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g150th硬盘改风扇:应当重新认识中国的居民储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李志宁 20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04:53
应当重新认识中国的居民储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李志宁 2001.7. 

内容提要:目前近7万亿元的居民的储蓄是否太多?在全国年“工资总额”9000多亿元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年增长达七八千亿元,这种增长态势是否反常?在目前低工资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居民储蓄总额提高到12万亿元水准,会使社会比较安定。 
关 键 词:储蓄 工资 


*** 人民的储蓄太多了吗? *** 


国内经济学界的普遍看法是,国内居民储蓄额太高。所以,应当采取若干强有力的办法,来有效地降低它。但在事实上,储蓄率下降的预期,没有达到。与经济学家们的意愿相反,居民储蓄仍在大幅度上升,据悉到今年年中,储蓄总额已接近7万亿元。 

1998年底,全国居民储蓄总额达5.3万亿元;1999年底达6万亿元;到今年元月份,据公布,已达6.7万亿元;到今年年中,则达到6.9万亿元。尽管比前几年的增速可能有点下降,但绝对值的增量依然相当巨大。这使得经济学家们感到不安。 

中国人民的储蓄到底是不是太多?单说“近7万亿元!”猛地一听,似乎是多的不得了。记得去年有著名经济学家夸口说,人民储蓄有6万亿元,在人民手中还有1万亿元,把这7万亿元吸引到投资领域,中国一切经济问题都解决了。有这样的经济学家在布道,不知道是否国家的福音,但这种豪言壮语的确蒙蔽了大众,人们不由被这些巨大的数目字吓昏了头,也模糊觉得:储蓄实在太多了,影响了经济发展,好像应当尽可能取出些钱来去“投资”,去买股票和债券,帮助国家和经济学家渡过困难。但是,虽然绝大多数人心里想:去取钱吧!去投资吧!不过,他们想的是别人去取钱投资,而不是自己。因为绝大多数人心里很明白,自己的兜里哪有几个钱? 

7万亿元,看起来是很大一笔钱,可它真的那么“巨大”吗?单靠“猛的一想”是不行的,我们应当仔细算一下。 

让我们来匡算一下,目前银行的居民储蓄总额为6.9万亿元,目前人口数为12.8亿人,人均为 5390元。这就是说,一个小三口之家,储蓄额约达16000元。如果只有这点钱,谁还敢拿去“ 扩大内需”吗?如果给孩子买台电脑,剩下的钱就只够交一年大学生学费,明年衣食将如何?老人生病怎么办?自己生病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不断涨价的房租怎么办?如果家里再有个下岗失业的人呆坐着,这点储蓄好干吗呢? 

更何况,这种算法并不对。我们记得,前两年,当储蓄总额为5万亿元时,典型的说法为:1 万亿元为“公款私存”,1万亿元为贪污腐败的“黑钱”。这2万亿元,如果遇到真的“打击腐败”,也就没有了,将不再属于“居民储蓄”了。剩下的约 3万亿元中,约50%为占人口 80%的老百姓所拥有,即1.5万亿(其中又只有约近40%为清清白白的收入)。这样一算,普通老百姓的存款其实很少,人均仅约1500元,平均三口之家共存款4500元,电脑是买不起的,这个水平使家庭经济正处在“危险线”上,解决饱暖都不容易,哪里还敢花钱去“扩大内需”呢? 

所以,以目前6.9万亿元储蓄水平来说,我国80%以上的普通老百姓的人均储蓄水平,应当仍然远达不到2000元。由于我们没有统计手段,我们无法在全部“人民储蓄”中画出洛伦兹曲线,无法计算“基尼系数”。但我们可以确定,广大人民的储蓄水平是很低的。另外,总体上讲,城市人均储蓄和农村的人均储蓄又会有巨大的差别。尽管已经有不少风光的“农民企业家”涌现出来,国内海外满处跑,但是在广大农村,绝大多数农民还是处于收入很低的状态。 

在中国,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要算算,都别忘记全国有12.8亿人口。 

例如,近年来居民储蓄每年增长约7000亿元,是否很多?听起来是不少,经济学家也认为增长太多了。实际上,每个人平均下来,不过是1年555元。也就是说,全国人均每月增加储蓄 46元。对于80%以上的低收入阶层来说,若按照我们上面的算法,人均月储蓄不过15元左右,值2斤瘦猪肉。 

就这么一点钱,经济学家还能指望人民从储蓄中拿出多少钱来呢? 

