循环:自己越是努力,越是无法控制地走入一种控制不了的转动和迷惑。但精明的研究者可以融会贯通,对方向的整体和关键点有清晰的把握。
通达创造层次。对研究方向融会贯通后,觉得行业内往往无书可读,只是关注一些新出来的思想和其他研究方向的书籍。这个层次的读书人已经把研究方向的技术问题升华到哲学问题,甚至是人类更加根本的问题,他们会轻松地创造出很多定律和规则,因为他们已经变成了这个研究方向的光,他们的存在就会照亮别人。
读书有三重境界:为知,为智,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和识见。为此,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但是,知识是别人创造出来的,我们用的是现成的,如果停留在这个境界里,你永远没有创造能力,只是重复别人的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知识。
为智,读书的第二重境界就是得到智慧。人有了知识、学问和识见,就要实践,自己也可以研制飞机火箭,当你苦苦写出了一本书,你就知道你经历了什么;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感悟,就没有真正的识见。当你怀疑知识,从实践中得到新的认识后,你就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境界,这是一个人得到智慧时刻  的绝妙描写。
为人,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成“佛”,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佛”,这是读书的第三重境界。对于这个境界,我的感悟还太少,只能把周恩来请出来,让大家知道这个第三重境界是什么样的。
我会读书5:儿童的成功源于早期阅读
引言:吾儿现上小学,他自幼3岁开始阅读,现在校功课表现都很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俺悟性好.这悟性的来由,下文所述,也许会有一定的道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时,就开始喜欢翻书、看书,想看懂书里的内容,这种求知欲望发展到5岁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出现人生的第一个顶峰期。孩子们很想看懂书里的知识,但是他们不认识字,就只能整天缠着大人讲故事来让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实践和经验告诉我:阅读是孩子们终身发展的基础。让5—8岁的孩子学会阅读,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而良好的基础。众多小学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小学三四年级是学习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阅读能力的强弱。阅读能力弱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数学应用题吃不透,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二年级是个关键期。我们必须让孩子们在这一时期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三年级以后“作文难”、“应用题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久的注意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随之形成。如果这一时期不抓紧,三年级以后学生会对作文产生害怕、焦虑、甚至抵触的情绪,阅读的薄弱更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尝不到学习的愉悦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终身发展。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对基础教育来讲:尽早阅读就是一切!”.
古今中外众多伟人、名人都是在五六岁时就会读书看报了,阅读兴趣异常浓厚,求知欲旺盛。最近美国《行列》周刊6月30日一期文章《我们的美国梦》里讲到查维斯一家五个孩子都上了哈佛大学。作为孩子的父母拉蒙和查维斯都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他们在每个孩子上学以前就教会他们阅读。尽早阅读使孩子们的词汇量极大地丰富,思维的内容无限扩展,理解的东西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也就会产生更多不理解的东西,于是他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对知识的追求更加迫切。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理解能力发展得越快。孩子们边阅读边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智力得到迅速发展。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儿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早期阅读技能,而且这种技能形成得越早越好。美国最新研究表明,学习阅读是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因为那些在低年级阅读成绩不好的儿童,即使今后经过更多的教育,也不大可能赶上阅读技巧好的同学。
研究发现:近一半的天才是在6岁之前就形成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大量的阅读,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无数信息量之间的相互碰撞提升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加速了智力发展,造就了他们的天才大脑。
西方国家由于没有认字的过程,一般的孩子6岁左右都能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7岁就要求写二十多页的论文,鼓励孩子去大量地查阅资料,扩大信息量。在国内由于无法逾越认字难关,受认字量的阻碍,一般孩子形成流利阅读的能力要到10岁,这个时间比国外的孩子足足晚了三年。
有这样的统计,全国识字写字研究中心对全国20所重点小学3-6年级中的1000名语文综合能力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个班级选最好的1-2名)进行调查发现:有85.4%的学生在5、6岁的时候能够流利地阅读书刊、报纸。这些学生都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大,因此都十分喜欢作文,甚至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小学语文新教材就是提倡多认字、早认字,晚写字,认写分步,尽早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的前提是认字,只有认识了足够量的字(常用字2500个左右)才能顺利进行阅读。因而如何快捷、高效、轻松地认字是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界的一道难题。多种方法的比较表明,超右脑认字是一种既轻松又高效的认字法,能让5—8岁的孩子在2—4个月内轻松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从而尽早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
另一方面,识字本身就能促进孩子们智力的发展。日本汉字研究专家石井勋博士经过14年的研究发现:“三——五岁是人一生中认汉字最快,记忆最强的时期,是识汉字最佳期。五岁开始学汉字,智商可达115,四岁学汉字,智商可达125,三岁学汉字智商可达130以上。”(四—七岁儿童的总平均智商为99.9,130以上为高智能。)
我会读书6:读书要有目的

读书必须认清目的。只有认清目的之后,读书的态度、认真程度、选择参考书、自学进修才会有一个新的角度,才会更有针对性。
