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风神公爵硬盘安装: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4:35:1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成果简介

  2011年05月10日15:09  

  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5AKS003),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张晓忠、夏禹、洪光东、李沛武、邱斌等。

  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风向标,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发生了新变化,显现出许多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探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该成果系统总结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实践形式和基本规律,深入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经济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关系紧密。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时代大背景,就是当今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因此,全面客观认识当今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实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进而正确理解和阐释全球化进程与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密切关系,就成为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这一重大问题的逻辑起点。全球化态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表现在,政治功能:引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功能: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文化功能:包容和整合社会各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外功能:倡导和平与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进程。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即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基础及制度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和挑战;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带来严峻挑战和冲击;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手段带来重大影响和挑战;对我国社会各阶层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和各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影响和挑战。另一方面,全球化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和本质属性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的复兴与拓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制关系”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壮大;经济全球化时代倡导和平与发展和各国文明多样性的理念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面向世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和平台等。

  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实践形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为:坚持正确方向,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意识形态建设;创新方法机制,以符合国情的多种手段和载体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注重科学发展,以协调好各方面重要关系支撑意识形态建设。同时,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实践形式可概括为,以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为核心来指导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来统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来促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为重点来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改进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方法为突破口来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步伐来支撑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3.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实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球化态势下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开创与发展,其中邓小平理论具有全球化视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折射出世界性眼光;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深厚,思想内涵丰富,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条件,并呈现出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人民性与统领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调性相衔接、层次性与开放性相关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点。科学发展观展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是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创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在关系密切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的传承性、强烈的开放性和突出的实践性等特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的总结和主流意识形态认识的升华,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4.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特点和新挑战。

  在全球化复杂背景下,影响并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错误思潮和理论主要有新自由主义论、民主社会主义论、中国“威胁”论、消费主义论和自由主义论、中国威胁论等,其中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是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论是干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错误思潮;中国“威胁”论是歪曲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识形态谬论;而消费主义论则是腐蚀和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价值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自由主义等各种西方错误思潮的干扰,使得我们必须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起点和面临的新挑战为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呈现许多新特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境界不断提升,展现出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创新意识的高度自觉;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日益深入,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工作有新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推进基础进一步夯实。同时,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特别是如何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社会思潮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关系面临挑战;部分群众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与西方各种意识形态乘机渗透蔓延带来的挑战;当代科技和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加大了意识形态调控管理难度与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引导的紧迫性带来的挑战;如何处理好社会价值观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及其有效引领整合之间的关系面临挑战等等。这些新情况将进一步要求我们增强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紧迫性并采取有效战略对策予以应对。

  5.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对策。

  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新起点上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对策。战略对策之一,就是夯实建设基础,在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对策就是做好“四个紧密结合”,即把握原则: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掌握方法: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普及多样性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创新手段:把研究不同群体思想的特殊性及层次性与推进大众化措施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完善制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推进大众化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战略对策之二,就是把握建设重点,在努力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着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要做好“三大工程”,即转化工程:努力使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行为实践,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培育工程:切实注重人文关怀和强化心理疏导,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引领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战略对策之三,就是强化重要环节,在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和抓好重要领域过程中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应认清意识形态建设“根本”,把积极完善体制机制和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工程加以推进;认清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地”,把机关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工程予以推进;认清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地”,把互联网等新兴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加以推进。

  该成果的社会价值在于深入分析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提出了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强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对策,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