但是经济学家们也是很执着的,他们要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即使绝大多数人没有多少储蓄,也要把它们尽量挤出来为好。他们最希望的是,人们将“储蓄”取出,投到股票中去,因为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为学者们所钟爱。买股票和存款最大的不同是,股票不能兑现,就是说,不能想取出来就取出来。但若想把股票变成现钱,可以把股票卖掉。购买股票的风险比存银行的风险要大得多,当然,若有收益,也会大些,但这属于另一个题目,这里不说了。正常地讲,股市的吸引力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股息,它是股票价值的物质基础。当上市企业经营正常、获得较好的盈利时,其利息应当高于银行储蓄利息。这是股票最基本的价值。但在中国特色的股市炒作中,微小的股息已经全被泡沫所淹没,失去了对股民的吸引。糟糕的是,同时也失去了对上市企业兢兢业业精神的刺激,对社会全局是不利的。第二是投机性质,在股票的“炒”中可能获得买卖上的差价,即贱买贵卖,这才是绝大多数股民睁着充满血丝的眼睛所盯住的“利”。但“炒买炒卖”犹如赌场,除了赌场老板得以“抽头”因而永远是赢家,任何赌民也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据说,现在我国,股民中1成赚、3成持平、6成是赔的。这很有道理,否则仅靠企业的股息,“股市”哪来那么多赚头呢?中国大多数股民是在“炒”股,根本不去在乎什么“息”。另外,发行彩票也是一种让人花钱的办法,彩票属于“博彩业”,因而是纯粹的赌博。而且,买彩票的中国人几乎全部来自低收入阶层,这无形中将加重国家未来在救济“低收入阶层”时的负担。想一想,从长安街的东单至西单、包括雄伟的天安门广场黑鸦鸦地全都站满,才320万人,起码还要3个这般人山人海,1000万人次以上购买彩票,才会产生1个五百万元中奖者,犹如“渺沧海之一粟”!1个彩民的“发财机会”离万分之一居然还差一千倍!但幻想发财的人们仍然被引导得趋之若鹜,蜂拥而上,此情此景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人生。 

人民为什么要储蓄?说起来,建国初期,很多老百姓是为支援国家建设,因为他们认为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新中国,应当尽量节省以支援国家建设。后来,人们将暂时不用的“剩米余钱”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总体讲,居民储蓄不多,因为人们收入不多,还比较贫困。那时全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在城市中,由于公费医疗、低房租和物价稳定,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虽低但基本上有保障。因此,改革前的“储蓄”与当前的“储蓄”其意义有相当不同。80年代后,储蓄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储蓄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也大大增加。必须看到,现在的储蓄,对于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如果储蓄不足以在一段时间里支撑住全家庭的生存,包括食品、居住和医疗,那么家庭生活就可能陷入可怕的境地,或者难以为继,或者靠借债度日。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正常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而过去的“企业保障”已经日益失去屏障作用。有人以为大量设立“保险公司 ”就是社会保障,这是完全弄错了,因为“保险公司”是一种盈利机构,而社会保障的本来意义是无条件地保障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生存。这是盈利机构不能完成的。显然,国家不是一个盈利性机构。 

由于居民储蓄有了新的功能,所以,利息对于储户也就有了更重要的意义。现在,居民存款,可以说一为安全,二为利息。所以,利息是吸引人民存款的重要手段,在目前人民的收入水平的状况下,人们希望能通过储蓄,保障或多得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利益。这是正常的。在国外,银行业的本义,就是“信用”二字。所以,银行对于储户存款“保值”,乃是天经地义。由于银行可以拿人民储蓄去“投资”,因此,向储户支付与“贷款利息”相应的、正常幅度的利息,也是银行的本分。人民的储蓄,是银行的“衣食父母”。所以,银行与储户的关系不能倒过来,使银行像储户们的老子。 

实质上,前几年,银行储蓄“保值”幅度远远跟不上日用必需品的物价上涨速度,因为所谓 “物价指数”是根据上千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加权计算,一般只达到几个、十几个百分点,而人们离不开的日常消费,如食品、水电煤气、室内交通费用等价格,却是“不动就不动,一动就翻番”,涨价幅度是非常大的。所以,“保值”指数并没有反映那时人民生活水平变动的真实情况。尽管如此,那几年“保值储蓄”还是对稳定居民储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中国有自己的特色,利息往往并不是特别有效的吸引手段,所以,无论升息降息,常常都不灵验。在美国,不同银行的存贷利息是不同的,还有不同的服务,意在吸引储户。我见到他们每到新学期开学时,不同的银行就到大学里摆开小桌子,拿出小礼品,笑容甜甜,希望吸引新生到本行存钱。在中国,各个银行的利息全都一样,一切统一调度,不得竞争,因此对储户的引力没有花样。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各行统一,利息一动,其影响就是全国性的,又远大于美国银行对分散储户的影响力。也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利息政策应当格外小心,不要轻易出错。6次降息,说明经济政策和经济学家们都决心要把储蓄率降下来,这是事实,究竟其利弊如何,后面还将分析。这里只想说,韩国在经济“起飞”时,为吸引存款,储蓄利息相当高,据说有时甚至能达到20-40%。在我国,经济也在“腾飞”,但从没有这样的高利息。 