一是读书为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智慧头脑。“见到书籍,犹如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这是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最好途径。宋太宗说“开卷有益”,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最基本的目的。莎士比亚曾这样描述读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类有了书籍这一营养品,才得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才得以立足社会,施展抱负。读书为知,还在于它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阅历。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过,“无法想象,有什么东西能像图书那样,人需要多少,它就赐给你多少;更想象不出,有什么东西像图书那样,不多不少地把整个宇宙献给你。”书里的世界五彩缤纷,观念也各不相同,读书是对人生经验的壮大,它能使我们见识从未历经的生活。余秋雨的散文,最近看他在全国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赛的“命题对话”,足不出户便可以游历大江南北,体会异域风情。从华美矜持的敦煌飞天到淡雅清丽的江南小镇,从震撼心灵的庞贝废墟到皇气熠熠的温莎古堡,没有了旅途劳顿、纷繁嘈杂,更多的是感受文明的力量,品味历史的沧桑。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21世纪,世界更加复杂多变,竞争也前所未有地激烈,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不只是校园里学子们的专利,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中立足,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不断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而读书无疑是学习最重要的方式。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博学从而多才,这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二是读书为已。为了修身、正己,升华人格和情操,使人修养身心,明理睿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尤其是在物欲膨胀的今天,久处其中的人们,难免会因琐屑小事而迷了心志、乱了头脑。此时就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先贤、智者们的智慧结晶,在阅读中理清纷繁的思绪,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生活在现在这个快速、多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随时需要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做出抉择。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变革正在我们身边迅速发生,我应该做的不是惧怕和等待,而是采取行动,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它,以充分的准备迎接它,利用它,让每一次变革成为我成功的起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对为己读书的最好诠释。人在俗尘,便难以免俗。读书,便成为追求人生目标的一个过程。其实,我们很难想象不爱自己的人,如何去爱别人,一个无能的人,又怎样去效力于社会。有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读书考大学,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长辈们含辛茹苦送孩子们上学读书,到老年希望晚辈给他们以孝顺,甚至希望过上比较好一点的生活。不读书,没实力,拿什么来孝顺呢?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升了自己的资本,将来找好工作,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不难体会如今家长带着孩子跑完校内跑校外,探寻名师访前辈的如火如荼之势。难道这不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动态写照吗?显而易见,为人生目标而读书,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社会,为别人,其乐亦无穷。
三是读书为人。感谢生命,关爱他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追求上说,还应该“为人”“为黎民百姓”而读书。“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读书,做人,奉献,用生命实践着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信念。为人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乐。古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今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周恩来年轻时代撰写过一首读书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中读书。”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一直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他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更是令人钦佩。读书的妙处,不在于所得,而在于所用。书本上的文字更接近于纯粹的理想和真正的智慧,能比平常生活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教益,每读一次都能有所知、有所获,并能以此造福他人,造福社会。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工作、家庭,能够信任关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事业和生活,勇敢地负起每一项责任,认真地履行每一个承诺。我想,这正是我们应该毕生追求和付诸实践的。古人云:“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这两句话是读书人生最好的概括、最生动的印证。
读书的时候就一定要认清目的,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分成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人的处事方式就取决于他们怎样安排和计划自己。很多人尽管很有上进心,每天也在学习,也有一些收获,但是被动的读书却没有丝毫具体的收获。就像跳高一样,如果没有选择合适高度的标竿,毫无目的地乱跳,就没有积极性,也就不会体会征服目标后的喜悦了。
我会读书7:读书的六种目的取向

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
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
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
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
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
第六种,是关于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而读书。