此外,因当看到,我国目前居民储蓄是在一个“贫富悬殊”的时代背景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居民储蓄取非常慎重的态度。 

据目前报载,中国目前基尼系数已达0.458,超过了国际上通常认定的0.4的警戒线,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中国4万个城镇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中国占总量 20%的“高收入者”拥有42.5%的财富。我认为,这里的算法过于粗糙,因为20%中也包括了许多收入不太高的人。另外,据报载“两会材料”,代表们对两个40%表示了关注:1、目前我国45%的社会财富集中在1%的人手里;2、2000年全国约660亿元的个人所得税中40%以上,是由“工薪阶层”缴纳的。 

据闻,这样的“贫富悬殊”情况,在前苏东国家和越南等国也发生了,因而不只是一个仅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人们对这个现象应当警惕了。同时,在研究“储蓄”问题时,我们显然不能忽视在“分配”领域中出现的这个基本情况。 


*** 收入低,因而储蓄率反而偏高? *** 


尽管经济学家们认为居民储蓄总额太多,但我认为,我国主要问题还是居民收入太少,储蓄也并不多。人们收入太少,除了日常的必要开销外,剩米余钱就会很少,这是我国难以“扩大内需”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因为,一则,在我国目前“贫富悬殊”的情况下,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们的消费力并没有学者们预期的那么多。他们在富有者的天堂里消费,主要是什么出国旅游、高级宾馆、高尔夫球、高级进口物品等,这些消费并不能解决我国目前的“商品滞销”问题。二则,我国企业生产的大多数消费品如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其销售对象,主要是大多数民众,而不是暴发户,只要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我国经济的滞销困难是不会消失的。目前全国的积压商品已超过3万亿元。商品房也大量积压,至今未见好转。据前两年材料,全国空置的商品房1997年底已经达到7038万平方米,1998年底全国积压商品房达到8783万平方米,因此造成沉淀的资金高达6000亿元左右。另据统计,1999年的前5个月,我国住宅投资额、商品房竣工面积均比头年同期增长3成多,而商品房销出的面积,仅比头年同期增长13.65 %,也就是说,我国商品房的空置率进一步提高了。最近一年的材料没有看到,据悉1995-1 997年三年的商品房可供量为44018万平方米,因此,可以计算出当时的商品房空置率为16%,据专家说,这种比率已是进入“危险期”。 

可以说,由于“商品滞销”局面至今未有根本改观,我国的经济运转也正处于某种危险之中。但对此,人们感觉并不相同。 

人们站的位置不同,看法也就相异。经济学家总站在7万亿元的巨大数字面前,当然就容易大呼小叫。好像人们手中的钱已经多得不得了。但普通人站在自己的小小存款面前,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建国初期,尽管那时生活水平低,但1人工作可养活全家5-6口人,现在2人工作养活1个孩子上大学都不容易。所以我认为,目前关键的问题,是老百姓收入太低了。所以,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仅只2-3%的失业率,就能使得社会许多角落动荡不安。同时间里,不少国家的失业率远高于我国,如1995年:美国的失业率为5.6%;日本3.2%;德国12.9%;英国8.5%;法国11.6%;意大利11.1%;加拿大9.5%;澳大利亚8.5%;俄罗斯 8.3%;捷克3.4%;波兰13.1%;匈牙利10.3%;罗马尼亚8%;菲律宾8.4%;巴基斯坦4. 7%;缅甸4.8%;巴西6.2% …… 。这时,所谓“亚洲金融危机”尚还没有爆发。当时的中国经济,相对讲来也还比较平稳。我认为,由于我国不是“高效率”的经济,人们收入普遍太低,全国可能会顶不住像上述外国这么高的失业率。 

正因为我国普通脑体劳动者的工资太低,因此,滞销问题就无法解决,资金周转就不灵,许多企业只好开工不足,下岗失业问题也只好越来越严重。而下岗失业者增多,居民收入就更低,因此,购买力也就更低,滞销问题就更严重…… 

所以,需要有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链条的关键一环。 

我认为,就是:必须较大幅度地提高广大脑体劳动者的收入,而不是仅只大幅度提高极少数人的收入。 

这有没有可能呢?很多人认为没有。现在不少人心里有个顽固的“观念”,他们说,我国现在经济还不发达,国家还太穷,所以,工资不可能太高。这其实全是一个谬说。 

外国人工资那么高,高过我们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中国人工资那么低,对此我一直感到无法明白其中道理。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外国经济发达。那好,就姑且如此,但后来,外国公司、合资公司办到中国来了,跨国公司的中国雇员的工资又比我们高出好几倍,乃至10倍以上。我只有再次感到奇怪了。学者们仍然解释说,因为外国公司有钱。我不明白,外资公司再有钱,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赚的,横是不会从国外专门运些钱来为它的中国雇员发工资吧?这就是说,它在中国赚的钱,足可以为它的雇员发“非低工资”(当然低于它在中国以外地方的公司雇员)。而中国人自己办的公司也好,机关也好,工厂也好,学校也好,无论什么工作,除了一个深圳,都是非常非常低的工资!中国人的“劳动力价格”就那么贱吗?我们的劳动就那么不值钱吗?人们不能不奇怪: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地面上赚的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在世界各国,工资是人民(工作者)赖以为生的主要来源。在西方和其他任何有一定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除了少数资本家和黑社会,通常,人们都是“用工资”来买房子、买汽车、出国旅游等。只有在中国,靠工资?什么房子汽车,想都别想!人们的“工资”这部分,仅用来“衣食住行”都不宽裕。但是,奇异的是,在中国,尽管人们的“工资单”上的数目,距离买房、买汽车这样的事还有“万里之遥”(我敢断定,不可能有一个中国公务员或职工能用他的工资买汽车),但实际上在中国能买房子又买汽车的人也实在很不少。据1999年1月底的材料,那时中国城市民用机动车数量是884.5万辆,其中“私车”就达401.8万辆。近两年还会更多一些。经济学家们狂喜私人购车率在近5年里一直以28.1%的速度增加,好像很说明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其实,这些私人们购买汽车的钱都是“从那儿来的”,才正经是经济学家们应当探索的问题。只是这种小问题,经济学家们不大愿意费神。我们这种与别国全然不同的“收入”架势,既谈不上“按劳分配”,又谈不上“按资分配”,好像只能算“ 按路子”、“按脸皮”、“按门道”的一种奇特而阴暗的分配形式,目前在中国,已经很成气候。谁能知道那些“能人”们在“工资单”之外还有些什么秘密。秘密,就是很神秘的东西。人们把这些“秘密”叫做“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人们已习以为常,大家都在追求它。当然,能够追求到幸福的人终归是少数。尽管是少数,全国也能达到数千万人;其中感到特别幸福的,可能有几百万人吧,远远少于当年农村地主富农的人数和比例。 
为什么我认为我国实行的仍是“低工资”呢?因为我国的“工资总额”在全国的GDP中占有比重很小?我曾经根据国家统计材料,把“工资比重”作了一个计算,如下: 

其中:第一纵行是年头;第二纵行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第三纵行是全国工资总额(单位:亿元);第四纵行是工资总额在GDP中比重(%);第五纵行是工资总额在GDP 中的比重的年增长百分点(%): 

1978 3624.1 568.9 15.7 -0.38 
1979 4038.2 646.7 16.0 0.32 
1980 4517.8 772.4 17.1 1.08 
1981 4862.4 820.0 16.9 -0.23 
1982 5294.7 882.0 16.7 -0.21 
1983 5934.5 934.6 15.7 -0.91 
1984 7171.0 1133.4 15.8 0.05 
1985 8964.4 1383.0 15.4 -0.38 
1986 10202.2 1659.7 16.3 0.84 
1987 11962.5 1881.1 15.7 -0.54 
1988 14928.3 2316.2 15.5 -0.21 
1989 16909.2 2618.5 15.5 -0.03 
1990 18547.9 2951.1 15.9 1.79 
1991 21617.8 3323.9 15.4 -0.53 
1992 26638.1 3939.2 14.8 -0.59 
1993 34634.4 4916.2 14.2 -0.59 
1994 46759.4 6656.4 14.2 0.04 
1995 58478.1 8100.0 13.9 -0.38 
1996 68593.8 9080.0 13.2 -0.61 
1997 74772.4 9405.3 12.6 -0.66 
1998 79552.8 9296.5 11.7 -0.89 
1999 81910.9 9875.5 12.1 0.3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上数据均为“当年价格”,因此不是“可比价格”,所以不表明增降“指数”;“工资总额合计”是指国有、集体和其他所有经济单位的职工工资总额合计。它包括的范围是:(1)计时工资(2)基础工资(3)职务工资(4)计件工资与计件超额工资(5)各种奖金(6)各种津贴(7)加班工资(8)其他工资。 

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国有经济单位”,除了各种经济行业以外,还包括:(一)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三)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四)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五)社会服务业。 

因此,可以说,除了在本村的“责任田”里进行的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民劳动以外,上述“ 工资总额”中包括了全部中国工农劳动者和知识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关于农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是很难算的。因为统计中虽有农民的平均收入,而它并非只是本村的“责任田”里农林牧渔业的收入,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能来自工商业,例如乡镇企业的工资收入、在外地打工者寄回老家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通常还相当大。在农民的实际生活中,仅只依靠原有责任田的收入,生活是很困难的,如不少种粮的农民几乎入不敷出,特别是在有的地方干部敲骨吸髓、鱼肉乡里的情况下。 