某某编辑好几次非常诚恳地请我写写如何读书。我到现在都没写,不是因为我对这个邀请不大接受,完全不是这样。恰恰相反,我是对这个邀请太重视了,太看重了。英文来讲,value it too much了,给予太高的价值了。因此,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写。
编辑提出的问题呢,没几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你读过的书中间,你认为哪些书非常好,值得向大学生们做推荐。仅仅这个问题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来回答,就是说在给出书名之前,就要花出很多很多时间来回答。为什么呢?根据我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也根据我观察的身边人读书的情况,我至少可以这么说,在今天,在现时代,读书的人,可能有非常不同的目的。有些书,好还是不好,值得读还是不值得读,怎么读,该不该推荐,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推荐者本人,更切近的、更相关的是他的读书的目的,而这个读书的目的,我刚才讲,是多重的,不是单一的。
多重的目的,在我本人身上吧,我就可以诚恳地告诉读者,就是我读书,从懂事开始以后,这么多年来,在中国读书,在国外读书,读中文的,读英文的,所谓的读书,大概能分成这么几种目的的取向:
专业的阅读 实用的阅读
第一种,出于学习一种知识。这个知识本身,当然,它同我本人的专业——无论是我做学生时选取的专业,还是毕业以后做教授、做研究工作相关的专业——在这个专业的眼光看来那些非常重要的知识。在这个为了寻取知识的目的之下,我能给你一系列的书名。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本人以前在国内学的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到海外学习的专业又不同,那么,至少到现在为止,在这三个不一样的大的专业领域里边,有些知识性的东西我必须读,如果不读,我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边,就可能被人认为是在知识上有很多基本的、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空白点。这是不行的,对不对?所以在我这个专业里边,在我看来属于基本的知识,比如政治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知识,包括跟中国相关的,也包括跟中国不直接相关的,跟东亚、跟美国、跟前苏联和东欧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知识性研究成果,我要读。这就是第一类,为了寻求知识而读的书,为了这个目的,必须要读的那些非常重要的书。
密切相关的还有第二类,这是在一个更具体的工具的水平上讲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技能要读的书。技能和知识之间有很大差别,举个很简单例子,如果说,你要学电脑,如果你不是把电脑当作一种专业,电脑只是你工作时候的一个手段,你写东西也好,寻找资料也好,有关的技能你得学。又比如说假如你是一个做社会调查社会研究的,统计方面的技能你也要学。为了学习这些技能,你得读一些书。放在一个更具体的意义上吧,有些人想学会怎么样烹饪烹调,烹调方面的书你要去读。当然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技能方面的东西不需要学太多,因为我谋生的手段主要不是取决于这些技能。这些技能是非常辅助性的。所以这方面的书要读,但是不需要读得太多,不需要读得太系统,也不需要读得太深。只是需要用哪些东西的时候,暂时不太熟悉的事情的读一读,学到这种技能以后,其他东西跟它相关的就用不着管它了。所以第二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种技能,一种纯粹工具性目的的读书。
为了好奇心、为了情感的阅读
第三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知识上的好奇。当然,每个人的好奇心程度不一样,我呢,自己从小就很好奇,到现在还很好奇。小时候书很少,只要弄到一本书,嘿,你看看,只要有一点点有意思的东西,就要抓住那个机会看看,满足一种好奇心。以后年龄大了,书店有更多的书卖了,翻译过来的书更多了,好奇心呢,虽然也在增长,但是你能够纯粹为了好奇而读书的时间比例越来越小,因为有其他越来越多的事情,我刚才所讲的,你前两种读书的量随着年纪的增大在增大,特别是第一种,是吧?但纯粹为了好奇心而读的书是有的,你比如说,我直到现在为止,对于所有最重大的最前沿的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东西保持浓烈的兴趣,当然,非常深奥的天文学、宇宙学的东西像我这样数学水平的读者是读不懂的,但是,跟这个问题相关的,宇宙的起源,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些非常本源性的跟宇宙的性质和宇宙的演化相关的问题,我非常感兴趣,为了这些兴趣,我就经常来读一读。这些东西呢,大家都知道,20世纪最有名的那些科学家——像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的东西,到现在为止,我买了很多,只要在英文的报纸杂志看到一个对这些人的非常重要的采访,我也会去很认真地看,想知道有什么样的最新发现。这是属于为好奇而读书。纯粹为了好奇读书呢,还有一个就是跟考古有关。重大的,不管是中国的文明也好,非洲的文明也好,还是古希腊、罗马文明也好,我只要有点时间,碰上一个好东西,我都会好好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放不下来,除非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忍痛放下来。这方面我也买了不少。这就是为了好奇心而读书。为了好奇心读书很重要,它会使你的知识面不是停留在你的专业的固定的领域里,更重要的,它能给你比知识更高层次上面的那种眼界的和想象力的刺激启发,给你打开在你学习的专业里边看不见的那些可能性,那些门,那些窗户,那些远景。我觉得一个人一定不管你多忙,不管你学的专业中压力有多大,工作有多么繁重,一个人要保持好奇心。只有有好奇心,你才会东边看看,西边看看,在具体的意义上跟你的专业,跟你所作的工作不相关,但是有时候会忽然地,给你某种刺激性地,一下在你脑海里边闪过很细的一道光,而这道光呢,对你的启迪意义会是非常革命性的,刷新了你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或者你自己以为想明白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一个view,一个perspective。这是为好奇心而读书,这是第三个。
读书的第四个目的,或者第四个取向,是什么呢?是出于一种感情的、情感的、情绪的驱动而读书。像我们这样,不是写小说,不是写诗歌,不是做艺术的人,有时候去读文学性的东西,读小说,读诗歌,主要是为了一种情绪的、感情的需要来读,是吧?我想必须承认,像这种为感情和情绪而去读书的这个情况,在年纪越小的时候越是强烈,而那个时候可能读得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很多人在回忆自己读书的时候,干什么呢?你拿个课本要考试,那么多重要的东西,你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要你准备这个考试,准备那个考试,准备这个课堂作业,准备那个课堂作业,但你自己心不在那个上面,你手里拿了一本《水浒》,拿了一本《西游记》,拿了一本金庸武侠小说,拿了一本《基督山恩仇记》、《三剑客》,然后你放不下来,我想这就是一种情绪或意绪上的、感情方面的需要。这是第四个目的。
寻求意义和寻求榜样的阅读