从以上计算中可看出,在“生产总值”中,广大职工能领到的“工资”,所占比例很小。这可能就是外国职工工资比中国职工工资高得多的原因。这说明,中国广大职工“劳动力的价格偏离价值”的问题特别严重。而且,从趋势上看,劳动力价格至今仍在“日益”偏离其价值,因为“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从70年代末以来,逐渐走低,几乎持续下降,22年里就有15年的工资比重比头年低。即使在比重有所上升的7年里,上升的幅度也微乎其微,只有在1980年和1990年两个特殊的年头里,比重上升超过1个百分点,如此而已。特别是到了9 0年代中后期,下降的速度更快些。90年代末比1980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 

再举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和欠发达的江西、贵州为例,在1998年: 

北京: GDP 2009.9亿元 工资总额 530.3亿元 工资比重 26.4% 
上海: GDP 3688.2亿元 工资总额 491.0亿元 工资比重 13.3% 
广东: GDP 7937.2亿元 工资总额 890.7亿元 工资比重 11.2% 
江西: GDP 1850.2亿元 工资总额 173.9亿元 工资比重 9.4% 
贵州: GDP 843.5亿元 工资总额 118.2亿元 工资比重 14.0% 

经简单计算,其它几个省份的工资总额在该省GDP中比重情况如下:天津16.3%;重庆10.7%;河北8.9%;辽宁13.3%;江苏8.7%;安徽9.3%;浙江8.3%;山东8.0%;河南9.9%;湖南9.7%;四川10.6%;陕西14.5%;新疆18.8%。就普遍情况来看,工资总额很低,但低到了如此的程度,也是原来万万没有料到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提请人们注意:上面提到的2001年“两会”期间的材料说,全国40 %以上的所得税是由“工薪阶层”缴纳的,这一部分税是否包括在“工资总额”里?如果包括,那么劳动者所实际得到的“工资总额”还恐怕到不了9000亿元。 

有人认为,取GDP来计算,并不能精确地说明问题。我同意,所以,这只是说明了一种趋势,一种低工资状况。为了更精确一点,我想应当用“工业总产值”来算算,但是在公布的统计材料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资料。所以,我取1999年的国有及国家控股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这部分来试着算算,其数额为35571亿元。统计中将“工业”划分为3块,即“采掘业”、 “制造业”和“电水煤气的制造供给”,这三项的“职工人数”分别为:525万人、1648万人和239万人。这三项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7521元、7794元和11513元。因此三个行业的“工资总额”为:3948525万元、12844512万元和2751607万元。因此,国有及国控企业 1999年的“工资总额”,为1954.46亿元。这样一算,令人惊讶的是,该工业部门“工资总额 ”占“总产值”的比重仅只有5.49%。 

就说这个5.49%,是不是真实的呢?是否还会更低呢?我们无法验证,只能姑妄言之。 

由此说明一个简单事实:我国工资水平之低,是世界罕见的。 

这样低的工资,能够由于经济学家一席话,就被勾引出来,并把3万多亿元积压商品购买一空吗? 

在工资比重下降的情况下,迄今3年来的储蓄总额每年仍提高约7000亿元,就是说,每年储蓄额的提高都在10%以上,超过了7-8%的“经济增长率”。所以,“储蓄率”也出现了某种“ 超增长”。例如1998年的“工资总额”仅只9000多亿元,但该年储蓄增长居然能高达7000多亿元,这7000多亿元都是从哪里来的?莫非老百姓不吃又不喝,把80%的工资收入都存起来了?这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居民储蓄”中相当一部分钱不是来自“工资总额”。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储蓄率的上升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人民的收入在相对地不断下降,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提高购买力和“扩大内需”。 

这里再乘势谈谈另外一个问题。 

假若经济学家们将居民储蓄真的吸引到“投资”中去了,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是不是中国滞销问题就有救了呢? 

19世纪西方新古典经济学“萨伊定律”认为:“市场法则”完全是一架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器,它可以解决各种矛盾;即使偶然出现了某种产品一时的供求失衡,那么万能的自由竞争和市场也会将它调节过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就会把经济失调消灭;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中,市场有着自发调节的作用,所以“充分就业”是一种永远存在的倾向,因此,永远不会存在“生产过剩”的危机发生之虞。市场经济总是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总是可以为自己创造出“总需求”;而“供求”之间最终总能够自动达到平衡。 

但20世纪30年代发生“凯恩斯革命”,推翻了上述“新古典学派”供求平衡的论断。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不可能与“总供给”自动平衡。他的基本论点就是:就业量决定于生产范围,而生产范围决定于社会总需求大小。要有足够的总需求来支持就业增长,就必须增加投资来填补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这就是他的“有效需求”原理的核心。为什么总“收入” 与总“消费”中间有一个差额呢?为什么“消费”总是小于“收入”呢?这是因为广大消费者一般都没有将自己的收入“吃光用尽”,有一部分收入变成了储蓄。 

按照“新古典学派”的见解,储蓄也永远等于投资。凯恩斯比古典学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虽然不承认“剩余价值”论,但是他清楚地看到了消费总是落后于生产的。人们的消费力好像不完整,似乎在中间有一个窟窿、一个黑洞,即他所说的“消费不足”。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我们也会感到,几乎任何有剩米余钱的人都会选择一种储蓄方式,将暂时不用的或不急用的一部分“消费能力”用储蓄方式暂时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个极为常见、但是人们不大经意的现象,被凯恩斯先生用来解释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问题。由于储蓄,所以,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就不能全部销售出去;于是,这些生产出的产品,也就不能够全部重新转化为投入新的“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金,于是就引起生产萎缩,生产萎缩则引起失业。大批人失业后,社会“消费力”不可避免地又会进一步下降,于是引起生产进一步萎缩,成了恶性循环,全社会走向经济危机。 

凯恩斯要求通过赋税政策,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他很正确地认为,消费支出的不足,是因收入分配不平均所造成。他认为若把国民收入的较大部分给了那些富的人,他们只会把其中大部分储蓄起来,造成进一步商品滞销和失业增长;只有把国民收入的大部分交给低收入的家庭,才能提高消费支出。他主张用累进税来所缩小分配不均的程度,以增加消费和提高就业。 

凯恩斯认为,当整个社会的“收入”较低时,“消费”能够把“收入”用掉,社会没有“储蓄”或者“储蓄”很少;而当整个社会的“收入”不断增加时,“消费”却在相对地减少,因为“储蓄”在相应地增加。这叫做“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这个“消费定律”,在西方受到极高评价。但是凯恩斯主义将失业的发生归咎于“储蓄”,我认为,只是接近了事实真相,而并没有完全揭示事实真相。显而易见,人们收入的减少,也并不能带来消费力的增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增加常常并不影响“经济建设”。因为除“总消费”将要转为新的投资之外,其实,相当一部分“储蓄”实际也转化为投资了。在6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日本的储蓄率正是很高的时候,而且日本政府也是大力鼓励人民储蓄的。这是因为 “储蓄”会在银行中转化为“融资”,进入投资领域。所以,说消费者“储蓄”就会引起投资萎缩,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但是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情况并不容乐观,若“储蓄”被引出来,大量转化为投资,会出现另一种情况。由于中国的生产技术状态总体上讲还比较落后,不少企业、特别是数千万小企业,正在大量地生产着假冒伪劣产品,同时,不少设备较好的大企业也在大量地生产着可能进一步“积压”的商品,例如小汽车的积压已经使人们大伤脑筋,还有每年都要积压的约 1000万台彩电。“内需”如此之弱,实在令人痛苦。内需不足,那么“外需”怎么样呢?国内卖不掉,就卖到国外去吧,日本和四小龙的经济不就得益于大量“外向型”的内容吗?其实,国人何尝不想这样呢?那是求之不得的。但外贸量的扩大并不容易,前几年在亚洲金融危机时,由于人民币坚挺,中国出口就曾大幅度下降,这算是一时的波动。从根本上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总体上是在高成本、低技术状态下生产一些东西,所以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例如,要想在加入“世贸”后将积压的国产汽车卖到发达国家去,几乎是不可能的。日本“丰田”和韩国“现代”汽车打入美国市场时,新车价格仅为6000美元;中国的汽车能行吗?而要将一些东西卖到第三世界国家,也要面临着其它亚洲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究竟后果如何,殊难逆料。 

假如竟如经济学家们所料,人们所赖以为生的“储蓄”,真的被用各种方法吸引到生产领域去了,特别是被吸引到经济学家们钟爱的私营企业、小企业中,生产出了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居民储蓄已经搞光,一分活钱也没有了,结果怎么样呢?东西更卖不出去了。所以,诱动储蓄,只能更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的“滞销危险”。这就是说,这种办法是不仅个人要担风险,而且整个国家要担风险,担由“滞销”进入“危机”的风险。 

如果把居民储蓄都引导到“股票交易所”去,也是投资,当然主要由个人承担风险。但据说目前高达60-70倍的“市盈率”,已经使中国股市几近一堆肥皂泡,一旦迸裂,由于卷进去的人过多,就会发生灾难性的社会大动荡。我们应当庆幸,尽管采取了多种办法,并没有引出多少居民储蓄,没有出现“储蓄”大量转化为“股市”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出现,这实际是经济学家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我不明白,将储蓄引到“投资”,到底意欲何为?我认为,吸引居民存款去投资的措施,是取乱之道,误国之策,遗患无穷,非常危险,一定得小心。 