第五个目的的读书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为了寻求意义。这个寻求意义在西方来讲,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找他所信服的那种宗教的圣书,hollybook。你是基督徒,那么对你来讲一部《圣经》就是一部holly book;你是一个伊斯兰教徒,那么对你来讲,《可兰经》就是一部holly book;你是一个犹太教信徒,《圣经》中的《旧约》就是你的holly book。那么对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在这方面跟西方人不一样。像我们这样的人大部分人可能是不信教的,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反对宗教,不是的,就是因为你成长的整个的经验使得你到现在为止没有信一种宗教。但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像我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一个宗教教徒,但是我对伟大的宗教是很尊重的,因为这些伟大的宗教在人类社会里边能够延续上千年、几千年,经历过那么多世事的变化,而始终能够对千百万、上亿、十多亿的人有那么强烈的召唤力的话,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我不是一个教徒,但是有时候为寻求一种意义,我也会翻翻跟宗教相关的holly text,神圣读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中国人在历史上有组织的宗教观念比西方人淡泊得多,但有时候为了寻求意义我还会看其他一些书。举个例子吧,人们的意义会通过对超验的目标的追寻来获得教益,也会从现世的、俗世的事情的追寻,来获得意义。举个例子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很多西方的知识分子和很多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很多革命的书籍中间找到他的终极意义,在这里边找到他所寻求的“活着是为什么”,“我这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追求的超出我个人生命、个人存在的那个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很多人找到的是革命经典,在革命经典中还有些人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对不对?你不要忘记这一点。恩格斯就讲过,《共产党宣言》或者《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个比喻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基督徒来讲,终极生活的意义和一切意义的来源是《圣经》,而对革命的人们来讲,他就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去找,这就是读书要寻求一种意义。
我现在已经讲了几个目标,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在我就是读一些小说、诗歌等文学性的东西;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现在我已讲了五种。对吧?在我看来还有第六种读书的目的,跟第五种有些关联,就是人,特别是青少年,要找得具体的realmodel,就是榜样,生活的典范吧,从这里得到启发,得到教益,是关于青年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的,该怎么样使自己成长的步子迈得是正确的、坚定的、一步一步的、向前向上的。这种读书目的跟第五种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第五种,寻求价值上来讲,随着一个人年龄越来越大,这方面要求越来越强烈,有些东西,他无法以他自己的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生活经验来解释,他觉得还不够,他要找一种更高的、超验的,一种天上的、神性的根源去解释。刚才讲了,这最后一种呢,人生怎么走,人生怎么设计,怎么奋斗,倒是年纪越轻,越有这样的目的,这样的需要。那时候他的过去很短,而他的未来很长,他未来像爬梯子一样的,脚往哪儿迈,不能踏空。要把最后一种读书,就是为了人生的成长方面的目的的读书,跟寻求宗教的价值读书相比,前一种宗教的寻求是超验的、彼世的、天上的、后世的等等,最后一种读书是此生的、此世的、尘世世界的、滚滚红尘的(这里好像有点贬义了)。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怎样塑造你的个人,塑造你的生活,你怎么样运用你的性格,锤炼你的意志,面对挑战怎么办,面对困难怎么办,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是我所谓的第六种目的的读书。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针对每种读书,我都能推荐出来几本、十几本、二十几本甚至更多的在我看来很值得读甚至可以说必须要读得书。这样一来,你看,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我没办法以一种同样简单的办法来回答你,因为你的问题中包含着深层的含义,太多层了,太多面了。所以我能够回答你问题之前,我必须作这样的区分。只有我首先明了了你读书寻求的是哪一种目的,在这样一种目的相关的意义上我来给你推荐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书。那个写书的作者也很明白,他的书是为什么目的而写,不同的书是为不同的目的而写。这些为不同的目的而写的书是没办法比的。你比如说有一本书是讲怎样运用电脑软件,另一本是张爱玲的小说,这两本书怎么比?没办法比。因为前一本书,你做这个工作,你不懂电脑干不下去,你必须读,不读你没饭碗,工作要受影响。后一本书呢,不影响你饭碗,但影响你的情绪或感情,半夜三更你睡不着觉都要起来读,对不对?一边读,一边淌眼泪,一边感叹。像以前所讲的,有人读《红楼梦》读得想自杀,那这样对你谋生方面没有影响,但是影响你整个的感情生活,你的心灵世界。
简要地讲,我要给你的版写一篇,在把书单子拉出来之前,我必须把这一部分给读者讲清楚,就是读书的目的。在目的的图景已经比较清楚地分类的情况下我才能够推荐一些书,或者讲讲我自己读书的体会。我会讲几本书,比如第一次我会讲几本书,可能,这几本书我读过了几年了,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了,到今天为止,对我还有那种不可忘怀的,无法淡忘的那种深刻的影响、强烈的影响,以至于眼睛闭起来我就会想到我当年读那本书时候的情景、感受。我现在讲到这一步,如果你非常想知道我要推荐哪些书,劳驾你,缓一个工夫,把读书的六种目的、六种目的的取向你先整理一下发表出来。这是头等重要的。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我会读书8:开卷未必有益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论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作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开卷”就“有益”的断语,却是不妥当的。
我会读书9: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读书必须有所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方向,这道理似乎用不着论证,但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读书为什么必须选择
理由很多,我们可以信手拈来。
从阅读主体即读者看,人生苦短。即使长命百岁,也不过3万多天,能有效利用的充其量2/3,每天能用于读书的时间至多1/3,算起来少得可怜。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曾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大约活了80岁,如今人的寿命比庄子时代增长并不多,而“知”累计和增长了多少倍,简直无法计量。困扰古代哲人的“生”与“知”的千古难题,到如今愈演愈烈,也还难看到解决的良策。
从阅读客体即读物看,正在无限膨胀。在庄子的时代,能写作的人寥寥,文本的刻制、抄写也很困难,书籍的总量有限。据说一个读书人毕其一生,还可以遍览天下典籍。到宋代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数量大增,就没人敢再夸这样的海口。到上个世纪,人们用“爆炸”来形容知识的激增,而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世纪,报纸、期刊数以千计,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数以十万计,读书人面对茫茫书海,真不知何去何从。在文字垃圾如潮、伪信息泛滥的年代,有人在惊呼“恐惧”!