据报道,美国在持续近10年的经济繁荣后,人们正在大把花钱,使劲消费,或者投资,而极少储蓄。这使不少国人不胜羡慕之至。对美国近来的情况,我没有亲见,不了解。但我想,美国的人口仅有中国的1/6,而GDP比中国大10倍,两国“国情”相差非常遥远,两国间很多东西就不好硬相攀比了。不能因为美国人不怎么储蓄,就要求中国老百姓也去作“模仿秀” ,把钱都取出来花掉。我不相信美国银行里已经没有钱了、而只有股票交易所里才有钱,若真是这样,联邦储备银行和闻人格林斯潘还会那么有威势吗?而且据我在10年前亲见,美国的低收入阶层在银行的存款是有保障的。因为美国的银行是可能破产倒闭的,因此存款也有风险,要选择大而坚实的银行,利息可能低些;若选择利息高的小银行,又可能发生倒闭,使储户遭受损失。但是对于存款10万美元以下的穷人家,不管风吹浪打,他们的存款可确保无虞。因为国家将保护他们。如果银行破了产,拍卖后仍无力赔偿,那么10万美元以下的贫穷储户的损失将由国家来支付,不使贫穷者铤而走险。这种措施,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安定,也大有裨益。 



*** 还应提高储蓄额,确保社会安定 *** 


为什么我们不应与美国去攀比呢?因为两国的国情国力确实相差太远了。美国的人均收入比中国大了近40倍,真是难以想象。难道它两个半人就干了我们100个人干的活儿吗?这是一种什么效率?据说,日本人的效率还要高点。就是人均“国民收入”92美元时从60年代开始起飞的韩国,迄今不到40年,其现今的人均GDP也超过我们10多倍。有人觉得这种算法不对,因为没有考虑到“购买力平价”,他们说,其实我国1元人民币花起来,和在美国花1块美元也差不多。所以,我国人民实际收入并不少。有的学者甚至说,现在的人们的工资太高了,所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不足。我问他,是否有统计材料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他不需要统计,他有例子,这就够了。我反驳说:只有例子不行,任何人都可以用任何例子来证明任何观点,而只有统计才能说明真理。此外,我也不知道他所谓“工资太高”是否也包括了他自己? 

对于“购买力平价”,我也没有迷信。我发现,的确,在美国1美元是不怎么经花的,因为1 美元以下的货品很少。但是总体来讲,美元还是价值高得多,我在美国吃简单快餐,约花1美元,再买1美元饮料,2美元就可以吃饱。6-7美元可以得到很好的菜肴和服务,10美元一餐就很丰盛了。所以,似乎不能说1块人民币花起来和1美元也差不多。 

至于家用电器等商品,美国的价格按汇率也比中国便宜。在中国,买一个冰箱、彩电,对于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家庭来说,也还是一件大事。这说明,中国居民普遍收入过低。在美国,冰箱已经全不算回事了,只要人们常吃东西的地方,通常都会有一台冰箱。人们已经不把冰箱的价格放在心上了。 

美国的居民储蓄,与中国的居民储蓄,其意义也大不相同。 

我们不应当为美国人“不爱储蓄”的脾性所动。我们应当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日本经济得益于他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美国近10年来的经济繁荣则得益于他们的“想象力”。美国人的想象力,从好莱坞的特技制作即可看出。电脑和信息技术,显然是个需要想象力的新技术,日本是个没有想象力的民族,这点使得他们的IT产业在近10年来落后于美国。而我们呢,平心而论,不带偏见地说,既缺乏对工业技术一丝不苟的严格,又缺乏对IT技术丰富浪漫的“ 想象力”。我们应当唯物地看到自己的弱点,从而迅速地改进自己。所以,在居民储蓄总额的问题上,我们不必看美国如何,也不必看日本如何,而要看自己应当如何。我们不是一再讲有自己的“特色”吗?我们不能在一般规律的“共性”面前,硬要表现违背共性的“个性 ”;而在需要个性的时候,又忘记了自己的特色。 

中国若要求得安定,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储蓄率。这个储蓄总量应当是多少,我们可以求助自己的经验。在“福利房”和“公费医疗”已经消失之后,每个公民可以自己想想,有多少存款,就会心里踏实。我认为,以一个北京市民的经验,如果买房之后,3口之家,存款3万,便可以心里不慌;存款达5-6万,可以心情愉快地生活。在农村和外地,生活费用相对低些,我估计,农村居民人均存款6000元,城市居民人均存款1.2万元,应当是个合理的数目。 