从阅读本体即阅读过程看,阅读就是对话,阅读过程中读者既接受作者思想的影响,也在辨别和扬弃。有经验的读者大都明白:汗牛充栋的书报,“在势固不能尽读,在理也不必尽读”(杨贤江语),所以自始至终在作选择,为什么阅读,读什么,何时读,何处读,怎么读,读了怎么用……时时都在思考和调整,也可以说,阅读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然而从另一面想,读者不作选择、无法选择的理由也很充足。公务员不读文件公文不行,企业家不读商务信函不行,编辑不读文稿书稿不行,各种各样的考试都有指定书目而且常常改头换面,不读更不行……就拿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科书选什么课文,师生只能读什么文章;教师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教辅读物),学生也只能读写什么作业。这些与个人生存相关的职业的或为求职作准备的阅读,都使你“别无选择”,感到无可奈何。
但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不管怎么忙,总应该能在职业阅读之外,挤出一点自由阅读的时间供选择之用,以求生存之余的发展。
按什么标准来选择读物
原则上讲,要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但什么是真、善、美,各人所见不同,所以实践起来,会因阅读目的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常见的主张是多读书,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令人神往。北朝李谧说“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其英雄气概更令人称羡。但读万卷书毕竟只是一种理想。清末张之洞为了回答他的弟子应该读什么书的问题,写过一本《书目答问》,他按照培养“学者”的标准,从浩瀚的古籍中筛选出两千多种书目,并作了简明的提要。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今天读书恐怕要比《书目答问》提出的书少得多,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主张读书要有选择,去粗取精。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余光教授依据80种推荐书目,在作了大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列出300种书的提要,分为三个层次:“最低限度的必读书”,包括《诗经》等75种;“必读书”包括《东坡全集》等99种;“应读书”包括《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126种(王余光、邓咏秋编著《名著的选择》,云南人民出版社“读好书文库”1999年7月第1版)。这种书目研究的价值,在于给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大范围,免得读者个人“在黑暗中摸索”而浪费时间。
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证明,“阅读经典”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罗曼·罗兰一生博览群书,对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大师的经典作品情有独钟,从中汲取思想和语言营养,创作出《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以《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开创了法国史传体传记文学的先河。
阅读经典,既是文化传统的启蒙,也是文化精神的熏陶。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十分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如法国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二年级(高中阶段的第一年)学生开列的阅读“作品清单”包括:16-17世纪作家蒙田、高乃依、莫里哀、拉辛等5位作家的8部作品;19世纪巴尔扎克、福楼拜、雨果、莫泊桑、司汤达、左拉等12位作家的17部小说;20世纪作家法朗士、纪德、莫里亚克、罗曼·罗兰等21位作家的28部作品,还要选读16、19、20世纪的诗歌。国外的语文教育也很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名著。如日本《高中语文学习指导纲要》“古典文”教学的目标明确规定:“培养理解鉴赏日语古典文和汉语古典文的能力……树立创造丰富人生的态度”,而且指出“尽量使日语古典文和汉语古典文并举,不要偏于一方”(引文均见《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同理,中国的读书人,读《论语》,读《唐诗三百首》,读《红楼梦》等经典,才能寻到中华文化之根,领悟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
经典作品都是有思想深度的,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叔本华认为: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所以有人主张读那些“稍微超过自己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书”,以激活感性,启发知性,磨练理性(朱铁志《读磨脑子的书》,2001年7月12日《光明日报》)。有人认为:一个没有比较艰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范仄《偏爱艰深》,2002年4月18日《中国教育报》)。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不重视阅读、不愿下功夫阅读经典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当前,青少年对经典的阅读一是数量太少,二是理解肤浅,有的甚至读歪了,需要学校、教师、家长正确引导。大师和经典也并不都是枯燥和艰深的,引导得法,由浅入深,应该而且能够越读越有趣,读出韵味来。当然,这就对教师、家长的阅读欣赏、鉴别、判断能力和阅读品味提出了挑战。  “适合自己”,应该是优先的选择。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名家推荐的经典书目直接告诉我们哪些书“可读”,也帮助我们判断哪些书“可不读”,但哪些书必读、哪些书要先读,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适合自己。一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趋势来选择。比如,新世纪不会使用电脑的机盲相当于20世纪的文盲,读点电脑、上网之类的书,这是时代的选择。二是根据学习、工作需要来选择。比如,中学语文教师先于学生阅读大纲,推荐的篇目、书目,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到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等等,这是敬业的选择。三是根据个人的环境、体力、脑力、兴趣、爱好来选择。比如重点阅读唐诗,阅读苏轼,阅读鲁迅,阅读散文等等,都有一定选择的自由空间。
由谁来选择
当然要由读者自主来选择!对于有丰富阅读经验的成年人来说,这是基本正确的答案。听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经过数十年的阅读实践,他已经从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悟出了如何选择读物的真谛,许多学有成就者早已明确了自己阅读的主攻方向,完全应该由自己来选择。范用先生认为:“书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好书坏书,看了以后得自己判断。”这话自然是对的,但有个前提,就是读书要多。所以范用先生又说:“这种判断能力,要靠读书养成,读得多了,有了比较,渐渐就会有判断的能力。”(《我的读书观》,2002年4月20日《文汇报》)达到范用先生这种自由阅读的境界,何等惬意,但又谈何容易!
对在校学生来说,自主选择则相当艰难。诚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他们又是学习中和发展中的主体,是成长中的主体。尤其是中小学生,阅读经验尚少,还分不清读物的良莠,往往“跟着感觉走”,又有从众心理,随着大流走,于是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读书“热点”,金庸热,琼瑶热,哈里·波特热,《大话西游》热……这些“畅销书”大多与流行歌曲类似,各领风骚三五天,又被下一波热点取代。因此,校长、教师、家长,尤其是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引导青少年的阅读方向。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在专业阅读上,也都需要导师开列必读书目。因此,对一个人来说,由不会选择到自主选择,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善学者不过是比同龄人更快地走完这段路程。
由此可见,2000年的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列出“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十分必要的。之所以落实得不好,原因相当多,从制订大纲的一方来说,在于调查研究不足,考虑书目本身价值多,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少,以至有些书目学生喜欢不起来。不过情况正在好转,2001年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采取了弹性策略。按要求1-9年级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只推荐了120篇,其余部分“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7-9年级的语文教科书,实验区也可从三套中选用其中一套,学校和教师终于有了一点选择权。这样既引导了阅读方向,又给教材编者、教师、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不失为明智之举。
怎样确定阅读方向
“定向选择”是读书治学的基本方法。过去治学贵在专精,朱光潜先生曾说:书籍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他主张“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即打“阵地战”,而不能东打一拳,西踏一脚,变成“消耗战”(《朱光潜全集》第四卷)。谭其骧先生说得更清楚:“每一个历史学家只能专搞中国史或世界史的某一部分,搞中国史也只能搞一两个断代或一两个方面,这才可能有成就。决不应该涉猎太广,泛滥无归。认定了一个方面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曾祥芹、陈万珍编著《现代读书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6月版。)谭先生在历史地理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成绩卓著,说明这种专心致志于专门学问的治学精神难能可贵,而且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故事,也说明这种定向的阅读是行之有效的:“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把它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杜甫的七言律,次之再读青莲的七言律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照黛玉说的去做,作诗果然大有长进。但今天能像香菱这样下功夫的也很少见了。
另一方面,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向于综合,知识在更新,学科在渗透,以至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新世纪的治学环境不再仅仅是安静的书斋,而是新信息涌流、老信息淘汰的动态环境,因此,信息时代的阅读选择不能死守静态的治学方针和选书方向,完全在古代典籍中流连。即使是治史,也会有许多考古新发现,在补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的结论。有些学科正是在不断探索中由模糊渐趋清晰,由稚拙走向成熟。因此,在运动的信息环境中,既把握好治学的基本方向,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作出适当调整,也是值得称道的策略。当年孙中山弃医从事革命,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而为国家、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说明专业转向未可厚非,甚至是好事。
对读者个人来说,选择专业方向,也有一个过程。首先要广泛浏览,了解“行情”“概貌”“动态”,了解科学发展的趋向,以选择有研究价值而又有开拓空间的研究课题。然后是通读,筛选出这门学科基础的重点书籍,将全书提要、前言、章节目录快读一遍,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脉络和主次。然后是精读,即再找出重点章节精读细研,得其神髓,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浏览要广,通读要快,精读要深,最后才能找准可以突破的方向,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而成就有价值的学问。
人生的不同阶段,读者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不同,读书的选择也不同。青少年时期,是读书的入门阶段,宜选择基础的、总括的、浅近的、普及的读物。人到中年,专业方向大致确定,就要集中精力攻读,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读出点名堂来。步入老年,读书已少有功利的目的,选择的自由度大增,可以进入“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的境界,读书成为怡情养生的乐事。
人生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读书也是这样。柏拉图说:“哲学者,择善之学与善择之学。”择书如择友,择书如择偶。读有价值的书,读适合自己的书,舍弃无价值、不适合自己的书,有所不读,才能读得有用、有效、有益。
我会读书10:选择课外书

书籍是智慧的源泉。宋庆龄曾经说过:“不但要学好各门功课,还要阅读一些课外读物。眼界开阔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不但能掌握前人创造的知识,还能大胆设想一些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情或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课本起着教授基本知识的作用,在若干年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学生,仅靠课本的知识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今天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提倡多阅读课外读物,即各类书籍、报纸和杂志。多读要有一个范围和数量,如果不加选择,每样都看,是不可能的。选择地看,必须清楚选择的方法。这种选择的方法就是信息检索能力。在
这一章里,我们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怎样选择课外书
有的同学认为“中学时代要博览群书”,因而见书就读。这其实是不合适的。“博览群书”的概念由于时代的不同,“群书”所表示的数量是不同的。今天,人们常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信息量的增长速度,一个人能力再强、阅读速度再快,也是不可能把世界上的书读完。因此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比如说选择图书的能力就变得重要起来。