现在来算算:城市人口3.7亿,人均1.2万存款,共计约4.4万亿元。农村人口8.9亿,人均60 00元,共计约5.4万亿元。两者相加,为9.8万亿元。这是个平均数。如果还有一些暴发户要保持高额存款,也就是说,再增加2万亿元。总数是:12万亿元左右。我这里说的是“清清白白的存款”,而不包括公款私存和贪污巨款。这就是说,不包括有罪的“黑色收入”。至于在“罪”与“非罪”之间徘徊的“灰色收入”,可能一时还难以杜绝。不过,尽管历程坎坷,我们终于为使储蓄成为清白的“合法收入”,迈出了第一步,这就是目前正在实行的“个人储蓄实名制”。 

这就是说,如果在目前物价水平上,居民存款总额达到12万亿元,从经济角度来看,社会就将是安定的。即使提高到居民储蓄12万亿元总额的水平上,我国人民与美国日本的居民收入的人均水平相比,也还差得很遥远,依然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 

所以,结论是:在目前6.9万亿元的储蓄总额水平上,我们还应当设法相当大幅度地提高存款总额,起码再增加1倍左右,才能保持社会安定。 

说到这,经济学家们一定会跳起来反对。他们认为储蓄率一高,就会一影响“少数人先富起来”,二使商品更滞销,三冲击各产业和市场。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让我们来看看,高储蓄究竟会不会对产业和市场构成威胁。为什么会发生“商品滞销”乃至“经济危机”?根本原因在于“总供给”和“总需求”不能平衡,供给多了,购买力不足,是发生滞销的根本原因。其他如产品质量差(甚至假冒伪劣)、不能适销对路等,都是次要原因。高储蓄,从理论上讲,是会降低需求,而且隐藏了可能对市场发生大规模冲击的潜在购买力。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到底会怎样呢?让我们分析一下: 

1、在宏观上,储蓄总额依然在实际生活中会转化为“投资”,进入“总需求”。银行可以使用储蓄贷款,使之进入经济建设。储蓄额高,银行的资金周转就会更灵些,并没有伤害。国家完全可以使用人民的信任。如果老百姓的钱都投到股票里,一旦泡沫崩溃,许多百姓陷入赤贫,社会将更不稳定,国家负担更重。所以,我认为,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股市和彩票,而加强储蓄的管理。应使人民知道,诚实劳动,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我想在这里顺便讲讲,尽管国家能够向银行透支,但是银行里的钱依然是“人民的钱”,不是银行家的钱!也不是政府的钱!现在有的地方的政府机构和负责人,头脑里没有“为社会服务”的公务的观念,他们只注意如何搞钱,这是很糟糕的。因为政府握有经济垄断权,通讯和铁路也是这样,老百姓无法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个别人的贪财欲望,会使一些政府机关走向“市场化”、“企业化”、甚至“阶级化”,这是很危险的。必须竭尽全力予以消弭,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 

2、太高的储蓄总额会不会从柜台后面一下子冲出来,扑向市场,将商品抢购一空,再引起银行的挤兑呢?从理论上可能会的。但实际上可能性很小。因为,第一,中国百姓已经经过几次“抢购风”,没有从中获得实惠,他们因自身经验已不想再参加抢购。第二,少数人提款再多,不会影响市场全局。只要没有大的风潮发生,大规模挤兑是不会出现的。这就像数学上的“排队论”一样,不断有人来,不断有人走,但中间总有个“一定数量”是不会动的。中国的居民存款也是这样,假如有6-7万亿元存款,那么起码有4-5万亿元是怎么勾引也不会动的。所以,12万亿元储蓄总额也不可怕,只要有充足的3-4万亿元的日常商品供应量,再加上汽车和住房,可确保市场无虞,也不怕任何冲击。所以,要保持社会安定,不出现抢购风潮,一是要商品供应丰富,二是要让人心安定平和。因此要大力改进分配制度,把“公正” 而不是“暴富”作为分配的旗帜,人们就会心理平和。第三,任何普通消费者购物,都是考虑买自己能用的,而不会考虑如何囤积。即使目前的工资水平上涨了1倍,储蓄也上涨了1倍,中国人仍然是低工资,能对市场有多大冲击?不过是老百姓多买了点吃的、用的,例如食品、衣服、电器、书…… 政府不是也正希望它们都被买掉吗?这样经济就活了。而且,什么东西会滞销?什么东西会畅销?由于交易量大了,厂家和商家也都会好好研究一番了。 

最后,我想说,若要拉动和扩大“内需”,只能有两个途径:或者降低物价,或是提高工资,两者必居其一。是前者好呢?还是后者好?我认为后者较好。也就是说,较大幅度地提高工资较好。这样,可以无形中减少大量暴发户的“非法收入”的比重,使全社会更加公正;又不会对厂家和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如果在目前人民收入的水平下,经济学家们又要鼓励“物价回升”,又要挞伐“恶性降价”,又要让低收入阶层把保命用的存款都拿出去“扩大内需”,那他们不是居心冷漠,就是些整日价陷入幻想的魔法师。 

(写于2001.3.14. 修改于2001.7.2. 发表于2001.10.)