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从读书的效果出发,必须学会有选择地读书。
选书,目的是区别哪些书应当精读,哪些书应当泛读,哪些书只要读部分章节,哪些书要放在案头随时备查,哪些书暂时可以不用读,以便在有限的中学生课外生活中读点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书。
怎样寻找要读的书
寻找要读的书最常用的办法是去图书馆借书。有的同学到图书馆借书处,不是对着一排排的目录盒不知从哪里入手,就是随便捧上一个目录抽屉盲目地翻目录卡片,在这种情况下,也
能发现一两本适合自己读的书,更多的是一无所获。
这主要是对图书馆的目录种类和使用方法不熟悉,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目录。
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1)知道书名时,查书名目录
书名目录有一种是按照书名的汉字笔划顺序排列的。第一个字相同的书排在一起。例如:《西游记》、《西行漫记》、《西安黄土显微结构研究》、《西学东渐初探》等,由于第一个字都是“西”字,所以这四本书的目录卡是排在一起的。排在一起的第一个字相同的书卡,又以第二个字的笔划多少为序,从少到多排列。而从总体来看,第一个字笔划相等的书卡又都排在一起,并标上画数。如上面所说的“西”字开头的书,都归入六画。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书名,就可以利用书名目录查找。比如:你想看《西行漫记》,到了图书馆借书处可以直接查书名目录,按“西”字笔划,在六画的目录抽屉中找,找到“西”字后,把“西”字后面的卡片一张一张地翻一下就是。再精明一点,这本书书名第二个字“行”字也是六画,可以在“西”字部分的前部查。这样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查到《西行漫记》。
(2)知道作者姓名时,可查作者目录
有时,别人给你推荐一本书,作者的名字说得很清楚,但书名忘记了。没有书名,或没有准确的书名,无法利用书名目录。这时候可以查作者目录。作者目录,是把同一个作者写的书按书名第一个字的笔划顺序汇集在一起。是将所有作者按姓氏笔划为序排列好,例如:一位同学向你推荐美国作家盖莫夫的一本专讲近代物理的科普书,这本书通俗有趣,非常好看。可是那位同学只记得书名中有“奇遇记”三字,其他文字记不清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作者目录了。首先按盖字的笔划在作者目录的十一画部分找到盖字,再在“盖”字下找到“盖莫夫”,这时候几张卡片一翻开,就会找到《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
(3)知道书的种类,可查分类目录
有时候,我们并没有确定要借哪一本书,也没有确定要借哪个人写的书,但是想看哪一类书或需要哪一类书是可以定下来的。这个时候,既不知道书名,也不知道作者的姓名,就需要用分类目录来查。分类目录,是将图书按照经典著作,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参考等五大体系分门别类,并给门类编上号,然后按分类号来排列。分类号的排列法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现介绍按分类号来查找图书的方法。例如:你要找一本有关水稻栽培技术的书,既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名,可以先判断这种书属于哪一类。水稻,应该属农业。我们从分类表上找到农业一类,是用字母“S”来表示的。顺着农业一类再往下看,有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水稻”属于农作物一类,应该放在“S5”的目录抽屉。找到S5的抽屉后还不要马上翻卡片,再看细分的小类S51是“禾谷类作物”,S511即是“水稻”。这时候只要查一查分类号是“S511”的那些张卡片就可以找到你要的书了。
(4)借报纸、期刊,查索引
借书需要查图书目录,而查找报纸、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要使用“索引”这种工具。
我国著名的索引工具是上海图书馆出版的《全国报刊索引》,分社科版和科技版。每月一期,报道全国数千种中文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重要论文,分类排列,查找起来十分方便。
例如,物理课讲过了欧姆定律之后,老师告诉大家,1983年有人写过一篇《欧姆和欧姆定律》的文章,可以借来看看,但是发表在什么杂志上记不清了。这时候,你可以利用《全国报刊索引》,这是讲欧姆定律,应当用“科技版”。是1983年,全年也不过就12本,从一月份那一期查起,每期只要查一下“N61自然科学技术人物传记”,不过半页纸,一分钟就可看完,不用一刻钟就可以在第12期上查到这篇文章,原来发表在1983年第11期《物理》杂志上。这样你设法去借《物理》杂志就行了。
当然,还有一些方法,这里就不多讲了。掌握了这些方法,找起书来省时省力,而且这些办法学起来也容易,多找两次,熟练了就好办了。一旦学会了,将来上大学、搞研究,都可用得上。http://blog.sina.com.cn/feiyunlaihe
我会读书11:读哈佛的几个没想到
标签:哈佛大学 艺术博物馆 坎布里奇 美国 教子经验交流圈  分类:学习方法
冬去乐咏真情颂,春来欣传笑意歌。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风雨真情圈及真情周刊全体管理服务人员,向所有曾经给予关心、关注和支持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新春的祝福!感谢朋友们让真情得以发散传扬,让真情穿透尘世的风雨,朴实地温暖我们寂寞独舞的灵魂,让奋发和友爱点亮我们寻常忙碌的时光!愿真情是灿烂至极的烟花,永远温情地照亮你我的夜空!愿你我在新的一年里好运绵长、幸福悠长、快乐地久天长!
没想到美国学生也很累。去美国之前,我有个偏见,觉得在美国读书很轻松,美国大学生作业很少,考试容易,净是玩了。去了哈佛之后,才知道这是大错特错。我的班上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各占一半,因为课程重、作业多,大家基本上都是学到凌晨三四点钟才回去休息,上午八点钟又要准时上课,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在国内读书时学到夜里十二点钟就觉得自己够刻苦了,可在哈佛要这个钟点睡觉,绝对是懒学生。
没想到哈佛的教授那么敬业。我在国内清华大学读书,对清华老师的敬业态度一直很认可,可是去哈佛后,我得说句老实话,要论敬业和认真,清华与哈佛相差的不是一两个等级,不可同日而语。教过我的每一个美国教授,不论是主课还是副课,都极其认真负责,要求非常严格,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得非常仔细,一个单词、一个标点都不放过。学生加班,教授也经常陪着,而且还主动给学生上小课,要知道,这些教授有的可是国际建筑界的权威呀!不过,我还得客观地评价,哈佛排名世界第一,学费也是世界第一,清华一年学费不到一千美元,哈佛一年要三四万美元,相差好几十倍,哈佛教授的敬业精神也理应世界第一。
没想到美国人生活太“可怜”。在国内时看美国电影很多,给人印象美国人生活丰富多彩,天天不是去酒吧、赌场,就是去夜总会、电影院。去美国后才知道,绝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其实都很保守、很单调,一下班就回家。哈佛所在的波士顿市也是个大都市,可一到晚上六七点钟,店铺就纷纷关门,很少有经营到晚上十二点的酒店和娱乐场所,在国内爱扎堆玩的留学生很难找到有能让大家聚在一起狂欢的地方。好不容易碰上个圣诞节,街上更是冷冷清清,大伙全回家了。在中国热闹惯的人,一到美国,就会觉得他们活得太“可怜”。
没想到美国人的服务那么周到。美国人的房子大多都很旧,像哈佛,一二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比比皆是,我住的公寓就有一百五十个年头了,房子虽旧,设施却一点不落后,一天24小时有热水,室内温度可以自己控制。更令人羡慕的,服务很周到,几乎是随叫随到,而且全是免费的。有一次,我的钥匙丢在房内,公寓管理员来鼓捣了一阵子,看着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打了个电话,不到10分钟,竟然来了一辆消防车,下来四个彪形大汉,架起云梯从楼外进入房间开门。完了让签个字就走。我问:不收钱吗?室友理直气壮地说:当然不收钱,我是纳税人,我养活的他,他就应当为我服务!  作者: 陈晨
附: 哈佛大学简介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著名与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这所位于麻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镇的私人学府于1636年9月8日创立。原名是坎布里奇学院,为纪念清教牧师约翰·哈佛的慷慨捐赠于1639年3月13日更名为哈佛学院。此后众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都来自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有十所研究院,其中以商学院和法学院最为闻名。今天哈佛大学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
哈佛大学最初的校名是「剑桥学院」。1639年改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纪念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新移民约翰.哈佛。他因肺病去世,临死前,将自己的全部图书(约400本)和一半财产(约780英镑),捐献给学院。当时这是学院成立以来得到的最大一笔捐款。1780年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此名沿用至今。
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哈佛大学现在规模庞大。学生有一万九千多人,教授约有两千名。资产雄厚,已达二百亿美元。年经费二十三亿美元。哈佛设有以下学院:文理学院,商学院,设计学院,神学院,政府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学院,拉德克利夫学院(女子学院)和大学扩展部。哈佛商学院,法学院,政府学院,医学院等众多学院都具有极高的声誉。其中政治,经济,社会学,医学,生物,化学,生化,物理学等许多学科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哈佛图书馆是美国年代最悠久的图书馆,它建于1638年,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存有一千九百万册图书,其中包括微型胶卷,地图,图片,数据和其它资料。图书馆主要部份是哈佛学院图书馆,它包括十一个主要分馆。
在哈佛的图书馆中,知名的哈佛燕京图书馆是美国学术界东亚研究的重镇,同时也是西方所有东亚研究中心中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设立于1928年,但自哈佛大学于1879年开始开设中文课程后,就开始收集中国相关的图书。与日本相关的书籍是于1914年加入馆藏。
哈佛的校训是「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它是拉丁文,中文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它是哈佛学生学习和为人的准则。哈佛的校徽拉丁文是「Veritas」,中文是「真理」。它可是来之不易。其设计草图早在1643年就被提出,却无意中被搁置于文件中,沉睡近二百年。直到二百年校庆,校长昆西在寻找校史资料时,偶然发现这一图案,才把它重新介绍给哈佛师生。
哈佛有许多影响重大的科学成果,如一百多年前外科麻醉手术;四十年代发现的核磁共振,现已广泛用于化学和医学研究;五十年代首创了器官移植的新方法,并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人体肾脏移植;六十年代提出有机合成化学的理论和技巧,并首次人工合成了维生素B12;九十年代发明新的太阳能转化电能材料和二零零零年一种十分有效的抗癌药的合成,等等。
哈佛有四十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三十四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世界其它国家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近代有一批著名学者,科学家曾在哈佛学习过,如陈寅恪,竺可桢,杨杏佛,梁实秋,梁思成,赵元任等。
哈佛博物馆也是哈佛的一个重要部份。它包括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古及人类文化博物馆等。
哈佛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艺术博物馆之一。它收藏有十五万份艺术珍品,从古到今,从欧洲,北美,北非,中东到东南亚,范围极广。艺术博物馆分三座。佛格博物馆主要收集的是西方绘画,雕刻,素描,照片和印刷品。既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珍品,也有法国印象派作品。莱辛格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中欧、北欧的艺术,其收藏品主要来自德语国家。萨克勒博物馆主要收集古代亚洲和宗教艺术品。其中有中国玉器,青铜器,陶器,古画,佛教雕塑,朝鲜陶瓷,日本浮世绘,印度绘画,阿拉伯书法,波斯地毯,希腊和罗马雕塑等等。
哈佛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包括植物博物馆,比较动物学博物馆以及矿物和地质博物馆。植物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标本,照片,人工制品和考古资料。其中植物玻璃模型当属最稀有的收藏品。该馆共有这类模型三千多个,涵盖八百四十多种植物。模型精致完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哈佛考古和人类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学博物馆,收集了最广泛的西半球人类文化历史的记载。这些博物馆与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哈佛的学生来自全美各地和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有大学生,研究生,继续接受教育和夏季学校的学生;其中,年龄小到十几岁的少年,大到八十多岁的老人。虽然哈佛大学的学生具有各式各样的风格,但总体说来,他们的学科成绩都是优秀的,有多方面的才能,如音乐,舞蹈,戏曲,体育,新闻报导,公共服务等等。他们善于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哈佛的录取率在美国是最低的,始终停留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左右,但每年的申请人数却达到二万多人。许多高中成绩出类拔萃的申请者,也许命运欠佳,未被哈佛录取。而被录取的学生,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选择了哈佛。
虽然考进哈佛不容易,但是它还是对任何一个优秀的,有才华的学生提供入学的机会。录取时不考虑申请人经济状况,对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哈佛是许多人向往的学习和深造的地方。
它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原文为'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为拉丁文所写。
著名哈佛大学毕业生/ 缀学生:
哈佛培养出无数优秀的毕业生。有七位美国总统毕业于哈佛,如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和现任总统乔治.布什。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曾获得哈佛荣誉学位。1775年7月,华盛顿将军在哈佛的华滋瓦斯(Wadsworth)楼,临时指挥部所在地,领导其军队打败了英军。
在哈佛退学学生中,也有许多杰出人才。如石油大王霍华德.休斯,有五百多项专利的发明家波尼.莱特,创立乡村乐队「国际潜水艇乐队」的名歌手,格兰姆.帕森斯,以及当今社会的风云人物电脑大王比尔.盖茨。
乔治·唐宁 - 哈佛大学第二位毕业生,英国外交家。英国首相官邸所在地唐宁街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约翰·F·肯尼迪 - 美国总统 亨利·基辛格 - 美国国务卿 爱默生 - 美国著名思想家 马友友 - 华侨美籍大提琴演奏家
同时还有4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来自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